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端定焦鏡頭的光學素質是否優於「大三元」變焦?

無論是什麼品牌,都有自己的大三元鏡頭群,就是以 2.8 為恆定光圈的廣角、中焦、長焦三支變焦鏡頭。[...] 考量鏡頭素質的指標有很多,光圈的大小、解像力的強弱、變形的控制、防塵防潮防撞擊性能等等。在光圈上,大三元都是2.8。2.8 的光圈大么?答案是不夠大。因為現在135鏡頭的最大光圈已經達到0.95,從1.0開始,到1.4,再到2.0,最後到2.8,其中差了3檔光圈 [...] 在光圈上沒有優勢,那麼在成像上呢?很多人會搬出什麼MTF曲線圖來說事,我歷來不相信網上的這些測評,我只相信眼睛可以看到的拍攝出來的效果。按照本人實際拍攝經驗,在定焦鏡頭面前,大三元鏡頭的劣勢無可遁形,全軍覆沒。即便是一隻價格僅僅700元的50/1.8鏡頭的解像力也完全超過24-70/2.8,雖然它們之間的價格相差將近20倍,但這是不爭的事實。

via 【打碎「大三元」的神話!――我們該如何選擇鏡頭】


身為攝影系出身的工作者,時常聽到此類的問題。
但其實在圈內,器材的評估已經是有所標準的了。

看了幾個回答,基本上都在說大三元的優點。當然大三元價格擺在那,賣那麼貴是有原因的。

但是幾乎沒有人認認真真回答樓主的問題,即是「在定焦頭面前,大三元是否在光學成像上暴露出了他的劣質,即是是700元的50/1.8?」的問題。
仔細看,樓主對於大三元的優點並沒有否定,而是疑惑於,大三元單就成像是不是真的不如定焦?

今天就借用沙占祥老師對鏡頭評價的標準來給大家詳細說一下鏡頭好壞究竟是在哪裡。也拋磚引玉,希望有鏡頭工程師或者DIT工作的朋友提供更為詳細的參數。

沙老師對於鏡頭的好壞有一七字真言,銘記在心。
即是:「象清亮勻准適小」。

接下來我一個一個簡略地,盡量用大家都能聽懂的語言說完具體都代表些什麼。
然後按這幾個標準對比題主提到的24-70跟50/1.8兩個佳能鏡頭的優劣。
我再提出一些佳能另外的定焦頭,變焦頭的標準。
最後再稍微講一些除了佳能頭外一些我用過鏡頭品牌的感受。

希望大家看完之後能用這些標準獲得簡單衡量一個鏡頭好壞標準的技能。


——————————————————————————
一、象

「象」簡單來說既是不失真。
在攝影中,「真」可以粗略地分為「顏色」與「線條」的真實還原。
用更淺的話來說就是「顏色不失真」以及「無畸變」。

比較兩個鏡頭的顏色,從彩色貢獻指數與分光透過率可以獲得詳細的指數。主要跟我們拍攝有用的是CC值偏差。
從硬體來說,玻璃的材質、鍍膜工藝、鏡頭結構和光學元件數量都會影響鏡頭的色彩還原。
這是器材黨最喜歡談及的問題。但其實在顏色還原上,現在的鏡頭已經做得很好了,除了像我們去做測評或者做一些微小控制上,大家不用在顏色還原上費太多功夫。不一樣的廠商觀念不一樣,蔡司偏冷,庫克偏暖。
在顏色的還原上,50/1.8與24/70沒有太多區別。

區別大的是在第二個,即「無畸變」。
從結論來說,變焦不愧為變焦,畸變不是一般的大。特別是廣角的鏡頭(當然畸變也可以處理成特殊的造型手段,但我們在此不討論由於鏡頭還原不好情況下的特殊創作手法)。


16-35mm f/2.8L II USM
16mm處可見一定的枕型畸變(2.9%),24mm處有很小的枕型畸變(0.25%),35mm處為輕微的枕型畸變(0.86%)
24-70mm f/2.8L II USM
24mm處有可察覺的桶型畸變,70mm處為可察覺的枕型畸變(1.7%),50mm處為很小的枕型畸變(0.4%)
AF 70-200mm f/2.8L IS USM
70mm處有可察覺的桶型畸變(1.28%),135mm處為很小的枕型畸變(0.4%),200mm處為輕微的枕型畸變(0.86%)

大家都知道從做工難度(錢的多少)來說,變焦比定焦難,標準鏡頭比非標準鏡頭(廣角或定焦)容易,最大光孔大比小的難。從剛說的三個點裡面,50/1.8,又是定焦又是標準焦段,光控又相對較小,所以在做工上完虐大三元其實是可以理解的,記得我剛才說的是做工,也就是價格。
50/1.8要達到鏡頭標準,比大三元要容易太多。這是基本的理念。

現在我們回到畸變的問題。主觀感受下(注意這不是對比 是感受畸變與沒畸變的區別):

這是24-70在24端的表現,非常明顯可以看到畸變。

這是50/1.8的畸變情況。

2470,50端的畸變為0.4%,肉眼已經看不出來了,可以接受,但其他焦段的畸變是非常大的,已經達到肉眼能明顯覺察的程度。
按做工理念分享,標準焦段會比其他焦段好,同意焦段,定焦比變焦好。
2470各個焦段畸變的平均表現都是比較差的。

(運用剛才我講的做工理念,其實佳能的50/1.4的畸變其實比50/1.8還大,光孔大還沒半擋,在幾何線條的還原就下降那麼多,所以24-70的24端如此差勁是可以理解的)

24-70的24端如此的表現,大家可想16-35的表現如何了。
當然24-70的50端還是很優秀的,雖然還是比不上50/1.8。

從結論上看,在「象」上面,大三元的確被「廉價」的定焦頭虐了。
我再次提醒大家,「廉價」代表做工容易,所以在一些硬性指標上,昂貴的鏡頭會被廉價的鏡頭虐是非常合理的。(請大家注意這個理念,這個理解了,對於兩鏡頭的優劣便能有理性的判斷)。

當然不是所有的廣角頭都會被「定焦,小光圈,標準焦段」虐。
蔡司UP頭的8mmR,非常優秀。在這麼廣的焦段上,這麼大的光圈(1.9)下,幾乎沒有畸變。
嗯?你問我價格,噢具體我也不清楚,大概10W上下吧。

——————————————————————————————————
二、清

我個人認為「清」這個標準是真正衡量一個鏡頭優劣的最核心標準。
「清」既是指「鏡頭清晰度高」、「層次豐富」以及「影調細膩」。
電影攝影師在評價鏡頭時,最關心的即是後兩者,層次與影調,我們稱之為「調子」。

鏡頭清晰度這個大家都清楚吧,在網路或者器材測評現場,你會看到一個板子,上門畫很多的線,有橫的有豎的,用同樣的機器拍下後,看鏡頭捕捉到越多條線,鏡頭清晰度(鏡頭解析度)就越高。
這個大家自己去了解就好了,網路資源非常多的。這個我在此不多講,因為:

鏡頭清晰度這東西其實不是很重要。
很多廠商還有所謂的玩家都會用這個東西來壓我們,說我們這鏡頭多好多好,你拿板子量量看,絕對清晰等等。特別是日本頭,在這裡的表現非常優秀。

但是,清晰度(解析度)不代表銳度,也不代表畫質優秀。
膠片的清晰度就遠遠地弱於數字(高端的)。但為什麼大家都更加沉迷於膠片。

因為膠片的」層次「與『影調』更好。
現在我們就談談鏡頭最核心的點:」層次「與」影調「


所謂層次,也就是在高光,暗部,中間調的層次豐富。影調細膩,也就是在顏色過度上,也具有層次豐富的特點。
層次的豐富,也就是影調的細膩。
層次豐富的鏡頭,一般在拍攝光比較大的物體時,也能保證高光不死白,暗部有細節
由於人眼的寬容度非常高,能夠看見光比相差很大的細節,所以層次豐富的鏡頭一般更符合人眼所看見的結果
層次較差的鏡頭,拍攝光比較大的物體時可能只能顧及高光或者暗部的某一點,不能兼顧,導致拍攝效果和人眼觀察相差極大,生硬而不真實.

據我所知,在層次與影調上沒有特別的參數可以來衡量鏡頭在這方面上的優劣。
基本上我們還是靠直觀感受判斷鏡頭的層次與影調。
好的鏡頭在過度區,顏色可以有細膩的過渡,色彩與黑白的過度非常圓融,「有力」。

佳能的鏡頭其實在層次與影調上都很差。高光被吃得都毛了,肉呼呼的,暗部下落快,一團臟乎乎的。
我在網上找了一個24-70,50端與50/1.8的測評圖。

(24-70,F2.8,50MM,iso400,1/160)

(50/1.8,F2.8,50MM,iso400,1/160))

光源與機位基本一致。

放大一下:

層次與細節一目了然吧。
看高光部位裡面的暗部細節能不能保留,這是判斷層次是否豐富的辦法。
層次好的,能真實地還原細節,高中有低,低中有高,這是我們在學院中曝光的標準。

照片我不好評價,但對於我專業動態來說,這一點點的差距,在相對解析度較低的視頻來說,是非常明顯的,要命的。
我們看所謂網路低成本微電影與電影的差別就在這裡。
鏡頭一支1W與10W的差距也就在這裡。

再主觀感受一下剛兩張沒放大的刀刃,能感受到50mm的刀充滿銳利感,看久了會覺得比上面的更為銳利。

當然對於24-70來說,2.8是最大光孔,50是已經收個兩檔多了,成像合理會好一些。
為什麼我拿2.8的來比呢,
因為
我沒找到小光控的大圖....

但有F16局部的

放大到這個級別,大概就是影視的解析度了(2K),也就是兩百萬像素。

從以上層次與影調方面來說,50/1.8再次勝利。
當然原因還是我之前所說的,標準鏡頭、小光孔和定焦的製作工藝難度小的原因。

依舊多說幾句,在影調與層次上,佳能頭是做得非常糟糕的,大家可參見5D2拍的視頻(國內配大三元的特別多),可以看到高光一團糊,暗部一團臟。所以在電影鏡頭領域裡面,佳能頭在蔡司阿萊庫克安琴的競爭下,是連一席之地都沒有。當然在高解析度的照片攝影領域,佳能頭是一個非常優秀,方便且性價比高的鏡頭,這是無可厚非的。

——————————————————————————————————
三、亮

亮這個就好說了。
即是通光能力強,最大孔徑大。
也就是所謂的最大光圈值大。

光圈大了能做什麼事情我就不多講了。控制景深,進光量大,控制畫質等等是基礎的光圈用法。
光圈的增大,對於攝影,特別是攝影入門來說,能大大地增加了其創作手段的種類。這是畫質的提升無法帶來的。

需要提示大家的是,當光圈做到一定程度之後,要再上去,製作工藝的難度會加上幾倍,當然隨之增加的會是價格。
佳能50MM,F1.8/F1.4/F1.2,價格分別約為幾百元,兩三千,一萬多。
而電影領域,舉蔡司的CP、UP、MP頭為例, 每升一級,多的錢可以買一坨佳能頭,但從成像質量來說,在稍微小光孔(F4,F5.6)的情況下,是差不了多少的,基本上多的錢都花在多出來的幾擋光圈的成像保證上了。

在這上面,50/1.8完爆大三元。


————————————————————————————————
四、勻

即是場內成像質量一致。表現在無暗角,邊緣解析度是否與中心解析度無太大差別(邊緣是否稀爛。)

說起這個事情,我想起我自己的相機頭,蔡司D25,被人稱為色彩之王,但由於邊緣的稀爛而被人們詬病。但我自己卻非常喜歡他的稀爛,那種特殊而微妙的稀爛感,讓整一個廣角頭帶上了一種神奇的透視感,如同在霧中穿透般。
這就涉及到之前在談論鏡頭畸變上說的,所謂的成像差不意味著你的創作差,這種特殊的「差」反而會給你的創作帶來空間。

而暗角也是,甚至出現了一段時間俄制鏡頭的狂熱。LOMO。

再例如變型寬銀幕鏡頭,在高光處會有藍色(一般為藍色)的高光橫線溢出,這其實對於鏡頭來說,是做工的缺陷。但現在卻被廣泛地用於創作上,在警匪片中拿著手電筒的警察必備。

這就提到今天的第二個大理念,鏡頭的做工缺陷與創作是緊密結合的。鏡頭的缺陷即是創作的空間,所以提及鏡頭,要清楚每個鏡頭的做工不好在哪裡,有的時候反而可以利用。


這裡提到的勻,相對的「暗角」也是同樣道理。

回到主題,我們先看下2470的暗角情況:

好吧,大家看到了吧。
2470在大光孔下,暗角是非常嚴重的。我們從數據上看下兩支鏡頭的暗角情況:

上面這是50/1.8的暗角評估。

這個是2470的評估。

從數據可以看到2470的暗角要比50要大上一大堆。
當然,如果你家裡有一個2470,我想你已經是有所感受的了。

在勻上面,50繼續完勝2470。

老樣子,多說幾句。如果你使用佳能的相機,並且拍攝RAW的照片的話,你可以在後期輸入你的鏡頭型號,電腦會把鏡頭的暗角給你弄勻。攝影機上,佳能的C300C500可以直接在機器上輸入EF頭的信息,在拍攝時會直接把鏡頭的偏差矯正,拍攝下來的東西就直接是沒有偏差的了歐耶。

————————————————————————————————————
五、准

指的是鏡頭標尺準確,活動部位定位準確。
就是對焦環那裡,是不是順,數值準不準。
在這裡必須提醒用佳能頭拍視頻的朋友,因為佳能頭的環是無極的,所以在轉到極端時,為了避免初學者轉過頭,會有一些緩衝,而那一點點緩衝,是不會算在標尺裡面的。
所以用佳能的鏡頭看標尺來對焦是極度不靠譜的。
對,佳能頭在設計鏡頭時,壓根就沒想讓你好好跟焦。這跟蔡司等的相機頭(沒有自動對焦功能)的對焦手感實在相差很多。
但反正拍照片也不會用手動(除非是實在不手動對焦就癢,或者手跟比機器快並且準的人),所以這個標準也無所謂。

回到比較的主題,「准」這一點,大三元完虐50一個長城長。
不解釋。

——————————————————————————————————
六、適

指鏡頭阻尼力度是否一致,是否適合。

50的對焦又小又松,壓根沒法手對。


大三元繼續完虐50一個長城。


多說幾句,雖然大三元虐50個長城,但大三元也沒好到哪裡去。


——————————————————————————————————
七、小

這個特別好理解,重量輕,體積小。

16-35 635g
24-70 950g
70-200 1310g

50/1.8 130g

完虐。

前幾天拍攝,用C300架小白,導演要求手持效果,一天北京寒風下來,關節隱隱作痛。
拍照片更是,要輕,不然很可能難得出去旅遊,你卻不想帶機器出門。(我現在出門玩只會在我的膠片機跟寶麗來中挑..要我拿單反跟一堆頭出門,不可能!)
——————————————————————————————————

好的~如果你能堅持看完以上內容,那麼你就可以了解鏡頭一些最基本的概念,也能理解為什麼50/1.8廉價定焦能在畫質上幹掉大三元的原因了。

如果我們只考慮方便性啊(多焦段),創作方法的多少啊,特殊創作手法啊(一些答案裡面提到的焦外,其實我覺得大三元跟50的焦外都差不多 都很差唉),大三元還是相對來說非常有性價比的,特別對於照片拍攝來說。
對於視頻創作來說,畫質上的一些東西要比以上提到的更為重要。如果有選擇餘地,也有足夠的時間與預算的話,我不會選擇大三元,會全套定焦。(拍電影基本上都是定焦,而且焦段分得非常細緻就是這個原因)。

所以,回到最初最初的問題,在定焦頭面前,大三元是否在光學成像上暴露出了他的劣質,即是是700元的50/1.8?

無須質疑,是的。
即使我柜子里也有大三元。


本來想評論,但評論字數不允許過1000,只好發答案上來作為補充。

對於黃暾的答案,個人覺得幾處尚有餘地。

1, 畸變
不可否認,即使是頂級變焦,各項指標也會比同時期頂級定焦明顯遜色,更何況24-70是最難設計的變焦。24-70L II的畸變,在24端與24IS基本一致,在35端小於35IS(約0.2%對0.4%),在50端與小痰盂對比稍優(0.4%對0.5%),dpreview於此基本一致(一枕一桶)。PZ需要翻牆,未看。
廣角部分,11-24評測未出,無法比較。16-35II太爛,價高於質。而且佳能最近的24、28、35三支水平不低,干翻16-35/2.8毫無壓力。
長焦,以小白兔與100/2、135L和228L比較,小白兔100端畸變稍小於100/2 ,135端畸變0.2%(135L為0.1%),200端是0.4%左右(228L約0.2%)(DXO數據,dpreview懶得再看了)。
總體來說,24-70和小白兔的畸變都已經是同焦段較高的矯正水準,完全能夠滿足攝影實用需求。

2, 做工
似乎只有PZ比較,
24-70L II四星半 (受塑料鏡身拖累);小白兔 五星
35IS 四星(24、28類似),135L 五星(228L類似或稍遜)
怎麼想,幹活頭的做工都沒理由比一個對焦吱吱叫、對焦環松曠、塑料後介面的小痰盂差吧?

3, 影調
從現在來說,影調要想細膩,主要取決於兩個因素——1,鏡頭設計對於高線對(如100lp/mm)的反差表現更加優化;2,感測器能夠記錄下最小的灰階差異。
(以上兩點如有異議歡迎批評指正)
攝影鏡頭不需如電影鏡般極高倍率放大,而更注重小尺寸的觀感和列印輸出。特別是現代鏡頭,對於高線對的校正其實是被大大地弱化了,基本都是高銳度高反差的調子。這一點來說,大三元對平價定焦的影調差異,遠不如電影鏡頭對攝影鏡頭的差異那般顯著。用帶著非量產玻璃、高精度研磨非球、多重浮動對焦鏡組和數十年電影鏡設計經驗的蔡司電影頭批評佳能影調不好,也真是醉。
另外,佳能的感測器雖然動態蛋疼,但卻能記錄下0.015Ev的灰度差異,這在主流單反中已經是最好的了。還是那句話,跟電影感測器不是一類,就好比德芙和吉利蓮或者更誇張。


4, 全開暗角(漸暈)
24-70L II與24IS、35IS、小痰盂比較:
24-70在24端暗角最大為2Ev,在畫面徑向80%的範圍內其失光情況都稍優於24IS,只是最後20%快速下滑,達到與24IS同一水平的邊角失光;
24-70在35端暗角最大約1.2Ev,而35IS全開暗角最大約2Ev,全開時失光情況被24-70全程碾壓,收到F2.8則在整個畫面範圍內與24-70幾乎沒有區別;
24-70在50端暗角最大約2Ev,與小痰盂全開情況類似,小痰盂收光圈到2.8後失光明顯改善,全畫面失光均接近24-70一半,算是明顯優於24-70 。
70-200L II與85/1.8、100/2、135L、228L II比較:
70端(無85數據)失光在整個像場都比85/1.8全開小,但比85/1.8收光圈到2.8稍大一些;
100端情況與之類似;
135端與之類似,值得一提的是小白兔在畫面直徑50%的區域內幾乎沒有失光,簡直像是用了非球面鏡片;
200端比228L II失光稍明顯,其中小白兔約1.2Ev,228L II約1Ev。
這就是你所說的完虐?不完全的事實總是會迷惑觀察者,舉個例子,50L的暗角比這幾個都大多了,驚人的2.3Ev。

6,便攜性
定焦總重:24IS+35IS+50/1.8=280g+335g+130g=745g
24-70L II重量:805g,重了60g,但是不用換鏡頭,還能得到顯著的便利性和焦段。至於畫質,24-70L II的銳度還是可以的吧。
定焦總重:85/1.8+135L+228L II=425g+750g+765g=1940g,遠超小白兔,更何況在70-135mm一段小白兔的畫質幾乎是無與倫比的。

以上。


關於器材的選擇在我看了下面這篇文章之後煙消雲散,樓主慎看!

~~~~~~~~~~~~~~~~

我的部落格會寫到攝影,並不在計劃之中。
一個多月前,隨手寫下相機相關文章,曝露出我鮮為人知的才華
獲得了廣大的(超過3人的)迴響,為本部落格創立一記嶄新的里程碑。
為了紀念這個偉大的日子,照慣例立即規劃攝影系列專題
預計將會連載二十年 每五年寫一篇。

張友驊可以從軍事財經政治美食聊到外星人,包山包海,我寫攝影有什麽問題嗎?

攝影系列專題第一課,買器材。
俗話說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這讓我不禁回想起國小參加作文比賽,若以此為論說文題目,十人之中必有八人以該俗語破題。
可見我多年來並沒有什麽長進,以及我對讀者的敷衍與不重視。

回到正題,日本料理師傅持本燒生魚刀,畫家拿Raphael松鼠毛水彩筆
二者作品乾淨俐落不拖泥帶水 道出利其器之重要性。

但拿給猴子用是一樣的。

從前有部卡通叫做無敵龍捲風,心連心,體連體,神龍配凰
才能發揮出最強戰鬥力,寓意極佳。
攝影也是,必需要能駕馭器材,達到人機一體,人比機強的境界。
機比人強則會有一些些後遺症。

當我們偶爾憑實力拍出好照片時,人家稱讚的竟是相機。
這感覺實在很不爽,好像另一半讚美你保險套上的顆粒螺旋設計佳一樣。
但換個角度看,當技術不佳時,我們更應該買台好相機,至少人生中還個點可以被人羨慕。

精密的自動器材提高了攝影工作者-尤其是運動記者
盲拍成功率,著墨於多點對焦、動態追焦、連拍性能、防水防塵、Blah blah blah.......
機身上有一萬顆按鈕和五百個轉盤。男人很容易被這種職業級的器材吸引住
不管是不是真正需要。

主要是它不貴,很容易攻頂,買得起挖土機,誰想用鏟子呢。
幫唸幼稚園的小女兒做自然科學作業種綠豆,也要把挖土機開出來,才像正港的查甫人。

專業機具都有催眠/催情的效果,讓旁人和自己看了都覺得專業了起來。
它上手很簡單,切到P模式,按下快門就可以了。
進階一點的再轉轉變焦環,若有所思地Zoom-in-out一番,幻想自己是布列松。
拍攝時,無論光線明暗空間大小,鏡頭一律接大支的就沒有錯。
閃燈、垂直把手、遮光罩等標準配備當然少不得,少了就沒那麽專業,遜掉。
總之一定要想盡辦法把相機弄得很大,弄到舉不到五秒手就抽蓄顫抖的程度
才能散發出最完美的專業氣質。情況允許的話,應儘可能把充電器也裝上去。

畫素的部份不用說,最好有一百億畫素,這道理很好懂,不再詳述。
買車就買五千匹馬力的就對了。

鏡頭採買是較麻煩的一環,特別是這幾年多了不少新詞
比如鏡皇之類的,基本上就是旗艦的意思
但發明鏡皇二字的人又更上了一層樓。
「旗艦(Flagship)」僅表示指揮官/艦隊司令所在之艦艇
皇帝一詞才能代表後方的最高統帥。

鏡皇的特色是價錢一定要貴,光圈要大,要有奶油般的散景,二線性的不行
發色要濃郁,階調要豐富,銳度要利,立體感要足。
要缺少其中任何一項要件,那完了,這鏡頭絕對拍不出「毒照」
想參與「蓋大樓」,一定要有「被砲的準備」
因為這種照片很「傷眼」,「大大」們可能看不慣。

鏡皇又可以細分為定焦鏡皇、變焦鏡皇、微距鏡皇
再演變出人像鏡皇、旅遊鏡皇、全幅鏡皇、APS-C鏡皇......

經常讓人無從下手。所幸資訊發達,幾經掙扎與八方探詢,再親臨賣場完成一百二十次測焦
好不容易買下了萬中選一的那一顆,總算可以好好開始拍照了。

Wait a minuite.

焦段還沒「補足」。痛苦才正要來臨。
集滿「大三元」之前汝必將食不下嚥,日如行屍走肉,入夜輾轉難眠。
這段日子真他媽的簡直比第一元入手之前還難熬。

數月乃至一年後,三元湊齊,新煩惱竟接踵而至:
「月底要去歐洲旅遊,請問我應該帶哪一顆鏡頭比較好?」
好吧,正確的解答是,專業的人,一定要全帶的。
如果你也不知道穿哪一條內褲坐飛機比較舒適,那就順便全穿上吧。

鏡皇們視品牌和品味不同而有或金或紅或藍色的橡皮?標識,彰顯其不凡
可以說是「鏡頭很利」的保證。

但徠卡老式鏡又不是那麽一回事。那種你搞不清楚哪一回事的,就叫做經典。
有著「徠卡味」、「通透」、「空氣感」等□□□□毛,不消說,當然要比日本鏡皇貴三倍。
產量少的,貴五倍。NIB的,再貴十倍。
一貴到費疑所思的境界,專業感又來了,買來供在佛桌上也可以。
35mm Summilux和Summicron一定要收,專家說每個版本都是M卡口經典中的經典。
俗稱發霉玉的發了霉的八枚玉,霧化爛掉鍍膜洗到脫皮也比福倫達新鏡酷多了。

第二年開始,相信你已對攝影有了基本的認識,知道轉轉變焦環和布列松是沒有關係的。
也知道去了埃及拍回來的「淺景深」照片看起來跟去宜蘭一樣。

是,你已非昔日阿蒙。

你開始學會唬爛定焦鏡的畫質,也終於養成了上網找資料的習慣。
某個星期日,你一如往常地盯著電腦逛著找著
一隻白鴿輕輕跳躍至窗檯前,不知打哪兒來,縮著脖子歪著頭傳出熟悉的咕咕聲陪伴著
你悠閒地開啟網頁,傳來的畫面竟令人震驚。
一直不願面對卻終究到來的惡耗,你顫抖著身體,熱淚盈眶無法自己
握不住手中的咖啡杯,任由它掉落地面
falling to pieces。迸散的碎片在眼中看來像是慢動作一般
鴿子振翅飛去,留下隨風飄落的一葉白羽。
四周一片寂靜-除了繚繞的玻璃破碎聲。白羽落在窗前停止的瞬間,一切都凝結了下來。

「干,出新機了。」

你帶著內心的悲慟與傷痕,繼續苟活著。
有卵蛋的,二話不說殺去博漢特區,重啟光明的人生。
但你這個鴕鳥心態的俗辣,選擇閉起眼睛,終日企圖說服自己,舊機已經夠用了。

大佬,這不是夠不夠用的層次,而是爽和不爽之間的選擇題啊。這是數位時代的宿命。

五年過去,你終於長大了,逐漸成為成熟懂事的攝影男人。
如果你還保持著當初對攝影的熱情,我想135單眼和旁軸已經不能再滿足你。
你應該要反璞歸真開始故作浪漫地迷戀120,TLR,或Barnack底片機。
享受自找罪受、自作?、自宮的痛快。沒有經過這關,你永遠都無法成為攝影真男人。

這很玄吧?一定要先自宮,才能成為真男人。

有一天當你終於不再以攝影為主要目的
不再有體力上山下海等大景,不再有人想看你那些爛相片......
你開始轉向純粹為把玩而買,成為不折不扣的器材控,那麽你就可以開始邁向收藏家之路了。
你將視數位器材如糞土,不再過問新機資訊。
到了這個康贊,你所應該做的是把懶得看你相片的老婆小孩撇到邊兒上去
將時間金錢統統投資在全新或近全新的古蕫相機,內外都必需是原裝的
總之就是要在EBAY達「MINT-」級以上。
「EXCELLENT+++++」的還不行,這就是英文結合數學符號的巧妙處
准藏家要謹慎學習,才能分辨「超屌的+++」和「棒到靠北-」究竟是哪一個比較好。
收藏級的東西是不能拿來用的你知道吧? 也就是說你買了一些不能用來照相的照相機,而它們比可以用來照相的照相機貴了一百倍。
最後,你終將踏進拍賣會,當你走到了這一步,我已經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教給你了。

你唯一要做的事就是賺錢和舉牌而已。

這已經是8-4關,離破關畫面不遠了。
切記最後的法則,收藏名牌相機和收藏名牌手錶是一樣的,數量少的價格高。
許多產品因推出後不受歡迎或設計瑕疵而退場,產量稀少。這種爛貨十分具有增值潛力。

既然能打到這一關,我想你已經不需要我再提醒
拍賣會上標來的物品,不要說不能用,連摸都不可以摸。
像你那樣,把相機永遠鎖在保險箱裡,徹底隔絕光害,就是很棒的環境。
不過建議你還是把保險箱抬到地下室B5,這樣才好確保溫度維持衡定。
濕度過與不及也都會損傷器材,只能自求多福了
平安起見,你可能會需要把除濕機帶去鎮瀾宮過個爐。

我個人認為最妥當的收藏方式莫過於把保險箱射去外太空,連空氣也一併隔絕。


為了使新手老手都受用,這篇文章我斷斷續續花了三天才寫完。
有些人恐怕不能認同,覺得我妖言惑眾,那,是你家的事。

如果你認同了也照著做了,出了紕漏也被人家笑了,那也是你家的事。

~

回答問題樓主,我曾詳細的測試過小痰盂和24-105同光圈同焦段的畫質,結果是肉眼不能分辨,樓主如果不打算每張照片都以全尺寸沖印,大可不必在意這個問題,畢竟,色即是空


用過17-55和d80 除了焦外和解析度之外,17-55的色彩要明顯好於50 ,從畫面上看50畫面發白,特別是拍人的時候皮膚色彩過度生硬。最大的不同就是畫面的立體感,非常怪,但的確是這樣。大三元拍的照片主體突出,能明顯感覺到主體與鏡頭的距離,主體有隱約突出畫面的感覺。個人感覺這是由於三元鏡頭對色彩處理更好,各種顏色均可以均衡傳遞導致。50全玻璃材質勢必造成個別色彩衰減,如果不單獨進行補償或統一衰減其他色彩,人眼可以分辨出這種不真實,也就是常說的油潤。這個問題在圖麗上非常明顯,圖麗16-50 f2.8 解析度可以和17-55對抗,但整體色調發黃,是那種不線性的,很難調整去,反觀17-55就沒有這個問題。雖然後期可以得到累似油潤效果,但過渡不如鏡頭拍攝那麼自然。


佳能的50 1.8就不說了,當年尼康50 1.8D的銳度除了略遜蔡司的ZF50 1.4一點點,在F卡口可是找不到對手的。當然現在有了ART,還有Otus。

題主選了50這一個最有利於定焦的焦段來貶低變焦鏡頭實在有點過分,但事實是一般來說各家大三元在全焦段畫質肯定是完敗於14、20、24、28、35、50、85/90、105/135、180低端定焦陣營(尼康14-24是個例外)的。總價上應該相差無幾。

大三元的優勢在於方便、做工優良和性能可靠;定焦的優勢在於畫質、單體輕巧和價格便宜。


我也同時有大三元和50/1.8,說老實話,50定頭用得很少,平素覺得成像的差別也不是很大,至少我的感受不深,唯一有點印象的是,50定頭的逆光成像感覺不如24-70.

但是我覺得問題補充說明裡的話很有問題。

鏡頭專業不專業並不全在於所謂的光學素質,這完全是捨本逐末的理論。

攝影是什麼?攝影是凝固瞬間的藝術。
因此,對焦速度,變焦能力,焦段的長短,最短對焦距離等因素和成像能力一樣,都是衡量一個鏡頭是否專業所可能需要評估的因素,而其中最關鍵的前提是,你得先確定你的攝影目的和攝影目標是什麼,才能談是否專業,不同的場景需要的鏡頭的特性是不同的。


如果的的拍攝目標和拍攝目的和明確,而且是環境和條件你自己完全可控,什麼光線啊,距離啊,場景的變化啊都完全在你自己的控制中,甚至是你自己營造的(例如攝影棚),那個時候才是大多數定焦頭才有充分用武之地。
比如同樣說拍人像,我喜歡抓拍偷拍,拍出人最自然的的神情和表露,對我來說70~200的小竹炮才是專業牛逼的利器,給我50/1.8有毛用啊?都湊到跟前了,還抓什麼偷什麼啊?得到的全是人家面對鏡頭的反應。

變焦頭,尤其是被推崇的大三元,在保證一定成像效果的條件下,有強大的適應能力,才有足夠的條件在各種情況下去滿足我們凝固瞬間的創作需求。
不要認為變焦頭在這裡只起到了方便的作用。
就攝影來說,要麼場景遷就器材和鏡頭,要麼是器材和鏡頭去遷就場景。

拋開那些我們有足夠的資源可以營造或者獲得的場景和瞬間,其他的大多數人面對的大多數的瞬間都是需要器材和鏡頭去遷就的。
瞬間是去不復返的,抓不到這一瞬,這一景,那麼成像再好也是扯淡,至少對於攝影本身就沒有意義了。變焦鏡頭在這一點上是有足夠大的價值和專業性的。

最頂尖的專業攝影師確實有不少是只用定焦頭的,我就認識兩個,一個是國內最頂尖的風光攝影師之一,另外一位是攝影棚專業拍人像的商業攝影的。他們確然就是幾隻定焦頭隨身去搞定工作拍攝。但是以他們的話來說,那是他們拍攝目的,目標和風格都非常明確,所以定焦頭夠了也合適。

攝影棚里的就不說了,單說風光片那位,人家拍一套片子是專門去拍片子的,不是去旅遊的,先把所有的點都踩遍,然後琢磨計算光線,然後在到點翻過幾個山頭去選好的機位在特定的時間去拍攝。
為了等個特定的輪船進鏡頭,可以在那守兩天。
為了等個合適天氣可以在那泡半個月。
那是純粹靠資源等來合適的場景的,這和一般的旅遊風光攝影不是一回事好么。。。

即便是如此,和家人朋友一起出去玩,人家還是一兩支變焦在手。

話說回來,真到了這個份上的攝影師,人家用定焦也不會用50/1.8

我自己的50/1.8也只是太太懷孕和孩子剛出生的時候用用,圖個輕便,後來一直就沒有太多用的機會。孩子稍微大點,50/1.8就追不上了。

我在網路上也好,現實生活中也好,碰上的所有鼓吹定焦才是專業王道,尤其是什麼像補充說明裡那樣說50/1.8人像王才是王道專業的人,無一不是粗淺的半吊子或者連半吊子都不如的浮誇菜鳥。我從來沒有從專業的NB攝影師那聽到過類似的話,哪怕他們自己只用定焦頭進行工作拍攝。


這個有點吹的過了,個人覺得50/1.8的成像無法和24-70相比。在器材黨最看重的焦外成像上,50/1.8被24-70完爆。在焦內成像上,50/1.8最多和24-70持平,而且這頭對焦很噁心。

還有,這個帖子也太能吹了吧,什麼是「衰減」?現在鏡頭裡鏡片的透光率普遍在97%以上,那個「衰減」的道理在幾十年前就已經不能用了。

另外,一隻鏡頭是否好用,光學素質不是唯一的標準。易用性、做工、阻尼和對焦精度都是參考標準之一。

光學素質再好,易用性不好那也是垃圾頭。50/1.8成像那麼好,為什麼專業一點的人都不用呢?大家都說這頭焦外太差了,對焦不給力,做工太噁心。。。。。。

大家說的都沒錯,它的光學素質再好,其他的地方給他拖後腿,註定只能給窮人一個安慰:我這頭雖然便宜,但是成像好,成像好。。。。成。。。像。。好。。。。。。好。。。。。。。。。。。


最近太忙了. 沒有辦法好好地回答這個問題.我就先簡單講講,等廣交會完了我再補充...
首先提問者引用的觀點不少太片面了.別看都是振振有詞,實際上ED螢石大概是幹什麼用的他不一定清楚.

簡單點講吧. 變焦鏡.光是能變焦這一樣,就是巨大的優勢. 就拿提問者舉例的24-70G來說吧. 有廣角有中焦. 視角覆蓋廣泛, 一支鏡頭就能擔當廣範圍的應用. 倒是如果只有一支50定, 恐怕便是35mm畫幅機身, 也有很痛苦的時刻把....
我看不少攝影師,都是直接上變焦鏡的幹活.出片,數票子, 樣樣都是刷刷的...


其他的我不知道

奧林巴斯在4/3單反時代造的那幾個沉重的大三元的成像性能上基本是隨便秒其他定焦的,不管是銳度、解析度還是焦外成像上,都堪稱超一流。

主要問題是相對於感測器大小,這些鏡頭實在太重太大了


啊~
這樣的問題是攝影圈子的月經貼,按題主給的材料里的言論,此人無非就是想證明50 1.8是「人類光學精華」嘛。
之前的幾位答案很清楚了,挨個給了贊同。我補充點個人看法吧。
首先拋開需求談畫質那是耍流氓。跟拋開劑量談毒性一個道理。
其次這個材料的作者對「畫質」的理解根本就是個初學者,解像力/清晰度/銳度 ≠ 畫質
想要驗證,把大三元和小痰盂都用用,自己感受,比啥瞎扯的東西都強。
我給幾個場景:
1.湖邊拍水鳥
大三元用戶:70-200走起 ,拍
光學精華用戶:變焦靠走走起~近點,近點,再近點..."哎呀!撲通..."
2.山頂拍風光
大三元用戶:16-35(14-24)走起,拍
光學精華用戶:變焦靠走走起...退點,退點,再退點.. "啊~~~~.....pia!"
3.市區複雜光線掃街小品
大三元用戶:24-70走起,拍
光學精華用戶:畫面發灰...逆光起霧...對比度低...暗部糊...高光糊...對焦慢...鏡頭進灰...

當然定焦頭就算是神鏡們也要靠走,但需求的不同決定了產品側重的不同。

50 1.8代表低端定焦作為入門練手的鏡頭有著非常好的性價比,丟了壞了都不心疼,培養鏡頭感很贊,能滿足一般用戶90%的拍攝需求,是值得推薦的產品。可不能神化它不是?

你說諾基亞1050 輕、小、信號好、結實、待機長。150塊包郵。一部iPhone 是它的30倍。
要iPhone幹嘛?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你確定攝影的終極追求是高解析度和高畫質?


定焦成像是優於變焦大三元,但是鏡頭的用途並不是完全的追求畫質。變焦頭本身就是為了便捷來的,出門旅行,新聞採訪,體育比賽,野生動物,等等瞬間發生的場景,這時照片傳達的內容就不是畫質一個方面了。這樣看,變焦能的大三元已經是目前的頂峰。其實攝影傳達的不僅是畫面的精緻,內容傳遞的想法也很重要。


我就搬出個適馬50100 1.8靜靜看


人家問的是光學素質,你們說大三元可以變焦所以完爆50 1.8是什麼意思……


這個需要綜合評價鏡頭,應該考慮焦深、色差和像差幾大要素。還有根據你主要的拍攝對象和需求而定。人像,風景,近遠。。。。。


我的使用經驗佳能新出的40/2.8和16-35II的35端比弱不少。


未必,自用EF 50 F/1.4 USM和艾斯小白兔,至少我自己用下來金痰盂的銳度和解析度以及暗角是不及艾斯小白兔的...


有一個指標叫MTF曲線圖,業界公認的評判鏡頭畫質的指標。科學界定,童叟無欺。題主引用的說法不成立,狗頭的確能拍好片,但同樣的構圖/曝光情況下,高端鏡頭畫面必須高於入門頭。


論光學素質,低端定焦可能比大三元略好,甚至比高端定焦好。畢竟小光圈定焦需要糾正的相差好。但是不是放大到100%,其實差別幾乎無法辨別。大三元強在對焦速度,所以幹活特別實用,拍得到永遠比畫質重要。


既然問的是成像素質,為什麼你們要回答定焦沒有的。。。50 1.4能跟2470比2.0光圈下的成像嗎?能跟2470比輕便嗎?
為啥50值得買?很多原因是這個-&>你買過什麼非常值得的二手物品?為什麼?
兩種鏡頭就是為不一樣的用途設計的,非要放一起比,50/1.4的F2.8肯定好過24的F2.8 大家的F11又會差不多,感覺還是沒法比。


據我使用經驗501.4焦內焦外完爆24702.8一代是肯定的


推薦閱讀:

下雪後,你在的地方會有哪些別樣的風景?
為啥這次神九噴射的火焰和以前看到火箭發射的火焰不太一樣呢?以前都是很亮的,這次卻是比較透明的?
如何用手機拍攝天空落下的雪花?
怎麼樣用尼康D5500拍星空?
什麼樣的天氣能看到很漂亮的晚霞?

TAG:攝影鏡頭 | 攝影 | 攝影器材 | 鏡頭 | 定焦鏡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