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光、CT、B超、核磁共振、核醫學到底有什麼不同?

去醫院會做到各種檢查,CT、X光、核磁共振、核醫學之類的傻傻分不清,這些檢查到底區別在哪?分別針對什麼情況使用?

另外想知道,這些檢查究竟輻射程度如何?

PS:非醫學生,所以想知道點淺顯到印象深刻的解釋。


其實這個問題困擾過很多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


一般而言對這四種影像檢查的解釋是這樣的:


1. X 光檢查

就是用 X 光給你的身體拍了一張照片的檢查方式。所以 X 光也叫拍片子,非常的生動形象。


2. CT

實際上也是用 X 光給身體拍照片的檢查方式。不過不是拍一張,而是要拍很多張,一層一層地查。


3. B 超

是發出超聲波,然後用反射的回聲來畫像的檢查方式。


4. 核磁共振

也叫 MRI,是利用一個強大的磁場,讓身體里的氫原子,先排好隊再解散,接受這期間的電磁波信號,再給身體內部「畫像」。


然而以上解釋太過普通,不符合題主要求的:用吃瓜群眾都理解的方式來回答。


那丁香醫生來試著用深入淺出、從上到下的方式來解釋一下。


吃瓜群眾不都愛吃瓜嗎,那就把檢查當做挑選瓜的過程:


X 光檢查,就是給瓜拍個透視照挑瓜。

CT 檢查,就是把瓜切成一片一片看瓤挑瓜。

B 超檢查,就是拿手拍一拍瓜,聽回個聲挑瓜。

核磁共振檢查,就是拿起瓜搖一搖,再觀察挑瓜。


這會懂了吧。還不懂的可以去超市挑個西瓜試一下。


然後我們進入第二個問題:


這些檢查分別針對哪些情況使用,也就是說進了醫院這些檢查該怎麼選。


剛才是深入淺出的介紹這些影像檢查的內容,現在丁香醫生用從上到下的方式介紹使用情況,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畫了一張人體圖像:

以後不要見人就說丁香醫生只會做表情包,其實我還是會畫圖的,而且畫的不錯哦~

你們看,我還用了丁香醫生專用的丁香紫。現在我們就從上到下來說說這些檢查常規情況該怎麼選。


here we go~~

腦和脊髓

最常用的是 CT 和核磁共振;

比如急性中風、脊柱外傷,一般先做 CT,詳細分析時可用核磁共振。

脊柱(頸椎、腰椎、胸椎)

骨骼問題最常用 X 光,其他的通常用核磁共振和 CT。

胸部

最常用的是 X 光和 CT;

一般大致了解情況選 X 光,細緻分析選 CT,肺部檢查一般不選核磁共振。

心臟

心臟功能最常用的是 B 超,冠心病最常用的是 CT 或者冠脈造影;

核磁共振也可用於心臟檢查。

食管、胃等

最常用的是 X 光,確診時要用胃鏡。

腹部、盆腔

最常用的是 B 超

骨骼、四肢

最最常用的是 X 光,診斷不明時可用 CT。

關節軟組織及骨腫瘤檢查可用核磁共振。

不過需要注意,上面說的都是常規情況,不是絕對的,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每種影像學檢查原理不同,各有長處,檢查沒有絕對的高低之分,也不是越貴越好。


需要根據不同部位及檢查的重點,選擇不同的影像學檢查方法。有時一種檢查就夠,有時要多種檢查配合,為保證準確診斷,最好的辦法是:

最後跟大家談談輻射的問題。


在正規醫院裡做 X 光和 CT 檢查,所接受的輻射在正常範圍以內,不用擔心。

要時刻記住丁香醫生的一句話:脫離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談輻射也是


而對於一些特殊群體,比如孕婦或者備孕人群,在準備進行 X 線相關檢查時,請務必告知放射科檢查技師,尋求他們的建議。


很多接受過 X 線相關檢查的女性被告知檢查後半年內不要受孕,其實情況遠沒那麼嚴重,因為這些說法是醫生們出於最大安全的考慮給出的建議,接受檢查三個月後再準備受孕是非常安全的。


而有些人害怕核磁共振和 B 超有輻射,但其實擔心是多餘的。


與 CT 和 X 光拍片不同, 核磁與 B 超在檢查過程中沒有用到 X 射線,不會發出電離輻射,因此這兩種檢查是相當安全的。比如 B 超就大量運用在母嬰檢查中。


答完這題的丁香醫生表示,以前不是很理解為啥叫「不明真相的群眾」為「吃瓜群眾」,現在想想,還是挺有道理的。


如果改為「不明真相的吃雞腿群眾」,我這段子還真不好編了


畢竟如果我要讓你靠搖一搖的方式來挑雞腿,大概我就要被送去做腦 CT 檢查了。


......_(:з」∠)_......

內容參考丁香醫生科普文章:

孕期做 CT 或 X 光檢查會導致胎兒畸形嗎? - 丁香醫生 - 作者:放射科那點兒事


想在線詢問醫生健康問題?

想知道家庭用藥有哪些規範?

想看更多健康科普文章?

下個丁香醫生 App 吧

只要戳下這裡:應用中心-丁香醫生

身體上的問題,來問丁香醫生


謝邀,丁丁醫生@丁香醫生珠玉在前,我就簡單的從心血管相關的角度來談一談這幾項檢查的應用吧

1.X線,也叫倫琴射線,是由德國物理學家倫琴於1895年發現的。

對於心內科來說,單純的X線檢查其實意義不大,只能大致的看到心臟的大小,位置以及主動脈鈣化等情況。

話說回來,由於CT的輻射劑量不斷降低,和人們對於體檢的重視,X線的應用頻率也在不斷降低。很多病人的入院常規檢查都已經不再安排胸片了,而是直接做CT,尤其是吸煙人群,這對肺部結節的檢出率和性質篩查更有意義。


2.CT,CT對於心內科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的篩查十分重要。

冠脈CT檢查前需要血管注入造影劑,從而增強血管的顯影,讓圖像更加清晰。如果血管有狹窄和堵塞,也可以通過軟體測量狹窄的程度。

冠脈CT的費用在1500元左右,創傷小、費用低、無需住院在門診即可完成檢查,但該檢查受患者心率影響,需要控制心率,心率大於70的情況下就無法順利完成檢查。因此在檢查之前,我們一般會安排有些患者服用倍他樂克來降低心率。

冠脈CT的缺點在於,即使在檢查結束之後發現有手術指征,也無法立刻進行手術,而仍然要通過冠脈造影的方式進行。這樣一來,患者等於吃了兩次大劑量的射線。

因此,冠脈CT僅僅用於可疑冠心病患者的篩查,對於已經明顯存在心肌缺血的患者,還是直接造影吧。

這裡,我順帶說一下冠脈造影吧,冠脈造影,可以理解為冠心病診斷的金標準,如果在造影下檢查出冠心病,可以即刻行冠脈球囊擴張、支架治療等手術。

3.B超,其實現在都叫彩超。心臟彩超,也叫超聲心動圖,它的意義在於對心臟的結構和功能進行檢查。

心臟彩超能在動態情況下,用探頭檢查並且顯示心臟的具體結構,瓣膜病變,血液流動情況以及對心臟功能進行比較精確的測量。相對於射線檢查,彩超是沒有任何傷害的。

4.磁共振,老實說,磁共振在心臟檢查的應用中普及率不高。

即使其對於瓣膜病,先天性心臟病,心肌病等心臟疾病有一定的診斷意義。但是,受制於磁共振檢查的限制條件太多和冗長的檢查時間,似乎心臟彩超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替代它。這讓磁共振這個高科技的武器在心內科的檢查中顯得有些尷尬。

而且,磁共振對於心內科來說有一個缺陷,那就是,裝有起搏器的人是無法進行磁共振檢查的。


5.核醫學其實和我們科關係也蠻大的,這一點被好多人忽視了,你們都忘了,在冠脈CT和造影出現之前,放射性核素檢查對於冠心病的診斷也是很重要的。

雖然現在。。用的不多了。。

既然如此,不如聊一聊心電圖吧。

說到心電圖,我們每一個心內科醫生都必須感謝愛因托芬先生,這位心電圖的發明者。

我很難想像能將心臟的電生理變化以圖像的形式表現在一張紙上。

我很難想像將心肌缺血的情況也表現在一張紙上。

我同樣很難想像它甚至可以將心臟結構和功能的改變也畫在這張紙上。

而我們的前輩,他們做到了,心電圖,真的是造福了無數的心內科醫生和心臟病患者。

今天的心電圖檢查在心律失常,冠心病,心梗,心功能不全的診斷中都有著重要的意義。而動態心電圖的出現也彌補了普通心電圖過於即時化和短期化的缺點,它連續24小時的記錄心臟活動,在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評估中有著重要的意義。

我在之前的回答中就說過,有些心律失常的患者,在普通心電圖中可能不會表現出來,這時候,只有通過反覆多次的動態心電圖檢查,才能找到疾病的證據。

心肌缺血同樣如此,有些疑似冠心病的患者不願意進行動態心電圖檢查,或者由於對造影劑過敏無法進行檢查。這個時候,我們會選擇讓患者背動態心電圖,而為了明確診斷,我們會讓他們背著動態心電圖在有保障措施的情況下去爬樓梯,因為在運動的情況下,心肌缺血的表現會更明顯,這對明確心肌缺血的診斷十分重要。

我的微信公眾號:聽萌醫生說

做認真的醫學科普,講有趣的醫學故事

你願意聽我說嗎?


日常的說法可能不夠精確,一般提到拍 X 光指的是平片,就是只有一張照片的那種,比如常見的做胸透,幾秒鐘一張照片就出來了。平片是直接透射成像,可以直接用膠片感光;

CT 叫 X 射線斷層掃描,一般是一個大圓筒,躺進去,掃出來是一組照片,對應所定區域的很多層,因而可以重建出立體圖像來。CT不是直接成像,而是採集到數據後由計算機重建出來;

上面兩種都是使用 X 射線成像,有一定的電離輻射,檢查室會有電離輻射的標誌,一般對金屬無要求,但由於 X 射線的特點,對密度大的組織和物體成像對比度高,但軟組織很難看清。

B超是超聲波檢查的一種,不使用 X 射線,通過超聲波的反射利用計算機重建成像,速度較快,實時可交互。常用的B超有聲波發射接收的探頭,需要塗抹介質減少超聲波損耗。一般認為,超聲波檢查對人體沒有危害,所以孕期檢查多用B超。現在已經具備進行三維重建,加上時間維之後即常見的所謂"四維彩超",當然彩色實際上是偽彩色。B超的解析度相對不夠高。

MRI,磁共振,通常的序列(T1,T2)是通過氫原子核在磁場的自旋進動釋放電磁波的特性成像,簡單講是這幾中成像手段裡面技術含量最高的。一般是一個大圓筒(超導磁體),把人放在大磁鐵裡面成像,對軟組織成像對比度高,也是計算機重建,可以重建出立體圖像,但掃描時間一般會比較長。由於大磁鐵的存在,金屬(鐵磁、順磁性為主)在其中易產生危險(極大的吸引力,加速,發熱等)所以需要相對嚴格的檢查,掃描室會有與磁性有關的標識,同時,檢查時會有較大的噪音。工作頻率一般在收音機頻段,不認為有電磁輻射的危害,但強磁場暫時不認為明確的無害,不建議孕期檢查。除了傳統的結構掃描,磁共振還可以通過各種不同序列做到很多其他功能,這也是這種獲得了兩個諾貝爾獎的高大上技術優勢的體現,比如掃血管,算血流等等。磁共振的解析度與CT相當,但一般而言檢查費用會高不少。


我們從吃瓜群眾最關心的問題開始。

  • 有沒有電離輻射?

無:B超(超聲,彩超),核磁共振(MRI,磁共振,核磁)

有:X線(DR,胸透,床旁CR),CT,核醫學(SPECT,PET,PET/CT),DSA介入成像

(註:嚴格意義上講使用主磁場和射頻脈衝進行成像的MRI也存在輻射,但那是電磁而非電離輻射,並沒有後者足以損傷細胞乃至在大劑量下致癌的隨機性效應和確定性效應。MRI的潛在風險主要在於磁場環境下對患者攜帶/植入的鐵磁性金屬等禁忌物品的強力吸附,因RF脈衝導致的身體產熱以及患者本身因梯度磁場變換的雜訊和不適應檢查環境產生的幽閉恐懼症。)

  • 各自是什麼原理?

DR:X線束穿透人體過程中由於各組織器官對其吸收程度不同,將使得剩餘到達平板探測器(FPD,也就是拍胸片時需要抱住的那塊板子)的X射線量出現相應的差異。再通過一定的信號轉換過程,即能獲得反映人體組織解剖和病理狀態的黑白圖像。

CT:同樣利用了不同組織器官對X線衰減係數有所差異的原理,但與DR最大的差異在於並非透視性的單張攝像,而是在患者隨檢查床運動過程中通過不斷旋轉的球管對劃定的檢查部位進行大量切片樣的斷層攝影;此外雖然也是以黑白兩色的圖像進行顯示,但從照射到最終成像有一個由電腦完成的數據處理和圖像重建過程,因此體現組織器官差異的灰度圖像實際上是經過二次處理的間接成像,圖像本身的明暗度代表對應像素的密度大小,可以CT值的量化形式進行測量比較。

MRI:眾所周知人體的含水量非常豐富,而「核磁共振」里用以成像的「核」正是存在於體內自由水和結合水中的氫原子核。藉由設備主磁體提供的穩定強磁場,能夠將平常處於隨意自旋狀態的眾多磁性氫原子核進行足以產生宏觀磁化矢量的規律排列。在此基礎上,通過從外界施加與質子進動頻率相同的特定射頻脈衝,將引發從低能級到高能級躍遷的磁共振現象。接下來,由於激發共振現象的射頻脈衝消失,主磁場將使得縱向磁化矢量逐漸恢復到被激發前的平衡狀態,而被激發的橫向磁化矢量則轉入衰減,此即所謂T1、T2的弛豫過程。由於不同組織的質子含量有所差異,將使得在弛豫過程的同一時間點下進行接收採集會獲得不同強度的MR信號。最終,信號的高低通過一系列重建和後處理,以黑白圖像的明暗呈現出來。

(註:與CT不同的是,MRI圖像的黑白不能代表相應組織的密度高低。這是因為MRI的成像序列能夠通過不同類型的加權使得最終呈現的圖像優先顯示不同的組織器官,因此信號高低必須結合圖像對應的序列來看。)

B超:用以成像的媒介是超聲波。除開對不同密度組織的穿透力存在差異外,超聲波在人體內還會有一系列折射、反射、散射等反應過程,通過將這些反應產生的回波信號從探頭的換能器傳回,再經過數字變換即可轉為二維的實時視頻信號。順帶一提,每次檢查要抹的那堆黏糊糊玩意其實是為了防止探頭和皮膚之間的空氣干擾成像的耦合劑,對身體沒有什麼影響。

核醫學:此處就不展開講SPECT和PET了,核醫學的各種項目和放射科的根本區別就在於射線的來源——後者是由設備從體外進行照射,而前者是將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示蹤劑送入體內,通過觀察其在代謝反應中的移動變化來進行診斷。至於PET-CT,實際上是將PET和CT兩種設備結合,在單次檢查中同時採用雙重成像方式以求更好診斷的複合體,因此其費用昂貴也有其緣由。還有一個需要被檢者留意的問題,如果接受了核醫學類檢查後得到了不要隨意走動和需要去專用衛生間小解的告誡,那並非刻意限制人身自由的為難,而是因為帶有放射性顯像劑進入體內後已經將被檢者本身變成了一個暫時的自走放射源。這樣一來在其隨著尿液排出體外前,邊不自主地散播射線邊到處跑很顯然就不厚道了。

  • 分別適用於何處?

以本行放射科為例,其實並沒有能夠完全替代其他項目的萬能檢查,也沒有價格越高越管用的道理,DR、CT、MRI各有千秋,一些教科書上以前說死的優缺點也因為技術的持續發展變得不那麼絕對。因此對於每個被檢患者來說都需要依據具體情況去選定相應的最優檢查。不過在這裡還是可以把一些相對泛用的原則加以列舉,僅供參考

DR:骨骼外傷和骨折複查,胸部體檢,尿路結石和腸道積氣/積液篩查,體內異物等

CT:顱腦外傷,急性病症篩查,椎體骨密度測定,肺部病變,實質器官異常,冠心病等

MRI:脊椎病變,骨骼腫瘤定性,MRA血管成像,中樞神經系統和骨關節病變等

B超:腹部和盆腔異常,尤其是結石的檢查

核醫學:骨腫瘤顯像,甲狀腺顯像

這裡需要再次聲明,變數眾多的實際工作中檢查項目的選擇決不是拿著諸如上面這樣的清單去按圖索驥,也請千萬不要看了一些科普就憑此反過來指揮醫生。而具體到廣大就診者的範疇,我所能給出的最好建議是:在通暢交流的基礎上相信你的接診醫師的判斷,並在檢查過程中遵循放射科及其他輔助科室的指示規範,如此一來對醫患雙方都好。

希望這個答案能有所幫助。


X 光攝影(平片)
像把麵包壓扁了看
X 光會穿過人體,不同部位吸收射線,底片上不會曝光或部分曝光,洗片後這個部位就是白色的。
優點:快捷、價廉。
缺點:受制於深淺組織的影像相互重疊和隱藏,有時需要多次多角度拍攝 X 光片才能看清。
CT
像把麵包切片看
CT 的檢查原理是 X 光會斷層穿過人體,通過電腦計算後處理為二次成像。
優點:可以斷層看,經處理後可以顯示更多信息。
缺點:費用比 X 光攝影貴,且 CT 檢查的輻射劑量通常高於單次 X 線攝影。
B 超
像挑西瓜前敲一敲
B 超的原理是用超聲波穿透人體,當聲波遇到人體組織時會產生反射波,通過計算反射波成像。就像挑西瓜一樣,邊敲邊看顯示病灶情況。
優點:多方位觀察,實時成像。
缺點:超聲受氣體干擾很大,對於腸道等含氣較多的器官,超聲診斷準確率會降低,所以一般腸道檢查使用腸鏡。
磁共振成像(MRI)
搖一搖再看
磁共振成像是利用收集磁共振現象所產生的信號而重建圖像的成像技術,簡單說就是相當於用手機搖一搖,讓氫質子振動起來,再平靜下來,感受一下裡面的振動。
優點:與 CT 相比,它沒有放射輻射,沒有骨性偽影,能多方面、多參數成像,有高度的軟組織分辨能力。
缺點:費用相對比較昂貴。
PET-CT
PET 是利用正電子發射體標記的葡萄糖、血流顯像劑等藥物為示蹤劑,以解剖圖象方式,從分子水平顯示機體及病灶組織細胞的代謝、功能、血流、細胞增殖和受體分布狀況。
優點:結合了正電子發射斷層顯像(PET)和 X 射線斷層掃描(CT)兩種診斷方式,既有解剖結構信息又提供生化指標。不僅能夠顯示腫瘤病灶的大小,還可以顯示腫瘤內部的代謝活性。
缺點:檢查費用通常較高,且有輻射,故應遵醫囑,合理選擇。
哪些身體部位適合哪種檢查
1
外傷骨頭——粗看 X 光攝影、細看 CT
當遇到各種外傷,如果懷疑傷到了骨頭,優先選擇 X 光攝影,檢查結果快速易得。若要進一步觀察,可以選擇 CT 觀察細節,甚至磁共振成像觀察隱匿損傷或軟組織損傷。
頸椎腰椎——最佳選核磁共振成像、次選 CT
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等椎間盤疾病需要觀察椎間盤與相應的神經根,要想更好觀察這些軟組織,最優選擇就是磁共振成像。同樣,對於關節、肌肉、脂肪組織檢查,腫瘤、炎症、創傷、退行性病變以及各種先天性疾病的檢查,磁共振成像也是不錯的選擇。CT 可以作為觀察脊椎骨質增生、椎間孔狹窄的有力補充。
胸部——粗看 X 光平片,細看 CT
X 光胸片可粗略檢查肺、心影、主動脈弓、肋骨等,可以檢查有無肺紋理增多、肺內較大腫塊、主動脈結鈣化等。胸部 CT 檢查顯示出的結構更清晰,對胸部病變檢出敏感性和準確性均優於常規 X 光胸片,特別是對於篩查早期肺癌有重大意義。而磁共振成像對於肺內疾病的診斷,應用非常有限。
腹部盆腔——除腸道外,一般超聲都能查
眾所周知的應該就是懷孕期間胎兒的相關檢查,用 B 超都能看的很清楚;另外,甲狀腺等淺表器官,以及肝臟、脾臟、胰腺、腎臟、盆腔等實質臟器,B 超診斷準確率都較高。
心臟——排除冠心病用 CT,看心功能用超聲
常規的心臟結構與功能檢查,心臟彩超幾乎可滿足!如涉及檢查冠狀動脈、結構異常的先天性心臟病可用 CT。磁共振成像用於檢查心肌病變,如心肌梗死 。


研一放射汪來答:僅答放射科三大法寶,其餘交給核醫學、超聲、介入的同道。
X線檢查,目前大多數為普通x線攝片,(那些體層攝影之類的妖蛾子就不說了,已經基本淘汰),多數醫院採用DR檢查,即數字X線攝影,少數條件差的醫院還在採用CR設備,普通x線攝影得到的圖像為重疊圖像,主要用途為胸部疾病的診斷、初篩,急腹症檢查,骨關節外傷等,在CT及MRI等影像設備廣泛應用的今天,普通x線攝影的診斷範圍也越來越狹窄,因為是重疊影像,定性、甚至定位的精確度都難以與CTMRI抗衡,假設不考慮成本以及電離輻射計量以及其他現實因素(床旁X 線機),僅從診斷的角度考慮,CT和MR可以完全替代普通X線攝影。
CT,即計算機斷層成像,從發展至今經歷多代,現在廣泛使用的多層螺旋CT是在第三代CT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第五代比如電子束CT什麼的太高端,成本高,又容易被其他檢查替代,並沒有廣泛使用。CT機的核心是X線球管與探測器,檢查時,掃描床平移,球管與探測器在機架內繞被檢者旋轉,球管發出的射線穿透人體後被探測器吸收,不同組織對x線的吸收係數不同造成的差異是成像的基礎,複雜的演算法什麼也不多講啦,因為我也不懂-_-#CT的應用價值太廣泛,從頭到腳都能看,尤其對胸部(不包括心臟)的診斷價值是影像檢查中的最優,CT診斷疾病沒有太大弱勢,只有不太強的地方,比如中樞神經系統病變,腫瘤性、非腫瘤性定性價值都不如MRI,再比如骨關節腫瘤、盆腔臟器腫瘤,MRI的診斷價值同樣優於CT。但急性病,比如外傷,尤其顱腦外傷,一定要首先選擇CT檢查,CT對急性出血的診斷是比較明確的,檢查時間也短,適合急性病。
MR同樣是放射科的標配,從1946年磁共振現象被bloch發現以來至MR廣泛應用於醫學的今天僅僅70年時間,比起倫琴在1895年發現X射線,MR相關技術可以說是相當年輕的。與CT相同,通過MR設備得到的圖像也是數字化模擬灰度圖像,但其成像原理與X射線毫不相干,其原理簡單通俗地說,在一個靜磁場內(應用於臨床的MR靜磁場強度多為3.0T或1.5T),成像的原子(主要為質子)從雜亂無章的自旋變為整齊排列,然後線圈發射電磁波,使質子偏轉一定角度,發射電磁波結束後,質子會從偏轉恢復到原來的狀態,即僅有靜磁場存在的狀態,這個恢復的過程稱為弛豫(分為縱向弛豫和橫向弛豫),質子在不同的組織中的弛豫時間不同造成的差異從而形成了能分辨不同組織的圖像。運用不同技術,還能重點顯示或抑制一些組織的成像,MR不僅能顯示器質性病變,通過數據分析,能夠從功能角度去診斷和研究疾病,MR的成像原理一兩句說不清,有興趣就去看看相關的資料吧。
上圖,均來自本人現有的圖像,個人信息已隱除。
X線片,圖示右位心

下面幾張是CT圖像:
朗漢斯細胞增多症

淋巴管瘤:

以下是MRI:
T1WI(T1加權像,含水豐富的組織為低信號,如圖示腦脊液)

T2WI+FLAIR(T2加權像+水抑製成像,在常規T2WI上,含水豐富的組織為高信號,為診斷疾病,有時需要抑制水的信號,如圖,腦脊液呈低信號,即黑色)

典型腦膜瘤的MRI,這是一張膠片


拍一次單部位一秒搞定,只要一百左右的是X光;
做一次單部位要兩到十分鐘左右,價格在200~600左右的是CT;
做一次單部位要十到四十分鐘左右,價格在500~800左右的是MR;
做的時候醫生拿個塗了潤滑劑的棍子在你身上(身體里)蹭啊蹭的,單部位價格從幾十到幾百的是超聲。
PS:收費各地標準不一樣,僅供參考。
手動點贊……


~(≧▽≦)/~
丁丁老師回答的非常完美。
但是在我們做手法時,比如做正骨做複位,我們需要看的是X光啦@( ̄- ̄)@


其實很簡單 就像電影的發展史一樣,x光就是黑白幻燈片,能看得見輪廓,但是細節缺的很多,而且解析度低,看不清楚。可是已經為要求不高,所以成本低,輻射量也低。CT,就是在x光的基礎上有高級了,就是黑白連環畫,把上千張連續的幻燈片疊在一起,讓圖像動了起來,更生動,更清楚,可以完整的看到一個人的全身上下。但是因為攝片量多,輻射量也就更大。
而核磁共振就是像3D電影里「阿凡達」一樣的技術的革新,使用了不同的技術,讓影響不止局限於黑白,對於之前CT看不清的組織有了更好的分辨,但是相對的,對CT看得最清楚的骨骼方面 又相對較為缺陷。因為新技術,核磁共振是沒有輻射的,對身體沒有影響。可是這項技術是基於磁場下的,所以身體內有金屬植入物的人是不能做的,而且費用也是這三種裡面最貴的。
而B超,和上面就有很大區別了。如果說上面都是將影像留下來,類似相片,電影,那麼B超就是現場直播。但是由於現場直播,沒有辦法做任何的加工,圖像質量也是最差的,但是對於那些極其明顯,有需要動態觀察的情況,比如胎兒,心臟,腎臟這些方面的檢查,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同時也沒有輻射,價格便宜。
----------------------------------------------------
補充 核醫學是什麼呢 在高中化學的時候 我們都學過同位素的概念 就是同一種核素 質子相同 但中子不同的原子 所以這個原子的原子數也就不同了 這個時候 我們就可以根據這個差異把它檢查出來。這就像是用磁鐵找針一樣 如果類似腫瘤轉移這樣的情況 腫瘤組織的代謝情況和其他正常組織是不同的 也就是他們的食譜不一樣 我們可以用腫瘤食譜里某種特殊的元素注入身體中 這樣他們就會被腫瘤組織攝取 這時候 我們就可以人為地檢測出來啦~


丁香醫生回答過了,就再補充點骨科的情況吧。
首先x光,絕對是骨科醫生最常用的武器,因為它是觀察骨骼最簡便的手段。一般來說發生在四肢和脊柱的急性外傷,突發的急性疼痛,難以控制的慢性疼痛,骨科醫生通常會建議X線檢查,缺點是只能提供平面影像,成像容易受衣物,首飾甚至過厚的軟組織影響。
ct,可以想像成增強版x光,輻射當然大於x光,價格也貴,但優點是影像更細緻,干擾少,通過計算機處理,可以從多平面觀察結構,或是三維表面重建,反映骨骼的立體形態。ct在骨科一般不作為常規檢查手段,往往是醫生在閱讀過x光後再考慮進一步行ct檢查,但脊柱相關疾病除外。但是對高能量多發傷,重要部位的ct檢查,如頭顱,胸腹,脊柱,骨盆性價比優於常規x光。
Mr 最貴,特點丁香醫生已經講了,骨科主要應用於脊柱,關節,腫瘤或感染性疾病中。mr對病變的敏感性優於ct,對肌腱韌帶等組織成像優於ct,但對骨骼結構細節的表現不如ct。所以有些時候醫生會要求兩者都要檢查。另外很多人關心的體內有內植物能否做mr ,骨科的內置物一般都能安全進行mr檢查,或至少低場強的mr是安全的。只不過如果要檢查的部位正好有金屬內植物,成像後會有偽影干擾閱片,不過現在也有軟體可以去除偽影。
B超無輻射,在骨科相對使用較少,但對於淺表腫塊,血管,穿刺定位還是很有幫助的。對於孕婦等不願接受x光檢查的人來說,b超可以發現一些骨骼的問題,尤其是骨折。
以上


不是學醫的,但是了解過醫學圖像處理方面的一點東西,所以關於這幾個檢查或者「成像」方法的原理略知一二,在此冒昧班門弄斧,就所知的一點內容強答一下。

首先說X光。其實X光的原理大家應該都知道,那就是X射線這種高能射線的強大的穿透力,以及不同的介質對於X射線的不同的衰減能力。

假設我們考慮一條細束的X光穿透人體的一個細長條。簡單起見,我們把這個細長條離散化為一串「體元」,雖然如果我們用積分來替代後面的加和就可以得到連續的情況。那麼剛開始進入人體時,X光的強度最大,然後經過第一個體元後,光束的強度被按照某個比例衰減掉一些,這個比例是小於1的正數,我們用exp(-u1)來表示,u1&>0。假設初始的X射線強度為1,那麼經過第一個體元後,就成了exp(-u1);類似地,經過第二個體元後,就變成了exp(-u1-u2);……;完全穿透人體的X射線強度自然就是exp(-(u1+u2+...+un))。然後這個穿透後的X射線打到對X光敏感的膠片或感測器上,就可以造成不同程度的曝光,形成不同的「圖像亮度」或灰度值。這個灰度值與X射線強度的對數成比例,而底片經過反色後形成正片,因此可見,我們看到的X光相片中某一點的亮度I ~ -ln[exp(-(u1+...+un))] = u1+...+un,即X光片中的灰度值與該點所對應的人體中的穿透通路上的人體組織對X光的衰減率之和成比例。

那麼普通的X光不精確地來說,理想情況下就好像很多平行的、密集的X射線束組成的一堵光牆「壓」過你的身體,從而將你三維身體組織結構順著光束的方向壓成一個二維投影,這個投影中的每個圖像點(像素)的灰度值,由其所對應的X光路徑上的「一維人體條」中各體元的人體組織的性質不同(衰減率不同)而有所不同。對於X光來說,最容易區分的,就是人體的「硬」組織(骨骼)和軟組織之間的差別。所以,如果去骨科,常常就會要拍個X光片。

不過,X光只是解決了我們初步偷窺身體內部的需求,但是由於是三維對象的二維投影,信息是肯定有損失的。比如用X光可很容易地判斷一根骨頭這種「類一維」物體是否斷開,但是卻沒辦法了解這個斷裂處的三維空間結構,比如斷裂處的上方是在下方的前面還是後面?不容易判斷。要看看斷裂處具體的造型呢?那就只能兩手一攤了。

而CT就可以進行三維的重構了。CT的全稱是計算機斷層成像術,它也是利用X射線穿透人體來獲取內部信息,不過相比於X光是一堵光牆,CT的X射線可以看成是形成了一把薄薄的光刀,這個光刀穿透了人體的一層極薄的「斷面」,並且形成了這個斷面的一個一維的投影。

至此CT和X光沒啥大區別,但CT的巧妙之處在於,如果對於同一個斷面,我們改變光刀切的方向,那麼就可以得到另一個不同的一維投影。假設我們的斷面是由4個體元構成的一個2X2的平面矩陣結構,那麼從上往下切,我們得到一個一維投影(I11, I12),其中根據X光的原理,有I11 = u11+u21,I12 = u12+u22;如果從左往右切,那麼又得到一個一維投影(I21, I22),I21 = u11+u12,I22 = u21+u22。投影值都是已知的,那麼由此就可以得到關於未知的u11/u12/u21/u22的一個線性方程組,求解這個線性方程組就可以得到這些u值,從而「重構」出了這個斷面每一點處的組織性質的信息。

當然,實際的CT斷層的重構原沒有這麼簡單,具體的我沒有了解,但估計是求解一個類似最小二乘的問題,不過基本原理就是上面那樣。由於需要求解的方程規模極大,因此必須依靠計算機數值求解,這也就是CT中這個C(Computed)的來由。得到了一個人體斷層之後,把光刀動一動,再切另一個平行的斷層,若干斷層經圖像分割、配准後,便能進行三維結構的重構了。

X光和CT都更能區分硬組織和軟組織之間的差別,但軟組織和軟組織之間的區分力相比MRI要弱。其健康風險當然就是大家談虎色變的電磁輻射(放射性)了。

MRI則是另外的原理。MRI從物理原理上來說,主要是通過外加強磁場,使得人體內的質子「進動」到高能態,然後在從高能態回落時,能量以無線電波的形式發射出來,並被無線電線圈獲取和重構。質子有磁矩,在平時,這些磁矩方向雜亂無章,但是在外界強磁場的作用下,這些磁矩會被同步到相同的方向。由於這種狀態是外磁場強加的,因此是一種高能態。在外磁場撤掉之後,通過外部的無線電脈衝的激勵,可以讓高能態的質子逐步回落到低能態,這個能量差就變成了無線電波被線圈感應到。當然,明白了CT的原理,也就不難理解,雖然線圈感應到的是身體各個體元發射的無線電波的疊加效應,但是通過計算是可以重構出各個體元的性質的。MRI的區分力主要來自於質子的分布,而在所有元素中,普通的氫元素只有一個質子,因此也最容易為外磁場所同步,而氫原子最主要的儲藏地,就是佔據人體體重絕大部分的水裡面。因此利用MRI,可以很好地區分含水量不同的人體軟組織。

MRI的主要的健康風險好像是外加強磁場可能造成的影響。另外,檢查過程中的雜訊確實也很令人不快(親測)。

B超則是利用超聲波進行內部檢測。不同於X光和MRI,這兩個的信號都是電磁波,而B超的信號是機械波(聲波)。它的檢查原理是波會在不同介質的界面上發生反射,同時,對於距離波源深度不同的組織界面,反射波所經過的「路程」也不同,因此會體現為反射波回到波源附近的接受器的不同時間(這是一種檢測方式,當然還有其他區分界面位置的方法)。通過檢測反射波強度並記錄其返回時間,便能重構出體內不同介質界面的位置。這些界面通常包括:體液和組織之間的界面(比如膀胱檢查),以及體腔與組織之間的界面(比如肝臟啊,腎臟啊……)實際上,相同的物理原理還可以用來進行石油勘探,只不過這時用的不是聲波,而是炸藥包產生的機械衝擊波。由於聲波在氣液或氣固界面上反射強烈,因此特別是在體表,不進行處理的話,大部分超聲波都會直接反射損失掉,而無法進入體內。所以做B超時,會在體表抹上滑溜溜的液態石蠟,或者可以文縐縐地叫它「聲耦合劑」。

至於B超,我所了解的是認為其安全性最高,也不認為正常情況下有什麼已察覺的健康風險。所以孕婦也是可以做B超的,似乎也是目前唯一可以了解胎兒在腹中狀態的檢查手段了吧。

以上就是本人所了解的一點點內容,希望沒有記錯,導致誤導大家。


不需要知道那些。

X光和ct輻射比較大,畢竟是電子束穿過寶寶的身體成像!誰知道會不會擊中寶寶的遺傳物質!就是這個道理。

一次ct相當於,眾說紛紜的反正起碼幾十張x光片。

人一生接受的輻射量是有限的。這個道理是這樣的,腫瘤是一堆基因突變的結果,比如共需突變五個基因導致腫瘤,十次ct突變一個,那你做夠50個就很有可能致癌。當然每個人不一樣,有輻射,誰也不知道幾次會突變,當然整個十幾二十次幾乎也很少人說就明確都得了腫瘤。

得病就是一個很痛苦的過程,花錢,還挨輻射,誰也不想得病。所以這就是選擇問題,取捨問題,哪個選擇對我更有利?怕輻射,但是病難道就不治嗎?走路也有可能被車撞,難道就不走路?這就是一種選擇。

老教授們都明白這點,這世界很大,每個人選擇不同,他們一般都不會強烈建議,你一定要做一個ct! 不做有不做的治法,做有做的治法,這就是個人選擇。

像我們年輕醫生就很著急?誒?!你怎麼這樣?為什麼不做?不做怎麼治病?做了明確診斷呀一定要做!你不做耽誤病情呀!

唉,每次都以為自己可以勸的動那些患者,其實最後他們大多數還是選擇了最初的選擇。現在有點理解了,每個人對疾病的認識,對醫院的認識不同,甚至家庭情況難言之隱也不同。他們也很珍惜自己的生命,不是不想治療,只是他們做的每一個我們認為匪夷所思的選擇也是綜合了他們自己情況的綜合考慮。這背後,可能是不信任醫生,可能是經濟困難,可能是對生活的絕望,可能是對副作用的懼怕,等等等等。

所以,在反覆給出意見以後,能做的只能是尊重患者的選擇,因為你永遠無法了解背後的故事。

醫生也只是人,上帝把右手借給我們,可終究成不了上帝。

好像跑題了。


常有人問為什麼胃癌做了胃鏡,還要做CT、核磁、B超、超聲內鏡……胃鏡是看你房間內有沒有牆皮壞了,超聲內鏡是看你牆皮下有壞到那層了,CT是從胃外面的西邊看你牆外的情況如何,核磁是自東看房子周圍情況,都需要!胃癌需要病理確診(胃鏡?病理)和分期診斷(CT、核磁、B超等等)兩部分才完整!(作者@東大夫)

心內科,患者總不理解為什麼要做心 電、彩超,還要造影,就好比心臟是間屋子,心彩看屋子有多大,牆結不結實,漏不漏水,心電圖看電路通不通,有沒有短路啊漏電啊,而造影是看水管子堵沒堵, 這管子都是鐵皮包著,裡面銹成啥樣誰也不知道,心電圖和心臟彩超根本看不著,只能做造影,三個檢查是不能互相替代的。


轉自網路,侵刪。


我只知道。數年前腰疼x光。醫生說x光片看著正常,而且我這麼小歲數沒有問題!
上個月ct片子腰突
大夫說,x光看不出來腰突的!


不邀自來。小丁丁回答的很好了。作為一個醫學影像方向的學生,從原理層次補充一點吧。
X光:
就是我們俗稱的拍片。最常見的就是胸透拍片。原理是x光從外面穿透人體到另一面,穿過的過程中會被身體吸收掉一部分(衰減,attenuation),而且不同組織吸收的程度不同,那麼本來很均勻的x光到了接收端就變的參差不齊了,這個參差的信息就是顯示的我們身體的組織分布信息。因為骨頭吸收x光特別厲害、肺部空氣吸收特別差,所以最後出來的地方就會格外明顯。這也就是為什麼x光常用來拍骨科片子和胸透的原因。單一次的X光輻射劑量比較小。
CT:
CT其實就是很多很多很多張x光,圍繞我們身體拍了各個角度的,然後利用3D圖像重建的原理,把2D的x光照片變成3D的圖像,這樣我們看起來就會清晰很多。同時由於CT圖像多,質量好,所以出來的圖像解析度比較高,能分清不同組織之間的差異。所以目前診斷身體器官病變最常用的也是CT。X光都是有輻射的,而CT是很多很多X光,所以CT的輻射劑量會比較大。
B超
B超是超聲圖像診斷的其中一種,B-mode。超聲診斷的原理是打一束超聲波到身體里,然後超聲在碰到不同介質之間的交界面時會被反射回來,接受反射回來的超聲波,分析他的距離和強度,以此成像。但是超聲碰到空氣和骨頭的時候會被全部吸收或全部反彈,導致沒法進行下面一層的照相,所以無法用於肺部診斷和骨頭較多區域的診斷(如大腦),這也就是為什麼超聲多用於腹部診斷和胎兒診斷。同時,B超是超聲,對人體幾乎沒有傷害。
核磁(MRI)
磁共振成像的原理是身體內的氫原子本來自轉的方向各異,而如果外加一次磁場來干擾,氫原子的旋轉方向就會被磁場改變,而如果這時候這個磁場撤去,氫原子的方向就會慢慢回到以前的樣子,在這個過程中氫原子就會輻射出來一些電磁波,用設備將這個電磁波採集分析就是核磁的圖像。因為人體主要由水組成,水中含有大量的氫原子,所以核磁的應用範圍很廣。而且,核磁的組織解析度是所有成像方式里最好的,對於細小器官和組織病變的分析很有幫助。再者,核磁因為只是磁場和電磁波,也是幾乎無害的。但是核磁成像的時間比較久,而且有很大的雜訊,病人會很煩躁=。=

這應該就是幾個方式的成像區別。這幾種主要都是組織結構性成像,看的是身體的結構性差異。而有時候一些病變,不會引起很明顯的結構變化,用這些可能不會很容易診斷(比如,早期的癌症病變、心臟缺血的早期病變、腦部病變如帕金森等),那就需要藉助功能性成像設備了,比如單光子斷層成像(SPECT)、正電子斷層成像(PET)以及核磁的另一種功能性核磁(f-MRI)。可以參考我之前的回答 SPECT和PET和CT有什麼區別,相比其他兩者,SPECT有什麼優勢? - 張鐸的回答 - 知乎


想從骨科應用方面簡單講一下:

X線:對於骨科而言,X線是最基本但也是很重要的一個檢查手段,它看到的影響是一個疊加以後的整體平面圖像,對於基本的骨折判斷、關節脫位、骨質改變、骨腫瘤、骨關節畸形等都是一個不可或缺的檢查手段。

CT:主要也是用於骨關節系統中骨頭相關的一些疾病的檢查,比如複雜骨折的整體判斷,如果是平面疊加的X線,通常不能很好的反映實際情況,幫助骨科醫生判斷病情;或者是畸形嚴重的患者的畸形評估,目前還可以結合3D列印來幫助骨科醫生進一步判斷病變的實際情況;或者是一些骨腫瘤患者的病情評估等等。

但是X線和CT對於軟組織病變的顯示能力有限。

B超:對於骨科醫生而言,B超對於我們是用於評估軟組織情況的一個輔助工具。比如骨腫瘤病人的軟組織情況評估,或者是關節置換病人術前術後評價血管情況,查看有無血栓等。

磁共振:MRI也是用於評價軟組織情況比較常用的手段。特別是我師父是做關節鏡手術的,所以對於膝關節的肌腱滑膜韌帶等軟組織的評估,MRI是重要的檢查手段。比如髕骨脫位,交叉韌帶撕裂,肩袖損傷,半月板損傷等等。

核醫學:核醫學在我們科,或者說在醫院,比較有名氣的就是PET-CT,雖然這貨也掛了「CT」二字,跟常說的CT還是有些不同,具體我還真沒了解過,不過一般對於惡性腫瘤懷疑有全身轉移或者骨轉移的患者,可以做一個PET-CT,查看全身的情況。

根據自己科的應用簡單介紹一下,我開心我就強答啦~


丁香園的答案很詳細了,但和下面很多答主一樣,都沒有回答到核醫學的問題,這裡補充一下:

一、與一般影像檢查只有診斷功能不同,核醫學包括診斷和治療兩方面的內容。治療方面,是通過較大劑量的具有放射性的葯作用於病灶,殺死病變細胞,達到治療的目的,當然這種情況下附近的正常細胞也會受到傷害,這種治療方法類似於放療,應用比較多的有碘131治療甲癌甲亢,鍶89治療腫瘤骨轉移,敷貼治療血管瘤等。

二、以上是關於核醫學治療方面,但題主的問題應該主要是診斷方面的,核醫學檢查目前主要的儀器有兩種,SPECT和PET/CT(或PET/MR),它們的原理都是往身體里注入放射性的藥物,然後人就變成了一個放射源,身上會發出射線,機器記下這些射線的位置和射線量的大小,就知道藥物都跑到身體的哪個部位,哪裡多一點,哪裡少一點,從而判斷哪個部位有什麼毛病。

以下是它們的區別:

1.SPECT( 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成像術 )

注射進身體的放射性藥物發生衰變,直接發出伽馬射線(一個個的光子),然後機器記錄下來,形成圖像。

(舉個栗子,應用比較多的檢查叫做全身骨顯像,用的藥物是鍀99的化合物,它是鍀的一種同位素,最外層的一個電子處於激活態,很不穩定,很容易失去能量回到穩定的軌道,失去的能量就是就成一個光子發出來,因為這種化合物喜歡附在骨膜上,所以出來的圖像就是全身的骨頭的樣子,而病變的地方會聚集更多的藥物,於是在圖像上看上去會更濃,就可以判斷病變的部位和性質了)

2.PET( 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顯像 )

注射進身體的放射性藥物發生衰變,生成一個正電子(沒錯這個就是傳說中的反物質),然後這個正電子會馬上和周圍的負電子發生湮滅反應,兩個電子憑空消失了,根據E=mc2,消失的質量變成同樣能量的運動兩個方向相反的光子(伽馬射線),然後機器要同時發現這兩個光子,才會記錄下來,形成圖像。
現在很少只有單獨的PET了,一般都是PET/CT(或者PET/MR),其實就是把兩台機器裝在一起了,分別是PET和CT(或者MR),其中的CT和MR和我們平時說的CT和MR是一模一樣的。完成PET和CT兩個檢查後,再把兩張圖片合在一起,就是PET/CT的圖像了。

(同樣舉個栗子,PET/CT應該較多的藥物叫FDG,就是把葡萄糖中的一個氧原子換成了一個具有放射性的氟原子,然後這個氟原子會衰變成一個氧原子,以及一個正電子。它的本質是葡萄糖,所以注射進身體後會和其它葡萄糖一樣分布需要葡萄糖的地方,通俗地說,我們知道腫瘤細胞是很活躍的,所以它們要消耗很多能量,於是就瘋狂地吸收身體的葡萄糖,所以FDG也會聚集在有癌細胞的地方,於是我們就能在癌細胞還沒發生明顯的變化之前,在CT上看以為是正常的細胞,但我們可以在PET上發現它大量攝取葡萄糖,所以判斷它已經癌變了。

三、以下說說你們最關心的輻射問題:

1.輻射的簡單概念

衡量射線的大小,要從質和量兩方面,質是指射線的強度,量是指他射線的數量。打個比方,如果把射線比喻成水管的話,質是指噴在你身上的是高壓水槍還是水龍頭,量是指一共噴在你身上的水有多少。

這是一張來自百度百科的圖,由圖中可見,無論是X線,還是伽馬射線,它的本質都是電磁波,和我們看見的太陽光是同一種東西,不同在於它們的質不一樣,X線的頻率比可見光高,伽馬射線就更高了,它們能使物質電離,也會使我們的細胞基於DNA受到破壞,所以叫電離輻射。但是,避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就算我用高壓水槍射在你身上,但一共射出的水量只有1mL,你也不會感覺疼。

當然,還有其它形式的射線,如貝塔射線,阿爾法射線等,這些都是粒子流,在影像檢查中較少用到,這裡不展開說了。

2.同位素

具體概念可自行百度,這裡不展開說。這裡主要說說同位素的幾個性質。同位素就是核醫學檢查中注入我們身體中的能發出射線的藥物。

半衰期:就是同位素的放射性變為原來的一半所用的時間,不同的同位素的物理半衰期是不同的,半衰期越長的同位素對我們身體的作用時間越長。但因為人是活體,還有生物半衰期,就是我們還會通過排便等方式將同位素排出體外,所以同位素在我們身體的實際半衰期是大大小於物理半衰期的。多喝水多排尿會大大加快同位素的排泄速度。

能峰:就是同位素髮出的射線的主要能量的頻率,也就是射線的質了。一般我們CT使用的管電壓是120KV,所以做CT檢查的射線能峰是120KeV。

2.SPECT的輻射(Tc99m)

SPECT使用較為廣泛的同位素是Tc99m,它的物理半衰期約6小時,因為有生物半衰期,實際情況是早上打針,到了晚上一般就沒多少殘留了,第二天一般是檢測不出來了。能峰是140KeV,所以質並不大,和CT的X線差不多。但因為實際注射量很少,實際一個全身骨掃描檢查的有效輻射劑量約為3.5mSv,而且SPECT檢查除非加做CT斷層,否則機器本身是完全不會產生任何輻射的!射線全部來源於注射的同位素。

3.PET的輻射(F18)

PET使用最廣泛的同位素是F18,它的物理半衰期是108分鐘,實際情況是打完針幾個小時後就基本沒有殘留了。能峰的話,因為PET所使用的同位素都是正電子湮滅產生的光子,所以能峰都是511KeV單純PET的話,有效輻射劑量是7mSv,近年來的新設備隨著產品晶體的探測效率提高,注射藥量可以更少,劑量也就更少了。

當然PET/CT除了同位素外,還有CT的劑量,這個和正常的CT是一樣的。

綜上所說,無論是SPECT還是單獨只算PET的射線量,都是低於CT的,所以不要以為核醫學射線量很大。

另外,很多人覺得注射了同位素的病人很可怕,甚到有其它科室的同行跟病人說做完核醫學檢查幾天後身上還有輻射,避得遠遠的,其實完全沒必要,以F18為例,就算只是計算物理半衰期,一天後都過了12個半衰期了,也就是原來的2的12次方分之一了,所以一般核醫學檢查後第二天,身上是完全沒有射線的了。

4.上一張灣灣的關於輻射的圖,來源網路,侵刪:

5.各器官當量劑量權重,這個從側面反映了各器官的放射敏感性

其它問題相到再補充,有疑問的同學也可以提出來一起探討一下。


先說超聲,超聲成像主要的優點有:能夠方便動態實時觀察,價格相對低廉,能很好得檢測心血管等運動器官的重要生理功能,無創傷、無電離輻射等,但是主要的缺點是容易受到氣體和皮下脂肪的干擾,同時偽像較多,圖像顯示範圍小,不易同時顯示多個器官或結構的整體關係,且受操作者經驗的影響較大。並且因為對含氣豐富的器官以及骨骼等特别致密的組織由於受超聲物理性質的限制,所以肺,胃,腸道不能形成清晰圖像。為什麼叫B超,是因為他叫B型超生。B型超聲圖像中的灰階度改變根據亮度分別稱為強、中、低、無回聲,代表人體不同組織的聲衰減程度。其中強回聲組織主要有骨骼、鈣化組織、結石、含氣肺等;中等回聲組織包括肝、脾、胰實質等;典型低回聲組織為脂肪組織;真正的無回聲組織有尿液、膽汁、囊腫液、胸腹腔漏出液等。臨床上對於懷疑先天性心臟病患者,首選的影像學檢查方法就是超聲檢查,因為它能夠清楚地觀察心臟內部結構的器質性及功能性病變,能夠觀察血流動情況,同時能夠定量的測量心臟多種參數,同時可測量心臟的功能。
一、 MRI檢查
優點:1無輻射損傷。2多參數成像與高對比度3分子生物學和組織學診斷的提高4無骨偽影5任意方位斷層直接成像6心臟、大血管形態和功能診斷的提高 7對水敏感性高,高場核磁共振對小囊腫診斷能力遠高於其他。8動態增強掃描可了解腎臟等臟器的病變的血供特點。9造影劑不含碘,用量少,尤適於碘過敏或腎功能不全者。
缺點: 1掃描時間偏長,對某些器官和疾病的檢查還有限度。2鈣化、結石顯示不佳,在MR圖像上的表現比較複雜3骨性結構顯示相對較差4偽影相對較多。5影像受掃描參數、組織參數多重影響,圖像解讀難。6信號複雜,部分定性困難。7禁忌症及相對禁忌症多
二、CT檢查
優點:1密度解析度高2是橫斷面圖,可連續掃描若干層,可作冠狀、矢狀重建。3由電子計算機重建的圖像,不與鄰近體層的影像重疊。4 CT值可提供診斷參考價值。5增強掃描能了解腎臟、肝臟等臟器的病變的血液供應情況和灌注狀態,定性價值高。
缺點: 1圖像空間分辨力不如X線圖像高。2觀看橫斷面圖要有豐富的斷面解剖知識。3有一定的局限性4病變的密度與正常組織密度相近的病變,平掃易漏診,須增強掃描。5有X線輻射影響6使用血管內含碘造影劑,有碘過敏危險。
三、X線檢查優缺點
X線檢查方法包括:普通X線檢查(熒光透視和攝影)、特殊檢查(體層攝影、軟線攝影等)、造影檢查。
1 透視:
1透視的主要優點是可轉動患者體位,改變方向進行觀察;了解器官的動態變化。
2透視的主要缺點是熒屏亮度較低,影像對比度及清晰度較差,難於觀察密度與厚度差別較小的器官以及密度與厚度較大的部位。
2 攝影:
1攝影的主要優點是成像清晰,對比度及清晰度均較好;對於較厚部位以及厚度和密度較小的病變比透視容易顯示;照片可作永久記錄,長期保存,便於複查時對照和會診。
2攝影的主要缺點是每張照片僅是一個方位和一瞬間的X線影像,為建立立體概念,常需作互相垂直的兩個方位攝影;費用比透視稍高,但相較其它影像學檢查如CT、MRI則相對低廉。
3體層攝影:常用以明確平片難於顯示、重迭較多和處於較深部位的病變。
4軟線攝影:採用能發射軟X線的鉬靶管球,用以檢查軟組織,特別是乳腺的檢查。
5造影檢查的最大優點:使人體內很多缺乏自然對比的器官和組織如血管、腎盂、輸尿管、胃腸道等於造影后形成明顯對比,擴大了X線檢查範圍。不足之處是造影劑對少數病人有副反應。
四、超聲檢查
優點:1它不但能發現腹部臟器的病變情況,而且可以連貫地、動態地觀察臟器的運動和功能;可以追蹤病變、顯示立體變化,而不受其成像分層的限制。2 B超對實質性器官(肝、胰、脾、腎等)以外的臟器,還能結合多普勒技術監測血液流量、方向,從而辨別臟器的受損性質與程度。3超聲設備易於移動,沒有創傷,對於行動不便的患者可在床邊進行診斷。
自己打太累了,我還是粘貼吧。


輕輕的揭開你的面紗——這麼多檢查做哪個好?

種類繁多的影像學檢查到底有什麼不同?

為什麼醫生不直接給我開最好的檢查?

哪些檢查有輻射,又如何防護?

為什麼拍片子的地方總是排著那麼長的隊伍?

影像技術有什麼新發展?


有人說醫學近幾十年都沒有什麼大的發展和突破了,我們所見到的診療技術的提到大都歸功於工業技術的發展。其實醫學本身也不是一個單一的學科,而是把所有的科學和技術運用到治病救人上來。


影像技術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通過拍片子可以看清患者的五臟六腑,而各種不同的拍片和影像技術利用了不同的原理,目標只有一個,揭開隱藏在疾病身上的面紗。


作為醫生,經常有親戚朋友問到我,我這個情況到底做什麼檢查最好?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需要簡單普及一下常見檢查技術,比如CT,磁共振和B超。這些可能是患者最熟悉的檢查,當然還有一些有創檢查,比如胃鏡腸鏡,血管造影等等。他們都是做什麼的?各有什麼利弊?如何選擇?


先說X射線,就是著名的倫琴發明的,影響醫學的開端。X線發明的故事大家也都熟悉,倫琴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從X射線現中看見了自己手的骨骼。所以說X射線主要是用來看骨頭。此外還有一個最常見的作用是拍胸片,主要是粗略的看一下肺部和心臟的輪廓。一些諸如肺部感染,先天性心臟病導致心臟的大小形態變化,還有肺癌之類的典型的影像表現還是可以一目了然。還有人問什麼透視和拍片有什麼區別。簡單的說透視就是醫生在X光下看一眼,拍片就是把片子列印出來。

下面就是CT。X線的掃描等於把人體壓成一張薄薄的紙來觀察,但是只有一個方向,CT就是把人切成一個個薄片,相當於多層的X線掃描。可以把人切成1cm 的薄片,也可以切成0.5cm。越薄精確度就越大。再舉個簡單的例子,人體的腫瘤就像在饅頭裡藏了一顆沙子。X線可以看穿饅頭,發現沙子,但是僅僅是平面效果。也就是僅僅在一個平面上,只知道在饅頭中間有沙子,並不知道在饅頭裡面多深的位置。這時候就需要CT,比如說0.5cm的掃描,就相當於把饅頭間隔0.5cm切片,把每一片拿出來找這顆沙子。這時候,稍微大點的沙子都可以被發現。而且可以確定在多深的位置。但是如果是更小的沙子就,剛好在0.5cm的兩層之間,也可能不會被發現。


這就是我們說檢查的敏感性問題。當然掃的層面越多,敏感性就越高,但是事實並沒有那麼簡單。第一,儀器的解析度要求高,價格也就相對更高;第二,掃描的層面越多,時間越長,患者受到的輻射也就越大。目前CT的解析度對於一般的疾病都可以檢查,適用範圍也較廣。CT掃描的時間也相對較短,根據掃描位置的不同,幾十秒或者幾分鐘基本上都可以完成。當然X線更快,就是「咔」的一下。


接下來就是磁共振,磁共振的遠離簡單的說:正常情況下人體內的氫原子核處於無規律的進動狀態,當人體進入強大均勻的磁體空間內,在外加靜磁場作用下原來雜亂無章的氫原子核一齊按外磁場方向排列並繼續進動,當立即停止外加磁場磁力後,人體內的氫原子將在相同組織相同時間下回到原狀態;這稱為馳豫,而病理狀態下的人體組織馳豫時間不同,通過計算機系統採集這些信號經數字重建技術轉換成圖像就可以給臨床和研究提供科學的診斷結果。


磁共振和CT的區別主要在於成像的性質,CT是根據組織的密度,由於人體不同組織的密度不同,來發現病灶;而磁共振是判斷不同加權所產生的不同信號。磁共振於對軟組織滑膜、血管、神經、肌肉、肌腱、韌帶、和透明軟骨的解析度高。由於其特殊的性質,磁共振看骨頭不行,而在大腦的檢查中則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這裡還要順便提一下,磁共振掃描的時間相對CT會更長,但是並沒有輻射,相對安全。還要說一句的是磁共振儀器是一個巨大的磁場,進去磁共振室一定要卸下隨身攜帶的金屬物品,不然都會被吸到機器上。曾今也有許多案例和教訓,比如患者的輸液架被僅僅吸住,所有人都拉不開,不得不叫來大型工程設備;還有患者要求將輪椅推入,醫生拚命阻止,患者不理解,最後造成嚴重糾紛。

還有一個常用檢查手段是B超。B超的原理是利用人體組織對超聲波的回聲不同,來判斷正常組織和病灶的性質。B超和之前提到的三項檢查有著較大的區別,但是因為B超機的探頭掌握在B超醫生的手上,指哪打哪,因此相對更依賴於檢查醫生的經驗。


B超對於人體管腔的液體流動和腹腔臟器檢查的敏感性較高,我們常常遇到的膽囊結石,腎結石,血管狹窄,心臟功能等等檢查,都是B超的用武之地。B超有著獨特的優勢,便攜,可以在床邊,甚至在手術中使用。此外,B超市利用超聲波成像,也沒有所謂的輻射。所以孕婦多採用B超檢查。


那麼什麼是PET呢?他的原理又是什麼呢?


PET是近年來被廣泛提及的名詞,現在也在很多中小城市得到普及。很多老百姓都認為雖然花錢多一點,一次把錢到一萬,但是掃一下就可以知道全身上下的毛病,還是相當划算。很多有錢人甚至經常進行PET檢查,很多患者也主動要求我給其進行PET檢查。


PET看的是組織的代謝。也就是說,通過異常的代謝來判斷全身上下是否有病變,其中最敏感的要屬腫瘤性病變,因為腫瘤的特點就是代謝旺盛。但是PET也存在相當的局限性,首先就是掃描層面的問題,掃描整個人,層面相對比單獨掃一個器官要粗略很多,一些細小的問題可能被忽略。然而很多良性疾病,代謝改變不大,在PET掃描的時候也不會被發現。


另外,即使看到病灶,由於掃描的精確度問題,也僅僅可以定位病灶的存在,對於其具體性質還需要進行進一步的專項掃描。


還有許多檢查和PET類似,都需要打葯。這種藥物統稱為造影劑。根據造影方法的不同也分為很多檢查。這是因為人體組織結構中,有相當一部分,只依靠它們本身的密度與厚度差異不能在普通檢查中顯示。此時,可以將高於或低於該組織結構的物質引入器官內或周圍間隙,使之產生對比以顯影,此即造影檢查。引入的物質稱為造影劑。造影檢查的應用,顯著擴大了X線檢查的範圍。

很多患者經常會問,什麼是造影,什麼又是增強掃描?


增強掃描就是吞下或者血管里注射能夠在影像儀器中顯影的材料再去拍片子,這樣從片子裡面就能看到這些物質的分布,根據這個情況可以判斷患者的消化、血流和代謝等情況。還有更精確的檢查就是造影,醫生常常從大腿上的股動脈把導管插入患者的動脈系統。根據檢查的情況,要查心臟就把導管伸到心臟的血管附近,要查腦子就伸到腦子的血管,要查肝腎就伸到肝腎的血管旁邊,一邊打造影劑,一遍觀察,這樣患者的血流情況一目了然,甚至一旦檢查到了問題,通過這樣的導管放置治療器械,比如支架等等,達到治療的目的。但是這樣的操作需要醫生的高超經驗和技術,同時由於拍片子的時候醫生在旁操作,所以醫生也不得不承受輻射。雖然有鉛衣保護,但是常年累月,這種輻射量還是巨大的。不僅許多介入醫生早早白了頭,他們罹患多種疾病的概率也大大升高。

還有一些內鏡檢查,近年來也廣泛應用,什麼胃鏡、腸鏡、氣管鏡、陰道鏡、喉鏡、鼻內鏡,甚至乳管鏡,只要有空隙的地方都可以插入各種探頭進行檢查。這種檢查醫生可以直觀看到病灶,所以也被譽為許多疾病診治的金標準。其他的檢查都是間接的,這個直接從屏幕上看到病灶了,準確性最高。但是把鏡子塞到人體的這些孔隙,常常帶來巨大痛苦,所以良好的麻醉配合必不可少。甚至慢慢開始推崇全麻進行檢查,雖然承擔一些費用和風險,但是完全無痛,一覺醒來檢查就完成了,患者的主觀感受會改善許多。


之前提到醫學影像學的發展與其說是醫學的發展,不如說是工業技術的發展,計算機三維重建技術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過去醫生看病人的CT片,都是一張一張來看的,而當下掃一個病人的圖像,就有1000幅圖像,一天下來會產生萬幅圖像,醫生根本沒法徹底看完這些片子。藉助醫學影像學,可以先對這些片子進行後處理,使之融合成為一個三維立體,這樣醫生就可以先看到直觀的立體圖像,正常組織和病灶之間的結構也一目了然。


說了這麼多檢查的手段,那麼再回到文章開始的問題。


同類的檢查醫生給你開了這麼多,為什麼不直接做最好的那一種?


這個問題其實並不等同於吃到一個飢餓的人吃到第三個饅頭就飽了,為什麼還要吃前兩個饅頭。需要從檢查的特異性、準確性、有創新、經濟性等方面綜合考量。只要看我上面的內容就會知道,每種檢查側重點不同,常常需要通過多種檢查綜合考慮;第二、根據患者病情的不同檢查的選擇也不同,舉個例子常規體檢一般不會進行頭顱的影像學檢查,甚至如果患者有些頭疼也會告訴患者回家休息觀察,如果患者確實有頭部疾病的表現,或者強烈要求,一般醫生會進行CT檢查,如果CT檢查有異常的發現,或者說CT檢查沒有問題,患者依然明顯不適,醫生才會建議做磁共振檢查;根據CT和磁共振的問題,可能還要加做增強或者造影檢查。有的患者增強磁共振檢查到了問題,就會反問醫生,為什麼一上來不給我做磁共振?還讓我花了那麼多冤枉錢和時間?這裡我要說,100個患者裡面可能只有一個人需要做磁共振,如果每個人都做,豈不是更加過度檢查。而且CT和磁共振檢查的側重點不同,原理也不同,有的疾病只要CT檢查就完全可以確診,這僅僅反應了醫生的診療思路。然而對於根據臨床癥狀就可以提示大腦有重大疾病的患者,醫生可能剛開始就建議他把很多檢查同時進行。這些檢查的開具往往也可以反應醫生的水平,但是並沒有絕對。有時候選擇了準確性,卻增加了創傷,加大了輻射量,增加了患者的經濟壓力,更增加了本來就不充足的醫療資源負擔。


還有的患者上了就跟醫生說,把所有檢查給我做一遍,我要做一個最詳細的檢查。


在這裡,我想告訴他,把我們醫院的所有檢查做完不僅極其痛苦,而且不畫上半年時間都做不完。但是莆田系醫生卻會把所有檢查都給你做一遍,他們是什麼目的?掙錢而已,不言自明。


最後,還有很多檢查和診斷方法都依賴醫生和醫院的配置、水平和習慣。比如雖然造影檢查好,但是醫院沒有配備昂貴的造影設備,或者醫生經驗不足,造影檢查的優勢可能並不能完全發揮。相反,傳統拍片子的醫生,通過增強掃描加上經驗豐富的三維重建技術,也可以達到最好的檢查效果。記得實習的時候,在心血管內科,主任是一位老奶奶,看起來和街邊逛菜市場的老人無異。但是她一穿上白大褂,馬上透出一種強大的氣場。她的一個聽診器甚至超過所有的檢查設備。初次見到的患者,只要把聽診器放在患者的胸口聽一聽,就說出一長串的檢查結果,下面的醫生翻出患者的病例資料,居然跟那麼一大堆檢查完全吻合。如果人人都能成為這樣的醫生,那麼也許多先進的診斷技術就都變成了擺設。但是正因為不是所有人都能成為神一樣的醫生,而這些診斷技術可以幫助我們得出和這位醫生一樣的診斷結果。


下面我想說一些影響學檢查周邊的問題。


患者家屬陪同進行檢查是否需要防輻射?


首先說,答案是肯定的。


在眾多的影像學檢查中,常見需要家屬陪同的檢查裡面只有X線和CT涉及到這個問題。那麼X線和CT的比較呢,CT的輻射應該比X線大上幾十倍。

從保護的原則上來說,只要病人可以維持檢查的姿勢,家屬一般都是請出CT室。但是意識不清亂動的,小孩子不配合的,這種一般需要一個家屬幫忙扶一下,或者保證患者不從檢查床上掉下來。這裡也僅僅是稍微扶一下而已,因為反應過大的醫生一般都會先用藥物控制,因為病人動來動去檢查也是無法進行的。

至於穿防輻射服的問題。一般衣服是掛在那裡,有些可能有標示讓家屬穿。但是很多家屬缺乏防輻射的知識,大都不會主動穿著。如果進行增強CT檢查,檢查時間較長輻射較大,一般射片的技師都會提醒讓家屬穿衣服,並且教家屬如何去穿。如有孕婦,更是在CT檢查室門口就有巨大的警示標誌禁止靠近。


有些檢查時間較快的比如普通CT和X線,家屬穿衣服的時間甚至都超過了檢查時間。因為沒穿過防輻射服,第一次穿可能需要很長時間。甚至一聽到穿衣服,家屬反而緊張起來。決定誰來陪病人檢查能商量個半天。且不說病人病情危急,時間就是生命。這種危重病人往往都是插隊檢查,後面還排隊幾十個人,排了大半天的隊,這家人因為病重就直接插進來了,檢查室外面怨聲載道。在這種情況下,有時候技師就不會再去反覆提醒家屬穿衣服了。而且針對放射科的工作人員長年累月接受的輻射來說,這點輻射量可能微乎其微。


接下來又不得不說說影響檢查的排隊問題。

如果醫院能達到一天只拍幾個片子,或者說後面沒有人排隊和催促,工作人員不用加班加點,那麼提醒家屬穿防護服那只是舉手之勞,根本不會成為問題。但是中國的醫院,尤其是三甲醫院影像科往往也是滿負荷工作,很難有儀器專門為急診準備。也就是說,醫院不同於一般的地方,排隊不僅看先來後到,更要看輕重緩急。有時候命懸一線的患者也不得不等待。醫生向排隊等待的患者反覆解釋,需要加急的患者有氣管插管,甚至隨時可能停止呼吸。但不理解人的不在少數。一來事不關己,二來每個患者都覺得自己的病情嚴重,排了很久的隊啊,專門請假來的啊,難受一晚上啦,下個就是我啦。


其實對比一下國外的醫院動輒幾周幾個月的預約時間,國內排隊的時間可以說是非常人性化了。放射醫生寧可加班,都要把所有急診和慢診的病人做完。所以這裡希望患者也能遵守醫院的秩序,理解醫院和其他公共機構的區別。


對於做檢查的患者家屬來說,雖然家人生病心煩意亂,可能沒有經驗,但是在影像檢查的時候最好分工明確,聽從醫生的安排,為後面患者節約時間。如果急診的患者,雖然可以優先檢查,也盡量自己去跟後面排隊的患者解釋一下,共同營造和諧的診療環境。

每次醫療,說道最後都得說道人文上。因為醫療不是冷冰冰的技術,每一個患者都是有血有肉的生命,那些儀器也不是冷冰冰的存在,醫生的心血和熱情給他們帶來生命!


透過這些儀器和設備,醫生揭開了疾病的面紗;也希望通過自己的技術和人格,不僅解除患者的痛苦,更解開隔在中國醫患關係之間的心結。


(這篇文章的撰寫,正值廣東口腔科主任被殺,重慶急診科主任被砍,湖南五官科醫生僅因為同時處理兩名患者,讓後處理的患者稍微等待,患者家屬就將其殘忍殺害。心寒心寒!)


x光是可見光紫外波段的電磁波

b超是超聲波

mri fmri是核磁共振


推薦閱讀:

據說人類無法適應絕對安靜的環境,原因是什麼?
人從高空墜落時,觸地的一瞬,身體發生了什麼?
良性腫瘤與惡性腫瘤的本質區別是什麼?
霧霾會導致頭疼么?
第一次解剖屍體的時候都發生過哪些印象深刻的事?

TAG:物理學 | 醫學 | 醫學影像 | 健康常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