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熹宗朱由校是文盲嗎?

之前看到明朝那些事兒中說木匠朱由校是個文盲:「可以肯定的是,皇帝大人對此是不大清楚的,他老人家本不識字,且忙做木匠,考慮到情況比較特殊,為保證及時有力迫害忠良,魏公公越級包辦了所有聖旨。」——《明朝那些事兒》
最近翻看劉若愚的《酌中志》,又看到有以下記載:
先帝生性雖不好靜坐讀書,然能留心大體,每一言一字迥出臣子意表。天啟六年正月初,犯寧遠,即日夜焦思,未遑自安。見樞臣王永光題疏,要將寧遠城中紅夷大炮撤歸山海守關,先帝曰:此炮如撤,人心必搖。及七年五月內,再犯錦州、寧遠,值聖體違和,更憤激深慮。凡客氏、逆賢數年以來,或間有違忤,即怒罵咒恨,形於顏色。來宗道在禮部時,諛崔呈秀封父疏有「在天之靈」四字,奏文書時讀至此,先帝怫然作色,親用硃筆圈此四字,即逆賢亦不能為之地也。先是禮臣林堯俞題覆,皇妹選婚,要將光廟選侍傅氏先擬封,其選侍李氏候皇八妹年長選婚時再封。先帝曰:一時封罷了,何故另作一起?此三疏俱存可證也。如此之類,不能遍舉,其尋常宸翰詳謹,然不好草書,或未暇學也。

所以想問各位知乎大神,朱由校小時候有沒有接受過正統的教育?他是讀書少還是真的大字不識?謝謝。


跟神書較真,你就輸了。你看到的就是明宮宦官寫下的重要史料,一句頂現代寫手扯淡一萬句。

我以前就寫過這個:
明朝是如何衰亡的? - 知乎用戶的回答
話說這個回答是我在知乎的第一個回答……

2、「朱由校被耽誤為文盲木匠」

這個又是訛傳。熹宗1620年即位前沒有正式出閣講學是真的,但他肯定是識字的。

首先熹宗即位之後一直在接受翰林官的教學,也就是「日講」。孫承宗能從翰林官當上樞輔(兵部尚書兼內閣大學士,兩個都是實職),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充任日講官、給熹宗上課時讓皇帝很高興。如果熹宗不識字,難道孫承宗上課教的是捏橡皮泥?

而且熹宗還在東宮生活的時候,就有東宮中的兩個宦官在教他讀書寫字:

《酌中志》卷22《見聞瑣事雜記》:

教習書仿者,光廟伴讀吳進忠也。宮中私自答應誦書習字,劉良相也。

神宗雖然不給他安排翰林官教授正式的課程,但不可能禁止小宦官教他。

其次,熹宗能自己寫大字、批閱奏章的。

《酌中志》卷9《正監蒙難紀略》:

(王安)曾蒙先帝御書「輔朕為仁明之主」七字於扇賜之。

同書卷13《本章經手次第》:

時逆賢、永貞、元雅、文輔,先將應處應點姓名及應改票帖俱托體乾口奏,曰:「萬歲爺,某系門戶,該處;某票某字當改。」或從臾先帝,御筆親改,……逆賢不識字,從來不批文書,不輪流該正,然頗有記性,只在御前讚揚附和,植黨徇私,或危言冷語挑激聖怒。

由此可見,內閣的票擬,司禮監如果要修改,都要當面報告皇帝,不可能私自修改,否則內閣發現了再來問,怎麼辦呢?天啟朝的政務,熹宗都是知道的。不識字的是魏忠賢才對。熹宗後期委政給閹黨,也只能說是出自他自願的,不是什麼「被蒙蔽」。這都是傳統史學裡曲飾君主、委過於近幸的老把戲了。


唐崖土司城
上面的題詞是明熹宗的御筆。


我一直覺得如果朱由校當皇帝
明朝還能多挺幾年


我在知乎看到過神奇的人說朱由校是文盲且只會做木工活,享樂,不理朝政。很難理解現代社會還有人理會這種茶樓說書人形容昏君的標準台詞,這些玩意還不是煽動情緒用的。他還說這是明史專家說的,他當然信專家的,跟專家比起來我就是個說書人。
跟專家比起來我當然還不如說書人。可是,你總得說說那是哪個專家,總不會是戲說歷史的發明家吧


天啟年間,遼東對後金全面壓制,崇禎一上台,啟用袁崇煥,遼事就再不可收拾。
文盲又怎樣?天啟用人的水平比他弟弟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十月,朱常洛被立為皇太子。
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朱由校出生。
朱由校一出生,他爹就是皇太子了。做為皇太孫從小就沒有接受過正統的教育,這可能嗎?朱翊鈞得多變態,才會幹出這種事?


近幾天cctv12社會與法文史版,一個歷史學者說東林沉浮的故事。

裡面還真的是說天啟皇帝,是個文盲。魏忠賢也是一個文盲。他們倆是一個大文盲,一個小文盲。

說在封為皇太孫時,才有機會正規讀書,只讀了一個月,父親明光宗就死了,趕鴨子上架,做了皇帝。

要不是上知乎查了查,我還真以為天啟皇帝是個真真的文盲。


一個太子可能是個學渣,也可能是個SB,但絕對不可能是個不識字的文盲。。。


只知道這位皇帝是位傑出的木匠。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明朝那些事兒》的客觀性?
《大明劫》里的類似步槍的火銃在真實的明末戰爭是否廣泛運用?
《明朝那些事兒》對你最深的感想是?

TAG:明朝 | 歷史 | 明朝那些事兒書籍 | 明朝歷史 | 明朝皇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