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恐怖攻擊總是針對法國?

2015年1月7日到9日,兩名男子攜卡拉希尼柯夫突擊步槍闖入嘲諷雜誌《查理周刊》的巴黎辦公室,造成包含8名漫畫家在內12人死亡。
隔天在巴黎郊區1名女警遭槍殺,另有1間猶太超市發生持槍劫持事件,4名人質死亡。攻擊《查理周刊》及劫持人質的歹徒分別在槍戰中遭警察擊斃,他們在死前都曾分別表達效忠基地組織與IS。

2015年8月21日,在1輛從荷蘭阿姆斯特丹(Amsterdam)開往巴黎的大力士高速列車(Thalys)上,美國、英國及法國乘客們阻止了一場浴血慘案,合力制服1名向乘客開火的男子。

2015年11月13日,在巴黎法國國家體育場(Stade de France)附近,以及距《查理周刊》漫畫家們遭殺害的地點僅數步之遙的巴塔克蘭劇場(Bataclan),有9名男子分別引爆炸彈,以及向在酒吧與餐廳外享受夜晚的民眾開火,大部分歹徒都曾在敘利亞與IS激進分子共同作戰。
這波攻擊共有130人喪命,350人受傷。IS在11月14日聲稱是他們所為。

2016年7月14日,在法國尼斯著名景點英國人散步道(Promenade des Anglais)上,國慶煙火表演後一輛卡車高速衝撞人群長達2公里,造成80人喪生及上百人受傷。肇事司機已被安全部隊擊斃。


遭到襲擊後……
俄羅斯:你們休想活著離開俄國。
法國:你們休想得到我的恨。


法國的這些恐怖襲擊和洶湧而來的難民潮有關,然而並不總是針對法國。

為了逃避紛飛的戰火,來自敘利亞、阿富汗、伊拉克和索馬利亞等國家的人冒著生命危險踏上歐洲。這些從地中海來的難民首先登陸希臘、義大利這樣的「前線國家」。由於語言相近,北非移民大多會選擇法國作為落腳處,但法國並不是「理想國家」,德國、瑞士、荷蘭等高福利國家才是他們的最終目的地。

作為歐陸兩大國,德國和法國都吸納了大量難民,但兩國在對待難民問題上卻持有不同態度。據《南華早報》報道,在2014年歐洲受理的62萬份難民申請中,德國佔了20萬份,而法國只有6萬3000份。今年9月,德國宣布將為明年的公共預算追加60億歐元以應對難民潮,而當法國審計院2億歐元的難民開支泄露出來時,多數法國人表示了反對。默克爾宣布德國希望成為一個「超級融合國家」,但在法國,接納難民還是個被動的行為。

也因此,在巴黎,難民和本地市民之間的衝突不斷。在巴黎,移民在郊區形成特殊的聚集地「Banlieue」(法語郊區的意思),這裡和浪漫夢幻的小巴黎完全是兩個不同的世界,兇殺搶劫成為家常便飯(最新消息是,巴黎檢方宣布7名恐怖分子在襲擊中身亡,其中1人確認為法國國民,另有1人身邊發現的敘利亞護照可能屬於10月曾在希臘小島登記的難民。比利時警方突擊布魯塞爾一個貧民區,拘捕了數名懷疑與巴黎襲擊有關的人)。

此外,失業狀況也可以部分解釋恐怖襲擊發生的原因。在歐洲,失業人口越多的城市,遭受到的恐怖襲擊就越多。

以上。

新一醬


去年恐襲時法國同事們的一篇舊文: 過去的幾個月里,法國已經遭受了一系列的恐怖襲擊,你可能會問,法國現在是否安全?法國人對此事的態度也許會讓你感興趣。這篇文章能夠解答你心中所有的疑惑,我們會告訴你全部:
-發生了什麼?
-誰是該起恐怖襲擊的嫌疑犯?-法國遭受這些恐怖襲擊的原因?-為了與恐怖主義做鬥爭,法國做出了哪些努力?-法國人害怕嗎?

以下文章中是我們對事件的陳述及分析:
恐怖襲擊為何盯上了法國?


因為法國不深究恐怖分子作案動機啊,從某一程度上這是放任甚至支持恐怖分子繼續作案。
一個有法不依的國家,有點動亂什麼的不是很正常嗎?


以前看過一篇報道主要講的就是這個問題。我來轉述一下:

  • 法國在全世界對付極端伊斯蘭教恐怖分子喜歡採取非常拉仇恨的先發制人的手段。

當美國和英國都在猶豫時,法國想也不想就第一個衝上去對抗恐怖分子。另外法國還喜歡干涉前殖民地。目前法國在外派遣士兵數達到10000。超過3000在西非,2000在中非,3200在伊拉克。比如2013年在馬里的介入,派遣航母去波斯灣打擊ISIS都招來了恐怖分子的注意。曾經基地組織的領導人之一就號召他的追隨者攻擊法國。

  • 法國穆斯林人口比例為歐洲第二,僅次於俄羅斯。法國社會分裂,貧富差距大。穆斯林群體得不到提升社會地位的機會。

法國是個世俗國家。法國政府的一些作為對伊斯蘭教不太友好,比如禁止婦女穿步卡等等。穆斯林群體感覺自己在法國社會上被孤立了,他們缺乏經濟和政治上的榜樣。貧窮滋生犯罪。法國監獄裡70%的犯人都是穆斯林(相比英國監獄穆斯林只佔14%)。2012年的圖盧茲案件的犯人就是在一個貧窮的街區長大,在監獄裡被洗腦後出來殺人。2014年布魯塞爾事件的犯人也是在監獄裡被洗腦,出來後去了一趟敘利亞回來後殺人。

最後一點就是走私槍支進法國很容易。南斯拉夫內戰留下了不少武器,很多槍支經過比利時進入了法國。法國當局對此無可奈何。

有武器,有處在社會邊緣的極端穆斯林,有法國的外交政策拉仇恨,恐怖分子不找你找誰。


法國人(白左):他們不會得到我們的仇恨!
ISIS A:這幫孫子說什麼呢?
ISIS B:他們說「我們不在乎,歡迎你們繼續來炸!」


我發現高票很多人對《你永遠得不到我的仇恨》這篇文章理解得很奇怪,我十分懷疑你們是不是只看了標題而根本沒有看內容。

這是巴黎恐襲中痛失愛妻的法國記者萊里斯在本周一,通過facebook給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IS)的留言。他還承諾,不會讓幼子在對ISIS的恐懼中成長。

全文如下:

周五晚你們奪走了一個與眾不同的生命,她是我生命中的摯愛,是我兒子的母親,但你別想得到我的仇恨。

我不知你們是誰,也無意了解。但如果你是為了你們的神而濫殺無辜,那麼每顆打在我妻子身上的子彈,都會在他心中多添一道血痕。

我不會報以憤恨,正是憤恨造成了今天的你們。如果我讓憤恨佔據靈魂,就會變成和你一樣的行屍走肉。你想讓我們恐懼,想讓我用不信任的眼神打量我的同胞,想讓我為安全犧牲自由。但你錯了,我的人生觀絕不因你的惡行改變。

經過幾天幾夜的守候,今早我終於又見到她。她一如周五晚上離家時那樣美麗,美麗的就像十二年前我無可救藥的愛上她時一樣。

當然,我肝腸寸斷——這,就是你們的小小「勝利」?這點小「勝利」很快會過去,因為我知道她每天都和我們在一起,終有一日我們靈魂還會在天堂重逢,而天堂大門永遠不會向你們敞開。

我們只剩下兩人,我的兒子和我,但我們比世上所有軍隊還要強壯。我沒有太多時間浪費在你身上,我要去找正從睡眠中醒來的梅爾維爾。他只有17個月大,他會照常享用他的美餐,然後我們照常玩耍。

而這個小男孩的畢生,只會用快樂和自由來回應你。

作者大概想表達這麼幾個意思:
1.你們為了你們的神濫殺無辜,你們的神也不會好受,它不希望看到你們這樣;
2.我不會變成你們那樣;
3.我不會因為你們搞恐怖就嚇得躲起來,不敢出門;
4.我得好好帶孩子,給他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不會因為你們這些人渣讓他扭曲。

看明白了嗎?別人說不恨,是說為了讓孩子健康成長,所以放棄仇恨、憤怒和報復。你以為是真的不恨了?整篇文章里所有懷戀亡妻的字句都透著憤恨呢。這跟張佳瑋那篇聖母傻白甜的文章不一樣,你們把黑《你永遠得不到我的仇恨》這篇文章的話都換到黑張佳瑋那篇文章上,我都點贊同。

不過諸位說法國人自己有問題的,也沒說錯。

我不知你們是誰,也無意了解。但如果你是為了你們的神而濫殺無辜,那麼每顆打在我妻子身上的子彈,都會在他心中多添一道血痕。

我真是服,在知乎我只能說這種對真豬的揣測真是太善意了,不然會被「不友善」。綠豬們就是要殺光異教徒,看見自己家的豬拱了這麼多白菜,人家真豬半夜都能笑的合不攏腿,你還自欺欺人,這不是引頸受戮是什麼?


我不是針對你,我是說在座的各位,都不清真。


五大國之一

作一次影響力大

安保差

容易混進去

腦殘病(你們休想得到我們的恨)

不去作一作 都對不起這句話


法國的反恐政策其實和中國新疆那邊一模一樣,當然力度還是中國更大一點。

但是我從來不認為中國新疆那邊反恐政策就是正確的,甚至我個人隱隱感覺現在政策其實反而加劇了恐怖襲擊,法國也是如此。

甚至連源頭都是如此。

法國的恐怖襲擊其實很多參與者都是本國人,而不是外來難民,新疆那邊也是如此。

怎麼說呢。

我個人感覺,如果要反恐,我們光靠物質力量是不行,TG一直是靠物質力量來解決反恐,但是出現情況不容樂觀。

要想辦法破心中賊,要用精神信仰上的力量斬殺掉敵人才行。

我們應該想想,為何在法國中國人或者中國的穆斯林不對法國人採取恐怖襲擊呢?

我們應該想想,為何在新疆只有某族人採取恐怖襲擊呢?

得弄清楚這些原因,搞明白源頭,採取物質和精神上雙重打擊,或許才能解決恐怖襲擊。


因為巴黎有聖母院啊!!!這明顯是到送分題啊同學們!


來來來,看圖。

為什麼襲擊法國?因為就算你割我陰道,砍我小雞雞,也得不到我的恨嘛。這種弱雞,不搞你搞誰?


芝士就是力量,法國就是培根。

而培根你懂的,不清真

(嚴肅而悲傷的臉)


尼斯恐襲血案:法國做錯了什麼?_推薦_論壇_海疆在線

2016年7月14日,正值法國國慶日。可是,法國人似乎已經沒法高興起來了。

當天晚上,在南部城市尼斯著名的濱海大道上,一輛大貨車高速沖向正在觀看國慶煙火表演的人群……據目擊者稱:「(卡車)像保齡球一樣撞向人群」「司機拿出槍向人群射擊」「路上發生了一場大屠殺,屍體無處不在」「有人倒地不起,有人踩著屍體逃離」……


(圖片來自http://dailymail.co.uk,版權屬於原作者)

據最新消息,至少80人在該事件中喪命,數百人受傷。駕車傷人的司機已被警方擊斃,警方還在卡車裡發現槍支和手雷。幾個小時後,奧朗德總統將此案定調為「恐怖襲擊」,並將從去年11月恐怖襲擊後開始的緊急狀態延長三個月。


(圖片來自http://dailymail.co.uk,版權屬於原作者)

2015年1月7日,一夥武裝人員闖入法國諷刺漫畫雜誌《沙爾利周刊》位於巴黎的總部。2名襲擊者攜帶AK47以及火箭彈發射器行兇,包括2名警察在內的12人死亡,其中另外10名為記者。同年11月13日,巴黎包括餐館、音樂廳和體育場等多個地點遭槍手和炸彈客襲擊,導致128人遇難。近兩年,法國社會可謂是恐襲重疾纏身,這是為什麼呢?

1、政治短視:法國對「伊斯蘭國」壯大居功至偉

要追溯歐洲恐怖主義災難的源頭,就不得不提起西方世界的「帶頭大哥」。2003年,美國把「莫須有」的罪名掛在了薩達姆的脖子上,繞開聯合國、力擋眾國反對,狠狠地在伊拉克大幹了一場。被這場戰爭顛覆的,不止是悲催的薩達姆政權,還有伊拉克的政治勢力結構和脆弱的中東力量平衡。

投入上萬億美元、付出死亡數千人的代價之後,大哥覺得不划算,索性一走了之——美國這一來一回,激起了中東穆斯林的怒火,給「伊斯蘭國」坐大提供了營養豐富的土壤,伊拉克人的和平生活就從此被戰亂埋葬。


法國人其實不笨,中東起火,最先燒到的自然不是美國,而是地中海對岸的自己。當時的總統希拉克,不管大哥多強勢,務實地從國家安全利益出發,以穩定為優先選項,堅決站到了反對伊拉克戰爭的一邊。

只可惜,接下來的法國政府短視和急功近利,幾乎把法國推向了災難的深淵,恐怖主義之火在法國愈燃愈烈。


「阿拉伯之春」在利比亞降臨之時,薩科齊也在為其選舉中因無力應對經濟危機和無效改革造成的低迷支持率而一籌莫展。終於,這位前總統想出了一式「昏招」——法國一反常態地成了武力推翻卡扎菲政權的「急先鋒」。儘管卡扎菲此前大聲疾呼:如果他垮台,將有大批難民湧向歐洲。

果然,如願以償地搞掉卡扎菲之後,法國重蹈美國在伊拉克戰爭中的覆轍,利比亞亂得一塌糊塗,各派力量擁兵自重,為爭奪地盤長期混戰大打出手,大量難民溢出。而現實比卡扎菲的預言更為殘酷,失控的利比亞給「伊斯蘭國」提供了更多、更大的資本用以作惡。


薩科齊之後,奧朗德接替總統寶座,然而失業率只升不跌,奧朗德的民意支持迅速跌破第五共和國的紀錄。或許奧朗德認為,參與對外戰爭可以挽回民心?

幾乎在介入利比亞的同時,法國率先與敘利亞斷交,並承認反對派是唯一合法政府,向他們提供經濟援助和軍事援助。

隨著各種外部力量的強勢介入,敘利亞陷入全面內戰。「伊斯蘭國」開始由伊拉克進入敘利亞,藉助戰亂迅速崛起成為全球頭號恐怖組織。若「伊斯蘭國」論功行賞,美國穩坐第一把交椅,法國將位列其次;但如果按受害程度來排序,恐怕法國要獨佔鰲頭了。

2、強制同化穆斯林,激進「世俗化」引燃熊熊怒火

歷史上,法蘭西是個有著強烈激進傳統的民族,自帶極端傾向,從其在宗教改革和大革命中的種種做法就可見一斑。在歐洲社會進入「後宗教時代」之後,法國又以其慣有的激進方式推行其世俗傳統。

據皮尤研究中心2010年統計,法國的穆斯林人口約為470萬人,佔總人口數7.5%。皮尤研究中心當年估計,2030年法國的穆斯林人口將佔比超過10%。

但事實上,當下法國的穆斯林人口至少已經超過600萬,約佔總人口的10%。為使眾多穆斯林遵守被主流社會視為「政治正確」的「多元化」和「世俗傳統」,法國各界均不遺餘力地對穆斯林展開攻勢,強制他們作出改變。

2010年,法國頒布禁令,禁止公共場合下佩戴全臉面紗,引起抗議;

2012年9月,《沙爾利周刊》發表了數幅影射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畫,法國一些重要的伊斯蘭教團體領導人表達了憤怒情緒,一些伊斯蘭國家爆發了反法示威。作為防範措施,法國關閉駐20多個伊斯蘭國家的大使館、領事館、文化中心和法國學校。

2015年4月,法國一所學校兩次禁止一名15歲的穆斯林女孩進入課堂,原因是她穿了黑色長裙;

2010年法國前總統薩科齊任內推動禁止遮蓋全身、僅露雙眼的「面紗禁令


同年11月,豬肉又成了這個國家關於國家形象和伊斯蘭教地位激烈爭論的新戰場。「要麼吃豬肉,要麼餓肚子。」右翼政治家利用學校的「培根+肉腸」餐來教育孩子們「如何做個法國人」。


這類舉措近年來層出不窮,對在教育、就業等方面飽受歧視的穆斯林年輕男女而言,無疑點燃了他們心中的憤恨之火,使事態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法國參議院4月的報告顯示,在已知的前往敘利亞和伊拉克為「伊斯蘭國」效力的3000多個歐洲聖戰分子中,有至少1430個是法國人。法新社報道稱,法國情報部門監視了1570個人,法國當局認為他們與敘利亞聖戰組織有聯繫,另有7000多人被評估為有同樣風險。

今年,倫敦大學國王學院國際激進與政治暴力研究中心研究發現,只有沙烏地阿拉伯、突尼西亞、俄羅斯和約旦為伊斯蘭國效力的本國人數超過法國。在當時,法國激進分子的人數比德國和英國的兩倍還多。

實際上,在「多元化」的旗號下面,法國仍然是一個建立在一元宗教文化基礎之上的國家,只是由於「政教分離」理念深入人心,要求公民把宗教信仰安置在個人領域。法國所標榜的「多元化」,其實質並非「多元文化共存」,而是強行要穆斯林按照法蘭西標準改變自己的傳統。對仍處於神權觀念之下、奉安拉高於一切的的伊斯蘭信眾而言,顯然無法接受。

這種文化上的對立、經濟地位的不平等,在失業率不降、經濟發展困難的情況下,必然進一步加劇法國社會由來已久的裂痕。

政治家顯然看到了其中蘊藏的風險。今年1月10日,法國總統奧朗德在未提前知會外界的情況下突然造訪了位於巴黎市中心的巴黎大清真寺,參加伊斯蘭教團體發起的「兄弟一杯茶」清真寺開放日活動。

法國總統府就此發布聲明稱,奧朗德向在場的伊斯蘭教領袖表示感謝,並強調是他們帶來了博愛與友誼的信息。但是,這種帶有作秀性質和拉選票目的的示好顯然無法彌合主流社會與穆斯林之間的分歧。

3、政治鬥爭綁架安全:法安全機構面對暴恐襲束手無策

如果說,中東戰亂和「伊斯蘭國」壯大是法國頻受恐怖襲擊困擾的外因,那麼,法國的安全情報機構設置不合理便是其重要內因之一。


(圖片來自http://dailymail.co.uk,版權屬於原作者)

法國有四大主要警察機構:國家警察局(負責大城市治安)、憲兵隊(負責鄉鎮地區安全工作),普通情報局(負責社會安全情報和國內反恐活動),國土警戒局(負責反間諜和國外反恐情報工作)。

隨著交通和通訊的發達,法國人口流動劇增。在此背景下,分屬國防部的憲兵隊和分屬內政部的國家警察局之間,針對人口管理的信息交換模式顯然已經無法滿足需求。同時,憲兵自身的情報機構也存在種種缺陷,最典型的問題是各地區憲兵情報機構之間的合作缺乏有效機制,仍停留在依靠人際關係的自髮式配合模式。

大名鼎鼎的法國「普通情報局」作為「百年老店」,良好地履行了國內安全情報機構的職責,有著挫敗 「秘密軍」組織(由一群不甘心失去阿爾及利亞的法國前軍官組成,目標是打擊所有支持阿爾及利亞獨立的人,無論是致力於民族解放的「阿爾及利亞解放陣線」還是法國政府)的輝煌戰績。但是,由於經常被執政黨操縱執行刺探反對黨的活動,普通情報局背上了「秘密政治警察」的惡名,在2008年改革中被各派政治勢力齊心協力地「埋葬」掉了。

普通情報局被撤銷後,國土警戒局(此前僅作為反間諜和對外安全情報機構)突然間被擴充成了國內安全總局,同時擔負起維護國內安全秩序和反恐的任務。

由於習慣於反間諜式的工作模式(在特定的領域內對小範圍的目標進行監控和追蹤),國土警戒局在接手原先普通情報局廣佈於法國各地的分支結構之後,需要對社會不同層次和群體進行大範圍調查和跟蹤,面對國內社會安全監控活動中洶湧而來的巨量情報素材,工作人員一時間焦頭爛額。

在巴黎事件發生之前的幾次恐怖襲擊中,地方分局曾明確上報了重點嫌疑人的可疑活動,可是總局對此無動於衷。可見,國土警戒局的骨幹和後來併入的力量之間隔閡不小,總局機關和地方分支之間存在相當的脫節。

而此後,從「黑夜站立」引發的暴力事件到此次尼斯國慶日恐怖襲擊事件,法國安全機構表現出的束手無策說明,法國政府和安全機構並未「吃一塹、長一智」。如果還不能採取有效措施對此加以改進,恐怕法國更苦的日子還在後面。

另外,此次尼斯恐怖襲擊,對剛剛走馬上任的英國新版「鐵娘子」來說,也許是個利好消息——歐洲再遭恐怖襲擊給英國擺脫歐盟「爛攤子」的正確性提供了又一有力證明。然而,若英國走了,北約防務再度削弱,法國如果不真真正正地拿出點真功夫,也許,恐怖襲擊可能就要從「頻發」轉為「常態」了。


因為穆斯林在法國混得特別差?

想當年...我省在建省前,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反
好像也沒好到哪邊去?


今天正好讀到一個文章,也是關於這個問題的,法國人自己反思,為啥我們總是被襲擊呢?

-- 以價值的名義
無論是報紙啊,總統發言啊,包括查理周刊事件,法國人總是強調自己的高尚,自己崇尚的價值,自由,平等,博愛...為了價值而鬥爭!
但是的,在聖戰分子的眼裡,是這樣的:
世俗化=異教徒, 自由=敗壞風氣,自由言論=侮辱先知,,,,
IS說,你們已經越界了!

-- 基於法國人自己的自由平等博愛,法國幹了一堆抽自己嘴巴的事。
2010年搬過一個法規,反對帶面紗,反對學校裡面任何帶宗教性質的東西
你不是自由嗎,平等嗎?那你為什麼還管我們?還不讓我們帶面紗??你嘴上說愛我們,其實心裡還是瞧不起我們!明顯的心口不一啊
他們就認為是法國信仰錯誤國家的代表.. 代表嘛,要打架當然先打出頭鳥了

-法國其實在非洲那邊很多地都有駐兵,其實就跟以前的十字軍東征一樣,穆斯林就覺得不爽了,覺得你一遍強調自己的價值,尼瑪還來我這駐兵管閑事,又抽自己嘴巴

-還有一個就是好多法國人(包括後來的移民)參加了聖戰組織。
在敘利亞那邊Raqqa,法國穆斯林特別多,他們懂些技術或者知識,反正就是對組織很有幫助被重視,從而對穆斯林世界影響力很大,而且好多恐怖分子都會講法語

-法國一些社會邊緣的人,利用自己在法國的優勢,成為恐怖分子在國內的聯繫人,對於恐怖行動非常有幫助。
其實恐怖分子也很想登陸同樣自由平等的美國代表,可是他們沒那麼容易能過去和組織行動...

我一直覺得法國所謂的強調的價值追求,都是一種非常arrogant的清高,一種不顧及別人感受的清高和自大。

有一次和法國朋友聊為什麼地鐵不安檢,他說,安檢就不自由了...不自由了...
醉了...自由重要還是命重要?

上次布魯塞爾爆炸完了以後,給同事發信息,明兒還上班嗎?
同事回:為啥不上啊?我們不能讓恐襲影響了我們正常的生活啊,我們不能讓他們看見我們因此而害怕了,就是讓他們知道他們做什麼都不會讓我們倒下的。
(心裡默默地想,你不怕你出去挨槍子吧..別拉上我...)


看了電影《洞》,然後來知乎搜索法國監獄搜到了這個話題。
調侃一下:
他們大概是想到法國坐牢吧。
畢竟法國監獄有咖啡有點心,想抽煙就抽煙,獄警隨叫隨到,脾氣還好。而且還可以收快遞!!
這比要掙扎著生存下去的普遍的中東人好多了。


白左:我們要寬容,人性本善,肯定是我們接收的難民還不夠。


昨天不就針對了英國么?而且還是在議會附近,五死三十傷


t拉好仇恨之後後面的dps才能上啊,法國為了不ot也是拼


安保體系薄弱


俄羅斯說:在廁所里遇見恐怖分子,就要把他溺死在馬桶里
法國說:抱抱,休想得到我的恨


推薦閱讀:

在巴黎恐怖襲擊事件期間,在法國遇到緊急情況如何求救?
如何反駁這次法國暴恐事件的「ISIS 復仇說」?
為什麼穆斯林難民不去海灣國家?
法国为何成为 Twitter「删帖王」?其言论信息自由情况如何?
土耳其和法國的政教分離有哪些異同?

TAG:法國 | 伊斯蘭教 | 恐怖主義 | ISIS伊斯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