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是崇禎皇帝,應該怎麼做才能避免明朝滅亡?

看了姚雪垠的《李自成》 感覺明朝滅亡有很多原因,蝗災、大旱、李自成造反和清軍的戰亂等客觀原因,當事人崇禎皇帝可以有力挽狂瀾的機會。
請問,以現代的角度和思想。假如你是崇禎皇帝,在當時的條件下應該怎麼做才能避免明朝的滅亡,做一個中興之主? 謝謝,真的很想知道!
可以結合自己的經驗和閱歷來回答。最好以第一人稱從如何與大臣相處、經濟、政治和軍事等多方面回答。重點是【假如你是崇禎皇帝】
PS:我不是新華字典,所以寫的不太正確的地方希望大家不要太深究,謝謝思密達!
------------------------------------------------------------------------------------------------------------------------------------------
謝謝大家的回答
為什麼提這個問呢,因為生活就像打牌一樣,不管拿到的是好牌還是爛牌都要打下去,如果不幸拿到的是一副很爛很爛的牌 結果卻可以出人意料的贏牌的話那就體現了打牌人的能力。所以假設自己是崇禎皇帝,憑自己現有的本事如何可以贏? 想從裡面學學經驗,藉機學習、理解和體會一下大家的心性!


很多人說,明朝亡於內訌。還有,人的性格很難改變。

引用上面聽雨人的話:
「他對臣子極其的刻薄寡恩,極頻繁的諉過於下。
他每下一次罪己詔尋借口必殺一重臣,每失一城必殺守將。甚至有到任十天就殺主將的惡劣例子。事有不順,必有大臣死,無論他是否有過錯。」

這一點就不是他英明不英明的問題了。
作為一個處於政治中心的人物:第一沒有擔當;第二沒有團隊凝聚力;第三不能控制情緒;第四待人過於苛刻;第五沒有識人之明;第六不聽諫言。
這幾點,都將成為他的致命缺陷。
如果是太平盛世,沒有重要事件,沒有大的轉折點需要他判斷也就罷了。如果有,碰到崇禎,除非敵人是豬且很弱小。顯然他很不幸運,碰到了狼。
而他的不幸運,也成了千萬同胞的不幸。

還有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在崇禎剛剛登基的時候,其實大家(天下人)是滿懷期待的。
只是他做錯了太多事兒,明眼人看出來他不是一個好老闆,自然不會在再他手下待。這一點兒也不能怪那些大臣,我們沒有處在他們的位置,所以也很難體會那種朝不保夕,對了是錯、錯了更是錯上加錯的情形。

崇禎雖然努力,可是他一些特點其實和袁紹很像(例如官渡之戰後的田豐)
所以,因為這種性格,以及沒有擔當,眾叛親離,最終滅國,基本是他的宿命。
最最重要的一點兒是,古往今來,凡是能夠成就大功業的。哪個背後不是有一大群的追隨者,危難當頭,即使為君身死以身殉道,也毫不猶豫。(你提到袁崇煥?那你覺得,他是忠於大明,還是忠於崇禎?)
崇禎他做不到,他一直在孤立眾人,一個人向前沖。這一點兒是不對的,因為他在這個時候,忘了自己是老闆,不用做苦力活。他要做的,是讓大家團結友愛,共同發展進步。

拙人拙語,有說錯的地方,還請指點。


鍵盤俠就不要來秀了。
評價一個人,不僅要看他行為的動機,更要看他行為造成的結果。動機,是你的主觀因素;結果,是主客觀博弈之和。如果動機沒有把複雜的客觀因素格局參考在內,那麼你的動機再怎麼光明正大,也是可笑的。
當年,意氣風發的「蔣青天」整頓上海,手舉大棒,一時間上海官場、商界人心惶惶。
一位「有識之士」對小蔣說:「閣下若想立威,就先拿大魚開刀。小魚殺得再多,也是不足服眾的。這裡謹獻上杜公子的一二證據。」
於是,杜公子被逮了。
杜月笙對小蔣說:「我發現了一條更大的魚,閣下敢不敢開刀呢?」
正要開刀,孔公子說:「我也發現了一條更大的魚,不知道閣下敢不敢開刀呢?」
於是「蔣青天」收拾收拾東西灰頭土臉的離開了。
試問,你是蔣經國,如何破局?而明末之局,較民國有過之而無不及。一桶渾水,你再倒進多少杯清水,也是渾的。
身在局中,豈能破局?於是救前則死後,救後則死前。救左則死右,救右則死左。無所不救,則無所不死。一個外憂內患,毛病頻發的局,看起來規模宏大,其實是一盤散沙,可以分批吃掉。
所以,後金的崛起和共產黨的崛起都不稀奇。
所以,當曾經的小個子向你真正宣戰的時候,他居然沒有遭到一次重挫。而大個子被打得滿地找牙,居然毫無還手之力。每次大個子想主動進攻,結果只能被動防禦。這樣的大個子只能欺騙鍵盤俠而已,又豈能騙過那些精於算計的人?
有人說崇禎好殺,好廢首輔,但是崇禎能不殺、能不廢嗎?即便不殺不廢,又能如何?
而你只知道崇禎殺和廢,那你知道崇禎為何要殺和廢嗎?一個生意受挫的老闆,去聽一個成功的企業家的演講。那企業家說道:「我從來沒有強迫員工加班,但是員工們都主動加班。」於是該老闆「恍然大悟」,回來對員工說,要求員工要主動加班,時時給員工作「主動加班」的思想工作。結果,公司業績更差了。因為他只知道別人的員工主動加班,卻不知道員工為何主動加班。
崇禎的最後一個首輔提拔得最快,臨事生變,以至於其人被李自成痛罵一通。崇禎為何要提拔一個沒有資歷的人?為何這個新晉的首輔爛得那麼快?為何崇禎和這個官場有那麼多矛盾?所謂的團結官場,為何官場不團結?這些官場鬥爭天生就有的?為何幾代人都解決不了的問題,發展到崇禎階段,反而能「解決」?你只看見股市在這一天崩盤了,所以就是這一天的問題?儘管崩盤是確定的,誰知道在哪一天崩盤呢?
而有人讓崇禎遷都,更是上帝視角。崩盤這一天來得如此突然,他要是知道,難道要你教嗎?甚至,當時的輿論是不承認崩盤的。誰敢說大明帝國要崩盤了?在主流輿論看來,這就是找死。另外,崇禎想遷都就能遷都了?真把遷都看成兒戲了。遷都這種國家大事,違背主流輿論,強行遷都?
官僚的土地、資產都在北方,如果遷都,土地能帶走嗎?北京不是首都,其周邊的土地價值還能有多大?帶著資產去南方,必然引人注目,這些資產從哪裡來?崇禎看見官僚有這麼多資產,會不會大動殺心?資產扔下,必然有人起鬨,造成動亂。這些都是遷都的死穴。遷亦死,不遷亦死;送死,不如等死。
江南的富人稅收不上來,崇禎也無能為力。更何況信息是被官僚壟斷的,如果官僚只向崇禎提供處理過的信息,那崇禎連決策的材料都沒有。
至於上帝視角,本身就是意淫,就不要在意淫上繼續意淫了。意淫本身就是對歷史的不尊重,對結果的不尊重,對客觀局勢的不尊重,對現實的逃避。不管做什麼事,只要不務實,就是在自掘墳墓。
官場不合作,因為明末官場較之民國更盤根錯節。官場是爛,但是你注意,崇禎是官場的核心,沒有官場,崇禎什麼都不是。誰都可以不要這個官場,而崇禎不可以。
崇禎和蔣經國一樣,反小貪不反大貪,小貪不服。反甲不反乙,甲不服。一反,牽動的不是一個人,而是整個官場。崇禎能把整個官場一鍋端了嗎?而且你反官場不反皇家,官場也不服,把你皇家的辮子揪出來,皇帝還做不做了?崇禎除了和官場眼睜睜耗著,時不時一個下馬威,還能做什麼?
毛澤東反貪,因為毒在他的腕上,所以斷腕。而毒在他的腹心,他還能把心肝挖出來不成?把毛澤東和蔣介石換一個位置,歷史不會變樣。
蔣介石反共,因為毒在他的腕上,所以斷腕。而毒在他的腹心,他還能把心肝挖出來不成?所以真正的毒,是沒人敢反的,反而被人們接受而合理化,顯得有些可愛了。
這就是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竊鉤者,誅了你,你又能如何?而竊國者,他要是不做諸侯,誰敢做諸侯?


一個已經完全爛掉的官場,以爛止爛,以貪止貪,如何止?同理,這樣的渾水裡,又能容下多少清流?
而且,你若是崇禎,處在這樣的渾水中央,又豈能長期保持清醒?如同蔣介石屢出昏招,他若不出昏招,就不是國民黨的大佬了。
對於評論區,我再強調一下,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格。你的所作所為,特殊人格佔比較少的部分,環境人格佔大部分。所以毛澤東的種子長在國民黨的土壤里,是無法在土壤的病毒中保持健康的。蔣介石若處在毛澤東的土壤下,也會成長得很明智。這就像劉邦的豐沛集團,為什麼能出那麼多人才?環境使然。為什麼努爾哈赤之後能出現皇太極、多爾袞?環境使然。為什麼香港彈丸之地能出那麼多明星?環境使然。人的主觀能力的差距,是遠遠不如客觀條件的差距的。所以努爾哈赤死了有皇太極,皇太極死了有多爾袞,這並不是偶然。他們所處的環境不斷推動他們發展,而他們的環境容不下蠢材,每個人都不是省油的燈,才能在這樣的環境里生存。
而崇禎的大環境容不下天才,任何天才都會被官場扼殺。官場的爛不是說官場是傻瓜,他們雖然不辦正事,但他們清醒得很。誰要動他們的蛋糕,千萬雙眼睛不斷掃描著。那他們為什麼不辦正事呢?沒有客觀因素的推動,個人意志是脆弱的。他們不辦正事,因為辦正事就得死。不辦正事就是辦正事,辦正事,你是想先辦哪位的「正事」呀?
為什麼崇禎就加了那麼點稅,黎民就活不下去?黎民活不下去是因為土地被吞併,而稅是按土地面積收的。如果要繳稅那麼多,必然有很多土地,又怎麼活不下去?既然沒有那麼多土地,為何要繳稅那麼多?這種典型的官場組織渙散的問題,才是重點。命令下達非但不執行,還反執行,這種普遍現象,民國都望塵莫及。而無論閹黨,或東林黨,對貪污都避談、淺談、繞著彎談。一棵梨子樹,是長不出葡萄的。圓梨子與長梨子互斗,也不會改變他們相同的本質。
許多鍵盤俠不理解大環境對歷史的推動,而常常無限拔高個人在歷史中的作用,這種英雄情節,是無知的。如果個人可以挑動大環境的格局,歷史中就不會產生大環境了。大環境還不強勢的時候你都挑不動,大環境隻手遮天,你反而挑得動了?沒有良好的大環境,再怎麼天才,也會淪為蠢材。可惜你知道多少天才,不得不淪為蠢材了嗎?
這就像那些在股市中逆勢而行的蠢材一樣,認為在熊市中做多賺錢,才算真正的英雄。而個人若能抗衡熊市,就不會有熊市了。稍有幾個運氣,則得意忘形,最終溺死在熊市的洪流中,泡沫都吹不起一個。
我想我是時候遠離知乎,保障智商了。在這樣的鍵盤俠大環境中,我能出來走兩步,都很唏噓。


崇禎皇帝本來就不該亡國啊!


他非常非常非常容易做到,只要南遷


首先,南遷(逃)歷史上也不是頭一遭,東晉司馬睿,南宋趙構,南遷之後都延續了國祚。也沒有背負萬古罵名。趙構逃的還極其狼狽,所謂「搜山檢海捉趙構」。
你要說當朝天子逃命,也是有的。宋徽宗見金兵勢大,傳位欽宗後,借口去進香拔腿難逃,後來金兵退得快,老爺子沒走了,不想金兵殺個回馬槍,這才被金人捉了。

其次,崇禎南遷有三個無可比擬的優勢

優勢一:有天然合法性,君不見南明幾個小朝廷為了爭這個君王的位子,大打出手,內耗驚人。崇禎南遷具有天然合法性,可以避免各自為戰,互相拆台。

優勢二:當時北方已經疲敝,民生極其艱難,所謂兵連禍結。即使讓給李自成,也是個爛攤子。而且闖王打仗厲害,但沒有行政管理的能力。把北方讓給他,他也沒有能力吃下。到時崇禎大可以在舉兵殺回去,「江東弟子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優勢三:這是千古以來獨一無二的優勢。明朝在南京有現成的行政班子
成祖遷都北京的時候,在南京留下一套現成的行政班子,六部俱在(北京南京各有一套「六部」),崇禎南遷之後可以馬上展開建設,這當然祖宗的遠見,它給子孫備下了極強的後手。

三個優勢決定了崇禎比前朝那幾個南遷的君主有太多優勢,只要南遷,決不至於亡國啊!

那,南遷有時間嗎?

正史上有句我等票友都熟知的話:「傳庭死,明朝亡。」,孫傳庭在潼關戰死標誌大明氣數已盡,無力回天。可是孫傳庭戰死離李自成攻破北京有足足五個月,完全有時間南遷啊。如果調回當時最後一之力量(吳三桂的關寧鐵騎)對抗闖王,能夠爭取的時間更長,南遷有完全充足的時間。

那,有人提過嗎?
山呼海嘯啊,例子太多太多,這裡就說一個人——他的枕邊人,周皇后

周皇后曾勸過他:

後性嚴慎。嘗以寇急,微言曰:「吾南中尚有一家居。」蓋意在南遷也。

「吾南中尚有一家居。」 ,我們在南方還有一個家啊!

周皇后死前對崇禎說:

後頓首曰:「妾事陛下十有八年,卒不聽一語,至有今日。」

崇禎亡國,簡直不可思議吧!

=============================================

看了幾個評論,很多人似乎認為是崇禎自尊過大,這個似乎可以商榷。
光說崇禎南遷就可以避免亡國似乎有敷衍之嫌,那崇禎為什麼走不了
我是票友,在野武將 @殷守甫說我理解有誤,我相信如果殷先生如果可以抽空談下,相信大家可以收穫很多。PS:在野武將是個非常值得關注的用戶哦。。。

=============================================

首先崇禎是個非常聰明早熟的人,十幾歲的少年天子就智除魏忠賢,比我們一般人真的是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崇禎肯定知道要逃,他是走不了,最主要的原因的臣子無法表示贊同。一提及南遷,總有大臣占著道德高點反對。崇禎恨極了這些故意搗亂的大臣。他留下那句著名的話。

吾非亡國之君,汝皆亡國之臣。。。。諸臣誤朕也。

1644年2月,(孫傳庭此時敗亡)大臣李明睿私下向崇禎建議以朝聖之名(去山東曲阜拜孔,然後讓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來接崇禎逃到南方)南遷,崇禎首肯,但表示臣子不會贊同

「汝意與朕合,但外邊諸臣不從,奈何?」。

李明睿建議繞開戶部(拜孔,以及護駕的按例要戶部出資)由崇禎發皇銀內帑。崇禎駁回,這事擱到戶部公議,最終就像以前一樣流產。

幾日之後,有臣子提議送太子去南方,大臣光時亨激烈反對,說不可陷太子於不孝之地,崇禎據說氣得發抖,但最終無可奈何。後來的南明小朝廷因為阻君南遷,將光時亨棄市。

最後一個機會,是國子監祭酒出身的李建泰在前線陣亡,給崇禎的遺書建議南遷。仍然因為諸臣的反對,拚命喊的那句「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而作罷,註定了煤山上吊的悲劇。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崇禎根本沒有台階下,大臣也不管崇禎死活。

那,為什麼大臣如此給崇禎搗亂呢?

崇禎雖然宵衣旰食,減奏撤樂,下罪己詔。符合儒家系統對聖君的標準,可是他對臣子極其的刻薄寡恩,極頻繁的諉過於下。
他每下一次罪己詔尋借口必殺一重臣,每失一城必殺守將。甚至有到任十天就殺主將的惡劣例子。事有不順,必有大臣死,無論他是否有過錯。

如果南遷的時候有人附和,南遷之後,必定殺之平息輿論,(南遷之後,肯定要反思為什麼失地,為什麼南逃。國祚可以延續,輿論蜂起是逃不掉的,加上「西湖歌舞幾時休」這樣詩句,必然朝野洶洶)。崇禎以聖君自居,有委過於下的習慣,即使有人甘願當秦檜給崇禎鋪台階,總不會有人願意向菜市口報道吧?
另外,還有于謙,徐有貞的故事。附議南遷,如若京師未失,奸臣這個帽子是摘不掉了。

大臣和君王離心離德,此時崇禎君臣可謂「君視臣如草芥,則臣視君為仇寇」。
崇禎在最後之時,曾經懇求臣子獻出積蓄救國。可大臣變著方的不睬他,有獻年奉的(明朝工資極低,大家都主要靠灰色收入,這是不成文的慣例),有在家大門貼張「此物出售」的條子號稱「毀家紓難」的。反正就是絕不掏錢。後來李自成攻破北京,抄家抄出來數萬兩,甚至數十萬兩白銀的都不在少數。
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宮裡的宦官一張張銀票往外拿,感動的崇禎眼淚直流。這也是後來崇禎重新啟用宦官的原因之一。

當然,臣子看懂了崇禎喜歡殺屬下躲避責任後,故意與他搗亂也往往只是保命。
最後兩任首輔陳演、魏藻德,拚死反對崇禎與李闖議和,激烈阻止調吳三桂拱衛京師,都是看見了前幾任的故事呢。

=============================================

我只是個小票友,所以找了一個「普世」一點的視頻給大家。分享精神就到這裡了。鞠躬!

羅輯思維_20140227_崇禎為什麼跑不了(點這裡!!!點點點。。。)


哪有那麼複雜?
崇禎的職位是個皇帝,
皇帝的工作就是選能任賢,
干好本職工作就行,
一個外行操那麼多閑心幹嘛?

我是崇禎的話,
我只需要任命洪承疇總理內閣全權,負責巡撫總兵以下一切人事,掌管京城以外所有兵馬調動,我的工作就是替他背書擔責,確保他的權威。

洪九亨這麼牛逼的漢奸,為啥不能為我所盡用?不就是功名富貴么?都給他。再想辦法讓劉宗敏當我的戶部尚書,替我去大地主大官僚家裡打秋風搶銀子。時間長了大家不滿的聲音多了,就把劉宗敏砍了,換個牛金星繼續搜刮,時間長了再砍再換——就是漢武帝的法子,很靈——讀書人拉不下臉來幹壞事,就讓反賊干,有些壞事兒,必須有人干。

劉鐵匠打仗不錯,可是抄家搶錢更厲害啊,這麼牛逼的人才,就是大明的理財能手啊,為啥不用。

找個女兒,不管親的乾的,送給皇太極當老婆,納個歲幣通個款。把滿洲大爺養胖了,自然不喜歡騎馬拎刀砍人了——求和使者就是孫之獬,這哥們兒沒啥節操,肯定能讓滿洲大爺滿意。——等洪承疇覺得國家穩定了,再干他丫的。

滿洲大爺不就是想要美女金錢寶貨么?咱給他送,還用著進關拿命搶么?有了銀子田莊美女,當了老爺,誰TM還願意拎著腦袋騎馬砍人?

然後我自己躲進後宮淫樂就行了,其他咱也不懂——有銀子有能人,大明何愁不興?


題主表述不明確。

假如我是崇禎。

是1627年的崇禎還是1644年的崇禎?

如果是1644年,北方確實是保不住了。但是站在崇禎的立場上,他也不該南遷!司馬睿,趙構不需要為西晉和北宋的滅亡負責,他們可以在南方重建朝廷。可就像李隆基沒有資格領導大唐平定安史之亂,朱由檢到了南京還有什麼資格領導大明?半壁江山丟了,不需要負責任嗎?真以為皇位神聖不可侵犯啊!

崇禎只能弔死在北京。

但是在死之前,他如果讓太子去南京或者指定一位年長藩王為儲君,大明的確能在江南苟且下去。
可是崇禎一開始沒想到京城這麼快被攻陷,京城被包圍又不是頭一次,堅守待援畢竟還有一絲希望,他不願意冒風險讓大臣們有機會另立中央。

所以,站在1644年的崇禎的立場上,他所做的並沒有什麼錯。

如果是1627年,只要堅持避免兩線作戰,與皇太極議和就行。

如果不是後來出了一大批漢奸,滿清哪有實力和信心去吞併大明。


換作是我,可能閹黨都沒時間滅。
The winter is coming.

1627,崇禎元年。
不要去剿滅白蓮餘孽,
不要去清算魏逆賊閹,
不要去詔止蘇寧織造,
不要去理會寧錦鏖戰。
The winter is coming.

趕緊在全國推廣紅薯、土豆,以及玉米的種植。
The winter is coming.

隨即就是無窮盡的嚴冬、赤旱、鋪天蓋地的蝗災,以及蕩滌一切的水災。嘉興府絕收、湖廣絕收、延安府絕收、京畿絕收,餓殍遍野,匪盜四起。
The winter is coming.

禁私娼,設官妓;
禁賭博,發彩票;
禁酒坊,改公榷;
殺巨富,減徭賦。
The winter is coming.

效成祖事,開海禁,售絲綢陶瓷於四海;
移民交趾,伐雨林,販罌粟鴉片至西歐。
向海要糧,免漁稅,獲黃魚馬鮫於東海;
准自留地,不交租,屯土豆玉米在地窖。
The winter is coming.

想做什麼、該做什麼,和能做什麼,是三個完全不同的範疇。這點在今天,以及在明思宗朱由檢的年代,其實是一個道理。
無論朱由檢想做什麼,抽絲剝繭,他得把問題的根源找出來。

明實亡於流寇。
流寇無非吃不飽飯行將餓死的災民。
剿寇需要軍隊。
軍隊無非發不出餉行將嘩變的流寇。

明實亡於黨爭。
黨爭無非帝國取士厚此薄彼的惡果。
一個純農業國,官僚關心的卻不是百姓吃飯。

明實亡於邊患。
如果相比唐末五代、宋室南遷、清末民初、八年抗戰,這點邊患,嗤

明末是死局啊,同志們。但不是最死的局。
比這死得多的局也有人解開過。
解得開,朱由檢不但不用死,而且有希望爭取「千古第一中興名帝」的稱號!

梗在天災。
那就備荒備災。

至於黨爭、邊患、軍紀廢憊,假備荒之名順手就做了。,沒必要再立名目,單開一局。


南下聯絡髡賊,將兩廣之地割予澳宋,條件是澳宋出兵剿滅東虜。壓制東林黨,將江浙之地的賦稅也包給髡賊,條件是幫助編練新軍,用新軍鎮壓闖賊。搞內部改革,學習澳式官制,引入澳洲技術,滌盪官場陳腐。

雖然這樣搞也免不了讓髡賊佔了大明的江山,但是好歹能續上二十年的命,而且朱由檢本人也能混個政協委員噹噹,不至於家破人亡。


無法避免。
且不說這個滅亡的必然性。
就問一下,
你家婆媳關係你調解的如何?
你自己的執行力如何?
辦公室能斗的過誰?
團隊的驅動力如何?
如何判斷自己手下的人有沒有給你下套?
怎麼知道誰信得過?
不說全面,在自己專長的地方能否獨當一面?
沒經費沒人的情況下能不能搞完一個項目?
談項目的時候突然窩裡反能不能鎮得住?

這幾條都搞不好,你還妄圖去救大明於水火之中。


打擊閹黨但不除盡以制衡東林黨;一定南遷不歸罪臣下。把袁崇煥和吳三桂調走,越遠越好。南遷之後,拷掠貪官。


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鬥。


太簡單了
在剛登基的時候,派錦衣衛去銀川驛站,找一個叫李自成的馬夫,把他幹掉。
happy ending


首先,這個問題,我們需要了解明朝為什麼滅亡?

其次是題外話,姚雪垠歸根結底是小說家不是歷史學家,成名後驕傲地寫的幾篇歷史論文,被大家顧誠以「商榷」之名回擊地不敢回應。

回到本題,崇禎應該怎麼做?

一個王朝走向最後,一定是昏君奸臣當朝,積重難返,苛捐雜稅。但明朝並不是那樣,雖然明朝末期也是政治黑暗,但其實皇帝的奢侈度都比漢唐宋低得多。雖然強取豪奪、苛捐雜稅也不少,但沒有我們固有印象里那麼多。

這麼說,天啟駕崩之前,苛捐雜稅雖然很重,但還是可以控制的,但崇禎之後,明朝才是真正的覆亡,為什麼?因為奪取百姓和朝廷的錢的,不少內部,而是被一種叫「資本」的東西奪走了。

順便推薦魏斐德的洪業(上下) (豆瓣),裡頭對這方面有些描述。

下面我再引用一點別人的文章。

從海上貿易的規模來看,明朝的海運貿易規模應當是在宋代之上的。而且宋代同樣沒有倖免,也一樣被輸入資本所剝削。可以說宋代經歷幾次重要機遇,都沒能把握住收復北方。很大程度上,滅亡真實原因並不是文官集團的懦弱或者缺馬之類的借口,其實是輸入資本的剝削。由於貿易地位上的天然優勢,明代在進出口貿易上,處於完完全全的入超地位。就是出口遠大於進口,貿易優勢巨大,資本不停流入,當然主要是白銀。南洋的商人,還有經由印度西北口岸,往紅海經地中海貿易到歐洲的商人,他們當時有什麼東西可以出口給明朝?除了弗朗機和一些印度香料外,幾乎沒有。

而明朝出口的紡織品,陶瓷,茶葉,競爭力無可匹敵。因此,白銀當然會持續不斷的流入。白銀作為主要硬通貨之一,持續流入帶來的後果就是通脹。貨物流出,白銀流入,無法阻擋的結果。當時織造局已經有幾百人集合的手工作坊,必要時可以召集上千人規模,據考證,是已經有所分工的,效率很不錯。而且朝廷所有的織造局並不是主力,民間作坊大規模興起,貿易商戶很多。因此,東南沿海,得到了源源不斷的輸入資本。最關鍵的事情是,最初這些資本,不上稅。

明代的稅收結構比較落後,以農業稅為主。萬曆也曾經重視過商業稅這個問題,往發達地區派過許多稅務監督。但是,有功名在身的,不用交稅.....而稅檢也免不了碰上各種糖衣炮彈。因此實際上徵收商業稅,在明代被變形為針對國內流通的小工商業和小買賣人的重稅。而大宗的海上貿易資本則享受超國民待遇豁免權。

明朝初期,沒有什麼白銀,靠的是沒有保證金的紙幣,很快就變為主要靠銅錢了,因為那時候禁止開採銀礦。但是銀子的信用依舊好過銅錢,到了海上貿易繁榮時期,日本和墨西哥等地開採出來的銀礦,源源不斷的流入國內。明朝實際上基本變為銀本位。而萬曆時期,重新開設礦監,開採國內銀礦,也更加加大了白銀的數量。此時,一條重要的改革方案出台了。

就是張居正著名的一條鞭法......張居正那條鞭啊,啊不是,張居正的改革制度,實際上是將徵稅基本全部改為流通貨幣,取消各種實物抵扣,明確賬目和審核監督,任務預算等。大大提高了朝廷收入,降低了中間做手腳,賬目混亂的事情出現率。很可惜,這條條款大大充實了萬曆國庫的同時,也給明朝的滅亡埋下了重要導火索。當硬通貨轉變為白銀之後,明代的稅務官僚們對農民們不再接受銅錢,主要收取白銀。而白銀匱乏的農民階層,尤其是西北那片,全都得找人兌換白銀才能交稅。因此,兌換白銀,成了白銀資本集團又一個重大牟利機會,而且經過一定操作,可以規避許多稅收,又不讓稅檢難做人。

高峰期,西北往東南跑生意的人,個個都有兌換白銀的副業。沿海白銀資本盤剝他們一重,他們再盤剝內地農民一重。這是流民產生的初期導火索。而沿海白銀資本利用貨幣流通優先地位,資本力量,對土地進行大規模購買。也是無地流民的重要起源。

當階層分化開始的時候,白銀在資本家階層,還有地主,比如明代的那群藩王們手裡,是不停的通脹。而在中下階層百姓手中,卻是不停的緊縮,稅務的盤剝和購買定價權的差異,使得財富分化往極限走去。而官僚階層,比如東林黨等貨色,極力的阻止了稅務制度的徹底改革。因此,白銀在南北地區冰火兩重天。

在剛開始的時候,還能有些許流通出來。因為資本集團購買物資,土地,各種服務,使得白銀還有一些流通。但是那個時候,白銀屬於通脹期,通脹期間,提前購買者是佔便宜的。而後來,日本率先閉關鎖國,白銀來源少了一部分。而白銀資本集團的資產負債表擴張也達到了一定程度,開始放緩。

這下子可慘了,白銀一下子由通脹轉變為通縮。在北方地區尤其通縮的厲害。白銀資本集團開始積極儲備白銀,作為保值貴金屬。而越儲備,就越升值,北方就越缺乏白銀,越通縮。一通縮,白銀就難以完成稅收,小工商業也開始大規模萎縮.........而由於權力結構和稅收制度,更沉重的壓力開始壓向中下階層。於是,惡性循環開始了。

中下階層壓力越大,白銀越從他們手中通縮出去。他們越通縮,白銀資本集團的議價能力和話語權,以及掌握的生產資料就越多。再循環回來,中下階層可使用於產生經濟物資的生產資料和條件就越少,就更通縮了。

反覆惡化之下,終於發生大規模的崩盤。天下皆歿,覆水難收。白銀的先通脹,後通縮,一前一後,傾盡天下。白銀資本運用自己的能力,也使得朝廷稅源越來越少!實際上,大旱,後金,乃至於鼠疫,都只不過是駱駝背上的一根草而已。白銀資本,早已將大樹內部慢慢蟲蛀空了

這些都只是高潮的前奏,真正值得研究和探討的事情,更多屬於大災難下,各個國民階層所作出的不同的選擇。在社會分配製度的主要推動下,明王朝走向崩潰。在這個過程中,白銀資本集團做出了什麼樣的抉擇呢?在明朝廷極度缺乏白銀饑渴白銀,需要大量資金做事的情況下,大資本家們寧願死死抱著自己的白銀,也一個子兒都不借給崇禎。

李自成在北京就血腥徵收了一批人,相當一部分權貴家破人亡,一貧如洗。相信他們臨死之刻,只會默默的想,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借一半給崇禎和比起被人用屠刀搶走一半,豈不好太多了?可惜這世上沒有後悔葯吃。

一個是僥倖心理,認為即使改朝換代也可以投靠新老大,卻沒有想過,積累多年的憤恨,貪婪的屠刀,對不公的控訴,怎麼可能輕易放過他們?另外一個是外逃心理,北京丟了,我去南方行不行?行,當然行。我帶上全副身家去南方,損失不了多少,比捐一半給崇禎強啊,到了南方,又是同樣的兩種思路,別看明王朝有很多有骨氣的子民拚死抵抗,被屠殺。實際上,還有很多,登船逃亡東南亞。

這叫什麼?這就叫做負方向博弈,如果要他們立刻在眼前損失部分利益,以免疫很可能即將到來的重大損失。那他們寧願做出負方向選擇。因為崇禎和朝廷沒得選,他們有的選可以投降,可以跑,或許最後結果一樣慘烈,但一方概率為零,自己這邊無論如何還有部分幾率全額逃脫。

科學事實證明,博弈雙方的主要籌碼並不是強弱,而是幾率,幾率佔優的人,大多數時候都處於博弈優勢方。最終,在資本利益的博弈下,中華民族最終得到了一個幾千年來最慘痛的結果,最糟糕的事情。那就是滿清入關


這是我知乎的第一個回答。

影響中國古代政權穩定的因素無非是上層建築,經濟基礎和外族入侵。(不過在前二者矛盾不大的時候,基本是我大中華吊打外族。。)

文官和武將是國家日常治理和軍隊的實際執行者和掌控者。(大概就是這個意思你們懂的)。而到明朝由於朱元璋制定的制度和時代思想的禁錮,皇權空前壯大,壓制了自下而上文臣和武將篡位的可能。在設計國家制度之初,太祖太宗都細心地考慮到了對臣的束縛。

所以有明一代只有混賬皇帝,只有臣子弄權卻無篡位的事發生,比如張居正,楊慎父子,等等。

為什麼要談這些呢?因為這涉及到中國封建朝代政權發展的成熟程度。到宋明,對一個穩定政權威脅較大的因素——武官被打壓得抬不起頭。(心疼狄青 岳飛 戚繼光這些將軍,好男不當兵,多麼諷刺又多麼痛心!)文官系統自身不斷完善和發展。(由於君權的加強和相權的削弱,文官們開始不自覺報團對抗皇權。因為皇帝一紙詔令便可以讓你遠竄嶺南。)

發展到明朝,由於崇禎皇帝祖宗,太祖朱元璋已經廢了丞相,皇帝權利毫無對手可制。皇帝之下即六部。而皇帝怎麼管得了如此之多的要事。於是太宗設立內閣。請注意,此時這些內閣閣老品級都不高,身份也一直是高級秘書而已。

因為離皇帝近,機密接觸快,所以後來漸漸首輔被朝野視為相,即百官之首。(視為而已,大部分時候皇帝從未承認)

文官集團資質高得離譜,天下精英競爭激烈。所以皇帝在智力上常是弱勢。後來文官系統處理政務政務能力強大,有沒有皇帝國家都不會太大混亂。

可以說,明的政治體制決定了,統治階級沒有自下而上引發混亂的可能。

但是,無論誰是崇禎,明必須亡,也一定會亡。

前文說,明統治系統內部無下而上的可能,而且皇權無可制約。當皇帝,搞些改革,任些賢達,再提前一步把後世明的掘墓人們努爾哈赤和李自成等人籠絡或者殺盡,徐徐圖之天下自然太平?

理想很豐滿,站在後知後覺的穿越者角度來看,操作性也還可以。

但還是要看看明的時代,明本身,和崇禎可用的牌。

從歷史看,資產階級革命衝破封建是歷史趨勢。而明自身就是中國封建社會登峰造極的產物。明代表這個趨勢嗎?能代表這個趨勢嗎?
再者,直到崇禎時,誰能真正制定詳盡方案來救國?誰都知道國家將倒,但誰或者哪個真正的勢力在那時又能救國?
宦官?眼界氣量心胸能力用起來都坑爹。
文官(比如東林黨)?東林黨爭正反映了江南士族要權的渴望。誰能滿足他們的無限慾望與貪念?

明本身,宗室冗官驛站成了甩不去的大包袱。坑爹的募兵制度,武將世襲制度,無邊的開支。。。。。。這些都是娘胎帶來的腫瘤,寄托在明的四肢上。
而就是皇帝也不能自斷手腳。
(還有小冰河時期呢。。。)

崇禎可用的牌來講,話說他繼位之初就是鬥爭,繼位許多年後,也還是在鬥爭。。而你可知道什麼有名的政治家?可能為你所用志同道合的政治家。。?

其實幾句話就能說得清楚:
你如何撿回一個已經引發和代表雪崩效應的雪球?
在自縛其身的明制度面前你解得開那些繩索?
作為一個國朝延續兩百年的末代君王崇禎做得真有那麼差?你又何來自信能比他做得好?
就是你拯救成功了,這筆封建的進步還是退步的賬該怎麼算?

明不能不亡。


穿越回去,殺了萬曆?開個玩笑啦。大明王朝到了那個地步,天災不斷,流民匪患四起,關外大清虎狼厲兵秣馬,朝中高官互相傾軋,官僚系統腐敗無能,已是爛透的柿子了。上述是能直觀的看出來的。經濟問題可能就比較難於直觀的看出來了,建議看一下黃仁宇的《十五世紀明代中國之財政與稅收》,至少我從中看出明代經濟問題的癥結還是在於制度,稅率的定製不合理,稅收的繁雜多樣,官方不給予充分的稅收保障,專業人才和機構的缺失等,為大明經濟崩潰,最終走向滅亡,埋下了伏筆。額,說句迷信的話,大明276年,夠本啦,氣數,氣數呀。


一個積病百年的爛攤子,如船朽到每塊船板了,誰當頭都會回天無力。
再加上這位的倒霉個性,就算有萬分之一的機會,也讓他折騰沒了。
民富未必國強,特別是軍事強大,如北宋。
民窮未必國弱,如成吉思汗的元蒙,經濟從未發達,但軍事強大。


遷都,議和,割地,賠款,開放海禁,不要隨便裁掉驛站,盡一切力量幹掉農民軍。另外最重要的是不要被騙了以為一致對外就行了,記住攘外必先安內。什麼?你問我為什麼?我告訴你,是常凱申託夢告訴我的。。。。。。


崇禎皇帝只犯了一個致命錯誤,就是上吊殉國。
這種戰略上的損失,超過死掉100個袁崇煥。
因為南宋都可以獲得150年的國祚。

實際上,當時他還有一把好牌在手裡,但是他太脆弱了。

誠然,他在之前犯了很多錯誤,但是那些都不會導致明朝滅亡,僅僅是暫時失去一些領土和地方的控制權。
而稍微整頓一下內部,就可以拿回來。

因為當時整個國家都是姓「朱」的,老百姓們都承認這一點,廣大士人也都擁戴。
他當時還有整個長江以南,足以立國,足以收復北方。
而且南京本來就一直是南方首都。
他只要好好活在南京,然後找一個岳飛去打仗就行了。

當然,換了朱元璋朱棣之外的任何一個皇帝,都不一定能做得更好。
他的老師教給了他《資政通鑒》,就是沒有教給他祖宗開國的歷史。

歸根到底,還是他受儒家思想教化太深,以至於他無法做出重大決斷,受制於大臣們的意見。
而大臣們都是些腐儒,只會紙上談兵。從他們輔佐建文帝結果丟了皇位,就可以看出來害處。

管理一個國家當然是困難的。每天認真批閱奏摺都是個大問題。
但是,非常時刻,是不能面面俱到的,也不能怕犯錯誤。
這個時候犯一些錯誤是無妨大礙的,哪怕是殺錯一些人,以後給他們平反就可以。

崇禎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全局眼光,無法分清主次輕重去逐個解決問題。
他也缺少「獨裁」的勇氣。而那樣的時候,是需要他來獨斷的,不能僅僅聽大臣的意見。尤其是大臣們意見不同時。

當時的對策應當是「先安內後攘外」。
不應當著急解決關外的叛軍,只要有足夠的防禦能夠抵擋住就可以了。

先耐心把內部的起義軍各個擊破,然後積蓄國家軍事力量,再一舉蕩平努爾哈赤勢力。

雖然,說起來很容易,崇禎也肯定是聰明人,但是為什麼沒有做到呢?
就因為他太軟弱,滿腦子孔孟之道——就像馬英九一樣,想各方面都討巧,結果什麼也幹不成,局勢還更糟了。

如果有什麼大臣反對,就殺掉。以後給立個牌坊就是了。
如果一群人反對,就趁機拿下一部分,然後提拔另外的人。
如果政令不暢通,就實行軍管,直接控制軍隊和將領,完成執政。

他只要能從過去的錯誤中學到經驗,就能重複他祖宗一統江山的歷史。
可惜,他不夠堅強。

從另一方面看,他也是一個責任心很強的人。
實際上,他犯了那麼多錯誤,世人是不會責罵他的,這種情況都是奸臣逆賊背黑鍋。抓幾個人,搜出來家財,砍了頭就可以平息民憤。
皇帝對於王朝來說是至高無上的,哪怕枉殺了一大半大臣,只要之後政治開明,照樣人民擁護,世人愛戴。這種例子多了。(這個時候,儒家思想才能顯示出力量。)

所以,縱觀我國歷史,無論哪個王朝,都是自己把自己玩完了,而不是敵人。外部因素都是次要的。
南宋好好打,也能把成吉思汗干趴下。


從歷史政治角度,我肚子里墨水太少,且歷史教訓這東西誰也說不清楚,並不是非此即彼的。

所以,我仔細想了想若變成崇禎,大概我只能算是個合格的理工科老師,也只有把經典力學和大學物理還有微積分教給科舉學子們,若能造出蒸汽機開始第一次工業革命,大概李自成和皇太極想滅我大明就沒那麼容易了吧。。。。


其實辦法大家都懂,難點不在這,難是難在如何操作。
說實話,簡直是不可能。

單說軍事上,要贏就要避免兩線作戰,那就要和皇太極議和,但以明朝當時情況他就沒辦法議。
因為明朝和之前的漢人王朝不同,明之前,中原經歷過異族(元)統治近百年,明滅元而立。這就造成了明朝有一定的「民族主義",既因為曾經被異族統治而自卑,又因為驅逐異族而自豪,相當情緒化。使明代外交政策迴旋餘地相當小,要麼打要麼對面認慫,想大明自己認慫和談,不好意思,沒這傳統。主流思想就是,就算活受罪,也要死要面子。
像漢唐宋,打不過的時候,漢能去人和親,唐能借兵認慫,宋能交錢談判。而且是光明正大的干,主流思想都能理解認可。但明代要想干這個,滿朝官員都得瘋了一樣反對。英宗北狩時那麼危險,大家也不敢妄言南遷,于謙一站出來,立馬全體死磕也先。為啥開始打努爾哈赤要進攻進攻再進攻,因為還是面子問題,我堂堂大明怎麼能慫呢?
所以你看祟禎和談,只能偷偷摸摸的找楊嗣昌,陳新甲這種極少數懂事的商量,結果不小心陳新甲那漏了風聲,結果朝中立馬群情洶湧,無奈殺了陳新甲了事,和談就此不提。畢竟這種軍國大事想偷偷摸摸的辦,實在太難。

一個長期民族主義思想下造成的和談問題,已經如此積重難返。
更何況更加難以解決的財政,土地,制度等等一系列的問題。
只能破而後立。


攘外必先安內


推薦閱讀:

如何评价顾诚先生的《南明史》?
滿清是如何滅明的?
為什麼李定國不如鄭成功出名,更沒有民族英雄的稱號?
在中原淪陷後,東晉、南宋都可以享國百年之久,為什麼南明卻短短二十載即告滅亡?
南明為何不能像南宋一樣被承認為一個朝代,而只認為是一系列政權,主要是因為時間太短嗎?

TAG:明朝 | 歷史 | 文化 | 經濟 | 南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