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城鎮化將會以何種形式在何時到達飽和點?

中國的城鎮化運動在近年來達到了其速度的峰值,根據數據顯示中國的城鎮化率已經達到歷史最高,超過50%。 雖然距離歐美髮達國家的80-90%仍有很大距離,但是按照目前的發展趨勢也是可以在不遠的未來達到飽和點。 請問中國城鎮化的飽和點將會有怎樣的具體體現,以及大概會在什麼時候到達?


從主要發達國家經驗數據看,中國離飽和點還早:

全球主要國家城市化水平(IMF,2011)

日本90%以上,美國80%以上,中國目前不到60%。以美國標準還有20個百分點,也就是近3億人潛力;以日本標準還有30個百分點,也就是4億多人潛力。

中國城市與城市之間城市化率也非常不均衡:

深圳城鎮化率100%,上海超過89%,北京超過86%,廣州超過86%,這些城市提升空間有限;

合肥城鎮化率72%,鄭州城鎮化率約71%,成都剛過70%,重慶剛過62%,這些城市還有20%提升空間;

三線以下城市,特別是中西部地區,城鎮化率還比較低,如遵義(常住619萬人)城鎮化率約45%,南充(741萬人)城鎮化率45%,洛陽(700萬人)城鎮化率52%,南陽(1010萬人)城鎮化率43%。

2017年的現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城市化率已基本到頂,值得重點關注的其實是二三四線城市的城市化。與之相關幾大問題:製造業遷移、房地產開發、人口城市化、裝修家居、汽車消費、商業零售布局。

除開一線、二線城市,中國三線、四線、鄉鎮、農村人口還有10億還多,這才是中國人口的主體,也是快手、今日頭條的主流用戶。這樣的人口基數意味著,消費力不可小覷,無論什麼公司都得特別關注。

對未來感到迷茫和無所適從?微信搜索未來知識圖譜(ID:futureknowledge),回復「投資未來」獲取《未來五年,這7個行業將爆發性增長》


城鎮化的意義在於將人口和資源同時集中在一起,有效增加資源的利用率,舉個例子,現在三甲醫院為什麼都開在大城市,有人抱怨說這是對三四線城市居民的不公平,但是三甲醫院所在的位置也有他所在的道理。首先三甲醫院對應著優質的醫療資源,而優質的資源必須要被高效率的利用,否則就是一種浪費資源的做法,這種浪費我覺得更應該為眾人所詬病,而要提高利用率的做法不在乎就是將資源放在最多人能夠用到的地方,比如說一線城市,否則你把大醫院設置在一些窮山僻嶺的地方,這才是最浪費的做法。
通過上面的舉例,我們也可以知道為什麼城鎮化是中國發展的必經之路,所謂的發展,就是從生產效率和資源利用效率低下的初級社會變成高生產效率和高資源利用率的成熟社會,而城鎮化就有著其尤為重要的意義所在。我們可以嘗試猜想一下我們成熟社會的結構框架,中央是超級大型城市,其周圍包圍著同樣規模的超級大型城市,這些城市都具備著接近於完全充分的資源利用效率,而唯一的區別就是越趨於中央的城市具備越優質的資源,而創造財富越多的人就著享受越優質的資源而已,而包圍這些城市族群的便是物質資源的生產地...農場和工廠。
上面的設想中的超級大型城市肯定也是有著規模和人口限制的,這和現在的一線城市限制人口流入的道理是一樣的,大城市中的優質資源是有限的,當這些資源的利用到達一定程度後就會逐漸飽和,繼續舉醫院的例子,一個城市裡的醫生就那麼多了,如果評論一個醫生每天只收治一個病人,那醫生效率明顯不足,而如果評論一個醫生每天收治二十個病人是他的極限,若是要他每天在多分配上百上千個病人,這樣還怎麼得了,這樣子的結果就是超過飽和度的這些人將不能及時得到救治,這也可以解釋現在為什麼北上廣深充斥著那麼多看病難、看病貴、醫患關係緊張的社會矛盾了。


城鎮化的前提,是工業經濟的集約化,專業化,資源高效利用。

中國的工業經濟的集約化,專業化,資源利用如何呢?。

爵士貓 (作者) 回復路過deep14 小時前

我國的城鎮化剛進行了一半,城鎮人口之前十多年和往後的幾年都會有明顯的增長!

中國的城鎮化就是搞房地產!

城鎮化本是一種工業經濟集約化以後,整個社會的資源利用效率更高,從而形成人口的集中聚集的效果,才有集約化。

中國的城鎮化,就是把城市規模直接攤餅,根本就沒有工業經濟的集約化效率。而是工業經濟被房地產市場捆綁。

2查看對話推薦摺疊刪除

路過deep回復爵士貓 (作者)13 小時前

國外是經過工業革命工廠缺少工人,圈地運動把農民轟進城,中國是運動式的造新城,先把人趕進城,再解決就業!中國的城鎮化太急功近利肯定是不健康,但是對題主的問題:十年內的房價沒有太大影響!

爵士貓 (作者) 回復路過deep12 小時前

中國就是用城鎮化的口號,搞房地產。搞房地產本身是虛假的城鎮化,也就是蓋好了大宮殿,看的熱鬧壯觀,但是光有大宮殿,經濟本身水平還停留於未蓋大宮殿之前,,其後果你們年輕的一代要承受了。

=================================================================

經濟增長方式的國際比較與中國的選擇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 田春生

一、各類國家和地區經濟增長的路徑及其特點

世界經濟的不斷發展,總是伴隨著各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和增長方式的不斷變革。而且,經濟 增長與發展的歷史性變革,通常都是由世界經濟中的某個或某些強國所帶動的。 從世界範圍看,以經濟持續而快速增長所帶動的工業化進程, 「成功的國家」大致有兩種類 型。前一種類型屬於經濟發達的「先行國」 ,即發達市場經濟國家;後一種類型是戰後利用「後 發優勢」崛起的「後發展」的日本和「亞洲新興工業化國家」 。在這兩種類型的國家中,一個國 家由經濟起飛到工業化的初步實現,經濟持續增長的時間不盡相同。 「先行國」的發達市場經濟 國家的經濟增長期,要比「後發展」國家的經濟增長期長得多,年經濟增長率也低得多。在「先 行」的發達經濟國家,例如主要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以粗放增長為主要方式的經濟增長,其經濟增 長期持續了大約 100 年的時間。自 19 世紀後期起,美國和歐洲等發達經濟國家,就開始向集約 經濟增長轉變。在「後發展」的亞洲新興工業化國家包括日本在內,經濟的快速增長期大約為 20--30 年的時間。 日本自 1956 年到 1973 年保持了 17 年的高速增長, 其間年均增長速度達到 9.8%; 新加坡從 1966 年到 1984 年保持了 18 年的高速增長,其間年均增長速度高達 9.9%;韓國從 1963 年到 1989 年的 26 年中,經濟增長速度高達 9%。之後,這些國家的經濟水平與「先行」的發達 國家經濟差距大為縮小,相繼接近發達國家的經濟水平。

與「成功的國家」相比較, 「失敗的國家」也可以分為兩種類型,這些國家的經濟增長曆程, 值得人們加以研究和總結。一種是以前蘇聯為代表的中央計劃經濟,其經濟發展的基本路徑是一 種以發展重工業為主導、是一種高耗資、壓消費的資源配置方式;而將不斷提高要素生產率這一 至關重要的因素棄而不顧。而且,由於「資源有限性」這一基本的經濟原理,即使粗放型的高速 增長也難以為繼。最終結果是:經濟增長的逐年下滑,經濟衰退和幾近崩潰。另一種是拉美國家 的經濟發展方式,其基本問題是:戰後,所有拉美國家的經濟增長率僅僅提高了 1 倍多,在人均 GDP 的增長率和增長速度方面,拉美國家大大低於東亞國家。特別是在 80 年代,拉美國家陷入 了 30 年代大蕭條以來最為嚴重的經濟危機,因此被稱為「失去的 10 年」 。

根據經濟增長的方式、路徑和基本特點,這裡分別闡述「成功的國家」的經濟增長。

(一)美歐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的經濟增長及其特點 發達國家經濟增長方式的變革歷程相對較長。而且,各國經濟進入高速、集約經濟增長的時 期也不盡一致。在本世紀初,這些國家經濟增長中的科技貢獻率只有 10%--20%。當時,美歐發 達國家經濟增長主要依靠:一是,工業經濟的增長依靠資本和勞動的投入;二是,農業經濟的增 長憑藉開墾擴大可耕地和增加勞動力;三是,經濟增長主要依靠要素的增加。據統計數據,在 19 世紀的 50— 70 年代的 20 年中, 工業生產和鐵路建設迅速發展, 其中美國增長了 3 倍, 法國增 長了 2 倍, 英國增長了 98%。因而,在本世紀初的 1900 年到 1913 年,世界工業生產年均增長率 顯著提高,達到了當時的最高記錄—4.2%的增長率。但是, 工業增長主要是依靠資本的凈投入和 勞動力的增加,總和要素增長率在經濟增長中的貢獻份額仍然較低。直到 50 年代之初,美歐的 經濟增長在效益和質量上得到明顯提高,科技貢獻率上升到 50%左右。在 1865— 1914 年期間, 美國勞動生產率的總增長率高達 20%,勞動生產率年平均提高 1.6%。從生產率方面看,美國經 濟的迅速發展是在二戰前後這一段時期。據美國政府總統經濟報告的數字,1889— 1937 年期間, 美國生產率平均每年提高 1.9%;1937— 1973 年期間,生產率平均每年增長 3%;1973— 1989 年。在 1973-1989 年,美國生產率出現生產率滑坡,這是因為美國的

服務業在經濟中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比世界上所有國家都高,當時達到 74%。從國際比較的 角度看,在這一時期,正是歐洲國家和日本大大縮小與美國的經濟差距的時期,這個時期歐洲國 家在服務業方面的勞動生產率迅速提高,歐洲一些主要國家的服務業的人時產量平均每年提高 2%。 美國經濟是在 19 世紀中葉開始騰飛的。在這一階段,美國經濟以驚人的速度向前發展,工 業生產迅速攀升。1894 年美國工業總產值佔到了世界產值總額的 30%,1865— 1914 年間,實際 國民生產總值上升了 6 倍,平均年經濟增長率為 4%;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按 1929 年價格計算) 從 1874 — 1883 年的 263 美元,提高到 1910 年的 611 美元,超過英國而躍升為世界第一經濟強 國。②自此,世界經濟科技中心從歐洲轉至美國。二戰後,美國經濟實現了二戰後持續時間最長 的經濟增長期。在此期間,強大的技術創新能力及其對促進經濟發展產生的巨大作用表現得尤為 突出。經濟學家普遍認為, 「發明和專利的指數式增長」是過去10年美國經濟增長的巨大推動 力。 美國經濟: 「科技創新拉動型」的經濟增長。美國經濟崛起的因素很多,而以下因素對於美 國從落後的殖民地國家轉變為世界第一強國,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1. 技術創新是推動美國經濟增長的強大動力。美國是一個富於創新和發明的國家,在長期 的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它始終保持了科技創新和技術發明的國際領先地位。美國的科技創新建 立在:一是它源於強大的研究開發能力。美國在研究開發方面的投資,始終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 位。自 1960 年以來,美國聯邦政府和企業在研究開發方面的支出,平均每年佔國內生產總值的 2.5%;其中,聯邦政府的開支約佔 48%,其餘為私人企業和學校等。而研究開發對於生產率提 高的貢獻率,根據美國勞工部的估計,在 1963-1992 年年平均大約佔到 0.2%。

二是重視技術改造。美國的設備平均折舊率已經由 10 年前的 5.8%,提高到 6.5%,技術改造的效益非常明顯。科 技創新和技術發明是美國生產率迅速提高、從而實現經濟騰飛的重要決定性因素。 2. 高新技術行業成為美國經濟的 「支柱行業」 以信息技術和知識經濟為核心的高技術革命, 。 不斷推動美國高新技術產業的飛躍發展。90 年代,美國信息產業已經超過 80 年代的三大經濟支 柱:汽車業、建築業和鋼鐵業。④ 而且,美國高度重視用高技術對傳統工業進行改造,使傳統工 業得到較快發展。在過去10年中,美國的技術創新呈現以下三大特點。 第一,新發明層出不窮。美國達到第一個100萬專利花了85年,而專利數從500萬增 加到600萬則僅用了8年時間。近年來,美國發明專利增加最多的是計算機、通信和生物技術 領域。第二,科技發明轉化為生產力的速度大大加快。美國進步政策研究所的研究發現,199 0年美國公司推出一項新產品需要35.5個月,到1995年只需23個月。1990年,一 輛汽車從概念設計到投產需6年時間,現在只需兩年。70年代,美國公司生產的產品中只有2 0%是新產品,到80年代這一比例已上升到三分之一。第三,技術進步使美國勞動生產率的增 長速度明顯加快。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格林斯潘在去年10月份的一次講話中認為,當前, 美國技術創新浪潮的重要特點是信息技術發揮了巨大作用, 其表現是充分的實時數據大大減少了 生產每一單位產值所需的時間,同時推動了新產品的大量增加。新產品的生產又吸納了多餘的勞 動力,其結果是過去5年內提高了就業率,使勞動生產率增速大大加快。1980年至1990 年,美國非農業部門的勞動生產率年均增幅為1.6%,1990年至1998年則提高到2%。 近兩年,美國勞動生產率提高速度進一步加快,達到4.9%,成為7年來增幅最大的一個季度。 美國技術創新速度加快主要得益於以下幾大因素。 首先是美國政府高度重視對科學技術和人 力資源的投資。柯林頓政府執政以來採取了三大經濟政策,其中之一就是促進對新技術的投資。 為了推動發明與創新,柯林頓最近簽署了旨在加強美國專利和知識產權制度的法案,並宣布對研 究與實驗項目的減稅期再延長5年。其次,美國的研究與開發投資大幅增加。據《研究與開發雜 志》預測,去年美國公司用於研究與開發的投資比前年增加了12%,今年將再增加10.6%, 達到1872億美元。加上聯邦政府和大學等其它機構的投入,今年美國研究與開發投資總額將 達到2662億美元,比去年增加7.8%。此外,美國公司有支持創新的傳統。分析家們認為, 美國公司普遍勝過別國公司一籌的表現之一是,注重扶持 那些處於早期階段的創新性公司。以 1999 年為例,美國的風險資本投資增加了1倍,達到了 400多億美元。據波士頓大學的塞繆爾?科塔姆和哈佛商學院的喬希?勒納發表的一份研究報 告顯示,1999 年,1美元的風險資本投資產生的專利比1美元研究與開發投資的「產出」多3到 5倍。① 3. 拉動美國經濟持久而快速增長的是工業製造業。1879 年,美國的第二產業已經超過農業。 到 1900 年,機器製造業已發展成為一個重要的、獨立的生產部門;1929 年,美國的工業增長指 數達 88.3%,順利實現了工業內部的結構調整。重工業(以資本密集型為主)超過輕工業在全部 加工工業中的比重,一批新興產業如汽車、電器製造業迅速崛起,成為美國最大的產業部門。 美國經濟的強勁增長越來越顯示出,製造業是推動美國經濟增長的第一大動力,90年代美 國製造業的成就遠遠大於80年代。1992到1997年,美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29 %來自製造業,使製造業成為對美國經濟增長貢獻最大的部門。② 同時,製造業也是推動美國技 術進步的主要力量。統計顯示,美國全部研究與開發投資的57%來自製造業,其中來自交通設 備、電子和化學三個行業的投資就佔38%。由於大力開發和採用新技術,製造業本身的勞動生 產率也隨之提高。自1983年以來,製造業的勞動生產率年均增長了3.4%。進入90年代 後,製造業的勞動生產率增速進一步加快,1996到1999年超過4.7%,勞動生產率的 提高又進一步帶動了美國經濟的整體增長。 製造業對美國經濟增長的貢獻還表現在出口方面。1992年到1998年,美國經濟增長 的24%歸功於出口的增長。而在美國的全部出口總量中,製造業的出口佔62%。1985年, 美國生產的製成品中僅有約7%出口到國外,目前這一比例已接近15%。此外報告還說,美國 製造業的乘數效應,即製造業生產過程中帶來的中間產品和服務的生產活動,也明顯大於其它部門。製造業每1美元的最終銷售額可以帶來1.19美元的中間產品和服務的生產,而服務部門 只能帶來77美分。另外,每100萬美元的製成品銷售額可以支持10個製造業部門的就業崗 位和6個其它部門的就業崗位, 而勞動力密集的服務業每100萬美元銷售額雖然可以支持17 個服務業崗位,但在服務業以外的部門只能創造兩個就業崗位。     4.產權制度和企業家文化,成為經濟增長的制度保障。隨著私營經濟的發展大,美國政府 通過立法形式,對私人財產權和經濟利益進行保護,積極支持私人工商業,使得大批開拓性企業 家脫穎而出,成為大型和巨型跨國公司。一大批企業家和私人公司的發展壯大和實力增強,又拓 展成為大型世界性跨國公司,例如美國惠普公司、國際商用機器公司等。美國的跨國公司在世界 上為數最多、競爭力最強,成為美國經濟稱霸世界的一個強大支柱。1999 年,在世界 500 強中, 美國的跨國公司佔到 185 家,這些公司大都是計算機、電信、證券等行業的跨國公司,而且美國 還不斷通過跨國購併和兼并等方式,加強其對全球市場的控制力。美國的跨國公司在全球內配置 其生產、銷售和研發體系,通過全球資產組合的多樣化和國際化,使其全球收益達到最大化。美 國企業和公司的發展壯大,與它的企業家文化有著直接關係,其有利於創業的融資體系和創業環 境,使美國成為高科技企業家成長的搖籃。  5. 美國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相對優秀的人力資源。美國統一和以後的疆域拓展,使美國 實現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物質與人力基礎迅速擴大,從而導致生產規模和世界市場的擴張;同時, 美國作為一個移民國家, 僅在 1865— 1914 年移民到美國的歐洲人數就達 3000 萬; 在移民政策上, 美國高度重視移民者的文化、科技和其它素質,把移民者能否促進美國經濟增長作為首選條件。 另外,美國還擁有一支龐大的科研隊伍和高素質的勞動力。美國勞工部的經濟學家預計,199 8年至2008年,美國新增加就業崗位的三分之一將由擁有大學以上學歷的勞動力來填補。 6. 長久穩定的社會和政治局面,對於經濟增長起到重要的保障。南北戰爭結束之後,美國 政局一直保持穩定,政府將主要精力致力於經濟發展,迅速建立起統一的全國市場和工業體系。 在「一戰」和「二戰」時期,美國本土沒有戰爭,它反而通過出售軍火大發戰爭財;在歐洲各國 戰後恢復時期,美國又將自己的工業製造業向外擴張。應該說,這是美國工業化成長並走向成熟 的重要階段,這些因素是美國經濟經久不衰的基礎因素。


按照日韓發達國家的經驗,首都城市圈佔據了人口的很大一部分。中國的大城市需要加大供地,比如北上深。但為了地賣高價,每次都像擠牙膏一樣限制土地供應來高價拍賣。其實大城市面積都不小,但大部分都荒野或者空置在。東京城市圈人口都達到了3600萬人,如果北上深達到這個程度,就可以吸納1個多億的人口。然後每個省份還去發展第二批第三批大城市(易省會城市改,成立新的直轄市最直接了),這樣又多了很多大城市來容納更多的人口。讓中國60個人口超過1000萬的大城市,就可以吸納超過6億的人口(差不多平均每個省2個),包括住房和就業。然後一些零散的中小城市容納其它人群。至於荒廢的一些縣城,可以發展大規模的農業,種植等等。


因為在農村工作的緣故,不僅可以就頂層設計上進行可行性思考,還能就農村實際,提出質疑。
國家城鎮化要解決「三個一億人」的問題,在指導精神上,要求以人為本,以市場為主導,以農業發展為目標,以穩定為前提。在具體執行上卻犯難了,農民盼望拆遷,政府賠不起,拆不動,企業參與的話,商人逐利,與政府,與百姓博弈,到最後弱勢的老百姓的訴求可能無法滿足。
所以,在具體執行上,很多試點都是規劃藍圖做的很棒,但是具體執行上舉步維艱。至少我所在區域城鎮化開展比較困難。
多讀讀報紙,而且要多讀官方主流媒體報紙,裡面不乏真知灼見。很多東西都很接地氣。
中國的城鎮化難以協調各方利益,還有很長路要走。

Ps:晚上老同事回來多喝了點,邏輯有點混亂,請見諒。不滿意我會好好改。酒是穿腸毒藥,為了自己也為了家人,臉紅的人一定不要喝!不要喝!不要喝!


當農村人不再背井離鄉出來打工的時候


城鎮化模式:先小後中後大,和讀書一個樣,農村到集鎮,集鎮到縣城,縣城到市區,市區到省會,省會到北上廣深一線城市,最重要的是以人為本,因為個人的生活習慣和賺錢能力是慢慢積累的過程,一下子到大城市許多人都轉不過彎,需要一步一步去適應,無論是樓上提到的日韓大城市圈效應,還是歐洲的小城市區域化模式,都不一定適合中國國情,關鍵是中國人口眾多,辦理醫保牽涉14人口,9年義務教育說了30年了,直到2006年才實現,城鎮化應該是勞動人民根據自己實際情況去處置的,群眾認為自己在哪好他就到哪裡。簡單通過行政規劃推動或者控制很難有效,三峽百萬移民安置耗費巨額資金才得以完成,故土難里,個人生活習俗,朋友親屬圈等等,城鎮化關鍵是以人為本,站在老百姓個人的立場考慮,都比較好理解!


說個題外話,多年之後我相信大家都會覺得國家追求的城市化其實是錯誤的、急功近利的。城市化應該是一個自然的過程,現在大城市的各種病其實就是這種急功近利的苦果。


城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城市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對城市總體規划進行局部調整,報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原批准機關備案;但涉及城市性質、規模、發展方向和總體布局重大變更的,須經同級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常務委員會審查同意後報原批准機關審批。


中國的城鎮化我認為是相當失敗的。中國模式是以大城市為點擴大大城市面積而不是建立新點從新點去建設新城.目前全國各大城市我認為都過飽和了除非改變發展策略否則已經到頭


中國的城鎮化進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因為他必須要根據中國的基本國情來發展,在這個過程中,首先要解決的就是農民手中的土地問題,只有國家有政策啦,農民手中的土地經過流轉出租,得到了最大效益,農民才會進城務工,而不是一味的種地,還有就是農民進城後生活來源收入水平。是想農民進城後連自己都不能養活,沒法生存,他又怎麼會把手中的土地流轉出去呢?如今只能說,政府出台一系列惠農政策後,農民通過來買地網,農村產權交易所將收中的土地進行合理合法流轉,獲得利益,然後進城解決就業問題,中國城鎮化的進程才會加快,以為這一切對農民來說都需要一個保障,假如不能實現,城鎮化進程還是行不通的。


國家的棋是這麼下的 這幾年到處都是各種農產品生產過剩 滯銷的消息 原因是無序的生產 所以提出了供給側改革 (根據歷年的大數據,確定農產品消費數量和時間進行估量生產,不夠的就進口) 和產業結構升級(把農民的土地收歸國有,生產用地再發放給大型農產品生產企業,農業補貼是對於大型農產品生產企業而言,扶持企業做大做強) 農業人口城鎮化一方面是有房地產這方面的考慮,另外一方面農產品生產企業以後的員工就是這些已經在城鎮居住的原來的農民(城鎮的建設位置會以大量農業用地的位置為準,建設的很近),這樣既穩定了農民的收入,又保證了農產品的生產質量和數量,也能打造一批有競爭力的高科技現代農業集團,糧食安全問題也因為對企業的監管得以解決。
農村人口城鎮化還能解決農村人口分散導致的醫療問題,電網集中供電問題,生活環境和住宅周邊配套商業和服務問題,還能部分緩解大城市的人口大量湧入擁堵問題。


作者:跨浪荊沙
鏈接:國家正在發展城鎮化,到後期,農村人口減少,會產生什麼樣的變化?又會有什麼樣的土地政策? - 跨浪荊沙的回答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


推薦閱讀:

2013年身邊很多人都在說經濟形勢不好,你所在的行業有哪些跡象可以反應出真實的經濟狀況?
海南還有多久能追上台灣?2030前行嗎?
政府應該救市嗎?歷史上美國股票市場是如何救市的?
2015 年初,中國製造業形勢有多嚴峻?
如何看待中國建立亞投行背後的戰略意圖?

TAG:中國經濟 | 中國 | 城鎮化 | 城市化城鎮化 | 土地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