歷史上的那些有名的讖語是不是真的?還是後人編造的?如秦朝的亡秦者胡?


貼一篇我的舊文吧。

http://www.xycq.net/forum/viewthread.php?tid=178583

亦真亦幻說謠讖


在中國的歷史上,有一種特殊的現象,就是謠讖。它象一個幽靈,悄無聲息而又如影隨形地和中國歷史相伴而行,既無審其所來,又不知其所往,只是頻繁出沒於宮廷、朝堂與民間,大到朝代興亡治亂,小到個人悲歡離合,都可以它而改變。

兩千多年來,從最古老的「檿弧箕服,實亡周國」,一直到當代某警衛部隊的番號,謠讖就一直為所有人津津樂道。謠讖究竟是如何出現、發展的?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謠讖流傳?本文將就這個問題,為大家粗淺地作一介紹。

一、 什麼是謠讖

「謠讖」一詞,廣泛見於各種古籍,清修《古今圖書集成》曾專立「謠讖」一目,那麼究竟什麼是謠讖呢?

謠者,謠歌也。《詩經?魏風》「我歌且謠」,《毛傳》注曰:「曲合樂曰歌,徒歌曰謠」,《左傳?僖公五年》正義引《爾雅?釋樂》注云:「徒歌謂之謠,言無樂而空歌,其聲逍遙然也。」簡而言之,謠就是一種民間流傳的通俗易懂的歌謠,老百姓隨興而作隨興而唱,一般沒有經過文人的加工,類似於當今社會上「一等男人,家外有家」的順口溜,正因為其通俗易懂,因此可以在社會上極大範圍內流傳。

讖者,驗也,就是能夠靈驗的預言或預兆,這是讖的基本含義。由此引申為預言之書,即所謂「圖讖」、「讖緯」是也。

因此,從狹義的角度,「謠讖」可以理解為一種以歌謠形式流傳於民間的預言。但廣義的來看,謠讖並不僅僅是以民間歌謠的形式出現的。相反,它的面目極其繁多,除歌謠外,還有詩詞、金石銘文等形式。

二、謠讖的歷史

1、謠讖的起源

人類在蒙昧時期,就渴望著能對未來做出預測,因此讖語產生的時間應該是很早的。比如甲骨文中大量的卜辭,就可以看做是讖言的一種。但讖言和民謠相結合,這卻是古代社會發展到相當階段後才出現的。目前我們所能看到的最早的謠讖,是據說為周宣王時期流傳的「檿弧箕服,實亡周國」,這句話最早出現在《國語》中,倘若其果真出自周宣王時代,那麼謠讖的歷史可上推至西周末年,即使其為後人所偽造,以《國語》的成書時間來算,最遲也在戰國初期出現。——總之一句話:謠讖起源於先秦時代。

「檿弧箕服,實亡周國」是什麼意思呢?所謂「檿」、「箕」,都是樹木的名字,弧,即是弓;服,即是箭囊,「檿弧箕服」的意思就是「桑木做的弓,箕木做的箭囊」。

根據《國語?鄭語》的敘述,周宣王時,國都內有這個童謠在流傳,正好這時有夫妻二人賣檿弧、箕服,於是就把二人抓起來,責罵一番。而此時王宮內有宮女無夫而誕女,並把幼女拋棄在路邊,被這二人撿到了,就帶到了褒國。後褒君因罪被天子所拘,遂以此女進獻,並為幽王所寵幸,——這女的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褒姒,烽火戲諸侯的那位,最後果然因為她而滅亡了西周。

至於褒姒的來歷。據《國語》解說,夏朝的時候,曾經有兩條龍出現在王宮內,自稱是褒人的兩位先祖。夏王占卜,無論是殺之、留之、還是送之離開,都不吉,最後留下了二龍唾液(龍漦),藏於盒中,經歷商周兩朝近千年,未曾打開。直到周厲王末年,厲王發而觀之,結果龍漦流淌於地,化為一玄黿,有女童見之,及笄之後便有了身孕,至宣王時方誕下一女,因她無夫而孕,故懼而棄之,為弧服者所抱養,最終滅亡西周。

《左傳》中也記載了一些謠讖,譬如僖公五年:「丙之晨,龍尾伏辰,均服振振,取虢之旗。鶉之賁賁,天策燉燉,火中成軍,虢公其奔。」這條謠讖預言的就是那場著名的假途伐虢的戰爭,當時晉軍包圍了虢都,晉獻公問卜偃能不能取勝,卜偃引用了這條童謠回答。這條童謠中包括了很多的天文知識,「龍尾」、「鶉」、「天策」、「火」都是星宿名,解釋起來相當麻煩,按照沈玉成《左傳譯文》直接翻譯,就是「丙子日的清早,龍尾星為日光所照。軍服威武美好,奪取了虢軍的旗號。鶉火星象只大鳥,天策星沒有光耀。鶉火星下人歡馬叫,虢公就要逃跑」。從童謠中,虢國失敗的結局,甚至亡國的時間,都已經預言出來了。

不過這個故事是有破綻的,首先,謠讖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天文知識,而在天文知識為特殊階層所壟斷的春秋時代,兒童居然能傳唱這樣的童謠,難道晉國的九年制義務教育貫徹地居然如此之好?其次,既然有謠讖在先,虢公為什麼不預作準備?要知道晉、虢相距只不過一、二百里,實在不算是遠。

除此之外,《左傳》中還記錄了其它一些謠讖,但總的來說,先秦時代的謠讖,不僅數量較少,而且文辭艱深難懂,不排除作者自己創造的可能性。《左傳》本來就好作預言,那麼作者在其中加入幾條讖語童謠,也不是不可能的。

2、謠讖的盛行

謠讖的盛行是從兩漢開始的,——或者嚴格說來,是從武帝後期開始的。高惠文景四朝,謠讖尚不普遍,但隨著董仲舒天人感應思想的流行、以及武帝尋仙好道的示範,西漢後期,謠讖遂大行於天下。

漢代謠讖流行,還有一個重大原因,就是讖緯的大行其道。所謂「緯」,就是緯書。漢代儒家認為,既然有「經書」,自當有「緯書」,《辭海》解釋說:「『緯』是相對於『經』而言,是方士化的儒生編集起來的附會儒家經典的各種著作,其起源是古代河圖洛書的神話傳說。」 總而言之,緯書是漢代儒家將儒學神秘化、宗教化和神學化的結果,而其又與預言性質的讖相結合,遂成「讖緯」,其中以儒家經義附會人事吉凶禍福,預言治亂興廢,多為怪誕無稽之談。至隋朝時,煬帝禁毀,其學始微,而緯書也基本上全部佚失,蕩然無存。

正是由於漢代讖緯學的盛行,使得謠讖達到了歷史發展的頂點,並極大地影響了政治走向。我們知道,王莽之所以篡位成功,靠的就是謠讖。據說有人挖井得到一塊石頭,上面刻字,曰「告安漢公莽為皇帝」,王莽遂以此為據,悍然居攝。後來又有人造銅匱,內有兩題籤,一曰「天帝行璽金匱圖」,一曰「赤帝行璽某傳予黃帝金策書」,書言王莽當為天子,莽遂據此登基。

此後王莽失政,群雄並起,也多以謠讖來證明自己的正當性。如公孫述稱「廢昌帝,立公孫」,又稱「帝軒轅受命,公孫氏握」等,後來劉秀中興即位,依舊以謠讖為依據,這就是著名的《赤伏符》:「劉秀髮兵捕不道,四夷雲集龍斗野,四七之際火為主」,在劉秀的《即位告天文》中,採用了另一版本,表述為「劉秀髮兵捕不道,卯金修德為天子」。這是歷史上最為著名的謠讖之一,我們後文還要詳細講述。

劉秀稱帝雖然更大程度上是靠自己的武力征服,但和王莽相比,他卻更加迷信謠讖,王莽對謠讖不過是利用,——我們知道,王莽那些所謂的符命,很多是自己偽造的。——而劉秀對於謠讖,幾乎是真誠的相信。建武元年,劉秀即位之初,即以名不見經傳的王梁為大司空、平狄將軍孫臧行大司馬事,因為《赤伏符》中有「王良主衛作玄武」之語,而孫臧名亦見於謠讖,曰「孫咸征狄」。結果「眾大不悅」,咸曰:「吳漢、景丹應為大司馬。」劉秀不得已,才以吳漢為大司馬,景丹為驃騎大將軍。

有流行即會有反對,就在謠讖之說高唱入雲之際,一些有識之士已經開始了對其的批判。比如桓譚,他曾上書劉秀,反對謠讖,雲「今諸巧慧小才伎數之人,增益圖書,矯稱讖記,以欺惑貪邪,詿誤人主,焉可不抑遠之哉。……其事雖有時合,譬猶卜數只偶之類」,直指劉秀「乃欲聽納讖記,又何誤也」,其後與光武議事,帝謂其曰:「吾欲以讖決之,何如?」桓譚默然良久,曰:「臣不識讖。」幾乎被暴怒的劉秀斬首。

還有一人叫尹敏,這是個妙人,劉秀派他校勘圖讖,他便極力向光武言說謠讖之非,曰「讖書聖人所作,然其中多近語別字,頗類俗人之辭,虛實難識,恐誤後生」,劉秀不接受,他便在讖書空白處寫上「君無口,為漢輔」的自創謠讖。「君無口」者,尹也,這就是說他姓尹的,註定要在漢朝當大官。劉秀髮現這句話,叫他來問,他回答:「臣見前人多增損圖書,是以因自著。」——偶看前人的那些謠讖都是這麼出來的,所以我也給自己弄一條。——頗有東方朔之遺風啊。劉秀當時沒有責怪,但從此就不升老尹的官了。

當然,最系統的反對謠讖的,還是王充的《論衡》,不過這題目說起來就大了,暫且不談。

到東漢末期,謠讖依然風行不衰。靈帝登基時,有「白蓋小車何延延,河間來和諧」之讖。十常侍之亂,有「侯非侯,王非王,千乘萬騎走北芒」之讖,董卓之死,有「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之讖,劉表將亡,有「八九年間始欲衰,至十三年年無孑遺」之讖,等等。相信讀過《三國演義》的人們,會對這些謠讖感到很熟悉。

兩漢之後,曹魏開始對讖緯之學加以限制,但整個魏晉南北朝時期,謠讖依然持續流行。王濬平吳,有「阿童復阿童,銜刀游渡江。不畏岸上獸,但畏水中龍」之讖,——王濬小名阿童是也。東晉元帝司馬睿稱帝,有「五馬浮渡江,一馬化為龍」之讖,這也是歷史上非常著名的一條謠讖。冉閔殺胡,據說多年前,佛圖澄也曾做出過「殿乎殿乎,棘子成林,將壞人衣」的讖語,冉閔小名棘奴是也。

總之,兩漢魏晉南北朝時期,是謠讖流傳的高潮期,在這一時期,自皇帝而下,君臣相與造謠傳讖,正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於是社會上謠讖蜂起,大行其道。

3、謠讖的衰落

隨著隋朝的建立,謠讖亂飛、人心惶惶的時代終於結束了。為了安定人心,隋朝採取了強有力的措施,禁毀讖緯之學,煬帝甚至發使四方,搜取與讖緯有關的圖書而焚之,至此,從西漢開始流行的讖緯之學,終於灰飛煙滅,徹底壽終正寢了。與之相應的,謠讖也隨之受到禁止。

趙翼曾說:「古來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以婦翁之親,安坐而登帝位。」這麼輕鬆地從外孫手中奪取天下,恐怕楊堅自己都覺得有點不好意思,為了堵住天下人悠悠之口,只好找些天命來為自己辯護了,於是謠讖再次粉墨登場。

不過隋文帝的謠讖,很有特色,幾乎都是金石刻文,一是發現了幾塊石頭,上面都有文字。其中一塊上面有個「」字,下面有「八方天心」四字;還有一塊從表面看來是塊頑石,但剖開來,裡面則有花紋,是黃根紫葉的一棵楊樹。二是發現了一個大石龜,上有「天子延千年,大吉」字樣,與之相配,又有一隻活烏龜,肚子上有「天卜楊興」四字。三是發現了一塊大鐵板,上寫著「皇始天年,賚楊鐵券,王興」。只是這等遮羞布,終究難以擋住天下老百姓的眼睛,他奪天下於外孫之手,之後又殺盡其家的行為,並沒有因為王八肚子上的幾句鬼話而變得高尚起來。倒是民間另外流傳的一條謠讖,更加反應出老百姓的真實想法:「白楊樹頭金雞鳴,只有阿舅無外甥」,好個「只有阿舅無外甥」啊。一笑~~~

隋文帝可以利用謠讖為自己的篡位行為塗脂抹粉,可同樣的事情放在別人身上那是堅決不答應的,估計這就是隋朝禁止謠讖的原因。——由此也可得知,隋文帝是深知謠讖的真相和本質的。

此外,隋朝的幾次造反,都和謠讖有關,漢王楊諒反,有「一張紙,兩張紙,客量小兒做天子」之謠,——楊諒小名阿客,量與諒同音。楊玄感造反,有「太白入南斗,天子下殿走」之謠,——楊玄感造反時,太白入於南斗。這兩次大的造反都和謠讖有關,估計這也是隋煬帝下狠手整治讖緯的一個原因了。

當然,隋朝最有名的謠讖,莫過於那個「桃李子」了,這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謠讖之一,後文我們還要詳細講到。

經過隋朝的整頓,到了唐宋元明清,謠讖影響力大為減弱,這時候很多皇帝明確不信謠讖,譬如唐敬宗時,李逢吉與裴度不和,於是散布謠讖曰「非衣小兒坦其腹,天上有口被驅逐」,非衣者,裴也。坦其腹者,謂裴度已經暴露了其腹中陰謀是也。至於「天上有口被驅逐」則是說吳元濟被平事。而敬宗「雖少年,深明其謗,獎度之意不衰,姦邪無能為也。」宋太祖見到《推背圖》,也不認為這是一部了不得的書,反而認為它禍亂了民心,於是下令錯亂其順序,糅雜其內容,以消除影響。明太祖也不信讖,據沈德福《野獲編補遺》記載:洪武五年,有人在建昌做歌,曰「龍盤虎踞勢岹嶢,赤帝重興勝六朝。八百年終王氣復,重華從此繼唐堯」,大臣奏之,「上以事涉妖妄,不之信」。

既然皇帝對謠讖的態度如此,那麼其他人對謠讖的敬畏,自然也就不那麼強烈了,這一時期,謠讖多是被某些人利用,或者用來打擊政敵,或者乾脆作為起兵造反的一種號召。前者入前面所說的「非衣小兒坦其腹」,後者如元末紅巾軍起義時的「莫道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等等。

當然,由於歷史的慣性,民間對神秘的謠讖的敬畏,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就算是對謠讖的本質心知肚明的統治者,也很難完全對謠讖的傳播嗤之以鼻。但以正史中記錄的謠讖而言,這一時期的確收錄極少,《宋史》為24史中篇軼最為浩繁的史書,但其所記載的謠讖卻寥寥無幾,和《後漢書》、《晉書》相比,實在是不可同日而語。雖然謠讖繼續在社會上悄然流傳,但已經不復當年盛況了。

三、謠讖的分類

古人有一種普遍的觀點,認為謠讖不是凡人所創,而是熒惑(即五大行星中的火星)從天而降,化為小兒,在兒童中傳播的「天籟之聲」,其皆是天意,非人所教。當然,我們今天知道這不過是無稽之談,所有謠讖,盡皆為人所創造。那麼,都是什麼樣的人,出於什麼樣的心理而創作了如此層出不窮的謠讖呢?下面我們就以創作者的動機為依據,對謠讖分門別類的說一說。

1、出於政治目的而製造的謠讖

這類謠讖,最早也最出名的,莫過於篝火狐鳴了。當年陳勝起義,使吳廣深夜於叢祠旁燃起篝火,做狐鳴曰「大楚興,陳勝王」,結果士卒驚恐,次日皆指目陳勝,於是陳勝和吳廣振臂一呼,數百人揭竿而起,從此拉開了秦末大起義的序幕。

此外,還有元末韓山童、劉福通起義,有「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之謠,朱元璋之平河北,有「塔兒黑,北人作主南人客;塔兒紅,朱衣人作主人公」之謠,這些當然都是韓、朱等人自己偽造的。

南齊時,張恭兒(小名豬兒)、張敬兒(小名狗兒)兄弟二人想造反,因家宅前有地名曰赤谷,遂作謠讖,雲「天子在何處?宅在赤谷口。天子是阿誰?非豬如是狗」,在鄉里小兒間傳播,最後被齊武帝所殺。

除了這種殺官造反的事情之外,在平常的政治鬥爭中,也經常有謠讖出現,打擊政敵。如前所述李逢吉以「非衣小兒坦其腹」來打擊裴度。其實,這條謠讖並不是李逢吉原創,而是抄襲駱賓王。當年徐敬業造反,駱賓王為其拉攏中書令裴炎,製作謠讖雲「一片火,兩片火,非衣小兒當庭坐」,裴炎聞之大喜,據說就和徐敬業合謀了。

南朝劉宋明帝慮太子年幼,怕自己死後貴戚將帥謀反,乃自為謠言,曰:「一士不可殺,弓長射殺人」,一士者,乃一「王」字,弓長者,「張」也。這首謠讖指的就是外戚王景文和累經軍旅的張永,王景文聽聞謠讖後,大懼,「乃自陳求解揚州」,明帝臨死前,賜景文死。這是皇帝製作謠讖以圖臣子的例子。

北齊斛律光一代名將,北周大將韋孝寬畏其英勇,遂使人作謠讖雲「百升飛上天,明月照長安」,百升者,一斛也,而斛律光字又叫明月。又曰「高山不推自崩,槲樹不扶自豎」,高山指北齊皇帝姓高,槲樹又與斛律光姓名同音。而斛律光政敵祖珽、穆提婆也對其恨之入骨,聞聽後,祖珽又續兩句「盲眼老公背大斧,饒舌老母不得語」,穆提婆告訴其母陸令萱,陸氏以為「饒舌老母」是自己,而「盲眼老公」是祖珽,大怒,遂相協謀,最終殺害了斛律光。這是以謠讖內外勾結陷害忠良的例子。

2、後人附會前朝史實而製造的謠讖

這類謠讖應該是最多的。我們讀史書,發現許多謠讖的預言都和史實驚人的一致,很是令人驚訝,其實細細分析起來,這裡面絕大多數是後人所造。如前文所述先秦時期的兩條謠讖,就應該歸到這一類當中。

還有,比如預言秦朝滅亡的謠讖「滅秦者,胡也」,根據《史記?秦始皇本紀》的記載,燕人盧生為始皇出海求仙訪葯,結果葯未曾訪得,卻發現一本天書,上面就有如此字句。始皇以胡為匈奴,遂遣蒙恬以30萬軍擊之,而不知「胡」所指,實胡亥也。不過這個說法最早的記載,是秦亡八十餘年後的司馬遷,而秦代當時,並沒有任何文獻表明確實有這個讖謠存在,我們有理由認為,這是秦亡後老百姓所作的附會。

還有一個「今年祖龍死」的謠讖,也是《史記》所記載,據說有使者自華陰道過,有人持玉璧攔路,說:「為吾遺滈池君。」估計是要使者把這塊玉璧送給滈池的水神,那人又說:「今年祖龍死。」使者回咸陽後,沒有把玉璧送給水神,而是交給了始皇,並且把「今年祖龍死」的話原封不動說給了始皇。始皇默然良久,曰:「山鬼固不過知一歲事也。」這故事也有些問題。秦始皇晚年想長生不老想得發瘋,這使者居然敢彙報他的死期,真不知道長了幾個腦袋,而且始皇的反應也很可疑,當年他巡遊湘山,只因天氣不好,就要砍光山上的樹,曾幾何時,竟然變得如此溫柔了?

關於秦始皇,還有個比較著名的謠讖,「秦始皇,何強梁,開吾戶,據吾床,飲吾酒,唾吾漿,饗吾飯,以為糧,張吾弓,射東牆,前至沙丘當滅亡」,說實話,這首歌謠文辭還是很不錯的,可以當作一首很好民歌來欣賞。它不但描述了秦始皇的暴政,而且還準確預言了其將在死在沙丘。只是這首謠讖最早卻出於六朝時期,則其非秦朝所流傳,明矣。

莽漢之際,隗囂割據天水,據說當時天水流傳者一個歌謠:「出吳門,望緹群。見一蹇人,言欲上天;令天可上,地上安得民」,吳門者,天水北門也,蹇人者,跛子是也,隗囂腿有些跛,因此這個謠讖明明白白在說隗囂最終是要失敗的,所謂「令天可上,地上安得民」。這謠讖如非劉秀製造以削弱隗囂,那就肯定是後世所偽造。其最早出現,是在《後漢紀》和司馬彪《續漢志》中,距隗囂時代已經是數百年之後了。而在東漢當代所修《東觀漢志》中,並沒有這一謠讖出現。

那麼,如何認定某條謠讖是後人所製造的呢?我的意見是,要看這條謠讖有沒有在當時造成影響,有沒有別的事件佐證其存在。如果有,自然是當時所流傳的,如果沒有,僅僅是史書上的一句空話,僅僅是為預言而預言,那自然是後人偽造無疑。譬如同樣是關於秦始皇的謠讖,《史記》記載,始皇36年,隕石落東郡,有人於其上刻字,曰「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大怒,「盡取石旁居人誅之」,進行了一次大屠殺。因為這條謠讖並不是孤立地出現,而是造成了後果,所以我們可以認定它是真實存在過的。

此類謠讖,還包括了前面所述的東漢末年的那幾首,如「候非候,王非王,千乘萬騎走北邙」,按照上面的標準,這肯定是後人偽作。而且這謠讖最早出處為干寶《搜神記》,益不可信矣。

3、前人詩詞後人附會的謠讖

這種謠讖,一般稱為詩讖。也就是某人寫了首詩,結果居然一語成讖,最後竟然使詩成為了一個預言。

晉代石崇曾經在他的私人別墅——金谷園之中,舉行過一次大型的文人酒會,這就是著名的金谷詩會,會上大家紛紛作詩,匯成一詩集,稱作《金谷詩》,石崇為詩集題序,就是有名的《金谷詩序》,和王羲之《蘭亭集序》齊名的名篇。——這都是題外話,咱暫且不提。其中潘岳(也就是史上那位著名的美男子潘安,他名岳字安仁,因此又被稱作潘安)寫了一首詩,有兩句是「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歸」,說的是他潘岳和石崇的友誼天長地久,至老不變。誰知最後因觸怒趙王司馬倫,兩人同時被殺。法場上,石崇先至,潘岳後至,石崇打招呼曰:「安仁啊,你也來了啊?」潘岳回答:「咱倆真可算是『白首同所歸』啊。」(崇謂之曰:「安仁,卿亦復爾邪!」岳曰:「可謂白首同所歸。」)

後來到了唐朝,有個詩人叫劉希夷的,曾寫了首有名的詩《代悲白頭吟》,其中有「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之語,據說寫完後他又感到後悔,說「我此詩似讖,與石崇『白首同所歸』何異」。這首詩中還有兩句至今膾炙人口的名句「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結果後來另一位詩人宋之問愛其辭句,於是派人殺害了劉希夷,將這兩句詩竊為己有。果然是一語成讖,成了「明年花開復誰在」、「歲歲年年人不同」了。

隋煬帝也寫詩,他在江都曾經寫五言詩曰:「求歸不得去,真成遭個春。鳥聲爭勸酒,梅花笑殺人。」後來煬帝於春三月被弒,竟真的成「求歸不得去」,「梅花笑殺人」了。於是世人皆曰其詩為讖。

其實詩就是詩,詩人們吟詩填詞時,一般都不是想去預言什麼,只是隨意而至罷了,它與後事並無聯繫,即使有個別暗合的,也基本上全部都是巧合而已。中國歷史上的詩人多如恆河沙數,所創作的詩歌更是汗牛充棟,在這麼多的詩人詩作里,偶然出現幾篇與身後事巧合的,也在情理之中,並無多少神秘可言。

4、反映民心的謠讖

有些謠讖,雖然也曾經流傳於當世,但卻並不是某些人為了政治目的而製作,它們所反映的,不是天意,而是民心。

譬如前面說過「始皇帝死而地分」,為什麼會出現這條讖謠?原因很簡單,秦政暴苛,虐民以逞,所謂「稅民深者為明吏,殺人重者為忠臣」,而對老百姓而言,「男子疾耕不足於糟糠,女子紡績不足於蓋形」,丁男被甲,丁女轉輸,並且刑罰苛酷,以至於赭衣塞路,囹圄成市,劓鼻盈虆,斷足盈車。在這種情況下,老百姓對秦始皇發出怨言甚或是詛咒,豈不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南宋建炎初年,黃河決堤,洪水幾至汴京,汴人慾導河水入汴,於是有謠讖傳曰「天水歸汴,復見太平」,天水一語雙關,明指洪水,暗指宋室,因趙氏郡望為天水是也。由此可見中原遺老期盼光復之心,當時南宋大臣連南夫(據說就是台灣連戰的祖先)在給高宗的奏札中也說:「於此可見遺民思漢之心。」只是高宗始終無志於北伐,這一謠讖自然無法應驗,「天下太平」終究不過是中原人民的一廂情願罷了。正所謂「南渡君臣輕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歷史有很多謠讖,實際上都是老百姓的呼聲,譬如前文所說董卓之死,「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董卓禍亂天下,部卒橫行京畿,「馬前懸人頭,馬後載婦女」,老百姓咒他「不得生」,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還有十六國時期的趙虎,更是暴虐,時有謠讖曰「麥入土,殺石虎」,意即麥子下種之時,石虎將要被殺。實際上石虎是病死,這一讖謠並不算是應驗,但它所表達的,乃是當時老百姓的願望。

歷史上的謠讖雖然層出不窮,令人眼花繚亂,而且似乎言多有中,但細細看來,其字裡行間卻總是隱隱約約透出「假冒偽劣」四個字,有點令人失望。那麼,是不是所有的謠讖都是冒牌貨呢?答曰:「那也未必。」


四、歷史上著名的謠讖

歷史上有幾條謠讖,不但流傳時間長,而且其預言竟與歷史發展嚴絲合縫,如合符節,真正令人瞠目結舌,百思不得其解。

1、劉秀髮兵捕不道,四夷雲集龍斗野,四七之際火為主

前文說過了,這是流行於莽漢之際的《赤伏符》,赤者,即以火德為代表的劉漢是也,伏者,表示炎漢勢力雖然潛伏但終將重新崛起。當然,《赤伏符》不是只有這三句話,估計那是一部謠讖彙編,因為《後漢紀》中還記載了其他出自《赤伏符》的讖語。但是,最著名的卻是這三句,因為它指名道姓說明了安天下者為劉秀。

這一謠讖的最早出現年代,應該在漢哀帝之前。根據《漢書?劉歆傳》的記載,漢哀帝建平元年,劉歆改名為劉秀。應劭注曰:「《河圖赤伏符》雲『劉秀髮兵捕不道,四夷雲集龍斗野,四七之際火為主』,故改名,幾以趣也。」也就是說在建平元年的時候,天下流傳「劉秀髮兵捕不道」的謠讖,於是劉歆改名為劉秀,以期望自己能夠應讖。

現在有人不認為《赤伏符》產生於哀帝之前,認為劉歆改名不是為了應讖,而是由於他與哀帝名諱(劉欣)同音,為避諱故,而改名劉秀,至於《赤伏符》則是劉歆製作。但這個說法明顯有紕漏,難以自圓其說。第一,哀帝即位,是在綏和二年四月,劉歆要避諱改名,為什麼不於皇帝登基時改,而在一年之後才改?第二,兩漢不避嫌名,這在陳垣《史諱舉例》中早有論述,倘若劉歆與皇帝重名,自然應當避諱,但他是「歆」而非「欣」,根本沒有改的必要。由此可知,說《赤伏符》為劉歆所制,其說不當。

《後漢書》記載,劉秀年輕時,曾經和哥哥劉縯、姐夫鄧晨去宛城,飯局上,有個叫蔡少公的人說起了這條讖謠,並且解釋說是有個叫劉秀的人將要當皇帝。於是席間有人就問:「是國師公劉秀乎?」國師公就是劉歆,此時他是王莽的國師。劉秀在坐,開玩笑說:「怎麼知道就不是我呢?」於是一座皆笑。後來劉歆果然造了王莽的反,只可惜最後失敗自殺。

後來劉秀起兵,平定王朗,已經據有河北之地,這時先後有兩人都拿著《赤伏符》前來進獻,於是在群臣勸進聲中,劉秀假意推辭了幾番,就告天祭地,即位登基了。

《赤伏符》有兩個版本,一為「劉秀髮兵捕不道,四夷雲集龍斗野,四七之際火為主」,一為「劉秀髮兵捕不道,卯金修德為天子」,這個謠讖到底怎麼解釋呢?第一句很好理解,是說有個叫劉秀的人要平定天下,捕討那些不道之人。第二句「四夷雲集龍斗野」則是說天下紛亂干戈頻起的景象。第三句就有點麻煩,什麼叫「四七之際火為主」?劉昭注曰:「四七二十八也,自高祖至光武初起,合二百二十八年,即四七之際也。漢火德,故火為主也。」自劉邦漢元年,至劉秀起兵的地皇三年,恰好228年。其實我們還可以推而廣之,劉秀起兵那一年,正好28歲,跟隨他打天下的功臣,正好28位。無論如何,劉秀是和四七二十八較上勁了。另一個版本中的「卯金修德為天子」,卯金即卯金刀,乃一「劉」字(劉),這句是明言姓劉的要當皇帝。

劉歆見到《赤伏符》並改名的那年,哀帝建平元年,劉秀正好出生。也就是說,從劉秀剛一出生,就有謠讖要預言他要當天子,這該是一種何等驚心動魄的巧合啊。前面我們說過,劉秀和王莽對待圖讖的態度不同,王莽是利用,而劉秀是真誠地相信。我想原因就在於此,不管是誰,在有了劉秀如此神奇的際遇之後,如果還對圖讖持一種無所謂的態度,那才是不正常的。

2、桃李子,洪水繞楊山

這是在隋朝末年流傳的一條謠讖,版本也有很多,除了上面的說法之外,還有「桃李子,鴻鵠繞陽山,宛轉花林里。莫浪語,誰道許」、以及「桃李子,皇后繞揚州,宛轉花園裡。勿浪語,誰道許」兩個版本。「洪水繞楊山」出自《舊唐書》,另外兩個一出自《隋書》,一出自《資治通鑒》。不過,就我看來,《舊唐書》這個應該是比較可靠的,後面兩個估計是被人動過手術的。

這條謠讖的來歷,是可以考證的。《資治通鑒》記載,當初隋文帝總是做噩夢,夢見洪水演了都城,於是「意惡之,故遷都大興」。後來到了煬帝時,又出現了一個方士,告訴了煬帝一條讖謠:「當有李氏應為天子」,並且建議煬帝殺光天下姓李的,——看來這個也不過是個妄人。煬帝自然不會聽從這麼荒唐的意見,於是就對姓李的人進行了一番排查篩選,最後看上了郕國公李渾,因為李渾不但姓李,名字中又有三點水,恰好應驗了先皇的夢,而且李渾侄兒李敏小名恰好叫洪兒。此時宇文述正好與之不和,乘機誣告李渾謀反,就把他滅了族。至此,「李」、「洪水」、「天子」幾個關鍵詞就串聯起來了,最終形成了「桃李子,洪水繞楊山」的謠讖,並且傳遍天下。

煬帝殺了李渾,可對姓李的卻並沒有放下心來,於是朝廷中的李姓大臣們就個個倒了霉,比如李淵,這時只好夾著尾巴做人了。可也有姓李的卻從這條謠讖中看到了燦爛的未來,因此活躍了起來,——比如李密。大業9年楊玄感反,李密是其謀主,楊玄感失敗後,李密逃亡天下,估計就是在逃亡的過程中,產生了「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念頭。不是說「桃李子,洪水繞楊山」嗎?李密字法主,也是個有三點水的主,這天下自然也要爭上一爭。於是開始在中原一帶各路義軍中奔走遊說,至於手段,那還是老一套——謠讖。

具體辦法,就是把那條「桃李子,洪水繞楊山」的謠讖進行修改,改成了「桃李子,皇后繞揚州,宛轉花園裡。勿浪語,誰道許」,然後讓一個叫李玄英的人去一個山寨一個山寨走訪,要找一個叫李密的人,說這個人是真命天子,要取代隋朝的。那些草莽英雄們問起理由,李玄英就把這謠讖搬出來,並向大家解釋:「『桃李子』,謂逃亡者李氏之子也;皇與後,皆君也;『宛轉花園裡』,謂天子在揚州無還日,將轉於溝壑也;『莫浪語,誰道許』者,密也。」就這樣,李密的名氣被炒作出去了,豪傑盡皆歸心,最終做出了好大的事業。

不過還是那句話,冒牌就是冒牌,李密那麼辛辛苦苦,到頭來依舊一場空。反而是悶聲大發財的李淵爺仨笑到了最後。李淵也姓李,也是三點水,正好應了「桃李子,洪水繞楊山」之讖。

3、女主武王代有天下

這是條預言武則天稱帝的謠讖,最早出現在太宗之時。《舊唐書?李淳風傳》記載:「初,太宗之世有《秘記》云:『唐三世之後,則女主武王代有天下。』」據李淳風察訪結果,這人應該是在皇宮裡,「從今不逾三十年,當有天下,誅殺唐氏子孫殲盡」,唐太宗為此很是苦惱,可又沒有辦法可以解決。

話說有天晚上,李世民請武將們喝酒,行酒令時,要各位將軍們都報上自己的小名,左武衛將軍李君羨自報小名道:「五娘子。」太宗聽得,先是愕然,然後大笑曰:「何物女子,如此勇猛。」但心底下卻開始琢磨起來了。李君羨,洺州武安人(一個武),官封左武衛將軍(兩個武),爵封武連郡公(三個武),值守玄武門(四個武),如今得知他小名又叫五娘子(五、武同音,算是第五個武,娘子二字又扣住了「女主」),而玄武門是太極宮北門,恰好又應了李淳風「在陛下宮內」的察訪結果,幾乎點點滴滴都和謠讖相對應,這怎麼能不叫李二心中打鼓?乾脆一不做二不休,一刀剁了他了事。於是指使人誣告李君羨「欲為不軌」,就這麼殺了他,這是貞觀二十二年七月十三的事情。

而在七年後,這個真正的女主才開始嶄露頭角,二十六年後稱天后,四十二年後稱帝,而李氏子孫幾無噍類矣。

五、結語

謠讖伴隨著中國歷史走過了兩千年的風風雨雨,雖然屢遭禁毀,但卻總是眾口之間悄然流傳,它看起來神秘玄妙,似乎多有靈驗。而細觀其中,既有蹩足的鬧劇,也有令人乍舌的巧合,如果套用目前電視上一個最爛俗的橋段,在節目結束時用一句話來概括它的話,偶想起了紅樓夢中那幅有名的對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在當今社會上,雖然還有各種各樣「謠」的存在,不過基本上也都是「家裡紅旗不倒,家外彩旗飄飄」之類的戲謔。縱然還有人熱衷於討論某部隊番號,但隨著科學的昌明,社會的進步,謠讖大概是真的要壽終正寢了吧。

============================


讖語是典型的倖存者偏差。

翻遍歷史,命中的讖語才幾個?好多還是硬安上去的。

如果查查總體概率,估計關聯度慘不忍睹。

別的不說,記得推背圖裡有一條「生我者猴死者雕」,說是預言馬英九是最後一代黨魁。現在如何?

自然是不會被紀錄下來的。

但萬一小馬哥亡國民黨成功呢?

估計歷史上要寫:2014,台北街頭小兒人人傳唱。。。。


民國讖謠

將軍草頭蓋,反手定乾坤。
葉落樺樹倒,燈去江湖留。
湖乾溪離江,江死洋發怒,本利一齊消 (有些地區是「本利一齊丟」)。
美不美,英不英,五國會議結同盟。(這一段有些地區沒有)
遍地龍蛇走馬,五洋大鬧中華,天下共太平 (「天下共太平」有些地區是「鐵龍平天下」)。

————————————————————————————————
「江死洋發怒」還沒到。儘管大家盡力續命,這一天還是會來的。
這一天一來,下面就會非常快,動蕩甚至戰爭也是必然的。


先給答案的補充一個個人見解。
亡秦者胡。
我認為是秦亡後史書抹黑秦的正統性的。增加在底層民眾中秦滅亡的必然性宣傳。
把始皇父子兩代都抹黑了。

童謠,讖緯,傳言。這是輿論界三大殺器。
從底層傳播,或經上層授意,或發自民心。

童謠:
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董卓這條絕對是王允等人編出來要搞死他的。

傳言:三十六年,熒惑守心。有墜星下東郡,至地為石,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聞之,遣御史逐問,莫服,盡取石旁居人誅之,因燔銷其石。這條司馬遷說是民心。史記這裡還有下一段。始皇不樂,使博士為仙真人詩,及行所游天下,傳令樂人歌弦之。秋,使者從關東夜過華陰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為吾遺滈池君。」因言曰:「今年祖龍死。」使者問其故,因忽不見,置其璧去。使者奉璧具以聞。始皇默然良久,曰:「山鬼固不過知一歲事也。」退言曰:「祖龍者,人之先也。」使御府視璧,乃二十八年行渡江所沈璧也。於是始皇卜之,卦得游徙吉。
這事的記載要麼是六國貴族們伺機作亂,炮製出來挑動民眾情緒,為自己作亂增加合法性。或者楚漢上位後編造宣傳秦的滅亡必然性。

讖緯:
西漢末年高層中層弄出來的童謠傳言高大上版,跟儒家有很大關係。劉秀太學生出身,自己是讖緯狂魔。
代漢者,當塗高。這句著名的讖緯來龍去脈我安利葉姑娘 @葉微香的文
代漢者,當塗高真的是漢武帝所說嗎? - 葉微香的回答還有一篇西漢末得讖語:
歷代皇帝對朝代終會覆滅怎麼看? - 葉微香的回答

總之。這三者是中層甚至上層,利用底層統治松裂,加以利用,試圖更換上層建築的輿論宣傳攻勢。代表了政權的鞏固性低,集權鬆懈,高層管理者利益分配不均,渴望權力洗牌。同時底層不堪上層管理腐敗,需要中層領導,熙熙攘攘,主動挑事,被中層趁機利用。

具體參見隋朝高層皇室因為集權打擊中上管理決策層門閥,滅亡的典型案例。
如何評價隋煬帝這個隋朝末代帝王? - Agoni 的回答
隋朝文帝、煬帝父子,兩代人用盡全力地削弱自魏晉以來數百年的家族大聯盟傳統,為了一家昌盛鞏固領袖家族位置集權。終於,上層建築出現裂痕了,楊素的兒子楊玄感跳了出來,這就是大家族們在長期高壓下無可奈何終於做出的反應:怎麼著都是死,換了你楊家吧!
隋代中間管理層和決策高層合夥乘著底層受眾動亂(農民起義)之機,要求更換至高層皇室一家。誰也救不了!

異象:
天災啊,人禍啊。地震河流斷流乾旱蝗災什麼的。
周代驪山岐山三川地震,龍興之地。古人迷信,心裡就認為自己要亡了。自暴自棄倒行逆施,管理的一塌糊塗,就真的亡了。

佚事奇聞:
客觀發生的事件。脫離當代文明進展程度,當代人不能用科學解釋。或機緣巧合發生的事件。
河圖、洛書、無字天書等等。漢元帝時童謠曰:「井水溢,滅灶煙,灌玉堂,流金門。」至成帝建始二年三月戊子,北宮中井泉稍上,溢出南流,象春秋時先有鴝鵒之謠,而後有來巢之驗。井水,陰也;灶煙,陽也;玉堂、金門,至尊之居,象陰盛而滅陽,竊有宮室之應也。王莽生於元帝初元四年,至成帝封侯,為三公輔政,因以篡位。後人上位把這些事挖出來附會,或當年沒有發生直接編造。

名人的奇聞。這個就比較恐怖了。
晉文公駢肋啊、項羽重瞳啊、劉邦黑痣啊,劉備臂長啊、苻堅紋理成字啊、李淵四乳啊。只要聽見有這麼一個人,當然大部分是上位後宣傳鞏固合法性的。但當時要真有人傳,這人絕對有異心,政權內部出現裂痕。要麼撲滅,要麼等著對方加九錫吧。

以上這些輿論和客觀發生的都是表象。一眼看穿的徵兆。

實質徵兆是什麼?

政權正常發展中後期,管理混亂,體制固化,思想僵硬,吏治腐敗。

這是根本原因。
接下來政權因為上層的失敗管理,國家機制運行失常,經濟民生,國民幸福生活指數大跌。對外對內集權統治鬆懈,內部瓦解,外部如果有異族外患更加激化矛盾。

官僚階層和管理者更加橫徵暴斂拯救上層經濟和維持國家機制運行。

如此,再加上體制固化政治,堵塞進步通道,壟斷地位,中下層失去上升空間。

官民矛盾愈加激化,被上層內部野心家利用。

文化方面中下層還在圍繞著上層粉飾太平,歌功頌德,麻痹自己。

上層管理者軍隊腐敗,或喪失軍權控制力。

直接就嗝屁了。

這是我的一篇舊答案,被河蟹的一篇文。。。

Agoni,您好,您回答過的問題「一個王朝或政權滅亡前會出現什麼徵兆?」因不符合知乎內容規範 而被刪除,很抱歉您在該問題下的回答也因此受到牽連被刪除。該問題被刪除是因為:不宜公開討論的政治內容。我們已經將您的答案備份發送至您的註冊郵箱,如果您有任何疑問,歡迎回復管理員私信。如果您正在使用移動客戶端,可以發送郵件至 i@zhihu.com 進行詢問。

原答案寫的就是讖緯。

@三種不同的紅色 說的很詳細,這篇就當做簡要的參考吧。


引用我以前的一個回答吧:史書中的那些看起來離奇的事情可信嗎? - 馮力的回答

和這個道理應該差不多:

江曉原有一本書叫《天學真原》,裡面主要講,中國古代並不存在現代意義上的天文學,而是另一種與天文學任務和意義均不同的「天學」——一種基於「天人合一、天地感應」哲學基礎,將各種自然現象與人事關聯起來,並得到古代中國社會廣泛認同的一種學術。而從廣義上看,天學所需要解釋的現象,既包括了一些天文現象及大氣現象,也包括了一些其他的靈異現象,比如童謠,異獸什麼的。

我這裡試圖用他書中的觀點解釋一下。下文中的「天象」指廣義的天象,即天文現象、大氣現象和其他代表天人感應的奇異現象。

一、史傳事驗

天學中有個概念叫「史傳事驗」,是將前代天象編年記錄、軍政大事編年記錄和星占學理論三者附會而成。它在歷代官史中的《天文志》和《五行志》中有重要地位。

比如:「三年四月,有星孛於天紀,至織女。占曰:織女有女變,天紀為地震。至四年十月而地動,其後陳皇后廢。」

這種著史時將前朝的天象與大事聯繫起來的事情相當多。不過,大量的這種史傳事驗記載,沒啥神奇的。因為天象很多,而各種歷史事件也很多。只需要選擇映射一下就行。而「不應」的天象和沒有先兆的事件肯定都很多。

有時,史傳事驗中也會有人為了附會而偽造天象。比如這本書里有一節「天象記錄及其偽造」。裡面列舉了兩種天象:

1、「五星聚舍」,指五大行星同時在某一宿內。
這種天象漢朝之前有4次記載,用現代天文學手法回推,4次均不能驗證。漢朝之後7次,2次完全不能驗證;2次實際天象出入比較大;還有3次確實發生,但由於無法觀測,估計也是古人推算出來之後記錄的,而非觀測得來的。
同時,漢朝以後共有10次左右觀測條件很好的「五星聚舍」,卻沒有見於記載。

2、「熒惑守心」,指火星在心宿逗留。
這種一共23次記載,只有6次真實,其他都為虛構。同時有32次真實發生的卻沒有被記載。

所以作者認為,「可以回推驗證的天象如五星聚舍和熒惑守心者,古人尚且敢如此虛構(回推此兩種天象之法,古人在戰國時代即已掌握,只是不及現代方法精確而已,但回推驗證此兩種天象不需很高精度),則無法回推驗證的天象記載,其中虛構的可能性或許還要大得多」。

顯然,並非主流天學現象的生物、祥瑞類靈異現象,也可能被杜撰、誇大、或者附會。

上面所說蝗蟲繞開什麼的,有可能只是他所在那個州蝗災較輕罷了。

二、關於預言

史傳事驗中有一些「占曰」的內容,而這些已經完全不可考誰去做的占卜。然而還有一些基本可以判斷是真實存在的應驗了的預言。這種有些是真的,也有合理的解釋說明他預言的來源。

比如北魏的崔浩的一次成功預言。有一次火星不見了,崔浩運用他熟悉的行星運動學,同時應該還加上了一些從後秦來的一些情報(他本來就是重臣),作出了熒惑將入秦的分野(其實這個天象並不罕見),而且後秦將大亂的預言。

結果,「後八十餘日,熒惑果出於東井,留守盤桓;秦中大旱赤地,昆明池水竭,童謠訛言,國內喧擾;明年姚興死,二子交兵;三年國滅。」

後來他還用相同的方法預言了劉裕篡晉。

另外,在亂世中,星占學家用預言去鼓動野心家打江山的事情也很多。

綜上,由於記載天人感應的事情會起到一些政治和教化的目的,史書上天象與人事之間被附會了各種聯繫。這些天象可能是真的,也可能由於這些目的的重要性,史家偽造了天象。同時,也有牛逼的天學家會利用這種需要,主動附會,做出一些之後看來比較準確的預言,推動局勢的轉變。

PS:這本書很有意思,真心推薦。


別的我不知道,但有一個讖語很有意思。
三國時吳國曾有一塊大石天然成字:「楚九州渚,吳九州都,揚州士,作天子,四世治,太平始。」吳主孫皓認為說的就是他自己,他將平一天下。但沒幾年吳國就被西晉所滅。
之所以說有意思,其實我們可以結合一下魏晉以來的歷史,逐句考察這條讖語。
1.楚九州渚。楚地自古為荊郢地區,楚漢以來又多指徐淮地區,渚指水中小塊陸地,渚之外是被流水團團圍住的。所以這句可能暗示了東晉以來漢族政權以荊州和徐淮為界自保的局面。
2.吳九州都。吳晉宋齊梁陳六朝皆以建康為都(吳曾以武昌為都,梁曾以江陵為都),如東晉王朝中央朝廷實際控制區域,一度僅有三吳地區的範圍。
3.揚州士,作天子。讓人聯想到晉東海王司馬越為了爭奪中原戰爭的勝利,派琅琊王司馬睿經營揚州,結果中原被胡人趁機入據,司馬睿只得在揚州建立東晉。注意「揚州士」的「士」,這個字可能與東晉的門閥士族相關,也就是掌握政權的不僅有皇帝,還有門閥,典型事例即「王與馬共天下」。
4.四世治,太平始。不知何解。我疑心四世或許指宋齊梁陳四代,太平可能指隋統一。或許再說得遠點,這兩句也可以指唐高祖、太宗、高宗、武后四朝之後,國家方才達到鼎盛。
我覺得不管怎麼說,前幾句還是挺神奇挺玄乎的,因為確實和事實比較切合。那麼這條讖語有沒有可能像今本《推背圖》一樣是後人偽作的呢?——應該不是。因為這條讖語記載在陳壽所寫的《吳書·孫皓傳》里,陳壽寫《三國志》在晉初,他死時,八王之亂雖正酣,但國家尚未至南渡局面。虞溥《江表傳》中也有這條讖語的記載,也是西晉時就去世了。他們兩人根本無法預知後三百年歷史,而去作一條偽讖。
當然,我們也可以說,這句讖緯是後人篡入《三國志》原文的,就像褚先生補《史記》一樣。我沒辦法證明原文是不是有這句,但是三國志《吳書》部分的東晉手抄稿本至今仍存,能夠親眼看到這部稿本,可能更有助於我們了解這句讖語。


我懷疑你是不是因為前兩天剛看了《秦時明月》第三集的更新才來問的這個問題


不是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嗎?


五星出東方…


唐三代而亡,女主武氏代之。電視劇看多了。。。如果不是編的,武則天早就被李世民殺死了


與「亡秦者胡」差不多同時期的還有那句著名的刻在隕石上的「始皇死而地分」
《劍橋中國史》認為,秦始皇在位時,「始皇」之類的稱呼是不適當的,就像秦二世當權時別人不會稱呼他為「二世」或「二皇」一樣。所以「始皇死而地分」很可能是後人編造的。
而與「亡秦者胡」配套的說法是,秦始皇聽到這條傳言後就立刻讓大軍去攻打胡人。而始皇這種雄心壯志、大有作為的君王,輕信謠言是不合理的。
昨晚才看的《劍橋中國史》,今天早上起來記得不是很清晰了。如有差錯,十分抱歉。
最後,《劍橋中國史》是好書,推薦大家下載來看一看。


說好的亡秦必楚呢


連司馬遷都懷疑,還有誰可信?太史公的謹慎是歷史檢驗過的,況且秦距漢不過百年左右的時間,沒必要把沒有依據的事寫進去。我倒是認為有些事情不必急於去否定,唐之前預測占卜這類的事比較發達,
《史記》里關於這方面有多處記載,如果說秦離得比較遠,張良和黃石公、許負和周亞夫則是發生在司馬遷生活的時代前後幾十年,斷沒有杜撰的可能


我還是傾向先有相關的行動動機,然後相應的讖謠才會流行。

然後那些成功的行動和相應的讖謠才會傳下來。


個人覺得後人編造的可能性比較大,因為當時士少民多,民不通書。普遍迷信。


暴羊。。


1,本來民謠多了去了,不準的淹沒在歷史長河中,準的就留下來了。所謂倖存者原則。
2,本來民謠說的不是那個意思,寫歷史的無意間穿鑿附會,故意讓它看起來符合歷史。
3,啥玩應都不能說絕對。比如知乎很多人體驗過的圓光術,可以看以前一小段時間發生的事情。那麼有高人可以下知幾百年,也不好說。人類幾千年,在地球上生存過多少億人,有個別幾人有此能耐,從概率上也不是說不通的。


九十九年成大錯


這些都是一種有特殊政治目的所謂預言,通俗的說法是「政治預言」,在當時,它還有一個專有名詞,叫作謠讖。這裡的謠是歌謠的意思,讖就是驗證、預言的意思。一般,這些所謂的謠讖都是通過兒童童謠、僧侶、銘文石刻等途徑在坊間和宮廷進行傳播,用來打擊政治對手或實現自身的政治目的。

既然是人為杜撰並刻意傳播的,那為什麼流傳至今的那些謠讖從後世的角度來看都是那麼的準確呢?比如這個問題中提到的亡秦者胡?

我們就來說說「亡秦者,胡也」這個說法吧。在《史記》中司馬遷是這麼記載的。說是秦始皇在巡遊天下的途中,有個叫燕國人叫盧生替秦始皇去東海尋訪神仙。結果,神仙自然是沒有找到,退而求其次,就找到了一本「天書」。這本「天書」裡面就有一句「亡秦者,胡也」的記載。

因為秦始皇喜歡尋仙,這個傳聞已經在當時的坊間流傳開了,同時也有不少方士為了尋得榮華富貴,拼了老命來皇帝這裡嘗試一下。這些方士,平時練練丹藥,吹吹牛,哄哄皇帝開心還是挺拿手的,但是一旦皇帝要求乾貨的時候,他們就傻了眼。

這位盧生到底有沒有去海島上尋仙,我們不得而知。但是這位盧生是個聰明人,拿了一冊「天書」作為交代。這「天書」自然是最容易杜撰的。至於這「天書」用的是哪一國文字,是怎麼寫的,寫在何種媒體(竹簡、帛、紙)上,《史記》中都沒有寫。我們也無從得知。

《史記》中這位盧生是一個關鍵的引子。秦始皇誤認為「胡」是北方的匈奴,於是還引出了蒙恬北擊匈奴,修築秦直道等事件。後來,秦始皇發現自己被騙了,開始「焚書坑儒」。在民間傳說中,這位盧生可謂是秦始皇修築長城、焚書坑儒這些暴政的始作俑者。

「滅秦者胡也」,「女主武王」編這些神預言都是穿越者嗎?

這裡就引出了第一個疑點:既然後來秦始皇發現了盧生的「天書」是假的,那為什麼還要繼續攻擊匈奴,並派蒙恬和長子扶蘇長期駐防震懾。

按照《史記》的邏輯,這裡就有了一個自我矛盾的地方。

第二個疑點:《史記》的編寫距離秦始皇那個年代已有八十多年了,在此期間,我們沒有發現有「亡秦者,胡也」這個謠讖的記載。這說明,這條謠讖是《史記》第一次出現的。

第三個疑點:從《史記》以前的史書上,比如《左傳》、《國語》中均有類似的謠讖記載。比如「檿弧箕服,實亡周國」是講褒姒禍害周幽王天下的謠讖;而「丙之晨,龍尾伏辰,均服振振,取虢之旗。鶉之賁賁,天策燉燉,火中成軍,虢公其奔。」這條謠讖預言的就是那場著名的假途伐虢的戰爭。而《史記》中還記載了其他許多謠讖。僅涉及秦始皇的就不止這一條。這說明至少在司馬遷以前,在記錄史實時就有加入謠讖的習慣。

第四個疑點:胡解釋為胡亥或者匈奴都太過於牽強。其實,從字面上來看,匈奴比胡亥更有針對性。至少胡可以代表匈奴,但是很難特指是胡亥。因為「胡」僅僅是胡亥這個名的二分之一,還不包括胡亥的姓氏。這就很有馬後炮的嫌疑。

「滅秦者胡也」,「女主武王」編這些神預言都是穿越者嗎?

退一萬步講,這秦也不是直接亡在胡亥的手上。最後一任秦王是子嬰,滅秦國的是劉邦,殺秦宗室的是項羽。倒是「亡秦必楚」這句話更為應景。

因此,「亡秦者,胡」這個說法並不準確而且很大程度是後世寫史書的時候附會上去的,並不是當時的謠讖。


亡秦者胡也,應該是秦始皇編的,為自己修長城製造輿論。
所以,我懷疑所有的讖語都跟莫逐燕,逐燕定高飛一樣,都是別有用心的人編的。


推薦閱讀:

中國古代有什麼笑話?
你是如何看待中國點茶失傳的?你認為斷代的原因是什麼?
清宮女子的旗頭如何劃分權力級別?

TAG:歷史 | 中國古代歷史 | 中國古代文化 | 未知領域 | 讖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