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明朝那些事兒》的客觀性?


高中那會兒看的。剛開始在天涯追,後來買實體書。前前後後看了快十遍。
看到最後那一句「他走向了那棵樹」,甚至有點想哭的衝動。


確實,現在再回去看這本書,會覺得很多地方想當然了,即便作者不想「想當然」,但感情到那個點上了,剎不住了,他也就跟著往那個方向上走了。
往不好的地方說,就是所謂的「不客觀」,於治史而言,不僅是不冷靜,甚至近乎褻瀆了。
可往好的方面講,是「愛」。愛那段歷史,歷史裡的人,以及從「人」之中看到的成長、掙扎、向上或沉淪、光明或黑暗或混沌,等等。


其實看過得人應該都記得,當年明月從一開始就說了,他的這本書,即不算是歷史,也不算是小說,是什麼他也沒辦法確定。這也導致後來對他的批評,都圍繞在這一點上了。
雖然在寫的時候,他經常的提醒讀者,比如這裡是用了哪些材料,這裡是不是他的個人猜測,這裡可能有別的可能,等等,但還是會讓人詬病。


可就像當年評價梁啟超的「新文體」時,正統觀念視為「野狐禪」,但也不得不承認「偏偏有一種魔力」。
在我看來,《明朝那些事兒》就算這類書。亦正亦邪。但好看。過分執著於客觀與否反而顯得迂了。為什麼不把這本書當作一個門檻,一級階梯呢?


就像你看過王小波,你會試著去看卡爾維諾和莫迪阿諾,去翻翻老一輩翻譯家的作品。
好的作品不僅只提供你所能看到的那麼多,還能讓你想看到更多。
起碼於我而言,在看過《明朝那些事兒》後,我去看了《傳習錄》,開始知道心學,乃至後面的新儒家,等等,一些以前不知道的東西。


而歷史真的可以無限逼近、徹底客觀么?
不敢說不可能,但太難。
所以對於那些皓首窮經,爬梳出許多細節,還原出許多真相的學者,我很尊敬。
但對於那些一樣花了很多功夫學習歷史,並用自己的眼光去解讀歷史的人,我一樣喜歡。
兩者一樣稀少、難得。


《明朝那些事兒》後,仿作層出不窮,就像當初《三國志通俗演義》出來後,有人說演義史的規模可以和正史並駕齊驅了一般。可到目前為止,無論是內容、語言,還是作者的用心、情懷上,能超過《明朝那些事兒》的有多少呢?


而當初,當年明月只是順德的一個小小公務員,每天下班後,什麼事也不做,就坐在電腦前,翻資料,敲字,還要不斷翻網友的跟貼指正,回過頭去考證、修訂。


就像他取的這個名字一樣:
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歷史到底如何,只有月亮知道(嗯,還有太陽)。
歷史裡的他們,你們,我們,不過是在彼此的打量里,慢慢認識該有的模樣。


就像辛棄疾說的:
我見青山多嫵媚。
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用一份通達的態度去看待這些作品,用更寬泛的學習去超越這些作品帶給你的認知。我覺得這才是看歷史、學歷史最大的樂趣所在。


  • 首先我很喜歡看,比小說多了很多歷史,比歷史多了很多戲謔。
  • 其次是這世界上沒人能做到真正的客觀,小說的作者用他的視角,給我們展現了一些對歷史不是很了解,對明朝的主要印象主要停留在當朝的教科書,流行的電視劇,暢銷的武俠小說以及由此自發產生的聯想上的普通民眾一些不一樣的觀點,這就不錯,起到了一定的正面意義。
  • 再次,我也喜歡看劍橋XX史那個系列,也下定決心要把資治通鑒和24史先看過再說,但是一直沒有成功。我覺得好的東西也要考慮受眾的問題,大道至理固然精妙,然則對牛彈琴,也是惘然,需要考慮受眾的接受能力和偏好,用更喜聞樂見的方式傳達主旨,我覺得更加應該提倡,文史哲不應該只屬於象牙塔。
  • 最後,許多大師述而不作,但也有大師可以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來說明高深的問題,我更喜歡後者。

哪個歷史客觀?。陳勝一個在田間種地的屌絲都能說出「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這麼文縐縐的話來,而且難道還有人記錄?

秦始皇出巡,劉邦項羽各自的說話司馬遷怎麼知道?

不都是猜?

哪個正史不需要作者腦補一些情節?

《三國志》陳壽夠謹慎了吧?
隆中對裡面,你自己明明都寫了「屏人曰」,就劉備孔明倆人,卻能把對話描寫得那麼詳細。
我就想問,這對話是誰記錄的?

難道孔明一邊講,劉備一邊做筆記?
如果是劉備回憶的,這篇文章背下來都得半天,怎麼保證劉備回憶的準確性?你就直接往上寫。


諸如此類,數不勝數。
但是這些大家都信。其實,是願意相信而已。只是因為沒有更加可信的東西罷了。

所以。啥叫客觀,啥叫主觀?歷史本就一團渾濁,真假難辨。它只是我們祖先給我們留下的一個個故事,望我們從中能有所領悟。那麼究竟是應該還原它的真相,還是只需學習它的精神?哪方更重要,每個人心裡有他自己的答案。


表述方式不等於思考的方式。
穿西裝打領帶,滿嘴跑火車也有人信,比如某些電視節目
嬉笑怒罵,句句實話,反倒有人懷疑,比如本書
那些正襟危坐的歷史不見得客觀,只是你認為客觀。
要知道歷史從來都是人寫的,而人總是有立場的。

當年明月不管是寫明朝,還是寫人物都是正面反面都記錄的,比如張居正,戚繼光的經濟問題。

 就在這一天,明王朝建立了,它將以自己獨特的生存方式延續二百七十六年,並將它的影響擴展到我們每一個人的身上。

 它的光輝,它的榮耀,是我們每個人共同擁有的。

  它的陰暗,它的醜惡,是我們每個人共同承受的。


戚繼光終於功成名就了,因為在台州大捷中的優異表現,他升任都指揮使,從此,他開始被人稱為民族英雄,抗倭名將。但在這一切光輝的背後,是另一個戚繼光——一個善於搞關係,迎合領§導,請客送禮,拉幫結黨的人。


在臨死前,他寫下了人生最後時刻的忿怒與不平:寶劍埋冤獄,忠魂繞白雲。

  從徽州到大同,再從大同到浙江,從一個小小的御史,到東南數省的總督,再到階下囚,胡宗憲把他的畢生精力都奉獻給了他的理想,卻有了這樣的下場。我相信,在他死前的那一刻,是絕望而又不甘的吧。

  所以在這裡,我誠實地寫下了關於他的一切,他的貪狡背盟,他的陰謀機巧,他的堅韌無畏,他的盡忠報國,以及他所有的好與壞,是與非。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博士周枝羽稱之為一個流行文化研究的經典案例,這部書幾乎具備了流行文學傳播的一切因素。只是我沒有想到一部具備了這些因素的作品居然是一部歷史作品,而且是正史,完全不是戲說,我甚至不知道能不能把它稱為小說,因為它幾乎是完全忠實於《明史》的。(百度)

關於表述方式其實用易中天先生的話來回答就好:

任何評說方法都有副作用
趣說的好處是栩栩如生,不再是冷冰冰的殭屍
壞處是無法保證正確性。

這套書的人物對話很多都是作者的腦補,但都補的合情合理,而且都是基於事實嚴密i推理出來的。
比如朱棣找建文帝的那段

「悉以所聞對,漏下四鼓乃出」
  看到了嗎,「漏下四鼓乃出」!如果說一個人已經死掉,就算你是驗屍的,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講這麼長時間,胡濙為人沉穩寡言,身負絕密使命,絕對不是一個喜歡說廢話的人,所以我們可以認定,他告訴朱棣的絕對不是這些。
  我們就此得出最後的結論C
  C: 我找到了建文帝,並和他交談過。
  結論:很有可能

魯迅:我獨不解中國人何以於舊狀況那麼心平氣和,於較新的機運就這麼疾首蹙額;於已成之局那麼委曲求全;於初興之事就這麼求全責備
詩人只有在吻到姑娘之前,才歌頌愛情。他們得到一個女人之後,就開始歌頌自由。
只有王守仁的話 依舊振聾發聵:四方英傑,各有異同,議論紛紛,多言何意?
想必當年明月也覺得: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所以如果懷疑真實性就去求證,不過我認為更重要的是汲取正能量:
成功只有一個--以自己的方式度過人生。
有哪些「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的例子? - 張雨的回答


我很推薦大家讀當年明月的這套書。
當年明月只二十幾歲就寫完了這本暢銷全國的明史普及讀物,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妒忌他的同行和寫手多的是,只不過這些心胸狹窄的人,只憑印象流就批評當年明月不客觀未免太也急躁。
事實上,當年明月從很小的時候就已經讀了很多遍幾千萬字的原版明史,就僅這點,不僅那些高票攻擊當年明月的答主做不到,很多專業研究明史的人也做不到。
當年明月的書之所以能夠成功,除了對原始史料的重視,最大原因是他對明史的真摯熱愛,我記得他在有一次訪談里說,他覺得他有一個使命,這個使命就是傳播明史,改變很多人對明史的誤讀,今天可以說,他成功地做到了這點。
對於明史的普及,他可以說是民國以來當之無愧的第一人。
當年明月的學識和知乎上很多大言不慚的大v小v比起來,真不知高了多少,這些善妒的小人,真真是夏蟲不可與冰。
我還記得有一個三聯周刊的主筆批評當年明月的文筆。毫不客氣的說,這個主筆已經被歐化的文筆,化簡為繁,一個簡單名詞前就有好多個並排定語的啰嗦文筆,是沒有資格批評當年明月的。
與之相比,當年明月的文筆,大巧不工,不故弄玄虛,幾乎很少看到有被歐化的句子,他寫的語句簡潔明了,可以看出當年明月確實是讀了很多古書才做到這點,他的文筆可以說是第一流的文筆,經得起廣大讀者對他的喜愛。
而當年明月的真誠和善良也貫穿於全書,可以說,這是一本天才寫的正直的書,比太多太多隻為名為利,窮掉書袋或私貨太多的歷史普及讀物要好太多太多。
再次推薦大家讀這套書。


主要歷史脈絡是對的,書中有太多對歷史人物性格及行為原因的猜測,非常不靠譜。
可以當作小說看,或者電視劇看,如果想要了解明代史,建議讀劍橋中國史,明代卷,非常棒。


首先說明一下關於「客觀性」這個問題
史書通常是由後人編纂的,比如《明史》是由清朝編纂的,《元史》是由明朝編纂的...所謂成王敗寇,史書本身很多事情都是有失偏頗的,但是大多數史官還是比較敬業和尊重歷史的,至少在大致節奏(主線)上,不會出錯,但是完全客觀,這個是不能保證的

反覆的讀反覆的讀,後來又翻了翻明史,發現很多內容是杜撰的,或者說至少沒有尊重《明史》的說法,另外他對於「氣節」的推崇,對於很多歷史人物的評價,對於很多事件的分析等等都有著很強的主觀色彩
另外這本書所引用的史書比較雜...野史說法一堆一堆的,先不說它的客觀性,真實性在有些地方都不能保證

但是 這本書首先是一部歷史小說,它不是史書,作者也不是專業的「史官」(雖然史官編纂史書的時候也會帶有主觀色彩,比如和諧掉一些東西等等,比如由張廷玉編纂的《明史》),它只是在講述一個故事,一個作者理解的大明王朝,作者用趣味性的語言和寫作方法,將他對很多歷史事件和人物的獨特理解講述給我們,從這一方面講,我覺得這是一部非常好的歷史小說,給了俺們這樣不喜歡翻枯燥的文言史書的人一個了解歷史的機會

最後我覺得讀歷史不用那麼較真,畢竟不是做研究,易中天先生曾經說:「我認為,歷史有三個形象,即歷史形象、文學形象和民間形象,歷史形象是最接近歷史真相的。我的講座力圖在把文學形象、民間形象還原為歷史形象的基礎上,與觀眾一起品讀歷史,總結出一些經驗教訓,以便對指導現實生活有所啟迪。"覺得對於這本書也應該秉著這樣一個態度,我們大致知道這個事情,至於對這些歷史事件或者歷史人物怎麼看,關鍵在於自己


如果用《國際事務概覽》這種書來比較,簡直不客觀到沒邊了。可是作者一開始就拿《史記》的客觀性給自己打模版,倒也匹配。


《明朝那些事兒》的客觀性還是不錯的。當年明月在寫這本書的時候,主觀上是儘力尊重史料。他的確是希望為讀者還原真實歷史的。
由於是小說的寫法,加上各種條件限制,書中肯定有許多錯漏偏執的地方。但這些錯誤並非不可原諒的,畢竟作者的態度是真誠的,而且書中存疑的地方都有寫明。在網上連載時,許多網友挑出的錯誤,當年明月的實體書中也做了修正。


不客觀,但是我覺得它並不是學術文章客觀並不是必要的。

首先作為一套書,作者在歷史中寫進去了自己許多人文主義的思考,對於每個人人性的挖掘,讓人感覺他是在十分真誠的去寫這本書。一些場面的描寫非常精彩到位,作者的情懷也能用非常打動人的方式寫出來。總之這本書體現的人文情懷及其成功表達值得欣賞,這套書還是很不錯的。
作者也說了這本書不能是歷史,許多地方作者都說明了這只是他的一個猜測。這套書被人指責的絕大多數原因都是因為許多人把它視為可以取代明史的東西,然而它僅僅相當於讀完明史以後寫出來的讀書筆記。當然明史本身也是挺微妙的。竊以為如果讀完一部明史以後再讀這套書相當於同另一個歷史愛好者交流心得,有的地方同意會心一笑,有的地方不同意搖搖頭,這樣是這套書發揮最大作用的讀法。
當然能靜下來讀二十四史的人少之又少。專業搞歷史的人寫出來的考證很少有人讀,而非專業的通俗小品卻非常流行,這並不是不公平的。我覺得一切學科,都是學院派在不斷細化探求精度,而民間的愛好者更感興趣於其廣度,對於更門外的人來說明顯是後者門檻更低更吸引人。比如我們專業很多人研究颱風然後社會上也有很多颱風愛好者颱風知識普及者,但是從我們的角度來看絕大多數人可能更感興趣的是颱風登陸的酷炫畫面而不是其中的機制過程,但是,特別是在國外,許多人走上研究颱風過程的道路就是從對登陸畫面感興趣開始的。有些人看完還珠格格都會以為是正史,從這個角度看《明朝那些事兒》給他們提供了精彩的故事,而有些人可能會通過讀完《明朝的那些事兒》這種書開始對歷史感興趣從而走上這條道路。所以我覺得學院派應該對這些不專業的普及性的東西寬容一些,更何況這套書的確非常有誠意。


歷史的真相也許只有月亮知道,因為幾十億年來只有它時刻盯著地球上的一舉一動。但這真相就是監視器里的圖像,冗長而沒有感情。而觀眾需要濃縮,需要劇情,需要主角,於是故事、傳奇就這般製造出來了。這裡會有客觀的事件,但更不乏作者的分析,觀點還有想像。因此,客觀的歷史書並不存在,而觀史的目的也不在求客觀,更重要的是辨明事件背後的理。在語言的時空里,一部小說也就是一段實實在在的歷史。


唉,一群人爭先恐後的表態雖然不客觀但怎麼怎麼樣,好慫啊,而且還偏題,偏題懂嗎,看清楚題目問什麼了?真是拉低知乎水平

我不認為這本書不客觀,因為我沒看過更靠譜的資料。誰真正有能耐的來討論下到底怎麼個不客觀唄


乾貨很多,但是私貨也很多,過於美化明朝,過於揚長避短。可以作為小說,不可作為史料。
所以答案是不客觀。


不同意大多數答案。

我想知道《明》哪裡不客觀?
客觀的依據是什麼?
為什麼這些依據會客觀?
這些客觀的依據出自誰之手?
客觀依據的作者是客觀的人嗎?


讀完七本,書中作者對泱泱中華的熱愛和民族自豪感隨處可見,帶有個人觀點的歷史是不可能客觀的(但呆板客觀的歷史會有多少人喜歡?).不同的人會看不到不同的歷史,所以歷史不需要過於客觀.


我是最近買了Kindle Paperwhite之後看的,在美國想看中文書很難,Kindle神器真是方便,在中文亞馬遜上買書還可以用運通的信用卡,而且相當便宜。七本書一共花了2.5刀。
實話說,在看這部書之前,我從來沒有認為過明朝有過好皇帝,上到朱元璋,下到崇禎。但是很明顯,在看這部書的時候,我突然發現我對皇帝的期待其實是不正常的,因為,他們也是人,他們和普通人一樣,都有七情六慾,都喜歡享樂,喜歡振臂一呼應者雲集的權利快感,甚至是,喜歡自由。我深刻地認識到,我內心深處還存在的那一點點明君聖主情節是多麼地腐朽,而《明朝那些事兒》這部書中作者有意識地體現的那些人性的美好是多麼地可貴。
在看這部書的時候,我看到的還有士大夫的那種尊嚴,以及傳承已久的儒家禮儀是多麼地可貴,但卻虛偽。我不認為這樣的虛偽是具體哪個人的虛偽,甚至不認為這樣的虛偽是帶有貶義的。但貴族精神雖然衰朽,但永遠那麼地吸引人。我甚至都希望中國是一個君主立憲的國家,其實這才符合這個古老國家的宿命。


就算是明朝史官寫史,也會因為強權而有所退讓。時隔百年,中間又經歷了如此多的波折,這個客觀性到底要如何界定呢
正史就一定最客觀,野史就一定是杜撰嗎?我看不一定。還是認為,所謂的客觀,是證據和邏輯的綜合體。而最大的客觀,總還是仁者見仁而已。如果一定要一個最權威的標準,估計到最後找到的還只是官方的標準而已。沒有必要糾纏於這個。《明朝那些事兒》只是沒有那麼嚴肅的寫史,就一定要說不客觀?


這本書作為一本課外讀物還是不錯的,當然專業人員可能要吐槽的,畢竟戲說成分較多。從作者的文筆來看,有點類似於通俗小說《三國演義》,其中以講故事為主,不是死板在說教。一本好的歷史小說要在專業性和娛樂性上做一個平衡,《明朝那些事兒》做的不錯,把一個個故事講得生動,卻又不脫離歷史本身,還能把自己一些有意思的看法觀點表達出來,比如說名將是怎麼煉成的。有人說不夠客觀,主觀性太強神馬的,那都是扯淡,一個人必然有自己的思想看法,他把那些東西表現出來,大家猜看的有味道,要是完全客觀中立,像水一樣透明純凈,那還有毛的意思。


不管怎麼說,這書算是普及了明史。當初聽書的時候覺得很有趣,後來書看的多了,也知道書里說的未必是事實,帶有不少主觀成分。所以我對這本書的態度是既推崇又批判。


這本書值得一看,但是作者價值觀有問題,主觀性太強,書中有很多地方完全根據自己的好惡對一個人進行評價,尤其對海瑞和袁崇煥的評價很有問題,海瑞秉公辦事,卻被他說成是一根筋,是個沒用的人,而袁崇煥在薩爾滸之戰之後明朝始終失敗的情況下,袁崇煥力挽狂瀾挽救了當時明朝,卻被他說成有他沒他都一個樣,袁崇煥殺掉毛文龍是為了維護軍紀卻被說成為了一己之私。然而崇禎身上的很多問題,他沒說出來,並且說的是如何好的一個皇帝


推薦閱讀:

《大明劫》里的類似步槍的火銃在真實的明末戰爭是否廣泛運用?
《明朝那些事兒》對你最深的感想是?

TAG:明朝 | 歷史 | 明朝那些事兒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