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電影《南漢山城(????)》?

南漢山城 (豆瓣)


韓國平均每天上映兩三部外國電影(2015年上映311部美國電影、363部日本電影),市場競爭無比慘烈;為求得生存,韓國電影每每煽情過度、用力過猛,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素媛》、《熔爐》莫不如此,社會意義、票房價值之外,藝術品質乏善可陳。

題材一旦涉及戰爭、歷史和民族情感,導演的內心更是完全失去了平靜,象李滄東那樣每部作品都經得起咀嚼的非常罕見。

《鳴梁海戰》(2014)民族自豪感爆棚,歷史真實度貽笑大方;《暗殺》(2015)對刺客澎湃、冷酷的內心世界和理想主義激情毫無感知,淪為韓版抗日神劇。

然而,表現丙子之役的《南漢山城》卻令人刮目相看:真的猛士,敢於直面真實的人性,敢於正視恥辱的歷史;韓國新興電影人越來越自信、強大,一如前輩的《誤發彈》(1961)、《薄荷糖》(2000),一手抓票房,一手抓藝術,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包括日本、朝鮮在內的儒家文化圈,視漢家政權為華夏正統,余皆蠻夷。1592年萬曆援朝戰爭(壬辰倭亂),來自」父母之邦「的明軍將士浴血奮戰痛擊倭寇,對朝鮮恩同再造;1636年皇太極舉行稱帝大典,朝鮮使臣寧死不跪,朝野上下對滿清「大清皇帝」的表述嗤之以鼻。

為解除進攻明朝的後顧之憂,皇太極以「朝鮮敗盟逆命」為由入侵朝鮮;南漢山城翹首以盼的援軍畏敵如虎,不惜暗殺朝廷密使;滿清鐵騎勢如破竹,北門之戰打出150比1的戰損比,以兩人陣亡的代價殲滅300朝軍:

歷史就是已經發生的一切,現在和未來都是歷史的延續和投射,怎樣解析歷史和其中的人性,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一個人或群體的格局。

影片不願貶低、醜化任何人,對主戰派鄙視蠻夷、奉明朝為正朔的豪情,對主和派保全蒼生社稷的忍辱負重,表現得都很到位。因擔心帶路的老人為清軍效命,主戰派手起刀落,但對老人遺留的孫女又充滿內疚和憐憫。

清軍陣營中的朝鮮人炫耀紅夷大炮的威力,朝鮮官員非常不滿:「閣下也是朝鮮人,何出此言?」

不料,「朝奸」氣得嘴唇顫抖,義正辭嚴地痛揭朝鮮自身的瘡疤:

「我的父母是奴隸,所以我一出生就是個奴隸。在朝鮮,奴隸不算是人,再也別說我是朝鮮人!」

君以國士待我,我當以國士報之!君以路人待我,我以路人報之!君以草芥待我,我當以仇寇報之——

不正是儒家思想的精華嗎?用富蘭克林的話來說:哪裡有自由,哪裡就是我的祖國!

編導能有這樣的視野、心胸,令人肅然起敬。

皇太極20歲開始征戰四方,37歲提出「以武功戡亂,以文教佐太平」,優待鮑承先、范文程、羅綉錦等漢官儒家,汲取儒家文化的精華,非尋常蠻夷可比。

皇太極致信朝鮮國王,影片的表現簡約而不簡單:

「你一而再地違抗於我,就連你的愚鈍,也是我的無德。我正是困擾於此,才跋山涉水來到你這裡……打開城門,小心翼翼地走到我面前,我會傾聽你的訴說,你可以毫無顧忌地訴說一切……」

因為我的過失,才讓你愚昧到自尋死路——皇太極的檢討居高臨下,數百年後也能感覺到朝鮮君臣的驚詫、憤怒和屈辱:清酋如此狂妄無禮。

「小心翼翼地走到我面前」,皇太極正在小心翼翼地實踐他對仁義的理解,而朝鮮、明朝也正在和將要經歷皇太極們帶來的劇烈陣痛。

困守南漢山城47天後,朝鮮國王親至皇太極面前伏地請罪,史稱「丁丑下城」:

阿克頓說歷史是個邪惡的老師,只對自由人述說真相。唯有自由人才有資格和能力從中汲取歷史教訓。《南漢山城》再一次顯示,藝術是哲學最精準、鋒利的剃刀,呈現歷史和人性最本質的部分。

雲長走麥城仍是英雄,知恥而後勇的民族必將再起: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海角崖山一線斜,從今依舊屬中華!

.


中國要是拍一部這樣的故事:李定國血戰磨盤山卻由於叛徒告密而功敗垂成 ,不久永曆被用弓弦勒殺在異國,最終吳三桂向滿清交了一件最有分量的投名狀 走向人生巔峰,故事戛然而止 這樣的故事拍起來應該要比南漢山城震撼得多吧!
中國目前有太多滿族同胞
為了民族團結 這樣的電影拍不出~
不過那些美化清軍以清軍為主角視野 醜化明朝的電視劇少拍一點吧


說一個現實。努爾哈赤「興業之地」的新賓滿族自治縣,現在朝族人居然佔了3成;
「龍興之地」的延邊,朝族人是滿族人的十幾倍多,,,要知道,「延吉」 「布爾哈通」這幾個詞詞源都來自滿語。。。


有的人說我們漢人和滿人才是一家人。管他棒子啥事 別聽外人挑撥離間。

嗯 但是比較公認的史實是滿人入關強迫漢人剃髮易服 中國從南到北被屠了個遍。

而李氏朝鮮直到滅亡都是用的大明衣冠 崇禎年號。

朝鮮國名還是朱元璋取得 被日本侵略也是明朝幫復國的。

反正在當時朝鮮是真的從內心把明朝中國當自己大哥尊敬的。

別把那禽獸一樣的野蠻人說成是我們同胞,怪噁心的。慘死在電影里那些清軍刀下的廣大漢人軍民恐怕比朝鮮人口還多吧。

(我說的是幾百年前的清軍 和現在滿人無關。刪貼死媽)


一部很震撼的電影,上次給我這麼大震撼的還是河正宇的《恐怖直播》。底下的回答不出意外的大多和民族主義掛鉤。在大部分答主眼裡這部電影比較出彩的地方居然是滿語和髮型,畢竟拍出了滿清的野蠻和落後滿足了一些人所謂的民族自信。

這部電影在我看來有五個點很震撼:

  1. 老爺爺寒冬臘月護送朝鮮國君過河,連一碗小米都沒得,打算給清軍帶路換糧食。所以有帶路黨不奇怪。所謂國不知有民,而民不知有國。
  2. 文官首領質問為清軍賣命當翻譯的朝奸為什麼賣國,翻譯憤怒回答到在朝鮮我的父母出身是奴隸,而我一出生也註定是奴隸。奴隸在朝鮮算人嗎?前面有國君和士大夫的馬匹缺草料餓死,因為國君和官老爺們是不能走路的,必須騎馬才顯得比泥腿子高一等。於是國君下令收繳士兵用來禦寒的草席還把城中百姓的茅草屋也拆了喂馬美其名曰保家衛國的劇情。但寒冬臘月沒有屋子的百姓和沒有草席的士兵只有凍死的份,真可謂人命不如牲口。劇情前後呼應。
  3. 清軍將領當面侮辱翻譯和朝鮮人。朝奸翻譯辯解自己已經不是朝鮮人了。嘲諷死心塌地的帶路黨自以為自己已經融入了別人的國家,但在別人眼裡卻永遠擺脫不了這張東方面孔和原來的身份。
  4. 文官首領在國君面前誇下海口能奇襲清軍,真正上陣自己卻躲在城牆上用刀逼士兵下山出戰。武將首領都元帥率領的勤王軍接到了國君裡應外合對付清軍的檄文卻怕死決定把送信的乾死假裝沒接到檄文,反正送信的是個草民不是武將。草民機智先跑了,這時候元帥反而積極派出部隊大舉搜山要他命。結果被清軍斥候發現暴露位置,全軍覆沒。又是一出好嘲諷。
  5. 全片有三位忠臣形象,但都沒有好下場。主戰派大臣在國君向皇太極稱臣之後自殺成仁;主和派大臣註定要背負千古罵名待清軍走後也一定會被其他大臣清算;努力守城的武將因為不忍心看著出去奇襲的士兵被屠殺下令撤退,結果被文官首領陷害而背了黑鍋自己被降職罰軍棍,部下被斬。

影片里主戰派大臣雖主戰但是卻愛惜百姓士兵本質上是為了百姓和國君著想,而主和派大臣雖然言語上也是為了百姓和國君但刻畫上其實點出他本質上只是為了國君和朝廷,包括給國君的建議以及商議戰後朝廷的重建。所以影片最後用主戰派大臣死前和主和派大臣的談話點出主旨:打贏無疑對百姓和國君都是最好的選擇,但打不贏並不是因為實力上的差距而是國家尤其是統治階級已經腐爛透頂。主和派大臣口口聲聲說投降為國君和百姓都走出了新路,但不革新頂層這只是無用功且徒增屈辱。

一部電影既嘲諷了民族主義者又嘲諷了帶路黨還揭露了腐儒的無能和封建統治階級的虛偽(仁祖那句:我想活下去)。特別是在民族主義比較強勢的韓國,實在難能可貴。

PS: 主戰派大臣在城牆上整夜等待勤王軍裡應外合的烽火,恍惚中看到大軍殺到,但睜眼一看只是幻象。彷彿看到了宗澤和岳飛的影子,唉!


丙子胡亂是韓國人心中的一個隱疾。碰與不碰都是痛。

如果按照韓劇一貫狗血的尿性,大概會把朝鮮仁祖描述成一個追求民族獨立而不得,迫不得已屈服於蠻夷的悲劇帝王,而臣下一個個為國捐軀死而後已的樣子。這樣的韓劇屢見不鮮,雖然有時仁祖只是作為背景一筆帶過,但是那一副悲情不屈的樣子屢屢讓我聯想到中國的抗日神劇。所謂神劇,不只是武力和劇情的「神」,也有精神層面的「神」。

而這部電影中只一句話就撕破了這種虛偽的民族主義自嗨:「我想活下去」。

不高尚也不卑鄙,「我想活下去」,僅此而已。

雖然有點扯遠,然而我至今沒看到過一部能夠毫不隱晦遮掩來描述李氏朝鮮與明清關係的韓劇,所以在這部電影中,這樣的直白的鏡頭和台詞就很讓人印象深刻。讓人感嘆韓劇韓影真是兩個世界。

對壬辰倭亂中明朝的感激

朝鮮君臣向著北京方向對明皇帝的新年之禮。

以及金尚憲自殺前向著北京方向最後的跪拜,表達了它作為一個儒者寧死不屈膝於蠻夷的決心。

金尚憲此人在歷史中並未自殺,而是在丙子胡亂之後辭官隱居,後因糾集儒生反對朝鮮出兵助清而被清軍抓去瀋陽,於順治年間歸國。這裡不提僅討論電影。

我對於此人是持否定態度的,雖然他表現得視死如歸,然而不怕死未必不懦弱。在力量差距如此懸殊,毫無得勝希望之際,仍慫恿國君下令萬餘軍民頑抗。是儒者心中節烈,抑或畏懼死後罵名?為一己之私甚至不惜讓一城百姓為其節烈殉葬,這是朝鮮之悲還是儒教之悲?

而作為主和派的崔鳴吉則真正稱得上是為國為民,忍辱負重,可比之於清末李鴻章。雖然丙子胡亂之後,朝鮮仍被擄走大量王公百姓,但在對於減少當時戰亂對於百姓的傷害方面,崔鳴吉功不可沒。面對重臣紛紛上表仁祖處死自己毫無懼色,且隻身數次前往敵營,膽略過人。

朝鮮半島的悲劇在於撕裂。僻居一隅使其既不能如中國內陸各省一樣徹底融入中華文明,又不像日本一樣有大海阻隔,遺世獨立。脫離了游牧民族的原始與野蠻,卻沒有足夠的自保能力。每每在中原王朝、北方游牧民族和日本的三重威脅之下,搖擺不定,忍辱妥協。三重威脅就像三座大山壓得小小的半島喘不過氣來。而以此為背景,稍顯嚴肅的韓國歷史題材影視都有一種壓抑感。聯想到如今韓國的處境,可知半島頭上這座座大山在韓國人心中並未卸下,只是大山換了姓名而已。

歷史和電影什麼的亂扯一同,知友見笑。

雖然這部電影還是有很多毛病。比如韓影屢試不爽的煽情套路之一:小孩子。雖然金尚憲與小女孩訣別的場面確實扎心。

由於根據歷史小說改編或編劇改動,與史實多有出入。

但是由於中國同行的襯托,這仍然這可以稱得上是一部比較優秀的歷史題材電影。


1.金錢鼠尾和滿洲話就讓人很敬佩了,因此「就本片而言」,韓國電影人至少是對歷史做足功課的。當然,很多韓國電影中的滿人都是這樣,比如《最終兵器:弓》等等,相比中國電影…………
(ps.有小夥伴提示《綉春刀》也展示了這一點哦~,希望中國古裝越來越嚴謹)
(ps.有小夥伴說綉春刀裡面是用蒙古語代替的)
(ps.評論里有人質疑這是「大漢族主義」破壞中國民族團結???這分明就是史實呀,我不知道你們的槽點在哪裡???自己不拍還不給別人拍了
2.從電影角度,電影本身並無太多特別精彩或震撼之處,屬於性冷淡類型,不過因為我對於李朝歷史很感興趣所以看得還不錯~~電影內容和立場都挺客觀中立了,強勢的滿洲軍隊、弱不禁風膽小懦弱的朝鮮軍隊、恐慌的王刻畫都很客觀沒有抹黑,屬於歷史正片,不像《神機箭》………(《神機箭》純屬韓國意淫片,這一點韓國古裝電影也確實有趣,經常表現為兩個極端。要麼很考究、要麼純意淫)
還想到細節,電影中清軍軍營里有宰豬的鏡頭,宰的是東亞古代最常見的野黑豬,而不是白豬(白豬都是近代從歐洲引入的),反正韓國電影細節做的是真好啊……
(ps.有小夥伴引用了詩經和金史里的內容,證明中國古代也出現了白豬~如果有懂這個的朋友歡迎指正)
3.我一直覺得韓國古裝題材裡面的男主們之間的對話太「裝逼」了哈哈(非貶義),什麼生的路死的路,各種排比句比喻句反問句,韓國電影台詞的功底很足,讓人很過癮,相比看看中國古裝的大白話弱智台詞…………比如:「父王,兒臣以為」「大人,我有句話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挺好的啊,可以看到韓國都自認那段歷史——和明朝的臣屬關係,以及壬辰之變時明朝的抗日援朝。對中華文化的傳承,也曾是值得尊敬的。

另外天朝的影視作品中滿清都是一派正義,替天行道,而且好像還都是漢人在演滿人,帥哥美女,搞得一般人以為滿清和漢人一樣,還真當「滿漢一家」了。有多少人在這部片以前聽過滿語的,有多少人知道滿洲當年真正的造型是什麼樣(什麼是鼠尾金錢辮),當時東北華北的漢人朝鮮人等其他民族被殺被虜多麼凄慘……

如今連那個叛國叛民族的孔有德居然都成了順應歷史潮流的正面人物了,據說他的後人還要給他「平反」。

所以也只有指望別國可以拍出那段殘暴野蠻的征服史了。


胡亂和倭亂在韓國都是屬於被拍濫的歷史題材,刷愛國情懷的手段了,這次的劇情其實也沒什麼新意

不過後金頭頂金錢鼠尾+全程滿語還是好評,雖然甲胄和服飾還是有點穿越的。該喊韃子該喊蠻夷的時候也不用擔心被河蟹

果然沒有民族團結護體才能拍得原汁原味一些

至少皇太極不會是這樣的

----------------------------------------------

看了答主@紅黑色的風的回答覺得挺有意思的。

雖然我也贊同韓國的歷史劇胡扯的地方不少,但從這片來說,後金的甲胄和服飾反映的問題其實是穿越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先來看看故宮館藏的皇太極鎧甲

可以看出到了皇太極時期,後金甲胄依然有著比較強烈的明代遺風
再看看他爹的鎧甲

況且這位答主所用的戰陣圖還是來自《滿洲實錄》的,描繪的其實是天命年間的戰場,而不是答主所強調的天聰六年以後。看過《滿洲實錄》戰跡圖的筒子應該都知道,裡面後金甲胄也跟明軍的接近

講真不管老奴時代還是皇太極時代
我覺得跟下面這個晚清的儀仗甲形制差別還是蠻大的

再對照一下電影截圖的第一幅,應該就不難看出穿越在哪了

還有要說天聰六年皇太極的衣冠條令,其實指的應該是十二月這一條

其實主要的內容是對在市街等公共場合下的著裝要求,以及服飾紋樣的等級制度做出規定,這些和電影中描繪的清軍行營的場合是沒什麼關係的。相反對於綢緞的穿戴,皇太極是嚴格限制的只有護軍以上有條件的人方許穿戴,其餘人最多只許佛頭青布,可見此時的綢緞依然稀缺。所謂天聰六年初禁染貂皮製襖,只是禁止諸貝勒大臣擅自製造,同樣也是以貂為貴的表現,但並非真正禁止大臣穿著(有大汗賞賜的例子)

所以相比甲胄,電影在這一塊描繪的反倒不算齣戲,大清真正釐定衣冠形制還得在順治朝的《服色肩輿永例》之後,要是整成像康熙平三藩征准部那樣,那就更加穿越了總之一句話,雖然有各種瑕疵,但在國內同行明顯不爭氣的情況下,南棒確實還是目前地球上還原清初軍隊風貌最靠譜的。


南漢山城昨天晚上剛看了一遍。挺贊的電影。
一些對清軍的復原,還有火繩槍,紅夷大炮復原的震撼場面,復原的程度真是不知比國內的歷史電影電視劇高出哪裡去了。
這部電影有幾個情節挺值得深思
1:前腳給國君帶路的一個老爺子,國君連一碗小米都沒有給,老爺子後腳就說要為清軍帶路換糧食。
2:鐵匠兄弟父母妻子都在胡亂中被清軍殺器殺死,當官員懇求鐵匠冒死送出繳文時弟弟質問官員,當百姓需要保護的時候國君在哪?最終鐵匠答應官員也只是為了救全城百姓,而不是為了所謂的忠義。
………
統治者口口聲聲為了國家社稷百姓的時候,實際上卻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朝鮮國君那句「我想活」徹底撕碎了統治者虛偽的面孔。
百姓並不關心誰來統治他們,是否忠義愛國,百姓只關心能否活下來,能否有口飯吃。
一個國家到了這個地步的時候,就說明需要破而後立了,片尾也點名了這層深意。

聯想中國各個朝代末期景象,實際也是這麼回事。

補充一下:龍骨大退回朝鮮禮物時展現了極端的傲慢無禮。在強權面前,道理是講不通的,又想起了那句話「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內」,國與國的外交即是如此。

這部電影細節上藏了很多政治隱喻。一點點體會吧。
PS…這種劇本放國內連審查都通不過2333…歷史劇還是指望歪果仁來拍吧


歷史真相比電影更殘酷。朝鮮僅僅與父國明朝斷絕關係,作清國屬國就彷彿天崩地裂,亦可想像1644,1645年的中國景象。讀完魏斐德所著的描寫清朝開國史的《洪業》以及顧誠先生的《南明史》,可謂字字皆為血。讀歷史不是為了延續仇恨,但後人仍須永不忘卻。


給人的感覺挺震撼。

但是,只是關於滿清軍隊的方面,其他的無感。直到現在除了朝鮮王,一個記住的都沒有。

清軍是第一次以接近真實的面目呈現在我們面前。

以前國產的清裝戲,雖然也都是麻花辮子,但是演員看起來都玉樹臨風、風流倜儻;服裝艷麗多姿;就連清軍的盔甲都看起來威武不凡。就這裝扮,與明朝相差不大,還納悶,為何南明軍民要殊死頑抗。

直到我看見了《南漢山城》中的清軍:個個肥頭大耳,大餅臉、癟鼻子、眯縫眼(以片中的蒙古裝扮來看,應該是蒙古八旗);金錢鼠尾辮,垂於腦後(雖然,片中的辮子還是很粗,按照清初的制式還是要殺頭的);個個如狼似虎,茹毛飲血,但是擁有極強的組織紀律,戰鬥力強。

直到此時,我才知道什麼是野蠻人。我也知道為何南明人寧願血流成河也要以命搏殺。

如果,清廷仿西夏制、遼制,漢夷分治,剃髮易服悉聽尊便,也許就不會被批為得國不正了。

還有就是片中的紅衣大炮,這應該是第一次真實的呈現吧!

紅衣大炮是艦炮,實心炮彈,在西方往往用於攻城。直到鴉片戰爭之時,英軍尚有裝備實心炮,以此攻城。所以用紅衣大炮攻擊步兵,那真是「「至處遍地開花,盡皆糜爛」」!

國產明末清初影視劇中,往往是火光衝天,就像拍二戰片。而此片的紅衣大炮,後坐力驚人,實心炮彈擊起的煙塵令人大呼過癮,這才是紅衣大炮啊!

為何現在的清粉那麼多,皆是美化的清宮戲荼毒太深。

如果清宮戲中的髮辮皆是金錢鼠尾,演員又不是帥的掉渣,而且都說著一口滿洲話,那是什麼效果?想必清粉唯恐避之不及,就連滿族人也要極力和他撇清關係:「不不,我祖上是漢八旗!"

近些年,韓國歷史電影真是走了極端,像是嚴謹考究的,細節上還原的令人咋舌;不嚴謹考究的,像是《神機箭》那般的也是令人咋舌。難道說一些韓國電影人真的精神分裂?

ps 並無攻擊滿蒙之意。像大餅臉,電影中是特別給予特寫的,這是因為在一般人看來,蒙古的摔跤手更能體現出那濃濃的蒙古氣息,便以偏概全,把所有的北方少民都想成這般模樣。


那個時候滿人不是中國人,那個時候滿人不是中國人,那個時候滿人不是中國人。
重複三遍。
今天的滿族當然是中國人的一分子,但不能反推那時候的滿人就和我們是一家人。就好比現在美國白人和印第安人都是一家人,你也不能反推幾百年前他們就是同胞。白人侵略印第安人和滿人侵略中國的性質是一樣的,都屬於異族入侵。
那些看了電影給你大清叫好的有點良心,那時候明朝百姓的下場比朝鮮更慘,我們是被侵略者。當然如果你是滿人,那我無話可說
而滿清最為可恨的是什麼呢,並不是他們征服了中國(當然這也很可恨)。而是統治中國後一系列的政治舉措,剃髮易服,燒書毀書什麼的就不說了。努爾哈赤皇太極都知道吸取教訓,要運用火器攻打大明(電影里是攻打朝鮮),怎麼得了天下後反而廢置火器的發展了呢,清末的火器為什麼較明末沒有太大的變化呢。明末和明初的火器相比可不是一個概念啊。
原因只是他們怕被我們趕走罷了,蒙古人都被朱元璋朱棣殺得那麼慘,一旦漢人反抗,做出剃髮易服這種喪盡天良事的滿人的下場怎麼會比蒙古人好呢
那就盡量不發展了吧
而且還要把他們變得比豬還蠢
要讓他們做奴隸心甘情願
要讓他們相信我們是一家人
講個笑話,殺了千萬漢人的滿人說滿漢一家
就好比殺了南京30萬百姓的日本軍人對投降的中國百姓大談中日友好,噁心吧?
這也就是為什麼一邊的日本明治舉國團結一心富強,這邊的滿清還在防漢排漢,忙著修園子享福,那可是被洋人打的找不著北的情況下啊。
被人打到家門口,傻子都知道應該迅速自強,除非這個家,他本不是主人。
無關於制度,無關於文化。純粹是因為他們以殖民者的角度自居,不把我們看做一家人。
不但毀我們的文化,閹割我們的思想,還敗光了中國的底子。至今我們這一代還在承受他們統治造成的代價
你要是為他們叫好,你還有點良知嗎
你要是說罵滿清就是破壞民族團結,你還算是個人嗎?
你不想想,那段歷史是誰造成的,不是我們現在的歷史講述者。
一想到這種反應明末真實歷史的電影居然要讓外國人來拍,我們反而不能拍,我就很無奈。
明亡之後無華夏,究竟是造謠還是真理,我們好好想想吧


毫無疑問,這樣的影片當然是在借古喻今。。。

朝鮮(韓國)被困圍城的境況,一如那兩頭受堵的風箱。

目前著力在用影像探討東北亞自古至今關係的只有在夾縫中求生的韓國。究竟該「捨生取義」還是該「舍義取生」?
七百多年前的兩宋,三百多年前的朝鮮都曾遭受屈辱,面臨抉擇。
一百多年前,滿清最終也難逃靜態文明被野蠻武力壓制的厄運。

這是王朝興衰更迭的必然宿命,也是文明發展的無奈旅程。


有些人非要來扣字眼或者非要說一句韓國電影也不怎麼樣。這就叫酸。華語片現在什麼樣不清楚嗎?罵觀眾罵豆瓣,就是不在自己身上找問題。能在影院上映的華語好片簡直屈指可數,更別說能賺到錢的。就本片來說,國內拍不出來?能,但是沒人拍。因為沒人看。大明劫幾個票房?太平輪幾個票房?更別說大明劫其實一般,因為在國產環境下矮子里拔將軍。
多說一句,每次看日劇看日影就不停有人說,表演太浮誇。呵呵,不好意思,人家演員很多舞台劇出身,認真磨練過演技。你們屬於國內爛劇看太多,不知道好壞。*吃多了也就不覺得臭了。還以為天下*最好吃。
~~~~~~~~~~~~~~~~~~~~真tm尷尬,這麼好的關於明亡清興的歷史片居然是宇宙第一大韓民國拍的。話說有個問題下一個勁拿八九十年代華語電影來嘲諷棒子的,你們不臉疼嗎?


更新一下,我的態度就是劇情不錯,但是所謂貼近歷史.....跟弓、太極旗、高地戰、戰友這類的一個水平,如果說所謂的滿語就是加分的話,近幾年清一色的「抗戰神劇」也會得到共鳴的,《舉起手來》也會點贊。

廣電的電影頻道影視中心幾年前出過一個質量一般的數字電影《刺水》,裡面有一段成了表情包,就是那句「新朝雅政」的出處:

這個所謂的金錢鼠尾是清軍入關前後的髮型樣式,之前,顱後二至三條,辮結一垂。「口髭亦留左右十餘莖,余皆鑷去」,鬍子就像下面故宮博物館藏的皇太極圖像這樣:

皇太極長這樣,他的戎裝是這樣,裡面還常會穿一件棉絮戰袍:

後金盔甲樣式類似明軍,最重要的都有護心鏡,無非在里在外一個兩個的區別罷了

所謂說,金錢鼠尾也好,牛尾辮也好,在崇德元年滿人身上都不是常用髮型,更何況鞭子還留在顱頂那麼大一戳。

所以說,金錢鼠尾和牛尾辮一樣,在崇德元年都不會是經常看到的,出現金錢鼠尾就是貼近歷史?我看,要求也不是那麼高嘛,主角對面的夠丑就行了。

反正韓國片這樣也挺貼近歷史的對吧。

---------------------------------------------------------------------------------------------

看過預告片我非常佩服的是,韓國人拍歷史片就是一本正經的瞎搞,明明都知道韓國人拍歷史片是什麼尿性,還有一群人去捧臭腳是什麼感情?
韓國人最喜歡拍的歷史片子基本就那幾個:八竿子遠的唐征高句麗,倭亂,胡亂和朝鮮戰爭。
拍朝鮮戰爭,志願軍都是准冷兵器大方陣進攻,紅旗招展鑼鼓喧天,恨不得十萬人進攻九萬人打紅旗,對,我說的就是太極旗和高地戰這類。
拍「胡亂」,我就不吐槽最終兵器弓的劇情和那個幾乎把弓箭戳到眼珠的奇怪姿勢問題了,就本片髮飾服裝,離史實距離也差不多。
朝鮮使臣申忠一第一次見到努爾哈赤是這樣的:「奴酋不肥不瘦,軀幹健壯,鼻直而大,面鐵而長。頭戴貂皮(帽) ,上防耳掩,防上釘象毛如拳許,又以人造蓮花台,台上作人形,亦飾於象毛前。 諸將所戴,亦一樣矣。身穿五彩龍文天益,上長至膝,下長至足,皆裁剪貂皮以為緣飾。諸將亦有穿龍文衣,緣飾則或以貂,或以豹,或以水獺,或以山鼠皮。護項,以貂皮八、九令造作。腰系銀入絲金帶佩 巾、刀子、礪石、獐角一條等物。足納鹿皮鞋,或黃色或黑色。胡俗皆剃髮,只留腦後少許,上下兩條,辮結一垂。口髭亦留左右十餘莖,余皆鑷去。」
但是這是1596年的樣子,努爾哈赤在建立後金政權後在天命六年,皇太極在天聰六年對官服制度進行了完善,主要原因是互市帶來的棉花、錦緞和絲綢的增加,天聰六年都禁染貂裘為襖緣闊披領了。現在瀋陽故宮博物院保留有皇太極盔甲一件、戰袍一件,大概像這個

也像這個

跟這個也差不多

崇德元年還不遵守天聰六年的衣冠制度,怎麼就符合歷史了?

而且就劇情來說

所以說,所謂符合歷史的標準就不能再高點?


看到說滿語的滿州人很震撼,他們的高層,皇太極,穿著熟悉的服飾,中下層很濃的蒙古風,鼠尾辮代替了油粗大辮,這才是真正的滿人,真正的野蠻人!在漢家,包括朝鮮人甚至日本人眼裡,這種裝扮就是野人啊!文明怎麼能屈從野蠻,怎能愧對有再造之恩的大明王朝!無奈,畢竟是小國,面對蠻夷的侵犯,只能苟全姓名,行三跪九叩大禮,這是文明的無奈。

然而蠻夷也有其可取之處,被人稱之為蠻夷,其對文明的嚮往比任何民族都強烈。不束縛於現成的體制,他們的體制永遠是在建中,奴隸可以當官,可以當大官,歸降的人待遇往往比其原主子給的好得多,這很容易讓他們產生髮自內心的對舊國的憤恨,這讓對手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被臣服,被消滅。

所謂的文明,實質上是用固有的道德綁架人民,綁架國家,綁架最高領導者,而綁匪正是那些飽讀經書的無事生非的儒學大家。朝鮮當局者決策上的懦弱很好的反映出這種體制的漏洞,看似完美,實際上是一個固步自封,只圖穩定保全的農民合作社之國。

後金改清稱帝後,千年一遇的時機,滅掉了大明,無奈,野蠻最終被文明打敗,毀掉大清的同樣也是這群儒家清酒攪屎棍。


謝邀

這片子我才看完,因為不知道有這個片子……

給我最大的感覺就是震撼,整個片子最精彩的就是對於歷史的思考,以及為什麼遇到清軍就會敗的那麼徹底。

開始時那位大人毫不猶豫的就殺掉了渡口的老人,之所以殺他,原因是老人準備給清軍帶路。老人之所以如此,原因無它,他帶著國君渡河時,國君連碗小米也不給;同樣的,領議政質問清軍的翻譯官為何忘記自己是朝鮮人時,那位回答的也是乾脆,他們家族是奴隸出身,奴隸在朝鮮不是人;國家不知有民,就無怪人民心中沒有國家。

關於身份問題,這裡面的鐵匠冒死將勤王用的「檄文」送到都元帥處,結果諸人覺得他身份低,不想受命,最後在追殺這位信使時暴露軍隊所在,被清軍全部殲滅。在生死存亡之際,還戴著身份的有色眼鏡看人,這種慣性也加速了敗局。

全片最精彩的部分就是黨爭,主戰派為了名聲,拒不投降,但又拿不出好辦法來,領議政在指揮失敗後,將責任全部推給一線的武官,而如果他不及時收兵,朝鮮軍隊只能敗的更慘,他這些主戰敗卻堅持自己沒有錯。而之前則是昏招疊出,比如收走守城士兵用於禦寒的稻草來喂馬,最後馬匹還是餓斃而亡,而兵士在困苦的情況下,為了搶功則殺了第一位求援的信使。這些「忠臣」最為誤事,只因他們站在道德至高點上,責在一旁面無愧色。而明知不敵,國君欲降的情況下,卻又怕擔罵名,不敢起草降書。全片在冷靜之中,將這夥人的嘴臉表現的淋漓盡至。

在朝鮮過去的片子里,集中表現的就是清軍的野蠻與強大,很少反映自己內部的問題。城池最容易從內部攻陷,比間諜更為可怕的是內部的黨爭。在這些站在道德至高點的大臣們的努力之下,國家也就此崩潰。如果說這片子在反映最近幾年韓國政局的內鬥,也說的通。


心悸,看完之後感覺到心悸

只是滿人前鋒抵達朝鮮,就逼迫著整個朝鮮王朝上下放棄皇宮遷入深山要塞。

甚至可以說,是倉皇地逃入了要塞,正如片中的深山要塞生活的鐵匠所說,皇家禁衛軍甚至沒有攜帶輜重和糧食,輕裝逃入要塞,而山下就是滿人先鋒軍。

隨後主戰派佔據主流後,國王開始派遣先鋒軍前出試探,獲得一場小勝,擊敗了一隻滿人小隊。

這就給了絕望中的人一絲希望,朝中重臣開始瘋狂號召出戰,甚至宣稱可以偷襲防禦較弱的營寨,在勤王軍還毫無音信的時候就能全殲滿人軍隊。

然而現實太殘忍,太殘忍了。

進攻部隊人數處於絕對劣勢,剛在山下倉促展開戰線,就和滿軍接戰

輕騎兵突擊速度極快,禁衛軍的士兵望著飛馳而來的敵人,手忙腳亂中裝填的黑火藥灑在了胸前的衣服上,還來不及看一眼,就被滿人騎兵揮刀斬斷了頭顱。滿人先以炮擊打亂陣型,再以騎兵突破,步兵進山追擊,無比嫻熟,想來這是在和明帝國軍交戰中學會的野戰戰術吧。禁衛軍一路潰退,還不及逃入城牆保護範圍就全軍覆沒。

最可憐的是進軍初始,將領一箭射死一頭林中的鹿,大家都很高興,做好記號想要回來時帶回城中給饑寒交困的人們吃。但是卻...

成為了和鹿一樣的獵物,被滿人殺死。

隨後的情節發展到送信的鐵匠九死一生成功將勤王檄文送抵勤王軍,隨後,勤王軍卻轉瞬就被追擊而來的滿人前鋒殲滅。

而當最終,滿人的皇帝,皇太極到達的時候,絕望也抵達了頂峰。那是正在北京和明皇帝禁軍,各路明帝國勤王軍決戰的蠻夷首領,卻此時帶著他最可怕的軍隊抵達了朝鮮,甚至還有從北京城頭繳獲的明帝國軍最精銳的火炮。而在這個邊陲之地,朝鮮人如何能抵擋這隻連自己的父親明帝國都無法撼動的軍隊呢?如何在蠻夷的燒殺辱掠中生存呢?

所有的一切都只有絕望,想要保持尊嚴地活下去,已經不可能了。

選擇只有兩個,要麼帶著尊嚴死去,要麼作為奴隸活著。

這時我只能感到心悸,這不只是一個國家的毀滅,這又何嘗不是曾經我所體驗的絕望。

生活陷入絕境,

想要活下去,就要放棄曾經有過的一切,那些對自己身份的矜持,對未來的期待,統統都是水中鏡月。

唯有不擇手段地活下去,是唯一的選擇。

終究,橫亘歷史,穿越時空,

生命的唯一主題,永遠都是活下去。


朴海日6年前還能單殺清朝皇子+弓騎兵小分隊

6年後當了領導,就不行了

說正經的,這部電影真是不錯,我最欣賞的是它把宏大敘事與微小敘事結合得天衣無縫。

說到歷史,很多人都有種「大江東去浪淘盡」的情懷。看歷史題材的影視作品,會默認自己在領導者的位置,大手一揮,就千軍萬馬烽火連天。哎,輕歌曼舞沒出息的,就是要豪邁!

我們當然可以按這種思路來講述「丁丑下城」這個歷史事件。但《南漢山城》這部電影,好就好在每次用宏大視角推進一段劇情後,就立刻轉到小人物身上,來觀察最草根的那群人受到怎樣的影響。宏大與微小結合,其實等於一部電影講了兩個故事:大方面是仁祖怎樣降清的,小方面是最卑微的民眾在這場戰亂中遭受了怎樣的苦難。

故事開篇即是如此:清軍大舉入侵朝鮮,這是大背景。渡口老人為國君帶路卻連一碗小米都未得到,還不如給清軍帶路,這是真實的小人物。金尚憲一再請老人帶孩子去城裡找他,未果,只得殺人滅口,這是大背景下小人物的命運。

幾乎每處劇情都是如此。殿堂上大臣們關乎國家存亡的爭論,可無論是戰是降,總會轉化成平民與下層軍士的苦難。譬如:城中無馬草,為了面子,老舊官僚堅持收回軍士的草墊與掀掉屋頂的茅草,一段劇情就有兩個層次。其它劇情暫不一一列舉。總之,我們可以觀察到這樣的敘事節奏:以仁祖與大臣們的爭論為核心的宏大視角,以鐵匠、平民、小女孩為核心的微小視角,二者互相穿插,互相影響。

我本以為電影會以仁祖回宮作為結束,最後也的確出了一段字幕,介紹丙子胡亂的歷史結局。此刻,我還真以為全劇終了。

想不到最後一幕是鐵匠與小女孩過上了平靜的日子。這一幕實在是太好了!如果以仁祖為結尾,那麼還是落筆於宏大,而這個結尾把視角又拉回到最草根的平民身上。

換了個宗主國,這是事實。但對於平民而言,粗茶淡飯的日子遠勝地獄般的戰亂。


當然,肯定有非常「豪邁」的觀眾來噴平民怎麼不知恥啊?都認清為爹了還好意思活著啊?看吧,朝鮮就是辣雞云云。

如果認真看完全片,卻得出這樣結論的人,我覺得影片里也有對應的形象,就是下圖右下這位咯:


推薦閱讀:

嘉靖皇帝是不是一個好皇帝?
如何看待《大明王朝 1566》中的沈一石?
明末為什麼不遷都?
如何評價「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句話?如何區別顧炎武所說的「亡國」和「亡天下」?
如何評價《大明王朝1566》中的呂芳和楊金水?

TAG:明朝 | 歷史 | 韓國電影 | 如何看待/評價X | 南漢山城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