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史上有哪些有名的科學家死對頭?有什麼有趣的故事?


謝邀。

Cope和Marsh,兩位恐龍學家,著名的"Bone Wars"。兩位科學家學術上的鬥爭甚至上升到了相互攻擊的地步,注意這裡說的攻擊是真正意義上身體的攻擊(有傳言他們手下的學生在發掘現場相互投擲石塊。。。。。)。有興趣的可以看看wikihttp://en.wikipedia.org/wiki/Bone_Wars

以下直接引用邢立達的兩篇文章。

---------------------------------------------------------------------------------------------------------------------

恐龍是怎麼變酷的?(四)美國的恐龍「大躍進」Comments&>&>

毫無疑問,骨頭大戰(或稱化石大戰)是古生物歷史上最讓人津津樂道的事件之一。兩位當事人也在戰鬥中培養起了大批後來人,這些後來人代代傳承,迄今依然涇渭分明。雖然他們不再像師祖那般互相攻擊,拆台,但依然會很關心祖上的八卦。八卦,是一切學科的原動力之一。

可能有朋友會好奇我的立場,這倒是值得一提,我的導師是柯里博士(Philip J. Currie),一位傑出的肉食恐龍專家,是《侏羅紀公園》中古生物學家格蘭特博士(Alan Grant)的原形,現在正在前往南極挖恐龍的路上。而他的導師是卡羅爾(Robert L. Carroll),師公則是羅默(Alfred S. Romer),這兩位人物堪稱大師,目前的古脊椎動物學教材,基本都從他們手裡來。而羅默再往上不斷追索,就可以抓到骨頭大戰的主角之一——柯普。

上回說到柯普命名了暴風龍,正是春風得意時。此人絕非常人,剛年滿18歲便費城自然科學學院提交了一篇關於如何完善蠑螈分類的論文,這篇文章旁徵博引、舉例詳實而且頗有心得,很快引起了學術大腕兒們的垂青,經過三年的考察,柯普在1861年順利被選為科學院院士,也就是說,此君21歲就成為院士!

兩年後,柯普前往歐洲拜訪柏林大學,在這裡見到了一位美國老鄉——馬什,馬什這年已經32歲。與天資聰慧的柯普比起來,馬什有點大器晚成的味道。他出生在一個農場主家庭里,小時候就很羞澀,學習成績也不是很好。不過,馬什是銀行界大亨皮博迪的親戚,在皮博迪的長期資助下,馬什取得了耶魯大學的學位。

在獲取知識的同時,馬什也利用皮博迪侄子的身份四處活動,終於在皮博迪最後一項重大捐贈的名單中列入了耶魯大學。這個計劃不僅讓皮博迪答應永遠撥給馬什充足的學費、考察費,更出資15萬美元為耶魯大學蓋一座自然史博物館。

大喜過望的耶魯校董、校長感到無以為報,一方面把博物館命名為皮博迪自然史博物館,一方面請馬什留校,任博物館館長。皮博迪贏得了不少掌聲和頌詞,馬什卻為自己搞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他打通了校方的鐵杆兒人脈、擁有了響亮的教授頭銜、獲得了滾滾而來的研究經費和寬敞氣派的研究室。1866年,馬什被耶魯大學被聘任為第一個古生物學教授,那年他35歲。

在柏林大學,面對這位有點老不成器的同鄉,柯普只是客套了幾句,並禮節上地邀請馬什將來回美國後到訪自己的工作室。憨憨的馬什自然感激萬分……可柯普萬萬沒有想到,就是這個在他眼裡有點窩囊的人,日後與自己展開了長達20年的「骨頭大戰」。

而如果把目光投往當時的美國,恰恰是南北戰爭結束之後,一個極為重要的轉型階段。在從內戰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不到50年時間內,她從一個農村化的共和國變成了城市化的國家。在此過程中,追求財富被所有人放在第一位,用法國歷史學家托克維爾總結道「大量生產品質基本上一樣但價格較低的製品」。唉,這就是山寨哇,大到住宅、小到手錶工業品,再到精神層面的戲劇、文學,美國都極具山寨歐洲的傾向。在這樣的價值指導下,社會變得相當浮躁,這種情緒或多或少影響到了恐龍的研究。當時美洲發現了大量極耀眼的新材料,但也面臨著同行的激烈競爭,於是大幹快乾,存在諸多隱患的「大躍進」就這樣展開了。

當時,柯普正在費城自然科學院從事古爬行動物的研究,這一類動物通常都擁有短短的脖子和長長的尾巴,而這個簡單的構造卻成為下文一切爭端的基石。也許我們永遠也想像不到,1868年,當年僅28歲的柯普得到了由堪薩斯州千里迢迢運來的的第一件白堊紀脊椎動物化石,而且是當時北美髮現的最大、最完整的蛇頸龍。因此,它對柯普來說意義非凡,是一條登天揚名的捷徑。

當柯普第一眼看到這堆蛇頸龍化石時,在把激情降到可控限度之後,這條巨獸必然會在他腦海里浮現出一個大概的輪廓。傳言,柯普當時就在一個速記本上命名並描述了這批化石,他認為這種蛇頸龍擁有一條大且長的尾巴,而且這條龍的椎體上發育著奇特的板狀橫突,故命名為平尾薄片龍(Elasmosaurus)。文章其後發表在《費城自然科學院學報》上。而問題是由於這種動物的頸椎實在太長太細,看上去還有點類似於蜥腳類的尾巴,以至於柯普馬失前蹄,將其誤認為尾椎。

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該發生的事情重要發生,這是逃避不了的。1870年3月8日,費城自然科學院召開例會,會上,雷迪提出薄片龍的脊椎可能被顛倒了位置。其主要證據來自薄片龍尾部末端,那裡保存了寰椎和樞椎,這是每一隻蛇頸龍身上都有的構造。很明顯,這頭薄片龍的腦袋掉了出來,並移動到尾巴那邊,這其實是很常見的埋藏現象。

雷迪公開地指出了柯普這一頭尾倒置的失誤。但出於某些現在無法得知的原因,雷迪在發表這些言論前並沒有知會柯普,而是有點自作主張的拋出這顆傷人傷己的重磅炸彈。可以想像,這件事情肯定讓脾氣火爆的柯普大為光火,此事讓這兩位著名古生物學家之間從此結下了梁子。

和發表論文的速度一樣,柯普也火速「召回」,甚至買回那些描述薄片龍的文章和專著預印本,並基本重寫了其中薄片龍的部分,但不幸的是,這顯然會有遺漏,這也成為他的敵人日後嘲笑他的最好證據。

出人意料的是,雷迪和柯普並沒有為此事相互指責很久,隨著1870年的結束,這件事就不了了之,因為在古生物的描述上犯錯並不是什麼非常罕見的事情,緊咬著不放對自己反而不好。但這時候卻半路殺出了一位馬什,馬什在《美國博物學家》上這樣說道:「柯普花了長達幾個月的時間,研究了一件非常完美的標本,但他把頭放到了尾巴末端(這裡被馬什著重強調),然後他將這種動物作為一個新類群之典型,反龍類。」此後,馬什幾乎讓全世界都知道了柯普的錯誤。他還寫信譏諷柯普說到,調侃他為什麼不把薄片龍命名為「滑稽龍」?

可以想像,這些事情讓自尊心極強的柯普對馬什恨之入骨。

在多種因素交雜混攪的人際中,羨慕嫉妒恨難以避免。上回我們說道柯普已經天天在角落裡畫小圈圈詛咒馬什,但美國不是泰國,這沒什麼用。這個仇恨很快就上升到派系鬥爭,在美國地質調查所所長競選中,二人分別支持不同的候選者:柯普支持海登(建立全世界第一座國家公園——黃石國家公園),馬什支持鮑威爾(首次漂流科羅拉多大峽谷)。這個信息直接告訴圈內的主力部隊,「聽好了,現在是選擇站隊的時候了!」

而站隊完成後,雙方都列隊成行,高喊口號,開始像打仗放排槍了。不同於此前的比喻,這個「槍」是真傢伙——他們都向對方隊伍開槍了。

戰爭的第一局發生在懷俄明州中北部,1870年8月,馬什組織他的「耶魯學生軍」對懷俄明州進行了第一次考察。考察的嚮導竟然是大名鼎鼎的野牛比爾,此人本名科迪,野牛是他練習槍法的用具,所以稱野牛比爾。野牛比爾一度組織了一場秀,叫「野牛比爾的西大荒及世界級馴馬師大會」,它是如此的成功,甚至受邀至英國及歐洲巡迴演出,連維多利亞女皇都看了3次,就是蠻荒肌肉粗魯男的吸引力。而野牛比爾是伴隨馬什一生的至交好友,馬什也很喜歡這位老兄。有了野牛比爾的引導,學生軍在印第安人保留區橫衝直撞,前後發現了大量恐龍化石和著名的無齒翼龍,後者是美洲第一件翼龍化石。

到了1872年,柯普的隊伍也來到懷俄明州,對於印第安人,柯普則採用了完全不同的另一種方式。當路過印第安營地時,他會把他的假牙拿出來逗樂印第安人。印第安人看到一個人居然可以隨便拿出自己的牙齒然後放回原處,於是很快被迷住。從這點看,柯普比馬什顯得更親切和藹些。

五年後的春天,骨頭大戰進入白熱化。兩位聯合太平洋鐵路公司的員工里德和卡林,在日後著名的科摩絕壁發現了侏羅紀古生物墳場,並用自己的自取名「哈洛和愛德華」發了一封信通知了馬什。馬什對這個來路不明的消息非常重視,也知道密信的弦外之音是要錢,這不成問題,於是他立馬派遣自己最得力的助手威利斯頓趕赴當地。

在柯普察覺之前,威利斯頓偷偷找到了里德與卡林,並拿出一張極具誘惑力的大額支票,兩人將威利斯頓帶到科摩絕壁的化石點,威利斯頓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他發回的電報中說:「他們說當地埋藏的化石綿延數公里,重量以噸計……化石層很厚,保存得很好,而且很容易取出來……我覺得這個秘密能保守3個月,我希望您是知曉此秘密的唯一一人。」3天內,威利斯頓便與這兩人簽訂了發掘合同,任命里德為挖掘的負責人,合同里還包括所有採集隊員未經馬什許可不準離開化石點等等保密性條款。

懷俄明州科摩絕壁的化石小屋,全部牆體都是恐龍化石

可是俗話說的好,欲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沒過多久,里德就發現有個鬼鬼祟祟的傢伙頻頻在化石點出沒,他借著工人歇息的時候想盡辦法套近乎,對所有骨骼的出土位置表現出濃厚的興趣。里德叫人扣住這個可疑人物盤查,他支支吾吾一會兒說自己是路過打醬油的,一會兒又說自己在附近小鎮開了個日雜店賣醬油的,很明顯,柯普已經得到了科摩絕壁的信息,他的隊伍很快就會出現了。

不久後,柯普挖走了卡林,讓他為自己效力。昔日知根知底的兄弟,今日卻站在兩大勢力對抗的風口浪尖處,兩隊人馬間的競爭極為慘烈,彼此間的仇恨也不斷升級。如果里德一時運不走那麼多化石,他通常就會把化石砸碎了,為的是讓卡林得不到什麼。威利斯頓也因為柯普「無時無刻」的存在而差點得了妄想症。

1879年7月,里德從採集點給馬什運回了兩副不太完整的巨型恐龍化石。馬什一如既往在匆匆看過化石後便發表了研究報告,他為這種巨獸取名雷龍,不管是他自己被龐大的骨骼給震住了,還是他想用雷龍來震懾一下柯普,反正這種擁有響噹噹名字的動物很快就震撼了普通大眾,使它成為最出名的恐龍之一。但事後馬什才發現自己鬧了個大笑話,原來雷龍和之前他命名的迷惑龍其實是同一種生物……

戰爭就這樣不斷持續,在各個化石點,他們兩人都想搶先到達現場,以獲得重大的發現;他們爭相誘使工人簽下合約,以保證自己有獨佔化石的權利——這方面馬許佔優勢,因為他比柯普有錢。他們有時候甚至採取暴力的手段,以阻止對方的人馬進入自己的地盤。當某個採集點被對方發現後,隊員甚至不惜打碎來不及取走的骨骼也不讓其落入敵人手中!發展到最後,人們乾脆衝進對方化石坑,拳打腳踢,開槍放炸藥把化石奪走了事,科摩絕壁成了全武行,工人們除了挖化石,還要時刻準備與來犯之敵決一死斗。

在濃重的火藥味下,兩人的競爭愈演愈烈,甚至互相指責,說對方偷竊化石,將發現化石的日期往前虛報等等。最後升級到兩人在主流媒體互相對罵。要不是當事人辭世,這場無休止的戰火似乎還真不知道要燃燒到何時。

從大多數標準來看,骨頭大戰的勝利者是馬什。柯普唯一勝出的是其論文數量,在他極其勤奮的一生中,寫出了約1400篇學術論文,描述了近1300種新的化石,這個記錄到今日還無人能打破。馬什一共描述了500多種新發現的古生物,留下300多篇學術作品。雖然馬什的論文數量較少,但他總共發現了86個新種,多於柯普的56個,而且馬什發現的則包括家喻戶曉的名字,比如三角龍、異特龍、角鼻龍、梁龍、彎龍、迷惑龍和劍龍,柯普最著名的發現,只有圓頂龍,腔骨龍等。

柯普與馬什,這兩個冤家20多年的爭鬥雖然多少令人有點不齒,自然科學領域可能再也找不出另外兩個人比他們更互相鄙視對方的了。但他們從客觀上極大地推進了美國古生物學的發展,兩位競爭者傳奇般的故事激發了美國民眾對古生物的極大興趣,直接促進這方面人材的增長壯大,他們首創用石膏包保護化石,還開啟了美國的恐龍復原流派。迄今安置在皮博迪自然史博物館,費城自然科學院等地的巨大的恐龍骨架,以及遍及全球的骨骼複製品,都是柯普與馬什千辛萬苦收集來的戰利品,也提醒著無數的後來人,那些地方曾經有兩位自負的戰士,那個國家也曾經有一段奔放的歷史。


愛迪生和特斯拉啊,這個太知名了
愛迪生和特斯拉第一次見面時,愛迪生正在投入大量的資金去研發直流電設備。1879年,愛迪生髮明了白熾燈,這種燈的確犀利,可是問題也不少。比如說什麼照明燈和發電站距離短啊,輸電損失大啊什麼的。
愛迪生很清楚特斯拉在技術方面的能力,於是讓特斯拉去改進發電站中的發電機。特斯拉研究制訂出了20多個新直流電發電機的計劃,這些發電機簡潔而又強大。愛迪生對這些新型發電機進行了多次實驗,收到了不錯的效果,並為這些發電機申請註冊了專利權,用它們代替了那些老式機器。
然而當特斯拉向愛迪生索取自己應得的那部分報酬時,愛迪生果斷拒絕了他。他說:「特斯拉,您並不懂得美國式的幽默。」這件事對於這位塞爾維亞年輕人的打擊很大,他的美夢被再次打破了,加之他對交流電的信念,於是他辭職了。 長時間以來,特斯拉給愛迪生帶來了很多利益,然而愛迪生始終對他的交流電持一種質疑和敵視的態度,除了他認為交流電的難以控制與危險性之外,更多的是個人性格的偏執。
而後,一位希望能向愛迪生髮起挑戰的美國發明家和企業家喬治·威斯汀豪斯(WestingHouse)將賭注押在了交流電上,他邀請特斯拉到他的公司去工作。1890年,特斯拉發現了共振現象,即在特定的環境下,一個機械系統振動的振幅,不論是聲學的還是電力的,都會有一個相當高的振幅。更知名的則是,這位塞爾維亞科學家利用共振原理製造出了一個神奇的變壓器,也就是今天的「特斯拉線圈」。到19世紀末,經過各種實驗之後,威斯汀豪斯和特斯拉獲得了極大的成功,他們終於可以將已經成熟的產品推向市場。
獲悉特斯拉取得的成功以後,愛迪生意識到了自己將要面對的競爭對手是何等強大,他開始了一場針對交流電的中傷詆毀運動。為了向人們展示這種新型系統假定的危險性,愛迪生在眾多記者面前用高壓交流電做了一系列可怕的實驗。他先是將一塊白鐵皮板和一台可達1000伏電壓的交流電發電機相聯,然後再把一隻小貓或是小狗放在鐵板上,小貓或小狗會瞬間死亡。這樣,人們就可以親眼目睹特斯拉和西屋公司的交流電的致命效果了。電椅就是在這樣一系列「展示」的「啟發」下發明出來的。同時,作為對愛迪生宣傳攻勢的反擊,特斯拉也在舞台上進行了很多真正的「電魔術」表演。除了使人們為之驚嘆,特斯拉的另一個目的就是向世人傳播他的交流電理念:當不被用在故意犯罪的目的時,交流電是非常安全的。當這場「電流大戰」愈演愈烈之時,芝加哥正在籌備一個世界博覽會,主辦者希望尋找到一套可以照亮整個會場的照明設備。於是,威斯汀豪斯開出了一份極具誘惑力的合同,他試圖以超低價格來從愛迪生手中搶到這筆生意。1893年1月,博覽會開幕了,9萬多盞由特斯拉的交流電點燃的電燈照亮了整個會場。這是一次偉大的成功,同時也是大獲全勝之前的一個前奏。

不久以後,在尼亞加拉大瀑布將要建造世界上第一座水力發電站,交流電系統由於其經濟實惠和便於製造而被選中了。威斯汀豪斯將設計製造任務交給了蘇格蘭工程師喬治·福布斯。後者製造出的一套設備使用了3個特斯拉的交流發電機,每台的功率為110千瓦。1895年,發電站建成了,它可以將電流傳輸到距發電站35公里外的布法羅市。這一事件宣告交流電徹底戰勝了直流電,而愛迪生的直流電則瞬間就成了一種過時的技術。愛迪生本人不得不接受這個殘酷的現實。從那時起,交流電便成為了工業、商業和民用電的惟一選擇。
「電流大戰」是在兩位19世紀和20世紀的天才而多產的發明家之間展開的,兩人也是截然不同的科學家。愛迪生具有驚人的創造性和工業策劃能力,是一位非常聰明的試驗者,但是卻缺乏數學知識和複雜的理論洞察力。相反地,特斯拉和其同時代的人相比是一個前衛式的人物,通過對現象精確地數學解析,他完成了很多偉大的創造性工作。他不像愛迪生那樣,僅僅因為個人願望而去做很多事情,而是在設計任何設備之前都從理論的角度去分析問題,直到得出絕對有把握的結果,才會付諸實踐。1915年,愛迪生獲得諾貝爾獎的提名,特斯拉則在1937 年獲得諾貝爾獎的提名,但他們倆都沒能獲得這一獎項。一些人認為,正是因為那場持續了數年的「電流大戰」,愛迪生和特斯拉都暴露出了他們人性中的弱點,這與人們長期賦予他們的「天才」和「科學家」的稱號是極不相稱的。

而在此之後,則是更為精彩的通用電氣與西屋電氣的競爭。這個嘛,直接引述一篇文章好了。

西屋和通用與美國經濟一樣是通過兩次世界大戰瘋狂斂積巨額財富,但是,兩個歷史、產品、地域如此相似的企業的發展為什麼會出現後來如此巨大的反差,回顧自60年代以來兩家公司的歷史,可以認為,組織管理是導致不同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美國大公司的企業管理體制從60年代以後,為適應技術進步、經濟發展和市場競爭的需要,開始採用強調系統性和靈活性相結合、集權和分權相結合的體制。60年代末期,西屋決定以國際化戰略抗衡通用,他們很快發現原有的國際公司和4個產品公司平行經營的組織結構阻礙了公司的國際成長,並果斷撤消了國際公司,形成了以產品為基礎的「分權的事業部制」,1971至1976年,這一調整大獲成功,海外業務大幅上升。實際上,早在50年代初,通用就採用了類似的組織結構,整個公司一共分為20個事業部。每個事業部各自獨立經營,單獨核算,取得了領先西屋的業績。可以認為,這種組織結構對經營多樣化、品種規格繁雜的大公司應對激烈市場競爭時十分有效。
面對西屋的市場挑戰,通用電氣70年代初一度陷於危機,1971年通用最高領導層改革企業管理體制,即在事業部內設立「戰略事業單位」。這種「戰略事業單位」是獨立的組織部門,可以在事業部內有選擇地對某些產品進行單獨管理,以便事業部能夠將人力物力機動有效地集中分配使用,對各種產品、銷售、設備和組織編製出嚴密的有預見性的戰略計劃。這種「戰略事業單位」可以和集團組相平,也可以相當於分部的水平,當年,通用在銷售額和利潤額方面都創出了紀錄。從該公司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通用電氣迅速發展的情況看,這項措施起了不少作用。十年間,通用電氣的銷售額增長了一倍,利潤增長近兩倍。
70年代中期,美國經濟又出現停滯,通用電氣擔心到80年代可能會出現比較長期的經濟不景氣,1977年底。通用電氣進一步改組公司的管理體制,實行「執行部制」,也就是「超事業部制」。這種體制就是在各個事業部上再建立一些「超事業部」,來統轄和協調各事業部的活動,也就是在事業部的上面又多了一級管理。這樣,一方面使最高領導機構可以減輕日常事務工作,集中精力掌握有關企業發展的決策性戰略計劃,一方面也增強了企業的靈活性,為通用的持續發展奠定了組織保障,經營業績顯著提高。
而同一時期,西屋仍在管理完善、注重底線收益的等級架構中運作自如,因而只對組織機構零敲碎打地做些逐步改善。西屋曾於80年代實行矩陣系統,在發現負責產品的人與負責區域的人經常無法保持一致,成為影響其成功執行矩陣管理時,西屋的措施是實行內部保證,即一個部門保證向其內部顧客提供優質服務,做到及時、準確、不斷反饋、講求禮貌。內部顧客可以是下道工序的員工,也可以是輔助部門的服務對象。同時,西屋還成立了營業委員會,裁決不同部門之間的爭議,完成部門間的溝通和銜接。這一時期,西屋的主要精力在產業結構調整和國際聯盟合營。一方面,西屋從收益微薄的電器消費品行業撤出,投資於競爭較為平穩市場潛力大的冷藏保溫運輸業、土地開發業等行業;另一方面,在進口產品競爭的巨大壓力下,西屋採取「擋不住它就和它一起走」的經營對策,大肆合營、併購,與非美國企業聯盟。聯盟促進了西屋的國際化經營,實現了產業的多元化,成為西屋長期戰略的重要方面。
但是,固守成規,無視管理思想變革仍使西屋的發展大為受挫,使其在與通用的競爭中最終敗退。儘管80年代初,里根政府增加軍備開支的國策對於西屋來說無疑是強心針,西屋因此獲得了核潛艇、戰鬥機、導彈等大量軍方合同,為軍方生產的電子設備產品價值達到公司總產值的20%,使西屋一度東山再起。可惜,90年代以後,因為在重塑自我及其經營方式的競賽被摔在後面,西屋目前僅僅在全球核電領域保持著領先地位,佔據著世界50%、全美60%的市場份額,但已無力重現輝煌。
從西屋和通用的百年抗爭中,可以看到,搞好企業組織的設計和管理可以提供最關鍵的競爭優勢。一個企業要想以其競爭對手無法效仿的方式運作,其管理體系、流程和結構是關鍵,企業有了合適的組織結構,可以更快推出新產品,更好提高產品質量,更快捷、全面地滿足顧客要求。這與傳統的等級式架構完全不同,它們認為企業的競爭優勢來自強大的財務、人力和自然資源、打入市場的能力以及差異化的技術。組織管理已經成為管理實踐重要的關鍵環節,對巨型跨國企業在努力提高國際競爭力的過程中尤為重要,從這個意義上說,通用電氣的成功是組織管理的勝利。


總之~這場戰爭是曠世的(個人意見)。


這個問題,我一看見,就無比興奮,心癢難耐。對於一個文科男來說,竟然可以覥顏和理科大神們來拼答案,實在令人心潮澎湃。

也許還有一些朋友有印象,我曾在問題「拉里·埃里森在他 32 歲創辦甲骨文之前的是什麼樣的一個人?」下,有一個很長的回答。回答節選自十年前我獨立翻譯的一本書,《Acid Tongues and Tranquil Dreamers》,該書選取了人類科學技術進步史上八個精彩的競爭故事。這些競爭,有的是進步和保守勢力的抗衡,有的是為了達到同一目標的不同路徑的爭鋒,有的是同時起跑、結局不同的瑜亮雙輝。

該書的其他章節包括:
微積分之爭:牛頓 vs. 萊布尼茨(牛頓 vs. 胡克只是前菜)
氧氣之爭:拉瓦錫 vs. 普里斯特利
進化論之爭:托馬斯·赫胥黎 vs. 理查德·歐文
直流電與交流電之爭:愛迪生 vs. 特斯拉
DNA 之爭:克里克+沃森 vs. 萊納斯·泡令、羅莎琳·富蘭克林
登月之爭:馮·布勞恩 vs. 謝爾蓋·科洛列夫

這次我不全文粘貼了,每篇都做一下改寫。你們想先看哪個?


牛頓和胡克、萊布尼茨等等其他一片人的,關於微積分和其他各個領域的各種糾結。

牛頓在光學上的粒子觀點被胡克挑戰,從此以後他便和胡克結下了梁子,在以後的學術生活甚至仕途(皇家學會)上處處為難胡克,各種陰險。而在微積分的發明人問題上,牛頓和萊布尼茨互相指責對方剽竊,當然身居高位(皇家學會會長)的牛頓更佔優勢,調動資源對發明權進行審查(你懂的),證明自己才是真正的發明者。

深思熟慮之後,我決定再加一對:墨翟和魯班。
作為手工技術宅,二人對機械在治世之道中扮演的角色有著完全相反的觀點。二人在楚國攻宋之前的沙盤機械攻防戰也成了千古佳話,堪稱技術宅的最高境界……


牛頓Vs萊布尼茨
牛頓估計是30歲之前把正事兒全乾完了,所以閑得蛋疼了。。


補充個愛迪生和特斯拉的小趣事。
愛迪生曾經和特斯拉說自己只要摸一摸他,便能知道他多重,特斯拉不信,於是他倆打賭,沒想到最後愛迪生真的精準地說出了他的體重,特斯拉覺得很不解,於是向愛迪生公司的員工約翰遜詢問,約翰遜跟他說,「我是相信你才告訴你的啊,你千萬不要講出去。愛迪生在芝加哥屠宰場工作過很長一段時間,他每天要稱幾千頭肥豬呢。這就是原因。」


科學家, 死對頭, 有趣的故事.

這三個詞本身, 段子化太嚴重.

------------

有多少是歷史的事實? 有多少是年輕時的衝動?

有多少是商人的身份, 利益的衝突 帶來的衝突?

有多少是情敵原因?

有多少是性格不合?

打上科學家, 死對頭的標籤, 對這個職業並不好. 當然, 這也說明科學家越來越英雄化, 平民有解構英雄的娛樂需求.


類似問題應該有: (但幾乎沒有)

歷史上有哪些有名的廚師死對頭? 有什麼有趣的故事?

歷史上有哪些有名的花匠死對頭? 有什麼有趣的故事?

歷史上有哪些有名的畫家死對頭? 有什麼有趣的故事?

歷史上有哪些有名的木匠死對頭? 有什麼有趣的故事?

歷史上有哪些有名的建築師死對頭? 有什麼有趣的故事?

歷史上有哪些有名的物流公司死對頭? 有什麼有趣的故事?

....

除了幫派,國王,將軍,大臣,其他的類似故事很少見.


為什麼沒有人提到費曼和蓋爾曼。。。。。。


小時候看人與科學看到的,六年級,好久了,有點記不清了。愛因斯坦提出一個方程,但不能證明,愛因斯坦說絕對正確,但我還不能證明。是不是那個質能方程我忘了,真的記不清了。大概就是一大批科學家反對。密立根就是其中之一。密立根也是年少輕狂,說,你覺得他正確,我就偏說他不正確,我還要證明他不正確。然後密立根如實的做了,越證,越發現方程是對的。到最後證明結果是,這個方程正確,然後憑此獲得諾貝爾獎。。。


楊振寧和李政道!


愛因斯坦與玻爾:孤膽英雄與社團大哥的相愛相殺

圍剿愛因斯坦

從1927年開始,量子力學的物理詮釋及其引發的哲學命題,引起了史無前例的科學論戰,這場科學界的「世界大戰」持續80 年波及數代,至今仍無平息跡象。而20世紀兩位科學巨人——愛因斯坦和玻爾之間的相愛相殺,更是人類科學史上最痛苦又美妙的傳奇

愛因斯坦天生是一個孤膽英雄,遙想1905年,作為一個躲在檔案館偷偷推導數學難題的小管理員,一年之內5次出劍,每一劍都刺得天暈地暗,以一己之力創立相對論,顛覆牛頓統治了200多年的經典物理學,讓整個物理學界重歸黑暗

而玻爾的套路不一樣,他以個人學識、人格魅力成為年輕一代物理學家心儀的「社團大哥」,他創建的哥本哈根學派成為青年天才們嚮往的聖地,雖然單打獨鬥可能不是愛氏對手,但他帶領社團小兄弟們三次成功圍剿愛因斯坦,讓量子理論和相對論一樣成為20世紀最偉大的學科,在實用性層面猶有過之。

從愛因斯坦和玻爾多張親密合影來看,兩人關係非同尋常,在情人節里,講一講這位孤膽英雄與社團大哥的相愛相殺故事

01 量子理論的誕生,相殺前夜

1900年德國的老紳士普朗克研究黑體輻射時發現,他弄出來的方程怎麼都跟實驗對不上,但如果假設輻射出的能量是非連續的,那麼方程和實驗符合。作為一個謹守傳統的體面神士,普朗克從來就沒有想過要顛覆傳統,可另一方面弄出來的方程又那麼完美,老紳士躊躇良久,最終還是放縱了自己一把,向全世界公布了能量子概念,這個理念給物理學界帶來思想飛躍,雖然普朗克本人一直對「量子」這逆子不待見,世界如果不連續,那物理還怎麼搞,基於一個紳士的良心,他最終選擇了大義滅親,站在量子理論的對立面愛因斯坦一邊,直到面見上帝……

過了5年,也就是1905年,年輕氣盛的屌絲愛因斯坦根本就不在乎體面這回事,把普朗克「能量子」概念向前推進了一步,他認為輻射能量本來就是一份一份的,非獨振子所致,每一份都有一個物質承擔者——光量子,從而成功地解釋了光電效應,愛因斯坦也因為這個拿到了諾貝爾獎(因為「相對論」諾獎委員會看不懂,怕給錯了獎)。到了1913年,年僅29歲的丹麥人玻爾,量子理論的帶頭大哥,根據普朗克量子論、愛因斯坦光子學說以及盧瑟福原子行星式結構模型,輕鬆搞定氫原子光譜線位置所滿足的公式,從而掀起了研究量子論的熱潮,玻爾這位社團大哥,從一開始涉足量子理論,就與愛因斯坦結下不解之緣,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量子理論雛形初定,而玻爾和愛因斯坦的相愛相殺,也逐漸拉開序幕

02 組建社團,哥本哈根學派成立

玻爾看上去沉默駑鈍,可是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在他一生中幾乎沒有輸過哪一場戰鬥。他是丹麥足球國家隊的守門員,明白團隊建設的重要性,第一次世界大戰剛打完,玻爾就從他的老同學那裡(好像是搞房地產的)忽悠到一大筆科研經費,利用自己在學術界的地位,成立了後人稱之為「哥本哈根學派」的社團組織。

這一招顯示出這位社團大哥的遠見卓識,相對論為了讓人明白不知道耗費了愛因斯坦多少精力,比相對論還玄乎的量子力學如果沒有團隊推廣,沒有好的根據地,只怕很快就會被消滅在萌芽之中,最可怕的是還有愛因斯坦這樣強大的「反對派」。

因為玻爾這位帶頭大哥的魅力,社團很快就吸引了不少天才少年,到哥本哈根去,向玻爾教授學習,整個歐洲物理學界的年經人湧向哥本哈根,有點進步青年「到延安去,到延安去」的架勢,社團基地「哥本哈根大學理論物理研究所」迅速聚集大批青年精英,包括海森堡,泡利,狄拉克等,這幫二十來歲的年輕人可都是時代的頂兒尖兒人物,任何一個人上去打,都能與愛因斯坦交戰幾個回合。除此之外,玻恩、約爾丹、羅森菲耳德以及前蘇聯福克和朗道等人,這些諾獎獲得者都出自玻爾門下,還有一大批「哥本哈根學派」的潛在社員,包括德拜、考斯特等人,也沒有一個好惹的。

社團的力量真不是蓋的,海森堡和玻恩很快就搞出了矩陣力學,讓很多人為之驚嘆,但另一個天才高手薛定諤(非社團成員,他養的那隻貓特別有名,有名的情場高手)也搞出個波函數,一時之間吵得不可開交,同樣來自社團的大牛狄拉克拉架說,其實你們兩種理論數學上是等效的,他拿出了一個狄拉克方程(後來成為量子力學基本方程),兩派相視一笑握手言和,但認為被拉偏架的薛定諤後來就一直跟著愛因斯坦混混,也不再去找情人,處處找機會與量子學派作對

其實玻爾也拉過愛因斯坦入社團,並希望他成為社團帶頭大哥,但愛因斯坦的態度暖昧,以至於社團二當家波恩感嘆:當年那個最反叛,最革命,最蔑視權威的愛因斯坦,如今竟然站在新生量子論的對立面!我們失去了我們的領袖。社團與愛因斯坦這位獨行俠的對決,最終還是免不了的

03 第一次相愛相殺,布魯塞爾的巔峰決戰

1927年10月在美麗的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雖然這兩大高手盡量避免發生正面衝撞,但愛因斯坦與玻爾的對決,仍然是不可更改的宿命。第五屆索爾維會議,史上智商最高的一次「華山論劍」出現了,包括愛因斯坦、玻爾、薛定諤、玻恩、德布羅意、海森堡、洛倫茲、普朗克、朗之萬,狄拉克、康普頓等在內世界最著名的科學家出席了此次會議。

科學家分為三大陣營。以玻爾為中心的哥本哈根學派,被稱為反叛的一群,包括玻恩、海森堡、泡利等在內。另一派是由愛因斯坦為首的在野黨,包括薛定諤、德布羅意、普朗克等。還有一個中立實驗派,他們只關心實驗的結果,包括布喇格和康普頓

當社團大哥玻爾剛剛談完互補原理對量子力學的詮釋後,社團的二當家玻恩點名要愛因斯坦發表看法,一直裝深沉的愛因斯坦也不再客氣,直指量子理論並不完備,以愛因斯坦的聲望地位,他的發言立即掀起了層層波浪,德高望重的洛倫茲拍桌子都無濟於事。

玻爾與愛因斯坦兩人交鋒火藥味十足,在最開始時,玻爾極力想依靠個人情感把愛因斯坦爭取過來,並發布了一連串愛情排比句:難道不正是你第一個自覺突破了經典物理學框架,提出了相對論和光量子理論?難道不正是你在1905 年第一次提出了光波粒二象性?難道不正是你把幾率概念引進了對輻射問題的解釋之中?難道不正是你在現代物理學中奠定了這樣基礎的人不應當在這種基礎上接受更新的量子力學觀點,把理論更向前推進一步嗎

但愛因斯坦這個科學信徒根本不聽這一套聲情並茂的愛情表白,他對測不準關係和量子力學的幾率解釋極為不滿,並設計了電子的單雙縫衍射兩個實驗來刁難玻爾,結果以愛因斯坦的失敗告終。

在第一次正面的相愛相殺中,玻爾成功地守住了自己的陣地,但愛因斯坦並沒有服輸,他在1928年5月31日致薛定諤的信中說:「玻爾、海森堡的綏靖哲學——或綏靖宗教——是如此精心策劃的,使它得以向那些信徒暫時提供了一個舒適的軟枕。那種人不是那麼容易從這個軟枕上驚醒的,那就讓他們躺著吧。

04 第二次相愛相殺,用廣義相對論阻擊狹義相對論

雖然第一次表白被愛因斯坦當面拒絕,但玻爾並不死心,1929 年,他在《自然科學》上發表題為「作用量子和自然的描述」文章,從三個不同方面,把他的方法與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作了比較,認為自己與愛因斯坦三觀相近,意思就是兩人應該在一起,在微觀現象中,如同在高速情況下必須考慮觀察的相對性一樣,不能忽略測量結果的互補性。

有人在這篇文章發表後去訪問愛國斯坦,並向他指出,海森堡和玻爾所用的方法就是愛因斯坦1905年發明的。愛因斯坦不無刻薄的回答:一個好的笑話是不宜重複太多的。但是玻爾文章啟發了愛因斯坦,使他想到,為什麼不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領,用相對論來阻擊量子論呢?

1930 年秋天,第六屆索爾威會議開幕,愛因斯坦經過三年深思熟慮,顯得胸有成竹,一開始便先發制人。他提出了著名的「愛因斯坦光盒」思想實驗(從愛因斯坦光盒放出一個光子,打開時間Δt確定,於是箱子輕了Δm,可以用理想的秤測出。將Δm代入E=mc^2,ΔE也確定,ΔE和Δt都確定,測不準原理ΔEΔt &> h/2π不成立),用相對論的方法,來實現對單個電子同時進行時間和能量的準確測量。

玻爾剛一聽到這個實驗時,面色蒼白,呆若木雞,當天夜裡召集所有社區兄弟,一夜沒合眼,奮戰一個通宵才找出反駁愛因斯坦的辦法,玻爾指出:一個光子跑了,箱子輕了Δm,用彈簧秤稱,設置零點,設位移Δq,根據廣義相對論的紅移效應,箱子在引力場移動Δq,Δt也相應改變ΔT,可以計算:ΔT&>h/Δmc^2,代入E=mc^2得ΔEΔT &> h/2πΔq,玻爾依靠社團兄弟用一個晚上的時間瓦解了愛因斯坦厲兵秣馬三年的物理實驗,的確厲害,這次愛因斯坦非常坦白承認玻爾的論證和計算無可指責,在口頭上承認了哥本哈根觀點的自洽性。

在這次和愛因斯坦的相殺之中,玻爾以其人之道反治其人之身,巧妙地利用愛因斯坦設計的思想實驗和他創立的相對論,用廣義相對論阻殺了狹義相對論,不愧是一擊必殺的社團大哥

05 第三次相愛相殺,EPR引發的永恆糾纏

愛因斯坦並不因為自己的連續失敗改變看法。而且失敗後的心態極好,他開玩笑地對玻爾等人說:難道你們真的相信上帝會擲骰子?玻爾也客氣地回敬道:當你用常識言語來描述神的旨意,難道不認為應當小心一點嗎

不過說實話,量子理論哥本哈根解釋實在是彆扭,從沒見過哪個偉大理論這麼擰巴,任何一個處女座的科學家都看不下去,看著愛因斯坦屢屢受挫,同樣作為獨行俠的薛定諤也看不下去了,把自家那隻最有名的貓牽出來折騰哥本哈根學派,然而當過守門員的玻爾最擅長防守,他的回答很乾脆,是啊,就是這樣?你家的那隻貓半死不活,嗆得薛定諤差點一口氣沒上來就此故去

愛因斯坦看到唯一的小兄弟被欺負,心裡實在窩火,1935年,他拉上波道爾斯基和羅森聯名發表了EPR 文章,把攻擊的矛頭從量子理論內部邏輯自洽性,轉到了量子理論完備性上來。試圖用這實驗證明,不僅量子力學的正統實驗大逆不道,而且是變態侮辱人智商的。

這個實驗基本思想是:考慮一個由兩個粒子A和B(稱為EPR對)組成的複合系統,初始時它們的總自旋為零,隨後兩個粒子沿相反方向傳輸,在空間上分開。若單獨測量A(或B)的自旋,則自旋向上(或向下)的可能概率為1/2,但若已測得粒子A自旋向上(或向下),那麼粒子B不管測量與否,必然會處在自旋向下(或向上)的本徵態上。愛因斯坦等人認為:如果兩個粒子分開足夠遠,對第一個粒子的測量就不會影響第二個粒子

EPR佯謬正是基於這種定域論的觀點提出的。這個實驗的背後有因果性,決定論,信號傳播超光速,定域非定域等方面的爭論。這就是愛因斯坦針對玻爾的第三次相愛相殺,如果兩個粒子相隔億萬之遙,你對一個粒子吹口仙氣,另外那個粒子也會馬上做出反應?可能嗎

可能,這就是玻爾的回答,量子糾纏後的兩個粒子就是有鬼魅般的超光速聯繫,然後事實證明玻爾仍然是對的。

巨匠的相愛相殺,成就的是量子理論

愛因斯坦天生有個人英雄主義的色彩,他曾經自述,廣義相對論他如果不搞,50年內都不會有別的物理學家能搞出來。但愛因斯坦仍然具有非凡理性,他並不認為自己代表真相,他只是想要玻爾給出一個完備解釋,因果關係不能拋棄!信念變成一種信仰,他終生為經典理論而戰,這不知算是現代科學的悲劇還是量子理論的幸運。

因為愛因斯坦一次次的偉大質疑,量子理論才能一次次的攀向更高峰,而且一次又一次為量子理論提供養料。愛因斯坦和玻爾在哲學基礎上的不同,使得兩人間的意見分歧直到最後也沒能調和。一直到死,玻爾也未能使愛因斯坦信服,量子論的解釋是完備的。

而玻爾本人也一直在同愛因斯坦思想作鬥爭,在他1962年去世後的第二天,人們在他的黑板上仍然發現畫有愛因斯坦光箱實驗圖,可見他多麼在意愛因斯坦的意見,兩位科學巨人都為量子理論糾纏半生。

但現在的科學家已經不管這些了,在量子理論指導下,科學顯得如此朝氣蓬勃,它的各個分支以火箭般速度發展,給人類社會帶來了偉大技術革命。從半導體到核能,從激光到電子顯微鏡,從集成電路到分子生物學,量子論把它的光輝播撒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成為有史以來在實用中最成功的物理理論

推送文章鑒賞

致敬少數派

天不生牛頓,萬古如長夜

算力即權力

中國不缺《朗讀者》,中國最缺「賽先生」

別以為讀了大學,就是一個科學青年

2017,全球進入非理性時代

起底比特幣

微信,正在創造一個《黑客帝國》!

區塊鏈的「紅與黑」——金融理想主義的中國幻影?

量子學派推薦書目

必修課

科學之美

  • 《空釣寒江》
  • 《上帝擲骰子嗎?》
  • 《從一到無窮大》

理性之美

  • 《對偽心理學說不》
  • 《自私的基因》
  • 《批判性思維》

自然之美

  • 《所羅門王的指環》
  • 《DNA:生命的秘密》
  • 《黑猩猩在召喚》

法學之美

  • 《洞穴奇案》
  • 《批評官員的尺度》
  • 《公正》

金融之美

  • 《通往奴役之路》
  • 《凱恩斯傳》
  • 《經濟學原理》

宇宙之美

  • 《宇宙》
  • 《時間簡史》
  • 《阿西莫夫談科學》

數學之美

  • 《費馬大定理》
  • 《素數之戀》
  • 《來自聖經的證明》

邏輯之美

  • 《維特根斯坦傳》
  • 《金字塔原理》
  • 《哥德爾、艾舍爾、巴赫》

哲理之美

  • 《大問題》
  • 《西方哲學史》
  • 《西西弗神話》

選修課

  • 《三 體》
  • 《基 地》
  • 《費曼物理學講義》
  • 《萬物簡史》
  • 《皇帝新腦》
  • 《科學革命的結構》
  • 《數學之美》
  • 《沉默的大多數》
  • 《萬曆十五年》
  • 《中國哲學史》
  • 《1984》
  • 《西方建築史》
  • 《失控》
  • 《黑客與畫家》
  • 《純粹理性批判》
  • 《美國大蕭條》
  • 《九人》
  • 《論犯罪與刑罰》
  • 《槍炮、病菌和鋼鐵》
  • 《區塊鏈》
  • 《不確定世界的理性選擇》
  • 《邏輯哲學論》
  • 《古典經濟學》
  • 《林中水滴》
  • 《博伽梵歌》
  • 《熵:一種新的世界觀》
  • 《人月神話》
  • 《超越時空》
  • 《隱匿的數字》

我們只是數理哲的僕人,只是想將科學與自然融會貫通互相印證,讓更多人具備理性思維、科學眼光、數理知識、哲學頭腦,以及一顆人文關懷的善心。——詹克明


中國科學院地學部。
某老:我不死你別想當院士
某大牛(某老死後立即當了院士,被卡這麼多年終於熬死了ta)


牛頓和萊布尼茨


愛迪生VS尼古拉特斯拉,請評論補充故事。


心理學也算科學吧?

弗洛伊德vs阿德勒
弗洛伊德vs榮格
弗洛伊德vs霍妮
弗洛伊德vs……
也不算死敵吧,只是那時真需要一個領袖,而精神分析當時沒有像現在有實驗、調查等手段直接證明,學說的產生全憑個人的經驗,學說的傳播全憑個人的聲望(有點以偏概全),學說的維護全憑個人的戰鬥力(撕B能力)。

一開始是弗洛伊德提的,其他人又各自發展創新,爭了好久,最後發現大家還是在一個框架里,而框架核心還是祖師的(潛意識理論)。

那時沒有現代各種實驗方法實驗設備,全憑個自所接的個案和個人經驗總結,而隨著實驗條件、實驗手段的進步,他們各自理論也獲得不同程度的驗證,直列今天,驗證他們的理論還是很多心理實驗的工作。他們相互支持(時間有長有短),相互審視,相互攻訐,又相互啟發。還有很多不那麼出名的前輩……

什麼叫牛X?沒有統計、沒有方法、沒有設備,單憑個案、單憑經驗、單憑直覺就敢提出結論(不是猜想)就是牛X!

沒試驗沒數據怎麼了?就是因為以現在科研標準來看一點也不規範的方式得出結論(不是猜想),日後還證明很多都是對的才牛X!

沒想到我這個噴子也能在這答一題,哈哈好高興!

匿了,會看到這個答案的肯定不想知道我是哪個噴子……


牛頓胡克,愛因斯坦玻爾


愛迪生與特斯拉 直 交流電之爭

(1)談起愛迪生,幾乎沒有人不知道他。愛迪生(1847年~1931年)是舉世聞名的美國電學家,被譽為「世界發明大王」。 愛迪生不僅是一位發明家,還從事製造工作,並且組建了幾個公司,其中最重要的公司後來成為通用電氣公司。 在人們心中愛迪生是個偉大而值得尊敬的人物,但是你們這些人真的了解他嗎?
愛迪生是發明大王,但愛迪生的發明專利受到很多人的質疑,他只是把別人的想法偷過來而已。 他的「發明大王」這個稱號存在嚴重的水分。
(2)在愛迪生的公司里有這樣一個人,他的名字叫尼古拉·特斯拉,拿他與愛迪生來相提並論的話,那麼知道尼古拉·特斯拉的人少之又少。 特斯拉是一位世界知名的發明家、物理學家、機械工程師和電機工程師。19世紀末20世紀初,他對電力學和磁力學做出了傑出貢獻。他的專利和理論工作依據現代交變電流電力系統,包括多相電力分配系統和交流電發電機,幫助了他帶起了第二次工業革命。成就是1882年,他繼愛迪生髮明直流電(DC)後不久,發明了交流電(AC),並製造出世界上第一台交流發電機,並創立了多相電力傳輸技術。他是一個絕世天才,也是一位被世界遺忘的偉人。 (3) 愛迪生是一位非常不講信用的人,愛迪生把特斯拉安排在愛迪生機械公司工作。特斯拉開始為愛迪生進行簡單的電器設計,他進步很快,不久以後就可以解決了公司一些非常難的問題了。特斯拉完全負責了愛迪生公司直流電機的重新設計。 愛迪生對特斯拉說如果他完成馬達和發電機的改進工作他將會得到5萬美金如計入通貨膨脹,相當於(2006年)的一百萬美元)特斯拉他的工作持續了將近一年,幾乎將整個發電機重新設計了,使愛迪生公司從中獲得巨大的利潤和新的專利所有權。當特斯拉向愛迪生索取5萬美元時,據傳聞愛迪生回答他:「特斯拉,你不懂我們美國人的幽默」,就此違背了自己的諾言。這筆獎金的金額相當於愛迪生公司的創始資本,而以特斯拉當時每周18美元的薪水,他需要工作53年才能賺到。當特斯拉要求加薪至每周25美元遭到拒絕。
(4)1888年,當時眾多報章皆大肆報導:著名發明家愛迪生(Thomas Edison)宣稱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是科學界一大「異端」,他所發明的交流電(AC)直接影響人類的性命安全,特斯拉死光與無限遠距離傳輸1億伏電裝置並屢次展示狗和貓如何通過交流電後瞬間死亡(「電椅」死刑亦因此被啟發出來------據說愛迪生為了打擊交流電,買通美國某些州政府官員,把當地死刑由絞刑改為直流電電刑。可直流電電不死人,把犯人都電成半死)。
(5)
尼古拉·特斯拉的實驗室在1895年被愛迪生燒毀,從而導致破產,其中對於全人類最大的損失是關於他多年的研究,也就是X光對生物的傷害、輻射及等離子之類的研究報告,而且幾乎已經快要公開發表,結果龐大的資料卻全部被燒毀,從而也導致後來的倫琴(Wilhelm Conrad Roentgen 1845-1923)與居里夫人(Maria Sklodowska Curie 1867-1934)以身體去實驗,受到極大的傷害。他為了證明交流電是危險的而用大象做實驗。

(原始出處不詳)


推薦閱讀:

為什麼城市的晚上看不到星星?
夏天天氣預報為什麼感覺報的偏低?
我們的平常的認知中有哪些是偽科學?
南極科考站在極夜靠什麼發電?
100 和 1000 年後的世界地理布局將各會是什麼樣?

TAG:X的有趣故事 | 科學家 | 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