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價值論和邊際效用價值論到底該如何理解?

如何用大白話 解釋這2種理論呢 最近自學西方經濟學 總感覺看不透徹


簡單說一下。

「價值論」的本意是說明價格均衡點的原因,這也是古典經濟學提出勞動價值論的意義。

但到了馬克思那裡,勞動價值論的「價值」已經不是為了說明價格均衡點,而是為了說明剝削(加了足夠多的附加說明後,也可以用於說明價格);馬克思的「價值」已經被定義為「商品中的人類勞動」,就不是我們價格均衡點的「價值」了。
可以這樣認為,(至少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就像地心說,先設定了一個參考點(地球),然後討論其它事物與這個參考點之間的關係。只要有足夠多的附加說明,地心說同樣可以成立,問題關鍵在於「你認為這個參考點有沒有意義」。

我認為以勞動為參考點是有意義的,因為

1.它揭示了人類社會需要投入一定量的勞動來滿足人的某種需求。社會投入比例恰當的勞動來滿足人的各種需求正是經濟學要解決的問題。

2.它揭示了勞動產品向少數人集中的社會現實。這需要設定一個尺度來對不同產品的「量」進行規定,才能說清楚。(電視機和白菜,哪個更「多」?既不能稱重比較,也不能看個體評價,按照「社會普遍承認的生產這件商品所需要多少時間的勞動」來比較是個合適的尺度)


而邊際效用價值論的「價值」仍然在說明價格均衡點,它抓住了一個根本——所有的人類產品都要給人用,個體評價是人願意支付多大代價的原因。類似於日心說抓住了太陽中心,其它事物也就可以簡單表示。
但是,人對物品的效用評價本身難以捉摸;同時,邊際效用價值論完全沒有說明非最終消費品的價格機制。換句話說,邊際效用價值論仍然存在「你認為這個參考點有沒有意義」的問題。

所以,現代主流經濟學乾脆就迴避了「價值」,沒有「價值論」(雖然時不時會冒出類似邊際效用價值論的說法,但現代主流經濟學確實是沒有「價值論」的),直接由供求關係得到價格。


邊際效用理論學派,源於19世紀70年代,幾乎和馬恩理論成熟期是同一個時期。

該派的核心觀點是:商品的效用是商品對消費者主觀慾望的滿足程度;邊際效用遞減;邊際效用決定商品價值。

毫無疑問,邊際效用價值論直指發軔於古典完型於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於是自三卷《資本論》陸續出版後,當時邊際效用理論學派的代表人物便起來攻擊馬克思的學說。如:

——傑文斯以聯合生產的「歸責問題」為例來否定價值來源於勞動。

——瓦爾拉斯批判的角度類似傑文斯,同時對勞動的還原問題進行批判。

——帕累托寫了專著《馬克思入門》來專門批判馬克思,他的一個特別的批判角度是:馬克思把商品的使用價值舍象了,卻唯獨保留了勞動力商品的使用價值,他認為馬克思這樣是在自相矛盾。

——維塞爾更激進,他認為不僅馬克思,幾乎所有的類型的社會主義經濟學說都是錯誤的。具體可見其人所寫的《自然價值》一書。

不過這些人相比龐巴維克,還是有點too simple。他的《資本與利息》有一章是專門批判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的。接著,他更是專門出版了《卡爾·馬克思及其體系的終結》(好像沒中文版),認為馬克思的理論在歷史上可以結束了。

但是希法亭隨後給出了針鋒相對的反批判。(有趣的是,希法亭和龐巴維克同出自奧地利的維也納大學,不過當時龐巴維克是奧地利的財政部部長,希法亭是奧地利社會民主黨黨員,後來也擔任過德國的財政部部長。)

那麼龐巴維克是如何批判馬克思?希法亭又是如何反批判的呢?

一是價值源泉問題。

讀過《資本論》第一卷的人都知道,馬克思在從商品交換這一活動歸溯價值的時候用到了亞里士多德的「公因子」論,而龐巴維克認為商品交換根本不需要公因子,即便需要公因子,也不僅僅是勞動,使用價值不僅有特殊性而且還具有一般性,商品還有別的性質可約。如稀缺性、自然屬性、被占有權等。他認為有些自然產品,如沙漠中的水,露天的金礦,都具有較高的價格而沒有啥勞動成分,因而也約不出來「勞動」公因子。

希法亭認為舍象使用價值和確定勞動是價值源泉是完全正確的。商品交換是商品所有權的交換因而交換反映的是社會關係而不是個人的自然關係;資本主義的商品出賣根本上考慮的是價值而不是使用價值,商品交換反映的是所有者之間的生產關係而不是消費關係,使用價值因而被忽略了。價值的實體之所以是勞動,因為勞動是統一原子化社會的社會紐帶,人與人之間的社會的依存關係,正是勞動分工下的經濟聯繫。請看下面一段話體會下~

恰恰因為馬克思把社會必要勞動作為他的出發點,他才能很好地發現建立在私有產權和勞動分工基礎上的社會內部運行方式。他在交換中看到的不是個人評估的差異,而是歷史地決定的生產關係的等式。僅僅在這個生產關係中,作為個人關係的符號、物質表現,作為社會勞動的承擔者,產品才成為商品,並且僅僅作為對派生性生產關係的表現,不是勞動產品的東西才呈現了商品的特徵。

二是勞動還原問題。

馬克思認為「少量的複雜勞動等於多量的簡單勞動」,馬克思還認為,勞動具有二重性,商品的價值是由一般勞動形成的而不是個別。這就涉及到由複雜勞動還原為簡單勞動、涉及到由個別勞動還原為一般勞動的問題。而龐巴維克認為不同性質的勞動無法通約,不同量的勞動也無法通約。他認為馬克思的勞動還原是從複雜勞動的報酬高於簡單勞動的報酬反推過來的,還原的比例是工資的折算率,因而是一種循環論證。

希法亭認為,馬克思根本不是從複雜勞動和簡單勞動之間工資的折算比例來論證勞動還原的,馬克思的勞動還原本來指的是複雜勞動是簡單勞動的凝結,資本主義社會的工資根本上來說也不是「勞動的價值」,而是「勞動力的價值」,馬克思的論證絕不是從工資出發去推導商品價值,這是龐巴維克對馬克思的誤解。

三是價值實現問題。

四是價值轉形問題。

五是方法論問題。。。

先發出去,三四五以後再寫。。(燒腦啊啊啊啊啊!!!)


白話來了。

你已經十天沒有吃飯了。這天你走在路上,突然從天而降一隻萌萌的小蛋糕。你先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接著立刻欣喜若狂,餓虎撲食,帶著雖然想要細水長流但身難自控的饑渴吃掉了它。這隻小蛋糕帶給你的快感如此之大,你覺得你願意用你全部的車房地產老婆孩子來交換。說時遲那時快,你還沒從高潮中緩過來,天上又掉下個小蛋糕。依然很餓的你沒有多想就吃掉了它,唔,即使沒有剛剛那種驚世駭俗的狂喜,但還是滿滿的都是幸福感呢。這時候,媽的,又掉了個小蛋糕下來,好像沒有前兩個那麼爽了,但仍如少女酥胸般甜美。小蛋糕源源不絕地砸到你頭上。當你吃到第十個的時候,只覺得這無非是一個平平常常的好吃的小蛋糕罷了。吃到第十五個的時候,已經有些反胃,當你嚼著小蛋糕時你也不知道自己在嚼著什麼。第二十個,你開始有些懷疑人生,你在想,我到底做錯了什麼,上天要給我這麼多小蛋糕?

邊際效用即最後一個商品(邊際)帶給你的各種影響和感覺(效用)。從以上這堆廢話可以看出,在一般消費者的角度,邊際價值是遞減的。

可是,不管是讓你雙淚垂的第一個小蛋糕,還是讓你扶牆吐的第二十三個小蛋糕,它們可都是農民姐姐種好了小麥,機器姐姐磨成粉,母雞姐姐下了蛋,奶牛姐姐擠了奶,然後不知道哪裡的神仙姐姐辛辛苦苦攪在一起烤好的呀。

這就是勞動價值論。

你可以這樣簡單地理解,邊際價值是主觀價值,而勞動價值是客觀的。

唔,我覺得不能更清楚了。順便,勞動價值論唯物客觀一身正氣(也是後來馬克思堅持的經濟理論),但在1870s邊際效用理論興起後就被漸漸歸入非主流經濟學了。


一,上面很多人搞錯了「勞動價值論「的歸屬,嚴格來說,主流經濟學還是基於"勞動價值論"的只不過現在主流經濟學的勞動價值論和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不是指的一回事雙方唯一的共同點只在於勞動是價值的來源。價值來源於勞動的觀點是亞當斯密提出的,只不過,馬認為一切價值都來源於勞動,而主流經濟學中多數人認為價值還來源於其他要素。
至於勞動是不是評估價值的手段和勞動是如何參與到評估價值的過程中的雙方分歧可就更大了。(所以此「勞動價值論「並非彼「勞動價值論「)

二,上面有人用天降小蛋糕舉例,那個例子從個體角度大致是對的。可並沒有完全搞清主流經濟學的效用價值論中也包含「價值來源於勞動「這層觀點:因為實質上小蛋糕不會從天上掉下來,實質上可能是某處的龍捲風刮來的(就算「五餅二魚「能餵飽幾千人,還要有耶穌的神力勞動著把他們掰出來,聖經沒說耶穌吹口氣它們就變幾千份,而是說耶穌不斷的掰直到大家吃飽,勞動過程還是蠻長的)它們對餓殍來說可以滿足慾望,有效用,本質上還是因為有人用勞動把它做了出來。所以勞動還是創造價值的來源。其價值並沒有因為其在天上飄著,或者沒有落到餓殍群中而消失。如果完全否認價值來源於勞動的觀點:那麼價值只是來源於對人的效用。那當小蛋糕還在天上飄著的時候,其就沒有任何價值。如果小蛋糕最終落到一個充滿糖尿病人或者一吃糖就會死的國度,那麼它的價值就是負的。這蠻可笑的。實際上小蛋糕還在天上飄著的時候價值並沒有消失,就算永遠不掉下來,沒人看見,也不會消失。價值會一直存在,直到其被風吹散。

三,所以,即使小蛋糕最終落到一個充滿糖尿病人的國度,糖尿病人也不會認為其價值就是負的,自己不吃可以去餵豬。沒有豬,可以養螞蟻寵物,而且關鍵糖尿病人們會把它賣到正常人的國度(交易成本足夠低的情況下所以,即便小蛋糕在一個負效用佔有者手中,其價值也不會變負,他會賣給有正效用的那些人,價值始終存在,存在不是因為世界上有喜歡吃小蛋糕的人,而只是因為蛋糕是勞動創造的。(即便交易成本高到糖尿病人無法出口的程度,只要糖尿病人中有一個用勞動把它們收集起來,寫些藝術評論文章,說不定她能開個「藝術小蛋糕交易所「,把這個當觀賞藝術品交易實現她自己的勞動價值)。

四,上面有人舉例:

站在效用價值論的角度,你在沙漠中,對你而言一壺水的價值甚至高於一顆鑽石,然而勞動價值論看來,水是沒有價值的,因為它根本不包含人的勞動。

可這個例子並沒有表達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的觀點。(因為馬的勞動價值論有幾個前提的,1.就是任何有關價值的討論都是基於沒有完全孤立的人類個體的背景,2.「價值「這個概念僅僅是對商品社會而言的
馬把「價值「分拆為「使用價值「和「價值「2個概念。馬的「價值「概念只在商品交換的社會有用。所以,當一個人完全孤立在沙漠里的時候(一生出來就在那兒,沒有父母),無論水還是鑽石,都沒「價值」,只有「使用價值」。這個情況下水的使用價值當然是高於鑽石的。


五,實際上馬的勞動價值論並沒有從個人角度考慮,如果他以個人角度考慮,他顯然會把一旦缺乏而死亡的那種商品的勞動價值設為無限大。為說明這點,我們把沙漠中水和鑽石的例子擴展一下:假設脫水的沙漠旅行者到達一個村落,村民願意把鑽石和水2樣東西中的1樣施捨給他,那麼按照勞動價值論哪個價值更大呢,顯然是水,因為讓脫水的沙漠旅行者自己找水所付出的勞動無限大(找到之前就死了),但是為買到鑽石所付出的勞動,等他獲得水走出沙漠以後,打工掙錢很久好歹有個數。所以所謂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概念實際上隱含了機會成本的概念。

六,我們把這個例子繼續擴展一下,說明勞動價值在一個人類社群中發生作用
假設有一群人處在一個表面完全沒有水,主要由鑽石顆粒和鑽石岩石的沙漠組成的星球,其一定量的淡水源在深入這個星球表面下的幾百米處。對他們而言鑽石的勞動價值當然的要比水低,因為挖水要挖穿鑽石當然花的平均勞動時間更多。

另有一群人處在一個表面由90%的淡水組成的星球上,其少量鑽石礦在淡水海床下100米的岩層下。那麼顯然這裡鑽石的勞動價值比淡水高。


七.我們把上面的例子繼續擴展一下,說明勞動價值與效用價值在交換過程中對價值評估的差異。
上面2個星球我們不妨稱為鑽石星和淡水星。鑽石星人信奉馬的勞動價值論和公有制,淡水泉眼公有,淡水採取平均配給制。淡水星人信奉效用價值論和市場經濟,少數人有1~2顆鑽石和多數取水水源地,多數人沒有鑽石,也沒有多少取水水源地。然後2個星球間出現了「蟲洞「。雙方打算易貨貿易就此需要確定易貨的交換比例
鑽石星人認為應該用馬的勞動價值論,按照地理信息計算統計出2個星球上每個人各自獲得1公升水的平均勞動時間,然後除以2,得到一個計算量。同時也以此方法,計算出2個星球上每個人各自獲得1克拉鑽石的平均勞動時間,然後除以2,得出一個計算量。就此確定1公升水兌換鑽石的克拉數。然後簽訂一個統一的長期易貨合約,按照這個計算方法一直易貨下去。

然後談水星人說,這樣沒法談,你要換需要和我們這兒的人一個個談,他們按照自己願意獲得一克拉鑽石的價格用他們擁有的水和你們交換,於是雙方吵了很久。終於談水星人中最有實力的一個(他在淡水星擁有最多取水口和私人鑽石)。他對鑽石星人說:這樣吧你們先按照你們的計算方法給個初始交換比例,我先訂購1噸鑽石,我們先換起來。但第2批價格要按我說的另定。否則我不能保證定購。於是他成了鑽石星人在淡水星的包銷商A泉主土豪包銷商。
第一噸鑽石賣給了淡水星上富有的佔有不少水源卻沒有鑽石的那群人。對他們來說水很便宜,鑽石卻很稀有,即便按照鑽石星人的平均化演算法,他們願意的出價仍然高於採購價格很多。
準備訂購第二噸鑽石前,包銷商A做了一番調查,發現本星有錢人願意買鑽石的意願下降了。無法保證原有利潤率,於是他決定向鑽石星人壓價,鑽石星人這次同意了。第二噸還是保持了首批利潤率。
到第三噸時,淡水星有錢人願意買鑽石的意願出價進一步下降。而且鑽石星人不同意繼續降價。不過包銷商A發現即便如此這個買賣的利潤率還是要大於他自己經營原有的幾個取水口的平均利潤率。
到第四噸時,基本上談水星有錢人只願意用鑽石來當花園擺設來用了,所以價格繼續下降但是需求量還有,包銷商A算了下,這次利潤率和自己取水企業的平均利潤率持平。但好歹可以掙一筆錢,所以就繼續訂購了。
到準備訂購第五噸時,包銷商A發現現在進口鑽石生意利潤率比自己的取水企業的平均利潤率還低了,於是想向鑽石星人說明他的邏輯,讓他們讓點價格。鑽石星人死活不同意,而且覺得包銷商A已經剝削了他們3噸鑽石的利潤,是個貪得無厭的資本家。差點把他扣押起來。土豪包銷商一氣之下就不做鑽石進口生意了。

不過此時談水星的銱絲們發現有錢人花園裡的假山以及寵物狗的項圈都用鑽石了,自己結婚都沒有「鴿子蛋「,於是他們入股發起了銱絲夢團購進口聯盟---包銷商B。他們願意用稍高於有鑽石假山的本星富人的價格,繼續訂購鑽石星的鑽石。所以第五噸鑽石順利進口(雖然其利潤率低於包銷商A的取水企業的本星利潤率)

於是包銷商B決定本著薄利多銷的原則進一步開發本星低端銱絲的婚慶市場,同時說服本星有錢人用鑽石馬桶是很酷的事情。於是第6噸鑽石的訂單又在草擬之中........................


另外,簡單得認為西方經濟學主流的效用價值論就是「主觀「價值論也是有問題的是否完全主觀,取決於2個人之間的效用曲線能不能相互比較。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也並不一定完全「客觀「(複雜勞動和簡單勞動之間的勞動量換算,基本上是算不清楚的,無法完全「客觀「)

我下面想用在餓殍中分配的肉包子情形舉例,用庸俗的理解,來說說亞當斯密,李嘉圖, 馬歇爾,馬克思,凱恩斯,佛里德曼,米塞斯,羅斯巴甸等人的觀點。

有人點贊繼續


勞動價值論和邊際效用價值論是經濟學理論中對價值尺度衡量的不同觀點。

勞動價值論的重點在於勞動,這種學說認為,商品是為了交換而產生,而商品的交換價值取決於生產這件商品其中所蘊含的人類勞動。勞動價值論認為,任何一件商品都有一種「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概念,即社會普遍承認的生產這件商品所需要多少時間的勞動。而這種社會必要時間下的勞動,即是商品價值的衡量尺度。某一件商品需要耗費更多的勞動,它的價值則高,否則,價值就低。

邊際效用價值論的重點在於效用。這種學說認為,商品之所以有價值,是因為他對於消費者有好的用處(效用),因而對於某一件商品價值的衡量,取決於商品使用者對其的感受與評價。評價高感受好的,商品價值就高,否則價值就低。同時,這種學說還認為邊際效用遞減,意思是當人們消費同樣一件商品的時候,消費得越多,每額外消費的一單位商品所帶來的效用逐漸遞減,因此消費者對每一額外單位的商品的價值衡量也遞減,因此有了價格形成的體系,以及向下傾斜的需求曲線,因為這反映了邊際效用遞減的道理。

*最後一自然段已更新措辭,感謝 @任坤 老師指正。


擴展一下Nemo船長的答案,並給出我自己的理解。

本人深刻明白自己的理論水平不高,漏洞百出,但是我需要的不是那種讓我頭昏的複雜矛盾理論,而是能讓我能比較直觀簡明認識的觀點。

關於船長關於勞動價值中蘊含機會成本的觀點,儘管可能在某些人看來「不正統」,但確實可以解釋很多現象。本人也曾經深入思考過勞動與效用價值的矛盾,得出了船長類似的結論。

人類之所以與人交易的根本目的在於節省自身的「勞動」(可以是各種形式的廣義的「勞動」,體力、腦力、自身資源的利用……),而這種我稱之為「有效勞動」的勞動正是價格的真正來源。

對於有些人來說,獲取某一件商品十分的困難,比如在沙漠中的人需要水,那麼他為了獲取一杯水而需要消耗的有效勞動就很大(比如跨越沙漠,打井),所以他就願意支付很高的價格。再比如一些社會必要生產時間小卻價格高的行業,比如IT行業。雖然IT企業複製一份軟體的成本極低,貌似蘊含的勞動量也小,但是對於社會大眾而言,如果這個軟體要由自身開發,或是脫離軟體獲得同樣的現實效果(比如一些管理軟體),那麼需要消耗的自身勞動量將非常巨大。對於不同的人為達成某一個目標或獲得某一種商品,一個小時所蘊含的有效勞動量也不同,最終決定價值的是社會平均有效勞動量。

基於上述的觀點,我們也得出:甲所願意支付給乙以換取商品的價值由甲所能節省的有效勞動決定。而在這樣的表述中,「效用價值」其實也被隱蔽地包括了。我們之所以想要一個商品,並在心理個給一個價格,其實在心中已經默默地考慮了我們為了獲取這個商品所要消耗的自身的勞動的。引用亞當·斯密的哪些理論已經不適用於現在的時代?

即使是「消費者願意」裡頭,其實也是避免不了勞動價值的影響的。舉個例子,我媽是個農民,只上過兩年半的小學,沒什麼文化,更不懂什麼經濟學。但是,我媽有一個習慣是給我很大啟發的:她每次看到後者聽說一個商品的價格後,第一反應總是會衡量一下:這個錢我得干多久才能掙到?


最重要的一點,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與古典主義的勞動價值論有本質的不同,但這個本質不同卻只源於一個小小的參數變動。

假設在物物交易情況下,A、B兩個生產主體都在t0時刻生產,前者在t1時刻生產結束,後者在t2時刻生產結束。
古典主義認為,兩者價值不同,因為t2/t1>1,或者兩者價值相同,但要引入簡單勞動與複雜勞動,即(t1/t2)(l1/l2)=1
但馬克思不這麼認為,因為在這個封閉模型里,A生產的是商品,B生產的也是商品,所謂商品就是指該物的使用不歸生產者,而且歸於生產者之外的人。因此,A、B兩者的商品必須發生互換,這個互換時間設為T。馬克思認為,t1、t2都是個別勞動時間,商品價值並不是它們所決定而且由T所決定。

勞動價值論與效用價值論是兩個不同的研究經濟的視角。
簡單的說,一件商品必然是經過一定時間過程製造出來的,而商品賣出必然是在賣出之後。
在古典時代,在亞當斯密的手工業工廠時代,需求是無限的,只需要用月度、年度這些時間除以具體的商品生產時間就可以算出產出,從而得到利潤。這是古典勞動價值論研究經濟的簡化視角。
在薩伊的法國,經濟還是以農業生產為主。農業生產與工業顯著不同在於,工業可以通過分工、工人技能訓練、工具改進(手工業工廠條件下)縮短生產過程,而農業的生產過程是自然的,產量也是自然決定的。因此,勞動價值論的研究視角在法國不適用。但是!!農業生產在各國大致沒什麼區別,因此農產品價格變化也大致相同,但工業品在英國產品的衝擊下卻顯著下降,相關行業瀕臨破產。為了解釋這種情況,薩伊從需求角度即使用價值角度研究經濟——糧食的效用不變,所以價格穩定,工業品效用隨數量變化,所以效用遞減。微觀經濟學往往以燒餅、蛋糕解釋效用遞減,在我看來略微搞混了。
所以,從根本上來說,亞當斯密的勞動價值論討論的是資產階級上升期經濟情況,從供給側而非需求側討論經濟反映英國工業強大的力量,是商品輸出國的理論基礎。而薩伊的效用價值論從需求側討論經濟,是基於農業國的現狀,是商品輸入國的理論基礎。
這麼說似乎勞動價值論比效用價值論更科學,但歷史就是那麼任性,經濟危機來了。既然勞動價值論認為價值由勞動決定,那反過來勞動產品必有價值,但經濟危機下商品堆積而賣不出去,價值為零。效用價值論卻能很好解釋價值為零。——這裡需要說明,上述的價值為零值得是數量增多情況下的價值為零,也就是邊際效用價值,也就是說,效用價值論並沒有討論總需求不足,依然認為商品是稀缺的,價值為零隻是商品生產數量過多的特例,可以通過生產的自發調節予以糾正。從這個角度,自然可以看到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與古典主義不同,馬克思的理論表明生產過剩是資本主義生產本質決定的。

再回頭看馬克思為什麼支持勞動價值論而非效用價值論,顯然,馬克思認為上升的資產階級代表歷史發展的方向,依託於農業生產的封建關係是沒落的,基於農業和商品輸入國的經濟理論說的天花亂墜也是胡扯。
但馬克思認為基於具體勞動過程的價值論有問題。他認為交換過程是生產的延續,因此勞動價值論的過程性應該包括交換時間,即生產不是具體的生產而且社會化的生產。前面用物物交換也說明了,所謂社會化不可能單一商品,必然有另一生產主體同時同步進行生產。我們說一個商品價值量,必然有另一個同等的價值量被生產出來與該商品均衡。馬克思的價值概念是同時性、等量性和均衡性的統一,所以價格便不是一個十分必要的分析工具,而只是價值的表象。


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完全不同於古典經濟學,因為價值概念在馬克思那裡,根本就不是什麼均衡價格,而是取代的實物產品的一個與總量相關的概念。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是說「價值是某種異化人類勞動本身。」那麼它代表的就不是財富,而是權力。

因此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與古典經濟學的勞動價值論(實是勞動價格理論)完全不一樣,古典經濟學是說勞動決定價格,而馬克思那樣強迫價格是價值的貨幣值(而其它一切經濟學確把價格當成相應實物或服務的貨幣值),而價值是一種人類勞動,它代表了權力,而不是財富,而價值成為取代實物或服務代表的財富的總量相關的概念,即價值不代表財富,而是代表權力。
而主流經濟學顯然在有意或者無意的故意把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說成是古典經濟學一樣,主流經濟學強調勞動價值論就是勞動決定價格的理論。

古典經濟學有兩個分支,第一個是完全轉向人支配人的權力(社會)關係分析的馬克思經濟學;第二個完全轉向技術分析的新古典經濟學。 馬克思經濟學的邏輯中,利潤是資本的唯一目的,因此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均衡,就是追求更高利潤率導致的以平均利潤率為重心的社會支配秩序均衡,競爭也是積累式為主的競爭;而新古典的均衡是技術關係與個人選擇最大化,即優化配置資源的瓦爾拉斯均衡,同時其理論中的競爭形式也是技術競爭。
事實馬克思的勞動價值完全不同於古典經濟學在於,古典經濟學是說勞動要素與實物產出相對關係的理論,而馬克思經濟學是說價值是一種人支配人,人玩人權力關係上的人類勞動本身,從而完全剝離掉實物及技術關係,價值成了取代實物產品的一個與總量相關的概念,這樣古典經濟學成了馬克思經濟學批判的商品(貨幣)拜物。


價值是一種人類勞動本身,在馬克思看來就不代表財富了,而是權力!
價值代表的權力關係,我舉一個例子:比如我是資本家,我驅使一個女工1小時的勞動,我可以讓她用拖拉機挖土1小時,也可以讓她用鋤頭挖土1小時,還可以讓她脫了衣服給我跳裸體舞1小時,即女工在這1小時內行為(勞動)屬於我使用,而不屬於她,這就是價值代表的權力關係,在這種權力關係中,根本不涉及具體的實物生產,因而找不到像新古典那樣生產具體蛋糕的邊際生產力。
又如:企業中相同熟練程度的兩個工人,一個被配置在技術生產率更高的新機器上,一個被配置在老機器上,他們的工資,即出賣給資本家的勞動力的價格幾乎一樣,而不是按技術生產率來確定工資,只有被資本家驅使、玩弄的時間確定的權力關係。

提到新古典的理論,在新古典的微觀基礎的邏輯中,一個核心命題是(尤其是新古典的教課書上)要素(勞動和資本)收入等於他們的邊際產品。因此,工資等於勞動的邊際產品,利潤率等於資本的邊際產品。資本量的貨幣測量意味著加總完全不同的實物,比如激光如何與蘋果加總在一起,加總在一起代表什麼意思,這致命的悖論先還不說,在加總成統一的貨幣資本過程中(因為現實資本主義是貨幣經濟,一切脫離貨幣,都是脫離資本主義實際的),得到到一個貨幣尺度來統一測量的資本,異質的資本品的數量必須乘以它們的貨幣量,然後再把這些乘積相加得到一個總量。但要想求出資本的貨幣量須先假定利息率為已知,根據新古典邊際生產力分配論,利息率(或利潤率)由資本的邊際產品決定;為獲得資本的邊際生產率需要預知資本數量,而實物資本的貨幣量在新古典理論中則被認為等同於預期收益現值的總和。由此,要想求出資本的貨幣價值須先假定利息率為已知,在這就出現了循環推論,這對新古典是致命的。並且以瓦爾拉斯均衡體系的技術分析的邏輯中,根本找不到統一利潤率的趨勢,而統一利潤率化的趨勢確是現實觀測。

以致在異質品加總的邏輯悖論上,以薩繆爾森為首的新古典以對新劍橋學派的無條件投降告以段落。
而新古典供求理論中供求曲線關係上表述的價格必須乘以資本品的利率才是實際的貨幣價格,也就是說新古典的價格理論一涉及總量或者貨幣時,就立即出錯,因此新古典根基的價格理論只能在單一產品模型中才成立,一旦推及多個產品模型時,對新古典的根基是致命的,換句話說新古典的理論只有在完全非商品化的計劃經濟中才能成立,因為計劃經濟利潤就不重要,不涉及商品交換,但這裡價格還是價格。貨幣還是貨幣么?(註:馬克思到是與資本主義的魔鬼辯護士米塞斯相似,都認為價格、利潤是生產資料私人佔有制的產物,而新古典學派的社會主義經濟學蘭格確認為價格代表的是技術關係上可供選擇的條件。)


在市場經濟或資本主義經濟中,資本家僱用勞動進行生產的目的是為了利潤,而不是使用價值(實物)。因此,抽象掉實物和勞動生產率的技術關係對於表明資本主義生產的特殊性質是重要的。例如,就使用價值(新古典理論中的實物)的生產來講,產品的生產需要使用土地和資本品,而不只是勞動一種生產要素,這裡存在著如何有效地配置資源的問題,這一點是新古典理論所要討論的核心。但在一個以利潤為生產目的的資本主義經濟中,資源配置問題是依附於獲取利潤的生產目的的,換句話說,為獲取利潤的生產將決定資源的配置。
這裡特別需要提出資本的概念問題。在新古典理論中,資本被作為一種與勞動並列的生產因素,但就技術關係來講,奧地利學派把資本作為一種時間(即迂迴生產)是更為恰當的,因為資本品是勞動生產的,當資本品被作為一種生產要素,一定是因為所假設的分析的時期小於生產周期,只要我們把分析的時期延長,資本品存量將轉化為勞動流量。這樣,資本品在某種意義上講只是「過去的勞動」。當然,這並不防礙為了某種分析的需要而劃分出資本品存量和勞動流量,比如,從技術關係的角度講,如果存在著技術進步,這種存量和流量的劃分就是有意義的。但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與新古典理論的區別並不在於是否把資本作為一種生產要素或考慮存量與流量的時期劃分上,而是在於現實中的資本(資本品)的價值(貨幣量)是由技術關係,還是人支配人的權力(社會)關係決定的區別。

悲劇的在資本主義經濟中,當生產的目的是為了利潤和採用僱傭勞動的形式,作為資本就不是一種生產要素,而是支配勞動的手段,即資本是一筆對貨幣工資的預付,也就是說在交換的生產關係中,交換比例才是代表成本,只有在個人自己給自己生產或者對等勞動時間相互支配時,成本才是勞動和生產要素的消耗。當資本家用貨幣購買資本品或生產資料也只是對生產資本品的勞動和以前的勞動的工資預付,其目的是為了獲取利潤,即這種生產要素市場的交換並不是按照勞動的價值,而是按照勞動力的價值,其價值小於勞動時間。這樣一種資本概念的現實性應當是容易為經驗所證實的。如剩餘價理論邏輯中,假設資本家支付工人的工資,即勞動力的價值假設是4小時勞動,而資本家實際驅使了工人8小時勞動,那麼剩餘價值=8-4=4小時勞動,在這裡同樣不涉及具體的實物生產和技術生產率,因為價值不是實物,而是被支配的勞動(行為)本身,所以也只有反映資本家無償驅使工人剩餘勞動的權力關係!(虧損時,剩餘價值未能轉化成利潤,但系統整體的總剩餘價值=總利潤)

現實中很簡單的例子,正如企業的減員增效,就是企業在降低成本,但企業的成本就不是什麼要素消耗,而是花多少錢用多少錢代表的交換比例。如:如工人累死累活,消耗多少勞動要素不是企業的成本,而用更少的工資去交換工人更長的勞動時間,或者相應勞動時間下給更少的工資,企業成本才更低,企業的成本不是表現為「勞動的價值」,而是表現為「勞動力的價值」,即勞動力的價值(工資)低於工人實際的勞動時間時才會有剩餘價值。因此減員增效,事實上不是在提高單位時間內的物質生產效率,而是在增加剝削率,因為企業生產的目的是利潤,如果企業低於平均利潤率時,資本就會縮水,這樣企業就通過積累式競爭會漲價對抗,當不能直接漲價對抗時,企業就會壓縮產量,出售利潤率較低的一部分資產,購買利潤率較高的一部分資產,這樣利潤率才會恢復,否則資本就會破產或者縮水。因此企業造就了階級鬥爭,是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佔有制的產物,只要是真正意義上的企業就一定不是生產資料公有制,只要是真正意義上的公有制,就一定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企業。

    對於企業來說,只有當利潤率和剝削率不低於平均水平時,企業才會繼續擴大產能,否則企業就會壓縮產量,當剝削率和利潤率被調整為不低於平均水平時,產能才為繼續擴大,因此企業根本就是階級鬥爭的產物,市場經濟的主要競爭形式也不是什麼技術為主的競爭,而是追求更高利潤率的積累式競爭。通漲是通過價格波動,資本家與其同夥的競爭實現的變向壓低工資增加勞動時間,如一分工作不夠就兩分多份,至到還不起學貸、房貸的生理極限,通縮由於存在大量的失業率,資本家就可以直接看得見壓低工人的工資,變向增加勞動時間勞動時間,這樣大量的勞動才會被吞噬,奴役成價值,可見一個追求價值(交換價值)的社會極端的邪惡!

   在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生產關係中,當採用馬克思邏輯中的資本概念時,價值(總量)和金錢分配的決定與生產函數的技術關係是完全無關的,資源配置也不僅僅是由技術關係所決定的,而是取決於利潤和利潤率。這一點正是馬克思的價值理論的核心所在,即通過定義價值由抽象的勞動時間所決定和假設勞動力的價值小於勞動時間而得出剩餘價值理論,由此表明資本主義經濟關係的性質,相對價格、分配、再生產以及資源配置問題都與這種獲取剩餘價值或為了獲取利潤的生產有關。
    這樣,馬克思通過分析了商品生產中,勞動的二重性,區分了技術關係上(自然力引導上)的勞動(人類勞動也屬於自然力一部分)同人與人權力關係上勞動的不同,從而澄清了李嘉圖的混亂,即把技術關係與金錢分配的社會關係相混淆。馬克思批評李嘉圖把勞動價值論聯繫到勞動生產率,表明總量價值與技術是完全無關的,而取決於社會關係。在《資本論》中,馬克思用了三章的篇幅表明,技術或勞動生產率只與使用價值(實物生產)有關,而與價值(被支配的人類勞動)無關。馬克思表明,與總量價值聯繫的支配只和抽象勞動有關,而與技術無關,勞動生產率的增加的變動與價值量成反比,勞動生產率的增加與使用價值量成正比。
   商品的價值取決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但價值正如馬克思前面所表述的價值是一種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那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就不是代入到與產品數量的相對關係的單一產品模型之中,而是代入到商品之間按相同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或生產價格尺度)的交換比例與利潤率的關的異質品邏輯中,即如果低於價值或生產價格的交換尺度資本就會低於平均利潤率,這時資本必然通過一系列的手段如降低產量或者不再生產,以保持價值(按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交換尺度,這樣就通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完全剝離掉總量價值與技術生產率的關係,即價值(被支配的異化勞動)取決於資本主義採用僱傭勞動的生產資料私人佔有制社會關係,即價值、價格、利潤等是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佔有制的產物,只有生產資料私有制下,勞動才會被異化成價值。但如果認為價值是使用價值(有用實物),就不自覺的把商品交換排除,把總量價值聯繫到勞動生產率上,這就違背馬克思的原意了。(如:通過商品之間按相同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交換,得出它們當中包含了相同的東西,那就是抽像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從而剝離掉使用價值,而論述人與人之間支配勞動,被支配勞動的權力關係,這樣技術關係被在總量上完全排除,當然很多人錯誤的把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代入到與產品數量的關係,恰恰反過來與技術關係聯繫起來,這違背馬克思的原意。在馬克思的邏輯中,總量價值、一般利率、總量剩餘價值及總量利潤與技術關係完全無關,只有使用價值才與技術關係相關,資本主義生產的目的性,決定了研究資本主義必須剝離掉使用價值才能揭示金錢關係是人與人權力關係反映的本質。而古典經濟學與新古典經濟學恰恰相反,把人與人的社會關係說成是財富關係、資源配置關係。)

  但遺憾的是,馬克思關於生產資料的所有權社會關係決定價值形成的理論(即只有在生產資料私人佔有制下,勞動才會被異化成價值),一直被人們誤解為是要解釋相對價格(即勞動要素與實物產出相對關係的理論),認為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是一種相對價格理論,而實際上,馬克思決不是要解釋相對價格的決定,而是要討論貨幣總量和利潤及利潤率反映的資本主義社會關係問題。在《資本論》一卷中,馬克思關於相對價格的論述只有半章,其討論相對價格是為了表明交換價值形式,由此過渡到貨幣。其目的在於表明,當交換價值以貨幣來表示和勞動力成為商品,資本家就能夠通過貨幣交易而得到了一個貨幣增值或剩餘價值,即以貨幣價值表示的總量關係。從這種剩餘價值的基本關係出發,馬克思建立起一套宏觀經濟體系,馬克思的資本積累理論、社會再生產理論、利潤率下降與經濟周期理論無不是建立在這種與技術完全無關的總量關係基礎之上的。


總結:馬克思經濟學與西經(新古典)及古典經濟學的區別:

1、馬克思研究的是權力(社會)關係,並且認為價值(價格)、利潤等與金錢關係相關的變數,全都是代表資本主義私有產權下的權力(社會)關係。即,價值(金錢原子)是一種人支配人,人玩人權力關係上的勞動本身。它代表的是權力,而不是財富、蛋糕,把它當成財富、蛋糕的被《資本論》批為商品(貨幣)拜物教,價值從而取代實物產品成為了一個與總量相關的概念。
2、 而西經(新古典)和古典經濟學中價值完全是不必要的概念,被實物產品取代。當然馬克思與古典經濟學都是有相同的,那就是都在論述剩餘均衡——即古典均衡,而且馬克思是第一個完美揭示出古典一般均衡的,那就是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均衡是以追求更高利潤率導致的以平均利潤率為重心的社會支配或者說剝削秩序均衡,這與新古典(西經)的優化配置資源的瓦爾拉斯均衡完全不同。並且其競爭形式也不同,馬克思的把積累歸為競爭,即資本主義的主要競爭形式是追求更高利潤率的積累式競爭,等量的資本必須有等量的不低於平均利潤率的利潤率,否則資本就會破產縮水。而新古典是技術為主的競爭,按新古典的邏輯資本家會停在一個行業技術競爭到破產,也不會移走資本。
3、價格(價值)理論不同,馬克思經濟學完全不同與新古典和古典經濟學的邏輯,新古典(西經)、及古典經濟學都是單一產品模型的邏輯。古典經濟學是論述勞動與實物產品之間的相對關係,即勞動決定相對價格的理論,而新古典加上了效用偏好、邊際分析等技術關係,即認為價格反映的是物如何滿足人慾望的資源配置關係,當最不迫切的慾望每滿足一次邊際效用遞減。
而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不僅不同於古典經濟學(斯密、李嘉圖)的勞動價格理論,而且也不同於新古典。
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通過商品之間按相同人支配人權力關係上的勞動時間進行交換,得出金錢原子(價值)是一種人類勞動,它代表的是權力,而不是財富,是社會關係的反映,只有生產資料私人佔有制下,勞動才會被奴役(異化)成價值。在這裡只有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與被支配的勞動(價值)的相對關係,而沒有勞動與實物產品(使用價值)之間的相對關係。
即說價值不是什麼勞動的成果、貢獻、功勞,而是被支配的勞動本身,馬克思認為功勞、貢獻、成果是對相應對像而言,正如日軍驅使一個人去剝他女兒的人皮做皮鞋,日軍也參加勞動,對日軍來說是成果、貢獻、功勞,對被驅使的人來說就是自身勞動異化的痛苦折磨。這與資本主義的金錢增值是一回事,對資本家來說,價值增值是功勞、成果,對工人來說價值增值就是製造出工人更長的活動時間被他人支配,不屬於自身的異化過程。因此「勞動的價值」、「勞動有價值」成了《資本論》第一卷第六篇第十七節嚴厲批判的用語。馬克思指出勞動沒有價值,勞動的價值,這樣的用語便失去了價值概念,無恥掩蓋人支配人勞動的權力關係,無恥掩蓋價值是被支配的勞動本身的用語。

而使用價值(物質的有用屬性或者說財富),被馬克思認為是物質在那種形態下的客觀存在,並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創造,人類勞動這種自然力也只能引導其它自然力改變物的形態以化物的屬性,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創造。《資本論》第一卷第一篇第二節就肯定彼得羅。維里的話,說明並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創造。並不是因為所謂的產權或者勞動的狗屁功勞,物質基礎及物質基礎在那種形態下的有用屬性才存在或者不存在,地球引力才有或者沒有。

作為價值(金錢原子)的勞動,也不是什麼轉化物質有用屬性上的勞動,而是人支配人權力(社會)關係上的勞動。(商品生產中勞動的二重性)而價值代表的權力關係,我舉個例子,如果我是資本家,我支配一個女工,我可以讓她用拖拉機給我挖土1小時勞動,也可以讓她用鋤頭給我挖土1小時勞動,還可以讓她給我跳裸體舞一小時,她的活動這段時間不屬於她而屬於我,這就是價值代表的權力關係

4、馬克思的價值規律,可以代入的進行推導的邏輯,不是單一產品模型的邏輯,而新古典、古典經濟學確是單一產品模型邏輯供均衡,而馬克思確是異質品模型(一個以上的多種產品)模型中,以平均利潤率為重心的社會剝削秩序均衡。那些認為價格是與數量的反比,或者認為價格是供給與需求曲線關係的人,難道想不到一個反證的例子么?如:某種個種拖拉機與個人電腦都是5000元,但一個的成交量確是十萬台,一個的成交量(供給量)確是一百萬台,價格顯然不是供給的數量的反比,而是代表商品之間的交換比例,這個交換比例直接涉及資本家的利潤率,為了維持一定的利潤率,事實上是價格反過來影響成交數量。可見價格不是什麼與供給數量的反比或者需求與供給數量的曲線關係,而是代表商品之間的交換比例,這種交換比例直接涉及利潤率,對於資本家來說低於平均利潤率就意味著有失去原有資本地位的危險。


而價值規律的完整描述是,價值決定價格,價格因供求關係在價值上下波動,當平均利潤率形成後,價格就不再圍繞價值波動,而圍繞生產價格波動,但總價值=總生產價格。也就是說資本家的商品如果低於價值尺度的價格進行交換,那麼資本的利潤率可能低於平均利潤率,這樣資本就會縮水,資本家就必須通過積累式競爭來對抗其它行業的資本家,在下一生產周期資本家可能會漲價對抗,當不能直接漲價對抗,就會壓縮產能、產能(或者不生產這種商品),開除一定的工人,出售利潤率較低的一部分資產,夠買利潤率較高的一部分資產,這樣低利潤率行業,利潤率有所上漲,高利潤率行業利潤率有所下降。當然通緊時的積累時競爭,就是直接壓低工人的工資,而通漲時事實上也是在壓低工人工資提高剝削率,但被與利潤率相關的價格波動所掩蓋。

5、對於GDP的認知不同,從西經的邏輯GDP代表的是總財富。是用貨幣計量的實物財富的概念,而從馬克思的邏輯GDP是一個用貨幣計量的價值概念,而價值是什麼?在馬克思看來是某種勞動本身,代表的是權力,因此GDP從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角度,代表的是資本主義的社會總支配關係,即總權力關係。
凱恩斯的《貨幣論》中有類似馬克思批判商品拜物教的邏輯,如1930年凱恩斯在《貨幣論》中對GDP的含義提出質疑,表明它代表的不是總財富。如異質的蘋果與梨都增長10%,你可以說總財富增長10%,但一個增長15%,一個增長5%,我們是不可能得到一個指數的,同樣所謂的物價CPI也是如此。並且十年前生產的商品與二十年前一百年前生產的商品有可能完全不一樣,不一樣又如果有比較性。
如果價值代表的是財富,而不是權力,那麼30年前你父母為你存錢,30年後你確取錢出來夠買MP5、手機、個人電腦等,如果金錢(價值)代表的是財富,難道30年前生產了這些來庫存?再者醫生為癌症病人做手術,如果金錢代表的是財富、蛋糕,那麼健康人爭論的是不是要去分配幾刀,要知道勞動使用方式不同,財富的形式就不同,金錢代表的是財富、蛋糕么?還有,現實庫存的消費品多數,幾周或者幾個月生產,少數的一年以上(機器的折舊時間稍長20年),如果金錢代表的是財富,那麼停止生產幾個月試試,看看這麼多金錢是否按物價指數能兌現所有的實物。
也就是說馬克思經濟學是權力與西經的實物的區別,即社會(權力)關係與財富的區別,即然它不是財富,那麼價格、利潤等代表的就不是資源配置的變數,而是人與人社會關係或者說權力關係上的變數。

6、馬克思價值概念即然不是古典經濟學的均衡價格,而是一個取代實物產品與總量相關的概念,那麼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從總量理論上就很好諸如解釋姚明的工資、藝術品的成交價格的問題。它們中很大程度都是的一筆價值量的渡讓,系統整體並沒有按這種交換尺度來增值。並且像很多文物,只有詁價,連成交渡讓(轉移)一筆價值量都沒有發生。而出土文物多不具有價值,生產文物的勞動是歷史上的死勞動,與自然力沒有區別,只具有商品生產中人類勞動的一重性,不具有二重性,當然文物服務中所消耗的與利潤(剩餘價值)相關的勞動,是新形成的價值。這涉及總量關係,只要總量上不存在重複加總的,就是新增值價值量,否則只是一筆價值量的轉移。

從總量總題上這樣問題非常易理解,如一個人的工資只有5000元,又沒有存款,別人又不借錢給他,無論他怎麼花錢,一個月不可能隨時花出6000元效果,在這裡他受價值原子在量上的制約。同時如果1元錢隨時都可以花出1億元的效果,那麼積累金錢就沒有任何意義,因為不存在一種與總量相關的尺度時,任何數量的金錢都是無用的,但這個資本主義的社會人們確玩命的在積累金錢,可見不等交換驅使關係資本主義一樣存在與總量相關的一般性尺度,並且不等交換本質只有在這種總量尺度下才可反映出是不等交換。因此只要是商品生產,無論如何扭曲價格,也不圍背價值規律,只有商品生產被根除或者排斥的地方價值規律才不存在,同時價值規律也不是什麼優化配置資源的規律,而是反映人與人社會關係異化程度的規律。


關於勞動價值論、效用價值論、邊際這三個概念的聯繫,可以融合在一個問題中解釋:鑽石為什麼比水貴。
以下是我的Live的講稿的一部分,發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下。

鑽石為什麼比水貴?

「鑽石為什麼比水貴?」這似乎是一個常見到不會引人思考原因的問題,但確實也難為了曾經不少經濟學家,其中有比較主要的兩派,觀點的主要差異可簡單稱為「勞動價值論」和「主觀效用價值論」。

顧名思義,持有勞動價值論觀點的經濟學家認為,商品的價值來源於人的勞動,而商品與商品之間的交換,本質上是勞動與勞動之間的交換。比如,在原始社會中,獵得一隻鹿的付出的勞動,相當於獵得三隻兔子付出的勞動,那麼,一隻鹿就應該可以換得三隻兔子。因此,鑽石之所以比水貴,是因為鑽石在生產的過程中,凝聚了比水更多的人類勞動,因而具有比水具有更高的價值。同時,價格在價值附近波動,鑽石的價格比水的價格高,也就是自然的結果了。此外,持勞動價值論的經濟學家看來,勞動價值論也應當作為財富分配的倫理依據。

勞動價值論的觀點看似合理,但也受到了質疑:如果凝結了勞動就有價值的話,如果一個人生產的商品完全不被人需要,甚至給其他人帶來麻煩(比如在馬路上挖坑),難道也是有價值的嗎?這便引出了「價值來源」的另一種解釋:主觀(效用)價值論。

與勞動價值論相反,持有主觀效用價值論觀點的經濟學家認為,商品的價值來源於購買者對它價值的認同程度,而與生產中是否凝聚、凝聚了多少人類勞動沒有關係。對於同樣的商品,因為它給不同人帶來的效用不同,因而也就不具有客觀一致的價值,這一理論也就被稱為主觀效用價值論。那麼,從主觀(效用)價值論的角度出發,鑽石之所以擁有比水更高的價格,是因為鑽石可以給人們帶來更大的效用,因而人們願意用一個更高的價格購買它——在這裡,願意付出的價格,跟商品具有的價值是相等的。

對於這樣的解釋,另一個問題又來了:為什麼就說鑽石具有比水更高的價值呢?水是生命之源,難道不應該比只能作為裝飾品的鑽石具有更高的價值嗎?如果說因為觀察到了鑽石的價格更高,就說它比水具有更高的價值,那經濟學理論豈不成了「套套邏輯」?簡單說,就是我們不能用現象來解釋現象,得用可證偽的理論來解釋現象。

針對上面的質疑,讓我們設想這樣一個情景:假設你在沙漠中,已經一天多沒喝水,就要渴死了。這時,一位燈神出現在你的面前說:「我可以給你一壺水,也可以給你一顆鑽石,但你只能選擇一個,你要哪個?」顯然,為了維持生命,你一定會選水,因為:在這種狀態下,相比鑽石,水可以給你帶來更多效用,具有更高的價值。

注意,讓「水具有比鑽石更高的價值」的關鍵是什麼?是「即將渴死」的狀態。也就是說,一樣商品帶來效用的多少,取決於消費者「當前的狀態」——這就是理解「邊際」概念的關鍵。

以「邊際效用」為例(之後我們還會提到「邊際成本」),它的含義是:在當前狀態的基礎上,再多得到一單位商品,總效用的增加量。那麼,從邊際的角度來看,你之所以選擇要水而不是鑽石,是因為在當前的狀態下水具有比鑽石更高的邊際效用。

讓我們再假設另一個情景:憑藉燈神給的一壺水,你喝飽了,不一會兒,走到了沙漠盡頭,且眼見前方不遠就是超市。這時,燈神再次出現在你面前說,「我可以給你一壺水,也可以給你一顆鑽石,但你只能選擇一個,你要哪個?」顯然,這次你會選擇鑽石。因為在當前狀態下,你已經不渴了,而且很快就能以較低的價格得到水,鑽石比水有更高的邊際效用。

在以上這個鑽石與水的例子中,我們首先依次介紹了勞動價值論、主觀效用價值論的兩種觀點,也指出了二者各自的不足。之後,基於「人們大多時候都不渴但缺少鑽石」這一關鍵事實,結合「邊際」的概念,我們會發現,因為鑽石的邊際效用比水高,所以人們願意付更高的價格去購買鑽石,這一定程度上(並非完整)導致了「鑽石的價格比水高」的結果。但是,大家要注意兩點:第一,這裡面其實是放棄了「勞動價值論」的觀點,從邊際的角度結合和利用了「主觀效用價值論」;第二,這其實還是從消費者對商品評價的角度,從市場需求的角度來解釋的,而忽略了生產者和市場供給一側。然而,從生產者的角度,從市場供給的角度,「鑽石比水貴」顯然也是可以找到原因的——簡單說,水可以比鑽石以更低的成本,生產出多得多的量,生產者之間的競爭使得價格下降。換句話說,從生產者和供給側的角度來說,鑽石比水貴,是因為「物以稀為貴」。


獻醜。之前關於價值理論簡史寫過一篇東西,借題發一下:

摘要:價值理論是所有經濟理論的基礎與起點,只有解決了價值理論才能在此基礎上發展與衍生各種經濟理論,正是因此價值理論充滿了各種爭議與分歧,這些爭議與分歧既反映了人們對價值這個概念的不同理解,也反映著不同立場的人的不同價值觀。本文試圖梳理在西方經濟學的發展過程起著關鍵的基礎作用的幾種價值理論並作適度的評議。

關鍵詞:價值理論,勞動價值論,剩餘價值論,效用價值論

談到西方經濟學,就不能不從古典經濟學說起。在古典經濟學家中第一個較為清晰與系統地闡明價值並將價值區分為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的是亞當斯密,他說:「價值一詞有兩個不同的意義。它又是表示特定物品的效用,有時又表示由於佔有某物而取得的對他種貨物的購買力。前者可叫做使用價值,後者可叫做交換價值。」[1]但是,斯密的價值論本身是自相矛盾的。一方面,他在回答什麼是交換價值的尺度時說道:「他是貧是富,要看他能夠支配多少勞動,換言之要看他能夠購買多少勞動。一個人佔有某貨物但不願意自己消費而願意用以交換他物,對他說來這貨物的價值等於使他能購買或支配的勞動量。因此勞動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換價值的真實尺度。」[2]另一方面,他在闡明構成商品真實價值及其各個組成部分時又說道:「工資,利潤和地租是一切收入和一切可交換價值的三個根本源泉」。 [3]如果說勞動是一切價值的真實尺度那麼利潤和地租又怎麼成了價值的根本源泉?正是因為這種矛盾,斯密成了勞動價值論與生產費用論的共同始祖。

大衛李嘉圖繼承與發展了斯密的勞動價值論,李嘉圖對勞動價值論的邏輯推導比斯密更加詳盡但他的理論在根本上存在缺陷,馬克思評價道:「李嘉圖體系的第一個困難是資本和

勞動的交換如何同等價交換相符合。第二個困難是價值如何轉化為費用價格。」[4]正是由於李嘉圖無法解決這兩個基本的問題,使得李嘉圖的理論遇到了極大地困難。

正是由於在古典經濟學家這裡沒有一個清晰準確且一致的價值理論,因此後人們在他們不同說法的基礎上演化出了各種價值理論。

馬爾薩斯與薩伊等人發現了李嘉圖的理論不能自圓其說的缺陷並就此批駁勞動價值論並提出了生產費用論和效用價值論。生產費用論的實質就是認為價值由生產費用決定,價值就是一定的生產費用,價值與價格可以算作是同義語。生產費用論從根本上否定了勞動價值論,因為生產費用論認為所有生產要素都做出了相應貢獻所以自然也就應當得到相應報酬,不存在誰剝削誰的問題。不過在生產費用論中,效用,使用價值與價值被混成一談,從而使得生產費用論把創造使用價值與創造價值等同起來,產生了謬誤。

馬克思在古典經濟學勞動價值論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剩餘價值論客服了原有的勞動價值論的缺陷。首先,馬克思將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明確的區分開來並闡明了之前的區別於聯繫;「物的有用性使物成為使用價值……這種性質同人取得它的使用屬性所耗費的勞動的多少沒有關係。」[6]這就將使用價值與勞動完全區分了開來,將使用價值作為商品的自然物質屬性排除出了政治經濟學的研究範圍,將使用價值看作是交換價值的物質承擔物。緊接著,馬克思為了闡述為什麼不同的商品可以進行交換時說道:「交換價值首先表現為一種使用價值同另一種使用價值想交換的量的關係或比例。」[7]正是由於商品都是勞動產品因此它們雖然各異但卻可以在同一個標準——勞動下進行交換,從而說明了商品的價值就是人類無差異勞動的凝結。與李嘉圖不同,馬克思區分了勞動與勞動力並闡述了勞動的二重性,從而解決了資本是如何在等價交換的表象下剝削勞動與價值是如何轉化為費用價格的:1他認為勞動力是人的勞動能力而勞動則是勞動力的使用過程,由於勞動力成為了商品因此他也有價值與使用價值,勞動力的使用價值是勞動,是創造價值的源泉並且勞動創造的價值超過了勞動力這個商品的價值,即創造出了剩餘價值,這樣就解決了資本和勞動相交換與等價交換規律的衝突就得到了解決;2由於利潤率的不同,不同的資本家間存在競爭,這就使得資本從低利潤率部門轉移到高利潤率部門從而得到平均利潤率,這樣商品價值就由生產成本加剩餘價值變成了生產成本加平均利潤(即生產價格),最終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

綜上所述,在勞動價值論與剩餘價值論中有以下幾個關鍵點:1價值是由勞動(勞動的形式可以使多樣的)創造的而不是由於其他的主觀因素決定(心理因素等);2勞動價值論往往使用階級分析法,將不同的個體劃分入不同的階級群體並將這些階級群體作為經濟分析中的主體,「這裡涉及的人只是經濟範疇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階級關係和利益的承擔者」 [5];3不僅分析商品與商品的生產還將商品看作是一定社會關係的反映,將商品生產過程看作是生產一定社會關係的過程

與上述的價值理論不同,效用價值論不從生產過程而是從人的消費過程來闡述價值。效用價值論認為物品的價值是由物品對人的用途帶來的,物品有價值與物品有用是同義語,所以效用就是價值,創造效用就是創造財富,所以物品的價值就是由各種各樣的效用組成的。在這一基礎上,經過邊際革命,產生了「戈森定律」——邊際效用遞減與通過調整消費量達到效用最大化從而使各商品邊際效用相等。最後到了新古典經濟學的集大成者馬歇爾手中將生產費用論與效用價值論結合起來,形成了我們今天所熟悉的均衡價格,確立了我們今天所熟知的新古典經濟學體系。但是,效用價值論的缺點是明顯的:首先,效用價值論將價值建立在了人的感覺這一極其主觀的事情上,而主觀就意味著不確定性,一個人今天這麼想明天又那樣認為到底哪個是正確的,在主觀的效用價值論下,價值就不可能有一個確定且一致結論從而使得這種理論存在天然的缺陷。其次,在應用上,無論是基數效用還是序數效用都是無法操作的,因為你無法具體量化一個人的效用更不用說在不同人間進行比較,加總與計算,哪怕你可以將偏好進行排序但是這種單向的排序無法處理許多人與大量商品的效用的排序與計算。而在效用價值論基礎之上發展得來的邊際效用價值論用稀缺性來替代主觀的效用,儘管在形式上有大量嚴謹的數學推導但同樣無法避免效用價值論的主觀性這一根本缺點。

效用價值論可以看作是一種與勞動價值論研究方向與範圍截然相反的理論。馬克思在發展勞動價值論的過程中已經將使用價值作為商品的自然物質屬性排除出了政治經濟學的研究範圍,將使用價值看作是交換價值的物質承擔物,因此,勞動價值論研究的是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商品本身的有用性在馬克思那根本沒有得到多少關注,也正是因為使用價值被排出了研究範圍,馬克思的研究及其結論才能這麼深刻的揭示了人與人之間的經濟關係。而效用價值論則恰恰相反,它的研究範圍就是人和商品的使用價值之間的關係,是人與物品之間的關係,因此效用價值論才會得出同樣商品有不同的價值這樣的推論。孰對孰錯不在於各自的邏輯推導過程,而在於我們關注什麼,如果你關注的是人和物品使用價值的聯繫那自然應當選擇效用價值論來作為理論基礎,而如果你要研究人與人之間的經濟社會關係那就只能選擇勞動價值論來作為理論基石。

理論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樹常青。以上的這些價值理論都或多或少的具有合理性,但他們毫無疑問又都是主觀的觀念,畢竟客觀的價值理論是不存在的,因為在社會科學領域,提出的問題,研究用的方法以及得出怎樣的結論都是由一定的價值觀決定的,而價值觀的問題最終是無法用道理來解決。

【參考文獻】

[1]亞當斯密:《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上卷)商務印書館,25頁。

[2]亞當斯密:《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上卷)商務印書館,26頁。

[3]亞當斯密:《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上卷)商務印書館,47頁。

[4]馬克思:《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2頁。

[5]馬克思:《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2頁。

[6]馬克思:《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48頁。

[7]馬克思:《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49頁。


先談談勞動價值論的問題(部分),原文刊載於電子網刊《驚雷》第五期——
微博地址:Sina Visitor System
下載地址:百度雲 請輸入提取密碼 密碼:7s9p
———————————————————————————————————————————

  需要說明的是,本文是根據我在1·24、1·25舉行的「火花讀書會」活動中所做的發言稿基礎之上經過了一些修改整理而成。不得不承認,此前一段時間閱讀羅納德·米克所著《勞動價值理論的研究》一書之故,對於形成這一篇文章的總體結構以及一些具體材料的選取以至於關涉的細節要點的理解而言,起到了不容忽視的影響。故而,就這一層意義而言,我欣然承認,此文在形式上權可以視為對該書的某些主要部分的一次不算完備的梗概嘗試。然而,我也需要指出,時至此時此刻,我對於米氏在原書中所表達的一些具體問題上的觀點不再如此前一般贊同了,而個別地方甚至提出了針鋒相對的反對意見——當然,這些都或直接或間接地表現在了文章中;但整個歷史性敘述的框架是沒有出現多大變動的。不過,我仍需提醒讀者,值得注意的地方不在於是由誰表達出了什麼內容,而是這一內容本身意味著什麼。因此,某種近乎於教條崇拜的信徒心理在此是不會被允許保留一席之地的。最為需要的,是一顆無所畏懼的探尋真理的誠摯之心。同時,如若讀者藉由該文所展示出的些許內容,產生了一些認識論上的革新或者對以往固有觀念的些許反思或清算,那自然是身為作者的我所樂見其成的,也是撰寫本文的根本目的所在。

  前言畢,言歸正傳。

  今次,我想談一談關於勞動價值論的一些普及性內容。因為是普及,故而初衷是在於能讓即便是相關經濟學知識為0的人也能夠聽懂、觸發興趣,同時又不失最起碼的嚴肅性。緣此,我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儘可能多地選擇了值得關注的內容。

  首先我想預先明確的一點是,為了不至於落入不必要的純粹教條訓導的窠臼,在整個論述與分析過程中,我不會讓大家不假思索地預先接受哪一個派別、哪一個團體甚至是哪一個人的言論觀點,而是先進行敘述。在需要的地方,我會提出疑問和相應的一些必要解釋。然而,眾所周知,對於零碎的經驗事實進行有條理的組織,就必然要求著最低限度的認識和方法論。而在這裡,我的認識和方法論,便是唯物史觀,或者可以叫做歷史唯物論(關於這一點,熊彼特曾經順帶提出過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唯物史觀」實質上是一個錯誤的術語,準確來講應為「經濟史觀」,因為馬克思的這一理論並不比其他觀念顯得更「唯物」)。但它有且僅有如下內容作為基設:人們在使用特定的生產方式發展生產力的過程中所相互結成的一定的物質生產關係,根本決定和制約著此外的一切其他社會關係。故而,譬如其他流傳已久並廣泛傳為是「唯物史觀」內容的言論,如社會發展五段論(認為各個具體的人類區域社會之間不管有何特殊的時空差異特質,都必將經過單線性發展的五種根本社會形式,即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共產主義社會)等,均不在我所預先約定的前提中,因此也不會對它負有什麼責任。

  還需提及到的一點是,在一般情況下,我會儘可能避免採用舉例對比論證的手法來作為一切需要的分析證明手段。因為在很多時候,它不免帶有詭辯的、牽強附會的嫌疑。鮑鵬山針對這一問題就曾表達得相當明白:譬如說,孟子在論證自己的觀點時就十分愛用舉例對比論證,然則實質上淪為詭辯論。例如,他有這麼一句話:人性本善,就如同水往低處流一樣,是不證自明的東西。——仔細一看,我們不難發現其說理上的荒謬性:不論是從主觀還是客觀邏輯角度而言,這句話所論及到的前者與後者之間難道有著一絲一毫的本質上的必然聯繫嗎?基於同樣的魔術手法,荀子也可以說:人性本惡,就如同水往低處流一樣,是不證自明的東西。——一言以蔽之,此種論證置換了我們所關注的問題的主體,起到了偷梁換柱的作用,混淆視聽。然而即便如此,在涉及某些抽象的問題的分析時,適當地對這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小心善用,的確是會有利於我們對原問題本身的理解的。故而,在此意義上、也僅在此意義上,我也會利用上這一論證法。

  那麼,以下進入我們的主題內容上來。

  一門理論必然有著與其相應的歷史。而理論史本身又是在一定經驗歷史的基礎之上以及範疇之內誕生和發展起來的。勞動價值論,以至於一般意義上的價值理論,也是如此。緣及於此,我們需要首先追溯其歷史的整個形成過程。

  為什麼會需要價值理論?是出於什麼必然性的理由催生出價值理論這一內容?按照馬克思所定義的「古典經濟學家」(以這一分類法為基礎並在其上進行相應擴展說明,迄今為止的整個經濟學史可以大致被劃分為四個時期:前古典經濟學,古典經濟學,新古典經濟學,現代經濟學。而所謂古典經濟學,依馬克思之見,意指英國從配第到李嘉圖為止、法國從布阿吉爾貝爾到西斯蒙第為止的那一派政治經濟學。而在此,還需要明確的一點是,古典政治經濟學=古典經濟學=國民經濟學。也就是說,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所謂「邊際革命」後體系化了的新古典經濟學理論出現之前,「政治經濟學」一直是作為「經濟學」的同義語使用的,意指整個資產階級經濟學,而非現在我們所理解的「在現代經濟學語境下的」狹隘定義的政治經濟學。因此,馬克思針對整個資產階級經濟學的批判,也是順應這個歷史定義,故而稱作「政治經濟學批判」。如果用現在便於貫通的行話來講,也可以稱作「經濟學批判」。當然,無論何時,馬克思想來都不會同意後來的主流經濟學家們將這一學說刨去所謂「雜質」後僅需關注的單純技術性的、數量關係的規定性的所謂「純粹的經濟學研究」這一認識論觀點)的說法,價值學說的主要任務在於說明,一種商品的所有者通常由於佔有該商品而獲得的「購買他物的能力」是由什麼來決定的,而所謂「通常」是就競爭盛行的狀態而言的。由這一定義我們便不難看出,所謂古典經濟學的盛行背景正是在競爭盛行的資本主義自由競爭時期條件下演化並成熟的。

  然而暫且讓我們按捺住性子,把目光往古典經濟學這一怪人的背後看一下吧。

  交換行為依賴於分工,而它出現在共同體的盡頭。我們知道,最早的交換行為是偶然地發生在部族間的交往過程中的,即發生在一個共同體之外。隨著共同體內部的生產力出現了質的膨脹,也即要求著相應的生產方式隨之發生改變。內部出現分工勞作,漸漸衍生出基於共同體成員之間的內部交換以及成員與外部的他方共同體或他方成員的交換。這種現象從偶然到必然的轉化,正是共同體本身由存在走向解體的演變的印證。在整個過程中,交換是共同體與共同體之間、成員與成員之間的關係的偶然時,它所依循的交換比例還是相當隨意的、沒有嚴格制度化的。若干個共同體可能有若干種不同的交換比例準則,然而隨著交換本身的頻繁化,以容易直觀的所消耗的勞動時間作為產品的交換原則被越來越廣泛地認可。不過,這種原則依舊是粗略的,它嚴重依賴於差別可能極不一致和繁雜的自然條件。理所當然的,此時沒有產生任何有意識的價值觀點(不過還需注意的一點是,我們在此所說的基於原始共同體的交換行為,始終限定於作為共同體維存根基的生存目的的交換、物質生產性交換,而不包含有後來慢慢演化出的基於各種原始宗教禮儀或習俗的交換。但自始至終我們都能知道的是,沒有根本的物質生產性交換,是不會有其他發展了的間接交換的)。

  到了西歐歷史上的「黑暗的中世紀」——也即西歐封建社會時期——這個連黑格爾的絕對精神都要快馬加鞭趟過去的被慣常唾棄的人類史時期,一批經院哲學家在自己的著作中明顯地表現出了對價值問題的特殊研究。大約在13世紀,以聖托馬斯·阿奎那為其中最為傑出的代表之一。阿奎那的智慧之處正在於其在進行分析時,是以當時現實中的生產對象以及相應的生產方式作為自己的考察對象的。更具體地說,就是在封建經濟大背景下占生產主體地位的獨立的小生產者。獨立小生產者在市場上出售自己的產品,並用所得款項去買進供自己使用的商品。緣此,以阿奎那為代表的經院哲學家們最關心的問題,便是在以這樣的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條件下的商品流通的「憑證」問題。總的來說,何以是這樣多的這種商品和那樣多的那種商品相現實地交換?由於出售商品所得價款通常是先歸它的直接生產者所有,故而報酬應相當於生產時的費用和勞動(但報酬要照顧到等級地位,勞動則要「使用得當」)的觀念,便為經院哲學家的認識提供了自然基礎,也即後來他們所說的「公平價格」,它不同於交換雙方對商品的主觀評價。一般來說,對成本和報酬間的平衡點的判斷,被認為只是社會的共同協議或評價(主要以教權裁定和行會約定為征)。而這也就意味著,起到調節物價作用的主要是非市場因素。在阿奎那的時代,也就是在一個相對自給自足的、小而停滯的社會裡,各個生產者付出的勞動和費用通常是能夠直接進行比較的(通過對各自所費勞動時間、貨幣數量的綜合比較),故而這個標準往往足夠作為「公平分配」的一個大致不差的尺度。如此一來,以生產成本來考慮商品「價值」、「公正價值」,其所需的主要還是一種道德倫理層面的訴求:如果實際支付的價格與商品的這一價值之間存在任何背離,在道德上對賣者或買者而言就是不公平的。

  然而,阿奎那在著作《神學大全》里還專門討論了當時在其所身處的社會裡日漸增加的經濟形式,所謂「買賣中的欺騙行為」,也即商人問題。他們交換為的不是消費而是獲利,主要致力於此的手段是「出賣物品以換取多於所付的代價」,也即在交換中取得利潤:讓渡利潤。這是一種具有真正革命性意義的新型經濟模式——「買賣經濟」。經院哲學家普遍將其視為是一種不光彩的、理應受到譴責的行為,但阿奎那卻承認了其必要性,主要以兩大理由:ⅰ&>商人可以把收益用作必需或正當用途。ⅱ&>在商人轉進並賣出商品期間,為其添加了「新的東西」(改進了商品、承擔了額外風險、增加了運輸成本、時間地點的變化引起價格變動等等),故而其可以被視作同獨立的小生產者一樣,本質上也是按照「公平價格」進行交換。——不難看出,阿奎那對商人現象所作出的略顯陳腐的辯解或多或少地體現出了其勉強的態度,是他對當時已作為社會必不可少手段的商人現象的妥協和讓步。我們清楚,彼時商人取得的有且僅有讓渡利潤(哪怕是不管利用何種「坑蒙拐騙」的方式也好),他從事的是非生產性活動, 他沒有創造任何新東西。但他的發展壯大卻日益要求著舊時的那個小而封閉的社會打開城門,進行廣闊的國內外貿易。而這種活動也反過來摧毀了阿奎那在《神學大全》中的基本經濟概念和理論體系。在中世紀後期國內外貿易的巨大發展下,如果一件商品的賣者來自遠方,因而商品的生產成本一般來說是根本無法清楚知道的,那就不能簡單依照阿奎那那般原理去合理評定其公平價格。因此,公平價格概念便隨著歷史的邁進而逐漸沒落了,非個人的和無意識的市場接管了調節物價的任務。

  「是時候該我出場了。」這麼說著,重商主義急不可耐地跳上了歷史舞台。它是商人的依賴,它的天然關注點便是產生它的母體——交換過程,市場。因此,既往著重於生產成本的觀點是不適用於他們的世界的,以通常支付的價格——「習慣支付的價格」——為內容的「慣常價格」解釋慢慢成為主流。它在這種程度內決定於商品對買者的效用,而「這種程度」具體來講也就意味著在頻繁交換過程中所慢慢形成的一種「大家都樂於接受或習慣於接受的支付價格」。同時也有著這樣的規定:如果一種特定商品的買者「情願」(注意這個用詞)按照生產成本的價格去買它的話,這一價格就可用來代表這個商品對於他們的「所值」,或者說「真實價值」(而這又是衡量賣方是否虧損的實際尺度)。於是作為個體的消費者的主觀評價開始受到注意。按照米克的概括,我們可以把當時開始流行的價格價值概念劃分為三種重要的看法:ⅰ&>廣泛地把商品的「價值」(有時稱為「自然價值」)和商品一貫的實際市場價格等同起來,這意味著完全否定生產成本價值概念。ⅱ&>這個「價值」的水平被認作是決定於市場的力量,也就是決定於供給和需求。ⅲ&>與「價值」或市場價格相區別的「內在價值」或效用的概念開始出現了,並且時常認為這二者間存在著某種類乎因果關係的東西。

  總結一下,在重商主義時期,關涉價值理論的範疇內出現了這些用語:

  價值(「自然價值」),慣常價格,市場價格,真實價值,內在價值。

  它們的具體概念關係是:價值=慣常價格,而後者又是長期以來形成的一種相對穩定的特定市場價格;真實價值是被消費者以等同於商品生產成本而支付的市場價格,它可能作為一種慣常價格存在;內在價值是特定商品對特定消費者的主觀滿足程度,也即對於消費者自身的效用。——不難發現,這些在當時流行的諸般術語存在著很多繁雜之處,在實際的使用中又不免出現各種混亂,然而之所以還存在這般繁複且多樣的定義,根本在於作為此種歷史的現實經濟形式的主體,也就是商人,從其根基的現實需要出發所衍生而來的,它們必定帶有深深的時代烙印:一切從交換出發,以交換過程為軸心進行理解。

  配第說,「商人的長處」,在於「機智地預見和計算」市場價格,因此米克認為:「因而商人考慮商品的『價值』時,應當根據它的市場價格,而不是根據它的生產成本,這是十分自然的事情(尤其在發生物價革命的那個世紀)。同時,問題的重點應當放在需求(從而效用)對於商品『價值』的影響上面,這也是自然的事情。」

  然而,我們時刻也不能忘記的是,重商主義時期的經濟主體是商人。他並不掌握直接的生產控制權,而生產資料一般還是掌握在直接生產者手裡。商人做的是「倒賣」,這時候真正引起重視的利潤形式還只有讓渡利潤(工業資本還不是經濟生活中的重要因素,僱傭勞動還遠遠沒有作為普遍生產方式而一般地存在),也就是從買方那裡轉移而來的剩餘。因此,就這一事實本身,商人以及重商主義者認為取得的利潤水平,主要決定於所經營販賣的商品適應買者需要的程度。一言以蔽之,此時能且僅能受到認識和承認的「價值」本尊,只是作為內容核心所在的「慣常價格」,它依賴於「作為上帝的顧客」。

  歷史又再一次顛覆了現實。隨著近代工業的發展——尤其表現在17世紀晚期伊始的英國——商人工廠主與新興的城市工商業資本家的興起,他們開始對生產過程本身進行直接控制。對於生產成本的愈加關注,意味著生產組織形式發生了意義重大的變化:獨立的直接小生產者被迫同生產資料相分離,作為自由勞動力被拋向市場。受掌握生產資料的階級——工商業資產階級、產業資本家階級——所僱傭來賺取工資。僱傭勞動制度有系統地建立起來了。過去利用市場差價來賺取讓渡利潤的利潤形式開始失去主體地位,以「剝削」(現在僅就這個詞所意指的無償佔有事實而言)自由勞動者階級、也即無產階級來賺取直接的生產利潤的利潤形式逐步成為王者。

  此時,登上歷史舞台的古典經濟學家們,又會說些什麼呢?

  佚名:「人實在是最主要的、最基本的和最寶貴的商品,從人身上可以榨取各種製造品、輪船、財富、征服地和牢靠的領地。」「這樣使用人們的勞動(在製造業里),必定將使世界上的財富滾滾而來,並將把任何一個國家都變成奇富。」「多數工業原料,在它還沒有經過加工製造的時候,所值甚微,至少和製造品相比較時是這樣的;因為經過加工以後,它的價值將根據技巧一躍而為原來價值的五倍、十倍或二十倍。」(《衰弱的英國》,1680)

  波勒克斯芬:「我們所有的動產財富,無論就它的來源或它的增長來講,都是來自我們人民的勞動和勤勉。」(1700)

  洛克:「(勞動是)構成世界上我們所享受的一切東西的價值的最主要部分。」「麵包的所值大於小麥,酒的所值大於水,棉布或絲綢的所值大於樹葉、獸皮或苔蘚,這完全是由於勞動和勤勉的關係。」(《政府論》)「任何商品的價格,是隨著買者和賣者的人數的比例而漲落的……任何東西的銷路都決定於它的必要性和有用性,而這種必要性和有用性是為人們的愛好或風尚所決定的。」(《論降低利息和提高貨幣所值的後果》)

  約翰·凱里:「手工業者運用各種工具或機械製成各種東西,使旁觀者感到很難依據人類勞動的所值來決定價格。」「製造品提供的價格,不僅等於原料和勞動的真正價值,而且還根據購買者的需要和愛好而提供一個剩餘部分。」(《論英國的貿易管制和窮人僱用問題》,第二版,1719)

  諾思:「一個人把他的財產全部以貨幣、銀器等形式放在自己身邊,不會因此更富有起來;相反的,他會因此更貧乏。最富有的是這樣的人,他的財產是處於不斷增長的狀態,如同農場里的土地、生息的貨幣或是貿易中的貨物。」(《貿易論》,1691)

  坎蒂隆:「(內在價值)是根據商品生產時必要的土地和勞動數量來計算的,並考慮到土地的肥沃程度或土地的生產物和勞動的質量。」「假設一個紳士在他的花園中挖掘了一條溝,並且修築了一座坪台,這些東西的內在價值與所用的土地和勞動成正比;可是他的價格實際上卻不一定符合於這一比例。」「在組織得很好的社會中,一些東西的消費是相當穩定一律的,因而它們的市場價格不會同它們的內在價值相差懸殊。」(《論一般貿易的性質》)

  J·哈里斯:「對特定商品需求的緩急,常會降低或提高它的價格,儘管它的內在價值或原始成本沒有改變。人們總是要相互利用對方的愛好、興緻或需要。買者同賣者的人士比例,或對特定商品的供給與需求的情形,總是要對市場產生一定的影響。」(《論貨幣和鑄幣》,1757)

  霍奇森:「商業中的價值或價格,根本不是決定於貨物的真實用途或它對於維持生活或人生自然樂趣的重要性。」(《道德哲學體系》第二卷,1755)

  以上所列舉出的一小部分但卻又極具代表性的古典經濟學家的言論,大略表明了兩個有趣的多少反映出歷史變遷情況對人觀念影響狀況的觀點:

  ⅰ&>對於變化了的生產關係的認識。提出「勞動的人」創造財富,創造價值;固守財產的儲蓄者遠遜於投資財產的資本家。

  ⅱ&>價值論的認識變化過程以及各種混亂狀態。從重商主義繼承下來的價值(多大程度上默認為等同於市場價格?)由供求關係決定的觀點與繼承自經院哲學家後被一度埋沒的生產成本價值論,同時還微妙地混雜有某種程度上的處於原始狀態的勞動價值論的細碎觀點的萌芽。此外,勞動對於財富(價值?抑或商品自身作為產品的有用性?摻雜了多少重商主義的遺物!)關係的具體內容,也經歷著複雜化的過程(更多的是新舊認識在人頭腦中各種不同比例的混合而化合出的各式奇妙而又混亂的諸般認識)。

  觀念的複雜的混亂根本上反映了歷史的現實的複雜變遷情況。歸結到價值論這一領域內,過往兩個時期的遺物的脫胎物——ⅰ&>經院哲學時期,公平價格中孕育的生產成本概念;ⅱ&>重商主義時期,效用價值/市場價格觀點孕育出的供求關係概念,以及效用論的某種程度的新時期的變種——這些東西以這種或那種混合物的形式根植在古典經濟學時期勞動價值論者以及反勞動價值論者的頭腦里(值得一提的是,粗淺的勞動價值論在某種意義上是從生產成本價值論那裡轉化而來的。在勞動的創造財富的龐大威力與可能性被充分展示在眾人面前時,彷彿是不可避免的,產生了一種勞動工資&<當時僱傭勞動形式業已步向主流化&>佔有很大部分乃至絕大部分生產成本比例的觀點,因此,說各種獨立的成本因素共同決定商品價值,毋寧說勞動量——工資作為其補償酬勞——幾乎決定了商品價值)。更有甚者,出現了認為「原始成本」和「買賣人數比例」這兩個因素作為並駕齊驅的兩翼幾乎同等地決定商品價值/自然價格/市場價格(自然,這幾個概念的理解與使用也是混亂不堪的)的二元論觀點。而根據米克所言,「直到資本主義競爭進一步地發展,以及自由再生產的商品佔了更大的比例之後,古典學派的價值學說才能完全擺脫這種二元論的束縛。」

  混合與糾纏不止,在歷史的這一新的時期——愈發蓬勃的自由競爭資本主義時期,價值理論的命運將如何?如同在歐洲哲學史上康德統合了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唯理論與懷疑論那般,政治經濟學的康德——亞當·斯密,憑著其一貫審慎溫和的態度,不緊不慢地開始了編織收網的工程。

  在提及斯密的價值論觀點之前,略微說一說其與重農學派的淵源想來是必要的。所謂重農主義,大約指的是18世紀50~75年代在法國盛極一時的思想。在不片面歪曲其觀點的規定下,我們知道的是其將農業視為唯一的生產性行業,是唯一產生財富的領域,而除此之外的工商製造業等無一不是從農業中獲取財富的,是非生產性行業,從事的是非生產性勞動(至於他們為什麼會產生這麼一種集體性的經濟思想,我們可以想到,這與當時法國的社會現實——政治上的君權神授與三級會議等級制、經濟上的封建地主與小塊土地所有制——密切相關)。斯密在1764年遊歷法國巴黎,可以知道的是其在這一批人身上迅速獲得了部分觀點上的共鳴(支持放任措施和自由貿易);同時主要是在杜爾哥那裡,獲取了關於資本積累的認識。然而,又因為重農主義者普遍認為工廠主、租地農場主、商業資本家等等通常獲得的報酬並不包含「可自由支配的部分」(因為不產生剩餘),然而這與斯密此前在英國所實際感受到的現象極度不符(資本家確實擁有很大一部分「可自由支配的」報酬,並推動資本積累),故而堅定了他探求解釋這些遊離於重農學派視角之外的現實的新理論的決心。

  但關於價值理論,斯密到底說了些什麼?早在《格拉斯哥講義》里,斯密便主張存在一種平均價格或中心價格,他將其稱作「自然價格」,而實際的市場價格便在供求關係的引導下圍繞自然價格變動。就此,斯密關心的問題是:它的水平又是怎樣決定的?更進一步,他將其分作兩個問題:ⅰ&>什麼是自然價格的構成因素?ⅱ&>為何市場價格趨向於同自然價格相一致?

  對於前一個問題,之前也曾列舉過坎蒂隆所區別的商品的「市場價格」和「內在價值」,而後者是由生產時所用「土地的價值」與「勞動的價值」所構成的(在某種相似的場合下,配第也說:「土地是財富之母,勞動是財富之父。」然而需要指出,配第在此所謂「財富」,更多的是指代商品的有用性和必要性)。而在《講義》中,關於「勞動的價值」,斯密有著自己的定義:不是把一宗商品的自然價格同生產這商品所使用的「勞動的實際價格」聯繫起來(這也就是說,不是去同支付給直接生產者的實際報酬相聯繫,不論這報酬在某種具體情況下是多少),而是去同他所謂的「勞動的自然價格」相聯繫。而什麼是勞動的自然價格呢?斯密解釋說,商品的價格必須高到「鼓勵勞動者」,也就是說,商品的價格除了補償生產者支出的一切費用外,還必須提供一種報酬,至少等於他的勞動的自然價格(按照他那樣所解釋的)。在這裡,我們不難發現此種說法的局限性:斯密於此,僅僅是將一切商品的所謂「自然價格」(也就是價值)——包括勞動在內,因為此時還僅僅作為其中一個獨立生產要素來理解——直接理解為貨幣價格,而不是像其後來在《國富論》中所做的那樣,直接拋開貨幣而與勞動量相聯繫。為何視作貨幣價格存在局限?我們可以說,這就把商品的價值當作了一個依託於貨幣的相對量,而且是充滿朦朧色彩的相對量。然而按照斯密最初的本意,價值本身是必須作為某種絕對量來予以衡量的,而非任意變換比例大小的存在。以貨幣衡量價值,意味著將貨幣視作價值的尺度。然而,斯密在同一個地方又立即說道:「我們已經表明,是什麼東西使貨幣成為價值的尺度。然而應當注意,價值的真實尺度是勞動而不是貨幣。」這種似乎是支持某類二重尺度論的說法具體如何,斯密並沒有闡明。其中所包含的似是而非,體現的是斯密態度的遲疑。

  關於第二個問題,即市場價格為何趨向於同自然價格一致,斯密認為商品市場價格受三種情況支配:ⅰ&>需求或對商品的需要。ⅱ&>相對於需要來講,商品數量的多寡。ⅲ&>需求商品的人們的貧富情形。——換句話說,市場價格決定於供求之間的關係。因此,市場價格與自然價格雖然是按照完全不同的原理決定的,它們之間卻有著「必然的聯繫」。至於這「必然」具體何在,斯密接下來的分析依舊與舊有說法沒多大實質上的區別。而這,透露出來的依舊是其遲疑與不確定態度,他還沒有更徹底深入。

  拋開在《講義》中所體現出來的青澀,讓我們來看看《國富論》里成熟時期的觀點內容。在整部著作的一開篇,與其眾多前輩們「就財富論財富」的思路有所不同的是,斯密立即擺出了分工問題。社會內部的分工,從而得以為交換提供堅實的物質生產組織基礎。而物品(斯密有時用這一辭彙來代指現實中的商品,他在「商品」相關術語的使用上帶有不同於後來馬克思的隨意性)之所以取得交換價值,是「由於它是社會上一個人或一群人的勞動生產物,個人勞動產品的相互交換構成社會的特徵,並保證社會的存在。商品的交換實質上是社會活動的交換」。更進一步說,是勞動的交換。因此,商品依照價值進行交換,本質上就是作為商品價值的真實尺度的勞動的交換。勞動不僅創造財富,還是商品價值交換的根源。在這裡,斯密明確地將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的概念進行了區分。

  然而,在明確了價值的真實尺度是勞動之後,斯密接著說:雖然價值來自於勞動,然而還需要回答的問題是,價值量的多少、也即一個商品自身的價值多少由什麼來決定。「勞動量。」斯密寫道,「然而卻非生產商品所耗費的勞動量(自然,斯密本人並未進一步地考慮到形成『社會必要勞動』的概念,他指的更多是個人實際耗費的勞動量),而是商品在市場上所能交換到的、所能支配的(活)勞動量。」難道斯密不存在某種「物化勞動」的概念認識?有的,然而斯密本人卻並不把它作為決定商品價值的準繩。斯密認為,價值只有在交換中才能體現出來,故而價值天然就是交換價值。因此,欲確定某一商品的具體價值量,作為尺度的勞動量能且僅能在市場上的他者身上找到,因而只能是能夠交換到的活勞動量。交換價值是相對價值,價值本就是相對而論的。——似乎斯密的腦海里紮根著這一認識。然而,斯密之所以採用這一說法, 還在於試圖解決另一個棘手的問題:利潤的來源。「作為資本家報酬」的利潤從何處來,斯密認為答案正在於買進和賣出時所遵循的標準不一:買進並著手進行生產時耗費了多種生產成本因素(當然也包括物化勞動量);然而因為在賣出時商品價值是決定於其所能支配的勞動量,因而在「勞動」這一因素上就存在著買進賣出的量上的前後不一,而利潤就由此差額產生。從這裡我們不難看出,某種辯護口吻同摻雜著半截生產成本論的勞動價值論以一種奇妙的方式混合到一起。斯密說,商品作為產品生產時所耗費的勞動量是構成整個成本的獨立因素之一(反映到報酬上也就是工資),是「成本」;而其拿到市場上所得以支配的勞動量才是商品自身的「真正價值」、「價值」。作為差額的剩餘——也即在勞動者這裡所「無償」給予資本家的那一部分——成為資本家的利潤,並且是資本積累進行的必要條件。在這裡,斯密預先設定前提,也即資本積累意味著資本家「理應」獲得作為「利潤」的那一部分剩餘(因為為了促進發展),無產階級理應為資本家提供免費果實(在另一個地方,斯密作為道德哲學家對這一現象表達了自己的同情,但仍舊強調這是「必要之惡」)。在此,他顛倒了說明的整個過程,把應該解釋的結果當作原因、當作出發點而接受下來了。除此之外,斯密將價值等同於交換價值,並稱真實尺度是所能支配的活勞動量。他進而要求我們把(活)勞動自身的價值說成是固定不變的,因而一宗商品所能支配的勞動量的變動,總歸是由於那一商品的價值的變化。因此,就與社會生產條件沒有多少關係,而只關涉工資率。然而,固定不變的所支配勞動量本身,難道不會受社會條件和生活必需品的價值變化而變化嗎?在這裡,我們看到了由於引進某種二重論而導致的驚人的混亂,而這又是出於斯密想要妥善解決利潤問題造成的。不過,明確看到斯密這種混亂的人也立即出現了,他就是大衛·李嘉圖。

  首先需要說的,是1817年前、或者說在《利潤論》發表之前的李嘉圖關於利潤率下降的觀點。而這一觀點是與斯密關於利潤率由於資本的競爭而趨於下降的觀點直接相關的;同時,自1793年以來資本與利潤率都在增長這一似乎是與私密看法直接相反的確確實實的現實現象,也要求著李嘉圖對其做出解釋。他又是怎麼說的呢?在一封同馬爾薩斯的通信中,李嘉圖寫道:「我不否認,在你所說的那一段長時期內,利潤率確實是增長了,但同時國內外的農業也有了決定性的發展(法國大革命非常有利於農業的增產,因為它改變了過往法國既存的小塊土地所有制),所以這與我的學說完全符合一致。我的結論是:過去資本的迅速增長,不曾引起利息率的下跌,這是糧食生產設備革新的結果。」這就帶來了李嘉圖的利潤觀點:利用土地報酬遞減率解釋利潤的下降趨勢(而這一遞減率又歸結到土地肥力下降規律這個「自然定律」身上)。而若要提高利潤率,就非得改進技術提高農業產出,或是為從國外輸入糧食提供便利。這一觀點自然導出了「農業家利潤支配著其他一切行業的利潤」的結論,意味著農業利潤率決定一切其他行業的一般利潤率。值得注意的是,李嘉圖從這裡引申出了他後來極其看重的一個對象,而這個對象在事實上也證明了它的重要性:勞動價格,勞動(糧食作為工資所購買的生活必需品,直接影響勞動價格。而其他一切商品則將保持不變的前提情況下, 如果糧價&<主要表現為穀物&>上漲,則一般工資上漲,其他一切商品隨之價格上漲,那麼一般利潤下降)。

  後來主要在《政治經濟學與賦稅原理》中,李嘉圖批判了這一舊有觀點。他說,穀物價格的上升,固然會引起工資的變動,但並不因此而影響其他一切商品的價格。他又進一步認識到,「利潤的支付不妨害物化勞動決定商品價值那一原理的邏輯推論」。在這裡,不妨對這一原理的闡述與之前所提到的斯密的說法對照來看。如果斯密關於「(活)勞動本身的價值絕不改變」的說法是錯誤的,那麼,「所能支配的勞動」就不能說是一個可靠的「價值的標準尺度」了。從而,李嘉圖認為只有在生產所必需的勞動量發生變化時,商品價值才會變動(當然,利潤和地租依舊被視作獨立的生產要素,但它們並不如勞動這般具有此種影響)。

  最後,在其逝世前不久,李嘉圖在《論絕對價值和交換價值》中,體現出了他對「絕對價值」、對「絕對」價值與「相對」(交換)價值之間的關係問題的重視態度。米克對此說道:「絕對價值觀念的合理基礎在於這樣一個假定,即:兩種商品的相對價值的變動,最好看作是其中一種商品或分別考察的兩種商品各自的『絕對』價值(或『真實』價值)發生變動的凈結果。一種商品的『絕對』價值,就廣義來說,實際上就是它依照一個『不變』標準來衡量的價值。」順著這一方向,李嘉圖也越來越傾向於把商品的絕對價值同體現在商品中的勞動量等同起來。然而,李嘉圖認為這同時也帶來了一個他不能解決的矛盾:「事實上,在正常情形下,物化勞動比例並非嚴格地相當於交換比例。」從理論上看,照理說只可能「偶然地」出現的不相等為何反而在「經常地」發生,這確實令李嘉圖大傷腦筋。針對這一點,馬克思在《剩餘價值學說史》里如此說道:「在他只要說明價值,從而只要說明商品自體的地方,居然把一般利潤率和一切由比較發展的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生出來的前提,引進來。」一言以蔽之,馬克思認為李嘉圖犯了一個同無數前輩一樣的錯誤:反歷史。

  「既然如此,」馬克思先生接過話筒,「我們還可以來看看一個困擾李嘉圖及其辯護者們已久的問題,『自然問題』。」

  「『自然問題』?」

  「窖藏葡萄酒的價值相關問題。乍看上去是這樣一個現象:地窖里日復一日儲藏的醇香葡萄酒,幾乎沒有耗費什麼勞動,但其價值卻為何年復一年地上升呢?」

  「這確實是一個問題。」

  「李嘉圖也這樣想,他為此苦惱了很久也沒能想出一個適合於用勞動價值論去予以解答的好思路。倒是他的支持者和擁護者——詹姆斯·穆勒,以及門徒——麥克庫洛赫,各自提出了解釋。」

  「他們是怎麼說的呢?」

  「大穆勒認為,是物化於葡萄酒本身的蓄積勞動相對於彼時耗費的勞動數量而創造了價值(進而創造剩餘價值)。因此,既有勞動、舊勞動、死勞動也依然同活勞動一樣,能夠創造價值。」

  「已經死了的物化的勞動量怎麼還具有繁殖能力呢?聽上去像是牽強附會的詭辯。」

  「更加牽強附會、更加詭辯的還要看麥克庫洛赫。他說,不是人的新勞動,也不是蓄積勞動,而是自然的勞動創造了價值。」

  「意思是,價值既可能是人類社會的產物,又可能是自然界的產物了?」

  「他本人似乎是這個意思。」

  「還真是有勇氣搬出這麼個理由來辯解啊。」

  「麥克庫洛赫似乎也意識到了這個說法的陳腐和荒謬。在《政治經濟學原理》第一版表達了如此觀點後,後來的第二版以及以後各版便刪去了這個內容。」

  「如此說來,那看來是誰也沒能真正解答這個問題。到底該怎麼回答這個疑問呢?」

  「薩伊跳出來說,他的莫里遜氏丸(這種經濟學的萬能葯無愧為龐氏騙局在經濟醫學烏托邦領域內的神學表現)保證可以一勞永逸地解決這個在他看來簡直稱不上是難題的難題。」

  「怎麼說?」

  「很簡單,只要承認決定商品價值的不是什麼內在的耗費勞動量,而是對於賣方的效用就行了。因為窖藏時間越長久,其作為葡萄酒的甘甜醇厚也就愈發濃郁(而不管它是來自波爾多、勃艮第抑或愛倫·坡),作為買者這樣一個酒客而言,其所感受到的葡萄酒本身對於他本人的渴望的需求的滿足程度也就越大,他為此而『心甘情願』所掏付的價錢——葡萄酒所值,當然,也就是商品所值——就越高,那麼對於賣者而言也就越能得到滿足,同樣的東西對於他而言也就越有所值。當然,因此,商品價值一旦如此一般,它由需求、滿足效用這一因素來決定,相比勞動價值論而言更具解釋的廣泛性和完備性。那麼,它就是關於商品價值的真正理論奠基,就是真理。」

  「也就是說,不論是價格問題抑或價值問題,其實都是能夠在供給與需求這一單一關係框架內得到充分解釋和解決的咯?」

  「認同薩伊基本思想的人都會這麼說。」

  不過,馬克思博士卻並不這麼想。「真理根本上在斯密和李嘉圖這兒。」他說,「不過他們犯下的錯誤卻使得他們不可避免地走向失敗。但我將會繼續這項工作,以使偏離的軌道得以出現修正的可能。」

  馬克思又是如何擺出他的想法的呢?如同一些前人一樣,他認為商品本身就一般性的抽象意義而言,可以分解為使用價值(物的實在特質)和價值(交換根本憑證)兩大屬性。而就兩者的本性而言,使用價值天然是具體的,它是對於人來說物的有用性的體現;而價值天然是抽象的,它決定於人所耗費於其中的抽象勞動結晶(以勞動時間來計算量)。然而,這裡的「人」不是抽象概念上的「人」,而是現實的人,也就是從事生產生活等具體活動的人;同時,也不是孤立於社會之外的人,而是在社會之中並在社會的基礎上進行現實活動的人。故而, 他的勞動的一般性,首先必須要成為社會意義上的東西——也就是說,首先要必須得到社會承認,它才能維繫。於是,作為人所耗費自身腦力與氣力而結晶的(這種敘述方式不免帶有一定的美文學嫌疑)一般意義的抽象勞動,衡量它尺度的是社會,因而價值必然要是社會勞動,更進一步說,社會必要勞動(在一定的相對「動態平衡」的時期,依照作為社會通行尺度而被相對固定下來的通常所必需的一定的標準,也即「必要的」,因此是社會必要勞動)。如此一般,馬克思做出了更為清晰的區分:使用價值(具體;衡量標準是人的主觀效用、物對人的有用性);價值(抽象;衡量標準是社會必要勞動)。交換價值(也就是物化勞動之間的交換比例)的貨幣表現,進而也就是價格,或者說市場價格(基於貨幣本位的實際交換比例),便在供求關係的影響下在價值上下波動變化。另外還不得不提到的一點是,此前——在馬克思之前——一切研究勞動價值論的人,在觀念深處或多或少的都沒有擺脫某種生產成本價值論里所暗含的前提的影響:工資、利潤、地租是各自作為獨立的因素影響商品價值的。故而,勞動本身只能通過影響工資(率)而影響最終的商品價值。

  不過,馬克思對此提出了反對意見。他認為,既然商品價值是由一般抽象勞動凝結而成,而這是勞動的結果,從而又說勞動僅限於影響工資、僅限於影響商品價值的一部分,這是錯誤的。那麼利潤、地租乃至於生產本身所消耗的物(如機器的磨損、儲蓄能源的耗費等)又怎麼辦呢?馬克思認為,生產的最後,這一切價值本身都是因為(活)勞動而得以實現的。但籠統的「實現」名詞之後,是兩個「同時」進行的過程:轉移舊價值與創造新價值,物的消耗這一外衣下是其本身所包含的蓄積勞動量(體現為舊有價值、既有價值)通過具體勞動進行轉移,也就是勞動過程;而通過抽象勞動(也是整個活勞動、即僱傭工人勞作體現的另一面)進行的新價值的創造,也就是價值增殖過程。馬克思在提出「價值二重性」——使用價值與價值——之後,又立即說:既然價值存在二重性,那麼,理所當然的,促成這二重性結果的勞動本身自然也有其二重性,它分為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而具體勞動影響勞動過程,實行使用價值的改變與舊價值的轉移;抽象勞動影響價值增殖過程,實行新價值的創造。

  更具體地說說。具體勞動在生產過程中體現了勞動過程。因為具體勞動是在創造一種新的使用價值,然而使用價值不能憑空產生,它必然存在既定的原始狀態。新使用價值不過是舊使用價值的改變了的形式,舊使用價值可以由原料、勞動資料所組成,經由勞動過程,最終獲得產品。雖然其外表的表現上已經無法再讓人看到過去物的生命痕迹,然而在內在深處,過去物的力量依然在持續發揮作用。因此其內容——價值,自始至終都沒有發生實質改變。那麼,舊使用價值內在的價值既沒有增加、也沒有減少,只是經由人類勞動行為實現了轉移,肉體的涅槃。生產過程其中的一重性——勞動過程,其所實現的正是既有價值的轉移。

  那麼新價值在哪裡產生呢?價值是凝結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抽象的人類勞動原子,則其產生只有在同樣抽象意味的生產過程中,也即生產過程的另一重性——價值增殖過程。在這裡,抽象勞動發揮著作用,勞動氣力的耗費,把流動的活勞動固定在產品上,形成了靜止的勞動原子、凝固的勞動原子、死勞動。按照其相對於可變資本(表現為工資報償)的特性,又可以把這一過程分為價值形成過程和純粹增殖過程,前者生產補償性價值,後者生產無償性價值。兩部分對於界定其「新價值」成分的問題,可以認為:補償性價值,其形式是新的,而內容是舊的,不過是對預付資本的補償;無償性價值,其形式和內容都是新的,它才是資本家真正渴求的東西,生產過程所產生的這種燦爛的瑰寶,我們把它——無償性價值——稱作剩餘價值。

  有關馬克思對於勞動價值論的正面闡述到這裡可以暫且告一段落。儘管有些突然,但我們現在需要來對勞動價值論(甚至也包括對價值論本身)進行一下總體性的評述了。歷史進程到現在,對勞動價值論保有一個全面的正面敘述可以說止於馬克思,故而後來無論是關涉於這一理論批評或是維護,基本上是以體現在馬克思話語里的勞動價值論為綱,這一點需要予以明確。同時,對於這一理論的某些部分的說明,既無可避免地連帶於對整個價值論的某些直接或間接的評述,更進一步的,考慮到敘述方式上的完備,以批評或否定(勞動)價值論的一些極有意義的主張作為內容主體,藉此引申出對於(勞動)價值論本身更為細緻的考量,無疑更為妥帖。緣此,在下一部分中,我們將不得不正視這些批判內容,並同時對(勞動)價值論做出更為細緻的——就形式而言,也許會是顯得更為細瑣的——分析。 在那裡,我們將會看到,此前包圍著這個問題核心本身所形成的一系列繁雜且混亂的理論思想史混沌,其背後所閃耀著的真正歷史過程。

———————————————————————————————————————————

以上是之前我想要對於勞動價值論來具體談談的主要內容的前半部分,也就是關於理論史一二;後半部分會著重來針對勞動價值論本身進行詳細分析,不過不知道啥時候能夠完成。

另外,有關遍及效用論我也會大體上按照這個範式去進行分析闡述,如果上面的後一部分內容能夠弄完的話,那麼有關於此的內容應該就能確實著手進行了。


In school"s computer room, no Chinese keyboard.
Just want to refute one of the most famous criticism of Marx labor theory, that "according to Marx trading creates no value. Since that trading creates value is self-evident, thus Marx"s whole system is a shit."
It"s a common misunderstanding of Marx"s labor theory. In Chapter 5 of Capital, Marx actually says that simple circulation in the form of M-C-M doesn"t create value. Circulation distinguishes itself from trading in the sense that trading may represent a series actions including packaging, redistributing and transporting, which certainly are productive, but circulation only denotes two simple actions: buying and selling. In analyzing the non-value-creating feature of circulation Marx is actually trying to show that the money creates itself not because of pure simple exchange, but something deeper and more complex, which he discusses in the following chapters.

One more, Marx would deem utility theory as a classic tautology----to measure the value of a product by another value form, which perfectly falls into the range of his criticism that "modern economists are playing around categories and discovering laws but never truly deciphering them."


題主提到用大白話,那麼嘗試用在《經濟學原理》(曼昆)中的一個例子,談談我的理解。

曼昆在整本書的開篇提出了經濟學10大原則,其中第3條原則是「理性人考慮邊際量」(Rational people think at margin)。在這一部分,作者為了說明觀點,舉了一個這樣的例子:

假設一個有200個座位的飛機,一次航行需要花費100,000美元,那麼每個座位的花費就是500美元。假設飛機按照500美元的價格,無法保證全部座位都能賣出,還剩下10個空座位。那麼這個時候航空公司的恰當的做法應該是降價。

如果在這個時候將剩下的座位的價格下調,比如調整到300美元,那些因為原價格超出承受能力而猶豫的客戶便會購票,填補上那些剩下的座位。

此時對於那10個空座位來說,每個座位的邊際收益是300美元,而邊際成本可以忽略,成本大於收益。

在這個案例中,對於剩下的10個空座位來說,每個座位的價值是多少呢?

勞動價值論會認為,一個座位的價值是500美元。
邊際效用價值論會認為,一個座位的價值是300美元。

僅作參考。


嗯,鑽石和水的悖論確實是一個幫助理解兩者的例子。

這個學了西經的po主肯定也知道,以下是我覺得挺適合用來回答這題的文章,沒怎麼學經濟的人也能看懂。

(最後還提到了供求曲線,圖就不po了,有興趣可以直接點鏈接)

勞動價值論
為了說明價格是如何被確定的,近代經濟學家轉為考慮生產成本對價格的作用。他們發現交換價值與商品的生產要素有關,即勞動力和資本。

由於資本也是固化的勞動力,所以價格最終由生產商品的平均必要勞動時間決定。這就是勞動價值論。按照這個理論,鑽石比水貴是因為生產它的社會平均必要勞動時間長,因而生產成本高。

但是問題來了,在沙漠里,當生命因為沒有水而受到威脅時,哪個更貴呢?顯然不應該是鑽石。

所以社會平均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價格的說法還是沒有圓滿地說明鑽石和水的悖論。

勞動價值論於是解釋說,需求和供給對價格也有影響,因此價格會圍繞價值浮動,但這種浮動是暫時的,最終還是要回歸到價值。

問題是這個解釋過於勉強。浮動可以在很長的時間內發生,其範圍也往往遠遠超出人們的想像。

價格背離社會平均必要勞動時間的例子舉不勝舉。建造房屋的成本在短期內變化不大,但房價卻可能因為一條新建的地鐵或公路、或者成立開發新區的消息大幅上揚。

以國際原油市場價格為例,1999年在伊朗增加原油產量和亞洲金融危機的雙重因素下,原油價格降至每桶16美元,2000年以後需求的增長使原油價格持續上升,至2008年突破每桶100美元,並在2008年7月由於伊朗導彈測試事件達到創紀錄的147.27 美元。此後美國次貸金融危機引起的全球經濟震蕩,使油價在短短的4個月下降了100美元左右。

近幾年,由於美國頁岩油的開發、石油輸出國維持產量以及世界經濟低迷,油價一直處在較低水平。
毫無疑問,生產石油的勞動成本在這幾十年里不可能以同樣劇烈的方式變動。因此用價格「暫時」偏離勞動成本來解釋價格的變化難以令人信服。
邊際使用價值論
價格是怎麼決定的?

一個不正確或有缺陷的理論會在實踐中不斷修正和完善,除非衛道士阻止。

歷史上人們曾經相信託勒密的地心說,甚至天主教會也把它視為不能挑戰的「正統」理論。為了解釋某些行星的逆行現象,托勒密提出了本輪的理論,即這些星體除了繞地軌道外,還會沿著一些小軌道運轉。

但是後來人們發現解釋天體運動時需要增加的本輪越來越多,系統越來越複雜,地心說因此逐步受到懷疑,代之以起的日心說最終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

勞動價值理論認為價格是由社會平均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但是「浮動說」(即價格圍繞價值浮動)卻無法說明價格在變動很小的時間和空間里的劇烈動蕩。這個理論完全解釋不了鑽石和水的悖論,於是它只有被擯棄的命運。

十八世紀後期經濟學家們為了解決上述難題,轉向邊際使用價值理論。他們提出決定價格的不是產品總的使用價值,而是最後一個單位產品的使用價值,即邊際使用價值

例如,水對任何生命都很重要,但在水源相對豐裕的時候,最後一杯水的使用價值就很低。乾旱的沙漠沒有水,一杯水的使用價值就很高。

阿爾弗雷德·馬歇爾(Alfred Marshall)透徹地論述了這一邊際原理,詳細闡明了需求和供給對價格的同時作用。既然價格涉及到供求兩個方面,只強調一個方面便是片面的。

馬歇爾指出,價格既反映了消費者對產品的邊際使用價值,也反映了生產者的邊際成本。這就圓滿地解釋了鑽石與水的難題。水之所以便宜是因為在正常情況下水的邊際使用價值和邊際生產成本都很低,鑽石之所以昂貴是因為其邊際使用價值和邊際生產成本均很高。

摘自:有趣的經濟學:鑽石和水的悖論


背後根本的方法論基礎不一樣。勞動價值論認為價值是客觀的,邊際效用論認為價值是主觀的,唯心和唯物的世界觀差異。


不知道題主問這個問題是為了答題還是做了解呀~ 這個是今天整理的適合答題的模板~~

不過對於效用價值論的基本觀點介紹的有點冗長(其實就是找不到更好的了)


1.馬克思勞動價值的基本觀點

1)商品的二因素與勞動的二重性原理:使用價值--------具體勞動 、 價值-------抽象勞動
2)價值量與勞動生產率的關係:商品價值量與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成正比,與勞動生產率成反比。
3)貨幣的產生與發展:貨幣是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是價值形式發展的完結階段。
4)價值規律: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實行等價交換。
2、西方效用價值理論的基本觀點

該理論首先從價值理論開始,然後推進到生產理論和分配理論,進而引發了幾乎整個西方經濟領域理論的變革。他們認為價值具有主觀性,從而把經濟財貨的價值歸結為主觀價值,並提出用主觀價值(即對人類福利的重要性)和客觀交換價值(即購買力)來替換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認為主觀價值決定客觀交換價值。奧地利學派在考察價值尺度或主觀價值量的測定時,引申出了邊際效用量決定財貨價值的規律。邊際效用學派認為價值不取決於生產商品所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量,而是取決於物品的效用和稀缺性,取決於消費者主觀心理上感覺到的邊際效用。
效用價值論包括基數效用論和序數效用論兩套原理和方法。在帕累托之前,整個邊際效用黨派都是在基數概念的基礎上建立效用理論。後來,帕累托第一次清楚地區分了基數效用和序數效用這兩個概念並系統地提出了序數意義上的效用理論,即假設商品效用能用第一、第二、第三這樣的係數來計量,從而使邊際效用理論「擺脫」了「主觀感覺不可計量的批評」。
效用價值論體系的最終形成是馬歇爾在其供求論基礎上對各相關價值論的綜合:他將效用價值論當作需求的基礎,通過需求價格的引進將效用遞減規律轉化為邊際需求價格遞減規律,推導出需求曲線;將生產費用當作供給的基礎,把實際生產費用看俐勞動的反效用和資本的等待的總和,通過貨幣生產費用的引入在邊際生產成本遞減的基礎上推導出供給曲線;然後,由供給和需求所決定的市場均衡價格來解釋價值決定問題。

3、二者的聯繫

(1)勞動價值論與效用價值論的研究對象都是商品的價值,只是由於研究的方法不同,產生了不同的認識
(2)勞動價值論與效用價值論對商品使用價值的源泉認識是相同的。
(3)勞動價值論與效用價值論對商品價格的認識也有某些相同之處。勞動價值論認為,商品的價格是由價值決定的,價值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價格受供求關係影響,圍繞價值上下浮動是商品經濟的價值規律。效用價值論認為,商品的原始價格是由生產費用決定的,市場價格是由供求關係決定的,供給曲線與需求曲線相交,決定商品的均衡價格。

4、二者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對價值的衡量標準不同。馬克思認為價值是人類抽象勞動的凝結,價值量有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而效用論者認為價值是人對商品滿足慾望程度的感覺和評價。由於主觀評價常因主題不同而迥異,必然使價值的衡量缺乏統一的標準。
第二:對價值來源認識上的不同。馬克思認為價值的源泉是唯一的,即人類的勞動,而且是活勞動。而效用論者認為價值由於商品效用與人的慾望之間的滿足關係而引起的感覺和評價,即價值來源於主觀評價。
第三;對價值實質認識的差異。馬克思認為價值在實質上是抽象勞動的凝結,也體現了一定的社會經濟關係;而效用論者認為價值就是商品帶來的滿足程度,與生產者的勞動、社會關係毫無聯繫,只是效用的主觀體現。


如果要知道你所在城市的罐裝可樂的平均價格,這是可以做到的,你可以去當地的批發市場找到價格,然後你會發現這裡面有物流成本,有經銷商加價,有具體的小店加價,然後你調查完了,可以拿來修改一開始的問題,比如現在要知道的是所在城市的零售店的罐裝可樂的平均價格。但如果你用勞動價值來衡量,就是扯淡了 因為不管勞動價值還是交換價值 馬克思那套理論根本沒法計算出來實際的數字,你連數字都算不出,如何修正或者證明自己的問題和結論?現代科學就講一個量化 而馬克思定義出來的東西難就難在量化


首先先解釋一下兩個概念:勞動價值論,馬克思說:1、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無差別的人類勞動。2、價值量由生產商品所需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來決定。3、商品交換是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邊際效用價值論,這個提法有問題,邊際效用只討論價格,不討論價值,認為通過價值來討論價格是脫褲子放屁,可以繞過價值直接討論價格。邊際效用的價格論認為商品的價格是由滿足最後一個需求的效用來決定。一個經典的例子就是比如糧食的效用有:維持生命(效用100)、釀酒(效用80)、飼養牲畜(效用60)、養鳥(效用40)、扔天上玩(效用20)。那麼如果有五份糧食的話糧食的價格就是20,若只有四份的話糧食的價格就是40,依此類推。接下來討論一個問題:到底能不能饒過價值來直接談論價格。答案是不能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價格不是一個確定的東西,比如一瓶水標價5元,我十元買老闆也同意,價格就是十元,而我不喝只是把它倒掉,還灑了一地。他效用是負的,因為我還得把地打掃乾淨。我跟老闆關係好,一角買老闆也同意,價格就是一角。因此繞過價值談價格都是胡扯蛋。價格是價值的表現形式,要用真理的普遍性與相對性的原理來理解價值與價格的關係。


勞動價值論是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基礎,馬克思認為,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人類勞動。邊際效應價值論認為,效用是物對人的有用性,表現為人在消費物品時的評價。舉個例子,站在效用價值論的角度,你在沙漠中,對你而言一壺水的價值甚至高於一顆鑽石,然而勞動價值論看來,水是沒有價值的,因為它根本不包含人的勞動。


推薦閱讀:

法國經濟不振、成為「歐洲新病夫」的原因有哪些?
壟斷和競爭哪個更有利於環保和節能?
安徽地理位置那麼好,為什麼經濟落後?
發達國家是在何種情況下實現「越發展,越乾淨」的?
如果將太陽帶給人類的能量摺合成電費,人類每年要給太陽交多少錢?

TAG:經濟學 | 西方文化 | 現代經濟學 | 勞動價值論 | 邊際效用理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