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潛水時不能觸摸海洋生物?
昨天看到說巴厘島附近有個潛點下面的珊瑚被好幾個人刻了字,就是「到此一游」那種。我知道這肯定是不對的。想問一下不能「觸碰」的具體原因是什麼?
謝邀
你說的是這個吧。曾經在巴厘島工作了9個月的時間,除了巴厘島北部的幾個潛點沒有去過以外,剩下都很熟,當然這塊珊瑚也有(tong)幸(xin)拜(ji)會(shou)。
好了,不跑題了,說下為什麼不能觸碰海底生物。
1.最重要的就是危險!
不管你是有意還是無心,水下生物都容易傷到你。誇張點說幾乎所有的海底都是有毒性的,只是毒性大小的區別而已。
有毒的太多了,給你舉幾個最常見的吧:
可愛類:
你看看小海兔可愛嗎?
看起來好軟呀,摸摸唄?
海蛞蝓毒腺在外套膜前部,能分泌一種略帶酸性的乳狀液體,氣味難聞,對方如果接觸到這種液汁會中毒而受傷,甚至死去,所以敵害聞到這種氣味,就遠遠避開,是禦敵的化學武器。手動再見。
兇殘類:
這有個洞呃,把手伸過去掏掏裡面唄,有沒有寶藏啥的?
那個大海鰻吃鯊魚的視頻哪去了?
你看到他的牙了沒?就是大鋼的鋸齒啊,一口下去,前面的長門牙直接咬進骨。親眼見一老外小腿被咬,咬痕不明顯,就幾個小洞洞,但傷口特別深,血一直在往外涌,根本止不住。
最後救護車都來了,還在飆血。
新手殺手類:
哎呀,我剛學潛水中性不好,膝蓋和手總要抓東西咋辦?
你碰吧,沒人攔著你。尤其是死海膽,有些浪把海膽殼打到了淺沙堆里。你一個不留神,手掌一碰,爽!還有學習AOW的潛水員更要注意,海膽是夜行動物,晚上全部出來覓食了哦~20厘米的長刺刺扎進去之後就算你把主幹拔出來,極為細小的毛刺也會在裡面,用針來撥幾乎看不見,海膽毒會讓你傷口紅腫癢痛。
處理方法:多數海膽毒為鹼性,被扎後除了拔出主幹外,要向傷口塗抹酸橘汁,酸橘是東南亞都有的一種調味水果,巨酸,這時用來中和海膽毒素,當然塗抹的時候要很用力才行,不然橘汁滲透不進傷口。你想像一下,皮下有刺,然用力按壓的酸爽感覺吧……
隱形類:
我就喜歡摸來摸去,把著是石頭有安全感呢~
石頭魚給你們百科一下:
中文學名
瑰玫毒鮋
石頭魚是自然界中毒性很強的一種魚,它的"致命一刺"被描述為給予人類最疼的刺痛。石頭魚貌不驚人,身長只有30厘米左右,喜歡躲在海底或岩礁下,將自己偽裝成一塊不起眼的石頭。如果有人不留意踩著了它,它就會毫不客氣地立刻反擊,向外發射出致命劇毒,它的脊背上那12至14根像針一樣銳利的背刺會輕而易舉地穿透鞋底刺入腳掌,使人很快中毒並一直處於劇烈的疼痛中,直到死亡。
在菲律賓見過一次,呃!大母手指腫的像手腕一樣大,滿地打滾,渾身冒汗。最後疼暈了……疼暈了……疼暈了……大家當場就嚇到了,一聽呼吸還有,鬆了一大口氣。這個東西最可怕的就是你非常難辨別他,所以水下不要亂抓(苦口婆心的說)。以為是塊礁石,結果一被刺,那疼的真是翻江倒海啊。
蠍子魚:
常棲于海中的岩壁上,活象一塊不起眼的石頭。它的捕食方法很有趣,經常以守株待兔的方式等待食物的到來。它的硬棘(背鰭棘基部的毒腺有神經毒)具有致命的劇毒。
蠍子魚與石頭魚一樣,除有經驗的潛水員,一般幾乎分辨不出來。有人說石頭魚就是蠍子魚,其實不然,他們相似,但確實是兩類。石頭魚身圓,嘴角向下,有unhappy face。蠍子魚身長,兩腮似翅膀,嘴角外擴。但不論是哪種魚都是劇毒。別碰!
珊瑚類:
不行了不行了,中性又差了,快把用手推開這裡!
火珊瑚,又名刺珊瑚,俗稱兩叉千孔珊瑚。屬於水母種類,含有毒性強烈的刺絲胞。如果碰到火珊瑚,皮膚會立即產生灼燒感,同時會長疹子,並導致淋巴腺腫大。
我被蟄過…那感覺就像觸電,先是被針扎一樣,後來水下疼的直冒汗,在水下大約幾分鐘後就不疼了,開始癢,上岸後像火燒一樣,癢,腫,痛。最後變成像老繭一樣的硬疙瘩。感覺還不錯~他的恐怖在於有時候風浪大一些,滿月潮起潮落,會有一些碎屑漂在水中,你根本就沒碰到任何東西,只覺得忽然被電,嗯嗯跟水母的感覺很相似。
治療方法:用海水沖洗,然後用醋或酒精擦拭患處以減輕疼痛,最後用鑷子拔出或剔出殘留物,使用抗組胺劑之類的藥物塗抹患處可減輕發癢及灼燒感,亦可使用止疼藥物。
那除了它,普通的珊瑚就沒事了唄?你太天真了,被珊瑚蟲擦傷後雖不像火珊瑚來的那樣猛烈,但也是奇癢難忍啊。
這就是所謂的普通珊瑚的功勞,以前被蟄的。
小小貝殼類:
哇!好漂亮的貝殼啊,抓一個回去擺在家裡吧!
百科:雞心螺(Cone Snail)又叫"芋螺",主要生長於熱帶海域,一般多生活在暖海,屬於軟體動物門,腹足綱,芋螺科,是在沿海珊瑚礁、沙灘上生活的美麗的螺類。雞心螺外殼前方尖瘦而後端粗大,形狀像雞的心臟或芋頭。其種類很多,有不同的色彩和花紋,是一種含有劇毒的海洋生物,因為它的尖端部分隱藏著一個很小的開口,裡面有毒牙,可以從這裡射出毒液,足以使受傷者一命嗚呼。
你還抓不?
致命誘惑類:
哇!這個魚好漂亮啊,像一個揮著旗的武士耶!
獅子魚:棲息於岩礁或珊瑚叢中,有的見於深水 。常成對游泳,遇敵時,即側身以背鰭鰭棘向對方衝刺。鰭棘具毒腺,人被刺後劇痛,嚴重者呼吸困難,甚至暈厥。
但獅子魚行動緩慢,你別去招惹他,他是不會攻擊你的。
先就簡單說這麼幾種在東南亞潛水時容易對人造成傷害的生物,水母就不提了,大家都知道,水母須子很酸爽,有多酸爽?據我的民間調查,詢問各種國內外被多樣生物襲擊的教練,它最疼π_π。
2.生態保護方面
珊瑚是魚的搖籃,到了產卵期大魚會把魚卵產在珊瑚叢中,孵化後小魚在珊瑚叢中躲避大魚的捕食,並在這裡成長,可以這麼說:地區水下物種多樣性的多少就取決於當地珊瑚是否健康。可珊瑚又是脆弱的,生長速度特別緩慢。隨著全球溫度升高,一些淺海地區珊瑚大量死亡,加之人類對環境的破壞,越來越多美好的水下景色正在逐步減退。甚至現在許多潛水年頭比較長的潛水員都在說:真正的潛水最多也就20年了。隨著潛水人員的大量增加,自然風光也變的逐步衰退,所以大家更要保護好水下環境,為水下環境做出一份貢獻。
我們在潛水時應該注意什麼呢?
人類手上的一些細菌,觸摸、損壞珊瑚時,會對它造成很嚴重的傷害,珊瑚蟲只在珊瑚外層薄薄的一層,一但受損,外層屏障失去保護,如果沾染其他細菌,就會從受損處向外逐步白化,就像癌症一樣慢慢侵蝕掉整個珊瑚。
防晒霜也是對珊瑚的致命傷害。防晒霜里的化學物質會直接讓珊瑚蟲失去活性,所以建議買專用的潛水防晒霜,為環境保護多出一份力。
值得欣慰的是現在越來越多的潛水員加入到保護海洋環境中來了。
所以在水下盡量不要碰東西,除了照片和氣泡什麼都別留下。
手機打好累,就不一一翻照片出來了,所有圖片來自於網路
看起來一直只會趴著睡覺的Wobbegong是個能吃鯊魚的狠貨
http://www.globalspecies.org/images/o/Orectolobus_maculatus_1.jpg
分分鐘乾死你沒商量的立方水母,淡藍色半透明,只有一點點大
http://www.bombdaily.com/upload/news/original/43fd89e1c32dc47235db4792b9b40088.jpg
人狠話不多的藍環章魚,沒有解藥
http://www.twword.com/uploads/wiki/f9/06/540511_1.jpg
可以放在手心裡的美麗小精靈,同樣可以瞬間乾死你
http://www.uwpixel.cn/wp-content/uploads/2016/10/56cb28ddf872d04.jpg
丑的他媽都嫌棄的石頭魚,顯然不是個好脾氣的主
http://img.zwbk.org/baike/bpic/2012/02/20/20120220161219390_5344.jpg
背著殼才敢出門的芋螺,你猜它扎你疼不疼?
http://www.blueanimalbio.com/ruantidongwu/fuzu/11/Conus%20geographus.jpg
漂浮在水面的藍色果凍——僧帽水母,你猜它和藍環章魚比,哪個更狠?
https://i2.kknews.cc/large/14220005f1a741876323
這裡只是人類已知的,能讓你見上帝的海洋生物的一小部分,最後,你猜我們已經認知的海洋生物佔總數的多大比例?
第一個是鬚鯊,沒有發生過吃人的事情,寫它只是說明海里的東西不可貌相,看起來跟個肉餅似的,吃鯊魚你想得到?
絕大部分的嚴重的海洋生物傷害,都是自己手賤惹的禍,比如毒性排名蛇類第一的藍環海蛇,你不招惹它,貼著你的胳膊游過都不會咬你。比如前面提到過的藍環章魚,有做大死捧在手心裡拍照的照片,因為它沒感到繩命危險,所以拍照的都還活著。比如芋螺,不犯賤,它難道跳起來扎死你?
唯一例外的是立方水母,也就是海黃蜂,這狗日的半透明,淡藍色,在海水裡偽裝的跟特毛的海水一樣,個頭又不大,碰到就給你一下送你上路。
還好這玩意兒只在澳洲附近出沒,澳洲真他捏捏的是個鬼地方,別的地方的石頭魚基本扎不死人澳洲例外,毒性最強的藍環海蛇亞種在澳洲,就連蠢萌的鴨嘴獸,後腳跟都帶毒。
人類已知的海洋生物到底佔總比例多大,是個謎。我只能說一個正常的,持有AOW證書的休閑潛水員,所能達到的深度是30米;有經驗的或者持有深潛專長證書的潛水員,可以達到40米;經驗豐富且持證的技術潛水員,一般不超過70-75米;使用OC/CC的方式,人類所能實際達到的最大深度,332米;實驗室模擬,採用He/N/O或者H/N/O所能達到的極限1000米;去過馬里亞納的,仨人,還活著的只有倆。而且,上述數據,基本都是在海岸、海島附近,烏茫茫的大洋,人類所涉及的地方,一點點而已。
吐個槽,Cameron你大爺的,身為一個資深潛水員,拍個Abyss把海洋描述的那麼可怕;裝逼去趟馬里亞納,就不知道找個好點的團隊拍紀錄片?那個Deepsea Challenge 2014是個什麼鬼?這麼些年,看過的紀錄片里,這部穩穩地排在爛片第一。
以上所有圖片,來源均已列出,侵刪
1、很多不常見的海洋生物的防衛機制以刺和毒為主,摸它們會招致不同程度的傷害。
2、不熟悉的海洋生物,它們對外界刺激的反應我們也不了解,用陸地生物經驗看上去溫順或無害的動物,也許有著強烈的反擊能力,不去觸摸,是安全考慮。
3、我們的接觸可能會引起海洋生物疾病或死亡。
被摺疊了三天 終於第三更 補上鯨鯊寫真 以下是正文
在泰國島上一日游的時候 有一個叫做海底漫步的項目 因為準備不足 於是我和兩個朋友赤腳在海下走 走到一半時候 我的朋友突然瘋狂發 向上(要回到船上的信號)我覺得很奇怪 因為沒有看到他們頭盔漏水之類的問題 等上岸以後他們告訴我 是踩到海膽了 其實我也看到有黑乎乎的一團 不過我很機智的避開了hhh
然後我的另外兩個基友沒有倖免 兩個大漢抱著腳坐在船上嚎 可想得有多疼 。然後我就一邊喝啤酒 一邊看著當地人用啤酒瓶使勁的敲他們被海膽扎到的地方 幸災樂禍的看他們痛到哭 然後心裡暗暗的發4 ,,,,堅決要避開海膽這個危險的生物~~據說是因為海膽受驚後會把有帶倒刺的毒棘刺入外敵(也就是我倆可憐的基友),引發了巨痛, 附上罪魁禍首的寫真一張 。
後來基友告訴我 當地人的做法簡單粗暴 但是把細刺敲碎就沒什麼問題了 畢竟人體的免疫系統還是很強大的
之後是在菲律賓杜馬蓋地的潛水順便近距離接觸海洋生物
我的第一個行程是浮淺 當時我的基友很興奮的告訴我 深潛可以到海下十幾米的地方 看到海龜~當時的潛水教練在教完我們一些潛水技巧以後
告訴我們
千萬不要接觸海洋生物 尤其是不要去觸摸海龜。
千萬不要接觸海洋生物 尤其是不要去觸摸海龜。
千萬不要接觸海洋生物 尤其是不要去觸摸海龜。
當時我就很好奇啊 其他生物我可以理解 比如海膽之類的(前車之鑒)可能會有毒啊 海蛇之類的也有毒啊 石斑魚之類的也有毒啊 還有好多奇形怪狀一看就不好惹,叫不出名字的生物~
但是 萌萌噠的海龜為什麼不能撫摸一下呢
教練耐心的說 海龜是閉氣動物 如果你觸碰到它 受了驚嚇 它可能就會被海水嗆死
所以。。。。。 出現了這種情況
龜臉懵逼 至少七八個水下攝影師扛著長槍大炮圍著海龜游卻怕碰到它
估計它也會害羞吧
這是途中遇到其他同行的夥伴們的照片
後來去了oslob島看鯨鯊
排隊排了好久 重點也是 不能觸碰到鯨鯊 然後不能塗防晒
至於不能塗防晒 我和當地人聊天的時候了解到了 離APO島和oslob島不遠的蘇米龍島 本來有白色的沙灘 果凍色的海
但由於下水遊客變多 身上的防晒霜融到海水裡 就像給珊瑚塗了一層油 於是大片的珊瑚開始死去 生態慢慢也被破壞了
如果能為這些可愛的生物多約束自己一點 為什麼不呢?
張嘴吃麵包屑
我和基友
潛水的照片
大部分是自己租的水下相機拍的 一部分來自同行友人的朋友圈~以上。
先放幾張我在馬爾地夫玩時拍的吧
由於人為活動與環境因素,我去的小島周邊珊瑚礁大面積死亡,這剩下這白茫茫的一片
儘管仍有一部分珊瑚礁存在,但依舊有十分多的生物生活在這一代。
你以為,這裡只有這些小魚嗎?
No No No!
你能看出來這裡面有什麼生物嘛?
What?小魚?
其實我是章魚(克蘇魯)噠呦!
上岸後我詢問了當地的工作人員,他們像我介紹,說這片海域常有章魚來,幸運的人可以看到~~但絕不可以觸碰,以免被攻擊。順道一提,鯊魚也是這區域的常客~當然是體積比較小,比較溫順的鯊魚幼崽在這附近捕食,因為海邊比較淺。
回到正題
隨著旅遊業的發展,海洋生物面臨著巨大的危機。生存領地日益被入侵,環境不斷惡化。如珊瑚礁,由於人力問題已經減少太多。伴隨而來的便是珊瑚生物的失去生活領地。
珊瑚礁作為海洋生物重要的棲息地,期間生活著太多生物。比如一些較為低等的原生動物、腔腸動物等多生活在這一地帶。而這些動物由於較強的自愈能力,目前也作為研發新一代傷口粘合劑的實驗對象而被研究著。如果珊瑚礁滅亡,結果就任君想像了。
除開這些小生物,一些較大的危險生物也時常出現在視線中。
箱水母
藍環章魚
獅子魚
雞心螺
以及,各式各樣的海蛇等~
以上所舉的例子都是有名的毒物,看完你還想摸嗎?
海洋生物不能摸,一方面是保護海洋生物的生活環境,另一方面是保護自身。所以,請不要試圖一意孤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對了
海邊還有這玩意
瀉藥,不潛水……
不對,應該說不戶外,不運動,不玩心跳活動……
不過這個問題,我倒是能勉強答一下,答案就是一條新聞:
人稱「鱷魚先生」、Discovery探索頻道動物星球節目主持人史蒂夫·歐文(Steve Irwin)2006年9月4日在澳大利亞海域拍攝一部水下紀錄片時,不幸被黃貂魚(俗稱魔鬼魚)的毒刺刺到,不治身亡。
史蒂夫·歐文,那可是走遍七大洲八大洋,征服無數蠻荒巨獸,抱著親生閨女逗鱷魚的超級猛人,結果在一次潛水的時候,被小魚魚扎了一下就掛了。
深水裡未知太多,你不熟悉它們,它們也不熟悉你。很可能一次小小的誤會,就會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傷。所以……
上午男同志洗澡,女同事參觀。
下午女同事洗澡,男同志參觀。
參觀是參觀,許看不許摸啊!
為啥要摸呢?
有些是有毒的,或者類似火珊瑚那種摸了會起一手的疹子.
有些比較脆弱,你摸了,它掛了.以後別人就沒的看了...
說摸摸沒關係的...
不要摸任何海洋生物,
是對您和牠的安全負責。
很多美麗的動物都是危險的。如果你去摸它,可能會受到它們的傷害!比如美麗的火珊瑚就是有毒的。安全第一,不要手賤!
而很多海洋生物很脆弱,你的觸碰可能會對它們造成致命的危害!很多看上去很大很結實的動物也不要手欠亂碰,你會破壞它們皮膚上的黏膜,可能導致它們受到感染!
一般情況下,在別人的地盤不要太浪。況且你還跟他不熟。
卸腰
因為有些生物有毒,還具有攻擊性。
如果你點背,讓雞心螺扎一下。
神仙都救不了你。
其中一個原因是你不知道它有沒有毒。
有一次一隻黃黑相間全身長滿毛刺類似特別長的海參的東西自己跳起來摸了我一下,導致我手上扎滿了刺,過敏了好久,至今有塊皮膚顏色略深。
那玩意中國附近海域應該沒有分布,也不知道中文名字叫什麼,我給它取了個名字叫海噁心,因為我後來一看到它就全身發麻。
海里的東西太多了,專家都不一定能一下認清所有海洋生物,所以保險點還是都不要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當時問過當地人這種生物的名字,於是我靠著模糊的回憶去google了一下,是這玩意:
Cordon mauresque,學名叫Synapta maculata,中文斑錨參,海南和台灣竟然還有分布,好吧北方人沒見過= =
短的可能還有點像海參,這麼長的什麼都沒法比,就是噁心。我當時只是路過而已,都沒看見它,它突然從沙子里竄起來纏住了我手腕,一輩子的陰影。
和我一起去塞班潛水的人手欠,看見海膽還非得去用手戳,說想試試刺是軟的還是硬的。。。
結果就是手指頭腫了而且疼的要死要活的,當地的店裡人拿了一杯溫水說手指頭泡在裡面,他就端著杯子一整天。。。
我對下圖那個白色的海草(gaya)過敏,不用碰,只要有人的腳蹼把這個海草踢起來飄在水裡對於我的殺傷度都是極大的。。。(這個貌似因人而異)最過分的時候鏡片和呼吸器中間那一片臉都是腫的。。。
基本上當地潛水店裡告訴你不能碰的海草和魚千萬不要手殘的去碰,沒告訴你的東西也不要隨便上手摸,對別人沒有危害的對自己可能就是劇毒。。。這個真的要聽話。
如果去的是菲律賓等熱帶海域尤其要當心,海裡面五顏六色的海草和路邊五顏六色的野花不一樣,請用比毒蘑菇還可怕的心情對待它們。。。
去潛水之前可以上網查一下當地海域的知名有毒物種,以免潛水旅行變成體驗各地醫院之旅。。。不要說摸了,上次我玩太high,手不小心碰到了海底「一塊石頭」 (當時覺得是塊石頭,近視但沒買配度數的潛鏡),趕緊縮手的時候,手指忽然有一下觸電的感覺,但是看了一下,什麼生物也沒有碰到呀。。。然後我的兩個手指起了幾十個水泡。。。。。一年以前了,現在還能看到疤痕。。。。
看完回答之前以為是怕你欺負海洋生物
看完回答之後發現是怕海洋生物欺負你
OTZ
因為整個海洋對於在裡面生活的生物們就像條大街,它們就像我們一樣每天很日常的逛街,上班,覓食,壓馬路,回家,睡覺……
試想,如果你在出門打醬油的路上遇到了長相怪異的其他物種(比如外星人),他還好猥瑣的摸了你好幾下,你會不會好生氣呀
所以幹嘛要摸人家,萬一嚇壞了小可愛們怎麼辦
說個案例。
我家人宰海魚,大拇指不小心被刺一下,幾天後手指慢慢開始發癢,去幾個醫院看,還是沒辦法,後來發炎化膿,又過一周,兩個醫院醫生都建議大拇指的肉要被挖掉,並說嚴重的話要截肢。後來又找了省立附屬醫院院長,請了某海歸博士專家,塗了點藥膏包紮,才算沒事。
就說市場上買的海鮮,不小心被刺到,某些細菌會手指感染,嚴重到要截肢程度……而且剛開始你甚至都不會注意到~
你想摸的東西,基本上都是稀奇古怪,光彩奪目的。
那麼問題來了,吃五彩的蘑菇會不會長高呢?
不用這麼多字,一句話概括,要麼是你臟,要麼是它臟。
很多海洋生物很脆弱,你摸一下,它可能就掛了。
你也很脆弱,很多海洋生物,你摸一下它,可能你會掛掉。我記得有個很著名的紀錄片主持人,就是錄製節目的時候,不小心被蠍子魚刺中心臟去世的。他可能運氣不好,被刺中要害,一般人不小心碰到常見毒物,治療及時,多數就是痛癢一段時間。但要是碰到藍環章魚,被咬一下,不死也要脫你幾層皮。因為危險啊
我去浮潛的時候第二天臉腫成了豬頭,就因為我扶了一下了水屋下的立柱,立柱上有水生動物的黏濁物,直接過敏。
不過免費坐了快艇去島上醫院,算是多賺一個景點
推薦閱讀:
※全球氣候變暖到底跟二氧化碳排放有沒有關係?
※環保稅對治理霧霾有用嗎,能否增加企業污染成本?
※霧霾有什麼好處?(很認真的提問)?
※請問既然說技術轉移百利無一害為什麼美國還沒有像中國進行能源開發領域的技術轉移?
※在霧霾重災區(例如北京)生活的人,會不會比空氣清新地區的居民多挖出很多鼻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