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朱棣兵臨南京城下,為什麼不和小皇帝朱允炆簽訂一個中國版「大憲章」?
朱棣如果不是殺進城去(1402年)趕走(殺死)朱允炆,而是和小皇帝簽訂一個中國版「大憲章」什麼的,中國的歷史會怎麼?
猜想很多網友會說不可能,那不可能的核心原因又是什麼?或是僅僅是歷史的偶然?-----------------
1215年6月15日(一說1213)英王約翰被迫簽署的憲法性的文件。其宗旨為保障封建貴族的政治獨立與經濟權益。又稱《自由大憲章》或《1215大憲章》。這張書寫在羊皮紙卷上的文件在歷史上第一次限制了封建君主的權力,日後成為了英國君主立憲制的法律基石。大憲章 _百度百科
=_= 這個為什麼放在法律話題下面。。(順便問下有推薦的襪子品牌么,我本來今天登錄知乎是為了選購襪子的) =_=謝謝各位,襪子買好了。。順便更新一下
英格蘭大憲章時還是封建社會,封邦建國,各階級共治的社會,國王的權威受限於習慣法和與貴族的契約關係。國王即便能拔除一個反對他的貴族,也無法摧毀整個貴族世襲的體制。
而明朝是一個典型的東方帝國,中國的封建社會在秦統一天下之後就完蛋了,所謂「百代皆行秦政」,所謂「外儒內法」,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正統的儒生們整天琢磨怎麼「復周禮」或回歸「三代之治」,但無一例外地失敗了,而且手裡的籌碼越來越少,直到最後輸個精光。
在一個典型東方帝國的政治博弈格局中,赤裸暴力和贏家通吃是基本原則,已經沒有任何傳統和古老法則可以維繫一個對抗平衡的局面,只有絕對的馬基雅維利主義——即無底線地運用暴力才是獲勝的唯一途徑。不存在反覆博弈的可能性和必要。
盜一張海德沙龍的圖來告訴你封建王國和官僚帝國的區別:
所謂「郡縣制」,縣通「懸」,即懸而未決之意,指一塊土地在國王手裡尚未分封出去。郡同「軍」,一般是蠻族戰爭的前哨地區,屬於軍事單位,也受國君直接控制。春秋戰國的歷史就是封建崩潰,「郡縣」規模不斷增加的歷史,國王們的權威不斷增加,壓倒諸封臣,手裡的直轄土地越來越多。實現郡縣制最徹底的秦國,也就成為戰爭動員能力最強的國家,吞滅六國統一天下。
結論:朱棣與朱允文的戰爭不具有重大歷史節點的意義,只是華夏後期歷史上常見的爭權奪利。因為,無論哪一方勝利,都只能繼續奉行官僚帝國的郡縣體制,也就是「秦政」,不可能有任何創新。官僚帝國的穩定就是必須不斷削除所有具有自治能力的地方實體,在這一體制下,不可能允許具有獨立自治權的貴族單位存在。
朱棣如果甘於做一個地區性領主,那麼迎接他的必然是全家死光光。朱允文不削藩,他的子孫也一定會削藩。而朱棣既然打敗了朱允文,那麼他要做的也就只有一件事情,斬草除根。他們這麼做與個人德性沒有關係,這只是官僚帝國體制的必然要求而已。
這就是為什麼華夏史家要說:華亭鶴唳,上蔡黃犬。有時候,在官僚帝國做高官厚爵,不如在倫敦郊區做個小鞋匠來得安穩。
======================================
2014年12月17日更新:
1. 關於「縣」字起源:唐德剛先生稱早期的縣為「封建的渣滓」。周武王分封諸侯之時,由於不願意給諸侯過大的封地,又不願分封太多的異姓諸侯,導致「有許多地方既非王畿又無適當的人可封」,這些土地「懸而未決」,只能暫時派人管理,等待有合適的人來封,稱為「懸之」,後來就演化成了「縣」。
資料:《黃仁宇. 晚清七十年·第5章 中國郡縣起源考(附跋)——兼論封建社會之蛻變》
上述資料來源於中文維基「郡縣制」條目,各位可以自行查證。時間關係我就不進一步給出資料了,畢竟這不是個爭議很大的問題。
2. 有人問「宋朝就不是封建了?」,或者「中國不是三千年封建么怎麼到你這裡就變成封建自秦即止?」這同樣是個史學界早有共識的問題。孔子原教自荀子論玄學稱「六經乃聖人之糠秕」(中國版「上帝死了」和「後現代解構主義」)開始露出敗象,到戰國法家興盛,到秦焚書坑儒,基本宣告完蛋。其後是「商韓」(商鞅韓非)之道盛行的天下,法家是治國之道,能來真金白銀。以鼓勵告發和連坐制度制民驅民,瓦解其抵抗力,繼而官山海、鹽田專利,略同於如今的國家資本主義。你儒家有什麼?喪失了實際的武力和組織,儒家只是「緣飾」,就是個裝飾用的政治花瓶。
3. 秦是華夏歷史分水嶺,秦之前與秦之後的華夏是兩個不同的狀態,「封邦建國」雖然還有遺留,但不再是主流,權力不斷集中到中央才是主流。這一點從歷史上的官制演化就可以看出。
一方面,在中央,能與皇帝分權的外官不斷被皇帝私人的內官取代:宰相取代三公,尚書令取代宰相,中書令(原為內史令)取代尚書令,平章事/侍中取代中書令,然後中書令和平章事們又變成宰相,接著被內閣大學士取代,康熙時大學士又被上書房行走取代,最後又被軍機處取代。
另一方面,在地方上,常任地方官總是被中央派出的巡察官取代,久而久之,巡察官又變成了新的常任官:太守被刺史取代,刺史被節度使取代,節度使被知州取代,知州又被行中書省取代,行中書省先是改成布政司,然後被巡撫取代。
感興趣的同學可以自行研究各朝官制。這種官制演化趨勢可以算是權力集中進度的指針。
4. 在我看來,秦以後的歷朝歷代,基本就是一個集權手段和官辦企業不斷發展的過程。一切經濟、文化活動都是圍繞絕對權力展開的,皇權以外的東西基本發展不起來。當然,你非要管唐宋元明清叫「封建」我也攔不住你,就像總有專家學者拿著放大鏡要在中國歷史裡面找什麼「資本主義萌芽」來證明歷史五階段論的正確性。但是孔子說過「必以正名乎」,一個東西該是什麼就該叫什麼,明明沒有封邦建國了,有人非得管它叫「封建王朝」,自身就含著虛偽。大量使用這種似是而非的混淆性術語,肯定會造成問題。其實這些問題,易中天教授在百家講壇都已經講過了,我這兒也沒什麼新鮮的。
最後友情推薦一下輝格先生的博客海德沙龍,以及他的新書《沐猿而冠》,應該會比本答案更有價值 ( ̄▽ ̄")
大憲章不是憲法,既不是英格蘭憲政的起點,也不是終點。
它僅僅是從羅馬法,薩克里法等傳統法繫到現代憲法進化的一個階段而已,簡而言之,是中世紀封建權條文化進程的一個結果,其中雖然涉及了民商法的內容,但是極其稀少,這樣的法典在前後五百年的歐洲並非唯一。教科書經常講大憲章限制了王室的絕對權力,問題在於那個時代整個歐洲社會中,所謂絕對權力本身就非常之罕見,無論是習慣法還是成文法,長時期以來,歐洲的權力立法都多於中國典律中的刑罰立法,而法律解釋本身也長期是一個獨立領域,所以所謂限制絕對權力,實際上更多是查理前後幾代由於一些原因,王室權力膨脹的一種反制措施。仔細閱讀大憲章可見,它的立法精神並沒有超出那個時代,對權利立法是羅馬法以來,西方法律的核心線索,從這一點而言,大憲章的跨時代意義是有限的,它不是對一個長期法權命題的回答,而是一種充滿即時色彩的產物。
如果說這樣的法典,大明有,明皇祖訓,至於更加符合共主約法的法典,大明剛剛替代的對象,大元國更是始終都有,這個國家的君權從來都是共主許可權之下的產物,這是內亞的共同傳統,就是有限君主制。
問題在於,大憲章走到了後來的現代英國憲政,而大明沒有,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我來補充一下 @倉晨陽的答案,半桶水晃蕩一下。長引用預警。
錢穆先生的國史大綱里,談到了封建制度的演變,解釋了多方面的原因
下面引用一下原文:
二、從宗法封建到新軍國之種種變遷
從春秋以前之宗法封建,轉移到戰國時代之新軍國,相應而起的,有政治、社會各方面激劇之變動。
第一是郡縣制之推行,政府直轄下的郡縣,代替了貴族世襲的采地。
郡縣制已見於春秋。晉自曲沃篡統,獻公患桓、庄族逼,盡殺群公子;驪姬之亂,又詛「無畜群公子」,故晉無公族。而並地日大,於是,遂行縣制。【僖公二十五年,晉文公「問原守於寺人勃鞮」,僖三十三年,齊襄公「以先茅之縣賞胥臣」,皆其證。】及頃公時,六卿弱公室,又盡滅公族,分其邑為十縣,各令其子為大夫。【左昭五年,楚薳(wěi)啟疆言:「韓賦七邑,皆成縣。」又曰:「因其十家九縣,長轂九百,其餘四十縣,遺守四千。」則晉制一縣出兵車一百乘,大率萬戶方百里為一縣,則十戶而出長轂一乘也。】則晉之推行縣制已久,故三家分晉,即變成新的郡縣國家。【如吳起為西河守,西門豹為鄴令。】楚亦久行縣制,【宣十一年,「縣陳。」十二年,鄭伯出降,曰:「使改事君,夷於九縣。」】蓋內廢公族,外務兼并,為封建制破壞、郡縣制推行之兩因。郡則其先為邊方軍區,較縣為小。【周書作雒(luò):「千里百縣,縣有四郡。」四郡蓋指百里之四邊也。故趙簡子之誓曰:「上大夫受縣,下大夫受郡。」】及後邊郡日見大,腹縣日見小,【甘茂言於秦王曰:「宜陽,大縣也,上黨、南陽,積之久矣,名之曰縣,其實郡也。」】亦為軍國進展應有之現象。
郡縣政令受制於中央,郡縣守令不世襲,視實際服務成績為任免進退,此為郡縣制與宗法封建性質絕不同之點。自此貴族特權階級分割性之封建,漸變而為官僚統治之政府。
故相隨於郡縣制度而起者,第一即為貴族世卿與游仕勢力之更迭。
宗法封建時代,君權未能超出於宗族集圍之上。故君、卿、大夫之位,相去僅一間,【孟子:「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又上士、中士、下士,凡六等。」】君位廢立,常取決於卿、大夫之公意。【公羊隱元年:「諸大夫扳隱而立之。」左定元年:「若立君,則有卿士、大夫輿守龜在。」國語:「厲王虐,國人逐王。」左傳:「晉惠公虜於秦,國人卜立其太子圉。」盂子:「貴戚之卿,君有過,諫不聽,則易位。」周禮有「致萬民詢國危、詢國遷、詢立君」此種改變,一在君位繼承法之漸趨確定,一在兼并與郡縣之日漸推行。】郡縣制的國家,則君權漸脫親屬關係之束縛,【並非以一宗族建國。】一面是君權之演進,而又一面則是游仕之得勢。【戰國游仕分析,一大學者及其弟子,如荀卿、李斯等。二庶孽公子及先世仕宦,如商鞅、樂毅等。三資產在中人以上,如吳起、呂不韋等。四貧士,如張儀、范睢、虞卿等。五賤臣下吏,如申不害、趙奢等。要之非親屬貴族。貴族地位降低,世臣消滅,君位轉尊,實為郡縣新國家一要征。】
其次,則有軍民之漸趨分治。
翟璜曰:「君【魏文侯。】欲伐中山,臣進樂羊。中山已拔,無使守之,臣進李克。」將軍與守臣之分職特派,此即軍民分治之見端。封建時代貴族即軍長,無此分別也。
又有食祿之新制度。
既不與采邑,則官吏必食祿。魏成子為文侯親弟,「食祿千鍾」,則亦無封土矣。史記趙奢傳:「奢,趙之田部吏,收租稅,平原君家不肯出,趙奢以法治之,殺平原君用事者九人。曰:『縱君家不奉公則法削,法削則國弱。諸侯加兵,君安得有此富?』平原君賢之,言於王,使治國賦。」據此則戰國貴族縱有封邑,仍必向公家納租稅,與春秋封建采邑不同。【亦與漢代封邑制有別。】
食祿者必受職,其有祿無職者,則惟當時之養賢製為然。
此始於魏文侯之於子夏、田子方、段干木之倫,而極盛於齊之稷下制度,為尚賢觀念代親親貴貴而起之徵象。
第二是井田制之廢棄。
古者方百里為大國,百里之地有城郭邑落、山澤林藪、封疆棄地,不能盡墾。即盡墾,亦不過萬井,九百萬畝。其間尚有君、卿、大夫、士等諸級,各有分地。則百里大侯,有田無多,亦如後世一業主。其民若今之佃戶。分田選受,並非難事。即如近世一墾牧公司,圈地招墾,亦必均派一家若干畝,不令隨便多少。故封建制度下之農民無兼并,無貧富。若已有兼并貧富,則封建制亦復失其存在矣。【欲明古代井田制度之真相,必先了解古代封建國家之規模。(已詳前篇。)井田乃是一種小方格塊內之劃分,周禮所言,則大整塊千萬頃耕土,已非封建時代之形態也。】
分封貴族之采地漸次取消,則直屬國家之耕土漸次擴大,於是以前貴族圈地分區小規模的井地,不得不解放為整塊的農田。
商鞅廢井地而開阡陌封疆,「阡陌」即是大田岸,「封疆」猶如大圍牆,為古代貴族封建分割性之主要標幟。一方方的井地,相互隔絕在此種格子線之里。現在政治上已由封建變為郡縣,自可打開格子線,剷除田岸圍牆,化成一片。此即李悝「盡地力」之教。
大整塊農田之形成,即是封建井地之破毀也。【此外尚別有促成之原因。一、人口之繁殖。左襄十年:「子駟為田洫,司氏、堵氏、侯氏、子師氏皆喪田焉。」襄三十年:「子產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封洫,廬井有伍。一年興人誦之,曰:『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疇而伍之。孰殺子產,吾其與之。』三年又誦之,曰:『我有子弟,子產誨之;我有田疇,子產殖之。子產而死,誰其嗣之?』」 此必鄭國地狹民稠,故已漸破棄井田之格子線,乃至於田無封洫,廬井不伍,而子產為之整頓也。
二、耕器之進步。孟子云:「許子以鐵耕乎?」以鐵耕,則一夫之治田能力隨之增大。國策:「秦以牛田通水糧。」牛耕,春秋晚期已有,(如孔子弟子司馬耕,字牛)亦到戰國而漸盛。
三、水利工程灌溉事業之發達。如魏有西門豹、(文侯時。)白圭、(惠王時。)史起。(襄王時。)秦有李冰、(孝文王時。)鄭國。(一始皇時。)周禮遂人所記遂、溝、洫、滄、川等制度,亦是井田制破棄以後,大規摸水利網之描寫也。其先所謂井田,「井」或乃灌溉單位,八家共一井,即是一井之灌溉量也。(公羊傳有此說。)】
井田制度之破壞,另一原因,則在稅收方法之改變。
大抵最先有一種公田制的「助」法。
方里而井,井九百畝,其中為公田,八家皆私百畝,同養公田。公田所入歸公,私田所入歸私。 此制度之最要意義,厥為田畝所有權之全屬於貴族封君。所謂「四封之內,莫非王土;食土之毛,莫非王臣」也。方方正正的一井九百畝,此為一種標準的敘述。【制度皆有活變,記載則不能盡詳。其實一井盡可為七百畝、八百畝或一千畝。】一井之內,主要者為公田。依理言之,正因助耕公田,始得享有其私田之收穫。【此乃為一種僱傭性質,如近代為富家看守墳墓而得耕食其墓地田也。】其時貴族特置農稷之官,頒歷明時,辨土壤,擇谷種,教稼恤農,巡野督耕。【如周官大司徒、司稼、草人、庶氏、剪氏、赤友氏、蟈氏、壺涿氏諸官,可覘其消息。呂氏春秋有任地、辨土、審時諸篇,即古代農稷之官之農學也。】蓋正因視四封之內皆其私物,故勤懇教督。而農民智昧力弱,失卻貴族之指導扶助,亦無以善其私田。【若叛離此封疆邱邑之外,則茫茫禹跡,夷狄禽獸,縱橫交徧,更非家人夫婦生活之區。】因此貴族、農民在此制度下相安於一時。
其次,則為「履畝而稅」。
履畝而稅者,廢公田,轉就私田徵稅,視其田畝之實收而抽收額定之比率。【周禮地官司稼所謂「巡野觀稼,以一年之上下出斂法也。」此相當於盂子所謂「徹」。至「貢」法,則只就數年中數立一稅額,較更簡單。論語:「魯哀公問:『年飢,用不足,如之何?』有若曰:『曷徹乎?』哀公曰:『一,吾猶不足,如之何其徹也?』」其時魯已用田賦,賦與稅為二。有若欲哀公因歲飢薄斂,故曰:「民不足,君孰與足?」孟子言貢、助、征三制,皆非憑空私造;惟附會之夏、商、周三代,則誤。】蓋貴族階級田畝日廣,則生活日奢淫,志行日懶惰,不肯再理農事。而農民階級則智慧日開,能力日強,於是各自儘力於私田,而公田收成轉惡。【此亦公羊說。】於是乃廢去公田,履畝而稅。如是則不必方里而井,亦不必嚴格還受。雖便於大數量之徵收,而已為井田制度破棄之先聲矣。【春秋宣十五年,「初稅畝」,此即履畝而稅也?魯國如此,各國先後可推。雲「初」稅畝,則其先不然,故知應為公田而助矣。】
履畝而稅,則可以只認田,不認人,於是民田得自由買賣,而土地所有權,無形中轉移,成為耕者所自有,而兼并亦隨之而起。【或謂:助法時期,公田外之土地,為村落所公有,及至履畝而稅,則田土盡歸公有。然履畝而稅,則耕者可以活動。八家共一井,則死徒不出鄉,同井相助,耕者無活動餘地。又公田為助之制度下,田裡不鬻,一家百畝。履畝而稅,則耕者各自獨力經營,可以超過百畝之上。故履畝而稅,確為自由私產形成之先聲也。】
第三則為農民軍隊之興起。
封建時代,貴族為采邑之大地主,同時亦即成一武裝集團。
春秋時代軍隊之組織,即本族制。城濮之戰,晉有「中軍公族」;鄢陵之戰,楚有「中軍王族」。楚若敖氏有「六卒」,晉「樂、范以其族夾公行」,可見一軍隊即一宗族也。【「宗」指同一廟宇下祭祀,「族」指同一旗幟下作戰。】
軍器製造,如車、如甲,及戰馬之養育等,皆為貴族保持地位之一種事業,平民無力參與。
鄭莊公伐許,「授兵於太宮」。衛懿公御狄,「使國人【即城圈子中人,皆貴族也。】受甲」。鄭子產「授兵登陴」。楚武王「授師子焉以伐隨」。【事在庄四年,為楚用兵車之始。考工記:「兵車弋、殳、戟、矛四等。」吳子圖國篇:「長戟二丈四尺,短戟一丈二尺。】此皆甲仗兵器不在民間之證。僖十五年,「晉作州兵」;昭四年,「鄭作邱賦」;成元年,「魯作邱甲」,皆是一種額外增賦,以造甲兵。然仍是貴族別使專匠造之,非民間自造也。
農民耕田納稅,遇戰事徵車、【非戰車。】牛,捉夫力,【非甲士。】謂之「賦」。農民只為軍隊中之附隨,並無正式編配入軍隊之權利與資格。
隨武子云:楚國「荊屍而舉,商、農、工、賈不敗其業」,此農不為軍也。城濮之戰有「輿人」,左襄公三十年有「輿尉」,【淮南兵略訓云:「吏卒辨,兵甲治,正行伍,連什佰,明鼓旗,此尉之官也。收藏於後,遷舍不離,無淫輿,無遺輜,此輿之官也。」】輿尉者,輿人之尉。【僅稱「尉」,則軍尉。】輿人即隨軍之輜重與夫力也。
貴族階級漸次奢侈安逸,國際戰爭漸次擴大劇烈,農民軍隊之編製,遂成一種新需要。車戰漸進而為步戰,即為貴族軍隊與農民軍隊交替之一種表記。
左傳所載諸大戰役,如秦、晉「韓」之戰,晉、楚「城濮」、「邲」、「鄢陵」之戰,晉、齊「鞍」之戰等,皆當時貴族式的戰爭,可說為一種藝術化的戰爭。【即商禮的戰爭,楚子玉告晉文公,謂:「請與君之士戲(hū),君憑軾而觀之,得臣與預目焉。」交戰如遊戲,真可到處此中情況。】惟晉為御狄,已有步兵。【僖二十八年,「晉侯作三行以御狄」是也。昭元年,「晉中行穆子敗無終及群狄於太原」,亦以步卒。「魏舒請毀車為行,荀吳之嬖人不肯即卒,斬以徇」,見車、徒有貴賤之分。】鄭亦步兵,【見隱四年、襄元年、昭十二年。】至戰國則全以農民步兵為主。【亦有騎兵,車戰遂變成不重要之地位。至是始有真賭生命之劇烈戰爭也。】
三晉與田氏以大夫篡位,舊貴族失其地位,漸次設立以軍功得官之制度。
左哀二年,趙簡子誓眾:「克敵者,上大夫受縣,下大夫受郡,士田十萬,庶人、工、商遂,人臣隸圉免。」遂者得進仕,免者去廝役,此即商鞅「尚首功」之先聲。【是役公孫龍以徒五百人宵攻鄭師。「徒」即平民軍隊也。】蘇秦說齊:「三軍之良,五家之兵,進如鋒矢,戰如雷霆,解如風雨。」又荀子議兵篇:「齊人隆技擊,其技也,得一首,賜贖錙金,無本賞矣。」【註:「斬首,雖戰敗亦賞,不斬首,雖戰勝亦不賞。】是齊亦尚首功。五家之兵,疑猶秦之一甲首而隸五家。
吳起在楚,商鞅在秦,亦嚴行以軍功代貴族之新法。
起相楚,使封君三世,而收其爵祿,以撫養戰鬥之士。商頓相秦,所定二十級爵,即以代古者貴族五等封爵之制。此皆欲以戰士為新貴族也。
以前是貴族任戰士 ,現在是戰士為貴族。農民軍隊之配練與井田制之廢棄,為新軍國圖謀富強之兩要端,而即以促進宗法封建費族之崩潰。
第四是工商業大都市之發展。
春秋時,工商皆世襲食於官,蓋為貴族御用,非民間之自由營業。
左昭十六年,鄭子產告晉韓宣子:「我先君桓公與商人皆出自周,世有盟誓,相保至今。」晉語:「公食貢,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皁隸食職,官宰食加。」昭二十二年,王室亂,「單子盟百工於平宮。百工叛,伐單氏之宮,敗焉。反伐之東圉。」杜註:「百工所在。洛陽東南有圉鄉。」故知工商皆居國中,世襲,食於官,僅去貴族一等也。
封建貴族漸漸崩漬,而自由經商者乃漸漸興起。
子貢「不受命而貨殖」,即自由經商也。其後如范蠡、段干木、白圭諸人,類皆賴藉政府上之地位,【惟非貴族。】而干商販之新事業。
舊貴族沒落,「商賈」與「軍人」二者代之而興。而商業大都市亦陸續興起。
自春秋以迄戰國中期,歷時三、四百年,人口繁殖,耕地日辟,游牧之戎狄漸次同化,或消滅,或避去,此疆彼界之封建,已變為壤地相連的幾個大國,此皆當時商業都市驟盛之原因也。舉其著者,如臨淄、邯鄲、大梁、郢、陶等。其間惟陶因交通關係,特殊發展,余皆各國之首都。【是中國古代封建制度漸崩潰,而商業都市乃漸興起,非由商業都市興起而而封建制度崩潰乜。】
大抵東方各國,漸從商業資本轉入文學游仕,始終獎勵農戰的國家惟有秦。【秦以地勢關係,可以閉關不與東方通貿易。】
因此竟以并吞東方。
第五是山澤禁地之解放。
與商業發展有相互關係者,尚有禁地解放一層,亦為當時一種極重要之變遷。
封建時代之貴族采邑,除井地外,一應山林藪澤,大概全列為禁地,農民惟有耕稼為生。
周官有山虞、林衡、川衡、澤虞,【又有跡人、圃人等。】皆掌山澤之守禁。齊語亦謂:「澤立三虞,」晏子春秋謂:「山林之木,衡鹿守之。澤之萑蒲,舟鮫守之。藪之薪蒸,虞侯守之。海之鹽蜃,祈望守之。」此乃貴族封地之私產。孟子所稱「文王之政,澤梁無禁」,晏嬰謂「山林陂澤,不專其利」,則皆一種理論也。
農民漸漸遊離耕地,侵入禁地,尋求新生業,貴族不能禁阻。
其先目之為盜賊,如鄭子大叔「興徒兵以攻萑苻之盜」是也。【昭二十年。】攻之不能止,乃不得已而加以一種徵收。故「征商」之徵,即「征誅」之徵,古人目工商業為奸利者由此。秦漢政府「大司農」與「少府」分職,大司農掌田租,為國家公入,少府掌山澤之稅,為王室私入,亦由此種禁地觀念演變而來。
新生業之分化,與民間工業之進步,亦為自由商業促進之一因。
如捕魚、煮鹽、燒炭、採鐵、鑄錢、伐木,種種新生產事業,皆由農民侵入禁地而始有。
第六是貨幣之使用。
因商業發展而貨幣之使用遂興,亦為一新形態。
左傳所所記列國君臣相饋贈、賄遺、贖罪、納懼,大抵為車馬錦璧鐘鼎寶玩,乃至女妾樂師而止,絕無以黃金貨幣相投報者;有之,皆自戰國始。六國表秦惠文王二年「始行錢」,距春秋末已一百五十五年。蓋其時東方諸國已先有錢貨,【齊、燕刀幣,三晉布幣,楚鬼臉錢,近代出土極多。】
總之春秋以至戰國,為中國史上一個變動最激劇的時期。政治方面,是由許多宗法封建的小國家,變成幾個中央政權統一的新軍國。社會方面,則自貴族御用工商及貴族私有的井田制下,變成後代農、工、商、兵的自由業。而更重要的,則為民間自由學術之興起。
以上
( ′ ▽ ` )?要是能混幾個贊就好了
插一句。名義上是清君側 。。。到了城池下籤個大憲章?怪怪的
你都可以打進去了,幹嘛不當皇帝
英國佬那大憲章本身就是一張廢紙,不管是國王還是貴族都沒把它當回事,簽約雙方乃至於他們的後代都沒有遵守它,它的重要性純粹是近代「考據」出來吹牛用的,朱棣再傻也不會整這麼個沒用的玩意。
中國對內的一切契約條約都是廢紙,一切都是拿刀說話。
中國對外的契約,比如宋對遼的納供條約,是看遼的拳頭硬不硬,要是遼不行了,分分鐘撕毀契約。
核心就是皇權至上。沒有一個皇帝會希望和自己分享權力,更何況自己名不正言不順,簽個憲章難道是想等朱允炆長大,培植自己的勢力出來再找自己算賬?所以夜長夢多的事情還是不要做的好。
看了前面的回答,分析了大憲章,也分析了封建王朝的特性,我就說一點形勢好了。
朱棣以燕王的身份犯上作亂,口號是"清君側",底氣是他作為建文皇帝叔叔的身份、他自身的能力、他背後幕僚的支持,機遇是建文皇帝立足未穩,新政觸及了武將集團的利益,削藩激怒了各地宗室,在這樣的情況下朱棣以建文皇帝違逆祖訓的名義直接南下進攻南京。對朱棣來說一定是利在急戰,因為建文朝廷才是真正的大統,現在借"清君側"的名義以下犯上不可能是長久之計,時間一長建文皇帝的改革逐步推進,矛盾緩和下來之後想憑藉自己在北方的勢力與朝廷抗爭無異與卵擊石。
對南京城外的朱棣來說,當他包圍南京的時候,他只有弒君自立這一條路可走,沒有任何妥協的餘地。ps:朱允炆也沒想到燕王這點人馬可以攻破固若金湯的南京城,曹國公李景隆和谷王朱橞當機立斷的順風投背叛了朱允炆天真的心,他還是個孩子啊!你們這些混蛋!
{(-_-)}
恩,這個問題我也想了很久了。
類似的問題還有,哥倫布橫渡大西洋的時候為什麼不拿個地球儀?
曹操為什麼沒寫出十四行詩?
蒙娜麗莎會不會背三個代表?
孔子為什麼不信基督教?
司馬遷為啥不標漢語拼音?
套用一句知乎經典格式:不考慮背景就問為什麼的問題就是耍流氓。
卧榻之側,豈容他人含酣睡?
你不懂什麼叫一統天下
逆謀是要滅九族的
他起兵只想自己當皇帝啊。。。
契約,如果不符合實際的實力對比,就是一張廢紙。大憲章,只是實力對比的書面化而已。兵臨城下的朱允文,有那個實力?
朱棣已經過了中二
拼死拼活那麼多年,還不是為了當皇帝。簽約??你他媽過來,我一定不打死你! 有這心,中國早就領先時間500年了
朱棣及其幕僚的思想中顯然是沒有"君主立憲"這個第二選擇的。
如果他是西方文化下的人物如美國開國元勛華盛頓,或者中國近代西學東漸之後的人物如孫中山,和小皇帝簽約必定是最重要的選項之一。
君主立憲的思想當然不是一日而成,一人而成,為什麼這種思想沒有在東方萌芽發展這個問題則感謝@倉晨陽 解釋得很深入。
個人猜測周公時代的共和美景,大體也是近代思想者想像拔高而被推崇而已。
時與勢皆不同啊。力量對比不一樣了,而且朱棣就是沖著取代君主去的。他甚至連藩王的利益都不代表(他登基後依然削藩)。
當然了這個腦洞還是蠻可以的,想想也挺帶感的。不同世界線的歷史發展,明帝國取代日不落帝國的位置,也許能叫……明朝朋克?(印象里劉慈欣好像寫過類似的這麼一篇,不過契機用的是鄭和)
首先朱棣個人性格十分強硬,是明朝著名的鐵腕皇帝。而朱棣造反的革命目標是明確而堅定的,都兵臨城下了,早就撕破了臉,朱棣要的不是一張紙上寫著的利益,而是皇位!因為老朱家向來就沒有遵守協議的壞習慣,事情到了這個份上,不是你死就是我活,這時候談判?那我一路躺著血走過來為的是什麼?那我死去的兄弟們算什麼?總之,朱棣在這個問題上和普京的立場一致:主權問題沒有談判餘地,只有戰爭。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中俄海軍將於9月在南海進行聯合軍演?
※中國和俄羅斯國際地位及整體實力差不多,為什麼俄羅斯真的敢動親西方國家?
※台灣人怎麼看待南海問題的?
※如何看待印尼處死澳洲毒販?
※六個月內中美在南海發生衝突的可能性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