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觀測愛好者如何入門?

作為一名天文愛好者,如何入門天文觀測?
手裡有一架天狼入門級望遠鏡,480mm焦距,80mm口徑,一台佳能eos 650D入門級單反。


謝謝邀請。
鏡子做為入門還可以。可以用來觀測行星,星團和比較亮的星雲和星系。熟讀使用手冊。練習調節,尋找目標,可以先從白天遠處的景物開始。保證把鏡子操作玩熟練了。

建議你先從行星(最好看的是土星和木星),梅西耶星雲團開始

你可以先下載一個星圖軟體,比如stellarium.這可以幫助你確定觀測對象的位置。你可以輸入你的觀測目標,它會告訴你這個天體何時出現在什麼地方。

你需要找一個適合觀測的地方,沒有燈在附近,也不會被過往車撞死或者被狼叼走。一般來說行星的話不需要很黑,陽台上也可以。但是如果要看更暗的天體,最好去近郊的地方。北京附近有一些搞農家樂的農村就不錯。

你最好每個季節做一個規劃,想好有那些可以觀測的目標。白天就記熟練星圖。你需要知道這個天體大致在哪個方向。附近有那些亮星可以作為參考物。因為望遠鏡看到的天空很小,你必須對星空很熟悉,事先想好如何從旁邊的亮星定位。

你可以買一個7x50的雙筒望遠鏡,它很便攜,視場要比單筒的大很多,能帶給你很多樂趣。

然後說照相。建議你不用借望遠鏡,直接用三腳架+照相機。選擇廣角鏡頭,多次短時間曝光後疊加照片可以給你星空和銀河。一次長時間曝光你可以拍攝出星星在天空中運行的軌跡。

總之最重要的是做好計劃,然後多多出去練習。

可以參加一個天文愛好者協會。很多大學都有,比如北大的青年天文學會。有的天文館也會組織活動。

更多細節的東西推薦看下面這個系列的書,非常適合初學者。圖示很完備。

星星俱樂部


那望遠鏡應該是個口徑8厘米的普通消色差望遠鏡,不帶赤道儀支架。配了兩個PL目鏡,可以組合中低倍率,比很多標稱幾百倍的望遠鏡厚道,算是個合格的入門用鏡子。如果你住在天空比較黑暗的地方,可以在網上查找一個叫梅西耶星雲星團表的東西,裡面是一些可以用小口徑望遠鏡看到的深空天體。如果住城市裡天空很亮就只能看見其中最容易看到的一小部分,還可以看看月球什麼的。用一個與你的單反配套的攝影介面可以把望遠鏡接到單反上當一個長焦鏡頭用,沒有赤道儀拍不了星星,可以試著拍下月亮的照片或者地面景物。不過這個季節不太合適,太冷,尤其是北方地區,看的時間長了鏡頭上都會結霜。

牧夫天文論壇里有不少關於新手如何入門的內容,可以去找找看。


你好,我是一個大學生兼24K純業餘的天文愛好者。

那就可以叫題主同好了哈。

對我來說,天文這個愛好起源於一部日本動畫片,叫《浪漫追星社》,大體講的就是一個天文社團的事情,裡面夾雜很多淺顯簡單的天文知識,比如星座故事啊恆星名字啊云云。這個興趣就是從那個時候建立起來的。當有了興趣自己就開始琢磨著玩,百度搜出來北天能看見的所有的星圖,一張一張列印,訂成小冊子,晚上在陽台一個一個比對,當然現在有各種各樣的星圖app,認星方便多了。當時最有成就感的就是在天空中找到和冊子上一樣的形狀,然後通過這個的位置找到下一個星座。有點類似後來找星雲的星橋法。其實用不了兩天,天上的星座就認得妥妥的。

然後目視就滿足不了我了,買了第一個天文望遠鏡,鳳凰114900。之前百度查過,都建議買好點兒的,但是初中生窮的叮噹響,哪有那麼多錢…鳳凰在網上出現的頻率還挺高的,第一感覺是一個大廠子,果斷入手,(後來才知道其實也就是個精緻點的玩具…)但是從鏡子里第一次看月亮,第一次看太陽(還是用的原廠送的太陽鏡,看到的太陽都是紅色的,有一次突然炸了,差點沒出事故,後來知道了一定要用巴德膜或者赫歇爾稜鏡),第一次看土星,第一次看木星…那感覺真是…四個音調的卧槽都難以表達。

接著上了高中,各種刷牧夫刷天之文,我記得當時牧夫回帖量第一的總是我,但是基本都是「LZ拍的真好」之類的廢話…很多問題都參與,所以那段時間進步很快,什麼望遠鏡適合幹什麼,各種專業名字都是啥意思,也認識了很多大神(好多現在都當爹了,為了給娃買奶粉賣了鏡子)。當時也靦腆,什麼東西不懂就自己百度,有些查到了之後,又會發現還可以拓展很多。查不到的才去發帖子問。天天刷牧夫,天天看貼,很快就明白很多問題了,而且大部分是經驗。這是很多的書都做不到的。到現在我也覺得,天文這東西,看書不如刷牧夫。

高一的暑假,刻苦學習加跟我爸軟磨硬泡,買來第一個像樣的鏡子,博冠150馬卡(配EM10)。但是依舊是那幾個目標,只是更清晰。同時在老家找到了組織,瀋陽天文協會。接下來的幾年,周末或小假期,一有時間就跟著沈天協跑活動。那段時間就開始真正的實踐了,望遠鏡這東西其實很簡單。鼓搗鼓搗就會弄了,熟練了就有速度有效率了。過了一段兒又覺得EM10滿足不了我了,換!好在我爹比較支持,直接換上了CGEM。緊接著,2012年,本世紀最後一次金星凌日,全國天氣情況不佳,唯獨東北萬里無雲,讓我在陽台上拍了個痛快!

配了CGEM的馬卡依舊是馬卡,依舊只是看,沒得拍。於是就準備開始向深空進軍,當時擺在我面前的問題是,牛反還是APO?牛反便宜口徑大解析度高熱平衡快,但敗在成像肉體積大光軸愛歪有彗差。於是從同城同好借來一隻信達10寸牛反,毛重14KG,把CGEM加了個重鎚桿延長桿才勉強架起來。在沒有導星的情況下,拍過M42和馬頭星雲等等深空天體。用10寸的鏡子目視也是極好的,M42可以看出青藍色,雲氣細節也可略見一二,看月亮更是彷彿身臨其境。然而重量和體積實在讓人吃不消,帕薩特後備箱完全放不下…所以轉而入了銳星106APO和65Q這兩隻相對輕便的鏡子。也入了導星,導星鏡,當然還有一大堆小配件兒。開始著手拍深空。放倆圖

到現在,上大學了,沒有車裝器材,自己也懶了,反而拍星星的機會少了。今天知乎看見題主的問題,忽然想起以前熱愛星星的日子。

其實從啥也不會到能拍出讓自己還比較滿意的照片這段時間也不是很長,對於業餘天文愛好者來講,我覺得最主要的就是有一隻適合自己的鏡子,有一顆願意到處折騰的心和能經得起折騰的身子。每個人偏愛的東西不一樣,所以誰也沒法給入門規定一條指定道路,但是,多聽,多看,多鼓搗就是入門的捷徑。

希望對題主有所幫助。


終於看到一個稍微能回答一下的問題了。找了一下,大概是天狼小畫師。

這款望遠鏡觀測起來比一般普消看起來舒服多了,但是焦距比較短所以倍率到不了太高,目視的話基本上月面為主,土星和木星觀測也比較出色,金星盈虧也可以看到,只是不熟練的話找目標稍微有點費時間。多用望遠鏡可以提高熟練度。目視差不多就到這了,望遠鏡另一個作用是攝影,稍微有點難度,另說。
對於入門,之前還混貼吧的時候有新人來基本上推薦標配雙筒+書,雙筒裕眾紅山和博冠獵手7x50的推薦比較多,書的話夜觀星空(天文觀測實踐指南)。觀測剛開始不是說,我有個望遠鏡,老司機帶我看火星上的石頭(而且也看不到),而重要的是大概認識天上的星星。要不然一抬頭,這顆是什麼,不知道,那顆是什麼,不知道。雙筒+書可以更好的讓你認識星空是怎樣的。還有便是手機上的軟體。

星空地圖比較小,對於新人實用性較強,可以快速的鎖定目標,簡單且直觀。移動天文台,稍微專業一點,功能齊全強大,我主要用來看行星升起落下時間來看有沒有合適的觀測目標。後三個作用類似,界面比較華麗好看。推薦的話,裝第一個星空地圖和後四個任意一個就行了。ios的話skySafari或者star walk就行。軟體對認識星空幫助挺大的,首先直觀,其次晚上散步抬起頭掏出手機就能看。而且用軟體在用望遠鏡觀測過程中可以快速鎖定目標。
總之簡單總結起來,觀測入門:雙筒+書+軟體,觀測重要的是先認識星空,而不是虎頭虎腦的跑出去看。多看書准沒錯。天氣好的時候吧望遠鏡搬出去看幾眼也是極好的。我說的幾個目標看煩了以後可以進階的觀測梅西耶天體和雙星系統之類的,這些多的是。有微博可以關注Easynight,EN菌每天都會發布當天夜空動態,還是很棒的。
說單反的話,可以嘗試拍星軌和銀河,但是環境很重要,環境很重要,環境很重要。重要的事說三遍。
可以找本地的天文愛好者協會或者其他的天文愛好者,叫老司機帶帶可以學到的不止一點點。
暫時想到這麼多,有的再補充。
附天文望遠鏡目視與攝影區別http://tieba.baidu.com/p/4235131714


前提是你不能和我一樣待在北京


本人 8歲有了第一本兒童天文xxx圖書,是我兒時對自然科學的啟蒙,從小喜歡自然科學生物類知識。這本兒童天文xxx真的對我幫助很大,從剛開始只看得懂圖到後來圖文通讀,讓我在坑爹的小學生行列里成為了天文專家。
小時候家裡有一個特別巨大的反射式望遠鏡,可是那時才6 7歲,被我一天就拆卸完畢然後再也裝不回去了。(原諒我,我這人天生愛拆各種東西,了解它的構造和工作原理)剩下的就只有一個倍數特別高的雙筒望遠鏡,8歲開始接觸天文後我也不嫌簡陋就用它觀測,雖然只能看出來土星是個扁橢圓形,看不清獵戶座星雲具體是啥顏色,大致數的清昴星團的7顆星星,但是還是幫助很大。要知道對於人這種生物,尤其是兒童,忽然明白世界之大,宇宙之寬廣,是一種怎樣的震撼,並且這都是我自己去找尋目標而不是大人給你擺好了你湊過來看兩眼就行。學習這玩意兒,尤其自然科學,親自動手實踐太重要了,不然都是紙上談兵。
對了有個小插曲,記得是97年11月的獅子座流星雨,就是ZHR2000多那次(虧我還記得ZHR這個詞?,就是說每小時的流量),我有幸目睹了,我家呼和浩特的,大冬天11月半夜1 2點貌似,白天說好了要看,晚上睡的和死豬一樣,我媽硬是把我弄起來跑到陽台裹著被子看了1小時,太神奇太美了,此生無憾!由此總結,有一個支持你學習新知識的母親是對於兒童的成長多重要,男人們找老婆一定要記住,老婆可以學歷不高,但是不能文化不高,這是兩碼事,關鍵在於對於新知識的態度和做人做事的態度,這就是素質。不好意思跑題了……
接著貌似是初中開始,我訂閱了天文愛好者這本月刊雜誌,不得不說,這書確實是一本好書!對於一個我這種只看過幾個星星和各種星座的傳說的小白,如獲至寶。每天各種看,裡面介紹好多人造衛星發射新聞,工作原理,還有外太空某某星系發生了什麼,科學家觀測到了什麼,某某超新星爆發發射伽馬射線,Swift怎麼觀測,原理是什麼。還偶爾介紹各種著名的天體物理理論,開普勒定律,多普勒效應(紅移),還有相對論計算啥的由來和簡易推算過程。各位看官一定認為我要抬逼格說我瞬間變學霸了。
其實我想說,裡面80%我都看不懂有木有……有毛病啊雜誌裡面推算狹義相對論,什麼速度平方又加又減的,還有這個和「廠」字似的符號是幹嘛的喂?(原諒我剛上初中不知道根號是個什麼東西,只見過沒用過)
唉,對於一個初中生,有些東西還是太高深了點……不過有些論點和理論,雖然不了解全貌,但是你知道大概原理,比如開普勒定律和多普勒效應,這對於你的的知識啟蒙和學習想當有好處,記得高中學這些時班上有的人一直搞不懂,說實話這東西不難,如果他們早點接觸不就好理解了嘛。總之對我一個少年來說,深感大自然之神奇,人類需要學的未知領悟真是太多了。
到了高中……天天忙活高考,雖然也還在訂閱著天文愛好者,偶爾拿出來看看,但是真是看不動了,每天晚上回家困成狗……寫完作業就想睡……對了從那會兒開始天文愛好者換成銅版印刷了,很高大上!
大學後時間多了,想著這下可以好好觀測了,知友們估計以為我要說獲得了什麼什麼成就,不過我想說我就是一個平凡的人,在四川上大學,天天都是雲,月亮都看不見
後來每天玩電腦……也就漸漸荒廢了,不過對於天文的這份愛,我還保留著。

所以說真的,設備怎麼樣真的無所謂,對於你的情況,建議你先從肉眼看起,如果想拍照,那你得買的東西有很多,赤道儀對接裝置等等。
所以,先肉眼吧,等你能比較準確的指出哪個星星哪個星座了,再考慮星空攝影,這是一門學問。推薦你看看天文愛好者雜誌,不錯的書。


一本靠譜的觀測科普書,可以先從星座開始。再了解梅西耶星雲團。一個觀星軟體 星圖或者星雲。 再找一個遠離光污染 濕度小 空曠的場地 就算沒有雙筒也一樣很棒。 後期相對熟悉了再入雙筒其實更好。


入門觀測,首先要學會認星,只要肯下功夫,花一個星期左右就可以做到,把現代、古代星圖弄到手,然後好奇的每天晚上去望天。當然如果你要是有單反+廣角鏡頭是不錯的選擇,起初並不需要天文望遠鏡,因為一個初級的天愛,用天文鏡無非就是看看月亮、加巴德膜看看太陽、在無外乎就是行星,初級天愛怕是不好找到行星的,「無論深空」。所以先從星野開始吧。拍了片子還有認星觀測是必要的。


可以先觀測北半球主要亮星


推薦閱讀:

美國阿波羅登月之後燃料足夠返回嗎?
將火星的生態環境改造成和地球類似的狀態需要花費多少?
月球朝向地球一面上怎麼會有環形山呢?
為什麼夏至不是一年中日出最早的一天,冬至不是日出最晚的一天?
宇宙形成初期的恆星和現在的恆星有什麼區別?

TAG:自然科學 | 天文學 | 天文知識 | 天文望遠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