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 5 歲,著迷天文已達半年之久,立志當天文學家,怎樣正確引導他?

已看過世面上大部分兒童天文科普書,天文館每月兩次以上,下了觀星 APP 認星星,畫畫,製作模型,看一些網路視頻。他還在幼兒園跟小夥伴自編自導了行星話劇。作為家長,我們除了鼓勵他學各種知識,鍛煉身體,與人協作,還有什麼可以做的?目的主要是促進他全面發展,當然真的實現願望當天文學家也挺好~


如果家長只是覺得「天文是一種可以接受的可能性」,或者只是對孩子「從小愛科學」表示讚賞,但並不希望孩子從事相關工作,那麼,由他去。也許他過一會兒就失去興趣了。

如果家長態度非常正面,支持孩子以此為業,也請家長思考好該怎麼給孩子以適當的支持。

1. 關於生涯

就算一切順利,孩子拿到第一份學界內的穩定工作的時間點,也一般不會早於 29 歲(按 18 歲上本科、22 歲讀博、27 歲博士畢業、在一期兩年的博士後之後順利拿到教職計算——即便是如此的時間表,在圈內人看來,也簡直是夢幻般地順利了)。

當然,有一點好處是,在海外讀天文的博,是有全獎的。只要去往的學校不太差,這份獎金在付完學費和生活費之後,還大大有餘。

天文的背後是物理和統計,最起碼也是簡單的球面幾何。這些東西,是不太容易在五歲左右學會並學好的。家長若真的支持,也請為此「計長遠」。

2. 關於科普資料

先把 Carl Sagan 的片子找來給孩子看看吧;Carl 自己就是個天文學家,而在天體物理方面,他背後也站著 Kip Thorne。可惜,斯人已矣;新出的片子裡頭,BBC 的還不錯。

國內以前出過一本《天文愛好者手冊》;裡頭的內容,除了關於自製望遠鏡的,都非常靠譜;奈何,此書似乎不再重新出版了,但似乎可以去搞電子版。不要買《大眾天文學》,那本書快被改成了不知所云的大雜燴了,而且廣西師大出版社選的印刷廠印刷的書籍很容易脫膠,我那套還沒怎麼看就散架了。

給孩子訂《天文愛好者》雜誌吧。

在電腦上裝個 Stellarium 吧,可以幫助孩子對球面幾何有直觀認識,大致知道什麼是赤道坐標系。這個軟體,在經歷二次開發後,可以用來控制望遠鏡。我和我的朋友弄過,真是非常好用。

請善用互聯網。在我們還是愛好者的時候,喜歡逛一個叫「牧夫天文網」的網站(他們家在那個年代弄的屏保真的非常不錯)。現在,以愛好者的身份參與
天文時,我們喜歡去 Cloudy Nights(這個網站的名字真是愛好者的自嘲),也喜歡推薦人們去 google sky 瞎逛。

網上有很多天文 101 之類的公開課(敝系的不行,俺們的公開課是從 203 開始的……)。家長可以考慮看一下這些公開課,並以它們為基礎,給孩子講講故事。

3. 關於望遠鏡

孩子如果想買天文望遠鏡,給他買;價格上,不低於一千、不高於一萬都行。一般來說,可以給孩子循序漸進地買鏡子,也可以一步到位。

如果想花大價錢,買之前請諮詢相關人士,否則極其容易花冤枉錢。一個簡單的判定標準是,任何對您強調「放大倍率」的人,都統統不靠譜。

我八歲那年,好容易跟父母忽悠了錢買鏡子,一家人卻不開眼,被忽悠得花了(在 98 年看來)不算太小的代價,沖著個號稱最大放大五百倍的說法,買了個普通地平架子的坑爹貨色。直到初二,我才意識到,原來「在最大倍率下看不清東西」這事兒,不是因為大氣湍動,不是因為光學質量差,而是因為已經到了衍射極限了。

口徑永遠是天文望遠鏡的第一性能指標(與光學質量並列),而且,望遠鏡的造價,是隨口徑增加而快速增長的:在較小口徑時造價與口徑的三次方成正比,較大口徑時變成四次方,更大時則變成指數函數。攝影圈內的人常說,「一分錢一分貨,兩毛錢兩分貨,三塊錢三分貨」;這說法,在天文愛好者圈內也成立。

如果家長略懂,可以計算一下在給定口徑下最大可接受的放大倍率(提示:人眼的角解析度是 4 arcmin;光的波長按 Na D 線的 589 nm 黃光估計)。如果不太明白,可以陪著孩子一塊兒學。

如果想一步到位,建議購買帶電動跟蹤式地平台架,或者帶赤道儀的。若是前者,請家長仔細閱讀說明書,知道該怎麼在每次觀測之前校準(我高中天文社的那幫傢伙——包括老師,因為讀不懂英文的說明書,在每次校準時瞎玩兒,弄壞了一台四十多萬的鏡子)。這多少算是精密儀器了,稍不留意就會弄壞。若是後者,請以」赤道儀「為關鍵字搜索相關圖片,在確認孩子不會因為不恰當的使用而受傷的基礎上購買,並與孩子一同學習如何使用。

普通地平式台架的望遠鏡,要麼是純粹玩具,要麼是用來尋彗的。除非確實只想給孩子買玩具,或者當作孩子的第一台鏡子來用,否則不推薦購買。

推薦從折射式望遠鏡開始,雖然折射鏡子一般細又長,儲存搬運都挺麻煩——因為目前技術水平的限制,望遠鏡的焦距都一般與口徑大致成正比(大口徑、短焦距的鏡子非常難以製造,從而極其昂貴)。

不推薦牛頓式反射望遠鏡(俗稱「牛反」)——不要被它的「廉價大口徑」迷惑;調節牛頓式鏡子的光軸是個技術活兒,稍稍調不好,成像就一塌糊塗:對新手來說,這無異於噩夢。牛頓式的衍生系統也最好避開(雖然市面上幾乎沒有馬克蘇托夫—牛頓 或 施密特—牛頓式的鏡子)。

折反射式(馬克蘇托夫—卡塞格林,或者 施密特—卡塞格林)的鏡子一般比較昂貴,但相應地,他們的成像質量好,且鏡筒短粗(光線可以在鏡筒內折返好幾次)、便於搬運。

熟悉之後,可以買個轉接圈和快門線,把單反接到望遠鏡後頭——前提是望遠鏡的台架是有電動跟蹤的地平架子,或者有電動跟蹤的赤道儀;前者會有影像旋轉的問題,不過可以通過用「短曝光疊合替代長曝光」的方式來解決。天文攝影,是可以玩兒一輩子的愛好;只是,對這群愛好者,最重要的」配件「,其實是這三樣:汽車、時間、家人的支持。

警告:千萬不要讓孩子在白天獨自使用天文望遠鏡!他幾乎一定會用這個看太陽,而且幾乎一定會忘了加濾光片。哪怕是有經驗的愛好者用目鏡投影法看太陽的投影(這是一種事實上很安全的間接觀測的辦法),也不時發生不慎將眼睛置於光路上從而燒壞眼睛的情況。一個低年齡的孩子,是完全有可能在無知的情況下,直接用眼睛看無減光的太陽的。這個損傷是無痛苦(因而無預兆)且不可逆的!

4. 一些雜項

如果孩子真的想以天文為業,請讓他一定學好這幾門學科:物理、數學、化學、英語。

物理的重要性不用多說。天文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歸為物理的分支之一;或者說,天文使宇宙成了物理學家的又一間實驗室。

數學是用來給孩子更多的可能性的(比如,如果他以後想從事理論研究,那麼他至少要非常熟悉數學分析、高等代數和近代微分幾何,甚至到最後會有涉足代數幾何的可能性)。

大學一二年級水平的化學可以讓孩子面對星際介質和天體化學演化的研究時不至於抓瞎。

英語是用來讀寫文獻、作報告的,也有可能用于海外生存。

如果孩子想進足夠好的學校學習天文或者物理,語文也不能落下——而且,優秀的語文能力,對孩子以後參與乃至從事科普工作,都會很有助益。

如果孩子對計算機有興趣,那是最好不過的了——不論孩子是希望成為愛好者還是希望成為職業研究人員,編程能力都是能派上很大用場的。

高中時,若要參加競賽,請優先考慮物理競賽。天文競賽從舉辦方式到出路都不太對勁。

最後說一個細節吧。孩子的興趣點的轉移是很容易的,家長不必攔著(在年輕的時候體驗和嘗試各種 career 里潛在的思維和生活方式,是非常幸運和幸福的)。但是,也得注意避免孩子在成年或接受足夠訓練之前把興趣轉到化學上——並不是說化學不好,而是在家裡搞實驗的風險實在過大(我自己算是九死一生逃出來了)。


我立志當一個賣棉花糖的,在路邊呼呀呼呀的踩棉花糖機不知道多拉風。
我爸媽從沒問過我賣棉花糖能賺錢嗎。
只是同事聚會的時候,別人都在說,「我兒子想當科學家」,「我女兒想當老師」的時候。
我媽會很驕傲地說,我女兒想當買棉花糖的,因為她喜歡棉花糖。

考上大學的時候,媽媽送了一台棉花糖機給我。
我有一段時間自己在外面租房子住,沒事的時候自己轉轉棉花糖,暖暖的。
嫁人的時候,把它當嫁妝帶走了。

跑題了摺疊我把~(≧▽≦)/~


視頻封面北大最新宣傳微電影《星空日記》—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視頻如果我是孩子他媽,我會為他驕傲,才五歲,對自己的夢想就堅持了半年,要知道現在很多成人堅持一件事很難堅持到半年,夢想雖然矯情,但真的可以讓生活充滿希望,充滿動力,對,不是現實支撐了夢想,是夢想支撐了現實。


這就是曾經的我啊,在家境不富裕的情況下買了一大堆天文書,天文望遠鏡等,立志為人類星際旅行開疆拓土做出貢獻。為此,高中文理分科的時候,在我文科成績明顯好於理科的情況下,我選擇了理科,結果高考成績出來,全國招收天文學的專業就北大南大等,我的分數只夠普通一本。。。故腦殘無葯可醫也,如果當初我選的文科,沒準兒我還能上北大南大這種級別的,還有機會去旁聽天文學課程。

現在的我已經俗氣的為了掙錢什麼都干,很後悔沒去計算機行業或者金融業,趕不上這一輪的互聯網撈金時代。但偶爾夜深人靜,當自己眺望天空,似乎又看到了當年那個想要為人類開拓宇宙的自己,潸然淚下。
---------------------------------------------
看到評論都在說《星空日記》,於是去看了下這部十多分鐘的短片,感慨良多。如果當年自己也是去的北大這種級別的,也許現在會更多勇氣吧。夢想這東西,永遠不會隨著時間褪色的。


看到題目就想起了小時候的自己,不請自來。

我依稀記得我開始對天文著迷也是差不多5歲的時候。有一天晚上看到電視說北斗七星就是天上七顆像勺子一樣的星星。幼小的我馬上穿上衣服跑下樓看,一抬頭果然看到一個大勺子掛在天上。從此對天文的熱愛開始一發不可收拾。

小時候認字不多,纏著爸媽天天給我講黑皮的《十萬個為什麼》天文卷,後來自己認字多了就自己開始看。當時把那兩本書翻得線都開了。後來在書店只要看到跟天文有關的書就買,如饑似渴。後來小學6年差不多把當時能接觸到的天文類書籍都讀了個遍。當時老爸給買了一台小望遠鏡,97年觀測海爾-波普彗星的時候,把望遠鏡在院子里一架,各種小朋友為了能看一眼,都來給我跪舔。當時那個神氣啊。

後來上了初中,學習變忙了,這個愛好就被扔到一邊了。高中同樣如此,只是在高三那年保送之後有了一年空餘時間,跟小夥伴們進行過幾場神奇的天文之旅(之後說)。後來上了大學,直到現在研究生畢業,以前學的天文知識已經忘得差不多了。除了偶爾能在媳婦崇拜的眼光中教她這個是金星,那個是木星以外,其他已經什麼都不記得了。

在這裡,給題主的建議就是,一定一定要100%支持孩子的這個愛好。因為愛好是小孩子最好的老師。我至今雖然不再從事天文相關職業,但是天文帶給我的好處簡直太多了。下面我說說

1.
小時候因為如饑似渴地閱讀大量天文類書籍,直接導致我識字量,閱讀量和辭彙量比同齡的孩子高一大截。數學方面也是因為天天思考各種木星的體積比地球大多少倍這樣的問題,所以水平比同齡孩子強很多。後來高二物理開始學習萬有引力相關的計算,我無論作業還是小測驗還是考試,相關的問題一道都沒有錯過。至今想想都覺得不可思議。到現在自己的整個一套以自然科學為基礎的世界觀基本就是小時候的天文學奠定的。

2.
高三那年空閑的時候,因為天文的愛好,結識了 @劉博洋 等一大批天文同好。當時積極地參與到他們的各種活動中,後來有幸獲得了香港天文學會的邀請去香港交流。對於當時我一個三線城市出來的土鱉學生來說,簡直是得到了第一次開眼看世界的機會。我現在還記得當時去香港一個天文台(好像是港大的,記不清了),用他們1米口徑的折射鏡看天王星和海王星。活了那麼多年第一次看到了圓盤狀的天王星和海王星,那個激動啊,就像小兔子掉進了胡蘿蔔堆里的感覺。

3.
長大以後,隨便教女孩子認一些星座什麼的,女孩子一定是滿眼崇拜地看著我。多了一項把妹時候的附加分。

今年我27歲,我相信這個愛好會隨著我的年齡增長慢慢沉澱下來。對於題主的小孩,題主一定要100%全力支持。我祝福他能有一個更好的未來。


我小時候也這德行。我現在搞金融和房地產。我爸媽根本沒管過我。

所以題主甭擔心。


我彷彿看到了兒時的我……當年我也是要當天文學家,小時候家還在郊區,晚上燈光干擾少,污染也少,沒事坐樓下看星星認星星認星座看彗星看流星看銀河,各種科普書百科全書把關於天文的都翻爛了~這些東西我看著會有滿足感和幸福感……然而我父母一直給我灌輸做這個不掙錢的想法,加上當接觸物理什麼之後,我就跟物理實在氣場不合…於是跟小時候的夢想漸行漸遠…如今成了小審計。。。


才五歲啊。。提什麼數學。。就一直學下去好了。。長大就明白了。。


以前碰見過一個家長,抱怨說他家孩子還沒上初中,就是喜歡考古,喜歡屍體,尤其是乾屍。話語間愁雲慘淡。

其實很好理解,孩子喜歡了一個家長不懂的東西。家長面臨三個問題
1,無法繼續維持權威。
2,無法了解孩子在此興趣上的進程和發展,失去洞悉和掌握的能力。
3,在家長已知的生活經驗、生存常識系統中,這個興趣無法帶來實際的效能,是否有必要繼續。

這三個問題產生的焦慮簡直比天大比地大……
其實家長應該明白,孩子跟你是兩個獨立的個體,他的發展會受到家庭影響,但終將獨立於家庭。

未來是未知的,做決斷越早,喪失的可能性就越多。
在引導孩子和克服家長焦慮之間,建議從後者下手。


很小的時候我也有過這樣的夢想,後來見識漸漸廣闊,想法也就越來越多。

如今呀,說陰差陽錯也好,說矢志不渝也罷。我身在物理學院,下學期就要去天文系啦。

孩子想就想唄,五歲時候的想法很難決定以後的生活。他開心就好嘛。
話說,我聽說學天文的過程中也要點很多碼農的技能..........

你有多久沒有~抬頭看過漫天的星星~


認識河馬老師


給他看三體


作為一個省賽前五十選手,如果想在競賽方面培養的話,必須多看書啊!訂一下《天文愛好者》也是不錯的。
以下是推薦書目,如果覺得孩子太小不適合看,可以長大點看,我小時候也是看這些的

紀錄片也有很多很好的,比如《太陽系的奇蹟》等等


大學後放棄直博,轉行去極地做物理,在別人眼中就是一傻逼,找不到工作,環境惡劣,我娘親歡快地對我說:你開心就好~~~


我也是從小熱愛天文,長大照樣熱愛,為了天文考上了南京大學,但由於種種原因沒有讀天文系。從小別人晚上看電視劇的時候我時常在燈光污染嚴重的城市裡看星星。上初中後央求爸媽給我買了一個天文望遠鏡,還自己用零花錢買了中國大百科全書的天文卷,懂或不懂都亂看。

因為喜歡天文,我覺得人生很有奮鬥目標,其中之一就是好好學習看懂複雜的物理知識,之二是好好掙錢買得起大望遠鏡。我後來留學米國,讀書工作,雖然讀的是計算機系。

若干年後,掙了一筆自認不菲的獎金以後,花了3000美刀買了一個十一寸的Celestron施卡望遠鏡,算是圓了兒時的夢。現在我還是一有空就讀,拍各種天體……因為天文,我愛上自然 愛上自然歷史,喜歡閱讀不太好懂的文章,聽podcast講中微子,紅移,哈勃常數聽得津津有味。人生因為天文,多了那麼多的快樂。


天文可不只是看星星,數學不好什麼都是空話


感覺題主你的孩子好棒,話說我五歲的時候還只會勾搭小姑娘呢@( ̄- ̄)@


答煮,我無意於給您潑冷水,但是我願意給您講一個故事。

一個姑娘,兩歲會查字典,中班會拿全文字故事書給全班小朋友講故事,小學作文一直屬於全區範文,初中作文上全國性專業報刊(不是新概念),高中替語文老師備課,能夠掌控自己語文考試分數在+-5分以內。

所有人都說,這姑娘就是天生文科的命。

然後大學中文系吊車尾。

我想您應該不是幼兒教育專業從業人員,如果是的話,您不會上來問這個問題。
孩子有孩子自己成長的方式,您要做的,就是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三觀,選擇更加優良的教育環境,其它的,請交給孩子的天賦和命運的安排。


你得趕緊多多賺錢,這樣不至於兒子以後餓死,嗯


不是喜歡看星星就可以做天文學家了,在他碰到天體物理之前,高數可能已經讓他泄氣了。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英語在應試製度中的淡出?
有什麼話不應該和小朋友說?
如何給孩子進行性教育?
怎樣看待阿拉蕾(崔雅涵)和董力的 CP 炒作?有哪些潛在的危險?
如果《爸爸去哪兒》節目中的孩子們看到網友對他們的評論,會對他們造成哪些影響?

TAG:學習 | 科普 | 兒童教育 | 天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