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原子核跟恆星一樣大,那麼原子之間的距離是多少?跟宇宙恆星之間的距離差不多嗎?
電子與原子核之間的距離又是怎樣的?是否類似行星與恆星?
原子核直徑約為1E-14米到1E-15米,原子直徑約為1E-10米,氫原子中電子軌道的最小半徑是5.3E-11米。原子核直徑是原子直徑的萬分之一到十萬分之一,原子核到電子的距離是原子核直徑的五千倍到一萬倍以上。
固體中原子或分子的間距在1E-10米到1E-9米,氣體分子間距一般在1E-9米以上,液體介於兩者之間。原子之間的距離是原子核直徑的萬倍到百萬倍以上。
太陽直徑約為1.392E9米,太陽到地球的距離約為1.5E11米。太陽到地球的距離是太陽直徑的一百多倍。
太陽到距離最近的另一恆星(比鄰星)的距離約為4E16米。太陽到比鄰星的距離約為太陽直徑的兩千九百萬倍。
可以看出兩者是十分不同的。原子核如果跟太陽一樣大,原子之間的距離只有太陽到比鄰星距離的三十分之一(約0.14光年)到三千分之一(約133億公里),原子核到電子的距離則是太陽到地球的距離的五十倍到一百倍以上(75億公里到150億公里以上)。
有時候這種形象但似是而非的比喻會帶歪很多人。比例關係有老哥說了,而原子核和電子的關係和行星與恆星關係截然不同。電子的軌道是量子化的,而且電子有量子性,無法同時測定速度與位置,到高中會學到這些,更高深的我就不懂了
不類似。
初中教科書上才用行星軌道模型模擬原子。
真正的原子中,電子的位置是概率雲,位置是不能確定的,而且躍遷是量化的,跟行星模型不是一碼事。
我想請個大神來繼續詳細講解一下
不類似
非專業人士+天文愛好者來獻醜一個。
第一個問題,你所說的這個原子並不存在。按照我有限的知識,推斷出可能出現以下兩種情況之一。
一,越大的原子核則越不穩定,所以你說的這個原子核並不存在。看元素周期表,一些相對原子質量較小的元素,至少有1種以上穩定存在,不會衰變的核素。比如碳-12。但是後期一些相對原子質量較大的元素,都是不穩定,容易衰變的。所有的核素都會衰變,有的半衰期甚至以秒或者毫秒來計算。所以你說的這種超級元素,根本不存在,因為就連恆星超新星爆發時釋放的能量也只能將鐵原子核合成金原子核。先不說有沒有辦法湊到足夠大的能量來合成如此大質量的一個原子核,考慮衰變問題,在宇宙合成出這種超級元素之前,它的原材料就已經瞬間衰變完了。
二,假如人類有足夠高端的科技去人工合成這麼大的一個原子,其巨大的自身質量在引力作用下,電子會向原子核坍縮,與質子結合成中子,這個原子變成了一顆中子星。一顆與太陽等質量的中子星半徑約10km我沒記錯的話。一顆和太陽同等大小的中子星在重力作用下會進一步坍縮,變成黑洞。
好問題!本人個人微觀模型就按題主的思維建立理解的。
一個是電磁力主導
一個是引力主導
微觀世界/宏觀世界的區別
差不多就是這兩個作用力的不同表現吧
推薦閱讀:
※為什麼 1 米不直接定義為光在真空中行進一秒距離的 1/300000000?
※如何看待Newscientist的這篇關於半個宇宙的質量被找到的文章?
※如果光可以因引力而彎曲路徑,那麼宇宙中的空間位置是如何確立的?
※如果金星一天相當於地球243天,那在金星上生活是不是可以活得更久?
※為什麼宇宙中所有已知的星球都是球形?為什麼不會是方形或是其他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