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林黨在明朝滅亡後結局如何?

明有亡於東林黨之說,那麼國破之後是否又文獻提到這些人的或者政黨的結局呢?


貪生怕死水太涼,剃髮易服頭皮癢。投敵賣國錢謙益,誤國誤民東林黨


東林江左三大家嘛。。。
錢謙益,大清禮部侍郎。。
吳偉業,大清國子監祭酒。。。
龔鼎孽,大清禮部尚書。。。

過得不要太滋潤。。。。

錢謙益從頭到尾沒個定主意。。。牆頭草兩邊倒。。。
明朝滅亡了,跑去清朝當禮部侍郎,當完禮部侍郎以後,又跑去反清復明。。
明朝方面覺得是貳臣,清朝方面乾隆專門寫詩諷刺他人品不行。。。
娶了個柳如是,結果死的時候一貧如洗,讓討債的把柳如是逼死了。。。

吳偉業傲嬌的表示在大清當官是誤盡平生。。。。
但實際上心虛的不行。。。
看《朱買臣休妻》,人家一句:姓朱的有甚虧負於你?
吳梅村同學就簡直恨不得找個地洞鑽進去。。。

龔鼎孽則無恥的拿魏徵歸順李二的事情來為自己做背書。。。。

豈鼎孳一人,何人不曾歸順?魏徵亦曾歸順太宗。

這馬屁。。。多爾袞一定覺得這孩子簡直無恥死了。。。於是說。。

人果自立忠貞,然後可以責人。鼎孳自行不正,何得侈口論人?

我很好奇當時龔的表情是啥樣的。。。
就這。。。他的好基友吳偉業還要捧臭腳。。

唯盡心於所事,庶援手乎斯民

所以。。。恩。。。這些人大抵就是東林黨人在清朝的普遍寫照了。。。

順帶一提。。這幫子丟了江山的孫子,投了敵還不忘內鬥。。。
參見清初的 南北黨爭


不請自來
上面的答案基本傾向於批判東林黨的虛偽。不過但凡一個政治集團,面對巨變時,其中個人的抉擇千差萬別。
東林黨人的結局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誓死抵抗,壯烈殉國。
以瞿式耜,黃道周為代表。
2、暴力抵抗未果,拒不合作。
以劉宗周為代表。
以上是正面典型,捨棄生命,功名利祿,為的只是心中的道德堅守。
下面的是反面典型:
3、投誠清朝,想當婊子又想立牌坊。
這裡就不得不提錢謙益了,此君真是個奇葩...
關鍵還在於取了一個名頭特別響亮的老婆柳如是,兩者表現一對比,錢謙益就是個渣,"水太冷了..."
之後不知道哪根神經搭錯了,又要搞反清復明的活動,我真的無話可說。
4、主動投靠
這裡面人就太多了,應該是東林黨人人數的中流砥柱。
這些人本身作為資深官僚,忠義廉恥都拋在一邊。
後世罵名嘛,咱們能不能混到史書上都難說,何況誰會注意咱們這些小蝦米。相比於道德,自己的富貴,老婆的首飾才是最重要的嘛。給誰打工不是幹活啊,只要發工資就行。
有人鄙視我?
我這叫「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侍」,懂不懂?

當然這也不能說明東林黨人道德多低下,放在任何一個政治團體中估計都會產生帶路黨居多的情況。咱們民族可是最會變通的。
只是東林黨人以道德自居,靠道德為棒槌打壓其他勢力,在史料中也以道德之名來抹黑其他不同派別。
可是最後國家覆滅見真章的時候,天天嚷嚷道德的東林黨這個表現,就真讓人覺得噁心。


平生談節義,兩姓事君王,進退都無據,文章那有光。真堪覆酒瓮,屢見詠香囊,末路逃禪去,原是孟八郎。
by 愛新覺羅·弘曆


東林黨最後都投降了。而閹黨頭子馬士英卻在浙東仍然扛起反清大旗。。歷史真是諷刺呀╭(╯ε╰)╮


傾國名姬陳圓圓,
俠肝義膽李香君。
風骨嶒峻柳如是,
俠骨芳心顧眉生。
長齋綉佛卞玉京,
才畫橫溢馬香蘭。
風流女俠寇白門,
艷艷風塵董小婉。
我覺得這個問題,查完秦淮八艷的故事也就知道的差不多了。豈止東林。復社,吳三桂,李自成都在裡面。活脫脫一部明末清初史。



—————————————————剛剛看到樓上有人說東林黨都轉世成為公知了……………


聽說明朝閹黨和東林黨關係很差…………

我覺得這是今天五毛和公知關係差的源頭………
——————————
嗯,史可法和馬士英。史可法哭暈在廁所。


帶不動。


東林黨首先不是政黨,就是個鬆散讀書泡妞聊天小聯盟罷了。
其次,東林黨人有君子也有小人,和任何團體政黨一樣。不用刻意以某一二件事來判斷。
第三,結局大致三類,殉國,隱居和投誠。
成公知也不錯。我一直視公知是好詞,就像小姐,硬是從尊稱被幾個無恥嫖客和無知看客污名化。


如果柳如是嫁的是黃宗羲該多好,偏偏嫁了個錢謙益。


東林黨是個群體,單拎個錢謙益就將這一整個群體打趴在地再揣兩腳是不恰當的,雖然不可否認裡面不少人都和這廝一般軟骨頭、首鼠兩端。但我們也別忘了還有文安之,還有呂留良…


錢謙益、龔鼎孳的事迹大家都知道。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東林與閹黨之爭,在清初仍有進行。順治初年崛起的馮銓,是閹黨;順治中期崛起的陳名夏,其「南黨」黨羽就有點偏東林。例如龔鼎孳後來就與陳名夏關係甚好。當然在滿漢矛盾面前,這些事情很快就過去了。搞掉陳名夏的是大學士寧完我,是跟隨清軍入關的文臣,可見此時東林與閹黨之爭已經進行不下去了。

弘光政權瓦解時,大量的東林黨高官都投降了清朝。其中最著名者為王鐸、劉正宗。王鐸降清不久就去世了。劉正宗則回到北京,在清廷中繼續受重用。印象里他還與南黨案有點關係。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在弘光政權瓦解後,仍有不少東林黨人在魯王和唐王政權中繼續抗清。

東林黨人進入清朝,也不可一味以氣節論。清朝入主中原,社稷已移,構建新的王朝,恢復中國的統治秩序,已經變成了時代的主流。龔鼎孳等人在入清後積極延聘士人,令清朝政治逐漸走回「士大夫」-「皇帝」的基本架構,客觀上對清朝統治方式的轉變過程頗有意義。


《明季南略》——計六奇
《南明史》——顧城
宏光政權以後關於東林黨的描述就很少了,但在民間勢力依然巨大,因為東林黨代表的是江浙一帶的富戶鄉紳,康熙正是看到這一點,才會屢次在江南興起文字獄,滅絕其生存基礎。


東林黨是一頂大帽子,個人好壞自有春秋筆法,錢謙益是婊子,也不能說東林黨是妓院。。。。。。只能說這幫人實在是帶不動啊(崇禎)


他們的後人好像不少成了「公知」。


自古愛國賊比賣國賊投降得更徹底,更無恥!


水太涼,頭皮癢。
滿招損,謙受益


大明朝是怎麼滅亡的?大清朝站在當事人的角度最有發言權。
大清朝的做法:肯定東林黨政治正確,因為比較東林黨比魏公公更能端得上檯面,但是嚴禁文人結社集會(嚴厲打擊各種地下組織部);文字獄(想靠出書罵人做官沒門,別以為我沒辦法整你);滿漢牽制,滿臣事實上和宦官的政治性質一樣,都是不靠輿論,只靠皇帝個人好惡;加強君主專制,各種政策不容公知jjyy。


對比宋末崖山之役,十萬軍民自發跳海殉國。嶽麓書院數百文弱書生壯烈戰死。

明末的這些滿口仁義道德的東林黨確實太不講究了。

但看看明朝皇帝是怎麼對待知識分子的,對比一下宋朝對士大夫的尊重。

始知:國不知有民,民亦不知有國。

東林下作,明亡不冤。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知乎用戶溫體仁?
為什麼感覺「明朝科技發達,清朝滅明之後科技反而退步」了?
有哪些《明朝那些事兒》沒有寫但是實際很重要的事情?
中國古代不同朝代氣候與各自服裝有關聯嗎?
是否有過應州之戰,明武宗親征取得應州大捷的記載是否真實?

TAG:明朝 | 歷史 | 中國古代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