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是怎麼把蒙古人(元朝)打敗的?

蒙古鐵騎縱橫歐亞大陸無人能敵這是大家都知道的。

既然這麼強後來是怎麼被朱元璋帶領的明朝打的丟盔卸甲,倉皇的逃回了蒙古草原。

朱元璋當時為什麼不順著大優勢北上徹底滅了蒙古呢?

還有就是既然明朝之前可以暴打蒙古,後來的土木堡之變又是什麼情況?

PS:漢武帝劉徹可以打的匈奴人西遷。為什麼明朝沒有呢?


我覺得李夢陽和南客居士的回答比較好,我也補充幾句:

一、紅巾軍及韓宋政權的歷史作用被大大低估了,應該說由於明史包括脫胎於明史的明事都採取了有意抹殺紅巾軍影響的立場,導致大部分人都認為元朝的滅亡是大明一家之功,這是完全不對的。紅巾軍起義尤其是韓宋政權在劉福通的帶領下直接活動在中原腹心,乃至攻下大宋舊都汴梁,極大地打擊了元朝中央政府的威信和北方的軍事體系。尤其是至正十七年(1357年)紅巾軍的三路北伐,東路軍打到離大都不到一百里,中路軍更是打出塞外一把火燒了上都,了解點元朝歷史的應該都明白上都在元朝的特殊政治地位(類似於宋朝的洛陽,大批貴族的聚居之地,元朝內部一大半政治陰謀都是在上都醞釀的),這麼一搞,一是大大打擊了元朝的核心統治階層,二是基本上等於向天下宣告大元藥丸了,最後打爛整個遼東後在高麗因為麻痹大意陰溝翻船,總的來說,太TMNB了。

應該說紅巾軍起義大大加劇了元末以來元朝中央政府內部的爭權奪利和北方各實力派的軍閥割據,基本陷入了這麼一個惡性循環:紅巾軍胖揍元軍——中央政府只好放出軍閥——紅巾軍被擊敗——中央和地方實力派政治內訌——紅巾軍再度復甦——朝廷再次向軍閥妥協——紅巾軍被擊敗——各實力派繼續惡鬥——紅巾軍又又又復甦...

另外非常重要的一點是,由於韓宋政權直接建立在中原腹心,不僅吸引了絕大部分元朝政府的注意力,而且事實上斷絕了中央和南方各省的直接聯繫,元庭不得不在南方靠代理人(還往往是漢人,陳友定、方國珍等)進行綏靖統治,這為漢人在南方勢力的發展爭取了寶貴的時間。等到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最大的地方實力派察罕消滅了紅巾軍最後的根基山東時,朱元璋已經控制了江南地區,陳友諒則正式在上游稱帝,明玉珍控制了四川,整個南方除陳友定的福建以及鄰近的廣東還算忠誠外,已經不復為元所有。

最後紅巾軍在徹底消亡前拖著察罕一起上路(察罕被紅巾軍降將刺死),朱元璋聽到這個消息後高興地說:「天下無人矣!」元朝曹操還沒來得及把控大權就去見了長生天,繼承人王保保沒能完全繼承他義父的政治和軍事資源,結果就是元朝中央再次進入喜聞樂見的內鬥環節。

而元庭浪費的這幾年,正是南方漢人勢力力量整合最關鍵的時期,至正二十一年到二十三年,朱吳(明)和陳漢年年大戰,等到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王保保最大的政治對手孛羅帖木兒完蛋,他得以掌握大權的時候,朱元璋已經消滅了陳友諒控制了大部分南方地區,徵召李思齊等另外幾個軍閥的軍隊一方面是打算借刀殺人排斥異己,另一方面恐怕他自己也覺得單憑嫡系的力量確實搞不定大明。

二、明太祖朱元璋本人的戰略規劃確實非常高明,北伐達到了戰略上的出其不意和戰術上的穩健相結合。按很多史料的記載,北伐似乎完全是徐達、常遇春、劉基、朱升一力進言,而朱元璋本人似乎猶豫不決。但將1367年明軍的動向梳理一遍後,發覺事實恐怕未必如此,本年明軍主力一方面繼續圍困張士誠據守的蘇州,另一方面快速南下,順次掃平了據守浙江的方國珍,到本年十月二十一日,此時離消滅張士誠還不到兩個月,明太祖就發動了聲勢浩大的北伐,可以說出兵的安排是極為緊湊和迅速的。

這個舉動是完全出乎元庭和王保保預料的,在他們想來,朱元璋在和張士誠連場大戰後,怎麼著也得修養生息個一年多再出兵吧,更何況你朱元璋南方還有陳友定,四川還有明升,怎麼也該先把這兩個貨解決了,哪有後方不靖就先北伐的道理。

而具體到北伐的實施上,同樣是反常理的,我覺得北伐之前常遇春提出直取大都的意見並不能說是被否決而是做了進一步的完善和整合,朱元璋最後定下的方略是「先取山東,撤其屏蔽;旋師河南,斷其羽翼;拔潼關而守之,據其戶檻,天下形勢,入我掌握,然後進兵元都,則彼勢孤援絕,不戰可克。既克其都,鼓行而西,雲中、九原以及關隴可席捲而下」。

不開上帝視角的話,這個規劃其實是違背歷史上各個南朝的北伐戰略的,歷來南朝北伐都是先平定四川,力爭多路出擊,再取山東,以黃河為屏障斷絕河北的援兵,進而取關攏或者雲中為基地,逐步拔除北方敵人的地緣優勢,最後消滅盤踞河北的敵人。而明軍反其道而行之,放棄從荊襄、四川分路出兵的打算,重兵依託大運河從淮東進入山東,轉向河南控制潼關後,置山西和關中於不顧,直接撲向河北,可最後居然成為了唯一成功的一次北伐。

這種看似無謀的戰略背後,其實是對局勢和政治的冷靜分析以及對稍縱即逝的時機的掌控,歷來北伐成功必須要達成兩個條件,一是南方自己要團結,二是北方要陷入一定的混亂狀態。到1367年,南方尤其是最為重要的江南地區已經全部被朱元璋控制,第一個條件已經基本完成,北方混亂的局勢尚在持續但很可能將要明朗起來,王保保在政斗中開始出於下風,元順帝正逐步恢復對朝局的控制,北伐的時機可能稍縱即逝。另一方面,明玉珍去世後,四川的明升主少國疑不足為患,陳友定在福建自守有餘進取不足,因此主力可以無後顧之憂地發動北伐。而在進軍路線上,關攏的李思齊,山西的王保保,大都的元順帝相互猜忌尤其後兩者間矛盾頗深,直撲河北攻取大都既滿足了民族大義的需求,使元朝各路軍閥喪失名義上的統屬後進一步各自為戰,又充分利用了元朝統治層內部的勾心鬥角。而最大的底氣其實正如李夢陽所言,是明軍多年積累後高超的戰鬥力。

北伐的進展果然如朱元璋所料,明升無所作為,南下的少數偏師就搞定了陳友定,北伐進一步加劇了元庭內部的混亂,元順帝甚至覺得這是個幹掉王保保的好機會,以戰事不利為借口下旨剝奪了他的軍權並實際上將王保保的部隊視作叛軍要求周邊的軍隊予以消滅,直到驚覺明軍的第一目標是自己才慌忙下旨勤王,當然王保保的反應也是不出預料的在山西按兵不動,而李思齊本著「兄弟你先上」的心思在潼關附近圍觀了一年。直到元順帝逃歸上都,三方才匆忙聯合起來,而這個時候大勢已去了。

另外這個問題下面不出預料有所謂的「理客中」人士不懂裝懂,滿口胡言

張士誠、陳友諒:感謝這位答主讓我續命到大明建立以後

納哈出、梁王:我們這兒八經的蒙古貴族、大元遺臣,怎麼就成了內部軍閥?

王保保:我也不是謙虛,雖然大部分時間是被明軍追著跑,只不過打敗了常遇春一次,題主就欽定明軍打不過我了

元順帝、元昭宗、天元帝:我們原來是被吃飽了沒事幹的傻子追得滿高原亂跑嗎?

講真,太祖北伐九次,五次大型北伐,四次小型出征,西征元朝在雲南舊部一次,統共吊打元九次,北部最遠到過貝爾湖,西部最遠到哈密衛,東部收復整個遼東,一次失敗,就成了「打不過,不想打」,你好棒棒喔

PS:匈奴人確實在漢朝打擊下分裂了,但說整個族群西遷了,劉淵表示我一個老老實實待在洛陽的南匈奴貴族怎麼就西遷了。

讓大明根本性解決北元問題的鍵盤俠,先讓蒙古高原的水系倒流了再來談這個問題,另外元的政治架構再不合理也比匈奴這種國家強多了,即使如此,整個蒙古地區都因為明元戰爭的打擊徹底退化成部落游牧聯合體,終明清一代蒙古高原再未出過地區性強權,葛二蛋更偏向中亞。

明朝在處理這個問題上確實自己有錯誤,主要是始終沒能在草原上像漢代扶持南匈奴一樣扶持起合適的代理人,也就是姬喵喵所說的結親、當岳父,明初的軍事打擊基本做到了能達到的極限,事實上就是土木堡以後,成化時代明軍依然對塞外發動過治安清掃。後期明的武備頹廢和中葉以後整個國家氛圍的鬆弛有關以及一連串軍政系統的敗壞有關,但要為此指責明太祖不斬草除根的話,本朝太祖是不是還得背上金三胖的鍋啊


謝邀
這個問題需要從多個角度講,外因如蒙古的分裂,元朝自身的腐敗、軍隊退化等等,內因朱元璋的北伐戰略和遠見卓識,還有明軍的嚴明軍紀都是明軍北伐成功,將蒙古人趕回草原的原因。我只略講一點明軍的情況:

1. 在明軍北伐過程中,朱元璋提出「北土平曠,利於騎戰」,要求穩紮穩打,以精兵開道,大軍隨後推進的戰術思想,要求北伐大軍騎步配合。
北方的華北一帶地勢平坦空曠,非常適合騎兵衝擊。明軍面對蒙古鐵騎,在這種地帶作戰將無法憑險抵禦,只能被迫以步兵抵禦騎兵衝擊。朱元璋提出的戰術思想表明此時的明軍缺少騎兵,且騎兵質量不足以與蒙元騎兵抗衡。
朱元璋曾對李文忠說「王保保若見我這裡馬軍,好歹退一退,佯走一走,等我里軍馬離了步軍時,他卻來與戰,再說道王家這小的只是用拐子馬熟,更說必有伏馬」 。拐子馬即披掛馬甲的重甲騎兵,這段話充分說明了蒙元將領並不懼怕明軍的騎兵,如果明軍騎兵脫離了步兵,蒙元鐵騎就會尋機殲滅。真正讓蒙元懼怕的卻是明軍步兵。
明初朱元璋的軍隊雖然擁有一定量的騎兵,與張士誠、陳友諒、方國珍等江南地方割據勢力相比,朱元璋麾下的騎兵數量居多,其征張士誠時一馬軍可以備二步軍,騎兵比例很高。例如與張士誠弟張九六的一次野戰,「命總管王均用率鐵騎為奇兵,達親督師與九六戰,鋒既交均用鐵騎橫衝其陣,陣亂九六退走」,明軍騎兵成為主導勝利的關鍵。但是經曆元末明初的戰亂,朱元璋雖能在一些戰役中派出數千鐵騎在野戰中碾壓群雄,但新生的明王朝卻仍然處於極度缺馬的窘況,為了搜羅馬匹,朱元璋甚至派過使臣到琉球這種海島上買馬。明軍與蒙元相比,騎兵無論從質量還是數量都處於極大的劣勢。這就要求北伐的明軍必須具備以步制騎的實力,否則平原上的野戰中將會被蒙元借地利以騎兵優勢擊垮。

那麼北伐的明軍步兵是否具備這樣的實力?
我們先從陸聚說起。
陸聚為明初開國將領,至正二十六年率部以徐州、宿州歸附朱元璋,朱元璋任命陸聚為江南行省參政,駐守徐州。此後陸聚攻克周邊定沛、定沛、魚台、邳、蕭、宿遷、睢寧等地。此外在北伐中,陸聚所部還隨北伐軍克山東、平河南,並直搗元大都。
明太祖實錄記載,吳王元年二月元軍攻打徐州:
「元將擴廓帖木兒遣左丞李二侵徐州,兵駐陵子村。參政陸聚令指揮傅友德御之。友德率兵二千餘,泛舟至呂梁,伺其出掠即舍舟登陸擊之。李二遣禆將韓乙盛兵迎戰,友德奮槊刺韓乙墜馬,其兵敗去。友德度李二必益兵來斗,趨還城開門,出兵陳城外,令士皆卧槍以待。有頃李二果率眾至,友德令鳴鼓我師奮起沖其前鋒,李二眾大潰多溺死,遂生擒李二及其將士二百七十餘人獲馬五百餘疋」。
這一戰陸聚令部將傅友德抵禦元軍。傅友德所率二千餘兵均為步兵方可乘舟,在與元將李二作戰時,傅友德讓士兵「皆卧槍以待」。很顯然,這是一隻以長矛為主戰兵器的軍隊。面對元軍騎兵,二千明軍以長矛戰陣發起進攻「奮起沖其前鋒」,正面攻擊元軍騎兵。此戰不僅打敗了元軍,還捕獲了元將和二百七十餘人獲馬五百餘。
這是一場明初典型的以步制騎。明史陸聚傳評價「聚所部皆淮北勁卒,雖燕、趙精騎不及也」這句話表明,陸聚所部的這支以長槍兵為主的步兵比燕趙之地的精騎還要厲害。
「槍,為諸器之王,以諸器遇槍立敗也」 ,長槍也即長矛為百兵之首,大量擅長使用長槍戰陣的精銳步兵就是北伐明軍以步制騎的勝利保證。

2. 元代是個很有趣也很亂的朝代,不足一百年的貌似統一的統治中,實際是亂糟糟的。蒙古集團經常性的發生內訌,如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的內戰,還有後來元武宗與泰定帝爭奪帝位兩都之戰等等,各級軍團之間沒事也喜歡互相打一仗,換句話說說,元代的百姓對戰爭並不陌生。民間也不太平,雖然南宋被征服,但是民間卻存留了大量的民團聚眾山林。這就使得民間長期存在大量武裝人員,不僅知兵,而且好鬥,都是優秀士兵的來源保證。因此在元末大亂的局面下,江淮地區迅速形成了諸多非常有戰鬥力的割據勢力,並形成很多在亂世中自保的民間武裝「執刃器趨凶者數萬」,民風彪悍,多以堡寨聚集。這與一般朝代末期因為長期的和平穩定,內地百姓往往幾十年上百年沒經歷過戰爭,人不知兵,軍備廢弛,武風不盛的情況大不相同,如明末就是這種情況,因為人不知兵,所以農民起義軍不過是烏合之眾。而元末的農民起義軍在起義初就收聚了大量民間的武裝人員,兵員素質很強,遠比腐敗沒落的元軍強,就連號稱精銳的蒙古綠睛阿速軍,見到起義軍都大喊「阿卜」(快逃)。
朱元璋崛起自江淮之間,除了上文提到的陸聚所部,朱元璋僅在攻克定州之前就招降了「驢牌寨」獲得近四千兵力。且因江淮地區不宜養馬,所以這些武裝多以使用長槍的步兵為主,馬匹多繳獲自元軍。這些民間武裝多互相攻伐或與元軍作戰,在戰亂中,這些民間武裝作戰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鍛煉,可謂百戰精兵。此外,朱元璋在與群雄作戰的過程中還受降了大批「長槍軍」,如淮西青軍(又號長槍軍)、長興武康「花槍軍」等。
北伐明軍以這些精銳的步兵為主力,自然不懼怕以騎兵為主的元軍。

以上這些條件,都是朱元璋的明軍遠勝蒙古軍的原因。


元未群雄並立的歷史,筆者曾寫過一個答案。以歷史考據之態度,去淺析了元末反元,擁元群雄並立的歷史。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584620/answer/148894975
這可以作為該問題的背景材料吧。
再說元朝方面。其實自1354年,元相脫脫南征失敗後,元朝實際上陷入了一種軍閥混戰割據之局面。當然,這與劉福通的北方紅巾軍北伐,將元朝的統治結構徹底瓦解更有關。
在朱元璋北伐之前,朱元璋名義上的上級-韓宋小明王政權其實已經發動過一次北伐。
元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此時奪取了北宋舊都汴梁,並於此定都的韓宋小明王政權,下令各部出師北伐。
首先出兵的是佔據山東,韓宋益都行省平章毛貴。毛貴北伐軍一直攻至大都城外的柳林(今北京市通州區)附近。後直至察罕帖木兒,孛羅帖木兒回軍,在柳林擊敗毛貴後,元廷這才穩住陣角。
其次出兵的是關先生,破頭潘的大軍。這支大軍從山東出發,繞道今山西,居然佔據大同,雁門,元上都。以此為根據地,最後竟然佔據遼東,攻入高麗。這等於在大都周圍建起根據地。這股紅巾軍,是除朱元璋北伐外,對元廷打擊最大的一支反元力量。它基本破壞了元廷在原中書省直轄地區的統治基礎。元廷直屬力量至此龜縮在大都城,基本名存實亡。名義上屬元廷的北方,實則在各路表面擁護元朝,實則割據自立的軍閥的手中。
就在這危機關頭,元朝朝廷分裂成以元順帝妥懽帖睦爾為首的帝黨,以及以高麗人奇皇后,太子愛猷識理答臘為首的後黨。帝黨結好割據大都周圍,佔據今河北,山西北部的軍閥孛羅帖木兒;而後黨結好佔據今河南大部,山西南部的軍閥擴廓帖木兒(也就是王保保)。而陝西,甘肅則落入李思齊,張良弼這麼一群擁元的漢人軍閥手中。
1363年,此時南方朱元璋正在全力消滅陳友諒創立的陳漢。本來,此時元朝各派若能傾力南下,反元擁元兩股力量,誰勝誰負也不可知。可就在這一年,元廷帝黨,後黨開啟一次攤牌式的政爭,並引發孛羅帖木兒,擴廓帖木兒之間大混戰。
這一年三月,後黨成員,奇皇后的高麗同鄉,高麗籍宦官朴不花,聯合後黨成員搠思監,準備逼元順帝退位。而要逼順帝退位,就要扳倒在大都附近擁有強大實力的孛羅帖木兒。於是,他們迫使順帝下旨,削奪孛羅軍權官職,並命擴廓帖木兒討伐。由此引發元廷內訌。
四月,孛羅以「清君側」為名,兵進大都,迫使順帝交出朴不花,搠思監。同時,將太子逼入擴廓帖木兒處。開始與擴廓帖木兒混戰。這場混戰引發了擁元各派間大戰。
後來,擴廓帖木兒擊敗孛羅。順帝一看,孛羅帖木兒成了眾矢之地,為保自身安全,便派刺客殺孛羅。封擴廓為右丞相。但擴廓沒有按奇皇后意思,逼順帝退位,他便無法獲得後黨支持,自然在朝廷無法立足,於是,擴廓請還視師。1365年,順帝封擴廓為河南王,命其肅清江淮。此時,朱元璋正與張士誠對立。要是擴廓插上一腳,朱元璋不可能那麼毫無顧忌的平滅張士誠一統江南。
但王保保這回又打起算盤。他以「南征」為名,徵調割據陝甘一帶的漢人軍閥李思齊,張良弼,孔興等人部隊。實則是調虎離山,欲佔據陝西。這陝西的擁元軍閥也不甘示弱,他們在西安唐大明宮含元殿舊址會盟,共推李思齊為盟主。由此開始元廷內部新一輪軍閥混戰。
大都元廷眼瞅著王保保不南下,反倒和李思齊內鬥。大為不滿。1367年10月,元順帝下詔,免擴廓帖木兒太傅,左丞相職。擴廓接詔後,退居山西,開始殺轄區內元朝官吏。元順帝下聖旨,調天下兵馬,討伐擴廓帖木兒。
轉過年,就是1368年了。可元朝方面,大都元廷,擴廓帖木兒,李思齊還在這兒三方混戰。此時,明朝北伐大軍已到了山東。到了閏七月,明軍已渡黃河,順帝才下令復擴廓帖木兒一切官爵職務,命其統領天下兵馬。可擴廓帖木兒得到聖旨後,卻駐兵山西,坐觀成敗。直到八月二日徐達大軍攻入大都,元順帝北逃,元朝滅亡為止。
最後,節錄一段《元史-順帝紀》中,元順帝決定北逃時朝會上的一段君臣對話:
「 …天下者,世祖之天下!陛下宜死守,奈何棄之?!」
「今日之事,朕豈可復為徽 欽乎!」


令天下蒙古人臣服的一戰——明成祖首次北征簡折


來源https://tieba.baidu.com/f?kz=162512991pn=0


當年明朝吧還是比較理性。

一.戰前形勢


元末明初,明軍將蒙古統治者逐出中原。蒙古統治者北遷之後,幾經變遷,到永樂初年,已經主要分裂為韃靼和瓦剌兩大部分。韃靼的地盤大約在今斡難河(鄂嫩河)、臚朐河(克魯倫河)一帶,部落主力由包括阿速衛在內的故元侍衛親軍組成,實權人物是阿速人阿魯台。瓦剌原在葉尼塞河上游,後來勢力南下,發展到東至和林、西至貼木兒帝國一帶,部落主力由成吉思汗時代的斡亦剌部及森林民等發展而成,實權人物是馬哈木、太平及把禿孛羅。韃靼與瓦剌為了爭奪蒙古草原的霸權,一直鏖戰不休。


從洪武年間開始,明朝將一批投降的蒙古部落設立成為羈縻衛所,當作屏蔽邊境的藩籬。不過,其中的一些衛所卻叛服無常(例如在遼東,明朝在故元遼王降明之後,設立在潢河以北至黑龍江以南的兀良哈三衛),而到了永樂年間,明廷向瓦剌遣使通好,於永樂七年(1409)正式冊封其頭目馬哈木為順寧王、太平為賢義王、把禿孛羅為安樂王,並賜予印誥,雙方確立了隸屬關係。在此之前,韃靼發生內亂,原大汗鬼力赤死亡,本雅失里被權臣阿魯台等人擁立,繼任大汗。本雅失里即位之後,卻殺死了明成祖派遣的使者,並且在明邊境剽掠。


雄才大略的明成祖當即派遣淇國公丘福為鎮虜大將軍總兵官,率師十萬,進入蒙古草原,北征韃靼。然而明軍深入蒙古腹地時,在臚朐河陷入韃靼軍隊的重圍之中,全軍覆沒。明成祖大怒,決定親自率軍北征韃靼。
明成祖的首次北征是在永樂八年(1410),此外還分別在永樂十二年(1414)、永樂二十年(1422)、永樂二十一年(1423)、永樂二十二年(1424)進行了四次北征。明成祖首次北征的經驗教訓影響了後來的四次北征,現在對首次北征予以簡析。


二.戰區地理環境
蒙古高原,東面有大興安嶺山脈,西面有帕米爾高原派生的山脈,中間分布著河川、湖泊、沙漠、草原、森林、丘陵等。
蒙古高原氣候乾燥,年降雨量稀少,與農業地帶相比,是缺水的區域。晝夜氣候差異比較大,冬寒夏熱,冬夏氣候差異也很大,五六月間為風季,常形成夾帶沙塵的風暴,蒙古民族的經濟以逐水草而居的畜牧業為主,以漁獵及少量農業為輔,掠奪常常是游牧民族的一種重要生產方式,特別是在不能和平貿易的時候。
韃靼的根據地在斡難河、臚朐河一帶,每年的春夏之交,這裡水草茂盛,是游牧的好地方。這一帶也是明成祖首次北征的主戰場所在地。


三.雙方動用兵力
明軍號稱五十萬,其中包括過去在戰爭中歸降的蒙古軍、還有女真軍,及向朝鮮徵調的馬匹等。[1]明軍五軍序列如下:
五軍之中軍:清遠侯王友安遠伯柳升(副)
五軍之左哨: 寧遠伯何福
五軍之右哨: 武安侯鄭亨
五軍之左掖:寧陽侯陳懋 都督曹得(副)都指揮胡原(副)
五軍之右掖:廣恩伯劉才 都督馬榮(副)都指揮朱榮(副)
前哨:都督劉江(兼游擊將軍)
除了五軍之外,明成祖還以都督薛祿(兼驃騎將軍)、都督冀中(兼驃騎將軍)、都指揮侯鏞(兼神機將軍)、都指揮陳賢(兼神機將軍)、都督金玉(兼鷹揚將軍)、都指揮李文(兼輕車將軍)等將領「分督精卒,不隸五軍」,[2]另外,都指揮僉事譚廣(兼驍騎將軍)統領的神機營「五千下」兼職「隨駕護衛馬隊。」[3]


韃靼方面應戰的軍民大約為二、三十萬,[4]其統帥為大汗本雅失里、太師阿魯台、[5]知院失乃乾等人。
四.進軍經過
永樂八年(1410)正月十五日,明成祖向天地、宗廟、社稷祭告親征韃靼之事。二月,親率大軍由北京啟程。
明軍沒有隱瞞征伐韃靼的企圖,於三月九日在鳴鑾戍舉行了大閱兵,陣容東西綿亘數十里,並請來朝貢的瓦剌使者觀看。

北征大軍進軍的速度不算快,經常上午行軍,中午之後休息,[6]甚至還會在途中休息一至數天,[7]其後勤的補給方式是,動用武剛車三萬輛,運糧約二十五萬石,隨軍而行。武剛車運糧雖然勝過人力運糧,但在蒙古地區行軍經常需要橫跨沙漠,而笨重的武剛車時不時會陷入沙堆之中,從而拖延了行軍速度(明成祖吸收了教訓,在後來的北征中大量使用驢來運輸)。
明軍平均每十日路程,就建築一個城。城寨通常都有水源,當前進時缺水,可以派人回到後面的城寨取水,同時,還在每一個城寨裡面貯存了糧草,並留置一部分軍隊守衛(明軍建築的城寨有「殺胡城」、「滅胡城」等,以及利用了洪武年間北征蒙古時遺下的城寨。例如「廣武鎮」就是洪武五年李文忠北征時的屯糧基地)。軍隊沿路築城貯糧的主要目的是為回師做準備,這顯示明成祖最初制訂的計劃是沿原路回師。


五月一日,明軍到達臚朐河(明成祖改其名為「飲馬河」),至此,已經深入蒙古腹地,卻仍未與韃靼軍主力相遇。明成祖非常重視偵察敵情,他訓斥負責偵察任務的哨馬營等將領,稱:「哨馬營離大營三十里......不發哨馬在前,卻令架炮之人在前,遇見賊五人,若賊有膽略,如何不被其擒去?(所謂「架炮之人」的任務就是發現敵人時用炮聲來做預警的,與作戰機構神機營的任務不相同[8])」為了避免有將士被胡虜掠去而導致泄漏軍機,明成祖特別下令選撥精壯官兵沿途收容患病及掉隊之人。
從進軍過程中,可以看出明軍是採取集中兵力的形式,步步為營地向前推進。


五.作戰經過

五月五日,明軍首次捕獲韃靼軍隊的間諜,五月八日,當前進至環翠阜時,一位名叫款台的指揮又捕獲了一名間諜。據這位間諜供稱韃靼發生內訌,大汗本雅失里率一部分人馬向西欲投奔瓦剌,現在已經到達了兀古兒扎河(即克魯倫河北),而太師阿魯台則率另一部分人馬東奔。
針對韃靼已經分散為兩部分的事實,明成祖亦改變了以往集中兵力的布置,而採取分兵應付的措施,他將軍隊分為兩部分,一部由其親自帶領,攜帶二十日糧,追擊本雅失里。另一部分駐紮在新築成的「殺胡城」中,監視東奔的阿魯台部。


明成祖命令隨征諸將在帶兵時要盡量不走山路,避免士兵疲憊不堪,當他到達兀古兒扎河時,發現本雅失里已經離開該地,便連夜追擊,並於五月十三日在斡難河畔追上了本雅失里,雙方爆發了一場激戰。
明成祖親自登山布陣,指揮先鋒發起進攻,迅速擊敗了韃靼軍,俘虜了一批男女、畜牲、輜重等。
本雅失里戰敗之後,率領七騎渡河逃跑,明成祖命令游擊將軍劉江、驃騎將軍梁福追擊,劉江、梁福最後卻空手而還。

明軍班師回到「飲馬河」,與駐紮在「殺胡城」的軍隊會師之後,明成祖令成安侯郭亮督運糧草回應昌、尚書吳中,都指揮章安督運糧草回禽胡山,這時他已經從諜報中得知韃靼知院失乃干率領一部分潰散的部屬在廣武鎮一帶,欲向明軍投降,便下令指揮廓廓貼木兒前往招撫,同時,再次作出分兵的決定,令清遠侯王友、廣恩伯劉才率領一部分軍隊回師開平,防備失乃干——如果失乃干拒絕投降,則對其予以攻擊,而他本人則率領另一部分軍隊沿「飲馬河」(克魯倫河)東進,搜索韃靼太師阿魯台部。


六月初九,東進的明軍為了避免打草驚蛇,每天只有在天明及日落之前才燒火做飯。

當搜索到靜虜鎮(兀兒古納河一帶)時,明成祖通過諜報得知阿魯台的軍隊聚集在山谷的前面,他象在斡難河與本雅失里作戰時那樣,親自帶數十騎登上一座山岡,指揮左右相距數十里的明軍依照地形布陣前進,向韃靼軍進攻。韃靼軍且戰且退,出沒于山谷間。雙方在一個名叫九龍口的地方對峙,[9]阿魯台派人詐降,但被明成祖識破。
明軍出動數百名騎兵前出挑戰韃靼軍。韃靼軍大隊人馬展開反擊,他們反擊時首先沖向明軍的右哨,但被武安侯鄭亨帶領右哨抵擋住了。[10]


阿魯台親自帶領數千騎兵沖向明成祖御營,結果遭到了明軍兼職「隨駕護衛馬隊」的神機營的射擊。[11]當時的神機營,又叫「五千下」,緣於都指揮僉事譚廣得到五千匹戰馬而組成,[12]這支部隊在北征中一直跟隨著明成祖,在作戰時可以既下馬布陣射擊,又可以上馬衝鋒。[13]


神機營主要裝備有神機槍炮、弓箭、盾牌、刀槍、斧頭等。其中各類神機槍炮是當時比較先進的金屬管形火器,大小不等。既可以將大的炮放在車輛上面來發射,也可以將小的槍放在架、樁、托的上面發射。而其中的神槍(也可以叫做神機銃),不但可以發射彈丸,還可以發射箭。例如在槍筒里裝填上彈藥之後,再墊上一塊木塊(這種產自廣東木塊「重而有力」,稱作「鐵木力」[14]),同時在木塊前面放入一支箭——當點燃火藥之後,箭就會飛向目標,射程達到三百步。[15]不過,神槍發射程序複雜,新手容易出現失誤,不利於迅速射擊。[16]

神機營為了能夠保證長時間持續的射擊,通常分為三排。前一排首先由處於隊列第一、三、五、七、九、十一等位置的士兵射擊,再由處於隊列第二、四、六、八、十等位置的士兵射擊。前一排的士兵在每一次射擊之後,馬上將火器遞迴中間一排的士兵,同時從中間一排的士兵手中接過裝好彈藥及箭的火器。中間一排的士兵一方面負責從前排士兵的手中接過射擊之後的火器,並向後傳遞給第三排的士兵(由他們裝上彈藥及箭);另一方面負責從第三排士兵的手中接過提前裝好彈藥及箭的火器,向前傳遞給前一排的士兵。[17]


向明軍進攻的韃靼軍隊持有構槍、刀等,而普遍裝備的遠程武器是弓箭。其弓以桑榆為干、取野牛黃羊之角、以鹿皮為膠、配以皮條為弦,雖長但是力弱。其箭以柳木製成、以鐵為鏃,比較粗大。這種弓箭不能射於五十步之外,[18]射程明顯比神槍短。因此,當韃靼軍進入明軍神機營二三百步射程範圍之內時,就會處於光挨打而不能還手的窘迫狀態。


當神機營在戰場上經過一輪接一輪的射擊之後,彈丸與箭交織紛飛,重創了韃靼軍。明成祖把握時機,率領千餘精銳騎兵衝上前。韃靼軍抵擋不信,開始敗退,阿魯台驚惶失措,一度墮馬。


譚廣率領的神機營亦參與了衝鋒,各種明軍跟蹤追擊。在回曲津,安遠伯柳升又一次用神機槍炮發射,甚至有一箭貫穿兩名敵人的。這時銃聲震動數十里,韃靼軍人馬紛紛倒斃。明軍繼續追擊,斬韃靼名王以下數百十人,阿魯台攜帶家屬逃得無影無蹤。


六月十四日,明軍一直追擊到廣漠鎮才班師,他們班師時,壓運著一批俘獲的輜重,有一部分依附阿魯台的兀良哈人卻尾隨在他們的背後,企圖乘機劫掠這些輜重。明成祖決定乘機殲滅這股敵人,便先命數百騎兵埋伏在河曲的柳林里,再用包囊裝上草來冒充輜重,由十餘騎兵持火器在後面護送。


兀良哈人誤認為明軍主力已經撤離,一轟而上搶奪輜重。明軍等待敵人進入埋伏圈之後,馬上躍起用火器射擊,同時,明成祖也親率精兵殺回。兀良哈人大亂,人馬陷入淖泥中,除數十人成為俘虜之外,其餘全部死亡。


從明成祖首次北征的作戰經過中,可以看出他在每一次作戰之前,均弄清楚當面韃靼軍的位置。例如當他與本雅失里作戰之前,偵察得知其在兀古兒扎河附近;當他欲招降失乃干時,偵察得知其在廣武鎮一帶;當他與阿魯台作戰之前,偵察得知其在兀兒古納河一帶。綜上所述,明成祖首次北征,在偵察方面是比較成功的。但是,他後來在對韃靼的三次北征中(還有一次北征是對付瓦剌,不計算在內),均對敵軍的位置不太清楚,這表明,韃靼方面已經吸取了教訓,採取了有效的反偵察措施。


另外,明成祖首次北征,神機營在作戰中發揮了重大作用,並對後來的四次北征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例如在後來永樂二十年(1422)的北征中,大軍屯營時,大營居中央,大營之外分駐五軍,步兵在內,騎兵在外,而神機營又在騎兵之外,這意味著一旦與敵人交鋒,神機營必將首當其衝。

明軍在首次北征中使用火器的一些戰術,亦在後來的四次北征中重複使用。例如先以少數騎兵誘敵,等到敵人大隊人馬反擊時進入火器的射程之後,再用大量火器射擊——這種戰術,明軍在首次北征與阿魯台作戰時使用過,其後在永樂十二年的北征中,又與瓦剌在忽蘭忽失溫作戰時再次使用。還有一個例子是先以輜重誘敵,後用火器伏擊——明軍首次北征中在廣漠鎮一帶的河曲的柳林里用過這種戰術,其後在永樂二十年的北征中,在威遠川再次用同一戰術擊敗了兀良哈人。


六.回師經過

前文已經提到明成祖在「殺胡城」作出了分兵的決定,令清遠侯王友、廣恩伯劉才率領一部分軍隊回師開平。王友、劉才率軍回到禽胡山一帶,為了躲避韃靼知院失乃乾的三千部隊而繞道應昌,[19]結果導致一些明軍因缺糧而餓死,事後,王友、劉才的避戰行為受到了明成祖的嚴責。


而明成祖率主力在廣漠鎮一帶班師時,也不再經原路回師,而是折向西南,經過興安嶺的永寧戍、通川甸等地回到開平,七月十七日,回到北京,明成祖部在繞道回師的途中同樣出現了缺糧的情況,明軍用俘獲的畜牲來應急。明成祖還讓將士互相賒糧,並承諾回到關內之後由官方代為償還,幸好在途中,英國公張輔及成安侯郭亮運來糧草予以接應。


明成祖最初制訂的計劃是沿原進軍路線回師,並預先在進軍時沿路築城貯糧(例如平胡城),目的當然是為回師做準備。但後來戰局的變化致使明軍不能按原定計劃沿原路回師——兩路軍隊均繞道回師。所以,明成祖回到開平時,不得不令都督張遠等人重返平胡城,把貯存在該城的糧食運回,他吸取了這次北征回師時的經驗教訓,在後來的四次北征中主力基本上都是按原路回師,充分利用進軍時在沿路預先貯存的糧草,盡量避免出現缺糧的情況。


七.首次北征的結果

從元朝的末代皇帝元順帝被明軍逐出中原之後,到明成祖首次北征蒙古為止,在蒙古諸部的最高統治者的名單如下(這份名單主要根據漢籍整理):
(一)元順帝
(二)愛猷識里達臘
(三)脫古思帖木兒
(四)坤貼木兒[20]
(五)鬼力赤
(六)本雅失里
明成祖首次北征歷時三個多月,縱橫二三千公里,雖然末能全殲韃靼軍隊,卻掃蕩了其根據地斡難河、臚朐河一帶,促成了韃靼內訌,致使大汗本雅失里在逃亡途中被瓦剌殺死、太師阿魯台稱臣朝貢。


永樂八年(1410)之後,韃靼大汗本雅失里已死,瓦剌的頭目馬哈木、太平、禿孛羅和韃靼的頭目阿魯台已經先後向明成祖稱臣朝貢,這一刻的明成祖已經淘汰了本雅失里,成為了蒙古諸部的宗主。[21]後來,瓦剌及韃靼先後反明,擅立新大汗(例如答里巴、阿台等)。從封建名教的角度來看,這些屬於反叛的行為。明成祖為了鞏固首次北征的成果,分別在永樂十二年(1414)、永樂二十年(1422)、永樂二十一年(1423)、永樂二十二年(1424)對反叛者進行討伐,最後在征途上去世,可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1]《明太宗實錄》永樂八年八月乙卯條;《(朝鮮)李朝實錄》太宗十年二月庚戍條
[2]王世貞《弇山堂別集》卷八九《兵制考》
[3]《明史.兵志一》,參考拙作《關於神機營——給專家挑錯》
[4]《明太宗實錄》記載,明成祖首次北征之後,永樂十一年至十五年,明廷先後給臣服的阿魯台所部頭目授予職事,共計授官3765人,而洪武年間,蒙古納哈出所部三十萬人降明,明廷授予的官屬將校為3300人,據此估計阿魯台大約控制了二三十萬人(詳見《蒙古民族通史》第三卷第94頁);此外,朝鮮《李朝實錄》世宗三年十二月辛丑記載(永樂十九年)「韃靼兵四十萬屯於瀋陽路」亦可作參考。


[5]《明實錄》最早記載阿魯台為太師的是永樂八年十一月丁未條,但我認為阿魯台於永樂六年擁立本雅失里之後已經成為大師了。
[6]例如三月二十五日,明軍上午從金剛悍出發,中午之後休息。詳見金幼孜撰的《北征錄》
[7]例如明軍曾經在金剛悍休息了數天。詳見金幼孜撰《北征錄》
[8]《弇山堂別集》卷八八《北征軍情事宜》,《明太宗實錄》永樂十二年夏四月己酉條


[9]嚴從簡《殊域周咨錄》卷十八轉引的《北征錄》曰:「六月九日發飛雲壑,虜列陣以待。上敕諸將嚴行陣。虜偽乞降,上命敢招降敕授之。俄而左哨接戰,至為龍口虜擁眾犯御營。都督譚廣以神機營兵直衝其陣,敗之。追奔十餘里。上親逐虜于山谷間,復大敗之。虜葉輜重彌望,牛羊狗馬遍滿山谷。廣,驍將也。每用為前鋒。此北伐之初駕也。此時虜尚能師,所謂列陣詐降是已」、《國朝獻征錄卷之十》之《特進榮祿大夫柱國鎮朔將軍永寧伯譚□□行狀》、《明史.譚廣傳》


[10]《明史.鄭亨傳》稱鄭亨在此役「論功為諸將冠。」

[11]嚴從簡《殊域周咨錄》卷十八轉引的《北征錄》


[12]《明史.兵志一》


[13]《明史.譚廣傳》:「永樂九年進大寧都指揮僉事。董建北京。既而領神機營,從北征,充驍騎將軍。十一年練軍山西。明年從征九龍口,為前鋒。賊數萬憑岸,廣命挽強士射之。萬矢齊發,死者無算。乘勝夾擊,賊大敗。論功,進都督僉事。」譚廣於第一次北征之前進入北京(即永樂七年,詳見明人王偉撰寫的《永寧伯譚公行狀》),《明史》卻錯誤地將譚廣進入北京的時間改為第一次北征之後的永樂九年。
[14]《中國軍事史》之《兵器》卷,第136頁
[15]茅元儀《武備志》卷一百二十六
[16]《明史.兵志四》稱:「箭工周四章言,神機槍一發難繼,請以車載槍二十,箭六百,車首置五槍架,一人推,二人扶,一人執爨。」


[17]參考《明實錄》景泰元年六月乙西五軍坐營都指揮僉事王淳言太宗舊制條;另外,朝鮮《李朝實錄》世宗二十三年六月戊辰條稱:「火炮最禦敵之利器也。嘗聞中朝於北征之時,非唯放射人齎持,或馱載於馬,或使一人齎持從之,隨其射盡傳授。」


[18]蕭大亨《北虜風俗》之《教戰篇》,戚繼光《練兵實紀》之《雜集卷四》
[19]《弇山堂別集》卷八八《北征軍情事宜》
[20]《明史.韃靼列傳》稱:「自脫古思帖木兒後,部帥紛拏,五傳至坤帖木兒,咸被弒,不復知帝號。」
[21]作於十七世紀初的《黃金史綱》,稱元順帝一個已經懷孕的后妃被明太祖俘虜後,生了明成祖朱棣,故朱棣是元順帝的兒子,暗示蒙古人仍然統治著中原。然而事實的真相是,朱棣一度成為了蒙古諸部的最高統治者。

當然馬政也起了主要作用

還有民族政策,大量任用蒙古降將。


其實討論這個問題最合適的出發點是元政權的先天不足。換言之,元朝在軍事與維穩水平上都完全不是一個強大的對手。它昏透了,也爛透了,就是一扇虛掩的破門,經不住一陣強風也經不住任何人狠踢一腳。

爪機碼字,社會治理水平低下,法律執行寬縱等問題不再贅述,僅簡述下這個以武功立國的政權在軍事上不可思議的軟弱。

軍隊是所有國家鎮壓不穩因素的執行力量,而元代軍制決定了元軍完全不能長期勝任這項職責。稱此時的元軍為「蒙古鐵騎」,(元軍本來就不以蒙古軍人為主)實在是莫大的諷刺。

元朝建立幾十年後,軍戶制,調防制度,軍人徭役,諸衛儒學抽幹了元官軍身上每一滴驍勇善戰的血液,雖然行省各有數量龐大軍隊萬戶府,「中央軍」侍衛親軍也由世祖時的十數個衛擴編至順帝時候的三十四個衛,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明代繼承元代的「衛」制,但是元單個衛的人數規模遠遠超過只有5600人定額的明衛,侍衛親軍中較早成立的幾個衛都有十個千戶以上的規模。侍衛親軍總共擁有各族軍戶數十萬人(漢軍過半,其餘為蒙古、欽察、回回、斡羅斯等族)。然而,這些國家的戰爭奴隸實際上只不過是一群熟悉鋤頭耕犁甚於刀劍弓矢,典妻賣子籌錢出征的貧苦農戶,他們中的不少人將希望寄托在通過在衛所的儒學提舉皓首窮經考取功名打破元代嚴密的「跟腳」門第社會。民變大起紅巾橫行,貧苦農民甚至窮書生們組成的各族官軍視出征為藉機剽掠百姓改善生活的機會(不少人老婆孩子還在人販子那裡抵押著呢),遭遇紅巾軍時則一觸即潰。

名字很嚇人的萬人怯薛禁衛更是自元初始就失去了軍事意義。

好在我大元在地主階級中的人氣還是相當高的,各地地主自發招募的武裝「義軍」成為了「抗紅主力」(代表人物察罕帖木兒、李思齊等)被朝廷招安。

元代軍權下放到行省一級,行省武裝以行省平章為軍事統帥。這決定了當中央軍喪失鎮壓能力後,各個行省無異於獨立軍閥。元末部分地方官員(代表人物四川的答失八都魯-孛羅帖木兒等人)手中仍有較有戰鬥力的行省軍隊。

值得注意的是,義軍與行省新軍的骨幹和主力都不是親軍諸衛與地方萬戶府的舊軍戶,而是新募人員,其民族成分絕大多數都是漢、南人。由於「諸侯」們大多地處北方便於獲得軍馬,其馬兵之利還是深為諸部南軍忌憚的。義軍、新軍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為我大元續命的作用,然而,不久之後軍閥化的義軍領袖與們陷入了爭奪主導權的「中原大戰」中,在北方撕著撕著.....就到了1368年呦~~~

朱元璋都看不下去他們了:

(吳元年冬十月庚申)上將命諸將北伐。謂信國公徐達等曰:「自元失其政,君昏臣悖,兵戈四興,民墜塗炭。予與諸公仗義而起,初為保身之謀,冀有奠安生民者出豈意大難不解為眾所附。乃率眾渡江,與群雄相角逐。遂平陳友諒,滅張士誠,閩廣之地將以次而定。尚念中原擾攘,人民離散。山東則有王宣父子狗偷鼠竊反側不常,河南則有王保保名雖尊元實則跋扈擅爵專賦上疑下叛,關隴則有李思齊張思道彼此猜忌勢不兩立,且與王保保互相嫌隙。元之將亡其機在此,今欲命諸公北伐,計將何?」......

丙寅,檄諭齊魯河洛燕薊秦晉之人曰:......方今河洛關陝雖有數雄......假元號以濟,私恃有眾以要君,憑陵跋扈遙制朝權,此河洛之徒也。或眾少力微,阻兵據險,賄誘名爵,志在養力,以俟釁隙,此關陝之人也。二者其始皆以捕妖人為名,乃得兵權,及妖人既滅,兵權已得,志驕氣盈,無復尊主庇民之意,互相吞噬,反為生民之巨害,皆非華夏之主也......

(《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二十六 )

豈有不亡之理?


很多人說到蒙古人是被自己打敗的,這是很有道理的,畢竟元朝到了中後期,內部腐化實在太嚴重了。
但是,你們忽略了一點:蒙古軍隊的戰鬥力。
你們要知道,蒙古人天生就是戰士,不管丟到哪個朝代,都會對別人造成巨大威脅。
從鐵木真到忽必烈這段時間,蒙古軍隊自然是鼎盛時期,但不代表14世紀的蒙古軍隊就是不堪一擊。
正因為如此,哪怕是蒙古人逃出中原了,明太祖也始終把他們視為頭號敵人,防禦重心一直放在北邊。後來明太宗時期,更是多次御駕親征。
哪怕是後來,蒙古人已經沒有重返中原的夢想了,過著混吃等死、搶一波是一波的日子,多次分分合合鬧個不停,但依然數次對明朝造成了嚴重威脅。
滿清入關後,防範和閹割蒙古人的手段可以說是層出不窮。
不為別的,就是因為怕。
畢竟後金的祖先當年那麼橫行霸道不可一世,都被蒙古人一鍋端了。蒙古人橫掃歐亞大陸的「豐功偉績」,滿清人也不是不知道。
所以你看,日本人因為一場大風,終於「擊敗」了蒙古人,他們吹了七八百年。所以,千萬不要小看冷兵器時代,任何時期的蒙古軍隊。
所以,明軍當年敢跟蒙古軍隊正面對抗,說明那個時候的明軍也確實非常非常強大。


大元朝順帝改革失敗,引發內亂,北方蒙漢軍閥混戰,自己打成了狗腦子。

一般說來北方政權內戰而喪失統一指揮,就是南方政權北伐節節勝利之時。比如金戈鐵馬的宋武帝北伐,以及陳慶之克北魏京城洛陽,都是抓住了這個時機。

而洪武帝還具備前人所不具備的一項有利因素,中國經濟重心向東南轉移,他的大本營正好蹲在財富聚集點上,想不勝利都難。

軍事上而言,兵源方面,中國成千上萬小自耕農一旦組織妥當全面動員,爆發的力量從古至今都是相當可怕的。值得一提的是明軍馬匹不足,北伐勝利後全國也僅有90萬馬匹上下,他是依靠火器(比如著名的洪武大炮)與精銳的長槍步兵干翻曾經橫行一時的蒙古騎兵的。

政治方面,老朱一邊承認蒙古人只要承認自己是中國人,就拿他當中國人看待,一邊也承認胡元是漠北真人得天時入中國,算是承認其統治中國有半個合法性,據此籠絡了一票蒙古人也算是統戰成功。

後面明軍八次北伐,除1372年失敗外,都以告捷收場,然而就是削不平蒙古,原因也許很簡單,沒有效法兩漢攻破西域堵死匈奴的舊例,掐斷蒙古向中亞遷徙的交易路線。其時中國經濟重心在東南,海上貿易獲利豐厚,打通傳統的陸上絲綢之路的動力缺乏,軍控西域則代價高昂。以至於19世紀晚期清政府內部尚且有放棄西域專註海防的政見,只能說政府不願意做看似無用之開支。

既然滅不掉蒙古,則蒙古人反攻劫掠邊境,也就是家常便飯。土木堡之變是偶然,也是必然,偶然是皇帝在大同的軍事防區內線作戰,居然能給蒙古人伏擊抓了去,頗有人懷疑是文官奪權坑了勛貴與太監與皇權一把。必然是明朝開始由盛轉衰,沒有土木堡,也會有其他事變爆發。明廷布置在北方的戰略總預備隊京營在這一戰中基本覆滅,而後重建京營的努力卻以失敗告終,可見土地兼并或軍戶制度僵化下,已經鮮有能夠為國家提供優質兵源的可能。

土木堡之變約100年後,戚繼光開始編組新軍,也僅能保持萬餘精銳的規模,帝國的動員能力較之開國初期,已經不能等日而語。


我覺得題主問題的重點應該是:明朝為什麼沒有徹底消滅蒙古?!

修改一下原答案,加幾篇朱元璋北伐前的文章。

我們都知道朱元璋的成功離不開郭子興和韓宋紅巾軍政權的庇護,《明史》中對此評價道:「實肇於滁陽一旅」、「太祖得以從容締造者,藉其力焉」。而其中朱元璋如何從郭子興軍中崛起成為領袖以及韓宋政權北伐如何為朱元璋遮蔽鋪路,我想許多朋友都不曾了解。

有鑒於此,將筆者之前描述朱元璋除去郭子興兩子、舊部邵榮以及韓宋政權三路北伐的文章鏈接發送如下:

明太祖朱元璋江淮崛起之路--與郭子興的恩怨糾纏

為什麼朱元璋能建立明朝,看看他如何除掉郭子興的兒子便知道!

被朱元璋刻意抹殺和遺忘的大將--郭子興舊部邵榮生死概況

中國古代史上第一支出國作戰的農民軍--(一)北伐前期形勢

(二)北伐全程勾稽

(三)北伐失敗原因及影響

中國古代史上唯一一次成功的北伐--系列一

至於明朝為什麼沒有徹底消滅蒙古,筆者認為朱元璋不是沒有考慮過。首先我們要分清楚,朱元璋是已經消滅了元朝,只是沒有徹底剷除蒙古的威脅,而未能一勞永逸的解決蒙古或者說未能提前消滅元廷是直接緣於洪武五年的一場大戰——嶺北之敗!

———————————————————————————————————————————

一、北伐形勢

洪武三年,明廷在佔據漢人傳統佔領區後,為了解決西北邊患王保保和驅逐覬覦恢復大都的元廷,朱元璋決議兵分兩路掃清威脅。一路由征虜大將軍徐達率領,自潼關上甘肅,於定西之沈兒峪大破擴廓,迫使其僅率妻子狼狽北逃。另一路由李文忠率領深入大漠,直襲元主所在的應昌,俘獲元順帝嫡孫以及后妃、宮人,獲取牛羊無數。

雖然此戰已經完成了初期作戰目的,但始料未及的是逃奔舊都和林的元主愛猷識理答臘以及敗逃而來的擴廓帖木兒竟達成政治妥協。愛猷識理答臘以擴廓為中書右丞,同時重用居於納哈出、也速等能臣,並整頓吏治、完善機構,君臣上下一心,頗具中興之像。

此外,北元汗廷尚有相當數量的軍事力量,同時固守遼東的納哈出以及雲南梁王均有十餘萬大軍以為支撐,在定西以及應昌大戰後不足一年,長城以北竟又重新被北元控制,對明廷邊境造成極大威脅。

在這種形勢下,明廷一面加大對北元舊臣招降力度,一面再次謀劃北伐,以肅清漠北,成漢唐舊事

二、北伐定策

洪武四年冬,徐達從北平府奉詔回京。洪武五年正月二十二日,朱元璋召集在京諸臣召開軍事會議,商討解決北元威脅策略。剛從北京前線返京的徐達見邊防軍容嚴整,且自至正二十七年北伐以來,雖有艱險,但大軍所至勢如破竹未嘗敗績,因此在商討如何應對邊境威脅時,徐達等將領均力主以軍事方式徹底滅亡北元。

「今天下大定,庶民已安,北虜歸附者相繼,惟王保保出沒邊境,近復遁居和林,臣願鼓率將士以剿絕之。」

史書雖載揮師北伐的方案是由徐達等將領提出,但已經實施政治招降手段數年的朱元璋也想通過戰爭的方式快速解決來自北元的威脅。

一來北元不滅,明朝代元無正朔可言,對於其接收元廷勢力範圍和招降元廷臣屬是一個極大的障礙;

二來洪武建制以來,已經逐漸掃清國內其他勢力,對北元作戰接連取勝,軍力士氣正旺,此時一鼓作氣是極有希望攻滅元廷;

三來邊境地區長期面臨北元軍事的壓迫,導致長城一線駐紮重兵,而天下歷經元末群雄蹂躪,國家百姓已無力長久承擔如此耗費。因此明廷也亟需一戰徹底掃清漠北,休養生息發展國家實力。

基於這樣的考慮,在諸將提出戰爭方略之後,朱元璋便立即著手籌劃北伐部署安排。

三、北伐全程

此次北伐兵分三路,出動十五萬餘大軍,以徐達為征虜大將軍任三軍總帥,「三道並進,以清沙漠」。

徐達自領中路軍於當月二十六日便啟程率部進入山西,揚言自雁門關出擊和林,以待元軍前來抵抗伺機擊敗之。左副將軍李文忠率東路軍出居庸關至應昌,出其不意以響應中路軍合圍北元汗廷。征西將軍馮勝則領西路軍抵近蘭州,掃蕩河西走廊,以疑惑西北元軍。

明廷的策略是由徐達主力引誘擴廓出擊決戰,由馮勝配合中路軍作戰,而李文忠所領東路軍則趁機長驅直入橫掃元廷。

三路大軍安排妥當後便迅速出擊。其中由大將軍徐達所率領的中路軍一路勢如破竹,三月十一日其前鋒藍玉便抵達土剌河一帶,遭遇擴廓帖木兒部後發生激戰。此時的明軍軍馬強盛,大敗擴廓,此後在前進途中又多次遭遇襲擾的元軍,均取得勝利。

一直到五月,中路軍進展仍然十分順利。五月六日,擴廓帖木兒判定徐達一路為明軍主力後,便聯合元廷將領賀宗哲集結最後的主力於嶺北與徐達決戰。

此戰決定北元存亡之機,因此元廷投入所有主力參戰(具體人數史料未載,無從得知)。熟料一路順利的中路軍竟在此折戟,「死者數萬人」,得賴於徐達及時「壘而收之」,才使「徹侯功臣無死者」。而擴廓雖然取勝,但料想死者相當,故而不敢追擊,放任徐達整軍退還。

中路軍已然失敗,此次北伐作戰全依賴於東路軍。李文忠所領東路軍當年六月突襲至口溫之地,元軍毫無防備倉皇而逃,文忠見狀兵貴神速,便命士卒攜二十日口糧兼程進軍。

六月底抵達阿魯渾河,而此時已經擊敗中路軍的元軍也已經趕來支援。兩軍戰鬥極為激烈,主帥李文忠多次遇險,甚至所乘馬匹都被流矢射殺。情急之下賴於親兵拚死護衛,指揮李榮以己之馬獻出,方得以安然。雖此戰取勝,斬敵甚眾,但東路軍高級軍官死者極多,連副將曹良臣也沒於此戰。東路軍已無力再戰,不幸的是退兵之時又遭迷路,軍眾死之極多。

三路軍中唯獨由馮勝率領作為牽制的西路軍完成既定目標,甚至超出朱元璋預期,馮勝、傅友德等大敗西北元軍,橫盪河西走廊,「獲金銀印馬駝牛羊二萬而還」,為明廷開拓西北打下基礎。

四、戰敗緣由淺析

後世歷史軍事愛好者對此次北伐的失敗頗為疑惑,不知為何屢戰屢勝的絕世名將徐達竟此處折戟,但因史籍資料對此段歷史皆語焉不詳,始終難以清晰其全貌。筆者通過查閱相關文獻史籍,憑己之力為大家淺薄分析介中主要緣由。

首先要明確的是中路軍雖敗,死者數萬,但也給予了元軍較大的殺傷。此戰之後北元雖在邊境時有侵擾,但根本無力組織起較大的軍力反撲明朝邊境。

此次作戰的失敗筆者認為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北元尚存較強的軍事力量。自中路軍出塞以後,元軍多次遣小規模軍隊偵查情報,在探知當面之敵是由徐達率領的明軍主力後,王保保便立即聯合元廷主力於嶺北合擊徐達。

雖然徐達所率兵力絕不止《明史》所載的五萬騎兵,但在異域也很難應付元廷所聚集的所有可用之兵,明軍局部兵力不足是致使徐達失敗的最關鍵因素。

其他還有諸多小細節原因,如行軍日久致使兵乏、糧草不濟等原因不議,但至於諸多學者提出的徐達因前期多次獲勝而致使兵驕將傲、輕敵突入而致大敗的說法則毫無依據。

徐達在戰略上蔑視敵人尚有可能,但在戰術部署安排之上以其之心思縝密、沉穩持重絕無輕敵之可能。據《明史》記載,「達言簡慮精,在軍,令出不二……持重有謀,功高不伐,自古名世之佐無以過之。」朱元璋也曾贊其「不矜不伐」。

此外中路軍副將為湯和、藍玉,二人皆深思謀略之將,在這種關鍵決戰之時絕不會以意氣用事而致大敗。也正是因為對其三人軍事實力和品行的信任,朱元璋才將中路軍重任交由他們。

所以,徐達嶺北之敗是源於兵力不濟而絕非輕敵所致。

洪武五年北伐的失利對於新生明王朝的打擊不可謂不大。此戰過後,朱元璋意識到元廷實力尚強,動以武力難以一擊斃敵,同時國內亟待休養生息,國力以不足以提供明軍打一場沒有把握的殲滅戰了,明廷對北元策略便由大規模進攻轉為政治招撫為主。

洪武五年至洪武二十年,明廷雖未放棄對北元軍事打擊,但出兵規模較小,多採取斬將突襲手段,主要以積極戍邊、養兵蓄銳為主。

此次失利給大將軍徐達的光輝軍事生涯蒙上塵埃,朱元璋並未因此責怪於其,只是提起此事常嘆息不已。在此後十餘年的戍邊生涯中,徐達依然盡心儘力的鎮守邊境,為國效力,直至洪武十八年從北平邊境返回京師後病重身亡。一代絕世名將便如此結束了他光輝的征戰生涯。

雖然洪武初年,明廷難以一勞永逸的解決掉元朝,但至洪武末年已經徹底將元朝送入歷史。而後明成祖數次北伐,深入蒙古內陸,雖未能徹底剷除邊患,但只要後世子孫不作蒙古已難造成較大的威脅,熟料朱棣死後不到三十年便發生了土木堡之變。

歡迎關注個人公眾號:一二二三

專註於唐蕃戰爭、明初明末歷史

合作交流請移步!


明朝能奪天下,首先得益於蒙古帝國的分裂,幾大汗國和元朝本部相互攻打,而元朝內部又是內戰打的天昏地暗,四分五裂自相殘殺。面對蜂擁而起的農民軍和銳意進取的明軍,自然難以招架。朱元璋定鼎北京後,還先後進行了若干次北伐。勝多敗少,然而草原地帶與中原地區迥然不同的社會經濟狀態,明軍可以擊敗對手,卻無法進行有效控制,單純的軍事壓制並不能征服草原。而一旦草原地帶擺脫了明初的散亂,行成了相對統一,立刻就對中原造成了嚴重的威脅。事實上,歷朝歷代,只要是統一的草原政權,都能對中原產生巨大的壓力。一直到清朝,從努爾哈赤打到乾隆,才首次徹底控制住了漠北民族。


如其說是朱元璋打敗大元,倒不如說是大元自己打敗自己!

縱觀中國古代史,每逢改朝換代時,舊王朝腐朽不堪:制度僵化,吏治腐敗,民不聊生,上層變本加厲的不接地氣,農民起義此起彼伏,政府軍應接不暇,惡性循環,又加速了舊王朝坍塌的進程!

有興趣的可以看看《元史》、《明史》,我大概總結一下:

元朝滅亡過程:

1、元末各方農民軍起義抗元

朱元璋雖然加入了抗元起義軍,但與元軍對抗較多並給大元以重創的的卻是北方白蓮教首領韓山童及其教友劉福通領導的紅巾軍。最有影響的是紅巾軍分三路北伐,進攻至元大都附近。至正十九年(1359年),汴梁城被元軍破,韓林兒突圍出走,劉福通壯烈犧牲,中原地區的紅巾軍政權結束了,紅巾軍起義至此也接近尾聲。

朱元璋趁元軍疲於對付北方紅巾軍,無暇南顧之機,採取一系列有效措施,逐漸發展壯大起來,先後解決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等,從而削平群雄統一了江南,為北上滅元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和軍事基礎。

2、朱元璋集團北伐殘元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吳元年),朱元璋決意北伐。在宋濂等人草擬的一篇聲討元朝的檄文中,提出了「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 的口號 。檄文中責備擴廓帖木兒、李思齊等「假元號以濟私,持有眾以要君」,指出這些人相互吞併是人民的巨害。同時更指出蒙古、色目雖不是漢族,只要「願為臣民者」,皆與漢人同等對待。表現出朱元璋較為開明的民族政策。

由徐達、常遇春等人率領的北伐軍先後在山東、汴梁、潼關等地打敗擴廓帖木兒、李思齊、張思道的軍隊。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洪武元年)七月,徐達會諸將於臨清,連下德州、通州等城,元順帝率后妃、太子和一部分蒙古大臣從大都北逃。 八月,北伐軍進佔大都,結束了元朝在全國的統治。這一年,朱元璋已建立了明朝,改元洪武,是為明太祖。

之後朱元璋用了近20年的時間,消滅其他農民軍,擊潰元朝殘餘勢力(北元),完成了中國的統一。轟轟烈烈的元末農民起義結束。

蒙古鐵騎打天下可以,守天下夠嗆。

讓游牧民族轉而進入農耕社會,是整體制度、思維的轉變。

更何況,大元時期的種族歧視制度,不重視任用漢人的結果很明顯。

故而蒙古鐵騎在元末已然是昨日黃花。


貌似是韓林兒在反抗蒙古,朱重八在蠶食友軍。


用經濟學觀點,其實更容易回答題主的問題。運營管理一個朝代是要花成本的,當運營和維持一個朝代花的成本足夠大時,這個成本會壓垮這個朝代。這個觀點實用於每個朝代(宋朝除外)。

與其說元朝是被明朝打垮的,還不如說它是被自身運營成本壓垮的。打敗明朝,元朝自身的運營成本不會降低,反而還會增加,因為打仗需要花錢,仗打完各地還需要安撫,也要花錢。國家力量聚集少了(搜刮少了),打不過明朝,國家力量聚集大了(搜刮多了),更多的人會造反。不打也不行,因為元朝政府(有錢人)就算能拆東牆補西牆能勉強維持政權(自給自足),可明朝卻是農民起義(徹頭徹尾的窮光蛋),連自給自足的生存能力都無,他們唯一的出路就是去搶,向誰搶,誰最有錢,搶誰,誰最有錢呀?元朝。對明朝來說,搶贏了,贏得所有。對元朝來說,打敗明朝,什麼都得不到,還徒增成本。所以對元朝來說是個死循環。

中國大部分朝代的滅亡,都是在不斷取得剿匪(鎮壓農民起義)勝利的過程中,最後把自己剿亡了的(宋朝除外)。大概流程是這樣的,自然災害發生,國家出錢賑災,國家人口越來越多(維持成本增大),應對自然災害的錢越來越少,直到有一天,賑災的錢不夠災民生存了,災民就造反了,為了維持朝代自身運營,必須剿匪(鎮壓農民起義),要剿匪就增加稅收(搜刮民脂民膏),增稅的結果就是,按下葫蘆起了瓢,才把這邊按平了,那邊又起義了。直到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起義軍)的出現。這個觀點還有一個問題,新政權是怎麼降低運營成本的?資產重組後,資產並沒有增加,改變的只有分配,新政權怎麼能玩的轉呢?這裡不得不提下人口,在老政權不斷剿匪的過程中,會伴隨人口的大量減少。新政權不僅改變了分配,還減少了分配人數,維持運營的成本就降下來了。

對元朝來說,當它陷入運營成本增大的死循環中時,他唯一的出路不是剿匪,而是提高生產力,增加收入。可這條路更難,從秦朝到清朝2300年的歷史中,這個生產力基本就沒變過(或者說變化很小)。所以最後元朝只能放棄中原,退守漠北。明朝建立後,首要任務是恢復生產力,也沒有足夠的人力、物力、財力發動戰爭。

漢武帝之所以能逐匈奴於漠北,那是他祖輩,文景之治,給他留下了大量家產,就這樣,他還是把漢朝給玩窮了,為漢朝的政權留下了安全隱患。也就有了著名的《鹽鐵論》。


強大帝國的崩潰總是先從內部開始,
1.在元朝末期皇廷無作為,宰相脫脫孤木難支
2.連年的旱災,加上黃河泛濫成為壓在元朝身上的最後一棵稻草,治水不但消耗大量國力而且由於當時貪污之風嚴重,十之八九的賑災錢糧都會被地方各級官員剝削;不治,黃河沿岸死者無數,百姓怨聲載道。
3.又由於元朝的民族政策(剝削壓迫漢族和其他族群)
最終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急劇銳化,各地群雄揭竿而起,其中以紅巾軍聲勢最盛(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實際上元朝對當時的很多省份都失去了控制權,甚至對於大部分起義勢力,只要不稱帝,都採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
4.戰爭時刻,由於常年沒有對外作戰軍中缺少大將和優秀指揮官(只是缺少不是沒有),在幾場的重要戰役中失敗。而反觀起義軍將星奕奕,元朝直接被打回了北方草原。


寫作業了,想起來再增加修改


首先
大萌成立時期打的不是元朝而是已經形成的元末農民軍閥。(北伐的主要目的是收攏殘部以及部分元朝遺老)
你要問元朝主力在哪裡?早就回北元吃灰了。(大萌主要打的是內部統一戰爭)
首先
大萌成立時期打的不是元朝而是已經形成的元末農民軍閥。(北伐的主要目的是收攏殘部以及部分元朝遺老)
你要問元朝主力在哪裡?早就回北元吃灰了。(大萌主要打的是內部統一戰爭)
。。。。。。
這答案回答也能被掛?
回的題主的朱八八為嘛不趕盡殺絕的二次提問都被大佬指著罵。
內戰的逐鹿中原和死追割韭菜北伐孰輕孰重兩件事(怪我語文沒學好,大佬看不懂?)
我就問問:
1、他朱八八是不是「吳王」南京期間靠著岳父老本在「緩稱王廣積糧」?
2、他大萌北伐之前那些紅巾軍起義軍關他朱八八幾毛錢事?
3、元朝主力都是他朱八八搞定的?
4、他朱八八能不打張士誠、陳友諒這些的內戰統一就能光憑藉「祛除韃虜」北伐大統一的咯?


1.蒙元在統治中國期間,壞事沒少干,跟滿洲人不一樣的是,蒙元屬於直接暴力統治,不團結漢人地主階級;
2.內部鬥爭激烈,蒙元貴族之間鬥來鬥去,殺來殺去,極大的影響了內部團結,內部不團結一般都會越大越慫;
3.國家的財政被蒙元權貴消耗殆盡,這點史書記載頗多;
4.從陳友諒短時間聚集那麼多戰船和兵甲來看,南方經濟底子還可以;
5.此時距離宋朝滅亡沒多久,人民血性還在,跟滿清末年的不同,這時候老百姓還沒有被奴化;
5.民族矛盾太大了,菜刀都特么幾家共用,還要登記,苛捐雜稅多如牛毛,老百姓沒辦法活下去了,怎麼造反啊!中國歷史上大多數農民起義都是農民被逼的實在喘不過來氣,早知道中國的農民韌性很強大的;
6.蒙元並不是明朝單獨打敗的,實際上革命初期,朱元璋的體量還很小,北邊有劉福通,東邊有鹽販張,南面有徐壽輝,劉福通硬肛蒙元,消耗了一部分蒙元精銳,同時也階段性成了蒙元頭號打擊對象;
7.張士誠反反覆復,不算個正經的政治人物,後來勾搭蒙元了;
8.這會才到了朱元璋,他的大明還沒建立之前,首先面對的是紅巾軍之間的內部矛盾,也就是互相兼并;
9.兼并成功以後,朱元璋一家獨大,佔據了大片土地,1367年寫條子發通電,老子要伐元,重開大宋天,代表著最廣大人民的需求而去,我是正統啊!
10.1368年登基,建立大明;
11.這個話題應該是太祖時期八次北伐;
第一次,25萬人馬,口號「驅逐胡虜,恢複種花」,向北方人民介紹新興的大明王朝是代表正統滴種花文明,是大宋的繼承者,素來解救乃們這些勞苦大眾滴,這一次肛的有點狠,我不同意有的回答說蒙古人天生就是戰士的說法,這種說法不負責任,也有點崇拜式奴性吧;
第二次,也就是兩年後,再度北伐,這次太祖是主張防守滴,但是徐達要肛,結果失敗了;
第三次,上次冒事大意失敗以後,又過了六年,大明也攢了點家底,這次是沐英挂帥,肛的很成功,其實在第一次北伐那會,蒙元基本上退出傳統的中國版圖範圍了。這個時候主要矛盾還是肛蒙元,因為周邊沒啥敵人,蒙元恢復能力很強,你這邊搞經濟建設,他那邊草原恢復個十年八年,等你經濟有點起色,給你搶一波,難受不?所以要肛就得肛的他們沒這個能力!
本朝太祖為啥要打聯合國軍,一樣的道理,大智慧!!!
第四次,剛被打的吃屎的蒙元居然犯邊了,太祖爺說幸虧戰略方針就乃們為重心,這都還沒喘勻了氣,就知道南下找機會了?徐達挂帥,打了四個多月,蒙元吃屎一次。
第五次,肛了納哈出,把遼東納入囊中。納哈出這傢伙當年被太祖俘虜過,因為他是木華黎直系後代,沒咋刁難他,給放了,然後他坐上了蒙元丞相的位子。這次投降了,下場有點像小明王,所以說玩水不好。
第六次,藍玉挂帥,針對塞北蒙元勢力再一次曬一遍,不能叫你們那麼快恢復生機對不?很久木有中原大一統政權這麼硬氣了。這一次掏了蒙元老底子,據記載俘虜包括脫古思帖木兒次子地保奴等64人、太子必里禿妃並公主等119人、吳王朵里只、代王達里麻、平章八蘭等2994人、軍士男女7.7萬餘人,俘獲馬4.7萬匹、駝4800餘頭、牛羊10.24萬餘頭、車3000餘輛,以及北元寶璽、圖書、金銀印章等等,北元行政的根基被動搖。
蒙元作為一個政權被徹底打散了,陷入低迷期,和分裂期。
第七次,這次主要是殘餘的蒙元勢力老是侵犯邊境,太祖爺怒了。這次戰果不大,但是戰略威脅性很強;
第八次,只是聽說邊境有蒙元勢力活動,就要去肛人家……
八次前後打了大約20年,穩固了邊境,解除了蒙元對新興的大明帝國的軍事威脅,有力的保障了各地戰後重建和經濟復甦,在一個穩定的環境里,老百姓得到了極大的休養生息。
公司車上去出差,簡單打上幾句,肯定有疏漏的地方,提前道歉,聖母婊勿擾。


打敗元朝的不是明朝,而是他自己!


具體可以看明朝那些事。不是一個人推翻的,他數個前輩在前面幫他擋箭,先造反的都要先挨打,槍打出頭鳥,哪都不變啊~


按著「族x者,x也,非天下也。」分析拓展就錯不了。


題主不如問後代是怎麼把前朝推翻的。

中國歷史上的朝代更替無非三個主要因素:朝廷無能,內憂外患,民心不穩,這三點占齊了妥妥的要倒霉。一般來說,前朝到了後期的時候往往是內部貪腐橫行,軍備廢弛的狀態,而後代有能征善戰的將軍和戰鬥力強的軍隊,領導人都打著符合當時利益需要的口號造反,拉攏了絕大多數不滿現狀的人,所以完爆腐朽的前朝。


奴隸制部落聯盟在快速擴張的第一代戰鬥力較強,因為奴隸主有軍事能力也有掠奪戰利品的動力。而第二代第三代繼承了其財富,卻失去了軍事能力和掠奪動力。同時奴隸制部落聯盟轉成帝制國家的過程也有巨大風險,常常會發生激烈血腥的內鬥,導致高級將領的大批死亡。

蒙古帝國在忽必烈時期就已經因這些原因而崩潰了,朱元璋只須消滅佔據中國的元朝。朱元璋北伐時面對的甚至不是元軍主力,元軍主力早早被張士誠幹得差不多了,後邊還持續內鬥,僅剩的殘部不戰已敗。

蒙古的輕騎戰法雖然得意一時,但放在兵器發展史中有其偶然性(金、宋、夏三分以及中世紀歐洲的大分裂),板甲的新時代快到了,熱兵器也漸漸走上歷史舞台,兵甲之爭才是戰爭的主流。


推薦閱讀:

TAG:明朝 | 元朝 | 明太祖朱元璋 | 明朝歷史 | 蒙古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