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些人可以嗅出不同季節有不同的氣味?

以我自己為例,我在每個季節來臨前一個月左右就會聞到空氣里的味道不同,每個季節對應一種不同的氣味。每年二月左右我會聞到一股「春天」的味道(不是簡單的花草香氣,比如我現在住的地方2月份還冰天雪地,但就是能聞到「春天」的味道),五月左右會聞到「夏天」,九月左右聞到「秋天」,十一月左右「冬天」。是一些很難形容的氣味,不是花香,也不僅僅是雨後的那種「泥土氣」(關於這個的科普網上很多),而是季節轉換期特有的味道。

但奇怪的是,一般每個季節對應的氣味只會出現一兩次,並不是一直持續的。也就是說,每年「春天」的氣味聞到一兩次後就再也聞不到了...

另外,到不同地區和不同緯度,根據季節轉換時間不同,聞到味道的時間也會不同,但味道本身差得不多。還沒去過南半球,不知道打亂季節變化後會不會有影響。

是有這種現象嗎?有多少人跟我一樣?有人研究過嗎?謝謝。
--------------------------------
我是想問一個科普問題,大家盡量別太文藝...


嗯,即使被鄙視為故弄玄虛或是偽科學,我也要說:哇,原來我不是一個人啊。
(對不起啊題主。答完猛然一看題目有補充說明,發現我好像有點跑題了。。。希望部分粗體字能提供一定的科普信息~真是對不起。)

作為一名早慧的美少女,我很小就覺得季節的氣味有很多的不一樣。

四歲那年我開始學畫。老爸抱著畫夾,帶著我坐在公交車上,外面的濃花淡柳一路退去,湮沒在玻璃窗的倒影后。
春風處處流著暖:如乾淨盆子里倒上很清的溫水,浸上初開鮮花,草木嫩芽,然後絲綿蘸得飽滿,趁著暖意一團糊住你的口鼻。我用還沾著顏料的手摸摸鼻子,感覺好像自己心裡也「卜卜」開滿了花。
於是甚至連個少女都還算不上的我,滿懷著心花怒放的期待,對老爸說:「我聞到春天的味道了。」
我以為這話會像第一次去上繪畫課的時候,背一篇長長的古詩一樣,感動得畫院院長和一眾家長熱淚盈眶。沒想到老爸眼皮子也不動一下。他只是說:「哦,是嗎?」
然後就沒有了然後。

所以當我聞到冬天的氣味時,我就沒有那麼積極了。
寒假的上午,我常常十點鐘還窩在床上,就是為了一個人獨享冬天的味道。
天色也許晴好,節日也許熱鬧,但空氣中仍然流走著空曠,冷峻,白茫茫——對,就像後來我在《紅樓夢》里看到的那樣: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就著那味道,好像能在心裡畫出許多喬木的枝椏。空曠,沒有一片葉子,疏離的枝條劃破天空的輪廓。然後等到春天開始時,它們會再度被花朵填滿。
然後,就當我閉著眼睛,畫得如痴如醉時,會聽到外公外婆的聲音:
「你這個小姐啊,快起來吃飯。」

我也很熟悉夏天的味道。
念中學的時候,我一個人住在外面的一個出租屋裡。頂樓,沒有冰箱,沒有空調。日頭曬上一整天,餘下的熱量還在所有的桌子凳子床板上燃燒。我熱出一身痱子,痛癢難當,最後只能跪在地上寫作業。半夜睡不著,搬一把大椅子,坐在陽台上看星星,強行喚醒四周花草,和它們說話,又小聲地唱幾支歌謠。
夏風熱,卻又濕。風裡要有一點焚燒秸稈的味道,一點花露水和蚊香的味道,襯著暮色四合里的星月與蝙蝠,如絲綢包裹你。聲色不明,曖昧至極。

哦,還有秋天。
比起春夏冬,我最後才聞到秋天的味道。
那年我大病了一場。橫著進了醫院,又橫著出來。新學期開始,我連去上學的勇氣都沒有。小心翼翼說話,戰戰兢兢行事,生怕別人看出來我是個病殘體。
空閑的時候,我不敢去找別人玩。一個人逛植物園,也是偷偷摸摸。站在水面邊,偷偷張望一圈,發現四周沒人。於是大膽地吟出來:
「啊!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於是我真的感覺到秋氣了,那傢伙獨有的犀利姿態。任憑天氣與溫度與春日如何相仿,氣味終究不一樣。風裡有植物開始凋敗的氣息,又有果實成熟的氣息;清亮鋒利,飽滿又冷靜,如颯爽光滑白紙片,抖一抖,就發出聲音。

我把這些氣味小心地收集起來,編好號。又在心裡開發了一些罐子,把它們一一裝進去。
每當我遇見好像挺靈敏的人,我就調出一個季節罐子,偷偷跑過去問人家,就像《小王子》里的飛行員那樣。
「誒,你有沒有聞到過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味道?」
大部分時候,得到的都是一束很禮貌的眼光,一個很有分寸的微笑,一句很簡單的答覆。比如說:
「哦,聽上去很有意思。」
「哈哈,你騙人。」
「哇,好厲害。」
。。。。。。


然後也沒有了然後。


揣著一肚子罐子和花朵枝椏的我,學了理科,讀一門植物學讀到研究生。老師們學長們都教育我:要用科學的眼光來認識自然萬物。但我總放心不下我的花花朵朵瓶瓶罐罐,於是我嘗試著到書里去找答案。
可是很遺憾。我從氣象學看到土壤學,從歷史教材看到心理學教材。沒有一本書是講這個的。

罐子們都要過期了。

我跑去問我最崇拜的學長。學長認真聽完我的描述,推了一下眼鏡。
「當然啦。」
「當然什麼?」
「味道當然不一樣啦。」

我欣喜若狂。噢,學長看上去這麼善解人意又有文化,我之前怎麼沒想到來問他?

「為什麼呢?」我追問。
學長又推了一下眼鏡。「你等會。」他說。然後他把我拉進實驗室,打開一堆瓶瓶罐罐。讓我挨個聞一遍。

「這是生長素。」
「這是脫落酸。」
「這是玫瑰里提取出來的芳香醚類。」
「這是研磨好還沒提純的葉綠素們。」
「這是菜粉蝶的翅膀鱗片。」
我雖然不耐煩,但還是按著他的指示一個個聞了一遍。到後來我覺得我都要暈倒了。

「蔓玫同學,你看。這些東西的味道是不是都不一樣?」學長說。
我想了想,點點頭。
自然界里的很多很多植物動物微生物,都有應季循環的生長周期。在每個月份,每個季節,它們生長狀態都不一樣。參與它們體能活動的各種化學成分也不一樣。
我點點頭。「然後呢?」
然後,這些化學成分的味道,你不是剛才聞過了嗎?

我瞪大眼睛看著學長。

然後,四季的溫度是不是不一樣?氣候條件是不是不一樣?生物們活動習慣是不是不一樣?化學成分的活性是不是也不一樣?配比也不一樣?」學長非常酷地看著我。「作為生物中的一員,人類能感應到這些物質的變化,不是很正常的嗎?啊,我們神奇的生物體,啊,我們偉大的自然界!
——他張開雙手做了一個擁抱天地的姿勢。

可是不知道為什麼,我卻覺得心裡堵得慌。我珍藏了這麼久的季節罐子們,這就是全部的真相了?
我說:「謝謝學長。你得讓我回去想想。」
「好的,」學長很滿意,「有什麼問題再來問我。」


得到了學長的解答,我覺得又開心又難過。開心的是終於有個合理的科學的解釋了;不開心的是,這個合理的科學的解釋,為什麼好像總有點地方讓我不滿意呢?
一定是我的打開方式不對。


我一個人躺在床上,聽著黃耀明的《四季歌》,回想自己經歷過的味道。
春天開了一路的櫻花與海棠。
夏天的花露水與朦朧夜光。
秋天的葉片紛落,背後藏著翩然飛走的紅蜻蜓。
冬天的空曠街角,以及太陽投下的白茫茫影子。
。。。。。。

不對,根本不是那樣。我的季節罐子里裝的,的確有很多東西——氣味,聲音,圖像;花瓣,灰塵,光線。。。這一切的一切,雖然有模有樣,但與其說是化學物質,更不如說是記憶元素吧?


春天的草葉舒展有味道,土壤發芽有味道,女孩子換新裝也有味道。
夏天的夜來香盛開有味道,螢火蟲撲閃有味道,肌膚上的清涼油也有味道。
秋天的樹葉飄落有味道,桂花上露珠有味道,新學期的書本也有味道。
冬天的雪花有味道,檐下冰柱有味道,年夜飯當然更有味道。


這裡面有科學,也有感性;有客觀的組分,也有主觀的記憶。也許我根本不應該關心誰是因,誰是果:正是因為它們的存在,才會構成我對過去的季節所有的認識,才會刻畫出我心裡這些關於「季節」的印象

嗯,所以對於季節罐子的事兒,我好像突然也就沒那麼好奇了。雖然後來學長還跑來問過我:「蔓玫同學你還有沒有什麼問題?」
我說:「學長你解釋得很清楚。我覺得沒有了。」


但我還是很樂意偷偷拿給別人聞——

如果能碰到另一個人,罐子里裝著和我特別一樣或者特別不一樣的東西,該多麼有意思啊:)


謝眾人邀 &>.&<、

難道不是所有人都這樣嗎? ∑ (′△`)?!


我一直以為大家都是這樣的。。。


看了一下幾個熱門回答,能不能好好答題了,寫作文呢?在別人的問題底下扯啥文藝犢子?

就我個人的經驗來看,季節的氣味與這幾個因素有關:溫度、濕度、空氣顆粒物、微生物,當然,風的作用也占很大比例。

首先每個人的鼻子不是只有鼻粘膜和嗅覺感受器,鼻子上本身有皮膚,所謂的「聞」和「嗅覺」不單單是「感知氣味」,而是整個鼻子所有器官的綜合感知。

冬天:
你不能告訴我你閉上眼感覺鼻子上熱烘烘的說「哦我的基酥啊這就是冬天的氣息」。那樣的話麻煩你睜開眼看路別用鼻子陶醉了。

我認為鼻子感受到的首先是溫度,因為皮膚才是鼻子上表面積最大的器官,就我個人來說,我的鼻腔內皮膚更加敏感,所以我能夠用「聞」的方式來感受一杯水的溫度。這裡實際上聞的不是氣味而是用觸覺來感知。

季節也一樣,一個大鼻子凍得通紅,你不管聞道啥鳥味兒都會說這他媽就是冬天啊!有了這一層思維定式,我們再往深處分析:冬天有一股肅殺之味。

啥叫肅殺?草木枯萎,西風乾燥,少量的草木灰被風揚起瀰漫在空氣中,對,你猜的沒錯,你要是燒過柴火的話,那就是高溫和高濃度版的肅殺冬天氣味。這就是冬天的主調,冬天這個季節,微生物作用佔據次席,此處不表。

另外一點還有就是鞭炮的硝煙味,不好聞,但是略微有些爽。

去年冬天我從香港去西安,一下飛機嚎一嗓子額賊尼瑪這他娘的就是這個味兒!這就是冬天的氣味!

春天:
我為什麼把冬天放第一位說,就是因為冬天的感受是最深刻但實際上氣味成分是相對單調的,對於聞了一整個冬天的人來說,春天的變化能夠讓人感覺地很清晰,就像你連吃了三個月白米飯沒加菜突然給了你倆鹹菜醬瓜你都會感動到高潮「噢媽媽你看這就是大自然的饋贈!」

春天的氣味相對冬天複雜一些,況且我國各地的春天差異較大,北方來說,依舊乾燥,甚至因為沙塵的原因,對鼻子來說更乾燥,草木灰的氣味變淡,這個季節的鼻子綜合感知是變化不定的,假如稍有濕潤,則微生物,尤其是黴菌的活動開始變頻繁,文藝青年管這個叫「土壤的復甦」,我不太喜歡這個說法,因為我奶奶會做臭豆腐,不是泡大糞的臭豆腐,是真正的黴菌發酵臭豆腐。你聞到那個味兒你會恨自己為什麼鼻子那麼好是不是自己其實是條狗會懷疑人生。跑遠了,這時候佔據主調的就是黴菌的作用。尤其是南方,我的家鄉一般是三場春雨,第一雨梨花開,第二雨桃花開,第三雨玉蘭開。微生物作用、雨水和冬天的灰塵作用、花香和綠葉氣息、雨水滲入木質的氣息。這是組成春天氣味的關鍵詞。

北方的春天我聞不大出,但是能夠分辨的還是雨水滲入木質的氣味。

夏天:
夏天的氣味非常複雜。但是仍然要強調的一點是,鼻子皮膚首先感覺到的是溫度,其次是濕度。有了這兩個基礎你不管聞到啥味都可以套說這就是夏天的氣味!

夏天的氣味組成複雜,而且變化很頻繁。我最喜歡的是植物花葉與腐爛交疊的氣味變化。置於什麼女人的汗香啊空調冷氣的香味啊冷飲冰淇淋的氣味啊這種有很多,多到你來不及記憶。很有可能是剛剛聞到一個妹子然後下一個就飄來了。所以我們要提綱挈領,你要是只想關注那些那你去各大商場一樓化妝品層研究反正我是不懂。夏天提綱挈領:草木味、腐爛味,濕度高,變化快,微生物作用強烈。

夏天鼻子容易疲勞。文藝青年容易產生陶醉的幻覺,於是就會拉上一個「有夏天氣息」「穿著白色雪紡裙」的女孩或者「乾乾淨淨的」「穿著白色襯衫和牛仔褲」的「明媚男子」去打一炮,不要問我,我不喜歡白色雪紡裙,我不是文藝青年,但是我見得太多了,我今天是作為一個長者,和你們談一些,擤鼻涕的經驗。你們有一個好,就是形容來形容去,比西方的記者跑得快,但是說來說去的話啊,都圖森破,sometimes naive.

秋天:
秋天這一章的氣味,說實話我毫無印象,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可能對我來說它的氣味沒有冬天喝夏天那麼鮮明,夾在中間過渡,我反倒是覺得秋天是真沒什麼氣味的。

我知道你要反駁,沒錯我知道稻田是什麼味知道落葉是什麼味,但是我的確沒聞出秋天有什麼能夠成為主調或者稍微佔據重頭的氣味。微生物活動開始減緩,植物死的死休的休但是草木灰還沒揚起到空氣中,我有病啊我難道趴地上湊草叢裡去聞?

另外一點就是,舉個栗子:在江南,秋天秋高氣爽,在關中,那尼瑪下雨嘩嘩的秋雨滴梧桐,差異更大了。你讓我咋概括?

好了,這就是林老師對四季氣味的總結,謝不邀之恩。


這很正常啊,我國人口密集區域大多在溫帶亞熱帶季風區,本來就四季分明。

四季里不同的氣候,對應不同的植物活動,在農村的話還對應著不同的生產活動周期,產生嗅覺信號再自然不過了。

以我生長的長江中游地區,洞庭湖平原為例,春季一般有花香,花粉過敏會困擾一些人的鼻子和皮膚,夏季有高濕度的「腥氣」,秋季相反較為乾燥,八月有桂花,冬季則可以直接感受到陰冷。

唯一需要糾正的,就是「聞」這個動詞,溫度和濕度和嗅覺無關,只和呼吸有關——雖然也是在口鼻就是了。

「聞一兩次就聞不到了」,應該是一個神經系統的把戲,那種季節變化帶來的對嗅覺器官的刺激,會被你的感覺系統「習慣」掉,然後下一次變化時再衝擊一次,簡而言之就是這個信號被「過濾」了。


我也具備這種能力,而且我大致弄明白了它的原理,簡單點說,就跟你聽的一首歌的時候,會回想到你很久以前聽到同一首歌時當時身邊的感觸一樣。如果你在很多年前的某個時候反覆聽同一首歌那麼當時你身邊的感受(包括聽覺味覺嗅覺和當時的情緒)會被「記錄」下來,很多年以後在聽到這首歌的時候這些感受會被「重放」。嗅到季節的味道,同理。


突然聞到,是因為味道的確不一樣,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而且是突然的變化——這兩個條件缺一不可,才能讓你有突然、明顯的察覺。一兩次後聞不到,是因為你全天24小時都處於豐富的本季節的氣味綜合體中,找不到有之前一個季節氣味的地方,人的味覺適應了之後就聞不到了。

氣味的變化主要是溫度帶來的,有了溫度變化,植物可能一夜之間樹葉長滿樹枝,相信大家都有過體驗;溫度的升高能提高氣味傳播的效率(不知這麼形容對不對,反正溫度本來就是表達分子運動活躍程度的指標),萬物散發出來的氣味因此才能被你聞到;其次,人類的味覺機制也對溫度較高的氣味更加敏感,這就是為什麼冷飲裡面含糖多,酸的飲料加熱後酸的受不了。

啊,原來真相就是這麼簡單!"o((&>ω&< ))o" 至此,本回答已經全部寫完啦!!!

對我來說,春天的氣味是帶著植物的清香,並且比較清新,區別於冬季渾濁的氣味,雖然冬有冬風,春有春風,但冬風是萬物的味兒唯獨沒有植物味兒的,春天有植物還可能有花粉味。

夏天的氣味更加濃郁。。。在室外,濃郁的燥熱的植物味兒哄的一下撲面而來。在室內,宿舍走廊裡面突然就能聞見一股沾著肥皂浴液洗髮水之類的濕度很高也很溫暖的水汽味兒,聞到這個,我的心裡就咯噔一下,好像一扇門被打開了,我就知道夏天來了。我走在這裡,同時也走在無數個聞到過同樣氣味的走廊,那是前年、大前年、和很多年前的走廊。不用閉上眼,就能看到窗外灑進來的夏日陽光,放學後小夥伴們的打鬧,頭髮濕濕地帶著洗髮水味兒的女孩子的微笑。這樣的微笑一閃而過,每個初夏只有一兩次。

秋天的氣味是我最討厭的,天氣開始變冷,光線昏昏沉沉的,我總是忘記今年是哪一年,可是又不能忘記是哪一年。金黃的銀杏葉堆在地上一層層發酵,很難聞,有很多人在上面拍照,金黃色的秋天的是他們的,我什麼都沒有。

冬天的氣味就是鼻子開始被凍掉的氣味,冷颼颼的空氣吸進來,鼻子艱難地分解著裡面的氣味,聞到最多的可能是霧霾和自己鼻涕的氣味,這就是冬天的氣味。


握爪,被群嘲神棍無數次啊.....
但是我真的能聞出來啊,難道我所有的智商都拿去養嗅覺中樞了嗎......
春天是那種不帶糖分的西瓜皮味兒,吳語片叫「青汁氣」。
夏天中午是鹽分乾餾的味道,早晚都是特別純凈的風味兒,像絲綢蛋白質氣味稀釋到幾乎沒有的味道。
秋天是冰箱剛打開冒著的滋滋涼氣味兒。
冬天早晚像剛出爐的蒸汽味兒。


不僅如此,每個城市的氣味也不一樣。
南京像烘烤的麩質刷上芝麻醬,蘇州和上海比較甜,北京有股黃銅火鍋里炭火盆的味道(我一度懷疑這是嗅覺的真實反映);廈門像晒乾又返潮的椰子片,廣州和深圳是鹽漬金桔,珠海像砂鍋粥。


自己家鄉的氣味是熬得極稀的清水白粥上點了兩筷子雪裡蕻鹹菜。


很久以後我知道了一個香水的牌子叫蒂蒙特.....

感覺一下子就科學起來了.....


不僅季節,一天之內時間不一樣味道也不一樣哦。


季節的味道聞不出來,倒是對城市的味道和人身上的味道比較敏感

經常往返成都廣州深圳珠海香港,覺得每個城市的味道都不一樣。一開始,以為是由於新鮮感的心理作用,時間長了發現不是的,是真的氣味不同,那種感覺非常微妙,說不出來哪不同,但就是能感覺到氣味不同,尤其是每次下飛機下高鐵出了機場(車站)到室外的時候。

還有對(女)人身上的氣味很敏感,身邊女性朋友,女友女同學身上的氣味印象都不一樣,女友每次換洗髮水面膜護膚品基本都能聞出來,有時候用了不同沐浴露都能聞出來,發現自己有個習慣,對檫肩而過的人,下意識地會輕輕吸一下氣,潛意識地聞下氣味。

而且發現氣味和記憶有聯繫呀,偶爾聞到某些氣味會突然想起很久之前的事情,比如想起5年前10年前在哪聞到過這種氣味,聯想起當時的事情。

難道只有我這樣?


不同的季節有不同的味道,嗅覺靈敏的人能聞出不同的味道。


每個季節聞起來都是不同的啊~空氣,濕度,溫度,還有季節特定的植物,一起混合出不同的氣味。
春天是溫暖的草籽味道。辛甜的土壤里埋著新鮮的小生命。太陽焙考著它們,就會從土裡面不住地鑽出甜蜜,和泥土的厚實和在一起= =
夏天是晚霞燒著榕樹,大雨後初晴,燥熱或者潮濕總是讓人窒息。空氣聞起來是摻雜雨林,沙漠,陽光,藍色的天空...卻又純凈的令人晃神。
秋天是蜜糖,有上好的陽光。無數細細小小飛舞的光圈,從楓葉上取著糖霜。晚風從明月過來,每走一步,就擁抱你一次。糖霜在白天采釀,在夜色里發酵,或許再摻一些月桂,甜蜜而清愁。
冬天像老酒,風怎麼吹它,都是嚴絲合縫的閉著蓋子。你知道有上好的佳釀,但是接觸的都是風聲。樹孑然一身,草坪都成灰白色。心有所思,也有所屬。好像已經抿過一口烈酒,百轉千回的餘味就是冬天的味道。


鼻子好,天生的


是真的!我也會聞到四季交替時候的味道!以前小時候會和好朋友說,但是也沒人相信我。。╮(╯▽╰)╭
只有一個表妹很相信,並且努力想學習掌握這個技能。。然而她吸了很久的鼻子也沒什麼卵用。。所以估計這真的是個天賦吧。
另外,除了季節交替的味道,還可以聞到早晨下午晚上的味道,甚至其實可以聞到某些場景的味道(我真的沒有騙人)。


因為那些人沒得鼻炎。


春天槐花糕味兒,夏天西瓜味兒,秋天桂花糖味兒,冬天火鍋味。這是吃貨必備技能,這是吃貨鼻子里的四季。


濕度、溫度、季節地區草木特有的氣息,陽光好還有所謂陽光的味道。溫度濕度還有風的時候特別明顯。陽光的味道,大概是陽光炙烤物體發出的味道以及紫外線射死的微生物的味道。另外另外,還有溫度不同人體的散發的味道也是不一樣的哦~
季節變化的時候,上面的因素有很大的變化,人體,特別是鼻子,對突然的變化比較敏感,習慣了新的氣息之後就不那麼敏感了。相當於換了基礎參照系,把一組味道認為是「零味道」。
話說春暖的時候,不僅僅有春天的味道,小春風一吹,不割臉疼了,還溫柔柔暖洋洋的,要是有點草木發芽百花開的芬芳,再加上妹子們褪去棉衣,真是叫人暖洋洋的使不上勁,骨頭都酥了。
五月,初夏么,還要考慮因為絲襪多了起來空氣里的妹子們身上的香味和漢子們身上的荷爾蒙的味道。。。。。到了盛夏就是汗味和大太陽烤地面的味道,還有下雨時候的塵土,下雨時候的水汽。
秋天,秋風開始涼了,加上草木枯黃的氣味。
冬天,我帝都統一的是霧霾味,幾乎天天都能聞到。


春天裡那個百花香,啷里個啷里個啷里個啷~
聞不出來的也太不接地氣了吧


握爪,感覺每次說這件事都要被嘲笑。後來乾脆不說了。覺得每個季節,空氣的溫度濕度,以及土壤植物都在發生著不同的變化,這個變化也只有在這個特定的季節才是相似的。因此它們混合所產生的味道也帶有相似性,於是每個季節就有了它獨特的氣味。


知乎真的是一個神奇的地方。第一次不用被人當成瘋子來回答這個問題,我一直都聞得到一年四季的不同味道。有時候我甚至依靠味道來判斷季節更替,例如,春天味道在夜晚的風裡感覺到最為明顯,形容起來的話就是暖暖的,帶了些躁動。我也不知道是為什麼,望大神解答!!


這應該是聯覺。
就好像,你說一棵樹,我就會覺得呼吸暢快,能感受到夏天和秋天的轉變中包括的味道轉變,樹葉之間布魯布魯的爭先恐後地爭搶陽光.......!
畫貓時候能感覺到貓咪懶洋洋曬太陽的溫度。小時候讀「泥土的清香」時,雨後泥土浸入的獨特味道就在鼻子周圍。。。

可以是短時間或者長時間,抑或永久有這樣的感覺。


推薦閱讀:

為什麼描述嗅覺的辭彙如此貧乏?

TAG:化學 | 冷知識 | 生物學 | 嗅覺 | 氣象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