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知默罕默德生於公元570年,那這之前的穆斯林世界是個什麼狀態?


不邀自答。

首先要說,從歷史角度來講,這個問題是錯誤的。在公元622年(伊斯蘭紀年,也就是哈吉來曆元年)以前,不存在「穆斯林世界」,只存在「阿拉伯世界」。

「穆斯林」(Muslim)這個詞,是「臣服於無上之神」(Surrendered themselves to God)的意思,毫無疑問,這是穆罕默德在613年開始傳教以來才出現的詞。

在伊斯蘭教出現以前,阿拉伯世界並沒有一個統治性的宗教。

阿拉伯半島地理分異明顯。半島北方(其實是絕大部分半島)是大量沙漠與少量綠洲,只有南邊沿海地區才有一些定居型的農業村鎮。在前伊斯蘭時代,也只有南部才有比較成型的城市文化、政治制度。這其中的代表性文化有赫米耶爾王朝(Kingdom of Himyar)等。

絕大部分半島居民,是居無定所的游牧民。這其中最著名的,也是未來穆罕默德的發源部落,是古萊氏(Quraysh)。還有代表性的比如貝多因人(Bedouin)——這批人很牛逼,他們對於駱駝的駕馭十分精熟,在前伊斯蘭時代的阿拉伯半島沙漠,誰玩兒駱駝玩兒的好,誰就是老大。

說起來,中國那時候,根據高中歷史書的說法,「書法都已經從自發進入自覺時期」了。而阿拉伯半島,還很少有文字記載。絕大部分南阿拉伯帝國與沙漠部落,都只能依靠口口相傳的傳說來完成歷史的記載(這也是最讓前伊斯蘭時代阿拉伯歷史研究者頭疼的地方)。

當時南阿拉伯有個大壩。這個叫馬里卜(Marib)的大壩很神奇,公元前八世紀就完成了,還被認為是上古時代阿拉伯世界的建築奇蹟。它坍塌過四次,分別是(約)370、449、450和542年。每次它坍塌,都對周圍的農業社會造成極大衝擊,無論是人口上的還是經濟上的。這四次坍塌完了,大壩跨越千年的歷史任務完成,因為沒有水利工程了,農業很難持續發展,南阿拉伯的赫米耶爾王朝形如完蛋。

大量的南阿拉伯人口開始向北遷徙。可這幫農業人口不行啊,就得跪舔游牧民。這幫游牧民平時過得也可以說是亡命的生活,「militarised society」,因為沒事兒就得為了資源干架,所以是全副武裝的武力社會。

游牧民族為農民提供保護,而農民在為數不多的綠洲進行小規模的耕作與生產,與游牧民族換取貨物。共生關係吧。

很顯然,阿拉伯半島在前伊斯蘭時代是沒有中央集權政府的。那時候的游牧民族基本上都是平等的血宗社會,「部落」(tribal)形態。日常生活也基本都是抱團。

儘管是個平等社會,但還是要有代表。每個部落有個形式上的老大,是依靠「人格魅力」(滑稽)選出來的。這種老大可以是選舉出來的,也可以世襲,要是世襲的小領導不好,部落也可以把他廢了。(說真的,這一套中國、埃及不玩兒兩三千年了……)部落之間基本是平衡狀態,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但遵循同態復仇的前伊斯蘭社會,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不過說起來,前面提到的貝多因人,這幫人因為武功強,經常尋釁滋事。他們還瞧不起別的部落,有模有樣的學著他們隔壁的羅馬帝國(和隨後的拜占庭帝國),搞起了一套自己的「美德」。當然,和推崇人文修養的羅馬價值觀完全不同,忍耐、勇氣、武功才是貝多因人推崇的。這一套「美德」,可以說是前伊斯蘭時代的一種「類宗教」產物。

貝多因人信仰「泛靈論」(animism)。他們有算命者、先知和巫師,但不與某個特定的神祗捆綁。

這裡有一個很奇怪的概念,叫做「宗教飛地」(holy enclaves)。就是說,某個地區(當時沒有我們概念里的「城市」)有一個或者一些特定的神仙庇護,比如麥加,與「胡巴爾」(God Hubal)捆綁。這些飛地,一般也因為其神聖性與客觀性,成為各部落調解事件的場所。

因為沒有文字,而且游牧民族們行動、征戰也從來不是以神靈名義,出土文物與神祗無關,所以很難估測前伊斯蘭時代阿拉伯世界的具體宗教活動。唯一可以確定的是,他們的世界觀普遍而言是悲觀的。

不過,不提宗教的話,阿拉伯各地區其實有一些共同的文化規範,而這些文化規範,也成為了穆罕默德與其追隨者最終完成大一統的殺手鐧。

阿拉伯各地游牧民族,雖然彼此屬於不同部落,但均相信有一個共同的祖先。這對於一個宗教而言實在是太重要了,身份認同一致,一切都好說。

還有一個很有趣的傳統,就是「集會詩朗誦」。每隔一段時間,阿拉伯各部落會聚在一起,紛紛獻上詩朗誦。口音不同、用詞不同,但情緒都能感受。而且不光念和背,還有battle呢,互相diss,偶爾捧,賊嘻哈。

對穆罕默德而言,大一統有了很重要的語言(共同的語言傳統——這對於宗教來說是很重要的,要不然神所說的話信徒可能彼此聽不懂)基礎與身份認同、美德基礎。

公元600年前,基督教開始傳入阿拉伯世界,尤其是西南沿海一帶。事實上,如今的葉門一帶,早在四世紀時就收到了當時皈依基督教的衣索比亞的影響了。

猶太教在南阿拉伯的影響非常大。赫米耶爾國王Yusuf As"ar還因為過於狂熱的信仰猶太教,搞了一出針對基督徒的大屠殺。此外、薩珊王朝和他們的拜火教(我好想說明教……但其實不是一個東西)也摻和一腳。

總之,很混亂。

這個時候,關鍵轉折出現在那時候還屬於拜占庭帝國的新月沃土一帶:在教義上,新月沃土與君士坦丁堡方面已經產生了疏離。敘利亞等地受到阿拉伯文化的影響非常大,開始逐漸採取畜牧主義。而且由於瘟疫、人口驟降等等元素的影響,敘利亞方面與君士坦丁堡方面漸行漸遠。

而薩珊王朝治下的伊拉克等地呢?中央政府與經濟中心伊拉克的貴族已經產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雖然霍斯勞一世推行了許多改革,加強了中央集權,但依然無法阻止伊拉克方面與中央政府的分歧越來越大。不僅如此,宗教分裂也開始在帝國內產生了。基督徒、猶太教、拜火教彼此橫眉冷對。

總結一下拜占庭帝國與薩珊波斯,混亂、分裂,這都為穆罕默德的征戰與統一創造了條件。

回到阿拉伯半島內。

這個時候,穆罕默德出生了。這段時間,游牧民在半島絕對大多數地帶依然掌控大局,而他們對於基督教、猶太教與拜火教可不像南阿人民一樣感興趣——但宗教的力量,他們已經開始感受到了。

越來越多的南阿移民、西方鄰居的混亂與分崩離析,以及本地對於宗教的空缺,為一個新的、大一統的宗教提供了土壤。而穆罕默德在最恰當的時候出現在了阿拉伯世界。

從此以後,「阿拉伯世界」就變成所謂「伊斯蘭世界」了。

參考資料:

Hillenbrand, Carole, "Muhammad and the Rise of Islam", in Fouracre, Paul (eds.), The New Cambridge Medieval History (Cambridge, 2005), 317-345.

Donner, Fred M., Muhammad and the Believers: at the origins of Islam (USA, 2010).


「阿拉伯」一詞的原意是「沙漠」之意。「阿拉伯」一詞,多指半島中的沙漠地帶,而「阿拉伯人」則指游牧人,主要是貝都因人而言。貝都因人是以氏族部落為基本單位在沙漠曠野過游牧生活的阿拉伯人。

公元6世紀和7世紀之交,阿拉伯半島人類社會處在一個劇烈動蕩和重大變革時期。當時的阿拉伯半島,政治上很不統一,社會矛盾錯綜複雜。這主要是奴隸主與奴隸之間的矛盾,各氏族部落之間的矛盾,另外還有一些民族矛盾。

那時候,半島西南部的葉門,早已進入奴隸社會。而在半島西部的漢志(希賈茲)地區,雖然奴隸制已佔優勢,但仍然保持氏族部落制殘餘。奴隸主佔有肥沃的綠洲和水源,擁有大量的牲畜,蓄有許多奴隸。奴隸的主要來源是戰俘,也有從外面販運來的黑奴和白奴。奴隸主對奴隸擁有生殺、出售和贈送之權。而女奴的處境更為凄慘,奴隸主可以任意凌辱她們。奴隸主還經營商業、放高利貸剝削貧苦的農牧民。廣大農牧民衣不遮體,食不果腹,頻域絕境。

當時的阿拉伯半島社會,由許多的部落氏族組成。同一血緣的家族居住一處,構成一個氏族。血緣接近的氏族結成部族。部族又按血緣關係結成部落。族長和部落首領都是些大奴隸主。各個部落之間,為爭奪水源和牧場、土地和牲畜,經常發生戰爭和仇殺事件。其中有兩個部落,為一頭母駝而觸發一場長達四十年的仇殺戰爭。一些勢力強大的部落首領,將通過戰爭多來的土地和牧場分賜給部落貴族。於是這些人就變成了阿拉伯社會新型的封建領主。長期以來,部落戰爭頻繁,殺人盈野,民無寧日,極大地破壞了生產力,嚴重影響了商業活動的進行。以致當時的阿拉伯社會不得不規定:每年1月、7月、11月和12月為「禁月」,禁月期間不許打仗。

階級矛盾,部落矛盾和隨之而來的破壞性的部落戰爭,造成了阿拉伯半島嚴重的政治和經濟危機。而紅海商道的破壞,更加加深了阿拉伯半島社會的總危機。

公元525——628年,拜占庭(東羅馬)與波斯帝國之間為爭奪葉門,進行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信仰基督教的衣索比亞支持拜占庭反對波斯。

公元525年,衣索比亞阿克蘇姆王朝,在拜占庭的慫恿、支持下,出動大兵7萬,越過紅海,攻佔了葉門,推行基督教化政策,吸引了大批阿拉伯人,對阿里巴巴半島的政治、經濟和文化造成了很大影響。

公元572年,波斯薩珊王朝不甘心葉門被佔領,派兵南下,遠征阿拉伯半島,佔領葉門53年。

長期的戰爭,使紅海商道遭到嚴重破壞,城市一片蕭條,商業活動急劇衰落。同時這場戰爭的結果,使波斯人另闢了一條從波斯灣經兩河流域至小亞細亞和地中海的東西方商道,取代了紅海商道。從而使南阿拉伯商業經濟遭到災難性的打擊。

因為,南阿拉伯商隊貿易的急劇衰落,加深了阿拉伯社會的經濟危機。於是,奴隸主和貴族階級更加加重了對廣大奴隸和貧苦農牧民的壓榨和高利貸剝削,從而激化了固有的階級矛盾。半島各地,奴隸起義此起彼伏。身處動亂和苦難中的阿拉伯勞苦大眾,要求減輕剝削和禁止高利貸,祈望和平安定的生活,並尋求一種新的精神寄託。

原始宗教

當時,阿拉伯人的信仰主要是原始宗教。

一是自然崇拜。有的崇拜太陽,有的崇拜月亮,有的崇拜星宿,並把星星的變化與自然現象聯繫起來,形成一種「占星術」。

二是崇拜植物。麥加東面納希拉地方有三棵大樹,被視為「鳥扎神」,人們經過此地須對其頂禮膜拜。母駝第五胎生下的小母駝被奉為「神駝」,主人割開它的耳朵,從此不準任何人再騎它,也不許拋棄它。

三是崇拜靈魂和祖先。阿拉伯人崇拜死者的靈魂,不許在墳頭上放石頭,不準其牲口從墳邊經過,同時用各種方式祭弔自己的祖先。

四是崇拜偶像。阿拉伯各民族、各部落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僅漢志地區各部落所尊奉的偶像多大360尊之多。這些偶像被集中在麥加「天房」周圍,其中最大的叫「胡伯勒」,其形似人。

外來宗教

很久以來,漢志地區就居住著一些猶太教社團和基督教組織。早在公元前後的那些年代,一些猶太人從巴勒斯坦南下,遷徙到阿拉伯半島西南部定居。除了葉門以外,這些流亡的猶太人主要集中居住於漢志地區的麥地那(當時叫「雅斯里伯」)和還巴爾地區。

基督教傳入阿拉伯半島,是公元4世紀以後的事。基督教在東羅馬帝國的旗幟下,傳到了阿拉伯半島南部。當時,許多行商的基督教教士,南從非洲之角的阿比西尼亞,北從敘利亞,西從西奈半島,這三條渠道進入阿拉伯半島南部。葉門的奈芝蘭成了基督教活動中心。在當時的麥加和麥地那,都有一批基督教徒定居,向阿拉伯人傳播基督教信仰。

阿拉伯地圖


在這之前沒有穆斯林世界。


沒有穆斯林世界,我就理解成西亞世界了。

阿拉伯半島的政治局勢是部落狀態,比如後來的倭馬亞王朝就是用部落命名的。商業方面,當時阿拉伯半島的商路主要是往大馬士革的,麥加是商業重鎮,默罕默德剛發家時老在這條路上攔路搶劫。軍事上,阿拉伯人和羅馬帝國和薩珊王朝都有交戰,基本是作為一方的輔助軍隊參戰。

然後伊朗地區和兩河流域在默罕默德前一段時間是由波斯薩珊王朝統治的,繼承的是帕提亞帝國疆域。敘利亞地區和小亞細亞半島歸羅馬統治。兩個帝國基本上是來回拉鋸,戰火不斷。具體可以看波斯帝國史,或者有大神總結也好。

宗教方面,當時薩珊的宗教是瑣羅亞斯德教,據說是從亞述王國時期就開始了,這個教俗稱拜火教,就是倚天屠龍里的明教。不過在阿拉伯半島,猶太教似乎比較盛行,可能是離得近吧,所以伊斯蘭教的先知里就有亞伯拉罕和耶穌什麼的。


在他們之前有瑣羅亞斯德教,是在基督教誕生之前中東最有影響的宗教,是古代波斯帝國的國教,也是中亞等地的宗教。是摩尼教之源,在中國稱為「祆(xiān)教」。
瑣羅亞斯德教是流行於古代波斯(今伊朗)及中亞等地的宗教,中國史稱祆教、火祆教、拜火教。瑣羅亞斯德教是基督教誕生之前西亞最有影響的宗教,古代波斯帝國的國教,曾被伊斯蘭教徒稱為「拜火教」。瑣羅亞斯德教的教義一般認為是神學上的一神論和哲學上的二元論。瑣羅亞斯德教的經典主要是《阿維斯塔》,意為知識、諭令、或經典,通稱《波斯古經》。
此外還有信仰猶太教基督教。佛教亦曾盛極一時,最好的例子就是被塔利班炸掉的巴米揚大佛。


在這之前穆斯林世界應該是猶太教和基督教的天下……


要想搞清這個問題,先要從歷史看過來:猶太教和穆斯林有著共同的祖先。上帝造人,人作惡,上帝發洪水毀滅世界,諾亞造方舟救物種,諾亞的幾代後裔是亞伯蘭,上帝管他叫亞伯拉罕。亞伯拉罕90多未生子,上帝指示他妻子撒拉的婢女夏甲為亞伯拉罕生了以實馬利,以實馬利是阿拉伯人的祖先,即後來的穆斯林。 夏甲有了孩子後對原配妻子撒拉不敬被趕出迦南地,和以實馬利另起爐灶。撒拉後來為亞伯拉罕生了以撒,以撒生雅各,雅各曾經和天使摔交,因此被上帝稱為「以色列」。因為兄弟睨牆的緣故,以色列人和穆斯林戰爭不斷,從以實馬利和以撒時代就開始了。但穆斯林和以色列人都認同亞伯拉罕是他們共同的祖先。
因此,在默罕默德創立伊斯蘭教以前,以實馬利的後代阿拉伯人應該是信猶太教的。
另外:穆斯林的真主和基督教的上帝,指的是同一位神,就是基督教和猶太教的耶和華,穆斯林口中的安拉。


這個時候,世界上只有72個女穆斯林吧?


默罕默德進入麥加後,在現在天房所在地砸了上百尊異教神像,可以想像當時阿拉伯半島的宗教是怎樣的繁多。

如果感興趣可以看希提著的《阿拉伯通史》。


公園前中東地區的文化全部是印度文化的延伸,各種來自印度的宗教思想,逐漸到了印度文化集大成者馬鳴時期,中東誕生了脫胎於馬鳴思想的基督教,與中東人講究嚴酷法律,普遍搶劫,階級意識,種族意識不同,橫空出現只有馬鳴思想才有的包容一切男女分別,階級差異,恩愛情仇皆以兄弟姐妹相視的基督教思想,再過了五百年,又出現了穆罕默德自稱上帝使者的基督教文化的再包裝,但是這種文化結合了中東當地人的思想,強調差異,區分異類,因為人最難做到包容別人,最喜歡打擊人,所以伊斯蘭文化快速傳播,統一了中東。


很安全的世界


題主可以看一下知乎安森垚寫的祖先專欄,其中第42章做了詳細介紹。


在你爹媽結婚前,你是什麼狀態?
雖然這個比喻在當代可能有漏洞,但你們明白意思就行


推薦閱讀:

北京有哪些不錯的清真飯店?
穆斯林可以過情人節和聖誕節嗎?
如何評價巴基斯坦這個伊斯蘭國家?
什麼樣的穆斯林才算「真正的」穆斯林?
很多msl沒讀過ysl經典,可以說連自己的宗教都認識不清,那麼想問他們究竟在信仰著什麼?

TAG:伊斯蘭教 | 宗教 | 穆斯林Muslim | 世界歷史 | 中東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