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等紀實類影視的剪輯師是如何工作的?
如何從大量的素材中挑選製作?
好看的紀錄片都是故事講得好,怎麼去講每個剪輯師都有自己的方法,這裡只說目前為止適合我自己的素材整理--粗剪工作方法:
1. 看素材之前,先聽導演講一遍故事。
主要弄明白大概的時間發展順序,人物關係,搞清楚這個故事什麼地方打動了導演,也就是他/ 她為什麼拍並且堅持拍完。除非製作時間超級緊張,否則,導演如果直接給出了故事結構大綱,那直接扔掉。不是不尊重導演,是為了保持剪輯師對素材獨立的、客觀的思考。沒看素材就出結構是剪輯師偷懶加不負責。
2. 看素材,分類,標marker,做log
首先,在剪輯軟體里對素材用顏色進行簡單分類,分類系統一般不固定,有時和潘德棋 提到的類似——「Interview」(採訪), "B-roll"(空鏡), "Archival"(檔案), 和"Recreation"(歷史重現),有時也會按照人物或者事件進行子分類,因片而異。然後把所有的素材一條不落的看至少一遍。看的同時會在所有的key moments打marker做標記,並在comments 或者log欄里輸入關鍵詞。關鍵詞要用詞統一,拼寫正確,因為在素材量很大的情況下,剪輯師經常會通過搜索關鍵詞來尋找需要的素材。
3. 聽採訪,做transcript
Transcript也就是把所有採訪內容一字不差聽寫出電子版文字稿,每段起始註明對應的timecode。這相當於給廚師「洗菜&切菜」類工作,一般會交給intern或者專門的trancript公司來做。為了節省時間,會和步驟2同時進行,剪輯師會在這段時間內看素材。我也有朋友剪片很隨性,完全不用transcript,聽到內容好的直接拉到timeline,三下五除二片子就成了,原諒我天資愚鈍急性差,沒有transcript真的沒法剪,腦袋一團漿糊,看了這段忘上段,更別說理出邏輯關係和情緒線了。。。
4. 讀 transcript,畫重點
把transcript列印出來,看的同時,畫出所有重要的內容,並在旁邊寫關鍵詞。
受制於被採訪人的說話速度,和人類大腦的工作模式,相比我們看一段採訪視頻並處理其中的語音信息,我們的大腦處理一段同樣的文字信息要高效得多。所以個人認為閱讀transcript要比只看採訪視頻不僅速度快,而且能進行更深入的思考,發現更多的內在邏輯關係,保持清晰的思路來理出故事線。
5. 與導演討論出結構
到此為止,所全部素材都很仔細的看完至少一遍,並且在寫關鍵詞的同時順帶對所有的信息進行了初步的思考、篩選、分類,故事的結構其實也該心中有數了。這時候根據看過的素材,畫出一張詳細的故事結構的mindmap去找導演,討論,修改。我的經驗是,剪輯師在對素材的熟悉程度與導演相當之前,不要去找導演聊故事結構,否則:1.根本沒有討論的必要,給什麼做什麼,紀錄片剪輯的樂趣喪失了大半;2.就算有好的想法也拿不出充足的理由說服導演,搞不好還會把自己逼得沒退路。剪輯師作為較晚進入團隊的人,對片子的了解不會比導演更多,所以只有當剪輯師和導演所掌握的信息儘可能對等時,討論才會有價值。
6. Transcript paper editing
把transcript里所有的畫過的重要內容用剪刀剪下來(連同timecode一起,不然之後很難找到是哪一段),分類,整理,排列在一起。
這時候會有很多發現:比如很多重複內容,有些表達精鍊,有些斷斷續續(可能是情緒激動導致); 比如被採訪人本來沒有講清楚的事情,通過幾句話,甚至幾個詞的重新組合,突然變得簡單清楚; 比如兩個人的不同的觀點放在一起,哪怕只是各一句,矛盾瞬間激化; 比如某種排列順序其實比原定的故事結構效果更好。。。總之,無限可能,驚喜連連,這個步驟做好了,之後可以讓導演覺得很impressive。
7. 按照paper editing搭出純採訪骨架,開始剪輯。
拿著滿是補丁的paper cut, 找到對應的採訪視頻片段全部拼接起來,現在才進入真正傳統意義上的剪輯。首先這是一條很長的timeline,嗯嗯啊啊啰嗦無比,要把所有重複的無用的信息剪掉,只留精華。然後通過調整順序,控制每段採訪之間的間隔,讓這條純採訪的timeline在情緒上和邏輯上聽起來make sense。
至此,片子的骨架大概出來了,閉上眼睛聽得懂,但沒法看,全是jump cut。接下來要用合適的b-roll等其他類型素材來填肉,讓它變得好看,也就是用畫面來講故事——影像藝術的魅力所在和剪輯師的功力所在。之前已經對所有的素材進行過關鍵詞整理,所以需要什麼樣的鏡頭應該能通過搜索關鍵詞快速得到很多選擇。一般情況下,能用畫面講清楚的內容,不會用採訪同時贅述,所以採訪會進一步刪減。
艹,這段又不能要,下面接什麼鏡頭好呢,下樓抽個煙吧。。。
作為一個從來沒用過剪輯師剪紀錄片的的小導演,我談一下自己的想法。
有很多人問過我關於紀錄片應該怎麼拍的問題,我多半堅持一點:紀錄片很大程度上,是「剪」出來的。
我一直自詡是在「用土豪的錢,養文藝的夢」,工作室的業務也接不少廣告類型的宣傳片,可是宣傳片的製作,從拍攝到後期出片,基本上已經形成一個流程,在與剪輯師溝通的過程中,我只需要給他們大概的思路,他們就可以根據大致的套路摸索出客戶喜歡的風格,日復一日,量產出片。這種時候,剪輯師的功能基本上就停留在一個替代導演「動手」的技師。
但是,對於紀錄片來說,剪輯是靈魂,脫離了商業和市場的束縛,剪輯師的功能就不再是提供技術,而是思維核心,所以迄今我做的每個紀錄片都自己手剪,僅僅一個理由:只有導演最清楚自己要什麼。
導演在前期調研,決定主題,親身拍攝時的所有經歷,所有抉擇,都不是一個坐在電腦面前看完幾百G素材的剪輯師可以體會和了解的。看每一個紀錄片,實際上都是在看每一個導演的思路。我記得大一入學的第一個作業,就是拍攝採訪一個芭蕾舞者,三人一組進行拍攝,用同一堆素材,每個人剪出自己的版本,到最後,每個成片出來居然都有完全迥異的側重點,看完之後觀眾的觀影體驗也大相徑庭。
紀錄片拍攝在前期可以預期和準備的事情遠不如故事片多,拍攝出發之前未知的因素太多,最多只能構思個大概,而在實際操作中,變數總比計劃多得多,因此拍攝紀錄片一般都是盡量多拍,所有素材拍攝回來再進行重組(例如一個不超過30分鐘的紀錄短片,幾百G素材是正常不過的),正因為素材長度遠超成片長度,加之不像故事片有嚴格固定劇本的特點,紀錄片在後期可以發揮的空間非常大。不知道大家能否體會,當你採集所有素材回來,一遍遍地重溫,整理,最後剪出一個片子,那種成就感就如同十月懷胎生了個娃,當中的樂趣是不可言喻的。有時候沒事,我甚至會翻出成片的原始素材,再重新剪一版,用不同的思路,講另一個完全不同的故事,有意思。之前那位朋友說得很多了,我再按我的思路補充幾句——
單純從剪輯師的角度考慮,您所依賴的第一個東西,應該是劇本。有的時候,紀錄片可能不象劇情片那樣,有一個很詳細的劇本出來,但至少應該有一個大致的提綱——故事的情節線如何安排,先進入哪個場景,選用哪幾段採訪等等。這些東西是在拍攝前就要開始考慮,甚至決定的。後期剪輯時,理所當然,我們要按照已經定好的思路,按部就班進行。
如果您是剪輯師,同時兼任導演編劇的話,那麼首先請您確認,自己的劇本有沒有弄好,或者說對片子的思路有沒有徹底理清。
在劇本沒問題的情況下,您就可以按場景,按故事走向,按邏輯順序——一句話,按確定好的思路,進行剪輯了。這樣一來,我認為素材多,就不是一個太大的問題了(編片時素材少才是問題啊T T)
當然,在正式開動之前,您還是必須把全部素材都瀏覽一遍,這是最基本的。就像之前那位朋友所說,場記很重要,但在沒條件做場記的時候,您也可以在看素材的同時,自己記一下,這樣後邊剪的時候會方便許多。
個人意見,不太成熟,希望對您有幫助!
一條一條地看素材,然後做筆記,之後找素材會方便點。
有時候我覺得紀錄片最好是自己拍自己剪,剪別人拍的片通常會罵娘。
「只有導演最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
在剛完成的紀錄片里,我自己擔任了導演、攝像、剪輯師。在兩周時間裡跟另外三位小夥伴兒,完成了一部十分鐘的紀錄片。累是累了點,但是獲得老師們的好評就覺得值得了。
推薦閱讀:
※有沒有關於各類鯨魚和海豚的優秀紀錄片推薦?
※如果對海洋生物很感興趣,如何增加對這方面知識的了解?
※請談論一下柴靜在紀錄片的《穹頂之下》的演講技巧,不談及內容,對比喬布斯、老羅怎樣了?
※推薦一些好看的宇宙,星際題材紀錄片或電影?
※請問有哪些經典的和氣象知識有關的紀錄片?雲,風,溫度,氣壓,雨雪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