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踏事件是如何發生的?從心理和行為機制的角度有規律可循嗎?

據當地媒體 14 日報道,印度中央邦一座寺廟附近13日發生的踩踏事件目前已造成109人死亡,受傷者達100餘人。 via 印度寺廟踩踏事件死亡人數升至109人

踩踏事件的發生有哪些共性,從心理和行為上來看成因是什麼,身處其中的普通人該怎麼自救?


謝邀。這次印度發生的踩踏事件起因是一些教徒造謠大橋要塌,好趁亂插隊。恐慌中,人群爭先恐後,造成踩踏慘劇,另有人溺水。

世界各個國家均發生過嚴重的踩踏事故。最悲慘的踩踏事故發生在1990年的麥加,1426名朝覲者被踩死或窒息而死。

印度歷史上發生的傷亡最慘重的踩踏事件是1954年在印度北部城市安拉阿巴德舉行的印度教宗教集會上。約800人在混亂和踩踏中喪生。

中國發生的踩踏事件也很多,只是沒有造成那麼大數字的傷亡。

當整個人群產生擁擠移動時,有人意外跌倒後,後面不明真相的人群依然在前行、對跌倒的人產生踩踏,從而產生驚慌、加劇的擁擠和新的跌倒人數,最終釀成慘案。

所以當有人跌倒的時候,周圍看到的人們的第一反應至關重要,如果知情人能迅速反應,有組織地維持現場秩序並告知他人,可能就不會造成如此嚴重的踩踏。 但這很難。

首先,是人們對於災難防患意識的薄弱,因為大部分人沒有遇到過大的危險,比如坐飛機認真聽安全指示的人並不多。而警覺性差的人一旦遇險,有調查顯示,他們的第一反應都是大腦空白,什麼都不做,甚至由於驚慌做出更危險的舉動。911時順利逃生的人除幸運外很多都具有高於常人的危機意識。

其次,大部分人缺乏對群體的責任感。一旦遇險,人人自危,誰也不顧及他人,如此,要組織一群人冒著踩踏受傷的危險停下來維持跌倒現場,並非易事。

遇險反應力是培養出來的,處於地震帶的日本,發生地震時的秩序井然並非一朝一夕所得。這方面的確需要靠社會的重視和訓練來提高。

如果身在其中,首先要冷靜,仔細迅速觀察有否離開人群的路徑, 並大聲而冷靜地呼喊,盡量告訴周圍的人停下來,果已被踩踏,一定要保持蜷縮姿勢並保證有呼吸的空間。總之遇險時要沉著,不要讓恐懼戰勝自己,之後的事就是天意了。

遇險心理學涉獵範圍較廣,在這裡就不一一說明了,推薦各位一本書「注意!有人在盯著你」,非常好的一本書,我看完後還回味了很久。作者是加文·德·貝克爾,全球最有名望的危險預測專家,致力於人身安全防護和危險預測與控制。他的傑出工作為他在美國國會贏得職位,三度被任命為美國司法部總統顧問委員會委員,曾擔任布希、柯林頓、里根總統安全顧問。

遇險應對能力很重要,為了保護自己和家人,有必要學習這方面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處理自己的恐懼,成為一個智勇雙全的人,對一個人的一生影響深遠。


心理上大約沒啥說的,群情激奮啥的;行為上說是自己不能控制他人,他人對自己的影響無法抑制。
人密度大了,裡面有幾個不安分擠一下,或者起鬨喚起人們的盲從情緒或降低人的自控力和忍耐力,就可以發生踩踏了。當一個普通人在其中,那就是不主動,被動的,別人擠你,順著潮流輕輕也擠一下,保證人群不會在你這裡發生大卡,但是會在這裡小小的卡一下,降低壓力,這種情況你也不會倒的,前後左右都有人擁著你呢,你不抬腳不會被絆倒的。這是我小時候在農村趕大集的時候獲取的經驗。


首先我要要願逝者安息,天堂沒有擁擠。本來過新年的挺喜慶,誰也沒有想到會發生這種事。其次,我很贊同中華羊在群體動力學方面的解釋,從科學的角度來說,確實存在很多合理避免踩踏事件的方法。

從責任的界定來說,我覺得負首要責任的應該是上海市政府,作為城市的管理者,應該合理判斷,規劃並及時調整在重大節日期間的人群聚集路線,防止短時間內出現大量高密度聚集,如果不可避免的出現了這種問題,也應該在第一時間進行疏導(那麼多監控探頭平時挺閃亮的,關鍵時候不起作用了),而非待悲劇發生了才開始急於控制死亡人數,但是很不幸的是,這次造成了這麼多人死亡,根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超過30人死亡的定性為特別重大事故。所以後續的免職,處分等肯定是少不了的了。不過,話說回來,無論是管理者還是百姓沒有人願意出這樣的事情,但是如果是懶政或政策浮於表面,比如開個會布置一下,新聞里露個臉就算完事了,所造成的事故,就應該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這次事故,上海市政府至少是組織不力,疏導無方。

其次,我要說一說人群的問題。我們都知道: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放在這裡也是一樣的。我先說那個拋灑代金券的問題,作為一個酒吧或企業肯定會選擇在人多的地方宣傳自己,這是絕大部分企業都會這麼做的,我相信他並非想刻意地想製造混亂,但實際問題是出在「拋灑」上。在人多的地方發傳單等行為沒有任何異議,但是如果你看到人多就開始「拋灑」就有問題,因為在你拋灑的時候,你是明確知道會有很多人誤以為這是真的美元(你丫的不就是這樣設計的嗎,故意搞成美元的樣子吸引人眼球),你也明確的知道,拋灑出去後會產生哄搶。你千萬別說:我不知道會這麼嚴重,我不知道他們會搶,我以為他們就看看而已。如果你這麼說,看到了我保證不打死你。這樣的「拋灑」行為明顯的混亂了人群,在本來擁擠的隊伍里造成了混亂是踩踏事件的誘因。當然,我在看其他報道的時候,發現很多親歷者否認了有拋灑代金券的問題,所以,我也對這個問題持保留態度,等待官方的調查結果(官方總得找點原因來轉移自己的責任)。其次,在這種極端情況下,很多人肯定會產生不適或者感受到危險,於是男的設法脫身,婦女兒童開始尖叫,秩序會在這種環境下很快崩塌,這時候是急需要一個疏導出現,大家都聽從這個指揮。就像交通堵塞的時候,往往只有交警過來疏導了以後,才能慢慢通暢。而自己在裡面擠啊,鑽啊都是沒有用的。很可惜,當時並沒有疏導者及時出現,這個我認為一方面情有可原,因為太擁擠,沒法第一時間到達,另一方面也說明了組織不力,至少預估不足,正如前面說的,明知陳毅廣場已容不下那麼大的人流量,還不組織一些疏導。來不及出現的後果就是:一些人在這種壓力下,開始「求生」了。在極端擁擠的情況下,你想求生,上面也總結了不少方法,最多的就是要給自己胸前呼吸的留有空間,並且儘快離開現場。那麼根據這個方法,你首先的從無空間擠出空間來,一個人擠沒關係,但是每個人都嘗試把手擱在胸前形成穩固的三角形的時候,那必然會更多地製造擁擠,而只有強壯的人才能寄得過,還不能跌倒,跌倒了你再強壯也得被踩。婦女兒童和一些弱小的人就不用說了,別說給自己擠點生存空間了,能把頭伸著,腳著個地就不容易了。一些「求生」者就開始亂折騰了,到處撲騰,憑藉自己身強體壯擠啊,擠啊,加上現場混亂,就算這時候來了管理者,也擋不住這些牛逼的求生者不按規則的自救。當然,我把其歸為人的本性,求生的本能,捨己救人,婦女兒童先走是道德要求,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但是「強壯」的「求生者們」,請不要再混亂的時候為了你一個人求生就不顧一切地擠,這樣會造成更多的傷亡。

最後,我只有一個建議,這也是我最想表明的觀點, 那就是:
別 去 湊 熱 鬧 !


是的,就是這麼簡單。這可能會造成你的生活沒有特別的豐富,但至少不會讓你的一生都被某場悲劇陰霾。再多的求生技能,也比不上不去湊熱鬧重要。

國人熱愛湊熱鬧,也不會因為這場悲劇而減少多少湊熱鬧的人,所以,我請城市的管理者們,人民的公僕們,多思考,多調研,多評估,多做預案。別只有到了官帽子要掉了的時候才開始急,早點急,對誰都有好處。但,還是要對大家說一句: 請 不要 湊熱鬧!


我不知道這有什麼心理學原理,但是很多的踩踏事件都是因為主辦方的能力不足,如果有足夠的安保力量,設計好了科學的動線,對與會人數有正確的預估,絕對不會輕易就被踩死幾十幾百人。


發生原因就是人就是動物。人的動物性是不可控的。
要科學規範地約束人。比如奧斯維辛集中營就沒聽說過踩踏事件。人群如畜群,管理引導不到位是管理者無能。


我想說,在這分析什麼心理,什麼鎮定的都是扯淡。作為一個經歷過踩踏,並被N多人從自己身上踩過的人,我想說在這種事件中,很多東西都是白扯。我覺得靠譜些的就是說著人流,不要逆著人流,然後等待時機慢慢遠離最擁擠的地方。

看到昨晚上的踩踏事件,就過來多說幾句。
你能想像一個七歲的孩子,在樓梯的過道中被擠到在地上,看著上方黑壓壓的腳落下,踩在自己身上和臉上,那一刻真的是完全嚇懵了,腦中完全是空白,連呼喊求救都想不到去做。那一刻,可能要掛了想法從腦海中蹦出過,但還沒來記得多想,就被腳踩在身上的疼痛所淹沒。那是我人生中最黑暗的幾秒鐘?幾分鐘?。。。後來的我已經完全喪失了感覺。。。
渾渾噩噩中,我感覺到有一隻手在拉我,非常使勁,但好像有些拉不動。然後另一隻手一起幫忙拉,不知道經歷了怎樣的鬥爭,我被從無數人的腳下(那一刻我感覺就是頭頂和身上有無數人踩過)拉了出來。
當我重新站起來的一刻,我都不知道剛剛發生了什麼,只是身上的腳印和疼痛提醒著我,剛剛在我身上發生了一件很危險的事情。
很多年後,我一直很感謝當時拉我出來的那隻手,雖然我早已記不清那隻手的主人長什麼樣。但如果不是那隻手,我現在可能沒法坐在電腦前回答這個問題了。
生命不易,且行且珍惜!


我爺爺在我離家上大學那一年曾跟我說過兩句話:好事不要做,熱鬧不要看。典型的小人物的生存法則。高風險社會,細想有理。


一個人倒下了,

彷徨猶豫者接著被推到,

無意識的人流涌動,

讓後面的人根本看不清楚。

力挽狂瀾,駐足高呼。

但當你你彎腰想扶起跌倒的人的瞬間,

你又被後面擁擠的人流給推倒。


表面上是從眾心理,歸於根本是社會文化歷史背景等因素所致的一種群體防禦性心理,是人們本能的體現,或許可以說是生本能但也不純粹是。規律性嘛不好意思,我才疏學淺不好瞎說,我個人認為一定有規律可循,社會裡不安定因素增多,是說質變引起量變也好,總會有宣洩釋放轉移一類的吧。社會惡劣事件,人形成的社會反作用於人,並且是不好的作用了,很悲哀的一件事。但也不是沒得解決,突發性事件應急解決就是穩住自己,順著人流跑到人少的地方,做好保護措施,等人散了再離開,有餘力者就順著人流邊緣跑,穩住周圍人的情緒,然後周圍人再穩住周圍人的情緒,這樣大家都漸漸冷靜就好了,起碼可以少踩死幾個吧。小生初來乍到定有不妥之處,望諒解更望指出。


這個事件我沒有看過詳細報道,所以我只能從理論上談談我的看法。踩踏現象若要從心理學上分析的話應該屬於社會心理學方面,嚴格上來說,我覺得並沒有太多的心理機制,像《烏合之眾》里說的,群體中的人往往缺乏理性,在群體產生恐慌的時候,作為在群體中的單個個體是極難保持冷靜及理性的,只能跟著人群跑,這就會導致幾乎所有人往一個方向或地方跑,人越擠越多,一些人跌倒,便產生了踩踏。但此時仍然保持站立狀態的人是決難察覺到自己踩到了某人,並冷靜思考是否要對被踩之人施以救援的。而行為必須先經過心理,所以行為上也多是盲目的。


這時候要挺住腰桿 千萬別摔了
如果在人群中找到個胖子 那死也要抱穩他


個人感覺踩踏事件應該與從眾現象有關,屬於群體心理學範疇。處於群體中時,人往往會失去冷靜判斷的能力,容易盲從,而在踩踏事件中就表現為人群往哪走自己就往哪擠不管腳下是不是踩到了人。至於自救。。。。。。應該有方法,但我不太清楚。


我覺得嘛,人多的地方就別去,如果要去,就找一電線杆或者大樹下站著。。。。一旦有什麼人踩人、人推人、人打人的,你趕緊往杆子上爬,等下面的人死得七七八八了,你才下來好了。。。


在這誇誇奇談說心理問題的,什麼從眾行為都能扯出來的,一看你們就沒經歷過任何大規模擁擠的場合。這就如同問梅西過人,朗朗彈琴時心裡是什麼考慮的一樣----還有工夫思考?


說到踩踏我首先想到印度,雖然略顯片面,但從這個國家分析不外乎幾種原因!人太多。宗教信仰的人太多!


當災難發生的時候,大多數人無法保持冷靜的,就好像一個不會游泳的人,掉到水裡只會不停掙扎不停掙扎,有人跳下來救他必須從後面箍住落水者的頭否則可能會被落水者一把抱住雙雙遇難。

所以當發生火災,地震,甚至沒有發生災難而是聽到快有生命危險比如有炸彈啊 橋快斷了啊。人們會失去理智,身邊的人失去理智的話就會更加慌張,不顧一切要往安全的地方跑,不會顧及自己踩到人了或者推到人了。而且特別是人多的時候,可能沒有負責任的說法,即使隱約覺得踩到人了但也覺得這麼多人在跑,無所謂了。

人嘛,一直都蠻自私的。


就說點什麼吧,看過算完~個人淺見,發生踩踏事件的情境特點,一般有兩個:一是人個體數目很多(一句廢話,總之是擠擠擠),二是當時當地個體情緒激動(急著離開某地,急著去往某地,急著逃離神馬,急著追趕神馬,總之是急急急)。這兩者貌似也是有因果關係的,好像以前看過哪裡講「長期處於擁擠環境中的小白鼠會陷入崩潰」。如果是人呢?比如上下班高峰,或者國慶的時候各大旅遊名勝發生聳人聽聞的事件等等,即推論到人類身上也是有一定合理性的。也就是說,個體數目很多,缺乏有序引導,亂成一團,人的情緒狀態就瀕臨失控,而這個又往往會加劇前面的那種無序和混亂,惡性循環,說話嘛,口不擇言,行動嘛,橫衝直撞,然後就……唉。
所以,前些年上海世博的時候請那麼多武警、警察、志願者維持秩序,還是十分有必要的說。。。


這種行為和符合(法)勒龐 著的 大眾心理學-烏合之眾的關於群體行為的描述。
不同性質的人為了一個目標聚合而成的群體,是低智的、易受暗示的和容易衝動的。


推薦閱讀:

怎樣用博弈論解釋「皇帝的新衣」?
為什麼緬甸不能接納羅興亞人?
為什麼人類對損失的痛苦要遠遠大於收益的快樂?
如果地球逐漸遠離太陽,人類能繼續生存下去嗎?
如何獲取微觀數據?

TAG:心理學 | 社會學 | 社會 | 踩踏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