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住 20 - 29 歲階段大腦第二次發育和可塑期?

據說人的大腦第二次發育和可塑期,是在20-29歲,過了30歲,就再也無法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這個說法有道理嗎?如果有,如何把握住這一關鍵時期?如果沒有,或有較大偏差,請科普下理由。多謝各位了。


3.25更
剛剛納悶為什麼那麼多人問我怎麼二次發育,突然發現我沒有說重點!!沒有什麼二次發育,你以為你20歲會突然點亮一個像小孩一樣什麼東西一學就會什麼東西一背就牢的技能嗎_(:з」∠)_不會的,可是這並不代表過了發育期之後你的腦子就定型了。大腦是一個一直在變化的結構,神經之間互相溝通的效率可以通過不斷重複,記憶,練習而變高的,可是這個說白了就是勤記勤練,沒有捷徑可走。

舉個最直接的例子,以前有個研究發現倫敦計程車司機的海馬回比常人更深。那是因為他們經常需要背不同的路線,所以空間記憶用的比較多,而正好空間記憶大部分在海馬回里。而如果比較倫敦計程車司機和公交車司機,公交車司機的海馬回仍然不如計程車司機的深。雖然公交司機也需要記路線,可是他走的路線是固定的。同樣的出發點和目的地,計程車司機需要知道更多路線才可以隨時避開倫敦坑爹的交通。這是通過長年累月的重複記憶和靈活運用而形成的。所以要是想讓自己變聰明,多動動腦子,海馬回里是有腦神經幹細胞的,一直有新神經再生。不要以為腦細胞用一次就死了沒有了,恰恰相反,要多用。頻繁的活動是可以刺激長期可塑性讓神經元之間的傳導變得更有效率的。

我下面解釋了觸突原理,LTP(長期可塑性)的形成,沒有生物基礎的可以看下。然後說了個有趣的失憶病人(神經學界著名的HM)和大腦可塑性的應用。其實已經和發育完全沒有關係了。感興趣的可以看下。【看吧看吧~腦子多神奇呀∠( ? 」∠)_

(3.23的更新在最下面)
-------------------------
neuroscience major來答一個。

看到第一名的答案有好多剛學過的plasicity比較感興趣就多看了一眼,不過很失望的發現那些答案裡面那些PPF LDP LDD,包括截圖裡「neurons that fires together wires together」都只是用我們學科的專業術語造勢而已。其實這些東西和她要講的完全沒有關係……

那段ted talk我看過,也十分同意20歲是獲得許多social skill最重要的階段,不過這段talk裡面涉及的只是經驗總結而已,說是心理學都夠嗆,更別說神經學了。
「過了30歲,就再也無法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這個說法是有道理的,不過他的道理是人生的道理,不是neurosciemce的道理……

至於大腦可塑性
那本書和排名第一的答案提到了「synapse plasticity」,就說說這個吧。這個說來話太長太長了……我盡量長話短說……
synapse就是下圖這個東西,有道翻譯過來叫突觸。

圖裡面能看到他們並不接觸而且並沒有通道能讓電流從左邊的神經元通到右邊的神經元。那神經是如何通過電流傳遞信息的呢?

簡單來說當電流到達左邊神經元的終點,圖裡面那些裹著黑色小點點的小泡泡會融到細胞的邊緣然後把黑色小點點都倒到外面去,然後這些小點點落到右面神經元的白杠杠上,然後ion channel(離子通道)打開,當離子累積到一定數量右面神經元就會繼續傳導電流,不然電流信號就停在這裡了。
這裡面黑色小點點是neurotransmitter神經遞質,小泡泡是vesicle(中文翻譯也叫小泡泡)白杠杠是receptor(接收器)這整個傳導系統叫做synapse(突觸)

(評論里的大家好多都指出其實vesicle的正確翻譯應該是突觸小泡,當時偷懶用有道詞典翻譯的不準確,讓大家見笑了_(:з」∠)_)

以上任何步驟都會影響左邊神經元是否能夠讓右邊神經元發射。比如說如果你每次多釋放幾個小泡泡,再比如過後面多加幾條白杠杠,通過變化這些因素改變這個系統的效率,這叫可塑性。
這個可塑性是微觀的,和我們平常想到的大腦可塑性不太一樣。

更新----------------------------------

舉一個可塑性的例子,LTP。
剛才說的白杠杠(receptor接收器)有很多種。有可以起傳遞離子作用有的起到調節作用。其中一種AMPA receptor是可以直接讓離子進入細胞的。有的突觸在最開始的時候並沒有這種接收器,所以即使收到黑點點也不會繼續傳導信號,這種情況我們稱這個神經元是silence的。而LTP可以引導神經元製造這些AMPA receptor,把他送到前線挨槍子,這樣這個神經元被unsilence又可以起到傳遞電流信息的作用。就像又點亮了一個技能點23333
這個過程被認為與記憶形成有關。這個過程也應該是大家普遍關心的吧。至於如何能導致LTP,只要多刺激這個神經元讓他經常發射就好,這樣會引起神經元內信號傳導,改變基因表達,讓神經元多造一些AMPA。所謂neurons that fire together wire together就是這個意思,多刺激你的神經元,這樣剛才那個系統會變的越來越有效,說白了就是熟能生巧2333不好意思即使是在科學的世界裡這種硬道理也是不可違背的。

吃飯了……有時間再講一個有趣的關於記憶的病例吧 (以前寫的是長期記憶的形成,後來覺得好像覺得舉的例子和記憶形成並不是很有關係_(:з」∠)_為避免做標題黨就把形成刪了)

3.23更--------------------------------

我記得當時想說HM來著,Henry Molaison (1926-2008),
大概是神經學屆除Pineas Gage之外最有名的一個病人了。他患有非常嚴重的癲癇,當時只知道病灶在海馬回(hippocampus)裡面,所以只能切除掉他的海馬回。海馬回跟記憶的形成息息相關。HM被切除掉海馬回之後,就失去了陳述性記憶(declarative memory),就是他不會記得發生過什麼事情,可是他的運動記憶(motor memroy)是有的。所以就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事,他的主治醫生每次和他見面的時候都會讓他做一些比較有難度,需要熟練度的遊戲,他每一次去練習之後他的運動神經可以學習並掌握遊戲技巧,可是他卻記不住他以前做過這個任務,所以時間長了,他每次去醫生那醫生給他同樣的遊戲他一學就會,他又記不得自己以前做過,他就會覺得自己好機智呀!今天沒吃藥覺得自己萌萌嗒的感覺( ?? .? ?? )?


而且雖說他不能獲得陳述性記憶,可是還有一件有趣的事讓當時科學家認識到並不是所有的陳述性記憶都在海馬回里的。還是他邪惡的主治醫生,在第一次和hm見面的時候,自己在手掌里藏了根針然後去和他握手(人性呢!),他就被扎的很疼。下一次他們倆見面的時候,hm就不敢和他主治醫生握手了_(:з」∠)_雖然他說不清為什麼,可是他就覺得會有可怕的事情發生_(:з」∠)_這說明我們大腦很機智的沒有把雞蛋都裝在一個籃子里,並不是所有陳述性記憶都藏在海馬回里的


評論里@王鍾民 提出藏針的例子不應該屬於陳述性記憶,我想一想確實是這樣哦!既然都說不出為什麼害怕就不該算陳述性記憶,這類會影響情緒的記憶,應該是儲存在杏仁核(amygdala)裡面的。謝謝指正(? ??????) ? 雖然這是個錯誤的例子,但是對於陳述性記憶是否都儲存在海馬回里的爭議是確實存在的,只是我舉的例子不對(′°?????????°???????`)

說這個例子一是覺得很好玩,再就是說明的大腦的複雜性,我們當初學習人怎麼挪一下眼珠子都學了快兩節課_(:з」∠)_還只學了個皮毛,所以大腦可塑性,記憶的形成,還有額葉皮層里發生的亂七八糟的事誰都說不清楚。大家都是摸著石頭過河。不過可塑性確實是一個前景不錯的研究領域。為了對得起大家的贊,再說一個可塑性的應用吧

腦深部電激術,也就是傳說中的大腦起搏器。可以用於緩解帕金森的癥狀。帕金森的病因解釋起來略麻煩,簡單說就是基底節(basal ganglia)出現了問題。基底節相當於人身上各種運動神經的剎車,每當一個人想做一個動作的時候,基底節會鬆開所需要用到的運動神經的剎車,踩住其他的運動神經的剎車防止其他的肌肉做出奇怪的動作干擾。在基底節裡面,剎車是由蒼白球(globus pallidus)里的神經扮演的。想要做一個動作,蒼白球里的神經會被壓制住,他就不能踩剎車了,你就可以抬手臂了。帕金森病人因為黑質(substantia nigra)退化,多巴胺分泌變少,最終導致蒼白球裡面的神經太活躍,他一直踩剎車,就不放手,所以帕金森病人要做一個動作會非常困難。


已經非常儘力想精簡的說可是還是廢了那麼多話_(:з」∠)_不論怎麼樣,帕金森病人的基底節的神經元的激活模式跟正常人相比會非常沒有規律。大腦起搏器就是把電極安在蒼白球或者丘腦底核(subthalamic nucleus)裡面,模仿正常的模式去激活基底節的神經元。試圖通過多多激活這些神經元重塑基底節神經元的發射模式,讓他變的有規律起來,形成之前所說的LTP。大多接受治療的病人收到的效果還是很不錯的,如果看術前術後神經元激發模式的話,後者會更有規律一些。不過這事有一個弊端,就是那個起搏器給的激活模式也是沒有規律的_(:з」∠)_只不過更活躍了點。為毛同樣沒規律的起搏能引發有規律的變化大家也不知道。我們老師就對這個治療方法持保留意見。所以還是那句話……大腦的心思你別猜_(:з」∠)_大家都很迷茫……


所以如果說真的要通過大腦可塑性讓自己變聰明的話,大概是要找個人往額葉皮層插個電極,往死里激活那些神經元,希望他們會更活躍吧。至於結果是會變聰明還是變成瘋子還是會死掉就難說了_(:з」∠)_開個小玩耍,非戰鬥人員請勿模仿!!!戰鬥人員也別模仿了!!!


一不小心寫了好多_(:з」∠)_希望大家能看的開心,找到有意思的東西,雖然我覺得我嚴重跑題了……


湊個熱鬧,第一次在知乎上回答問題,如果大家喜歡,可以繼續添加...
PS: 目前是神經科學在讀大齡博士,即將畢業吧...

看了前邊一些人各式各樣的回答,其實我猜測可能是樓主的問題問得不是非常準確,所以大家回答也是從不同方面來的。以我個人對神經科學的理解,來稍微解釋一下(也可能文不對題),希望能對大家的問題有所幫助。

先簡單的總結一下我的要點:
1. 正常情況下是不存在大腦的第二次發育的。
2. 可塑性是相伴終生的,只是在發育的某個階段可塑性比較強而已。
3. 可塑性的強弱是可以被干預的。
4. 不同腦區的發育起始是不一樣的。

第一,首先談一下題目中可塑性的問題,然後我們再來談關鍵期和發育。
可塑性,英文叫plasticity,細化點可以像前邊 @王耀所說的突觸水平的可塑性,大點的也可以衍生到神經環路、網路甚至是整個大腦水平的可塑性。可塑性顧名思義就是可以「變」,一般是指會隨接受到的「經驗」而做相應的改變。以最為著名的長時程增強(Long-term potentiation, LTP)和長時程減弱(Long-term Depression, LTD)為例來解釋一下什麼是可塑性:(由於長時程減弱與增強剛好類似完全反向,顧解釋了增強,反過來就是減弱了)1. 在突觸的水平,也就是一個神經元和另一個神經元發生連接的地方(王耀同學也已經跟大家解釋過什麼是突觸了,在此略過...),當我們以一個較大的高頻刺激來刺激突觸前的神經元(上一級)產生動作電位時(動作電位應該高中有講過吧,在此先略過...);2.經過一段時間的刺激,這兩個神經元之間的連接就會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增強,這個現象就是長時程增強(簡單點的說,他們連接本來有個初始值a,後來變成b了,b&>a);3.長時程減弱則剛好相反,最後連接值變成了c,而c&

然而在實際的情況下,LTP和LTD這種比較極端的情形出現的情況並不是太多,人們跟傾向於另一種突觸間的可塑性STDP(spike-timing dependent plasticity),顧名思義就是依賴於突觸前動作電位產生的時間的突觸可塑性。這種可塑性的關鍵變化在於「時間窗」(time window),如果突觸前動作電位產生的時間剛好落在突觸後神經元動作電位之前,這他們之間的突觸連接會被加強;否則則會減弱,即突觸前產生的動作電位落在了突觸後神經元動作電位之後。當然這個時間窗是有一定限制的,關於其中的研究論文也是大把大把的。

怎麼樣?長時程增強和減弱還是比較好理解的吧。如果覺得這樣都有點深奧,那更直白的說法也有,就是用進廢退!比如你老是鍛煉你的右手而不鍛煉你的左手,那你的右手會越來越靈活,肌肉也會越來越大,左手則相反。

雖然可塑性的現象是非常令人激動的,因為不僅僅是普通大眾,就連神經科學家們都深信不疑的把它當作學習記憶的分子基礎。但神經科學家們從上世紀60年代發現長時程增強到現在,還從未有直接的證據把學習記憶和突觸水平可塑性中間的「鴻溝」給填補起來,直到去年一篇發表在《自然》上的文章第一次直接證明了長時程增強確實可以讓大鼠學得更好,而長時程減弱則相反。所以無論怎樣,主流觀點還是認為學習記憶能力的好壞和可塑性的強弱是直接掛鉤的!

第二,好了,知道什麼是可塑性以後,我們再來談談一個新的概念——關鍵期
(先不談發育,因為發育大了說其實是無處不再時時刻刻都我們都是在發育著的,而關鍵期是發育過程中的一個特殊的時期,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先來說一下關鍵期)
關鍵期,英文叫critical period,它其實是神經系統發育中的一個特殊的時期,而這個時期是如何定義的呢?就是接上邊第一點談的可塑性。宏觀來看,無論是突觸水平的可塑性還是大到整個網路水平的可塑性,都是伴隨著我們一生的。但就如大家常識中小的時候學東西快,老了學得慢一樣。可塑性的高低在發育過程中也是在變化的,一般來說剛出生的時候比較低,可能青春期前最高達到峰值,然後就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低了……而關鍵期的定義就是可塑性最高的那段時期,也就意味著這段時期內的經驗對神經元或是神經網路的影響最大,改變的最多。

這樣說可能比較深奧,我們再舉個關鍵期應用最為經典的例子,就是弱視的糾正。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在生活中觀察到有些小孩子會戴一種特殊的眼鏡,眼鏡的一邊是正常的,另一邊有一個黑布把眼睛遮起來了。這是因為這些小孩的兩個眼睛視力發育不均一,一個發育的比較快視力很好成為強勢,另一個發育遲緩視力弱變成了弱視。為了能讓兩個眼睛從新回到一個平衡點上來,我們就把強勢的那個眼睛遮起來,讓它不能接受經驗的輸入(光,視覺輸入等等),而只讓弱側的眼睛接受視覺經驗。這樣由於可塑性的原因,原本強勢的眼睛由於沒有視覺經驗的輸入就會變得越來越弱,而弱側的眼睛不斷的接受視覺經驗輸入就會變得越來越強,最終達到了平衡,然後醫生就會幫你把眼鏡摘掉了。那麼另一問題來了,為什麼是在7、8歲左右的孩子才實行這一個「手術」呢?這是因為我們的視覺皮層的關鍵期大概就是在7、8歲左右,所以利用關鍵期可塑性最大的這一原理,我們自然而然的改變我們視覺皮層的神經網路使它可塑成我們想要的樣子。

可能細心的讀者會注意到,我上兩段中說「關鍵期的峰值可能在青春期前」,而前一段說視皮層是在7-8歲左右。其實這裡並沒有錯誤。我們大腦里每個皮層都有各自的關鍵期,可以理解為大腦里不同皮層發育成熟的先後順序不一樣。像視皮層這樣比較初級的皮層一般來說發育成熟的最早,而像前額葉這種高級皮層的關鍵期往往來的最遲,現在一般認為前額葉的關鍵期就在青春期附近吧,這也可能是青春期的孩子比較叛逆的原因之一吧。

第三,說完了關鍵期,我們再來談一下題目中發育的問題,以及到底有沒有第二「春」
就像性成熟一樣,神經系統的發育一般來說只會「成熟」一次然後就穩定下來了,也就是說只有一個關鍵期,一個可塑性的高峰而不是兩個。所以說,正常的人是不存在20-29歲的第二次發育的。

但可能又有人要問了,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再來一次第二「春」呢?其實關於這方面的研究非常少,神經科學家們更關注於關鍵期背後的機制,開啟的原因以及一些神經系統疾病(比如自閉症,精神分裂症等)影響了關鍵期的正常開啟等等。但也有零星的研究報道過在正常的小鼠上的確可以人為誘導出第二個關鍵期。首先聲明我知道的研究肯定不全,因為畢竟不是做這一領域的,另外有需要的話,我可以放出原始文獻。1.一般認為關鍵期的開啟和出現主要是由於抑制性的神經系統(與興奮性相對)的發育成熟而導致的,而抑制性神經系統用的遞質叫 γ-氨基丁酸 (GABA)。所以一個最簡單的可以延續關鍵期或是誘導關鍵期的方法就是提高GABA的量。但在成年小鼠上的研究結果顯示,雖然人為提高GABA的量確實能夠提高可塑性,不過貌似還是略低於正常的關鍵期。但如果小鼠從未經歷過關鍵期的話,通過注入GABA或其它類似的方法增加抑制性的話是能基本上模擬出正常關鍵期的。(這裡稍微科普下GABA,它是一種抑制性的神經遞質,和興奮性的谷氨酸(Glutamate,味精的主要成分)一樣都是由軸突釋放到突觸間隙中,對突觸後的神經元產生效益,不過它與谷氨酸相反,是抑制性的效應)2.除了GABA這種神經遞質,還有一種叫五羥色胺(5-HT)的神經遞質,在成年小鼠中人為注入5-HT,也是能誘導一定程度可塑性的升高,媲美關鍵期。3. 還有一種叫PNNs(peri-neuronal nets)的東西,它是包裹在神經元胞體和近胞體端的一種胞外結構,現在認為它的主要功能是用來穩定突觸結構的,所以它的出現被認為是關鍵期結束的起始。因此如果反過來,通過用藥物消化掉PNNs後,可以提高可塑性,再一次開啟類似的關鍵期。4. 也有人報道說給成年小鼠高鎂的食物攝入,也可以提高可塑性。但無論怎樣,到目前為止這些研究都還是停留在實驗室階段,而且基本上都是小鼠身上,所以對人來說怎樣,還沒有實驗證據的支持,所以大家該幹嘛幹嘛吧。

另外即使從哲學的觀點出發,我也認為再一次開啟關鍵期未必是件好事。所謂神經系統進化了這麼多年,只有一個關鍵期而沒有好幾個應該是最為合理的「設計」了。因為在關鍵期的時候,整個神經環路相當於處在一個非常不穩定的階段,外界環境和自身網路的稍加變化都會對未來的網路產生非常大的影響(比如弱視,起初兩眼差別不大,但如果不加干預會越來越大,所謂的winner takes all)。所以並不是關鍵期越多越好。但關鍵期也不能沒有,因為它實際上是給我們的神經網路再一次改變的機會,為的就是更好的適應我們當下的環境,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的關鍵期不是在媽媽肚子里完成了或是剛一出生的時候。由於關鍵期的研究大多是在小鼠的視皮層上做的,所以大多都沒有評估再次誘導關鍵期所帶來的壞處(神經科學家們暫時也沒關注這塊)。但一個在小鼠前額葉皮層做的實驗表明,人為再次誘導關鍵期後,小鼠雖然在這段時期內學習的很快,但之前學過的東西基本上也忘得一乾二淨了。而這個結果其實並不是好的,很有可能帶來壞的影響,因為它很可能忘了危險是什麼了。雖然現在神經科學家們已經能在小鼠上開始操控學習記憶了,但真正到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另外還涉及到生物倫理等等問題呢...有點跑題,繼續拉回來!

講到了這裡,大家完全沒有必要灰心喪氣啥的,而應該感到自豪,因為神經系統這樣的發育完全是對我們最為有利的呀!說到這裡,可能大家多少有些失望,可能覺得沒有找到再一次改變自己的辦法,畢竟人生沒有後悔葯,不能再來一次啊。但沒關係,因為神經系統的可塑性一直都在的,我們時時刻刻都能在相當程度上改變我們自己的大腦。在這裡我以神經科學的角度來給大家提供一些提高學習記憶的辦法,可能與心理學的有很多不同。1.利用長時程可塑性的原理,我們需要反覆的刺激,所以學東西的時候,你得反覆的重複(貌似大家都知道哦)。2.盡量在安靜的環境下和精力好的時候學,因為這時候整個網路的背景噪音是相對最小的,然後注意力高的話同樣也能放大信號的強度(貌似也是常識了)。3. 來個非常識點的吧,就是學完了一段後,最好能休息甚至是小憩一下(最最最好的是能睡著,不用太長時間),這樣可以很好的幫我們鞏固剛才所學習到的東西。所以有時候學累了犯困,那就趕緊困吧,連大腦都在提醒你休息了就別撐了,撐著反而效果不好。4.我們也可以利用獎賞系統——多巴胺(dopamine)來幫助學習。不過說的簡單,但實際操作可能略難,因為總不能學一下就給自己打點多巴胺吧,而且打太多效果就減弱了(adaptation)。所以大家可以摸摸自己的「興奮點」吧,學好了一段,適當興奮下自己獎勵下吧,嘻嘻嘻~


多讀書,多看報,少吃零食,多睡覺。你會發現不管處於哪個年齡段你的大腦都在進步。

多讀書:【積澱文化,提高修養】
多讀書的好處我就不說了,只插一句話:

知識不一定改變命運,但能改變境界。

多看報:【了解時事新聞】
如今是信息爆炸的時代,不求你能跟隨前沿,但要時刻保持不掉隊。

少吃零食:【健康的飲食習慣】
並不是真的要你去少吃零食,如今生活節奏確實在加快,甚至已經擾亂了我們的生理時鐘,但在該慢的時候一定不能快,一日三餐總歸還是要老老實實按部就班吃的。

多睡覺:【健康的起居習慣】
這裡多說一點,並不是真的要你像豬一樣睡,大家也都是系統學過語文的,我不信評論區某些看客真的以為是不分晝夜的酣睡,我指的是那種晚上躺在被窩裡拿著手機刷垃圾信息刷到半夜的人,這些人最應該多睡覺!比較悲觀的是如今這樣的人占的比例還不少。


僅僅是給三十多的人找不成功的借口(難怪別人成功了,我卻沒有成功,因為我30多了。我三四十了,做事不會成功了,所以就不必去做了),給二十多歲的人的雞湯(二十多了,應該奮鬥了,說不定就成功了。)對十多歲的人來說(現在多玩會,二十多的時候,我就會成功了)

重點來了:其實無論那個階段,都有成功的人,五六十的老大爺也有很多實現了人生成功,例如爬上了珠穆朗瑪峰,找到了黃昏戀,走遍中國,走遍美國,……
四五十歲的大叔,是不是就在公司上市了,財富榜有名了,走紅星光大道了……
三十多歲,簡單的說看看馬雲,看看柳傳志,看看你身邊的成功人士,一般大多都在三十多,家庭幸福,生活美滿
成功的人與碌碌無為的人,對比一下,其實差別不在年齡,而是在於夢想dream,年齡大了,敢於追求夢想的人少了,有目標的人少了,每天關注的都是柴米油鹽醬醋茶,能實現自己理想中的樣子嗎?(也許都忘了:自己原來理想中的樣子,以至於……)

——————————————————————
更新分割線,有網友評論說,應該給別人雞湯,既然現在我有一杯咖啡的時間,所以特意來更新。
有追求的時候,不關乎年齡,直接去做,
例如也許你今天會說堅持背單詞,一年背一萬,你可以找一個理由說,要是我十年前背就好了,也許你可以說要是我小時候背英語單詞就好了,肯定能上一萬,然後冥思苦想之後,覺得現在背單詞不是時候,吃點薯片,追個劇(你覺得這樣的情況能做成什麼樣?能背一萬單詞嗎?肯定是不可能的,不論你想去做什麼,不論你是否能否堅持下去,你首先應該就是邁出第一步,而不是糾結於何時何地,而是此時此地此身,人總是期待夢想成真,但是很多人卻不願意去為他們的夢想買單,怕浪費了時間,怕犧牲了工作,怕沒有時間逛街,沒有時間購物,怕怕怕……
其實你都沒有邁出第一步,你如何知道結果是什麼呢?你二十歲成功了(也有十歲模特,神童,天才),三十歲成功了,四十歲成功了,五十歲成功了,六十歲成功了,原因肯定是你曾經的某一段時間內的付出)

待更


謝瑤
顯然沒有什麼大腦二次發育期,至少生物學和醫學上沒有,如果扯到社會心理學,什麼從學校畢業融入社會學會自立等等一堆,那是二次社會化,排名第一的答案科普了這個說法的來源,但是這個說法毫無疑問是市場上的又一本暢銷書提供的。這裡說的暢銷書未必就真的暢銷,而是指奔著暢銷的目的為迎合市場所打造的暢銷類型的書籍,從《學習的革命》到《當下的力量》,美國書籍市場每年都有美國式心靈心理類的暢銷書問世,伴隨著美國文化的變革和美國社會的成長,在宣傳美國式正能量方面功不可沒,雖然起源就是成功學,後續也多少包含了成功學變種,但是誰能說為了適應現代生活,調整心態積極向上跟上高度商業化社會的節奏是錯的?從知乎上的得票數也看得出,暢銷書之所以是暢銷書,就是因為這種成功學變種激勵還是很能讓芸芸眾生鼓起勇氣拼搏的,心理學市場應用在當代基本上都投入到積極心理學去了,如果不了解的人感覺像傳銷也很正常
如果是問面向市場的暢銷書理論,請參考菜板的答案,當然關於額葉什麼的,專業人士請無視那一段,大腦當然不會這麼簡單的劃分功能區
如果是問腦科學方面的東西,明確告訴你,人腦的發育基本上和人體的發育保持一致的速率,生物學生理學醫學都會這麼講:胎兒期和青春期是生長發育的相對高峰期,15歲左右是人一生神經突觸最密集活躍的時期。腦科學方面最近的認識是,人腦的可塑性非常強,理論上並不存在不可逆的思維習慣和學習認知,當然這是指在身體健康和環境條件的一定前提下,腦可以不斷自我修復和自我發展,腦是人體中很不容易出現衰老跡象的器官,只要你保持大腦活躍,這才是我們所說的大腦的可塑性
就像很多有自信的同學說的:多動腦,多運動,多喝水,多休息,不需要別人給你年輕態,不論是保健品還是心靈書籍,不論是生理保健還是心理保健,靠自己是首選。當然芸芸眾生中自強者還是少數,每當我們脆弱失落的時候,能抓住些稻草總是好的,心理諮詢業的行話:安慰劑是第一競爭力!

另:TED是個國際化的百家講壇,想想各種政治傾向很強的言論都可以在上面暢所欲言,我們就該對其抱有民主式多元化的參考態度,換句話說就是:別太認真,認真你就輸了,毛主席說過:世上最怕認真2字


早在1913年,英國夏奈爾大學生物學教授綺肯·索普就提出過大腦多次發育的設想,並開展研究。隨著一戰的開始,項目被迫終止,由於索普的兒子艾格·索普在索姆河戰役中喪生,教授無心繼續專研,整日鬱鬱寡歡,最終於1922年去世。


50多年後的1979年,美國卡耐基大學的醫學教授菲克·梅達普找到了索普的研究日記,在位於密蘇里州的實驗室重新展開研究,得出了「人類大腦可多次發育,其中第二次發育的影響最為明顯」的結論,並於當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獎提名,但惜敗給發明了「計算機輔助的斷層掃描技術」的英國工程師高弗雷·紐博爾德·豪斯費爾德爵士。有意思的是,梅達普教授無法更深入研究的原因就是當時他所擁有的計算機還無法達到"斷層掃描"的水平。


到了2013年,清華大學-IDG/麥戈文腦科學研究院正式成立,次年發表了包括「人類大腦第二次發育及其可塑期的研究與論證」在內的十餘篇文章,題主看到的應該就是這一篇。這篇文章比較長,引用了許多之前被推翻的設想,題主應該是閱讀的不太仔細,「大腦第二次發育在20-29歲」在文章中其實是作為一個被證實錯誤的研究成果出現的。這篇文章在最後指出:


1 人類大腦的二次發育是明顯被證實存在的;

2 通過正確的方法可以促使大腦更快的發育並可以引導其向特定的領域發育;

3 人類大腦二次發育的準確時間永遠在明年,所以恭喜題主,一輩子都不會錯過這趟順風車啦!


從來沒有聽說神經系統有哪個關鍵的發育階段在20歲以後。用生物演化層面解釋,自然選擇也不會把這方面的生長發育過程推遲到這個年齡。畢竟20歲生殖系統都發育到基本成熟了,30歲都開始早期的機能退化了,這會兒再高速發育也太遲了。
20歲以後,對於神經方面,人的生理和心理屬性應該比較成熟和穩定了。但是神經系統的可塑性是長期存在的,人也可以學習和訓練新的知識技能,提高社會適應能力。
粗略地說,神經系統高速發育的關鍵期期最晚也不超過青春期以後。我聽過的大部分關鍵期分布在新生兒、嬰幼兒、學齡前期和學齡期。

可以參考發展心理學、神經科學或者兒科學的資料。

社會適應層面和生理層面的生長發育是不同的,跟社會環境有關。而且社會經驗未必在這個階段就能快速增長,比如天天在校園裡讀書的人。。這部分人可能社會適應方面的能力也許會成熟得更晚?但是沒有什麼明顯的生理基礎。這時的人也完全有適應環境的能力。

不過不論如何,終身學習對個人發展總是不會錯的。


以前人們認為成年人的智商是基本不變,可是在腦神經(neuroscience)領域裡科學家們發現一個叫做神經彈性(neuro-plasticity)的現象。意思是說每當我們學習一個新的東西時(不管是學一門新的語言或者是一項新運動),我們大腦的神經元之間都會形成新的連接,而這些新的連接會讓我們更聰明。也就是說,大腦其實在成人之後也是有很大的改善空間的。人在20歲到30歲時大腦會不會二次發育不知道,但這個時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階段。 20多歲以前你不需要面臨那麼多東西,也不必去給社會證明什麼。30歲之後,經歷了很多,就算社會不認同,也就那樣了,愛咋咋了,老子養活了自己,至少沒有去害別人。可是這個年齡階段就不一樣,你覺得還有機會,又不知道能不能成功,是個極尷尬的階段。

很多人都在這個時期進入社會實習工作生活, 什麼積極,夢想,勞動光榮,養家糊口,責任感,擔當,創富。。。這些東西就像拳擊手一樣,每天N次打你臉。你工作壓力大,硬著頭皮,天天被打的暈頭轉向可又清醒的知道社會現實,沒比這更慘的了。 除了富二代或官二代,大家都比較難熬。看看那些白手起家的大牛人,他們在這個年齡段也是生活比較黯淡的。

如果不考慮家庭因素,同齡人之間在20歲到30歲這段時間並不會拉開很大的差距,工資高點低點也就是那麼一點,農民工和大學生碩士畢業的收入差距也不是很大。沒有飛來橫財的話,大家都過著一樣平庸的日子,默默的為自己的理想奮鬥著、努力著。但是進入30歲以後,差距就會拉大了,成功的人可能非常成功,變身土豪名流,而沒有進步的人可能會原地踏步,還是原來那樣的地位或收入。這種差距是天上與地下的區別, 絕大多數人過了30歲,就再也無法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那個人了。

現在很多年輕人都信奉「出名要趁早」,富於挑戰精神和開拓精神,有野心、有衝勁兒,這是非常了不起的,值得鼓勵!但是,人生路漫漫,要打好基礎不能急於求成,一步一步堅實的前進,不斷地充實自己,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可能這樣會走得更穩,也能走出更遠。年輕人渴望早日證明自己、早些成功的心情可以理解,性子急等不得也是年輕人的特色。不過,人生是場長時間的馬拉松,基礎打牢你才能成長的更高。

當你從學校這個與世無爭的世外桃源,走進社會開始自食其力,但是你的資歷、經驗、人脈什麼的都不夠硬,付出和收穫很不成比例。不管是創業還是工作都很堅難。你的個人期許和社會對你的承認程度,往往有很大的差距。這段時期並不是一個學習了很多年以後,開始收穫的時期。應該是一個一半工作、一半學習的漸漸走向成熟的時期。就是說你即使去機關企業工作,你這種工作也帶有實習學習的性質。所以老闆並不會按照你的付出程度支付"足夠"的報酬,因為你的工作能力各方面還很不成熟,他們同時也在為你提供一個學習進步的環境。嚴格來說只能叫做"半工半讀"或"實習、學徒期"。

你小的時候可以當成人說的話是放狗屁。但是這個年齡段進入社會,你已經被推到了成年人這一邊,也就是說,和那些充滿惡意的人在一起,有些東西你是跑不了的。生活剛開始高速運轉,剛進入社會,又談不上智慧成熟,所以你需要面對這個社會各種的不懷好意,有隨時死機的危險。這個年齡段是個非常艱難的時期,可很多人常常忽略年輕人的感受,覺得你們懂得什麼他媽的痛苦。

可能你的銷售業績始終排名倒數,你設計的文案再三被客戶否決, 你做的PPT思路混亂、版式沉悶,你帶的客戶三天兩頭向公司投訴,你組織的市場活動狀況百出,你負責運營的微信公眾號常年保持著三位數的點擊量……先不要考慮什麼低薪不低薪的問題了,保住飯碗才是當務之急。

所以說,這個年齡段是絕大部分人生的最低點。他們想要做的事情大都以失敗告終,職務在最底層,錢又沒多少,前途看似鏡花水月。就是說畢業後有一段,已經拋棄了學生時期的幻想。但工作需要熬資歷,社會需要熬經驗,賺錢又需要機會。差不多剛好什麼都沒有,很多人在這個年齡會經歷他人生的低谷。

職業起步階段,你需要從職場中學習的東西,遠遠大於從這裡獲得的。而在這個階段你最應該看重的,不是薪水,而是在工作過程中積累的經驗、資源、口碑和好人緣。通過一段很長時期的"半工半讀"之後,等你對於本職工作十分擅長了,人際管理的資源網路也比較健全了,才能度過這一段考驗期,進入一個比較好的發展時期。

如果很多該20多歲解決的問題,都沒給解決而拖到以後,那麼與這些問題而伴的痛苦也不會消失。雖然成功與否是件運氣主導的事情,但人的努力還是有些許作用的,凡是儘力而為,能解決一點是一點。如果有一天你到了三十多歲,感覺生活失敗,希望你記住我最後說的話,你儘力了,解決了多少,有什麼遺憾,都不怪你自己,畢竟你那時努力了。
寫給女兒的一段話:
丫頭,人是要長大的,
有天你也會推著嬰兒車
幸福地在街上行走,
而曾經的喜歡與痛苦
迷茫和執著都會幻化成風,
消失在時光的隧道。
青春呢就是讓你張揚地笑,
也給你莫名的痛,
如同參天大樹,
越是嚮往高處的陽光,
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
所以向前走,向前走,無須回頭。
生命可以隨心所欲,
但不可隨波逐流。


我今年24了,但是我發現我在學習能力上真的上升很多,不是因為什麼大腦智商發育,而是因為在錯綜複雜環境下,我自己時間管理、信息處理、壓力處理和人管理的技能更提升了很多很多,人應對複雜環境而逐漸成熟的技能反映的是認知能力的提升,而這種提升理論上又是終生的,因此我不認為我到三十歲就會因此止步。同時,另一個原因是,有很多前輩三十多還去讀博士讀MBA,或移民或找到很好的工作,三十多歲考完司考CPA接著考CFA的也有很多,有很多毅然創業,也有選擇去做大學教授,還有爬山的潛水的蹦極的,他們都是在三十歲付出大量的心血非常有魄力的改變了人生熟悉的軌跡,他們的人生總是充滿活力和挑戰,自己能力不行,就別賴年紀。


長這麼大第一次聽說的言論難道不應該首先去懷疑嘛?


只要你想成為你想成為的人,多少年齡都不是問題


首先,不認同20-29歲是大腦第二次發育這個概念。一般人成年後身體發育就逐漸停止了,大腦也是如此。

其次,我必須離開你這個題目歪一下樓,我覺得20-29歲這個年齡段非常值得一說,因為我剛剛度過不久。
在我看來,這個時間段並不是人生理髮展的關鍵期,而是人社會化的關鍵期,年輕人在這個時期走向社會,逐漸定性方面具有很大的可塑性

你可能在讀書,可能沒有,但你正處在一個精力無比充沛的年紀;
你可能有錢,更可能沒錢,但你擁有很多可能和希望;
你可能顏值爆表,也可能平淡無奇,但你不會匿到沒有一個異性注意。
你面臨很多機會,經常在做選擇,你跳來跳去,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從一件工作到另一件,而且很可能跨度很大。
你交一個朋友又一個,學會了一項又一項社會技能。你可以潛下來為了出國、考學、考證、學某個技能。也可能沉溺與街舞、魔術、把妹、編程、航拍、遊戲……等等無數。
這是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年齡段!
上升中的火箭,剛剛騰空,還不夠平穩,充滿波折和變數,但誰也無法否認你上升的趨勢!
你大腦發育成霍金又怎樣?生活的內容大致也就這些。
異性、婚姻、工作、技能、業餘愛好,性格涵養、生活道路,……伴隨你一生的東西,從這個時期才真正開始!
好吧!我覺得更有價值的討論:如何把握20歲到29歲這一段人生髮展的上升期?


發育地再好,不會看書和獨立思考也沒用


傳說中的二轉得天賦?
也得打怪升級攢夠經驗之後才能轉吧?
多打怪刷副本吧!


目前普遍認為成年後大腦神經元不可再生,死一個少一個。戒煙限酒,規律作息,打一場持久的神經元保護戰吧。


人體內本身並沒有歲數這個參數,只是為了一些人為因素刻意加上去的。
你只要把自己當成10-19歲就可以了,早睡早起,多休息,少擼管


不斷的嘗試和接觸新的事物。我今年24歲。大學畢業一年。過去的一年裡我沒有怎麼努力。但今年的事情多了許多。我換了工作環境。準備成考。去健身練習拳擊。你無法想像一個軟弱無力的女孩子,從給沙袋撓痒痒到讓人覺得有氣勢的過程是多痛。我從不覺得有什麼階段再發育什麼的。最近買了個吉他。從沒有基礎的我 打算讓音樂充實我的人生。每晚我都在讀書。即便沒有什麼目的。也在充實自己。由內而外。我師傅說,不管多大年紀,只要開始就不晚。 記住。只要開始 就不晚!這是我現在!我也覺得自己的人生很平常。但是我要一點點的雕刻自己。總有 成為優雅女神的一天。
加油噢!作為一枚單身狗,我挺享受充實的生活,不斷學習,才能充實自己。偶爾的寂寞,不過是你所學習的還太少。跑題了哈。嘻嘻!

我還木有收到超過三個贊吶。哈哈。


瓦特???還有第二次????? 已經low到不行了,沒想到還錯過了第二次


少擼勞神,大擼傷腦,強擼痴呆弱智!
須知還精補腦,
無數年輕人的慘痛經歷說明了這個事實!
慎之!


曾經大家都認為成年動物腦是固化的,成年動物的神經細胞只會不斷的減少而不會增加。上世紀60年代,一篇nature的工作首先報道了在成年動物腦內存在有新生的神經元,之後在鳥類,魚類,嚙齒動物,人腦內都發現了新生神經元。
目前認為,在哺乳動物腦內成年階段神經發生主要位於2個區域,側腦室室管膜細胞下區SVZ和海馬齒狀回顆粒細胞下區SGZ。SVZ的新生神經元會遷移到嗅球,參與嗅覺和嗅覺記憶。SGZ的新生神經元會遷移到顆粒細胞層,可能參與學習記憶,情緒調控等過程。
大腦處於的動態變化比我們想像的要更劇烈和複雜。腦的可塑性表現在兩個方面,結構的可塑性和功能的可塑性,這種整個細胞水平的結構可塑性是以前沒有預料到的,他所代表的功能可塑性目前仍有爭論,通過各種手段抑制神經發生所出現的結果不盡相同,頗有爭議。
對於成年腦內是否存在神經幹細胞也有爭論。在海馬區域Type 1 NSC是否會自我更新還是逐步耗竭是目前主流的兩種假說。但毋庸置疑,神經發生將伴隨一生只是量上會逐步減少。
此外,研究發現運動,豐富化的環境會顯著增加神經發生,而抑鬱,焦慮會減少這一過程,所以大家多跑步,多旅遊,開心過好每一天吧


推薦閱讀:

腦控真實存在嗎?
狂犬病病毒如何使人產生幻覺,恐水,和易怒情緒?
所謂「忘記」,是大腦沒有儲存,還是有儲存但檢索不到?

TAG:心理學 | 大腦 | 神經學 | 醫學 | 腦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