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 Blue Origin 11 月的火箭回收相比,SpaceX 回收 Falcon 9 有哪些不同?
二者的成功可以劃等號嗎?在成本、控制和回收難度上有何不同?
- The Guardian ? Jeff Bezos 1-0 Elon Musk: Blue Origin New Shepard lands successfully
- SpaceX Successfully Lands Rocket After Launch of Satellites Into Orbit - The New York Times ? http://www.nytimes.com/2015/12/22/science/spacex-rocket-landing.html?_r=0
謝邀,SpaceX閉關6個月終於出來了。
看了SpaceX | Webcast幾十分鐘的視頻,貼幾段關鍵點,其他內容看其他高票答案
1,發射前的介紹里提到二級增加33%推進劑,並且增加發動機推力,這實際上改變了一二級比例。常見(最優)的一二級速度增量比例接近50/50,而這裡改成一級負責小部分速度增量和回收過程、二級負責大部分入軌的速度增量。
2,第一級關機(MECO)/分離(SEPARATION)/第二級點火(SES1)注意第一級關機點速度6000km/h=1667m/s,約5馬赫,相當低。而且二級點火之後儘管高度在不斷增長,速度增長卻很慢。後面又燒了N多秒才使得速度重新超過6000km/h,嫌過於冗長未截圖。說明二級多加註燃料之後推重比較低,不過對於半失重狀態下的二級,初始推重比經常設計成等於或小於1,也不算奇怪。
3,一級回收沒有模仿Blue Origin搞懸停,而是一如既往的直接著陸,乾脆利索。
一個大火球從天上落下來,肉眼看不出懸停過程,幾乎來不及截圖就關機了。
此時二級燃料已經消耗大部分,速度達到25991km/h=7.2km/s,接近第一宇宙速度入軌了。
瀉藥。
非專業人士,就我看到的一些東西說一下。
Blue Origin的技術相對先進一些,主要是發動機技術,和太空梭的發動機有很大聯繫,但是spacex出來混這麼多年了,所積累的發射經驗和可靠性方面都遙遙領先。
Blue Origin經驗還是不足,發動機方面可能還有一些技術問題,所以不敢飛的太高,剛觸摸到太空邊緣就行了,當然不排除有其他因素,說不定人家已經能打到近地軌道上了,故意藏拙而已。
剛看完Falcon的發射,其實spacex牛逼的地方在於它完成了一整套發射回收以及入軌的流程,這個能力估計Blue Origin還要摸索一段時間,但肯定不會太長。
不過說到底,無論兩家公司未來還會有怎麼樣的競爭,總有種接上了上一個失去的時代的感覺,就像回到未來里一樣,那個2015總會到來。謝邀
首先解答已有答案的困惑
1)一級回收沒有模仿Blue Origin搞懸停,而是一如既往的直接著陸,乾脆利索
這是技術問題,深度節流做不到合適的推力,發動機在最小推力下仍然大於最終整機重力,因此根本沒有懸停的機會
2)發動機方面可能還有一些技術問題,所以不敢飛的太高。。
目前還沒有人能單級入軌,何況貝索斯這樣ULA風格的穩炸穩打,先拿這個考核發動機有何不可,別忘記了這實際上是個從地面起飛的上面級
下面是回答正文
先說結論,沒區別
1)體積
空氣動力學主要因素是速度和形狀,風洞實驗用的是縮比模型,同樣的結果
2)重量
對於更重的火箭來說,其發動機也更大,燃料也更多,從高空返回,計算一下,實際上過程是一致的
3)著陸
這也是主要技術點,實際上考察的是控制系統,從現有技術表現看,基本上都是一個檔次的東西,沒見到有什麼外星科技,空氣舵/發動機矢量噴射/著陸架,也就這三點,大部分工作是工程調優
X15!!!
這個問題其實有人早就分析了,參考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860345
再補個圖:
傳不了GIF。。。
http://ww2.sinaimg.cn/mw690/7924c9eagw1ezee5grgssg20dc07ikjl.gif
SpaceX是可以說最開始研究火箭回收技術的私人公司卻頻頻失敗直到Blue Origin可以說成功回收了那次,儘管緊接著SpaceX祝賀但明顯看起來有點酸酸的感覺。
然後有這個信息現在美國搞的航天私人化到底有什麼目的? - 航天
space-X:獵鷹系列火箭和天龍座(dragon capsule)貨運飛船。你懂的!
space-x和NASA是最好的!可以說space-x項目里的各種專家是NASA抽調過去的亦或兼職。
「對於藍色起源公司的此次成功,馬斯克在社交網站上表示祝賀,但同時也聲稱,藍色起源公司的火箭在飛行高度或速度上還無法與他公司的火箭相比。」
馬斯克寫道:「需要澄清的是,飛進『太空』與進入『軌道』是不同的。到太空的速度需要3馬赫左右,但若想飛到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速度可能需要30馬赫左右。」
從這很容易看出,藍色起源的型號跟獵鷹9完全不是同一個級別的型號,獵鷹9是一枚具有使衛星進入預定軌道之能力的運載火箭,這次任務中完成了一箭11星的發射,而藍色起源的載荷只是飛到距地面100.5公里的預定高度,剛好超過國際公認的太空邊界,連LEO軌道都算不上,所以從技術難度上來說spaceX肯定先進很多。
謝邀,正巧這個問題我剛剛在別的問題答過:
一個是把火柴燒沒了,回收半截火柴桿。一個是把打火機油用完了,回收了個沒油的打火機。
你覺得呢?
推薦閱讀:
※Spacex 稱可回收火箭可以使成本降低99%,可能嗎,火箭發射成本主要在哪方面?
※SpaceX為什麼非要回收到一個平台上,像漏斗形狀會不會好一點?
※中國可以去挖NASA工程師和科學家嗎?
※如何看待SpaceX發射BulgariaSat-1後回收的火箭,回港後發現火箭發生嚴重傾斜的現象?
※如何評價SpaceX最近成功達成了48小時內「兩射兩收」的創舉與馬斯克24小時內復用回收火箭的小目標?
TAG:SpaceX | 航天 | BlueOrigin藍色起源 | 運載火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