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是否正確?
永樂遷都於古於今都議論紛紛,永樂一朝批評聲就不斷,現在仍然眾說紛紜。美國學者費正清指出北京「這一宏偉都市遠離它的經濟源泉,維持這一中心所用的人力和物力在明代滅亡和在帝國時代結束之前,一直消耗著政府的收入和人民的財富」。
法國布羅代爾也曾說:15世紀初中國放棄了因長江之利而對航海開放的南京,卻定鼎北京,「背離了利用大海之便發展經濟和擴大影響的方針……正是在這時候,中國在爭奪世界權杖的比賽中輸了一局」。
另朱棣身後繼立者明仁宗也曾復北京為行在,修茸南京皇城,甚至在遺詔中也說「南北供億之勞,軍民俱困。四方仰咸南京,斯也吾之素心」。
那麼,如何明成祖遷都北京?從長遠來看,這一遷都行為到底是對是錯?
我不知道這個問題如何能回答得有意義,難道現在科學家已經在超級計算機上建了大萌的模,遍歷了定都洛陽、西安、應天、濟南、懷來的所有解?
大萌朝遷都之後幾十年就亡國了嗎?並沒有,延續了二百多年,可見它在統治人民方面是成功的。似乎不能假定一個王朝可以無憂躺到二百多年,至少之前的北宋、大金、南宋(南宋的軍隊基本是重建的)、大元都不是,大遼庶幾近之。明朝能在北京維持二百多年,不能說明「遷都北京是對的」,至少說明明朝圍繞著新都北京而實施的漕運、邊鎮等等政策對應當時的局面還是有效的咯。雖然京軍在弘治以後廢掉了,可是蒙古人也足夠弱雞啊,不要緊。此外建都北京對北方居民也帶來一些好處么。至少我個人覺得在北方有個大城市能夠方便華北之人來遊學還蠻好的。要知道建文朝的黑歷史之一可是廢除了北方五省的官學啊……
至於扯到現代化的問題就更無聊了。這世上只有西歐進行了原發的近代化,只有英國進行了原發的工業革命。而這一切是建立在西歐人以強大武力為後盾、吸納全球技術、佔有全球資源的基礎上的。這個過程里中國扮演了奢侈品、成癮品生產國的角色,只需要有些近海兵船維持港口秩序,就自動有人上門買貨,當然沒什麼發展海軍的動力。鄭和艦隊也無非扮演一個武裝絲綢推銷員的角色。大萌官方根本沒有做好消化買回的香料的準備,拿來抵公務員工資…我覺得期盼安南、日本、蒙古再強一些,或者大萌打打內戰,進一步刺激山寨改進西方火器的步伐、促成軍隊近代化還現實一點兒,實在不行架空建文帶兵流亡海外也行啊……天朝物產豐盈除了先進軍事技術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本來就是真的。天朝和其它主要文明天區地隔,技術傳入都吃不上熱乎的(所以論證天朝一切技術本土起源的也很可以理解,祖先留下的怨念么),能搞出造福若干全人類的技術已經很厲害了好不好,你們不要埋怨祖宗了…
這世上會有一個定都別處、比本位面統治得更好的大萌嗎?這讓我想起了新出的《建豐二年》。是啊,(我心目中的)王朝史就是這樣成王敗寇的學問。可是如果隨便邁過界限,不就成為野老村言、鍵盤內閣了么。
先說遷都的好處,
打蒙古人方便了。重兵和糧草可以屯在北京附近。
不是自己的兒子侄子叔叔統兵,而是自己統領全國最精銳的兵馬,對於一個靠武力奪了侄子皇位的人,心裡放心……這個是最重要的
甩開了那幫南方人為主的官宦網路,自己能用自己的老班底了,幹活更開心……
說說正題
放棄海權,那是是統治者、統治階層、整個讀書人的腦子二B了,管遷都個屁……
如果不想放棄海權,北京離天津才多遠?有著渤海那麼平靜那麼廣闊的一個大內海,東北大量的樹林可以提供優質木料,為啥不繼續造寶船?江南是經濟重鎮,不是首都了,更多人口、資源可以用來發展經濟和生產了,經濟發展更好不是?……那為啥會把海運停了……
放棄海權,那還是因為腦子壞掉了、被狗啃了。心思全放在內鬥爭權上了。跟遷都沒毛關係
再扯點別的,為啥明朝放棄海權
因為海軍跟陸軍最大的不一樣,他幾乎是自成一國的……海軍非常強大,而且常年在外,將領不好選,皇帝怕他謀反,所以,就出現了馬和等一票太監統軍……太監無後而且名聲不好,就算謀反,也不會有多少人相應……這樣造成太監的勢大,鄭和下西洋成功後,太監的勢力達到很高的高度,內廷超過外廷的實力,文武百官讀書人不答應,一群下面少一截子的閹人腐人都爬到老子頭上了,老子讀了那麼多的聖賢書而且還有JJ,怎能咽下這口氣……就想起法子禍害海軍……海圖燒了,寶船燒了……圖紙燒了……海運禁了……海軍廢了……一群流民一般的倭寇就能禍害整個沿海百年……瑪德,一群雜種……應該把他們都閹了
著名的「歷史學家」席德梅爾在《文明5》中說過,首都就要靠山沿河坐丘陵(佩特拉去死去死),分城才要沿海搞經濟。從這個模型看明顯北京更適合建都,燕山,
永定河,雖然是平地,在西郊就是成片的丘陵,鎚子和食物都不少,妥妥的建都首選地區啊,周圍還有河北的麥,棉花,山東的鹽,遼寧的鐵,石頭,內蒙的馬,牛,羊,而且還臨邊境,我個人就非常喜歡首都堵口防禦,後花園分城出兵打仗的模式。
試想要是在南邊建了都城,全是水田和沿河平原,糧食是不少,鎚子上不來,好不容易造出來個諸葛弩,跑半天都跑不到邊境去,沒有北京堵口,後花園發展也發展不安生,北方的鄰居搞不好隔一段時間就來燒你一座城。
所謂遷都說法並不完全準確。之前的元朝實施的是兩都制,上都和大都都是京師。朱元璋在洪武元年就把汴梁設為北京,後來又想立西安。朱棣只不過站在他自己的角度上把北都設在了北京,但歷來都有太子在南京監國的傳統,所以並沒有完全擺脫兩都制。
從另外一個角度上看,雖然北京靠著漕運從江南吸血而存活,但是如果皇帝在南京更靠近經濟中心,恐怕不用幾代就完全糜爛,這樣的王朝又能生存多久呢?
至於遷都北京,放棄海權一說,這真的是馬後炮了,明朝沒有達到這個level。西歐的海上博弈,光靠貿易是不夠的,需要殖民直接種植作物才能控制貿易。而明朝認為南洋莽荒之地缺乏文明教化,哪像天朝地大物博,根本不屑什麼殖民地。這個太深奧,我只是覺得他曾是燕王,他一生被篡位陰影籠罩,所以離開了自己的地盤他還會怕有人端了他,他在北京打蒙古人方便。。。
沒錯,你到北京旅遊一圈就知道了,北有關山之險,東有運河之利,地利和經濟問題都解決了。從隋唐就開始的就關山還是就運河,當時運河是到洛陽的,開始搖擺,優選還是北京第一,南京第二。南京沒有關山但是有長江之險啊。
我就題主的問法來回答一下。
這種問題就是事後諸葛的問法。當權者在決策的時候從來都是在當下形勢下出發各種利益相互權衡的做出最大有利於發展的角度來思考問題的,這根本談不上對錯,舉個栗子,你要做飯了,發現沒有食材,打算去買點芹菜回來做芹菜炒肉,可半道發現青椒比較新鮮你買了做了青椒炒肉,這個時候你問買青椒炒肉對還是芹菜炒肉對有意義么?況且,當時決策者的性格心境等等好多因素能影響判斷,而後期的學者或者研究家僅僅能依靠考古記錄等等掌握的點滴線索來還原歷史了,這就是我們常說歷史是一團迷霧的原因,在根本無法全面理解決策者當時所處的原貌的情況下,直接問對錯這麼立場鮮明的問題的話恐怕誰都不能肯定的回答吧。題主可能是想問要是燕王當年沒遷都,歷史會又是什麼樣的,這樣問的話應該能有好多精彩答案吧。
遷都與否,關係到土木堡之變究竟是北京被圍還是南京被圍。
北京被圍就算扛不住了還可以遷都南京,南京被圍就算抗住了也丟了半壁江山。
所以說遷都最大的作用不是朱棣能如何如何,而是讓後世的不肖子孫直面一線危機,不至於丟的地盤不在眼前就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雖然樓上有人覺得是bullshit,但我第一次看到這句話的時候真的是熱血沸騰啊。
文化也有一部分吧 從唐末到明初 幽燕地區已經和中原地區分隔了五百多年 人口和人文思維已經和內亞民族一致化了 和中原正統的儒家官僚文化格格不如 這也是朱棣能造反成功而別的朝代封王所做不到的基礎 在明初浙東淮西中原人心中 他們看幽燕地區應該和我們現在看新疆西藏差不多 帝國邊陲 野蠻而不知忠義 蒙金的帶路黨 對當地文化是不重視甚至迫害的 史天澤和張宏范家族就是在明初被清算的 結果引起當地人的強烈反彈 燕王順勢利用了當地人反南方的情緒 仔細看靖難雙方的戰役和實際控制區域 與唐末河北三鎮對唐 遼對宋的區域幾乎完全重合 恰恰說明經過長期的內亞民族統治後 當地人對大一統王朝的離心力很強 偏偏幽燕並不是越南朝鮮這一類可有可無的邊緣 是中華帝國對抗內亞民族的前線 燕王也許看出了幽燕人的離心感 所以遷都於北京 防止一個新的有內亞背景的勢力再次得到當地人的支持而拿下幽燕地區 另一方面把南方文人官僚大批帶到北方 可以潛移默化改造當地人的文化 加強對中原儒家文明的認同 抵消內亞民族的影響
原答案的例子有嚴重錯誤,我做了下修改。
只從經濟角度來看,確實是糟糕透頂。
明朝一石白糧(高品質米,供應宮廷需求)所需解運費用,宣德時為3石左右,成化時為3~4石;正德、嘉靖時為4~5石;到萬曆時以5~6石為常,明末飆升到8~10石(參見胡鐵球先生的《明代「重役」體制的形成——以白糧解運為例》一文)。這無疑加重了江南百姓的負擔,而且每年高達四百萬石漕糧的運輸,不僅要耗費大量資源,還要不時疏通運河,花費甚巨。由於都城在北京,包括宮廷柴火之類的供給大都需要發華北役,對本身役負擔就很重(北直隸承擔很重的軍隊過境役)而且不是經濟中心的華北簡直就是災難,還有額外的諸如驛役之類的損傷。
可以說北京這個首都對明朝來說是一個巨大的經濟負擔,它使得明朝的賦稅和役的利用效率降低,因此從經濟角度,這絕對是一個很糟糕的決定。
作為一個南方人,我不得不說這樣其實做得對。題主主要說明北京建都存在兩個問題,一是運糧成本,二是海權控制,那我們分開分析下。首先是運糧成本,雖然我這裡沒有各地糧賬記錄,但是,這裡涉及到兩個小問題,1你不建都北京,就不用運糧了?當年北方為防蒙古需要必然需要設立大量軍鎮,那麼軍人需不需要提供糧食?另外北方需要糧食補給的城市也不少。所以定都北京,並不是多了一個巨型城市,而其實只是擴充了一些糧道罷了。2北京建都真的會使得國家成本變高?我們知道明朝大多數戰爭都在北方,你真打仗了,人,物,錢,糧都得臨時往那運。因此,北京如果人口少的話,你連兵源都得從南京徵集了,送到北京去。這運送的大量軍隊就不需要錢了?反之,北京作為首都,會帶動大量北方人口增長,兵源就地徵集會好很多,這個開支能節約多少?其次是海權問題。在陸權至上的時代與國家討論海權就是耍流氓。那未來還是太空時代呢,咱們幹嘛不建都酒泉或海南?在騎兵縱橫的年代,發展海軍的效益太低。而且,大明的心頭大患是蒙古,我搞海軍幹嘛用呢?去掠奪東南亞?中國由於疆域廣闊,因此和西歐國家不同,常常處在領土管理能力的極限。我國家都這麼大了,還有必要去收編,啟蒙東南亞人嗎?更何況,中國靠外交和貿易可以解決大部分問題,真的發展遠洋海軍干誰去?周邊有等體量的對手嗎?而且倒不是中國不重視海權,而是中國自己的體量都等於好多國家和他們殖民地總和了。並且,那個年代,陸地意味著糧食,人口,資源,我佔領下來,就可以安置管理,海洋能做啥?打魚嗎?最後,就算是海洋環境,北京其實也好於南京。渤海是內海,周邊就只有朝鮮,出渤海就能威脅到唯一在當時有點戰鬥力的日本。無論是自身條件還是戰略位置都非常好。而南京(南京也不是沿海城市好嗎),周邊城市的出海口,雖然的確可以進行貿易,但是意義不大,能打誰嗎?貌似沒國家可以威脅,那做生意呢?這其實和首都在哪沒問題吧。本人覺得這是閉關鎖國導致的問題,而不是遷都的問題。當然了,其實那個時候閉關鎖國也是可以理解的,這個是後話了
參見民國政府
即使不遷都,明初北京當時的地理位置必定是要當作軍事重鎮來建設,有軍事重鎮就必然要有大將或者藩王鎮守,靖難之後把這種事情交給外人甚至自己親兒子,可能想想都睡不著覺吧,畢竟二皇子後來的的確確就cosplay了一把靖難。
雖然提問要求從長遠角度評價,但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不處理好,討論長遠無甚意義。這個主要取決於看問題的角度!
站在朱棣當年的角度來看,遷都北京肯定是正確的!從當時的明蒙戰略來看,大明屬於進攻狀態。比起南京和鳳陽,北京的地理位置更靠前,出征蒙古更方便!
但從明朝中期往後,明蒙雙方攻守易位,北京靠近國界,已成為游牧民族進攻的眾矢之地,真正成為了"天子守國門"!
以崇禎的角度來看,定都南京其實比死守北京更理想!而最終崇禎帝"君王死社稷",也恰恰說明對於處於防守狀態的大明,北京確實不是一個理想的首都!是的,即使是現在也是,北方因為客觀問題,如果不定都北京,中國北方不會有一個政治或者經濟上的大城市!
遷都北京是有利有弊。但不遷,留在南京?都城南京,沒一個長命的。還是去鳳陽老家?且當時蒙古人是第一大患,在旁邊面對面的干,全國安穩了這麼多年。
明朝禁海的原因是因為 宦官勢力 太強大了,主領海軍的可都是宦官,這導致內廷勢力原大於外廷,你認為那一幫子讀聖賢書的 讀書人甘心么?最後博弈的結果就是 明朝全面禁海
而永樂大帝 遷都 北京的用意可是 「天子守國門,君主死社稷」,終明一朝,所有君主都做到了這一條,崇禎皇帝在農民起義軍都打到了北京都沒用調山海關吳山桂的那支軍隊,最後更是自殺而死
至於稅收收不上來,那是國家對江南控制力度太多了,洪武永樂2朝江南你敢不交稅試試?
說到底還是農耕文明的局限性,以及天朝上國的自大,讀書人讀聖賢書都讀壞了腦子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特么的只是為了統一思想糊弄百姓,誰能想到會把整個中國都糊弄了呢?
哪個開國之君 是特么的 信奉儒術的,儒家那一套 除了修身 能做什麼
感覺不太好,北宋強於南宋,而金卻弱於蒙元,結果卻是南宋時間於北宋。無縱深之迴轉,況遷都之後,北防線必然集中於保衛京城,還有漕運之累。
一個國家對自己領土的控制能力,以都城為中心向四外輻射,離的越遠,控制能力越差。
當外族進入中原地區,漢族就很難翻盤了。
定都南京,北方邊境受不住。定都北京,對南方的控制力度大大減弱。容易發生叛亂。
明朝領土太大,不管定都哪裡,都沒辦法周全。
推薦閱讀:
※如果哥倫布當時到達的是亞洲,能否征服明朝?
※《大明王朝1566》,難看懂嗎?
※如何評價電影《南漢山城(????)》?
※嘉靖皇帝是不是一個好皇帝?
※如何看待《大明王朝 1566》中的沈一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