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明末為什麼不遷都?

1616年,大金國成立。1618年,努爾哈赤發布七大恨伐明。其後連年征戰,更在1629年攻到了北京城下。最終1644年滅亡了明朝。
北京地處邊疆,滿清一旦突破長城馬上兵臨城下,實在不是一個好的都城。而南京作為明朝的早期首都,設施是完備的,也有戰略縱深以便跟滿清進行持久戰。那麼為什麼明朝沒有考慮遷都南京呢?


因為毅宗拒絕派太子南下,自己也不怎麼想南下。

具體記載可以看《明末農民戰爭史》轉引的當事人記載——蔣德璟閣老的《愨書》,因為原書不容易找。當時曾被廣泛討論的,是崇禎十七年二月項煜、李邦華等人公開推動的太子南下監國方案,已經形成了很大聲勢,「廷議俱言東宮宜往南監國」(蔣德璟語),但毅宗沒有答話,將其默殺。

至於崇禎十六年十二月和次年正月李明睿和毅宗密談的事情,因為毅宗根本沒有將其正式公開,我覺得可以說明毅宗最終不認可這個方案。從這裡還衍生出來一個黑首輔陳演的段子,說陳演不肯照顧毅宗的面子主動發言,都是宮闈秘聞,不足深論。

有很多現代人認為毅宗心裡是想南下的,只是被「文官」如光時亨輩阻撓了。這個說法的流行,起源於弘光朝廷處死光時亨的判詞,說他「時亨因李明睿不同聲氣,力阻南遷」。光時亨是復社名士,而李明睿是復社早年得罪過的人,聲氣不同,可能指此。從此光時亨成了一大罪人。其實這也不是文官集體在阻攔,而是文官內鬥而已。以實際政治運行邏輯而非儒家意識形態神話而言,一個給事中說句話就能阻攔皇帝這種敘事,大概和「我今天早上被蚊子叮了一口心情不好所以不上班了」差不多。有沒有可能呢?有,或許毅宗的心理狀態就是那樣。然而現在的心理醫生要搞清楚一個人的心理問題,還需要長時間的諮詢。以沒有真正學習心理學的人,憑現存的少數史料就要還原古人的心理狀態,我以為是沒有意義的。

不過,為了讓這個回答更有趣一些,不妨接受這個假定,去看看那些在敵兵來犯前成功脫身的皇帝,都是怎麼做的。我翻開《通鑒》一查,這歷史無論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死守社稷」四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快跑」!

唐玄宗:

癸巳,國忠集百官於朝堂,惶懅流涕;問以策略,皆唯唯不對。……
甲午,百官朝者什無一二。上御勤政樓,下制,雲欲親征,聞者皆莫之信。……是日,上移仗北內。旣夕,命龍武大將軍陳玄禮整比六軍,厚賜錢帛,選閑廐馬九百餘匹,外人皆莫之知。乙未,黎明,上獨與貴妃姊妹、皇子、妃、主、皇孫、楊國忠、韋見素、魏方進、陳玄禮及親近宦官、宮人出延秋門,妃、主、皇孫之在外者,皆委之而去。……是日,百官猶有入朝者,至宮門,猶聞漏聲,三衛立仗儼然。門旣啟,則宮人亂出,中外擾攘,不知上所之。

皇帝都跑了,官員、儀仗兵還準備上朝呢。

唐代宗:

上方治兵,而吐蕃已度便橋,倉猝不知所為。丙子,出幸陝州,官吏藏竄,六軍逃散。郭子儀聞之,遽自咸陽歸長安,比至,車駕已去。上纔出苑門,渡滻水,射生將王獻忠擁四百騎叛還長安,脅豐王珙等十王西迎吐蕃。遇子儀於開遠門內,子儀叱之,獻忠下馬,謂子儀曰:「今主上東遷,社稷無主,令公身為元帥,廢立在一言耳。」子儀未應。珙越次言曰:「公何不言!」子儀責讓之,以兵援送行在。

朕該跑就跑,什麼功臣、皇叔,自求多福吧。

唐僖宗:

百官退朝,聞亂兵入城,布路竄匿,令孜帥神策兵五百奉帝自金光門出,惟福、穆、澤、壽四王及妃嬪數人從行,百官皆莫知之。上奔馳晝夜不息,從官多不能及

在遼闊的關中平原上,一隻馬隊向著西南方疾馳,不斷拋下累倒的人馬……

唐僖宗2:

乙亥夜,令孜奉天子自開遠門出幸鳳翔。
……
戊子,令孜請上幸興元,上不從。是夜,令孜引兵入宮,劫上幸寶雞,黃門衛士從者纔數百人,宰相朝臣皆不知。翰林學士承旨杜讓能宿直禁中,聞之,步追乘輿,出城十餘里,得人所遺馬,無羈勒,解帶繫頸而乘之,獨追及上於寶雞;明日,乃有太子少保孔緯等數人繼至。

在皇室的帶動下,晚唐時期湧現出了長跑健將杜讓能這樣一批優秀的運動官員。

總而言之,若是大敵到來需要撤退,唐朝皇帝們都會當機立斷,絕不會在朝堂上扯皮。反正能得到的結果也就是百官「唯唯不對」而已。或許唐朝是太久遠了,那麼參考一下前朝呢?

乙丑……詔淮王帖木兒不花監國,慶童為中書左丞相,同守京城。丙寅,帝御清寧殿,集三宮后妃、皇太子、皇太子妃,同議避兵北行。失列門及知樞密院事黑廝、宦者趙伯顏不花等諫,以為不可行,不聽。伯顏不花慟哭諫曰:「天下者,世祖之天下,陛下當以死守,奈何棄之!臣等願率軍民及諸怯薛歹出城拒戰,願陛下固守京城。」卒不聽。至夜半,開健德門北奔。

壯哉我大元,宦官守國門,親王死社稷!

元順帝在位期間,基本是一個不斷受權臣挾制,晚年甚至被自己的高麗皇后和太子奪取權柄的軟弱皇帝,這樣的人,蒙古大貴族和宦官尚勸不住他逃跑,到了明末,一個言官就勸住了毅宗,這邏輯似乎很難成立。

無視道德成本,丟下多餘之人果斷秘密逃跑,這才是皇帝避難的正確姿勢。毅宗如果想跑,那麼他沒有掌握這個正確姿勢,跑不掉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不過這麼多昭鑒在前,我倒是覺得他未必有這麼無恥地活下去的決心。

最後提供一個《苦命天子咸豐皇帝》里奕詝北狩熱河的故事,也可看看茅海建的見識。

……

……

……

奕詝想要逃跑,他的弟弟、重臣紛紛反對,百官一片嘩然,說明這種事情本來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韙的舉動。軍力已然不足對抗敵軍,皇帝一走,人心散盡,留下來的人豈不待人宰割?要干出這麼不光彩的一件事來,必然需要皇帝犧牲個人的臉面。不過奕詝還是在八里橋之敗後力排眾議,第二天一早就跑了。大清國皇帝的逃跑和大萌國皇帝的逃跑,對其體制內人物來說其實也沒什麼不同,本來就不可能期待百官一致鼓掌歡送。這要是也能批評的話,那隻能是站在道德的陰溝里,以皇帝個人的性命作為出發點了。毅宗願意在京城堅持到最後一刻,身後成為中國古代最著名的帝王之一,我覺得也算對其個人的一種回報,正不必為其塗抹什麼彆扭受的色彩了。


不邀自來。天子車駕出行,可不是帶上三五人輕車簡從快馬南下那麼簡單。拋開啥象徵統治的宗廟禮器黃冊地圖,最起碼得帶上後宮嬪妃,貼身家奴,親近侍臣,勛貴外戚,還得需要軍隊的扈衛。而且走陸路不行,一是太慢;二是因為當時劉芳亮正在河北,且遣人攻略山東,鑒於當時沒有飛機,那隻剩水路一途,事實上當時也確實有人建議走水路,可海路風險難測,最重要的是當時大明有那麼大的運力嗎?
然後再來說說內部,就從後宮嬪妃,貼身家奴,親近侍臣,勛貴外戚說起:
熹宗懿安皇后明確表示反對,並說出了一個很現實的理由「祖宗陵寢具在北京,遷安往」?

當時的大璫基本上都是河北人。

內閣首輔陳演極力反對,內閣大臣魏藻德緘默不言,應該不是默認,因為必須要考慮他是北京人的事實,同樣身為河北人的內閣大臣范景文明確反對南遷。

當時的勛貴代表朱純臣,李國楨等人未見在此事上表態的記載,但他們祖上都是隨扈從文皇遷都來的北京,紮根北京兩百多年。

那麼問題來了?大家下意識會不會說「你還是另請高明吧,我實在也不是謙虛,我一個北方人怎麼能到南京呢」?大家有沒有那個覺悟拋家舍業跟隨南下呢?

忽視掉了一個不容忽視的階層,有沒有問過京營官兵的意見?他們家小都在北京,可會願意走?

退一萬步來講,即使以上阻力統統不存在,思宗順利南下,在北京保衛戰寇薄京師時代宗沒出走避禍,庚戌之變寇薄京師時沒世宗沒出走避禍,正德七年寇犯霸州京師戒嚴武宗沒出走避禍,結果崇禎十七年正月李闖還在千里之外思宗就溜了,到了南京他的統治合法性會不會下降呢?南京多政爭失敗的失意官僚,更有南京六部,會不會造成南人北人的黨爭內耗呢?假設這些擔憂也完全不存在,當時張獻忠在四川,李闖在江北,襄陽也在李闖手裡,那會不會來一出「獻賊樓船下益州」或「李闖樓船出荊州」,「精兵」八十萬的左良玉能擋住嗎?金陵王氣會不會黯然收呢?

賊眾百萬長驅犯闕,勢如風雨,而李明睿倡南遷之議。幸而上不為所惑,得鞠社稷。向使庸謀得用,京師不攻自破,賊乘勝席捲而南,輕騎兼行,以尾駕後,不知何以御之。即使得達南都,而我能往,賊亦能往,安見南都必可以圖存?

這是時人筆記對遷都一事的看法,結合溫相的答案,思宗若是一意孤行南遷的話,百官反對之下真不知道會出什麼事。


遷都之後明不會速亡!

其實如果遷都的話,明朝不會亡的那麼快,甚至都不會亡。具體可以參考一下北宋滅亡後,南宋遷都後的情況。

南明的數個小朝廷能被滿清和帶路黨各個擊破,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各個朝廷都互不認同,各個武將都想扶植受自己控制的皇帝登基,結果是大家互相攻訐,不能團結,讓異族坐收漁翁之利。

「明朝留都南京的一些文臣武將決計擁立明室中的藩王,重建明朝,然後揮師北上,但具體擁立何人則發生爭議。按照兄終弟及的順序,第一人選為福王朱由崧;而史可法主張擁立桂王朱常瀛,錢謙益等東林黨人則由於之前的「國本之爭」事件,心存芥蒂,以立賢為名擁潞王朱常淓。最終福王朱由崧在盧九德的幫助下,獲得了南京政權主要武裝力量「江北四鎮」高傑、黃得功、劉良佐和劉澤清,以及明中都鳳陽總督馬士英的支持,成為最終的勝利者。五月初三,朱由崧監國於南京,五月十五日即皇帝位,改次年為弘光元年,南明時代自此開始「

南明還是具有很強的軍事動員能力的,在南明官僚這麼亂搞之下,尚且支持了十八年之久。從揚州十日和嘉定三屠能看出來,南方人民還是很有凝聚力和戰鬥力的。人心可用啊!如果崇禎皇帝南遷,或者生前指定了繼承人的話必然不會存在多方勢力持續爭奪正統這種情況。

說了半天好像只談了遷都的好處,而沒談不遷都的原因。先佔個坑,有時間再回來更。

二更。談談不遷都的原因

很大的一個原因是,時間上沒來的及做好準備。李闖滅明具有很大的偶然性。無論是闖王還是崇禎應該都沒有想到,經過跟後金的多年鏖戰,再加上饑荒,民亂,明軍變得這麼不經打。實際上,闖軍東征的時候,明軍基本沒有組織過有效的抵抗,明將上至總兵,下至太守,游擊,全都望風而降。

崇禎十七年一月,闖王在西安稱帝,隨後東征。二月初五就打下了太原,三月初一血戰打下了寧武后屠城,大同總兵和宣化總兵一看這拚命的架勢,馬上就翔了。(明朝有九邊之說,總兵相當於現在一個集團軍司令了。其中,遼東鎮,薊州鎮在北京東北方向,主要是防禦後金,宣府鎮,大同鎮和太原鎮(又稱山西鎮)大致在北京西北方向,主要是防禦蒙古,後金,延綏鎮(也稱榆林鎮)、寧夏鎮、固原鎮(也稱陝西鎮)、甘肅鎮就都離京城比較遠了。)

至此,兩個月不到,李闖已經連下九邊中的三鎮,太原鎮,大同鎮,宣府鎮,明朝都城的西北屏障為之一空。三月十一,李闖開到宣府(就是現在的張家口附近),三月十五開到居庸關(北京市昌平境內),守將出翔。三月十七號已經達到北京西直門了。

遷都的最佳時機。
我覺得遷都最晚不能遲於崇禎十六年。

在崇禎十四年之前,李闖都是各種被打的抱頭鼠竄,好幾次被生擒。所以說,崇禎皇帝估計也沒有想到李闖能進展這麼快,十數萬之眾的明軍,守衛森嚴的京畿,居然兩個月不到就被打的落花流水了。因此,從時間上來不及做遷都的準備。

然而,戰爭的天平其實早就慢慢開始向李闖傾斜了。崇禎十四年,明金松山大戰,洪承疇兵敗投降,明軍西線調出的,本來用於鎮壓李闖的精銳盡數歿於此役。崇禎十六年十月,孫傳庭「由於時疫流行,糧草不足,兵員彈藥缺少,朝廷催戰」,而領幾千老弱病殘匆匆出戰,而在潼關下陣亡。這個時候,情況已經很糟糕了,洪承疇投降,孫傳庭戰死,崇禎手裡真的沒有幾張牌了。

所以要遷都的話,這個時間段應該是崇禎十四年到崇禎十六年之間。崇禎十六年之後估計是想逃都逃不掉了。

崇禎性格的局限性。

另一個原因是崇禎古板,不懂變通的性格。

明末的一盤棋裡面,明國,李闖段數太低,滿清出手最闊綽,又懂得禮賢下士,收買人心,又厚黑,所以也笑到了最後。皇太極在時,聽聞尚可喜來降,「出城30里相迎,賞賜珍寶無數」,加封孔有德恭順王、耿仲明懷順王、尚可喜智順王,就是所謂的清初三順王。滿清入關,天下未定之時,又給吳三桂,尚可喜,耿金忠加封了三個藩王(滿清三個藩王里,兩個都是東江鎮出來的,可見東江鎮戰力之強,也可見漢奸袁崇煥矯詔殺毛文龍的深遠影響),這出手可不是一般的闊綽。他們這些人在崇禎皇帝手下,絕不會有這樣的待遇。也正是因為這樣的薪酬激勵機制,吳三桂才拼了命的跟李定國死磕。

反觀崇禎皇帝,這方面就差遠了。崇禎皇帝實在是一個志大才疏,性格執拗,不懂變通之人。既沒有識人之明,又不能用人之長,還小氣吧唧的,自個兒節儉也捨不得給下屬

從人才使用的角度講,他輕信志大才疏的袁崇煥,使東江鎮土崩瓦解,皇太極全盤接收東江鎮實力,後金軍火器操作水平大增。後金靠跟都督做生意,得到大批過冬糧草,蒙古也開始離心離德。他排斥忠臣能將,忠奸不分。十月初三,孫傳庭戰死,時年51歲。崇禎卻認為他詐死潛逃,沒有給予贈蔭。孫傳庭這樣的忠臣,居然得不到善終,讓人心寒,也難怪後來沒有人願意給昏君賣命了。基本上一個領導能犯的錯誤他都犯了。奇葩的是,李闖居然曾向崇禎提出過「不用遷都,平定流寇,平定遼東」的一攬子解決方案。更奇葩的是,崇禎居然沒有答應。李闖進京前曾向崇禎提出談判,我覺得談判的條件還算厚道。「三月十八日,李自成派在昌平投降的太監杜勛入城與崇禎帝秘密談判。據《小腆紀年附考》卷四載,李自成提出的條件為:「闖人馬強眾,議割西北一帶分國王並犒賞軍百萬,退守河南……闖既受封,願為朝廷內遏群寇,尤能以勁兵助剿遼藩。但不奉詔與覲耳。」可就是這樣的條件,崇禎都不能答應,可見其性格之古板。


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互相交織的。崇禎皇帝不願意背鍋又知道南遷是條路,他希望官員挺身出來背鍋。但當時有但當的官員也不多。
遷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政治事件,歷史上但凡能做成遷都之舉的都是雄才大略與權柄在握之人。
明末當時的情況缺乏遷都的客觀能力,以及更關鍵的,主觀上也沒有決心。雖然有足夠的原因。但是,因為是逃避敵人的遷都,這固然其情可憫,卻罪不可赦。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種輿論的壓力與道德的困境都是需要極大權柄與毅力才能破解的。

正是遷都背後的鍋與罪責太大,無論是崇禎皇帝還是主政官員都沒有這個膽魄,最終遷都也就無法形成決議,更別提具體實施了。

倒是最後崇禎皇帝的太子朱慈烺在城破的時候被送出宮,試圖南下。但那時候已經晚了,最後太子也被出賣,下場凄慘……


老子在北京就指揮不動你們這些驕兵悍將,黨人士紳,去了南京你們就會聽我的?何苦多受屈辱。


李自成打進北京的時候:有人提出來遷都,崇禎遲疑了一下,想讓更多的人支持。然而剛剛提出來,就有一大堆人(東林黨的)要與北京共存亡!然後明亡了,那堆要與北京共存亡的馬上投降李自成了。多爾袞打到北京時,他們又投降滿清了


以上幾個都是從軍事角度看,從利益角度進行分析以下,南方的士族不希望北方士族隨著皇權南下,這樣會衝擊他們自身的利益,而不遷都的話,可以以北方為屏障,保護自己的財產不受劫掠。而北方士族也不希望遷都,這樣會大大消弱他們的政治和軍事地位,反正誰來了投降誰,統治者都需要他們,沒想到李自成不按套路出牌,搞考掠.....


遷都哪有那麼容易?以為遷都只是皇帝坐高鐵從北京移駕南京這麼簡單的事嗎?當年嘉靖回老家安陸一趟花了多少人力物力,正德南巡一次花了多少人力物力,更何況是把政治中心整個移到千里之外的南京?當時的明朝根本沒能力在短期內完成這件事。至於單獨把太子提前弄南京去也不太現實,一來太子年幼,二來南京的那幫子人。。。還是呵呵吧


朱棣「以天子御國門『後代不敢違背祖命,明朝最危險的時刻,土木堡之變皇帝都被抓了,也先大軍兵臨城下,最後還是沒遷都,于謙當時力排眾議時就說,如果遷都與宋朝何異(大意)就是力防南北朝的局面出現。
當時清軍雖然強大,但還沒強到滅明的地步,袁崇煥一炮把努爾哈赤打死了,明軍據天險、守長城,擁火器,抵禦清軍毫無到遷都的境地。
明末起義軍滅亡了明朝,彼時山陝為匪窩,橫出中原,朝廷南下遷都無力,而且起義軍席捲之勢強烈,明朝還無太大反應就宣告滅亡


根本原因是性格缺陷。崇禎優柔寡斷,舉棋不定,好大喜功又容易被言論、虛榮心左右。


文官阻撓在其次。


關寧錦防線那也不是吹得 滿人能打到京城那也是越過關寧錦防線 繞道蒙古直下京城的 北京城最後是李自成農民軍打破的 和滿人八竿子打不著
明末能人就那幾個 關內剛把農民起義壓下去 關外滿人可來搗亂 遷都就能解決問題嗎?


明末不是簡單的遷都就能解決的。

經濟層面遭遇白銀輸入緊缺,富人窖藏白銀,社會通貨緊縮,江南工商業發展佔用土地造成全國糧食不足。一條鞭法納稅使用白銀加重了北方地區的剝削負擔。中央政府被東林黨控制無法再江南徵稅。加上大旱和滿族叛亂就造成財政破產了。

一個破產的政府遷都可以暫時團結南方地區,但如果不能在江南利益階級奪取社會資源,又怎麼能逆襲回北京?

其實問題主要出在崇禎身上,能力不行,有了閹黨起碼還能從有油水的官僚身上敲銀子到國庫救急,西部救災得力,同時在東北戰略防守,等天災過去一切好辦


因為來不及。

明朝並不是被女真滅亡的,是先被李自成滅亡的。

李自成在1643年九月和孫傳庭對陣柿園,十月份就殺死孫傳庭奪取潼關,1644年正月就已經圍住北京。如果從孫傳庭戰敗消息傳回北京,崇禎就立刻準備捲鋪蓋去南京,那麼也僅僅有兩個月的時間從出發到進南京(這還是沒有扯皮沒有阻力的情況)。

時間倒回1642年孫傳庭出獄駐軍潼關,說明崇禎和朝廷認為可以一戰,不用遷都;而崇禎最後一年六部尚書大多空缺,具體動員工作根本不可能施展。除非崇禎學建文帝,但崇禎比較死板,北京城只有死守一條路。


其實我覺得就是崇禎皇帝的心灰意冷的絕望和朝中一部分偽道德家們阻撓,導致錯過了最佳的遷都時機,等兵臨城下再想南遷就變成了痴人說夢。這點我想我說說崇禎皇帝,試想一下歷經十幾載的勵精圖治,卻依然是沉痾難返,在強大的一個人也會有崩潰之感,再加上遼東慘敗,大明王朝失去了最後一支牢牢掌控並可以用於機動作戰的軍事力量,最後一根稻草已經壓垮了崇禎。再加上崇禎的剛愎自用和朝中大臣的腐朽無能,大明王朝的政治決策能力就已經變得非常低下和弱智,指望他們在那個瞬息萬變的天下大勢中做出正確的選擇顯然不可能。


因為明朝不是被滿清滅掉的,是被李自成滅掉的。雖然滿清有幾次入關搶劫成功,但沒有人會認為滿清能滅掉明朝,包括滿清自己。


謝不邀,我認為一件事情肯定是多種力量作用妥協結果。我的答案可能包括了之前答主:1、首先是滿清牽製造成明朝最精銳不能全力圍剿,
李自成起義軍發展過於迅猛,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從山陝豫殺奔北京,造成明朝高層決策無法及時應對;2、明朝確實有祖訓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外加一群無用書生大臣死磕不讓遷都,據說崇禎當時想遷都,剛放出點信息想探探風聲就被那群傻逼大臣以雷霆萬鈞的勢頭給嚇回去了。3、那幫漢人士族大地主大知識分子(就是大臣地主豪強)完全做大,皇權已經完全無法駕馭局勢,他們認為無論誰當皇帝已經無所謂最後都要依靠他們控制局面,另因為李自成是漢人不是外族,所以也沒有亡國的覺悟,認為不需要遷都(這從之後南方人民拚死抵抗清軍,揚州十日嘉定三屠也能看出來)。歷史記載當時崇禎剿匪籌集軍餉,讓大臣捐錢居然沒有一個捐的。後李自成攻到北京,崇禎無處可逃就帶著王承恩去各大臣家,居然也沒有一個開門幫他的,最後只得君王死社稷煤山上吊。4、怪崇禎自己,他下手清理閹黨時候太徹底,留下的都是東林黨那群以書生為主要代表的廢物點心,即所謂眾正盈朝(其中還是有孫承宗,袁崇煥等牛人的,但大多數是只會滿嘴空講孔孟之道內心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廢物),所以想遷都時候那群廢物肯定會以祖訓以及南宋教訓反對。


首先搞清楚是誰滅亡了明朝
甲申之變,攻入京師的是誰?

其實這也是一種「歷史慣性」
景泰、正德、嘉靖三朝,都出現了北方游牧部落包圍(逼近)京師的局面
——須知代宗長期不被承認為正統,武宗世宗被認為荒誕
——然而他們都沒跑路,他們都熬過去了

而思宗是一個比較自信、甚至自傲的人,他顯然不認為自己比這三個前任要差
——結果自己跑了,那不是連代宗武宗世宗都不如嗎?

更何況清兵五次入塞,朝廷在京師也撐了五次,沒有跑路
——現在就來了個李闖,還在千里之外呢,結果皇帝就跑路了?
——思宗哪裡知道大明已經是破敗如紙糊,一觸即潰呢


為便於清廷接盤。


明朝在土木堡之變後,軍政大權就漸漸落在文官集團手中,文官不讓他走,走得了嗎?


毅宗是跑了的,好像沒出城門就被太監文官什麼的給堵住回來了,然後憤而回宮自殺。
不知道此事真假,正好請教有沒有人知道來龍去脈。是謠言還是真的。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句話?如何區別顧炎武所說的「亡國」和「亡天下」?
如何評價《大明王朝1566》中的呂芳和楊金水?
為什麼明軍在薩爾滸之戰會敗得那麼慘?
請問明季北略的可靠性如何?《明史》是否因為清朝的篡改而不可信?
如何看待《大明王朝1566》里嘉靖的这段话?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