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為什麼沒有成為劉邦、朱元璋?
滿清入關、進城失策、義軍內鬥、亡明死而未僵等原因各佔多少份量?如果重來一次,李自成還有沒有其他選擇?
謝邀
李自成的失敗在於沒有完成轉型。至於為什麼創業多年,雖然當上了ceo,迎娶了白富美,也走上了人生的巔峰,可惜最終卻演出了一出悲劇。我想來分析一下,教你如何在古代怎麼把一個反賊企業轉型。
得天下不能太速。劉邦和項羽爭奪天下,用了大概四年,朱元璋光種田就花了不止六年,李自成雖然創業早,但他在逃往商洛山時只有十八人,衝出商洛山進入河南,所部不過幾千人,從他稱順王到進北京,也不過一年多的時間。他東征最初目標也只是攻略山西,結果形勢發展太快,明軍大批的投降。他自己都沒想到會這麼容易打到北京,以至於在北京城下,還只是想跟皇帝討個王位。
今後,闖復令杜勛求成,莫敢奏。內侍微言之。上召入,勛言李欲割西北一帶,敕命封王,並犒軍銀百萬,退守河南。受封后,願為朝廷內遏群賊,外製遼瀋,但不奉召入覲。因勸上如請為便。上語魏藻德曰: 「今事已急,卿可決之。」藻德默然,曲躬俯首。時上憂惑,於坐後倚立,再四以詢。藻德終無語。上謂勛曰: 「朕即定計,有旨約封。」大怒藻德,推御坐仆地,入宮。
但是歷史沒有給他這個機會。
得天下太速會造成兩個結果。一是團隊跟不上。李自成從幾千人發展到十幾萬大軍,他不得不大量用明朝的降將降臣,這些人投降得快,日後背叛得也快;二是根本來不及建設根據地。劉邦有關中,朱元璋有江左,他們都是有基本盤的,劉邦被項羽打敗不止一次,每次戰敗都能迅速拉起幾十萬人。李自成沒有,李自成一直在做流寇,他還來不及建設根據地就得天下了,所以他一敗就不可收拾了。
那麼李自成向劉邦和朱元璋學習就可以穩固的保住勝利果實呢。我認為還是不能。李自成跟這兩人比,素質是有欠缺的。李自成曾經說過一句話,陝,吾之故鄉也。富貴必歸故鄉,即十燕未足易一西安。很熟悉的一句話,跟項羽衣綉夜行簡直如出一轍。李自成的志向和眼光不過如此,所以他的一系列軍事部署,包括山海關戰敗後的軍事措施,都是有問題的,顧誠先生也說,李自成若是在山西親自坐鎮,清軍也未必能坐穩北京。劉邦和朱元璋不同,劉邦在他的時代,單純軍事而言,就打敗了項羽和韓信以外的所有英雄,朱八八就更不必說,單從他對陳友諒和張士誠的分析,就可以看出他的戰略水平。
李自成的能力還有一點欠缺。劉邦所用的人大部分都是豐沛舊人,朱元璋手下也多是濠州舊部,這些人有殺豬的,有當小吏的,有耕田的,跟著劉邦和朱元璋,這些人都在成長,逐漸成為獨當一面的人才,一個傑出領導者的標誌是讓他的團隊成長,李自成的部下不能說沒有成長,但是從他死後他們的表現來看,實在不敢恭維。要麼是李自成不注重梯隊的培養,要麼還是得天下太速,沒有時間進行。需要指出的是,同時代的張獻忠,他的四個義子,孫可望、艾能奇、劉文秀尤其是李定國,強過李自成的麾下遠甚。
首發微信平台:霍老爺的小木屋(ddz_233)
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 給你一個大盜賊的視界
「昔高祖保關中,光武據河內,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進足以勝敵,退足以堅守,故雖有困敗而終濟大業。」——當陶呂夾逼之危,荀彧勸曹操舍徐守兗以固根本,魏武深然之
「長驅四野,飄蕩擄掠,此盜寇之術,非帝王之略也。今降霖雨,乃天意示將軍不宜留也。鄴有三台之要,西接平關,四塞山險,因喉趁勢,宜北徙而據之。伐叛懷德,河北既定,則基業不墜,天下莫敵矣。」——張賓勸石勒舍壽春取河北,穩固根基
在群雄並爭的大混戰中,成王與敗寇的關鍵區別在哪裡?
很多人認為在於實力,也有人認為在於名望,但實際上,這些說法相當表面化。
歷史表明,群雄逐鹿的贏家往往並非實力最強,也不一定名望最高,但其勢力卻肯定最能夠承受得起挫折(赤眉、綠林都曾比劉秀強大,李密亦曾號令李淵,黃巢、秦宗權也曾凌駕於朱溫、李克用。)
這是因為,群雄之間爭奪霸權的競爭是極其複雜難料的,再高明的決策者也不可能不出錯,也不可能完全規避重大失誤的後果。
一方面,爭奪最高權力的政治軍事競爭本身就是極為複雜的,其中牽涉了無盡的利益糾葛,牽一髮而動全身,這需要決策者統籌內外、審視全局,而任何微小的疏忽都可能造成災難性的後果。
「在思考一次戰役時,我在內心與自己辯論,力求駁倒自己;在制訂戰役方案時,我是最謹小慎微的人。我總是擴大危險和意外,即使我看來高興,其實我始終極度緊張和激動。」——拿破崙。作為一個極為審慎的決策者,拿破崙依然在滑鐵盧犯下了致命的失誤
在滑鐵盧戰役中,拿破崙忽略了派遣格魯希元帥率領三分之一的法國軍隊追擊布呂歇爾將軍敗退的普魯士軍隊,卻忽略了布呂歇爾將軍掙脫格魯希主動與威靈頓匯合的可能性,這一疏忽葬送了拿破崙自己。
德國陸軍總參謀部制定的平推式侵俄的「奧托計劃」,必然引發一場消耗戰,相比而言,希特勒力主修正之後的「巴巴羅薩計劃」則能夠有效殲滅蘇軍有生力量——但是忽略了德軍推進過快、以及天氣對後勤的影響,其後果是災難性的
1941年,阿道夫希特勒發動了對蘇入侵,德軍連戰皆勝,但是由於蘇聯公路質量狀況極其惡劣、德軍推進過快,再加上十月份的綿綿大雨,使得德軍的後勤出現了致命的延誤。到了11月寒潮來臨,大批德軍在前線凍死,但與此同時大量冬衣卻腐爛在波蘭倉庫——這一疏漏毀滅了希特勒的帝國。
另一方面,由於政治軍事博弈的影響因素是極其不確定的,而且是不斷變化的。這就導致勝機與危險往往轉瞬轉換,這就使得決策者很多時候無異於在迷霧繚繞的死亡陷阱中前行。
1942年7月,由於哈爾科夫戰役的災難性失敗,使得蘇聯整個南方戰場,出現了難以想像的劇烈崩潰。這使得斯大林本人籌劃流亡(斯大林翻譯瓦列金·別列什科夫對此有詳記錄),以及弗拉索夫將軍在內的大批將官叛變——新疆的盛世才也誤以為蘇聯將亡,開始大規模清洗在疆的蘇聯幹部和布爾什維克
1942年7月到8月,希特勒的情報顯示,蘇軍在頓河流域的軍隊面臨解體,士兵大量逃亡,預備隊也所剩無幾,一切似乎顯示俄國在斯大林格勒將大難臨頭,這促使希特勒分兵高加索——從弗拉索夫的供狀和斯大林的逃亡舉措來看,德軍的情報基本屬實,但是9月15日以後,裝備簡陋的蘇聯武裝民兵竟然憑藉其意志力逐漸阻滯了德軍的進攻,這為整個戰役的轉折埋下了伏筆。
「戰爭就是一道門,只有踹開它,才知道門後是什麼!」——希特勒
因此,在必然會犯錯的情況下,真正衡量逐鹿者能否成為最後勝利者的關鍵因素,就在於其承受重大挫折的能力——當難以避免的軍事、政治、經濟挫折到來的時候,能否最大程度降低損失,並避免多米諾災難。
「魏安釐三十年,公子使使遍告諸侯。諸侯聞公子將,各遣將將兵救魏。公子率五國之兵破秦軍於河外,走蒙驁。遂乘勝逐秦軍至函谷關,抑秦兵,秦兵不敢出。」——《史記 信陵君列傳》
「三十一年(馬陵之戰大敗後),秦、趙、齊共伐我,秦將商君詐我將軍公子卬而襲奪其軍,破之。秦用商君,東地至河,而齊、趙數破我,安邑近秦,於是徙治大梁,以公子赫為太子。」——《史記 魏世家》
「四十年,燕、秦、楚、三晉合謀,各出銳師以伐,敗我濟西。王解而卻。燕將樂毅遂入臨淄,盡取齊之寶藏器。湣王出亡,之衛。」——《史記 田敬仲完世家》
戰國中期的秦國實力並不比鼎盛時期的魏國和齊國強大,但秦國最終能夠統一六國的根本原因在於,函谷關能夠成為秦國一條穩定的止損線,為戰敗的秦國阻擋六國的兇猛進攻,而魏國和齊國則在戰敗後陷入被諸侯聯軍瓜分的境地。
戰國後期,秦國在邯鄲和黃河之南兩場大戰中被信陵君率領的諸侯聯軍打垮,卻能夠憑藉函谷關的險固保全關中的根基,相比而言,如日中天的魏國在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中一旦遭遇軍事失敗,就馬上面臨諸侯四面侵逼的滅頂之災;橫行東方的齊國在濟西會戰一旦大敗,就面臨舉國淪喪的危局。
1667年、1674年,英國海軍在第二次、第三次英荷戰爭中被荷蘭打垮,在七年戰爭中面臨全歐洲的敵對,但卻保持了本土的安全
「英國人或許不會贏得某場戰役,但肯定會贏得整個戰爭。"——李德 哈特
「德國的脆弱就在於,如果她的軍隊失去了一場戰役,那就意味著失去所有戰役。」——富勒
「你們當然可以高喊抵抗,畢竟你們擁有一條無法跨越的海峽。」——1940年,貝當元帥反駁邱吉爾
「美利堅雄踞北美,挾兩洋而制歐亞。」
同樣,英美兩國也曾遭遇過多次重大軍事挫折,不過,依託英吉利海峽和大西洋的天險,英美兩大國卻總能保持本土的基本安全,實現戰敗止損;而德國的軍隊即便再驍勇善戰,但其一旦遭受軍事挫折,就會立刻成為四面侵逼的災難,這種局面並非希特勒比邱吉爾、斯大林或者羅斯福愚蠢,乃是德國極端惡劣的戰略處境決定的——即,希特勒極度缺乏犯錯的資本。所以,從根本上來說,使得英美凌駕德法等歐陸大國稱霸的關鍵,並非因為其制度或者文化優勢,而是其地理位置使然,這一點類似於函谷關庇佑下的秦國。
「(彭城大敗後,劉邦)至滎陽,諸敗軍皆會,蕭何亦發關中老弱未傅悉詣滎陽。」——《史記 卷七》
「(宋金剛席捲河東,唐軍幾乎崩潰)高祖(李淵)於是悉發關中兵以益之,又幸長春宮親送太宗(李世民)。」——《舊唐書 本紀第二 太宗》
「世充圍偃師,守將鄭頲之下兵士劫叛,以城降世充......元真竟以城降於世充.......時王伯當棄金墉,保河陽,密以輕騎自武牢歸之,謂伯當曰:"兵敗矣,久苦諸君!我今自刎,請以謝眾。"伯當抱密,號叫慟絕,眾皆泣,莫能仰視。」——《舊唐書 李密傳》
「賊分寇汴州,李克用自鄭州引軍 襲擊,大敗之,獲賊將李用、楊景。殘眾保胙縣、冤句,官軍追討,賊無所保。 其將李讜、楊能、霍存、葛從周、張歸厚、張歸霸各率部下降於大梁,尚讓率部 下萬人歸時溥。賊自相猜間,相殺於營中,所殘者千人,中夜遁去。」——《舊唐書 黃巢傳》
而在天下大亂、群雄逐鹿的過程中,真正考驗的依然是承受挫折的能力。
劉邦的軍隊在彭城被打垮之後,卻能夠依託蕭何徵發更多的物資人力源源不斷地支援前線,並將戰線維持在滎陽成皋一帶;李淵的軍隊在高墌、河東、黎陽遭遇災難性的潰散後,卻能汲取足夠的後備力量,最終挫敗強敵;張作霖的軍隊在第一次直奉戰爭中被吳佩孚摧毀後,能夠依託山海關的險固保住東北,並積聚足夠的反擊力量。與之相反,李密的強大軍隊一旦在邙山被王世充突襲重創,其勢力立刻土崩瓦解;黃巢的雄兵一旦在陳州被李克用打擊,就從此一蹶不振;李自成的大順精銳一旦在山海關覆滅,其政權在河北、山東、山西就立刻陷入全面崩解。
因此,那些志在天下的豪傑,必然能夠意識到能否最終勝利的根本,絕非逞凶於外,而在於不斷地穩固自身的政治、經濟、族群根基,從而強化自己承受重大挫折的能力,最終形成不敗臨敵的局面。
「昔高祖保關中,光武據河內,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進足以勝敵,退足以堅守,故雖有困敗而終濟大業。」——《資治通鑒漢紀漢紀五十三》荀彧
「自遭荒亂,率乏糧谷。諸軍並起,無終歲之計。飢則寇略,飽則棄余。瓦解流離,無敵自破者,不可勝數。袁紹之在河北,軍人仰食桑葚。袁術在江淮,取給蒲蠃。民人相食,州里蕭條。公曰:『夫定國之術,在於強兵足食。秦人以急農兼天下,孝武(漢武帝)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是歲,乃募民屯田許下,得谷百萬斛。」——《三國志 武帝紀》
「長驅四野,飄蕩擄掠,此盜寇之術,非帝王之略也。今降霖雨,乃天意示將軍不宜留也。鄴有三台之要,西接平關,四塞山險,因喉趁勢,宜北徙而據之。伐叛懷德,河北既定,則基業不墜,天下莫敵矣。」——張賓勸石勒舍壽春之財寶而取河北,先固王業根基
"親仁善鄰,國之寶也。臣沒之後,願不以晉為圖。鮮卑、羌虜,我之仇也,終為大患,宜漸除之,以固社稷。"——《晉書 王猛傳》王猛臨終勸苻堅
「高圍牆,廣積糧,緩稱王。」——朱升
所以,亂天下者或許是無惡不作、殺人盈野的梟雄,但最終制勝天下者,必然是能夠建立秩序,恢復生產,穩定內部,從而完善自身根基的豪傑——這使其能夠承受重大挫折的打擊。
劉邦任蕭何治關中,光武憑寇恂鎮河內,曹公以荀彧理兗州,石勒深根襄國,李淵入據關中,朱溫以張全義勸農河南,李存勖依張承業治河東,明祖高牆於江東,張作霖以王永江治東北,美國屠滅印第安摧毀墨西哥。皆深根固本,以不敗制天下。
通過美墨戰爭,美國徹底打垮墨西哥,成為美洲大陸獨一無二的強國
為了凈化北美大陸的族群結構,建立穩固的單一種族國家。自建國起,美國就開始屠殺滅絕印第安人。1814年,美國麥迪遜政府頒布法令,規定每上繳一個印第安人的頭蓋皮,美國政府將會發給獎金50 到100美元。美國英雄謝爾曼將軍曾表示 「就像地里的莊稼,如果我們今年多殺一點,那麼明年要殺的人就少了一點,反正他們都得殺掉, 或將他們作為窮光蛋的品種保留下來 。」美國陸軍第一團從成立之日起,征剿印第安人就成為它的基本任務,大約3000萬-1億印第安人在被直接或間接消滅——印第安人作為族群被徹底滅絕
相比英美,蘇聯脆弱的人口結構使得其(俄羅斯人口比例的迅速降低是布爾什維克打壓民族主義的結果)一旦出現經濟危機,就可能使得國家土崩瓦解
前秦君主苻堅未能意識到前秦脆弱的族群結構難以承受軍事挫折的衝擊——淝水之戰的敗潰,引發前秦全國性的塌方,羌、鮮卑等族先後叛亂,使得強大的前秦曇花一現,迅速滅亡。
常言道,漢高帝屢敗屢戰,曾國藩屢仆屢起,其之所以能如是,不外乎深根固本,不敗臨敵也。曾文正曾道,「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其所言實非虛也。
++++++++++++++++++++++++++++++++
逐步推出現代馬基雅維利思維政治《無可匹敵的力量——群眾運動》 ,歡迎關注公眾號。
http://weixin.qq.com/r/XEj27hvErUbSrV_N9x1O (二維碼自動識別)
http://w.url.cn/s/CK2wiUb (二維碼自動識別)
以下內容引自顧誠《南明史》。
應當承認大順政權追贓助餉政策的革命性,它證明李自成雖然已經即位稱帝,大將們受封侯、伯等爵,他們並沒有忘記自己的窮苦兄弟,沒有放棄維護農民利益的基本宗旨。
處於十字路口的大順政權在關鍵時刻跟不上形勢,陷於茫然失措的境地。李自成一方面採取了部分辦法招徠官紳,一方面又大範圍地以追贓助餉打擊這個階層。
在追贓過程中官紳們巧取豪奪所得的家貲難以保住,而且往往遭到刑拷,官紳體面掃地以盡,這對於大批歸附大順政權的官紳地主來說確實是非始料所及的。官紳地主的歸附大順政權,正是為了保護自身利益不惜在政治上變節,把過去痛罵的「闖賊」李自成當作新的靠山。
然而,他們當中的絕大多數失望了,明朝廷中央官員被錄用的佔少數,地方官員由於大順政權選用的原則是以未曾出仕的舉人為重點,吸收的明朝官員所佔比例很小,就整個官紳地主而言基本上處於被打擊的地位。
他們在飽嘗鐵拳之後,不勝憤慨地說:「是豈興朝之新政哉,依然流賊而已矣。」當大順軍所向無敵時,官紳們懾於大順政權的兵威,一般不敢公開反抗,但已經暗中 「人人飲恨,未及發也」。有一種記載說庶吉士周鍾因有文名受到丞相牛金星的重視,他積极參加大順政權的活動,常說「江南不難平也」。一些明朝官員私下對他說: 「闖殘殺太甚,萬難成事。」周鍾回答道:「太祖(指朱元璋)初起亦然。」
其實,朱元璋在天下未定之時是 「禮賢下士」的,對官員的大批屠戮和謫戍是在坐穩了皇帝的寶座以後。周鐘的比擬並不適當,只是反映了被大順政權錄用的少數官員的一種希望。總之,李自成等大順軍領導人未能依據客觀形勢的變化及時調整政策,在接管區內大搞追贓助餉,把業已倒向自己的官紳地主推回到敵對地位,是極不明智的。當人們津津樂道「闖王進京」後如何如何腐化變質終於導致「群眾」不滿,歸於失敗的時候,本書作者卻認為正是由於李自成為首的大順政權沒有完成封建化的質變,才被漢族官紳勾結滿洲貴族所扼殺。
在軍事部署上,也突出地反映了李自成等大順軍領導人缺乏戰略眼光。從萬曆末年起遼東的滿洲貴族軍事力量日益崛起,成為明朝廷棘手的課題,而明末農民戰爭的全過程又是同明清之戰交織進行的。為了抵禦滿洲貴族的進犯,明朝廷多次從陝西三邊抽調兵將。按情理說,李自成在西安決策大舉東征,以推翻明王朝為目標時,就應當對下一步迎戰清軍做到胸有成竹。事實卻完全相反,他幾乎沒有意識到清軍將是同自己爭奪天下的主要對手。這首先表現在他在北京地區集結的軍隊不足以抵禦清軍大規模的進犯。大批主力部隊分布在西北、湖廣襄陽等四府、河南等地;進佔山西、畿輔、山東以後,兵力進一步分散。這種部署對於穩定大順政權統治區的局勢雖然有積極作用,但是分兵駐防的結果勢必造成在京師和京東地區缺乏足夠的兵力。例如,李自成在湖廣荊襄地區部署了以大將白旺為首的七萬兵馬,當大順軍向北京推進時,明軍左良玉部乘機進攻湖廣承天、德安;河南劉洪起等地主武裝也同左良玉相呼應,顛覆當地的大順政權。
白旺上書請援,李自成當即決定派綿侯袁宗第帶領一支相當龐大的軍隊由陝西奔赴湖廣先擊敗左良玉部,隨即北上河南平定了叛亂,直到大順軍在山海關戰敗,袁宗第和白旺的軍隊仍滯留於河南與湖廣。這種局部的勝利只是導致了全局的失敗。白旺七萬之眾完全可以牽制住左良玉部,不在於一城一地的得失,袁宗第所統右營為大順軍攻城野戰的五大主力之一,本應調到北京地區,等到穩定遼東局勢以後再回頭收拾左良玉等手下敗將,是易如翻掌。李自成計不出此,說明他對用兵的輕重緩急缺乏戰略頭腦。
……(略去)
許多人輕信了封建史籍對大順軍的污衊之詞,斷言李自成進京後領導集團腐化變質,喪失民心,終歸失敗。這種觀點完全不符合事實。且不說不少親歷甲申燕京之變的人士記載大順軍在京期間紀律嚴明;就以時間而言,三月十九日大順軍進京,四月初十日左右得到吳三桂率部叛變回軍攻佔山海關,十三日晨李自成、劉宗敏親率大軍離京平叛,其間最大時限為二十三天。中國歷史上許多王朝肇建伊始欣欣向榮,若干年之後壯志消磨,出現文恬武嬉的局面;卻沒有聽說過在二十天左右就腐化得喪失戰鬥力的。再說,大順軍失敗撤離北京後,清軍入京立即將北京中、東、西三城居民全部逐出,下令剃頭,總不會更得民心吧,為什麼沒有失敗呢?
可見,大順政權之所以站不住腳,不是因為領導層變質,失去貧苦群眾的支持;恰恰相反,由於它尚未完成質變,繼續執行打擊官紳地主的政策,引起縉紳們的強烈不滿,因而不可能穩定自己的統治區,把漢族各階層人士結成抗清的一致勢力。軍事上部署的失誤又導致滿洲貴族得以勾結漢族官紳,構成對大順軍壓倒的優勢。說李自成等大順軍領導人因驕致敗,是指他們目光短淺,驕傲輕敵;而決不能解釋為他們驕奢淫逸。明清之際,中國向何處去?是歷史上的一個重大問題,正確地總結這段歷史,才能汲取經驗教訓,有效地利用我國豐富的社會、政治、軍事遺產。
回答這問題最好的是太祖。太祖指出中國農民革命的勝利之路就是「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理論,包含三個部分:武裝鬥爭,根據地建設,土地革命。指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以土地革命為基本內容,以武裝鬥爭為主要形式,以農村革命根據地為戰略陣地的三者密切結合。
李自成只有武裝,沒有根據地,沒有基層政權建設,國家機器都沒有,走到哪裡都是靠打土豪,把老百姓最後一隻雞吃光就完蛋了。在井岡山早期紅軍也面臨這個前途問題,林彪認為紅軍應該到這裡打一下土豪,那裡打一下土豪,按林帥的搞法就是李自成的老路,太祖教他要搞根據地建設。然後就有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篇文章。
「六,也就會明白單純的流動游擊政策,不能完成促進全國革命高潮的任務,而朱德毛澤東式、方誌敏⑴式之有根據地的,有計劃地建設政權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擴大人民武裝的路線是經由鄉赤衛隊、區赤衛大隊、縣赤衛總隊、地方紅軍直至正規紅軍這樣一套辦法的,政權發展是波浪式地向前擴大的,等等的政策,無疑義地是正確的。」
劉邦先有巴蜀,然後佔據關中,有蕭何給他搞根據地建設,糧草,兵員源源不斷,只要贏一場就夠了。
朱元璋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大家都知道了。
土地革命,也就是把土地分給小自耕農,也是歷代農民革命政權取勝的關鍵政策,蕭何在關中就把秦王室的莊園分給農民,朱元璋也有類似政策,但多是把無主土地,或者敵對勢力的大地主土地分配給流民,有組織的消除大土地所有制好像還沒有。太平天國的天朝田畝制度那是紙上的,根本沒有實施。
然而,共產黨在農村所做的基層政權建設,內涵遠遠超過歷朝歷代的農民革命,包括全新的基層政權組織形式和新文化。感謝有人指出了本文的錯誤,太祖講的「三大法寶」,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法寶」:統一戰線、武裝鬥爭、黨的建設。我這裡用「三大法寶」容易引起人誤解。
本文講的黨的領導下的武裝鬥爭、根據地建設、土地革命應當叫做「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理論的三個主要內容。特此澄清。
以前有人問我,你覺得歷史專業人員和普通票友的最大區別是什麼?
回答:或許不是知識,因為每個人的知識都是有限的,而在於態度——史必有證、論從史出。
這個問題下面作回答的知友里,有幾個是把下面這兩本書認認真真看完了的?
高票答案就是扯,什麼沒有完成封建化。這都是教訓,新中國也別成立了。根本還是在於軍事,李自成的軍事格局有問題。
新中國如果沒把抗美援朝打贏了,那些被鎮壓的土豪劣紳不也是極其暢快地迎降美蔣?還鄉團聽過么?軍事格局就談軍事格局,其他都是扯。
李自成沒什麼戰略眼光,智囊也是一堆廢柴。
直搗北京的戰略本身就不靠譜。清軍三番五次破關入侵,明朝精銳全在關寧前線。
他打下北京,能對付清軍和關寧兵嗎?
此前滿清曾經要跟他商量共分天下,入關野心可見一斑。置若罔聞。
進軍北京又恐懼,求封西北王。也就是他並沒有志在必得的宏圖大略。他這是中大獎了。
然後,被大獎沖昏了頭腦。招降吳三桂起碼得有點誠意。還沒招降就縱容手下霸佔其妻妾。拷打其家人,殺了福王。這換誰來投降?
果然不降,就派兵逼降。完全沒想到八旗精銳會來支援吳三桂。一片石被打得落花流水。天下來得快失得快。
李自成根本就沒把最主要的威脅——滿清當回事,也沒有對吳三桂必然投靠滿清有認真準備。只派了一萬人去阻援。他可能知道滿清干預的可能性,但根本想不到必然性。對敵我力量對比沒有絲毫的謹慎態度,自然也沒清醒認識。以為井水不犯河水,這沒有領袖應有的格局。
而他那幫智囊,也是廢物。居然沒有來糾正。水平太次。真是不知道自己接連勝利是有條件的,佔了滿清的便宜而已。
再來一次是否可能呢?當然可能。只不過他那幫智囊就別要了吧!太蠢了。
事後諸葛亮一次。
他若能從諫如流。根本不會佔據關中當根據地,進軍江南才是首選。當時關中根本是四戰之地。要錢沒錢要糧沒糧。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還是那套,最有效。
就是要關中當根據地呢?北伐,佔領山西就先鞏固山西。別去北京,替明朝擋滿清的槍。自己也還沒有十足的信心能對付滿清。
佔領了北京呢?招降得有誠意。降服吳三桂還是可能的。叫滿清斷了入關的念頭。
吳三桂反了呢?基本就泡湯了。一片石如果預料滿清的支援,準備充分,或許不會敗那麼慘。正面對抗,勢均力敵,打得好,外加外交斡旋。也可能令滿清觀望,分化關寧兵,並不是所有關寧兵將領都願意剃髮降清,或可翻盤。
就算敗了呢?撤回山西。穩住降將,或可捲土重來。但他撤往陝西,山西降將反了。陝西也呆不住。
李自成不死,也沒啥好寫的了。滿清就是趁亂滅了南明。李自成是來添亂。或許還有與南明和大西軍對抗的戲碼。而就戰略格局而言,遠在滿清之下。還是要被幹掉的。
共產主義學堂:eziv587
要回答這個問題,要站在大順政權興起的歷程來看。
大順軍在興起到高潮,所實行的戰略戰術都是合理有效的,如果這時候和清軍交手,大順軍依然可以以走制敵,化整為零,也可能會再被打殘到商洛深山而後東山再起。如果大順軍在北京建立政權後,沒有遇到大清,遇到一個兵力雄厚的南明,大順軍的政策失誤,必然也會讓官僚倒向敵對,同樣會一敗塗地。
想要清晰了解這個問題之前,全局預覽農民起義的經略要素,有助於我們分析其中奧義。
(圖中顏色越重,表示在其時期越重要,起義軍需要在不同時期完成轉型和調整)
一、論大順領袖:李自成乃當世英豪,不遜努爾哈赤
對於起義軍而言,能揭竿起事者多如牛毛,他們有反抗的勇氣,也有基本的軍事才能,但這個過程中,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羅汝才等人更能召聚人才,團結群眾,他們成了起義運動的核心。他們擁有數萬部眾,他們是那個時代的梟雄。但僅僅此般,依舊不夠。一代雄主,需要在壯大的過程中,懂得克己:剋制聲色犬馬,剋制好大喜功,剋制暴戾獨斷。身懷利器,卻能掌控自如,做到這點,極難。
李自成能起事,能聚召人才,在克己和軍紀方面也做得極好(參考顧誠《南明史》對大順軍進京的事實的澄清,大順軍進京並沒有大肆屠殺,反而是軍紀嚴明);在個人韜略方面,李自成也是極富雄主氣質,及時處理了潛在危險羅汝才。
明末崇禎,多疑吝嗇,多次自毀長城,從領袖各個方面都無法和李自成多爾袞相比。而李自成在領袖層面最大的缺陷在於自身農民的階級性,再者他的戰略布局,無法和多爾袞較量,這個在下文˙政治軍事關係中會細緻討論。
二、論大順軍將:硬實力無法和清抗衡
軍將包括軍隊和將領。
李自成和明朝的較量,以崇禎十三年(1640年)李自成河南復出為分水嶺。之在這之前,起義軍被明軍鎮壓陷入低谷。在這之後,嚴重的災害,深化的壓迫,讓起義運動迅速進入高潮。崇禎十四年(1641年)正月,李自成大軍抵達洛陽,佔據洛陽的福王不得人心,守城總部倒戈義軍,城破,福王被殺,九月,在孟家莊,起義軍佯退引誘陝西總督傅宗龍,大破明軍。
在孟家莊之戰後的一年半中,李自成先後在襄城、朱仙鎮、郟縣和汝寧與明軍4次大戰,李自成每戰必勝,酣暢淋漓,全盤消滅了明軍在河洛地區的軍力。這時候明軍的潰敗,一方面在於農民軍戰術和兵力的增長;也在於明軍的離心離德,大廈將傾,明廷已然難有賣命之徒守護疆土。崇禎十六年(1643年)八月,李自成在潼關大敗孫傳庭。這時整個北方几乎沒有阻力。崇禎十七年(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稱王,二月拿下太原,三月抵達昌平。三月十九日清晨,兵部尚書張縉彥主動打開正陽門,迎大順軍。從西安稱王到進京,只有三個月。幾乎沒有硬仗。
而和滿清較量,一切都不是這個風格。山海關戰役中,兵力對比眾說紛紜,比較可靠的說法,吳三桂5萬,大順軍10萬,清軍8萬。大順軍和吳三桂交戰一日後,大順軍開始超佔上風。可見這時候的吳三桂和大順軍的作戰能力在一比一到一比二之間。而吳三桂軍隊長期和清軍鬥爭,雖然實力稍弱,但是尤有一拼。這時候的8萬清軍,是多爾袞下令全民動員,舉國之力徵調上來,我們姑且推測,要對此清軍抗衡,需要大順軍至少20-25萬人馬。
而山海關戰役以及之後,李自成無法調動如此大批軍隊,在軍事硬實力上無法和滿清抗衡。這是軍事失敗最核心的因素。
三、論大順文臣:大順敗亡重大短板
文臣包括智囊謀臣和治國文官。
關於大順軍的文臣集團,智囊謀臣主要是牛金星、宋獻策,廣為人熟知的李岩,明史專家顧誠在其代表作《李岩質疑》中指出其子虛烏有;那自然也不會存在相關提及牛金星心胸狹隘,讒言陷害李岩一說。但是牛金星和宋獻策的謀略水準,和同代的清軍智囊范文程、明朝開國謀臣劉伯溫,都是無法比較。其推薦的軍師宋獻策,對他普遍評價不過是精通占撲術數、奇淫技巧之人。在大順軍進京之前,大順軍的戰略和政策,差強人意。進京之後,失誤頻現,其中的文官謀臣,難辭其咎。誠然,這些決策都是需要李自成拍板,如果牛金星能盡全力扭轉李自成農民階層過強的革命意識,對官紳階級採取更為緩和的政策,那麼北京局勢將大不一樣。
從這個角度,牛金星之流,可以幫助大順政權興起,但他無法承擔一個開國謀臣的重任。
四、論大順根據地:本該經營根據地卻錯誤延續了流動作戰方針
農民起義軍很容易被扣上流寇的帽子。這件事還需要全面來看待。在初期和明軍較量,起義軍流動作戰是極其有效正確的戰術。李自成在消滅北方明軍主力之前,攻下一城後,往往平城,毀壞城牆等防禦工事,因為這時候明軍力量仍然佔上風,城池易手十分常見。當年蒙古軍南下滅宋,亦是攻一城,隳一城。大順軍採用平城的方式是正確合理的。襄陽政權以後,大順軍都有意識在管轄區建立起當地政府進行管理。這也是值得肯定的。涉及到根據地的守棄,主要集中在北京、西安和襄荊三地的決策,大順軍都選擇了棄城。北京放棄尚且情有可原,畢竟大順軍兵力不足,但是西安、襄荊,如果事先決意死守,提前調動援兵,仍然有很大勝算。
我們揣測其中原因,在李自成思維里,十餘年的戰鬥中,從來不會在一座城上弔死,這城不克下一城。流動作戰的思維,適合破壞,對付明朝,猶且有效。但是建立政權後,急需穩定經營,藉此對付滿清,就是極大的決策失誤。
五、論軍事關係和政治關係:長於戰術,疏於謀略,由此鑄成大錯!
軍事關係分為戰術和戰略。政治關係是指政治角色之間的相互關係,政治角色可以劃分為敵對,盟友和中立三方勢力。
戰術方面。在多年的戰鬥磨練下,大順軍軍事戰術運用十分嫻熟。前期的流動作戰,車箱峽詐降逃脫,孟家莊的誘敵深入,柿園之役丟棄戰利品拖延明軍進而反殺……諸如此類戰術,不一而足。
李自成最大的失敗在於其軍事關係和政治關係的巨大失誤。
1、襄陽政權確立到攻破北京:準確把握機遇攻破京城
李自成在襄陽建立大順政權,軍事上亦達到巔峰,人民歸附,捷報連連。這時候的戰略決策點在於攻破大明的戰略路線圖。當時的謀臣提出了三類策略,一是先取河北,直走京師;二是南下金陵,截斷明朝漕運糧道,再尋機北伐;三是取關中,旁略三邊,清掃陝北明軍軍力,再取京師。李自成選取了第三種策略。
事實上,策略三對付明朝是極有效的。只要孫傳庭一敗,取京城之路幾乎沒有阻力。如果李自成計劃襄陽政權後直接南下取南京,留孫傳庭在西安必然是養虎為患。孫傳庭兵敗身亡,有一定因素是軍隊新招募,素養低(柿園之役軍隊貪戀戰利品就可以窺探一二),加以時日,孫傳庭在北方的威脅將遠大於左良玉。所以崇禎督促孫傳庭草率征戰,實屬狗急跳牆放手一搏,結果輸了。傳庭死,而明亡。崇禎的覆滅至此已經倒計時了。
2、大順軍入京到撤離:錯誤判斷了敵我關係
大順軍進京後,在陝北、襄荊等地都部署了軍隊守衛邊防。進入北京,號召力可謂一步登天,進京之前不過是「流寇」;進京之後,已然是未來之帝王。舉國民眾、地主官紳,在不被傷害的情況下,必然是俯首帖耳,誠心歸附。所以這時候對李自成而言,猶如一塊大餅擺在面前,無法一口吃下。這時候的他必然是興奮且焦慮的。而潛在的風險,就藏在這般焦慮的興奮之中。世人多評說此時的李自成完全忽視了清軍的存在。多爾袞尚且在他進京之前,與他書信要戮力攻明,難道一代豪傑李自成真的是傻到不知清軍戰鬥力強嗎,不知道其在北方的威脅嗎?我們試著分析李自成當時的決策考量。(下圖左側是李自成謀劃的時局圖,右側是實際的)
當時社會的主要矛盾來自於農民和地主的階級矛盾,對大順軍而言,中原政權最明顯的競爭者是大西政權和南明政權,至於北方的滿清,雖然實力雄厚,但在很長時間裡,連其內部都未有佔據全國的野心,在敵對意圖上,很容易讓李自成把滿清放在心上但並不重視,輕視甚至忽略其入主中原的可能。
所以,他在軍事上做了如下部署,派明降將唐通去招降高第、吳三桂,並以8000兵馬守山海關;派畿輔降將馬科率和遼東將領黎玉田去南征四川,李自成這顯然是要和張獻忠搶四川地盤。此外,還抽調了部分軍隊南下,打通漕運。可見此時的大順王的決策重點,在於大西政權和南明政權。
在政治方面,大順政權一直秉承著農民起義的階級性,站在農民的立場對官紳階級進行暴力追餉,早在大順軍進京之前,兩者的矛盾已然火爆勢如水火,只是官紳階級被大順軍所威懾,隱忍不發。根據明清史專家顧誠的考究,李自成進京後對百姓秋毫無犯。然後最大的過錯在於對官僚階層太狠,這也直接觸犯了官僚階級代表吳三桂。這成了山海關戰役的導火索。而這火線一旦引爆,官紳階級立刻倒戈,清軍也撕下了虛偽中立的面孔,舉國出兵。山海關戰役從軍事角度,大順軍10萬人馬,根本敵不過吳三桂5萬軍隊和滿清8萬精銳,也無法後續守住北京。北京一失,畿輔、山西、山東、河南等地官紳紛紛斬殺大順文官,原先受降的明降將唐通等立刻投降清軍,留在北京的大部分文官,都極其情願地歸附了大清。
反觀滿清,在這個時期對時局的謀劃是極其準確的。在大順軍進京之後,多爾袞立刻傾全國之力,上至70,下至10歲的男子,無不上陣。多爾袞極其清楚,這是他唯一的契機,一旦大順軍穩定陣腳,緩和階級關係,開始調動全國的資源,那麼他一個滿族政權根本無法和漢族政權較量。這時候的多爾袞唯有一搏!幸運的是,他遇上了吳三桂偶然中夾雜必然的反叛。極富政治頭腦的他,堅決不借兵,除非吳三桂降清,吳三桂走投無路,只能剃髮歸順。多爾袞在吳三桂和大順軍激戰第二天,才出兵,坐收了漁翁之利。為了降低人民的抵抗情緒,他打出了替明復仇的口號,只要官僚階級歸順,一律加官一級。如上種種,大清軍的軍事政治都是極富謀略極其精妙。
3、大順軍撤離西安前後:戰役勝利換來了戰局的大敗
大順軍在撤離北京之後,多爾袞派兩路大軍分別圍剿大順和南明。李自成在懷慶組織的一次反攻,讓多爾袞改變主意,讓南下伐明的主力軍轉向圍剿李自成。這是李自成又一次軍事戰略失誤,以懷慶局部勝利,換來了陝西兩路夾擊的困局!
大順軍在兩路大軍的圍剿下進退失據,潼關失守。這個時期的大順軍幾乎是孤立無援的。此時的南明政權依然幼稚地把農民軍當成頭號政治對手,對清軍滅順袖手旁觀。而此時大順軍的政治軍事方面的失誤也是極其嚴重的。在和官紳鬧翻之後,大順軍撤離北京尚且是無奈且合理的。但是倉促逃離西安,南取金陵,則是相當失策。這其中的撤退,固然由於由於兵力不足,無法阻擋精銳八旗。但貿然撤退,放棄守地,南下攻取尚有南明軍力的南京政權,無遺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我們在情感上,可以理解李自成等人的心境,一朝登基成帝王,過重的得失心,已經讓決策失去了應有的理性。
但真正從皇帝夢中醒來,逐漸緩和階級矛盾,合理聯合大西政權,收縮管轄區,集中兵力固守要塞,以圖東山再起,則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戰爭研究、英雄人物和歷史解析,歡迎關注我的專欄: 興亡錄
「 闖王來了不納糧,不當差,不納糧,大家快活過一場。吃他娘,著她娘,吃著不夠有闖王。」這句話,就是他失敗的根源,可這是李闖的革命口號。
欲成為霸主,必須有稅收,欲收稅必先有根據地,這是自古以來無數史實證明的真理,否則終歸是加勒比海盜王,搶了就跑。可惜李自成不是船長傑克,不能死而復生。
李自成不收稅,他搶,搶的結果就是,越搶越分散,最後只有18人跟著他,流寇,最小最小的流寇。
而崇禎,不收商業稅,專收農業稅,重稅!逼的民不聊生,十室九空。他卻不收權貴的稅,任由權貴壟斷一切貿易。他比李自成還傻,他收老百姓的稅,最後窮的沒有一分錢,而有錢的權貴直接投降滿清了,所以崇禎比李自成還可憐,他死的時候只有一個不男不女的太監陪著他。崇禎和李自成,這兩個人真的有一拼。
滿清則不然,滿清實行抑商政策,對商人加重稅,嚴禁官員經商,壟斷貿易,是為官辦經濟滿清十三行。對農民,輕稅,並且永不加賦。明末四千萬人口,一百年之後,人口翻十倍,變成四億人口,這是個奇蹟(當然,不包括本朝太祖,太祖在位28年,人口四億變八億)。
滿清依靠強大的稅收,不斷用兵。將外蒙、西藏、新疆、永久性劃歸版圖之內,逼迫彼得大帝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尼布楚條約,將貝加爾湖變成中國的內湖,玩的好,厲害,真厲害!
至於大航海時代,海洋帝國打垮滿清十三行,讓大清稅收少了一半,這才走了下坡路,但這是另一個問題。
比較厲害的是吳三桂,弄了個根據地,很好。招募豪傑,很好。復明,我KAO,很不好!老百姓不答應,好不容易擺脫了吃人的重稅,三桂還想讓我們陷入水深火熱!怎麼可能嗎!干他!
稅收,是個大殺器,誰玩的好,誰就牛。玩的不好,那就呵呵,呵呵了。月收入三千的赤貧竟然上稅,月入一萬的上十一之稅。而那個賣假貨的婁阿鼠竟然二百多億美元,他咋就不上稅呢?不好,很不好。
到底是李自成好,還是崇禎好,還是韃子好呢?佛說,不可說,不可說啊!
反正三百年前,屁民選擇了韃子,他們寧可留個恥辱的豬尾巴,留了268年。不能這麼問,題主你這麼問搞得李自成好像有多特殊一樣
你應該問為啥劉邦和朱元璋不像歷史上大多數農民軍一樣,反而在起家之後迅速得到地主剝削階級的支持
特殊的是劉邦和朱元璋,李自成作為中國歷史上上百個農民軍首領之一,並沒有多出色的地方
說軍事方面的人挺多了,洒家說下文化方面。
農民起義能夠成功,軍事方面固然重要,在文化相當也不可小視。每次成功的起義時,被推翻的朝代的共同點就是不給知識分子晉陞的階梯,這樣就使得大量知識分子在民間。中國農民起義成功的就兩次,漢高祖劉邦和明太祖朱元璋,看看他們推翻的朝代吧。
秦朝以吏為師,外加焚書坑儒,知識分子的日子不好過,就是在體制內的也沒什麼道德感,比如項氏叔侄就是因為司馬欣高抬貴手而被放過一馬;劉邦因為和蕭和等人關係不錯,雖有俠任前科,但還是被納到體制內。這是因為體制內的唯利是圖,不停的給自己找退路。記得還有人當過十多年縣令也不得晉陞,這說明就算進了體制升職空間有限。混到了博士,但也有苦悶的,像孔叢子就跟隨了陳勝,叢子的加入為陳勝帶去了一大批儒墨之徒。
元朝基本上就是蒙古人、色目人的天下,知識分子就算中了進士,也沒前途,結果大量散在民間。所以朱元璋在起兵之後,就有劉伯溫、李善長這些大知識分子跟隨其間。
這就讓漢軍和明軍有一批有文化的人在軍中,這些人曾經入過體制的明白如何治理地方,沒入過體制的可以在軍隊里搞意識形態建設,一手經濟,一手意識,只講利益,不講意識道義的的政權沒有能幹長久的。
李自成不同,他那軍中的知識分子太少了,而且普遍水平不高,就這樣,還互相坑,李岩就是他們害死的。(別拿顧誠那沒李岩一說,顧誠連長尾巴素食的東西都能認定成熊貓。)沒有知識分子搞意識形態建設,李自成自然成功不了。
明代是士紳的黃金時代,讀顧炎武的生員論就明白一秀才有多少特權,基本上七大姑八大姨長工家的親戚都可以不交稅,這些人雖是大明的蛀蟲,但卻不會跟著反明的農民軍走,因為跟他們走,特權沒了。
其實李也認識到了這個問題,在沒有準備進北京時,就搞過科舉,如果李多受些拙,退回根據地搞幾年科舉,培養了一批自己的知識分子,那天下鹿死誰手,這是末知數。
還有一場大家都知道的成功的農民起義,北洋時代的知識分子侍遇被美化了。在北洋時代,大學教師被欠薪是常態,這個問題北伐以後才解決(好到鬼子入侵以前)。地方上的小知識分子因為軍閥混戰等原因,原來工資就低,而且還給不足,這也是逼著他們去革命。所以兩黨在民國初年就吸引了一大批這類的知識分子。
查下我鱉的軍事家表,那上面沒有受過中等教育的只有賀龍和羅炳輝(感謝@象帝之先 ),其餘的文化水平都挺高。李自成為什麼沒當上皇帝?
翻開明清之際這段歷史,於是我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彷彿是歷史老人有意在這裡開了一個玩笑:明朝發展到了末期已是病入膏肓,不可救藥,清兵多次入侵都沒能成功,於是李自成出來把它打了個稀巴爛,清兵估計差不多到時候了再來把李自成給收拾掉,輕而易舉地坐上了江山。
清兵在這裡演了一出絕妙的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戲。假如不是李自成先將明朝摧毀得一片狼藉,清兵就不會那麼容易入關,能不能入還是個問題,就算是入了關也未必能奪取天下;或者假如李自成奪下江山之後沒有清兵的入關,那麼此後的中國歷史都得改寫。當然了,改寫不等於改觀,中國的歷史就是不停地迭代但不更新,歷史一次又一次地陷入造反、上台、腐敗,再造反、再上台、再腐敗的死循環,無論造反時口號喊得多麼響,上台後採用的還是前朝的那一套,甚至不如;誰也不比誰高明,誰也不比誰偉大。
李自成是農民造反的領袖,農民造反是中國歷史上每個王朝衰微時的必然現象,但其作用多是拋磚引玉式的,陳勝、吳廣引出了劉邦、項羽,張角、張寶、張梁引出了曹操、劉備和孫權,但李自成一打起來就一發而不可收,簡直是摧枯拉朽,而那麼多的地方官僚、軍閥頭子竟沒有一個站出來想做皇帝的,這也可見崇禎的鐵腕統治相當厲害,地方勢力都弱小不堪。可是到了後來李自成為什麼沒能做上皇帝呢?我們的歷史學家、歷史教授包括我們的教科書里都有一個錯誤的看法,認為是農民軍在進駐北京之後,覺得大事已定,就開始腐化起來。這種說法最站不住腳,我們不防來算一下,李自成於崇禎17年(公元1644年)3月19日進駐北京,4月29日即帝位,4月30日退出北京,從此一蹶不振。前後僅四十天,且不說一支龐大的軍隊組織,就是一個人,要在這短短的四十天里腐化墮落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也是不可能的。李自成的失敗,不是因為清兵驍勇善戰,也不是投降的明朝官吏的出爾反爾,究其根本原因,還是由於他在政策上的短視和管理上的混亂。我們不能聽信教科書的宣傳,認為他是一支正義之師就認為他的手段有多麼高明,從而忽略了他一些致命的弱點,事實上肚子餓了就造反,與正義與否八竿子打不著,而且歷代的造反者,不管打著多麼大義凜然的旗號,從來都是破壞的多,建設的少,於國於民都是一場災難。同樣的,我們不能因為崇禎帝是他的敵人就把他貶得一無是處,事實上,在明朝後來幾個皇帝中,崇禎帝要算好的,只是江山到他手中的時候已經被他的祖宗折騰得奄奄一息,就算是他有通天的本領也難以扭轉敗局。而且崇禎「天子守社稷」,以身殉國,中國歷史上能做到的皇帝沒幾個。
李自成出身農民,做過佃戶,後成為農民軍首領。農民軍致命的缺點是缺乏一個以有識之士組成的幕僚集團,為軍隊的發展壯大勾畫藍圖,這為它日後的發展埋藏了巨大的隱患。在軍中,李自成還要算好的,他經常讀書,像其他幾個重要角色基本上都是不學無術。大將劉宗敏原先是個打鐵的,在他心中只有兄弟義氣,稱王稱霸,並沒有什麼遠大抱負。他能與李自成碰到一塊,是因為同是天涯淪落人,既然生存無望,那就只有造反,目標是相同的。在患難與共的時候,劉宗敏能拍著胸脯對李自成說:「哥哥,我聽你的!」可後來進了北京,李自成要他去討罰吳三桂的時候,他照樣拍著胸脯說:「哥哥,別怪兄弟說話直爽,兄弟覺得這樣做不對,所以兄弟不去了!」在他們眼中,李自成只是個「哥哥」,而不是上司。再看後來,劉宗敏越玩越大膽放肆,竟霸佔吳三桂的愛妾陳圓圓,這下可惹來了大麻煩。吳三桂可算得上是性情中人,可不管賣不賣國,先雪了這一奇恥大辱再說。作為領袖的李自成,他只要稍有遠見的話,絕不會輕視吳三桂這一角色的,不但不會縱容劉宗敏胡作非為,還會想盡一切辦法來招撫這位邊關重將。
在這些人當中,真正有遠見有才華的只有李岩一位。李岩本是舉人,與農民當然不同,這也使得他在軍中與其他的人格格不入,同時也埋下了悲劇的種子。李自成初得李岩,以為如魚得水,但李岩的話李自成到底能聽進去多少呢,困難時能聽,當上皇帝後就不想再聽,最多是一句「知道了」,直至後來聽煩了把李岩給殺了。這也反應了人類的通病:窮途末路時能患難與共,肝膽相照,一但大功告成就開始防範猜忌,自相殘殺。李自成對內管理的空白,必然導致他軍紀的渙散,內訌不斷。對外殺戮過多,對原有的明朝官吏不能加以利用,又導致人才的潰乏,樹敵太多,以致後來明朝的官吏紛紛倒戈,寧可支持滿清人也不願與他合作,或許他們正是看清了李自成的短視,這一點,李岩後來的死即是最好的例子。李自成能稱帝,是憑著兄弟們的一腔熱血打下來的,而不是靠嚴格的管理和周密的謀劃一步步實現的。天下打下來了,哥哥都做皇帝了,兄弟們的願望也實現了,下一步該做什麼呢,李自成也不知道。於是隱患在這一刻全暴露出來了,被清兵一打,就潰不成軍,倉皇而逃,幾乎沒有還手的餘地,從前英勇善戰的形象已蕩然無存了。
李自成對明朝原有的官吏多採取殺戮的方式,本身就是為自己製造隱患,張獻忠做得更徹底,動不動就屠城,百姓都聞風喪膽。而滿洲人則不同,一入關就對降官進行籠絡,為我所用,這是李自成所不能的。雖然那時候滿清日益強大,且已成立了獨立的國家,但漢人從來都沒把他們放在眼裡,認為不過是胡夷之邦,偶爾過來掠點財物,奪點城池什麼的,就算你能一統天下,憑著漢人幾千年的文明也能將你融化掉,此前被同化的就不少,什麼鮮卑、羌、契丹、渤海、回族,其中就有你們女真人。蒙古人還算聰明,沒有全部入關,否則他們到現在也不知道自己是蒙古人了。但滿洲人也不傻,明白漢人的聰明和實力,始終防範著,在平定天下之後就開始種族歧視和頒布剃髮令了。這下漢人可不幹了,我拿你當兄弟,你卻拿我當外人,於是又開始了反清復明,幾百年不間斷。令人玩味的是,滿清人的剃髮令最終得以在全國實行,從形式上將漢人滿化了,卻在骨子裡被徹底地漢化了。
補充一個,永昌皇帝的戰略有很大問題,讓我們看下洪武爺面對類似的情況是怎麼說的,可以做個參考。(請原諒我的渣拍)
以下為洪武爺與常遇春對於北伐定策的問答,再與永昌皇帝的策略一對比,相信高下立見。
攻守之勢異也。李自成不懂這個。攻的時候口號:闖王來了不納糧,很好,百姓支持,到佔領了大城市,稱王了,還闖王來了不納糧,不納糧怎麼養軍隊?只有搶劫,勒索,追贓,那就始終是個破壞性的力量,沒能變成一支建設性的力量
有破壞無建設,有流寇無根據,有夢想無計劃
幹部決定一切——斯大林
性格使然,時代使然。
李自成並不是一個合格的領袖人物,同樣的道理也可以適用於中國曆朝歷代的任何一個率領聲勢浩大的農民起義卻沒有成功的領袖。包括同時代同時期的張獻忠。大順軍是農民軍,管理相對正規軍而言而言鬆散,每個人都是有自己各自目標的(立軍功陞官以得到更好的俸祿),於是便出現了拿百姓當敵人領軍功,追殺逃亡或投降明軍的情況(簡直反人類啊)。對於這樣的情況,李自成非但沒有管制,反而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可能是自己也對明朝有著強烈的恨意),導致情況持續加劇。實際上明軍打不過大順軍普遍是因為戰鬥意志問題,而不是戰鬥力或者是別的問題。你非得我死,我還不得拼了命和你幹麼,這是大戰中沒有必要的傷亡。而攻陷北京後,李自成又以強迫的手段搜刮一切可以搜刮的東西(比如陳圓圓),對本已歸順的明朝眾臣實行各種各樣的嚴刑,這兩點也是吳三桂降清的原因。你可以說他缺乏經驗,但同樣起義成功的劉邦、朱元璋和暴力執法而起義失敗的項羽不就是李自成的鏡子么。為什麼明明有前人的經驗卻還要走失敗者的老路並變本加厲呢?我想把他歸結於性格問題。入了首都知道文臣少,為什麼不昭告天下自己是個和平主義者,是個馬列主義者,望大家不必驚慌,以招攬人才呢(實際上,中國曆朝歷代的文人都源於三大出處:朝廷內,富貴人家,隱士)卻要對原本已經歸順的文臣施以酷刑,讓原本已經夠分裂的國家更加分裂。
時代或許也是原因之一,牛金星這種人物,相比較同為舉人的左宗棠甚至是同為李自成門下的李岩可以說是差遠了,放在其他時代可能就是一個教書先生,能在李自成手下文臣名列前茅,我想將原因歸結為:明朝名士並不算多,名將、軍隊也不是最強。可能這也是李自成最終敗給清朝的原因。
本質上因為沒有及時轉型,從純粹軍事化的流寇轉變為與具有治國經驗儒士的合作。而這種不合作導致結果就是一方面缺乏有效的治理國家人才,軍事將領再掌握權柄後肆意胡為;另一方面作為政權穩定的最重要階層士大夫階層對其喪失了幻想,徹底反目。
這種情況下,就逃不脫流寇的命運了。
看過明史,加一條,李自成在攻入一個敵對城市後如果兵員不夠,會把青壯年勞力組建成軍隊(大部分是普通農民,小工商業者,地主或者官員基本已經被殺),這個軍隊是在自己軍隊的前面也就是打頭陣的先鋒。讓這支先鋒與官府的正規部隊拼殺。這支「農民軍」往前是官兵的刀,往後是李自成的刀,怎麼也是死。
另外,「李家軍」無基地,無給養。就是到處搶,走到哪裡吃哪裡,與流寇,蝗蟲差不多。到處搶劫年青女人做隨軍妓。每次打仗前,必然喝酒享樂,出發前殺光的有婦人。打不過政府正規軍,就當小人,反覆投降。
他也就是運氣好,碰到亂世,武將想留著他給自己壯勢力,要麼就是各地武將有嫌隙給了他機會跳了這麼多年。。我認為,跟張獻忠一樣,都不是好貨色。
放到現在他屬於黨建不行吧……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你說闖賊佔了哪條?
推薦閱讀:
※明朝小冰河時期都有哪些現象?
※為什麼當年明月的玩笑話「日本戰國時代就是縣長和縣長打」被部分人拿來諷刺這段歷史?
※假如太平天國推翻清朝,中國社會歷史會變成什麼樣?
※物理學界上有什麼凄美的故事?
※嘉靖帝那麼聰明的一個人,為什麼會信道信長生以至於做出那麼多荒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