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项工程是世界工业发展史上最大规模的工业转移和技术转移是真的吗?斯大林一五是第几
建国伊始,新中国“抗美援朝”。开国第一战,历时三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凭着钢铁般意志,把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牢牢地定在“三八线”上,打出了国威军威,就此确立了新中国军事强国的地位。但是,一直有一种非常流行的观点认为,经历了长期战争,中国要休养生息,要进行经济建设,而抗美援朝消耗了国力,影响了中国的经济建设。这种观点,只看了实实在在的眼前经济利益,没看到一个国家的战略利益,更没看到战略利益向实际利益的转化。再说白一点,没有看到抗美援朝的“战争红利”。这里,仅就从奠定新中国工业基础的“工业156项”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一、新中国的经济建设的核心是什么?
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核心是工业化。从常理来说,中国经历了长期的战争,建国后要修养生息。这很符合中国历史传统。政权稳定后,重新分配土地,减轻赋税徭役,兴修水利,整顿吏治。总之,进行黄老无为之治,休养生息,国家自然安定繁荣。但是,新中国不可能延续历史惯例。西方的坚船利炮,把中华民族几乎陷于亡国灭种之地。因此,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李鸿章、张之洞要搞洋务运动,就是要进行工业化,制造自己的“坚船利炮”。新中国的经济建设的核心任务,甚至于现代化的核心任务,就是致力于工业化,能够生产自己的“坚船利炮”,否则,就根本无法维护国家的独立和统一,无法长治久安,无法真正的实现富裕繁荣。
新中国要进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赶超战略。工业使用机器生产,而重工业是能够生产机器的工业。
但是,进行工业化是有条件的,不能凭空进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需要大规模的工业投资。工业投资从哪来来呢?
一个来源,是从一个国家生产的劳动剩余而来。一个国家一年生产一定的财富,同时也消耗掉一定的财富,剩下的就是劳动剩余。这个剩余可以转化为工业投资。但是,在一个工商业不发达的农业国,这个劳动剩余是很低的。工业投资受到极大的限制。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没收了官僚资本,成为国有经济。同时还有一些民族工商业,其中大多集中在轻工业。另外就是生产力水平很低的农业。在当时的情况下,由于劳动剩余限制,中国无力进行全面大规模工业建设。所以,当时中国领导人有个估计,中国要经过一个新民主主义阶段,长约15年,发展生产力,然后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说到根上,就是国家财富有限,无法进行超大规模的工业投资,无法推动赶超战略。
另一个来源,是外部援助。外部援助,通过低息贷款,用这笔钱买技术买设备,进行工业投资,等工厂运转后,生产力提高后,再还给人家钱。外部援助,实际是预支未来财富的办法,可以最大限度打破资金瓶颈。
新中国成立后,一方面积极恢复生产,另一方面,积极寻求贷款。
二、没有地位就没有相应的援助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反帝、反封、反官僚资本,而官僚资本是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利益代理人。因此,新中国建国前后,为了争取真正的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中国人民必然要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进行斗争,美国和西方也对我国进行各种封锁和遏制。在当时两大阵营对峙的国际政治格局下,中国自然一边倒,把目光转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希望能够从苏联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那里得到援助。
但是,得到苏联的援助并不容易。
说一句题外话。笔者有一个亲戚,原来在一个大国企工作,基本上是在车间混日子。国企大改革时,由于没有一技之长,最后辞职。问他以后干什么。他非常自信,说自己的几个铁哥们都在做生意,一次少着也能挣个几十万。自己打算跟着几个哥们一块做生意,挣上一笔就够在国企干几年的。但是,一直到现在,他还是穷困潦倒,几个铁哥们也没带他做生意。
做生意是有风险的。一笔生意的利润就这么多,你要参加利润分配,就要有你的贡献,而且是别人替代不了的。你是能够保证质优价廉的厂家,还是能够找到销售渠道,或者是打通特定的关节,或者是提供大笔资金贷款?如果你什么都做不了,那么,凭什么人家冒了风险投资,你却来分一杯羹,拿走一大块利润?
国际关系中也是如此。抛开各种华丽的外交辞令,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实际上是一个各个国家经过博弈(最激烈的形式表现为战争)后形成的国家利益结构,也是一个势力范围格局。二战之后的雅尔塔格局,就是作为战胜者的英美苏划定势力范围的结果。英国虽然在战后还想恢复大英帝国,但随着实力衰弱,不得不退出超级大国竞争,从而形成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对抗的冷战格局。在这样一个国际格局中,人家凭什么接纳你?你有什么样的实力,你就有什么样的战略空间,你就有相应的利益。如果你没有任何力量,只是单方面求助于别人,那么,你得到的东西必然是有限的。
经常看网友议论,如果中国不向苏联一边倒,不抗美援朝,就能和美国搞好关系,就会得到美国援助云云。
这想得太美了。世界哪有免费午餐?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在1917年加入协约国,是战胜国,结果巴黎和会,根本没有说话的份,自己的权益被大国出卖。如果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只是象征性出兵,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说中国是东方大陆主战场,应该不为过。中国拖住、消灭了大量日军,是反法西斯同盟的重要力量,是四大战胜国之一。但是,即使如此,美国仍然可以背着中国,划定其在中国的势力范围。说到根本,实力不足,分量不重,利益空间自然有限。
新中国也并没有摆脱这个局面。
中国要贷款,要援助,只能找苏联。
1949年12月,毛泽东率领代表团访苏。应该说,中国领导人对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抱有极大的期望,但是,从实际结果来看,中国实际得到的援助并不多。中国领导人还感受到了苏联领导人身上的大国沙文主义。但是,中国领导人还是得到了两个极其重要的成果。第一,中苏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毛泽东明确指出这个条约的意义。“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和团结国际友人是巩固革命胜利的两个基本条件。这次缔结的中苏条约和协定,使中苏两大国家的友谊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使得我们有了一个可靠的同盟国,这样就便利我们放手进行国内的建设工作和共同对付可能的帝国主义侵略,争取世界和平。”美国著名外交家、国际问题专家基辛格认为,中苏条约最重要的内容是规定了在与第三国发生冲突时的互助义务,“在理论上,条约规定中国有义务在全球范围内驰援苏联;而实际上,也意味着如果中国周边地区的潜在危机加剧,中国将得到苏联的安全保障。”正是因为要在社会主义阵营中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寻求牢固的安全保障,中国领导人在签订条约时慎之又慎。据伍修权回忆,周恩来总理要求谈判人员逐条、逐句、逐字进行研究斟酌。条约中有一段写道:“缔约国一方一旦受到第三国侵略,另一方得以援助。”,周恩来总理坚决要求将“得以”改为“即尽其全力”。
第二个重要成果,就是中国从苏联争取到了3亿美元的贷款,并由这3亿美元形成了苏联援建的50个大型项目。
但是,如果仔细思考新中国在社会主义阵营的地位,一方面要借助苏联来保证国家安全,另一方面又要像苏联争取发展经济的贷款。中国完全是一个单方面伸手的角色。在这种情况下,一个贫弱的老旧农业国,在一个被视为“米其淋”式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在社会主义阵营是一个什么地位?这样地位,又能争取什么样的援助呢?
苏联给中国贷款3亿美元,而就在一年前,苏联援助波兰4.5亿美元。就两个国家的幅员而言,经济建设的困难而言,中国所得到的援助太少了。
但是,新中国在社会主义阵营的地位决定了,它不可能得到很多。
三、抗美援朝打出了中国在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地位
很快,历史就证明,中国不是被动地依赖社会主义阵营。中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也极大地增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是社会主义阵营中的支柱性力量。这就是抗美援朝。
朝鲜战争最初是朝鲜国家内部的统一战争,南北双方都想统一朝鲜,在战争爆发前,也是各种小冲突不断。朝鲜战争爆发后,朝鲜人民军势如破竹,一直打到釜山。美军在釜山构成环形工事死守最后的立脚点。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冒险一搏,在仁川登陆,拦腰截断朝鲜人民军,人民军大败。朝鲜战争攻守之势瞬间逆转。金日成向中苏请求救援。中国是否出兵?新中国领导人面临着极其艰难的选择。战自然有理由。第一,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刚刚爆发,27日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第二,从地缘政治来说,朝鲜历来是外部势力侵略中国的跳板。如果美军饮马鸭绿江,从北至南万里海疆,将完全置于敌对势力威胁之下。第三,美军越过三八线向鸭绿江挺进,威胁中国最重要的东北重工业基地。第四,金日成已经向中国求援,社会主义国家在看着中国,世界也在看着中国。
梁孝:抗美援朝、“156项工程”和新中国工业奠基
(图片说明: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中国的国威军威 ,国际地位迅速提高,图为志愿军战士押送俘虏)
但是,不战更有理由。中美两国的实力差距太大。美国是最发达的工业国,刚刚在二战后成为世界头号强国,而中国则是百年积贫积弱,是落后的农业国,刚刚结束内战,正要休养生息,展开经济建设。从军事上说,美国有世界上最强大的陆海空部队,而中国人民解放军还没有真正的海军、空军,陆军的装备也是相差悬殊。从国内的形势来说,蒋介石还盘踞在台湾,大西南还有未肃清的国民党军队。一旦在解放军在朝鲜作战失利,美军趁势入侵东北,蒋介石在台湾遥相呼应,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中国大多数领导人是不愿意出兵的。
毛泽东力主出兵,并且作了大量的思想工作。最后,党中央做出了出兵决策。本来与苏联商定中国出兵,苏联提供装备和空军。但是,就在将要出兵的时候,斯大林担心与美国发生冲突,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战,决定不出动空军。这就意味着,中国在没有制海权、制空权的情况下,独立与美国作战。对于苏联的决定,中国政府最初的反应是,如果苏联不出动空军,中国也不出兵朝鲜。
这就意味着,美国人将饮马鸭绿江。在斯大林领导的社会主义阵营中,朝鲜将名存实亡。而美国的军事力量,将直接面对苏联国土。斯大林支持金日成统一朝鲜,结果却捅了一个大窟窿,眼看就要又输面子,又输里子。
就在朝鲜战争就要以金日成在中国建立流亡政府而结束的时候,毛泽东致电在苏联谈判的周恩来,并通告苏联政府,“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中国毅然决定出兵,保家卫国。而且,更是出乎各国意料的是,中国志愿军在朝鲜打得非常漂亮。第一次战役小试锋芒,第二次战役打得最精彩。志愿军先示弱诱敌深入,再大范围迂回穿插,分割包围。美军大败,一直退过三八线。二战时在欧洲赫赫有名的悍将巴顿将军的第八集团军被打得溃不成军,集团军司令沃克中将在撤退中车祸身亡,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将军经此一战名誉扫地。如果不是志愿军的武器装备后勤给养与美军差距过大,这一战就能决定朝鲜战局。第三次战役志愿军越过三八线占领汉城。在第四、第五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又以强悍的战斗意志挫败美国的反攻,把战线死死地钉在三八线上。
这一战,军威大振,民心大振,国威大振。二次战役胜利后,时任中央办公厅的杨尚昆在日记中赞叹毛泽东的胆略和眼光,称抗美援朝决策英明之至,如果要他决策,他肯定选择偏安。
四、苏联要倚重中国,对中国的援助不断增大
世界上没有免费午餐。
刚刚进入社会主义阵营的时候,中国被看作一个落后的、贫困的国家,中国共产党被视为米其淋式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领袖毛泽东被视为铁托式的人物,中国被看作只是一个依赖苏联援助的角色。在这种情况下,即使3亿美元贷款也是要是要讨价还价。而在抗美援朝中,在朝鲜战局岌岌可危,苏联犹犹豫豫地时候,中国毅然挺身而出,抗击美国及其仆从国,并且战而胜之。不仅帮助朝鲜,而且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也维护了社会主义阵营在东方的利益。就此,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中国在社会主义阵营的地位也空前提高。在远东地区,中国成为社会主义阵营最坚固的战略屏障。
原计委主任袁宝华同志在1952年制订“一五”计划时访苏。据他回忆,他们所到之处,受到了苏联人民的热烈欢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苏联自建国始就被资本主义列强包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面临着东西两线作战的困境。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付出了惨重代价才获得胜利。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两大阵营又开始对峙,冷战开始,又面临着东西两面临敌的战略态势。就在这时,在东方出现了一个4亿5千万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而且是敢于抗击美帝国主义的大国。这是苏联的强援,也是一个安全屏障,是和平的保障。中国需要苏联的工业技术,反之,苏联也需要中国。
就在抗美援朝的同时,新中国经过了三年经济恢复,经济达到了抗日战争前最佳水平。1953年-1957年,中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安排大中型项目694个,实施施工的921个。“一五”计划的骨架是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经历了百年忧患,新中国开始真正有计划地、全面地进行工业化建设。这是中国工业化开天辟地的大事。
“156项工程”的形成是分三批逐渐确定的。
第一批项目是在毛泽东首次访苏期期间确定的。双方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和协定,其中苏联同意向中国贷款3亿美元,实行1%优惠利率,5年还清。苏联用这笔贷款向中国提供50个大型工程项目,包括煤炭、电力等能源项目、钢铁、有色金属、化工等基础项目和国防项目。
抗美援朝后,苏联加大对中国的援助力度。1952年8月,周恩来率领代表团访苏,双方确定了援助项目的基本原则。周恩来和陈云等回国后,李富春带领代表团在苏联继续与苏联方面商定细节,边考察边学习边研究,最后在1953年5月,双方确定,苏联在1953年-1959年内援助中国新建和改建91个规模巨大的工程项目。连同1950年签订的50个项目共141个。这些项目将在1953年-1959年期间分别开工。据当时预测,当这些项目建成后,中国的工业水平将会有很大提高,达到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水平,达到日本1937年的水平。
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成为苏联领导人。相对其他苏联元老,赫鲁晓夫资历浅。为此,赫鲁晓夫要寻求中国的支持。中国共产党已经成为社会主义阵营当中当之无愧的第二大党。1954年,赫鲁晓夫率团访华,签署向中国移交旅顺港和中长铁路的正式协定。双方又商定,苏联向中国提供5.2亿卢布长期贷款,再新添15个工业项目,追加提供总价值为4亿卢布的设备等。这是第三批确定的项目。实际上,签订的经济援助项目,遭到了苏联领导层内部的激烈反对。苏共主席团元老伏罗希洛夫就公开声称:“当可怕的反法西斯过后四处弹痕累累的时候,我国人民还不能胜任在中国的这样一番事业。”。但为了赢得中国的支持,赫鲁晓夫把这些反对意见硬压了下去。
这些项目加起来,总共156项,因此被称为“156项工程”。后来又根据实际情况,去掉2项,因此实际上是154项。而真正实施兴建的是150项。但是,人们还是习惯地称之为“156项”。
实际上,苏联对中国的援助不断加大,后来签订的项目远远超过了156项。
1956年2月,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做了关于斯大林的秘密报告。赫鲁晓夫此举引起轩然大波。一方面,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人心大乱,还发生了匈牙利事件。另一方面,苏联领导层中斯大林时期的元老们不满赫鲁晓夫,内部政治斗争激烈,赫鲁晓夫凭借朱可夫元帅的支持打到元老们,把他们定为“反党集团”,随后又借机剥夺朱可夫军权。一时间,赫鲁晓夫焦头烂额,捉襟见肘。针对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中国共产党不同意全面否定斯大林,也对苏联的内部斗争有自己的看法。在这一时期,为了赢得中国共产党的支持,赫鲁晓夫再次加大对中国的援助力度。
1956年4月7日,中苏再次签订协议,增加55个援助中国的建设项目,其中新增工业为49个。同年9月又签订12项。截止至1957年3月,中国与苏联签订的协议项目共255项,其中工业项目244项,非工业项目11项。除去重复计算的13、双方同意撤消的10个项目和1957年年底完成的项目外,留待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的项目是169个项目。这些项目中后来又根据实际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动。但是,最初的156项工程基本未变。
总之,苏联援建的项目最高时达到了291个。据估算总额达到26.5亿-30亿美元。是最初援助贷款的9-10倍。
其实,这还没有反映出苏联援助的规模。据中国社科院纪坡民在《“夹缝中的奋斗”-“抗美援朝”60周年纪念会上的发言》中估算,在苏联援助中,贷款只占4%,其他为贸易。截止苏联撕毁援助合同,撤走专家时,援助规模超过3亿美元的150多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网上看看更详细的估算。
还有一点,必须强调,在这些项目中,中国争取到了当时最先进的核技术和导弹技术,这是中国盼望已久的军工核心技术。实际上,这样的技术是没人愿意给的,有钱也买不到。1954年赫鲁晓夫访华,毛泽东表示希望苏联帮助搞核武器,赫鲁晓夫委婉拒绝,只是帮助中国搞一点核反应堆,培养一点人才。1956年,中国提出帮助搞导弹技术,苏联方面明确拒绝。苏联高层,尤其是苏联军方,实际是反对向中国提供这种重要的核心军工技术的。但是,随着赫鲁晓夫秘密报告捅了大漏子,他在社会主义阵营、苏联内部受到的反对压力越来越大。为了寻求中国的支持,仅仅一年后,1957年10月15日,中苏签订《关于生产新式武器和军事技术装备以及在中国建立综合性的原子工业的协定》(新技术协定)。根据这一协定,苏联将帮助中国进行原子弹的研究和生产,并提供原子弹的教学模型和图纸资料。苏联将向中国提供一定的岸对舰导弹技术,帮助中国进行导弹研制和发射基地工程设计。在这之后,1957年11月2日,毛泽东率中国党政代表团到达莫斯科,参加苏联40年国庆。
这确实是苏联老大哥的援助过程,但是,这也是抗美援朝“战争红利”的变现过程。如果不是抗美援朝打出了国家地位,打出了中国在社会主义阵营仅次于苏联的地位和巨大威望,赫鲁晓夫也就不会指望、倚重中国的支持,人家也就不会咬着牙顶着压力给你援助了。
五、“工业156项”为新中国的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国成为人口过亿的发展中国家唯一建立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
156项工程是以重工业、军事工业为中心的。军事工业有44项,其中航天工业12项、电子工业10项、兵器工业16个,航天工业2个、船舶工业4个;冶金工业企业20个;化学工业企业7个;机械加工业24个,能源工业企业52个;轻工业和医药工业3个。
同时,在工业布局上,主要考虑以下几点,第一要靠近能源,第二要能够改变落后地区的工业面貌,第三要考虑安全问题和军事需要。除造船厂修建在海边,其他军事工业要修建在敌人飞机炸不到的地方。这在客观上平衡了中国的工业布局。
梁孝:抗美援朝、“156项工程”和新中国工业奠基
(图片说明:156向工程之一:第一拖拉机制造厂,战争时期,拖拉机厂很容易转型生产坦克)
156项工程是世界工业发展史上最大规模的工业转移和技术转移。在项目援建的过程中,苏联为中国培训技术人员,并派遣专家安装、调试、讲解设备应用,与设备而来的还有生产工艺和设计图纸。在这个过程中,也是我国科技人员学习、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过程。从工业体系的角度来说,我国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基础工业体系。同时,也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技术体系,获得基础技术,填补了部分基础技术的缺失环节,为其他技术和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得到了中国过去没有或基础很差而又急需的技术,填补了汽车、拖拉机、采油炼油设备、化肥、化学纤维、光学仪器、照相胶片、喷气式飞机、航空发动机、坦克、核武器、火箭、计算机、半导体、精密仪器等技术领域的空白,从而形成成了我国自己的技术研发体系,建立了比较系统的学科体系,开展了技术科学理论和实验研究。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除了少数军工体系,苏联援建的项目在当时还是比较先进的,是40年代末50年代初的水平。工业156项不是简单地买设备,而是掌握核心技术的过程。这个工业体系是具备升级能力的。
从1950年第一个项目开始建设,到1957年年底,156项工程中有一半以上项目按期完成或部分建成投产。截至1960年年底,156项工程完成133项,17项正在建设。1960年7月16日,苏联政府突然照会中国政府,决定自1960年7月28日到9月1日撤走全部在华专家,单方面撕毁对华援助合同。在这之后,中国开始独立自主完成余下的项目。到了1969年,实际实施的150项工程全部完成。
这里还要再强调一点,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只是骨架,我国还有相应的配套工程1000余项。
156项工程为新中国建立完整的、独立的工业体系,为迅速提高工业水平,打下了坚实地基础。
如果回顾一下历史,想一想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张之洞兴办汉阳铁厂的艰辛与无奈,想想中国沿海民族企业在日本侵华的战火中煎熬,部分西迁内陆的民族工业颠沛流离,再看看新中国浩大的“156项工程”,一个中国人如何能不为之动容!
这里,还要就此谈两个问题。有一种观点认为,新中国不高建设,总是搞政治运动,搞得老百姓饿肚子。这是个非常错误的观点。看看工业156项及其配套工程,就应该知道,新中国进行了空前的工业化建设。但是,这种工业化是以重工优先,投资大,见效慢。中国很长时间是高积累,低消费,勒紧肚子搞工业建设,铺现代化的家底。生活水平被压低,正是空前工业化建设的代价。而纵观前三十年的政治运动,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动员人力、物理、精神力量投入工业化。高速推动中国工业发展。这个翻天地覆的过程,也自然会导致一些列社会矛盾。以前三十年生活水平低而认为其不高建设,是种无知而可笑的观点。
还有一种流行的观点,似乎中国一改革开放,忽然迸发出无穷的生命力,经济迅猛发展,中国应该早改革开放,并以此否定前三十年。实际上,在1969年,中国的156向工程已经建成,中国的工业骨架已经生成,中国经济的基础已经打好。后面的工作,就是优化、调整工业结构,发展轻工业。中国经济的火车头已经造好,调试之后,就可以带着中国的列车前行了。而轻工业的发展,投资少,见效快,在重工业的基础上,能迅速发展。在156项完成时,中国也进入了工业起飞时期。有一点必须明确,在建国之初,中国是一个农业国,而在156项工程及其配套工程完成后,中国已经成为一个真正的工业国,而且是有着完整、独立的的工业体系的大国。这位中国打下了万世之基!中国是人口过亿的发展中大国唯一一个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国家。或者说,在这时,中国什么都能造。
人们一提改革开放,总是谈中国的劳动力充足优势。在国际会议上,当中国学者向非洲领导人谈中国经验时,非洲领导人无奈摇头,说中国的经验,他们学不了。他们的劳动力更便宜,但是,他们没有自己的工业体系。没有配套工业生产,劳动力再便宜,外资也不回来。
中国的改革开放的成就,是在工业156项的基础之上的!
结语:欧洲人把自己的崛起美其名曰为“持剑经商”。在丛林法则里,没有剑,就没有地位,没有战略空间,也就没有自己的战略利益。新中国开国亮剑,抗美援朝,打出了国家地位,打出了自己的战略空间。巧妙地利用这种战略地位,以工业156项为代表,中国获利巨大。抗美援朝惠及国人太多了。中国人应该永远铭记这一战,也应该铭记当年爬冰卧雪,浴血奋战的英雄们!
战争前的苏联是一个对外信息严密封闭的国家,外界并不了解它的军事实力。德国人过去看不起俄国人,因为苏联建立之初还没有那样的机械工业基础,在武器技术方面主要靠从德国引进。希特勒上台之前,德国受战败国的限制不允许发展飞机、坦克,曾经秘密同苏联签订协议,向苏联提供飞机、坦克的生产技术,并在那里建立训练基地,双方共同研制和练习操作这些新型装备。这对历史上的冤家的秘密合作,双方都获得不少利益。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发展军备不再受限制,便撕毁同苏联的合作协议。在德国军政头目看来,离开了德国的技术帮助,苏联就生产不出多少像样的武器,结果在苏德战争爆发后,他们就大吃一惊。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十多年,苏联武器装备发展的速度可谓世界无双。在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前一年(即1928年),苏联红军总共只有200辆坦克和装甲车,1070台汽车,差不多都是进口货。苏联也没有建立起汽车和拖拉机,以及坦克制造业,同年美国的汽车产量却有400万辆,英、法、德等国的汽车产量也都以10万辆计,如转产坦克年产都能数以万计。作为资本主义包围下的唯一社会主义国家,苏联领导人考虑到自己的安全就有严重的危机感。此时斯大林发出的号召是:“要么灭亡,要么赶上资本主义国家。”1929年至1933年,苏联进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随后又进行了第二个五年计划,十年间,工业产值增长了四倍以上,服务于军事目的的重工业又是建设重点。由于有了刚建立起的军工基础,20世纪30年代末,苏联红军已经拥有了1万多架飞机和1万多辆坦克,建立起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装甲部队的航空兵部队。
苏联在卫国战争前搞了两个五年计划,十年的建设,第三个五年计划只进行了两年半就爆发了战争。在这十二年的时间里,苏联军事工业获利了,令全世界惊叹的成就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计划经济能集中力量办大事;二是当时的苏联人民能在生活水平上付出牺牲以保障军事需要。例如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动员几万共青团员来到远东的一片荒地上,仅仅用了五年时间便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飞机厂之一“共青城飞机厂”,直至今天,这个企业还是世界著名的苏-27、苏-30战斗机的生产基地。那些男女共青团员来建厂后,多年间都只能挤住在简易工棚里,想结婚都没有房子。当时苏联在军费使用上还有一个重大优势,即养兵费比例低,可以腾出大量经费用于
改善武器装备。苏军供养一个士兵的费用只及英军的六分之一、德军的四分之一。战士们没有薪饷,部队也不发袜子,只有裹脚布,军大衣也是退伍的老兵传给新兵,有时穿用达十年之久,这样的士兵远远比西方国家的军人吃苦耐劳。
你们如果会把五年计划理论应用到人生发展上,对人生的理解就是:除了时间是问题,然后就没有问题了!!!
几乎是最大的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