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劫》里的類似步槍的火銃在真實的明末戰爭是否廣泛運用?

另外還有大炮。當然大炮在明末戰爭是廣泛運用的,傳說努爾哈赤就是被一炮乾死的。不過對付農民起義軍也用過么?

順便加問個深層次的問題:
雖然電視劇里的不能全信,但是,一般認為,明末、清初的中國內戰已經有大規模使用火器的先例了。康熙年間打敗鄭經、葛爾丹、沙俄都用到了大炮。如果這樣的話,大炮等熱兵器的威力應該深入清朝軍隊指揮官的內心。在鴉片戰爭英軍進犯的時候,又怎麼會出現「只查的幾十餘銅炮,尚系前明遺物」這樣的事呢? 至少還有跟鄭經、葛爾丹等干仗的紅衣大炮啊? 熱兵器等未在中國軍隊中推廣,難道僅僅是因為保守官僚認為是」奇技淫巧「么? 即使是從維護統治階級利益的立場出發,打造熱兵器的軍隊顯然也更有利於統治者鎮壓農民起義維護統治(因為學會放槍、開炮顯然比學會用砍刀更難,槍炮也更利於管控,民間製造能力更加有限),這一點難道鴉片戰爭前清朝的統治者真認識不到么?還是有其他深層次的原因?)
求解!


手動捂臉....寫出來吐槽帖子蒙大家厚愛居然給了這麼多贊同這麼多討論.......
看來是要修改下了,而且這個帖子也基本沒回答題主的問題......
手動捂臉.....以下為第N次修改版

回答問題的綜述:
1,明鳥銃有沒有廣泛運用的問題
《大明劫》里的鳥銃,在約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以前明朝是沒有的,自傳入就已廣泛應用,至孫傳庭戰死的年代,就連八旗軍都建立了規模龐大的專門使用槍炮的火器營,何況明軍。

2,清軍所用武器的問題
清軍是一支以火器為主要輸出手段的軍隊,清軍中使用火器的士兵遠超半數,且鳥槍是清軍使用最多的武器,小型的野戰用炮、巨型的要塞炮、曲射的大口徑臼炮種類齊全,炮彈使用實心彈與開花彈,如有知友說"鴉片戰爭時只查得幾十餘銅炮,尚系前明遺物"發生的地區並不在鴉片戰爭的交戰區。在清軍抗擊侵略者的主要戰場虎門、廣州、鎮海、吳淞、廈門等地 清政府都盡了財政、技術上的最大努力以加強防禦其海岸防禦工事擴建加固規模之大,聚集火炮之重之多(數千斤大炮甚至萬斤大炮輒三四五六百門,其中不少新購洋炮),駐守兵丁之盛(數千/上萬人)在中國歷史上可謂空前!

在火炮方面誠然清盡了最大努力補足科技樹,能製造可以發射68磅甚至90磅炮彈的巨炮,目前存世的最大鴉片戰爭時期鑄造的清軍火炮重達12000斤(明末最大的紅夷炮僅重5000斤左右),製造工藝上甚至獨立點出了鐵模快速鑄炮與的黑科技。

然而惡補一個科技樹總體而言並不會改變全面落後的現實,在其他方面,清軍所用槍支,不過略相當於外部世界17世紀初水平的火繩滑膛槍,其花費巨額國帑修築的炮台工事與輔助大炮發射的炮架,甚至連歐洲17世紀的水平也達不到,斷絕了數百年的軍事交流,更不要提戰術思想與炮術水平能跟得上時代。

清 乾隆年間 火繩槍兵

思想、戰術、訓練、硬體條件全面落後的情況下,在鴉片戰爭的很多戰場清軍作戰不可謂不頑強,犧牲不可謂不慘烈,然而16世紀與19世紀的戰鬥註定是毫無懸念的慘敗。其實刨除兩朝均曾有的腐敗導致武器製作工藝粗劣的情況,在軍隊武器構成上清代與明代相比其實有很大進步,在清代中前期火繩槍才在軍隊中幾乎徹底代替了三眼銃單眼銃等火門槍,占明代火炮數量多數的傳統粗腹箍條式將軍炮滅虜炮等花樣繁多的傳統武器的實戰地位也基本為源自進口前膛炮的紅夷炮取代。然而這種有限程度的進步完全無法填平16-19世紀持續300年世界軍事技術日新月異發展帶來的巨大鴻溝。

個人認為,明代吸收先進武器技術的動力也是巨大而不間斷的國防壓力,清代武器發展趨於停滯的根本原因在於清長期缺乏國防壓力明代武器自身發展的停滯性也很強,然而巨大的國防壓力一直伴隨明王朝的生命,承平期的對峙上百年的北虜與南寇,後期血戰數年的三大征,數十年的遼事直到賊寇四起徹底狗帶幾乎未曾喘息,故雖然明自身的武器更新缺乏創造力,但明未曾放過一個獲得外部先進武器的機會(引進佛郎機、鳥銃、發貢與紅夷炮)然而在清自統一全國至一二次鴉片戰爭時近200年里,名副其實的超級大國國力可以碾壓周圍任何一個政權,偶有阻礙,也只能稱得上難纏,而稱不上對清自身的威脅。這段時里這個帝國幾乎一直保持著主動出擊的擴張態勢,為本朝創造了大量的自古以來。

眾所周知我朝是金屬管狀火器的發明者,一度領先世界......額.....幾十年。下圖裡內蒙古出土的元大德二年「數整八十」銘銅銃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金屬管狀火器之一。(元成宗大德二年 1298AD)

至順三年銘銅火銃,中國歷史博物館藏。(元文宗至順三年 1332AD)

至順三年銅銃與其他兩件元代後期火銃,較小的火銃後接木柄,供士兵手持發射。

借一張歐洲近代復原手繪,手炮的點火是醬紫的

入明後,洪武火銃基本襲承元至正銃的形制。洪武《明會典》所定用軍100名二十牌、四十槍、三十弓、十銃的配置中,十銃指的就是這種火銃,廣泛運用於元末明初各戰場,

內蒙古博物館藏明洪武火銃、鐵矛

山東省博物館藏明洪武火銃、箭鏃、甲片、馬鐙、鐵矛、鐵刀、兜鍪。

永樂銃較洪武銃形制大體未變,只是工藝更精,且加上了活動的火門蓋。

之後一直到正德嘉靖中,明火銃的形制無大變化,西方的金屬管狀火器出現上限可能稍晚於中國,大概在14世紀上半葉,形制以鍛鐵炮與手炮為主。大概在永樂同時,在歐洲一項被稱為Z字桿的擊發裝置被引入傳統的手炮中,成為了之後「火繩槍」的萌芽,圖為1411年左右的手稿插圖。

胡斯戰爭時代的手炮加裝了比長柄更便於手持的木質槍托,形制已經接近之後的火繩槍。也是之後所有步槍的鼻祖........

永樂以後直到萌朝結束,中國本土火器受過三次外來衝擊。其一為正德中與葡萄牙人衝突,明人驚嘆後裝炮火力兇猛而仿製之是為佛郎機。其二為嘉靖中鳥銃傳入。其三為天啟中紅夷炮傳入。
鳥銃傳入對傳統單兵火器衝擊最大,明人對鳥銃甚愛之,視為神器。下圖為徐州博物館中一件殘明鳥銃實物。

鳥銃的得名據明人范景文(1587—1644)描述為
「故十發有八九中,即飛鳥之在林,皆可射落,因是得名,此鳥銃之所以為利器也。此鳥銃之所以較中,雖弓矢弗如也,此鳥銃之所以洞重鎧而無堅可御也,馬上步下,唯鳥銃為利器」(《師律》)

戚繼光在其著作中多次表示鳥銃為擊賊第一利器也。稱其
「利能洞甲,射能命中,弓矢弗及也。猶可中金錢眼,不獨穿楊而已。」

並對北軍所用粗劣的傳統火器大加蔑視
「夫北方之火器,惟有夾把槍、快槍、神槍、佛狼機、碗口銃、大小將軍等項,種色尚多。就中夾把槍之制,即快槍也,但多一鐵把,以備急時充鐵棍之用耳。緣所制之人,洞曉此中病痛者既少,而又無一毫認真之心,不過捲成鐵筒而已,腹內未曾用鋼鑽鑽光,以致鉛子不得到底,出口不直,銃身單捲成器,時有炸損,人手不敢托架於前,卻以雙手把持柄後,又用一手點火,試以藥力,既可炸損鐵銃,豈兩手之力所能擎御?火未出而手先動,銃已歪邪,鉛子何由得准?又軍士不知放法,官給鉛子大小不一,子大而銃口小,則子入不深,出口便落。子小而銃腹大,火藥先鉛子而泄,則鉛子無力,何以致遠?夫欲鉛子出遠而有力,為其銃身長,腹內光圓均直,鉛子與銃口腹相合,火氣不泄之故也。葯幾錢則鉛子幾錢重,子重葯少則無力,子輕葯多則子燁。子去多中而准者,為其火發而銃不動也。火發而銃不動者,為其一手把於銃前,手在火藥之前,銃不動則發必中。銃腹長則子去必直,後手不點火,而以指發機,則手常執銃而臨發穩正,此鳥銃之所以為利器也。"

火器專家趙士楨(1553—1611)在《神器譜》中也稱
「上古制人於百步之外,惟恃弓矢,謂之長兵。戰國時,始有弩箭、駁石,不過等於弓矢。自置銃用藥,以彈射人,則弓弩、駁石失其為利矣……自鳥銃流傳中國,則諸器又失其為利矣。「

並轉述了戚繼光的話
「北兵不耐煩劇,執稱快槍三眼銃便利過於鳥銃,教場中打靶,鳥銃命中十倍快槍,五倍弓矢,猶自不服。"此戚少保語也。

後來徐光啟在《兵機要訣》中也對傳統火器抱以蔑視:
方今制敵利器,火器第一。器有小有大,小者如三眼、快槍、夾靶之類,膛短無力,又難取准,俱不許習學。惟鳥銃最利,上自將領,下至火兵,人人俱要打放精熟

戚繼光認為北軍不用鳥銃的原因又在於:
」鳥銃一技,乃戰虜長器。北人不習,北匠造亦不如法。此為南兵慣熟,尤不可已者。如得舊練南兵萬數,先教成一營,以為師範,分發舊曰彀中材官,以練北兵,功省而效倍矣。」

當然,火門槍也不是完全沒有擁護者何汝賓在《兵錄》中認為鳥銃與三眼各有長短,三眼更適合北方:
「鳥嘴宜南而不宜北,三眼銃宜北而不宜南。何也?北方地寒風冷,鳥嘴必用手擊,常易為勞。一開火門,其風甚猛,葯信已先吹去;用輾信則火門易壞。一放之後,虜騎如風而至,又不便執此為拒敵之具。近有制竹鳥嘴銃及自閉火門鳥銃,亦一時之奇,然終是費事。惟三眼銃一桿三銃,每銃可著鉛子二、三個,伺敵三、四十步內,對真方放;一炮三放,其聲不絕,未有不中者。虜馬闖至則執此銃以代悶棍,虜縱有鐵盔、鐵甲,雖利刃所不能入者,惟此銃能擊之。故在北方鳥銃不如三眼銃也。」
「南方倭苗多系步戰,其來之勢不如虜馬之急、虜勢之沖;風氣柔和,不在山谷,則在蹊田之內。鳥銃照定施放,中敵極准;按定班次一上一下,雖三放銃熱不可再放,若每人以布數尺用水打濕,三放之後以布濕銃,可以常放不歇。有狼筅挨牌之類在前,縱衝來此足拒之。若三眼銃,其桿甚短,其去不遠,對真不如鳥銃之准;執之以御倭刀,利鈍相懸,人易生畏。故在南方,三眼銃不如鳥銃之利也。」

雖然有戚繼光的堅持,但是出於各種原因,在明代,火繩槍傳入後並沒有取代諸如三眼銃、快槍等的火門槍,在明軍,尤其是北軍的裝備中火繩槍與火門槍往往是並用的,對火門槍深惡痛絕的戚繼光也不得不在騎兵中保留一半適於近戰搏殺的快槍,舉幾個栗子:

戚繼光在《練兵紀實雜記》中紀錄了薊鎮步騎兵每營的裝備:
馬營 12人為一隊 其中鳥銃2 快槍2 其餘持冷兵
全營2700騎 鳥銃432支快槍432支 虎蹲炮60位

步兵營 12人為一隊 全營180個火槍手隊 每隊鳥銃10 45個掩護火槍手隊的殺手隊
全營2700人 鳥銃1800支 其餘冷兵(戚繼光終於把火門槍趕出去了......)

趙士楨《神器譜》中的步騎施放三眼銃

在孫承宗的車、騎編製中火門槍起到了更重要的作用:
騎隊:官兵25人,分火槍騎兵一什,弓騎兵一什
共計炮手2人,三眼銃騎兵10人,弓騎兵13人

步隊:官兵25人。裝佛郎機兩門偏廂車一輛,除軍官、雜役外炮手6人,鳥銃手2人,三眼銃手6人,火箭手2人,弓箭手2人,長槍手2人。
(《車營叩答合編》)

另據《明熹宗實錄》卷二十,天啟二年三月,工部總結萬曆四十六年至天啟元年發往遼東的軍需「天為大將軍十位,神武二將軍十位,轟雷三將軍三百三十位,飛電四將軍三百八十四位,捷勝五將軍四百位,滅虜炮一千五百三十位,虎蹲炮600位,旋風炮500位,神炮200位,神槍一萬四千四十桿,威遠炮十九位,涌珠炮三千二百八十位,連珠炮三千七百九十三位,翼虎炮一百一十位,鐵銃五百四十位,鳥銃六千四百二十五門五龍槍七百五十二桿夾靶槍七千二百桿........」可見此時遼東明軍鳥銃與神槍、五龍槍、夾靶槍等火門槍混用。

《滿洲實錄》插圖,一排的明軍持三眼銃發射,第二排發射完畢的鳥銃手(南軍或朝鮮軍)退後裝填。

如此來看萌朝軍隊的火力似乎蠻強的,但是為啥打不過滿清的「弓馬騎射」咧?原因有二

1,明末明軍的軍事素質往往低的嚇人,問題在人,而不在裝備
武器使用不得法,布陣棄戰車鹿角等事屢見不鮮.......空有火力而無輸出環境,往往徒送人頭耳。

2,乃萌以為滿清一直是弓馬騎射大刀長矛噠?圖樣啊!!
送人頭,一定是連裝備一起送的,如僅崇禎四年大凌河之戰清軍繳獲明軍大小火炮就高達3500位位,後金為使用,專門擴充漢軍組成了槍炮兵部隊烏真超哈.... 戰場送裝備,投誠明軍則是連人帶裝備一起送..... 至崇德二年,清軍善用火器的漢八旗官兵已達24500人,清軍何愁火力不強?

清朝並非只重火炮不重鳥槍
不僅滿漢蒙八旗都擁有規模規模龐大的鳥槍營,康熙、雍正後全國綠營平均約有半數士兵使用鳥槍,並基本淘汰了明代混雜並用的各類火門槍。各省各省情況略有出入,低者如山西、浙江等省4成士兵習鳥槍,高者如雲南貴州廣西鳥槍兵佔全省士兵等高達六七成。全國除山西省外弓箭手數量均大大少於火槍手。清中期部分省份綠營武器編製如下:

貼一些比較大路的清軍圖片
清 郎世寧《平定準部回部得勝圖》局部

列隊清步兵皆手握火槍腰佩弓箭,應是旗軍。

清 《平定苗疆圖》局部

清 郎世寧 《乾隆大閱圖》局部,受閱八旗步騎兵,均持火槍

清道光二十二年 《綠營兵技指掌圖說》

馬噶爾尼使團隨團畫師筆下的清軍

關於清代的部分還會補充~~~~~~


滿洲人都普及了,自稱文明的明朝最後幾年不普及合理嗎?


本題最後一更,如果看不懂我說啥,建議先把我之前的帖子看一遍,看過我過往有關火器和弓箭發展史的文章,就知道我發言一如既往是顛覆性的,接受不了很正常,因為我說話特別衝擊別人三觀,這就是我風格。
我說明軍先進單兵火器落後世界不多實際已經是非常、非常給面的說法,實際上明與後金爭奪國運的高峰期(1620~1644),即便明軍中最先進的單兵火器,也僅僅相當於西方1550年前後的水準,即便如此,以前考證過這樣的單兵火器在實戰中的裝備比例遠低於30%,能有10%已經算是勉強的說法,不僅很難形成特定的技戰術,更不用說規範化的戰役級運用。

第一個與一般認識不同,可以說西方火器反超東亞火器發生在1450~1600年這個區間,這個區間恰恰是明帝國最為強盛的階段,這個鍋明朝必須得自己背,沒辦法,誰讓火器在元代還處在世界領先地位呢?
第二個與一般認識不同,明朝的火器發展自己走了歪路,走了重視重型火器、輕視輕型火器特別是長身管鳥槍的歪路,造成了戰場上鳥槍比例的嚴重偏低,雖然明代中後期有無數的人、無數的著作在重視鳥槍的作用,但是並沒有什麼鳥用,帝國的軍工生產仍然被牢牢地束縛在弓箭、單眼槍、三眼銃、一等二等三等大將軍上面,有些人非要嘴硬說什麼明軍也有排槍戰術,使用規模很大也舉了很多史料,但是你忘記了一點滿洲人有一個好習慣就是從別人那繳獲了什麼都要事無巨細記個清楚,不像漢人官僚和御用文人那樣喜歡打馬虎眼,我見到的各種檔案,看到的1620~1644年繳獲明軍火器中鳥槍的比例只有一句話概括:比例嚴重偏低,低到什麼程度,我以前專門打過,自己去看。
最後,有諷刺意味的是真正意識到排槍戰術運用必須持續、成規模運用的是滿洲人。明末成規模(今天的話就是成建制的)使用鳥槍兵的,比較典型的是後金軍隊從朝鮮強征來的鳥槍兵,皇太極把朝鮮鳥槍兵作為獨立部隊使用,因為比較好用,後來的雅克薩之戰中還專門調撥了朝鮮鳥槍兵。為什麼不用漢軍鳥槍兵?你自己去找一找答案,或許會比較有意思。真的。

------------------------------------------以下為元答案-----------------------------------------
還有非常有諷刺意味的是:
明軍在東北的重要將領,特別是熟悉野戰能打野戰的將領,都是以騎射見長的,這個射當然不是鳥槍騎射,而是騎馬射箭(大廢話)。舉個例子比如祖大壽,朝鮮派在明朝的武官對他的評價是:善騎射指機(射箭用的坡型鉤弦器)與指合(長在一起了)不可脫。。。。。。所以基本能打的明軍將領,對於先進火器的絕對主流態度就是:不輕視,也不重視,更愛弓箭
相比之於滿洲人愛弓箭更愛火器的態度,是有很多細節微妙的不同的。
相比之於明朝一些文官乃至文人對火器敏銳的發展方向認識,是截然相反的。
我說這些話的意思是:
我也不相信明軍不會採用火器線性陣列(當然這只是一個網路俗語),起碼明軍落後當時西方世界的情況,也不會太多。如果他們採用的話,至少不會在所謂滿洲鐵騎面前輸的那麼難看,歷史上究竟發生了什麼?讓明軍最終沒有大規模採用火器線性陣列。
先進的明軍火器,都在哪裡呢?我知道有大量火器火銃存在,但是很顯然,它們沒有形成特定的戰術使用!
因為明末清初圖像資料嚴重不足,我們不知道明軍到底發生了什麼導致明軍野戰技戰術上的總崩潰,相比之於明軍後期在城防作戰上被後金火炮橫掃可以理解之外,因為野戰的技術性和瞬息萬變,通過漢字描述是很難精確知道野戰戰場上究竟發生了什麼,總有一種趕腳是:

後金軍中有高達?怎麼總是明軍一接戰就崩?反正我翻遍了我能看到的各種史料以及例如南朝的網路討論,沒找到答案。

直到2012年,一朋友贈了我一本《媯(音gui)川壁畫》,裡面有大量描繪明中晚期明軍的壁畫,最亮瞎我克金狗眼的,是裡面使用火器的明軍,主要是騎兵
沒錯,是騎兵!射箭的就一個(還在這個書的封面上)!壁畫上玩三眼銃加火槍齊射的,除了城牆上防禦的全部都是騎兵!步兵全在用冷兵器,甚至有用連枷的!有興趣可以自己去買一本,裡面圖我不放。

那時我突然明白了軍事史上一個非常有意思的邏輯自洽:先進裝備總是最先裝備給最不需要該先進裝備也最不該裝備此類先進裝備的熟練使用舊式兵器的核心部隊,在此類核心部隊在接收新式裝備形成戰鬥力之前,就被它 熟練使用改進過舊式兵器 並且在戰術使用上有特定突破的敵人發現了弱點,逐一擊潰。

滿洲人在此後漫長的歲月里,倒是陷入到一種奇怪的、但是在任何當事人看來都不簡單的思維裡面:要弓箭還是要火槍,要馬上還是要馬下,甚至這涉及到,旗人如何定義的問題,你可以不會滿語,但是你不能不會騎馬射箭,這個真的不可以有。這種看似可笑的邏輯卻是明末清初戰爭令人恐極陰影的延續:那些看似裝備先進精巧的鳥槍火銃,盔甲鮮亮的明軍騎兵,在清弓長箭面前卻令人驚異的不堪一擊,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火槍騎射雖然好,弓箭不能荒廢啊!這種樸素到有點寒磣的唯物主義,你不能說它沒有特定的道理。有些人說這是「愛弓箭不愛火槍」,其實真正的問題在於:

明朝末年明軍實際的火器使用和戰術構成:
萌軍實戰中TNND玩的是火槍騎射、不是火槍齊射。
萌軍實戰中TNND玩的是火槍騎射、不是火槍齊射。
萌軍實戰中TNND玩的是火槍騎射、不是火槍齊射。
實際是走了歪門、邪門。書上說的再好,可是到實戰中,就走偏了,走歪,不怕書不好,就怕和尚嘴歪,再加上中國的書和實際從來都是脫節的,大家又不是不知道!


還是我以前那句話:所謂純粹線性陣列吃著牛肉唱著歌的萌軍火槍隊,基本上只存在某些人的想像異次元。


必須說明,有廣泛運用。至於後來在清朝火器的衰落,其實不是清王朝不重視,而是太過重視。

明清換代的早期,後金方向沒有大炮和火銃,就算是繳獲了,努爾哈赤也都給扔了。為什麼呢?在戰爭初期,明軍喜歡不知死活的和後金野戰,依仗的就是火器,而火銃大炮由於技術不到家,射速慢,射程近,而且還有廣泛的射擊死角,靈活性太差了,經常「臨敵不過三發」,對方的大刀就招呼過來了。所以,努爾哈赤很瞧不起明朝的火器。就算是繳獲了也扔了。唯一一次就是被網上吹上天的渾河血戰,用繳獲的大炮撕開了明軍車陣。但其它的戰例,就找不到了。

努爾哈赤攻城,大部分還是靠內奸,沒有打過真正的攻堅戰,所以認識不到大炮的巨大作用。後來被迫死磕寧遠時,用的還是傳統的的挖牆腳戰術,結果死傷慘重,很快就慫了。

真正認識到火炮的巨大作用的是皇太極,但也是在寧錦大戰中吃了虧,才認識到的。後來在圍困大凌河城之戰中,用繳獲的大炮攻擊明軍城外據點,很是起了作用。所以,後來的清軍一旦碰到堅城,都是大炮開路。在與李自成的潼關大戰中,清軍就是憑大炮取勝,轟的大順軍站不住腳。甚至像面對戰力掉渣的史可法,清軍都等到大炮來了才攻城,形成了對大炮的嚴重依賴。

在這個過程中,清軍認識到了大炮的巨大作用,害怕民間會造火炮,對自己不利。特別是清軍作為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對漢人防的緊。大炮也都是八旗佔優。到了後來,清廷直接壟斷火炮技術,規定只准在自己的滿族老窩盛京製造。其它各省一概不準私造,或者只准造某個限度內的火炮。這就導致各省的火炮製造能力普遍掉渣。後來鴉片戰爭時,廣東督造了十幾門大炮,剛一試放,就炸了三門。

而火銃一類的,用的都是窖藏老貨,沒有戰事時,就都收起來了,有了戰事,再拿出來用,缺乏更新,一把槍用個幾十上百年太常見了。以至於查庫人員去檢驗,看到的一大半都是不能用了的廢物。

最後,不得不說,清軍對火器的作用認識的相當有限,基本上就是只認可大炮,不怎麼認可火銃。之所以會是這樣,就是因為火銃的威力太小,又慢,還容易出問題,一個訓練有素的弓箭手可以全方位超越一個火槍手。這也是康熙帝在看到了戴梓設計的連珠炮(就是一種火銃)後隨便給點兒賞賜就打發了的原因。


滿清軍隊的火器配備量在60%以上,只餘十幾門炮還是前明遺物的情況是在山海關,友情提示,山海關是當時明朝為了防備誰設立的來著?滿清入關後長城基本就沒啥用了,自然武備廢弛。康乾時期,無論是戈爾丹還是大小金川都是倒在清軍的強大火力下,導致清朝統治者形成了軍隊可以完全依賴火力的習慣,反而放棄了對於刺殺肉搏等項目的訓練。後來從鴉片戰爭開始,與很多人印象中的清軍火器落後但是敢拼敢殺不怕死的印象相左,清軍面對列強軍隊在火器對射時期往往撐得住,外軍挺著刺刀開始衝鋒的時候清軍反而潰退了,早期敗仗可以把鍋扣在火器不如英軍頭上,洋務運動之後儘管清軍火器水平已經超過了日軍,甲午戰爭陸戰依然一槍不發就潰退,當一隻現代化組織形式的軍隊對上封建舊式組織的軍隊時,除非火力上有天上地下的差別,否則封建舊式軍隊絕對會大敗,解放戰爭中共軍拿著小米加步槍能追著美式裝備的國軍滿街跑也是這個原因。


這裡推薦一個回答:
http://zhihu.com/question/28824667/answer/42957537

清軍從來都是大規模列裝火槍火炮的,而且也有一些自己的發明,比如著名的抬槍。
也正因為火藥武器的大規模普及,清朝的實際控制疆域才達到了空前的廣大。
實際上,即使到了鴉片戰爭,清軍的火器也並沒有太落後,戰場上經常能出現經典的排隊槍斃場景。
但是,光有兵器,沒有先進的軍事制度和完善的訓練,清軍根本不是英軍的對手,真正好笑的是,戰場上清軍的潰敗往往不是來自對方的射擊 而是來自英軍的刺刀衝鋒,白刃戰打不過。
至於什麼前明遺物,我覺得要嘛是地攤文學自己腦補,要嘛是因為漢地綠營被技術封鎖了(火器主要裝備給旗人的)。
大清早就用上火槍了!


這是火繩槍,明初就已經廣泛使用了,開國名將沐英還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三段齊射戰術,成祖造反的時候雙方更是大量使用了熱兵器,更不要說壬辰中日戰爭和明清戰爭了。
明末財政惡化的情況限制了火器的使用,明朝主要輸在沒錢上,清朝基本也是。不光是不重視火器,主要是整備率太低,軍餉都被大量挪用貪污,這是個經濟問題,並非意識不到


之前的幾個答主說的都不錯,我再來自習補充一下。
第一,軍事觀念。單說滿清愚昧不客觀。放在那個年代,你用弓騎兵滅了明,你怎麼看待明的重火器思想?正如一戰法國靠「陣地蹲坑流」打贏了,二戰就照搬了。蠢確實是蠢,但是是有原因的。滿清得江山太巧,不會仔細分析成功原因。
第二,成本。財政崩壞和稅收問題就不展開說了。其實古代火槍有個大問題,一旦王朝腐敗,那麼火器越造越完蛋。剋扣經費,以次充好太多了。刀鈍一點還可以拍死人,火槍質量差了一絲一毫就是炸膛的問題。沒有現代管理體制,小作坊的腐敗官僚能讓火槍變廢鐵。
第三,火槍在實現了後膛裝填、彈殼技術之後,才對冷兵器取得了絕對優勢。人夠多,火槍擋不住,除非有較高的單兵素質和指揮能力。例如武田騎兵的覆滅。


明朝的時候火器一度發展很快。有一個專門使用火器的軍隊,叫做神機營。
對於火器在明軍中的配比也是有記載的。「銃十,刀牌二十,弓箭三十,槍四十」,火器佔到了10%。
據史書記載,明朝中期的時候神機營轄下有步兵3600人,這些人是全部配備火銃的,騎兵1000人;另外還有炮兵400人,炮兵還配有400柄短銃,也就是那時候的手槍。
那個時候的軍機營就已經使用三段擊了。也就是站成三排,輪番射擊,輪番裝彈來提高開槍的效率。在當時的戰鬥力是非常強的。

明朝初期直至中期的時候,對火器的研發都是很重視的。不過火器也有它的限制。
比如當時冶煉技術落後,煉出的鐵強度不高。
火藥的成分威力也遠不如現在。
擊發的速度慢、製作成本高等。這些都限制了火器的全軍配備。


嘉靖二十年,即1541年以前,明軍已經開始裝備火繩槍用於作戰與訓練,而倭國最早的種子島銃「鐵炮」,是在1544年才造出來,孰早孰慢可知
明代火器の銃炮圖說(以出土實物為主)_朱棣吧_百度貼吧


別說明末了,朱元璋當年剛立業那會兒都用過幾次,打陳友諒、張士誠都玩過火銃。

而且洪武年間還出了個穿越時空的人才,叫沐英。後來因赫赫戰功被朱阿八賜了皇姓,所以又叫朱英。
洪武二十二年,西南邊境麓川國主‖思倫發‖連續第二年侵犯定邊,號稱三十萬大軍。
本來三十萬蠻子就夠麻煩了,可更頭疼的事兒在於這幫少數民族還養了一群大怪物幫著打仗——大象。
最初沐英採取的傳統陣型應戰,火銃兵(這會兒還不叫神機營,永樂八年朱棣才設立正式編製的神機營)站陣前遠程殺傷,騎兵隨後衝鋒,最後是步兵。以往這種陣型是沒問題的,甚至是無往不利,可這回碰上大象就吃了大虧。
那時候火槍的裝填是相當麻煩的事兒,填充物包括鉛彈、火藥、線捻等。雖然第一發能撂倒幾隻大象然後起到一點驚懾作用,可一旦打完,裝填子彈的火槍兵就成了活靶子,蠻軍披甲驅象,滾滾而來。明軍騎兵步兵毫無招架之力,死傷成片。沐英是個精明的人,這種賠本的買賣可不能繼續幹了。
這個天才想出了一個絕妙的辦法:三段式射擊法。火槍兵分為三行,第一行先行射擊後迅速退到陣尾,第二行續上火力,以此循環往複。三行的設置給裝填彈藥提供了充足的時間,又不至於使陣型過於龐大複雜。這在當時簡直就是機關槍一樣的存在。
很快到了兩軍第二次交手,明軍炮弩齊發,象都掉頭而跑。大軍乘機衝殺,斬首四萬餘人,生獲三十七頭象,其餘的象全被射死。

這樣的天才戰法直到一百多年後才被日本戰國三傑之一的織田信長再一次運用,至今還有很多人以為是織田的首創。


高票答案寫的很好了,我再寫幾個細節。
明朝高火器比例的部隊之所以不行是因為沒有敢戰的肉搏部隊掩護,往往放一排槍以後,肉搏部隊頂不住,就被割草了。明軍在火器上其實走了偏路,希望依靠火器的循環打擊擊破對方部隊,從而出現了車營這種奇怪的產物,依靠戰車給火器部隊提供掩護,並增強肉搏部隊的信心,但是對於清軍這種更多依靠下馬步戰的軍隊效果就不大。
明軍素質低下也是火器無法發揮威力的主要原因之一,由於初期火器的質量問題,想要發揮威力必須掌握好發射距離,但是明軍由於缺乏訓練往往很難做到聽命令開槍,往往是很遠的距離就槍炮齊發,很難打到幾個人,同樣的問題在渾河血戰中精銳的戚家軍也曾出現過,普通明軍更不用說。
清軍烏真超哈部隊之所以厲害,是因為他的前身是明軍聘請葡萄牙炮手訓練的部隊,由明末著名的火器專家孫元化全權負責的,後來由於孔有德的叛變被拱手送給了皇太極。
想到什麼會慢慢寫一點


這玩意兒學名叫火繩槍,在日本叫鐵炮,在中國叫鳥銃,成本比較高,操作麻煩,危險,射程比弓箭短,好處只有上手比弓箭快,世界歷史上只有到了燧發槍時代(18世紀末)才大規模裝備火器。農民軍耍不來,八旗不屑使,明軍的裝備量有限


火繩槍是最原始的火器,但是裝填太麻煩,快節奏格鬥中甚至就是個一次性傢伙。到了後來的燧發槍才正式有了使用價值,再到後來燧發槍配刺刀的單兵裝備模式就正式把刀斧手請進博物館了


戚繼光抗倭時,大量採用火器射遠;
萬曆朝鮮之戰,敵我火器互射,是戰場主要部分
明末薩爾滸之戰,杜松軍隊,過河火器受損,戰力大減,第二天大霧瀰漫,影響射界,明軍火器效力削弱


擦得光亮的大刀長矛都沒法普遍使用,別說火槍這樣的土豪金標配了


題主是典型的學的太少想的太多


京城三大營 就有神機營
皇太極他爹就是被火炮重傷死的


清軍確實是大規模列裝使用火器的。甚至於在明末,明軍的火炮相對於後金就沒有技術優勢了。
有很多段子替大明吹牛逼,其實明末火器是水平落後且不思進取的。


因為被輕視火器重視騎術的清人給埋了、中國被滿人害得夠慘、


我覺得題主把 《古兵器大揭秘》第一季第二季看一遍,就可以完全了解明王朝火器的大發展大繁榮了。當然滿清不是沒有火器,但是到了鴉片戰爭時期,八旗兵還在使用明朝的火器,而不知進取,幾乎沒有改進。在火炮上只知追求大,而拋棄了明朝火炮靈活快速的特點。焉有不敗之理?
明王朝整個時期都是重視與外國進行技術交流的,魯密銃就是最好的例子!不要被一些滿清餘毒誤導了!
題主還可以去看看 左宗棠開挖出一處明朝炮台遺址的事例,左宗棠開挖出了明朝遺留下來的開花彈,而在當時的滿清,開花彈早已失傳!
滿清不僅在火器上沒有大的進步,而且還讓前朝的先進技術失傳了。
還有一部紀錄片 《槍·步槍》裡面明確解釋了滿清火器的落後。


推薦閱讀:

《明朝那些事兒》對你最深的感想是?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戰爭 | 明朝那些事兒書籍 | 明朝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