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伊拉克這次收復摩蘇爾戰役?自2014年isis攻入伊拉克,伊政府軍,庫爾德進行了哪些重要戰役?

今天,2016年10月18日,伊拉克政府軍正式打響了收復isis 在伊拉克最後據點摩蘇爾的戰役,兩年多來人們主要關注了敘利亞戰局變化,忽視了isis 還在伊拉克有上萬軍隊,那麼這兩年來伊拉克政府軍和伊拉克庫爾德人進行了怎樣的抗爭,isis 在伊拉克的覆滅又會對敘利亞政府和敘利亞庫爾德人有什麼樣影響?


瀉藥。

第一個問題回答不了。
戰役剛剛開始,八字都還沒一撇呢。如何評價?要評價還太早了。

第二個問題可以稍微談一談。主要戰役有:

1、第一次費盧傑之戰(2013年12月30日—2014年1月5日)
伊斯蘭國(+伊拉克複興黨餘孽、諸教權派武裝、安巴爾省部落武裝)VS伊拉克政府軍警,伊斯蘭國獲勝。
第一次費盧傑之戰是第一次安巴爾戰役(2014年1—6月)的一部分,也是伊斯蘭國從敘利亞【重返】伊拉克的第一戰。
2013年12月,費盧傑再度成為遜尼派民眾抗議什葉派中央政府的大本營之一。12月30日,政府派警察搗毀了一處抗議者營地,結果引發暴動。
2014年1月2日,伊斯蘭國(當時還是基地組織伊拉克分支)與其盟友伊拉克複興黨餘孽【伊拉克自由軍】一起糾合了幾百人,在當地遜尼派支持者和部落民協助下攻入費盧傑。到1月4日就基本上攻下了該城。這也是伊斯蘭國在2011年美軍撤離之後攻下的第一座伊拉克大城市。
這次戰鬥規模不大,但反映出伊拉克軍警戰鬥力低下的問題。攻城軍民只有750人,可以說連暴動也算不上,只能叫襲擊。然而,他們最多只死了50人就攻下了有1000多軍警防守的這座大城市(雖說在這麼一個要地只配屬了這麼點人也算夠少了),擊斃和斬首了其中的半數。
控制此地後,伊斯蘭國開始招兵買馬,拉攏各種教權派武裝為其所用,還得到了安巴爾省大部分部落酋長的支持,很快就組織了一支大軍,開始襲擊安巴爾省首府拉馬迪等其他大城市。伊拉克中央政府見勢不妙,連忙拼湊了第1、2、7師前往鎮壓。這就是第一次安巴爾戰役(2014年1—6月)。
起初,政府軍算是把費盧傑的伊斯蘭國軍隊包圍在城中了,可圍攻該城並沒有什麼進展,反而安巴爾其他地方不斷受到伊斯蘭國和支持他的教權、部落武裝襲擊。
到了2014年6月伊斯蘭國在第一次北伊拉克攻勢中取得大捷,迅速攻佔了從摩蘇爾到提克里特的大片土地,兵臨巴格達城下。伊拉克中央政府見狀,連忙把主力部隊從安巴爾撤回巴格達協防。主力一走,政府軍在安巴爾很快兵敗如山倒,至2014年6月底除首府拉馬迪等幾個大城鎮之外全省都已經落入了伊斯蘭國之手。在政府軍的潰退過程中,至少12000人當了逃兵。

2、第一次北伊拉克攻勢(2014年6月5日—25日)
伊斯蘭國(+伊拉克複興黨餘孽、諸教權派武裝、摩蘇爾等地部落武裝)VS伊拉克軍警+庫爾德敢戰士,伊斯蘭國獲勝。
第一次北伊拉克攻勢是伊斯蘭國方面迄今為止在伊拉克展開的最大規模軍事行動之一,毫無疑問也是其取得過的最輝煌的軍事勝利。
戰役開始於2014年6月5日,當時一些伊斯蘭國軍人襲擊了什葉派聖城薩邁拉,這似乎是吸引伊拉克中央政府注意力的一種行動。6月6日,伊斯蘭國(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其在摩蘇爾城內的最高指揮官比拉維6月4日剛剛在一次突襲中被伊拉克警察擊斃)派遣的精兵800人在與當地支持者、教權派武裝、部落武裝會合後,拼湊了1500人的軍勢向摩蘇爾推進,沿途兵力不斷增加。儘管此時駐防摩蘇爾的軍人總兵力至少也有2萬人,此外還有大量的聯邦警察和當地警察;但是,在整個摩蘇爾戰鬥中似乎只有聯邦警察進行了認真的抵抗:當地警察紛紛倒戈,而駐軍則表現消極。
到6月8日整個摩蘇爾的情況已經失控,6月9日夜駐防摩蘇爾的兩位伊拉克政府軍將領決定棄城而逃。理所當然的,伊拉克軍隊在逃往庫爾德自治區的道路上直接就潰散了。6月10日早晨,摩蘇爾最後的抵抗結束,這座伊拉克第二大城市就這樣落入了伊斯蘭國軍人之手。
由於伊拉克中央政府在北方的唯一重兵集團被消滅,此後伊斯蘭國的軍事行動更像是在武裝遊行。僅僅在6月11日一天內,伊斯蘭國軍隊就佔領了石油重鎮拜伊吉(但沒有佔領煉油廠)和薩拉赫丁省省會(同時也是薩達姆老家的)提克里特;基爾庫克省省會基爾庫克則在同一天落入了庫爾德自治區敢戰士部隊的手中,這些人已經對這座石油重鎮覬覦多年。6月12日,伊斯蘭國軍隊逼近了什葉派聖城薩邁拉,還攻入了迪亞拉省,這意味著他們已同安巴爾省的友軍一起對巴格達形成了三面包圍之勢。
毫無疑問,伊斯蘭國之所以能夠實現這樣一個軍事奇蹟,主要是由於遜尼派地方勢力對其的效忠以及庫爾德自治區對其的放縱,畢竟當時兩者對巴格達什葉派中央政府的不滿已經達到了頂峰。然而他們的成功也就到此為止了,因為再往前推進就是什葉派聚居區,在那裡伊斯蘭國是得不到在地勢力支持的。果然,6月13日之後中央政府就在什葉派軍民和伊朗、美國、俄羅斯等外國勢力的幫助下穩住了陣腳。伊斯蘭國見巴格達倉促不可下後,也就掉轉矛頭掃清後方的泰勒阿法爾等地去了。
到6月25日戰役結束,雙方各有700—800人陣亡,但政府方面另有1900人失蹤(絕大部分是在被俘後遭伊斯蘭國斬首)、90000人以上做了逃兵。

3、第一次提克里特之戰(2014年6—7月)
伊斯蘭國VS伊拉克政府+什葉派軍民,伊斯蘭國獲勝。
2014年6月26日,伊拉克政府軍的一位中將率領正規軍(包括空軍和陸軍航空兵)和什葉派部落民團試圖收復薩拉赫丁。起初政府軍通過直升機空降的辦法,控制了提克里特大學的一部分建築物,開始裡應外合夾擊守軍。但由於地面部隊進展不大,而直升機在補給和增援過程中被擊落多架,所以整個作戰到了6月30日就基本上失敗了。此戰鞏固了伊斯蘭國對薩拉赫丁省的控制,伊斯蘭國領導人巴格達迪也在6月30日正式自封哈里發。

4、第二次北伊拉克攻勢(2014年8月1日—19日)
伊斯蘭國VS伊拉克庫爾德自治區敢戰士(+其他庫爾德、亞述、雅茲迪武裝)+美國為首的聯軍,伊斯蘭國上風。
2014年8月1日,伊斯蘭國在南線與伊拉克中央政府、什葉派軍民打成僵持後,掉頭北上攻打伊拉克庫爾德自治區,當天就攻陷了伊拉克最大的水壩摩蘇爾大壩。8月3日,伊斯蘭國軍隊利用從伊拉克政府軍那裡繳獲的重武器輕易趕走了6月份接管辛賈爾市的伊拉克庫爾德自治區敢戰士部隊,佔領該市並展開了對雅茲迪人的大屠殺(共殺了五千人,又將數千婦女賣為奴隸)。8月6日,伊斯蘭國軍隊已經打到距離庫爾德自治區首府埃爾比勒不到40公里的地方。
伊斯蘭國的進展讓美國尷尬萬分,不得不主動下場。2014年8月5日,美國開始直接向庫爾德自治區提供武器。8月8日,美軍開始在伊拉克轟炸伊斯蘭國。與此同時,敘利亞庫爾德人民保衛軍和土耳其庫爾德工人黨的人民防衛軍部隊也開到辛賈爾與伊斯蘭國作戰;而伊拉克中央政府和什葉派軍民亦在薩拉赫丁省對提克里特展開了前置性攻勢。在多方努力下,敢戰士部隊在8月17日對摩蘇爾大壩發動反攻,8月18日收復大壩。至8月19日,戰役基本結束。

5、阿舒拉行動(2014年10月)
伊斯蘭國VS伊拉克政府+什葉派軍民+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美國為首的聯軍,伊斯蘭國失敗。
阿舒拉行動是整個巴格達外圍戰役的一部分。在這個戰役中,伊朗武裝(由聖城軍司令官蘇萊曼尼少將直接指揮)的伊拉克中央政府軍和什葉派軍民試圖清剿巴格達外圍,特別是西南部地區遜尼派城鎮里的伊斯蘭國武裝,以掃清巴格達與南方什葉派聚居區的交通線。
行動從2014年10月24日阿舒拉節當天開始,至26日結束,成功佔領了伊斯蘭國在巴比倫省的主要根據地,消滅伊斯蘭國軍民500人。這次行動中,美國空軍、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聖城軍和伊拉克主要的什葉派民團部隊都參與了圍剿。
這一系列行動鞏固了伊拉克中央政府對巴格達的控制,也使其能在之後的戰役中能夠同時充分利用巴格達的交通樞紐地位和什葉派民團的人力資源來進攻伊斯蘭國控制的其他地區。雖然與此同時伊斯蘭國也在安巴爾省攻克了政府軍一系列的孤立據點,從而增加了自身控制的資源數量,但顯然無法與伊拉克政府的所得相比。因此,伊斯蘭國就逐漸轉入了劣勢。

6、拜伊吉拉鋸戰(2014年10—12月)
伊斯蘭國VS伊拉克政府+什葉派軍民+美國為首的聯軍,伊斯蘭國上風。
2014年10月29日,在聯軍空襲支持下,伊拉克中央政府軍警和什葉派軍民向拜伊吉市發動反攻,試圖收復該市同時解救被圍困在煉油廠內的政府軍一個旅。11月11日,政府軍進入了拜伊吉市中心。11月14日,政府軍佔領拜伊吉並與煉油廠內的守軍會師。此戰告捷算是鼓舞了政府軍和什葉派軍民的士氣,也令聯軍臉上有光。
然而好景不長,11月25日,伊斯蘭國軍隊發動了反擊;經過12月13—18日的戰鬥,伊斯蘭國軍隊奪取了拜伊吉市的大部分市區。12月21日,伊斯蘭國軍隊完全收復拜伊吉市,同時重新合攏了對煉油廠守軍的包圍。

7、拉馬迪之戰(2014年11月—2015年5月)
伊斯蘭國VS伊拉克政府+政府支持者+美國為首的聯軍,伊斯蘭國獲勝。
2014年10月初,就在伊拉克中央政府忙於清剿首都附近的伊斯蘭國勢力和嘗試收復拜伊吉時,伊斯蘭國也沒有閑著而是忙於通過第二次安巴爾戰役(2014年10月—2015年5月)平定整個安巴爾省。2014年10月14日,他們攻下了政府軍在安巴爾的第二大據點希特市,這樣一來攻勢的矛頭就對準了省會拉馬迪,拉馬迪之戰爆發。
2014年11月21日,伊斯蘭國軍隊向拉馬迪發動了大規模進攻。儘管攻城部隊只有1000多人,而守軍高達6000人,但伊斯蘭國部隊的進展幾乎沒有受到什麼阻礙。大多數部落武裝都在觀望,隨時可能倒戈伊斯蘭國;而抵抗得稍微堅決一點的部隊,只要投入自爆炸彈在其防線上打開缺口或派出狙擊手打死他們的指揮官就可以讓他們崩潰。到了11月24日,伊斯蘭國軍隊已經攻入市中心的政府機關區。11月26日,伊斯蘭國部隊攻佔了距離省政府大樓只有40米的教育廳大樓,伊拉克政府的安巴爾省省長對此哀嘆說城市將在24小時內淪陷。
不過,戰至11月29日政府軍在聯軍空襲協助下展開了反擊,逐步收復了一些失地。與此同時,伊斯蘭國軍頭和當地部落武裝之間的矛盾也促使一部分部落酋長重新倒戈到中央政府一側。經過一番拉鋸戰後,伊拉克政府軍警在2015年1月26日基本上奪回了拉馬迪市的控制權。
然而好景不長,由於2015年3—4月間在薩拉赫丁省取得的重大軍事勝利(第二次提特里克之戰)導致信心爆棚,政府軍在4月8日發動了一次攻勢試圖東西對進給拉馬迪解圍,同時反過來包圍費盧傑。結果攻勢以失敗告終,拉馬迪守軍的兵力、士氣、彈藥儲備和戰鬥態勢等都出現了很大惡化。伊斯蘭國軍隊趁機抓住機會,在5月14日發動了對拉馬迪的第二次總攻。
2015年5月14日,伊斯蘭國軍隊發起了代號為【阿布.穆罕默德.蘇韋達維戰役】的總攻,一口氣投入了10輛自爆悍馬(都是從伊拉克政府軍那裡繳獲了)。此舉似乎導致伊拉克政府軍士氣崩潰,第二天盟軍的空襲也未能阻止伊斯蘭國的推進。5月17日,政府軍在損失了500人之後棄城而逃,帶著省政府大員用坦克開道跑回了巴格達。至此,安巴爾全省基本上落入了伊斯蘭國之手。
雖然這一勝利對當時在各條戰線上都開始顯露頹勢的伊斯蘭國來說不啻是一針強心劑,但考慮到拉馬迪的戰略地位,它並不足以抵消提特里克失守給伊斯蘭國在伊拉克方向的戰局帶來的沉重打擊。

8、第二次辛賈爾之戰(2014年12月)
伊斯蘭國VS伊拉克庫爾德自治區敢戰士+敘利亞庫爾德人民保衛軍+亞述、雅茲迪等其他民兵武裝+美國為首的聯軍,伊斯蘭國戰敗。
2014年8月的第一次辛賈爾之戰後,伊斯蘭國佔領了辛賈爾市周邊地區,開始大肆迫害雅茲迪教信徒,殺人販奴無惡不作。數以十萬計的雅茲迪人被迫攜家帶口逃進了辛賈爾山,缺衣少食,出現了人道主義災難。10月21日,伊斯蘭國軍隊徹底切斷了辛賈爾山區通往其他庫爾德地區的道路,把數千沒來得及撤走的難民徹底困在了山上。這樣一來,國際上就出現了拯救雅茲迪人的輿論。
2014年12月17日,伊拉克庫爾德自治區敢戰士部隊在英美空軍援助下向辛賈爾山發動進攻,18日打開了一條人道主義走廊。不過,敢戰士進一步進攻辛賈爾市的作戰以失敗告終。12月19日,人民保衛軍也從敘利亞一線發動進攻,在21日打開了辛賈爾山通往敘利亞庫區的人道主義通道。
此次戰役中伊斯蘭國軍隊未能阻止庫爾德部隊的推進,被擊斃數百人,更出現大量逃兵。這顯示伊斯蘭國軍隊在趁勝招降納叛、招兵買馬大規模擴充實力的同時,素質也在大幅度的下降。

9、第二次提特里克之戰(2015年3—4月)
伊斯蘭國VS伊拉克政府+什葉派軍民+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美國為首的聯軍,伊斯蘭國戰敗。
2015年2月初,在伊朗聖城軍總司令蘇萊曼尼的直接指揮下,伊拉克政府方面以9000人成功地對抗伊斯蘭國的13000人,在提特里克外圍奪取了一些要點。與此同時,伴隨著巴格達外圍清剿作戰的成功和什葉派內部權力分配調整的結束,伊拉克當局在伊朗的支持下得以召集了一支總兵力超過兩萬人的什葉派民團聯軍,這樣一來收復提特里克就被提上了日程。
2015年3月2日,總兵力接近三萬的政府方部隊(包括3000—4000政府軍、20000以上的什葉派民團和1000多遜尼派民團)以蘇萊曼尼為總大將,在美國空軍支援下向提克里特進發,其兵力還在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增長(最高峰時其兵力已超過了三萬人)。而另一方面,由於同在當地實力雄厚的復興黨餘孽決裂,因此伊斯蘭國軍隊的實力已大為削弱。3月9日,政府方部隊輕易就擊破了伊斯蘭國軍隊在沿途進行的一系列抵抗,將提克里特合圍起來。
面對這種局面,伊斯蘭國軍隊一部分作鳥獸散,一部分撤回摩蘇爾,只留下2000—3000人留在當地死守城市。3月11日,政府方大軍從各個方面突入城市,至13日大部分伊斯蘭國軍隊已經瓦解,只有不到1000死黨還在依託城市展開詭雷戰、狙擊戰等各種形式的城市游擊戰。3月16日什葉派民兵佔領了薩達姆的老家,挖了他的祖墳(什葉派民兵宣稱是被伊斯蘭國破壞)。到3月17日,戰役實際上已經轉入清剿伊斯蘭國殘黨。
不過就在形勢一片大好之時,什葉派軍民內部卻發生內訌,大部分民團以反對美國參與作戰為由在3月27日退出了提特里克之戰,只有伊朗直接支持的巴德爾旅(效忠伊拉克伊斯蘭革命最高委員會黨)除外。實際上,上述理由只能算一個迎合什葉派群眾反美情緒的大義名分,真正的原因在於什葉派各團體、各領袖之間內部因分贓不均而產生的不和(不久什葉派內部就發生了薩德爾領導民眾佔領國會要求阿巴迪總理下台的事件)。不過這一插曲沒有影響政府方面的繼續推進,至3月31日包括省政府等在內提特里克市區的大部分重要設施都被政府方面佔領了,到了4月2日薩達姆的舊行宮也被攻佔。信心爆棚的伊拉克政府為了強化自身地位公開提出了之後的戰略計劃:先收復拜伊吉再平定安巴爾,最後奪回摩蘇爾。儘管事實證明做到這些比吹牛難得多,但到了4月12日整個提特里克也就完全被政府方面肅清了。
未經頑強抵抗就放棄提特里克,對於在伊拉克的伊斯蘭國部隊來說實際上是一大戰略錯誤。此舉非但打擊士氣,而且直接導致此後伊斯蘭國部隊在摩蘇爾和安巴爾方面陷於各自為戰的局面。儘管伊斯蘭國在提特里克安放的大量爆炸物給政府方面造成了高達數百人的傷亡,但因為沒有調動部隊發起反擊所以此舉也只不過是稍微遲滯了一下政府軍而已。此戰之後,伊斯蘭國在伊拉克方面可說是大勢已去,只不過是在利用伊拉克國內各方勢力的矛盾苟延殘喘而已。

10、第二次拜伊吉之戰(2015年3—10月)
伊斯蘭國VS伊拉克政府+什葉派軍民+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美國為首的聯軍,伊斯蘭國戰敗。
不知是出於圍魏救趙的動機,還是認為用提特里克來交換伊拉克最大煉油廠是一樁便宜買賣,伊斯蘭國軍隊趁伊拉克政府調動大軍圍攻提特里克之際,竟然專心致志地去攻打拜伊吉煉油廠了。
2015年4月14日,就在提特里克陷落的兩天之後,一支從拉卡趕來的精銳援軍(也不知是否沒趕上增援提特里克)由摩蘇爾抵達拜伊吉前線,伊斯蘭國開始了其對煉油廠的總攻。當天,伊斯蘭國就打死了政府方的主要守將阿尤布.哈里夫將軍。到5月1日,伊斯蘭國軍隊已經頂著聯軍的空襲佔領了煉油廠60—80%的廠區。然而5月2日,美軍在空襲中擊斃了伊斯蘭國在拜伊吉前線的主要指揮官阿布.伊卜拉欣,此舉重創了伊斯蘭國軍隊。到5月10日,伊拉克政府派出的援軍打破包圍開闢了一條通往拜伊吉的補給線。此後,局勢又轉為拉鋸戰。
5月22日,美國同意伊拉克當局在權力分配上對什葉派內部的其他大佬讓步,於是什葉派民團也紛紛重返薩拉赫丁前線(此時倒是很享受美國空軍的支援了)。這一招果然見效,之前打得很辛苦的伊拉克軍隊很快打開了從煉油廠通往拜伊吉市的道路,於6月7日攻佔了市中心地區,6月24日控制全市大部分地區,6月29日肅清了整個煉油廠。不過與提特里克不同,伊斯蘭國對於拜伊吉卻異常執著,幾次被趕出市區後又幾次滲透回市區。由於政府方面未能控制拜伊吉周邊的所有要點,因此始終無法肅清市區內的伊斯蘭國武裝。雙方在7月至9月的拉鋸戰中各損失了數百人。
9月底伊拉克政府勢力切斷了伊斯蘭國控制區通往拜伊吉市的幾條主要補給線。在此基礎上,10月14日伊拉克政府軍和什葉派民團對拜伊吉發起總攻,16日肅清煉油廠,20日控制全市和整個周邊地區。至此,第二次拜伊吉之戰宣告結束。
伊斯蘭國如此執著於拜伊吉煉油廠,顯然是出於財政上的原因,畢竟當時其主要財政支柱就是廉價向土耳其走私石油。然而考慮到美軍的空中絞殺戰,伊斯蘭國的這個生意顯然是做不下去的。即便真的佔領了拜伊吉煉油廠,得到的也將是一堆廢墟。在這種情況下,伊斯蘭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在這種徒勞的軍事行動上,無疑加速了其敗亡。

11、第三次安巴爾戰役(2015年10月—2016年6月)
伊斯蘭國VS伊拉克政府+什葉派軍民+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美國為首的聯軍,伊斯蘭國戰敗。
自從拉馬迪失守以後,政府軍在2015年5月和6月分別發動過兩次攻勢,試圖收復拉馬迪。但因為兵力不足,所以在取得一定成果之後都不了了之了。
2015年10月政府方面攻佔拜伊吉肅清薩拉赫丁省之後,形勢大為不同。由於伊斯蘭國軍隊已被分割為難以互相應援的兩塊且摩蘇爾守軍被庫爾德勢力所牽制,現在伊拉克政府能夠集中全部人力物力來平定安巴爾省了。10月7日政府方面恢復了攻勢,至11月13日已控制拉馬迪外圍不少要點。
2015年11月25日,伊拉克政府方面集中政府軍10000人、什葉派民團3000人、安巴爾地方民團2500人向拉馬迪發起總攻。12月8日政府軍攻入拉馬迪市區,12月22日攻入市中心,12月27日攻佔了整個政府機關區。12月30日伊拉克總理阿巴迪到訪拉馬迪,在省政府升起了伊拉克國旗。然而此時實際上還有三分之一的市區在伊斯蘭國手中。直到2016年2月4日,伊拉克政府軍才徹底肅清了整個拉馬迪市。在拉馬迪之戰中,大約1500—2000人的伊斯蘭國進行了頑強抵抗,最終損失過半,連伊斯蘭國戰爭部長多爾漢、安巴爾省總督哈立德等重要首腦都戰死沙場。此戰後,伊斯蘭國軍隊在安巴爾省的抵抗逐漸瓦解。
2016年2月中上旬伊拉克政府軍掃蕩了費盧傑以西的哈利迪亞島地區,2月下旬政府方的什葉派民團又攻佔了費盧傑東北方向的卡爾馬赫。這些軍事行動導致伊斯蘭國軍隊在費盧傑的形勢逐漸惡化起來。2月18日費盧傑發生了反對伊斯蘭國的起義,至21日失敗。雖然政府軍沒有利用起義的有利時機攻佔費盧傑,但由於伊斯蘭國從周邊抽調部隊鎮壓起義,政府軍得以將該城完全合圍。
此後,政府軍趁伊斯蘭國軍隊收縮之際在3月16日佔領魯特巴赫,經過一個月戰鬥在4月14日奪取了希特市。5月22日,14000名政府軍和什葉派民團向被圍困三個月且多次突圍失敗的伊斯蘭國費盧傑守軍發起總攻,至5月30日基本控制全市。此後費盧傑地區的伊斯蘭國軍隊轉入游擊戰,但戰至6月26日終於決定全面撤退,跨越沙漠地帶向摩蘇爾全面收縮,結果當然是在美軍轟炸下潰不成軍。至此,伊拉克政府基本上平定了安巴爾省,而伊斯蘭國在伊拉克的控制區也基本上就只剩下了因為中央政府跟庫爾德自治區分贓不均而被留作緩衝地帶的摩蘇爾一隅之地。

12、第三次辛賈爾之戰(2015年11月)
伊斯蘭國VS伊拉克庫爾德自治區敢戰士+辛賈爾同盟+美國為首的聯軍,伊斯蘭國戰敗。
2015年11月13日,此前在敘利亞攻佔了霍爾鎮的敘利亞庫爾德人民保衛軍部隊跨越邊境進入伊拉克,與庫工黨領導的人民防衛軍一起支援辛賈爾同盟(辛賈爾抵抗軍、辛賈爾自衛軍等雅茲迪武裝)發起了旨在辛賈爾市的第三次辛賈爾之戰。伊拉克庫爾德自治區的敢戰士部隊也從東面參與了這一戰鬥,以上庫爾德武裝的總兵力高達7500人。
11月14日,辛賈爾聯盟率先攻入並控制了辛賈爾市,幾乎全殲了上千伊斯蘭國守軍,剩下的則逃往泰勒阿法爾。11月15日,庫爾德武裝繼續推進並控制了辛賈爾市的周邊地區。然而,由於自治區政府和庫工黨系的政治對立,攻勢隨後停滯了下來。

2017年1月4日更新
現在可以開始回答【第一個問題】了。
2016年10月中旬,在美國的組織下,伊拉克各方勢力組織了超過十萬人的龐大武裝,發動「尼尼微我們來了」戰役,前去收復摩蘇爾。這十萬人包括:
54000名伊拉克安全部隊(包括三軍、直屬總理的反恐處領導下的特戰司令部和聯邦警察等);
40000名庫爾德敢戰士;
14000名非什葉派的民兵(其中主要是9000名土耳其武裝的當地親土遜尼派民團,此外還有從雅茲迪人到庫工黨的各路「雜牌」部隊)。
此外,還有16000人的什葉派民團(其中包括黎巴嫩真主黨)被美國、土耳其和庫爾德等各方謝絕參加摩蘇爾之戰。雖然實際動機各不相同,但官面上的理由倒是很簡單:這幫伊朗贊助的什葉派封建民團對遜尼派抱有宗教仇恨,經常為報復伊斯蘭國對什葉派民眾的暴行而反過來屠殺遜尼派民眾。其實伊拉克什葉派控制的中央政府對這一決定也是順手推舟,畢竟民團功勞太大也會反過來威脅阿巴迪總理自己的地位(當初阿巴迪自己就是趁伊斯蘭國作亂之際藉助民團勢力反掉了前任什葉派總理馬利基,如今薩德爾等人還對總理大位虎視眈眈,他自然不敢掉以輕心)。不過,伊拉克中央政府還是派他們去攻打外圍的泰勒阿法爾等地,這個動機下面也會細說。
伊斯蘭國方面的兵力不詳,但可以加以大概的估算:
原先就在摩蘇爾地區作戰的精銳,約3000人;
原先在安巴爾等地作戰,後被驅逐到摩蘇爾的精銳,1000—2000人;
從敘利亞前來增援的人,與逃回敘利亞的兵力,都難以估算,這裡暫且認為他們互相抵消。
可見伊斯蘭國在摩蘇爾地區的精銳部隊估計只有4000—5000人,不過再加上地方附庸勢力倒也有上萬之眾。但即便如此,伊斯蘭國軍隊在整個戰線上與敵軍的兵力之比也達到了1比12以上。這個摩蘇爾冬之陣可以說是毫無希望。

戰役初期,各方都忙於搶地盤,作戰都比較積極;而伊斯蘭國方面,則採取了故意示弱的方式,收縮主力於城內,在城外只派遣附庸軍防禦。由於之前中央政府的什葉派民團和自治區率領的庫爾德敢戰士都對遜尼派阿拉伯人展開了報復,因此撐到現在還沒有找到機會投奔親土勢力的遜尼派封建主也只能跟著伊斯蘭國繼續混下去了。其中一部分人為保衛鄉土,打得比較頑強,但總體來說他們的士氣跟戰鬥力還是堪憂。因此,經過一個月的激戰,上述聯軍已基本上收復了摩蘇爾外圍的全部要地。到11月中,伊拉克安全部隊開始攻入摩蘇爾市區。
然而,此時反伊斯蘭國聯軍的內部組織開始崩潰。
首先,伊拉克庫爾德自治區政府的執政黨庫民黨或者說控制該黨的巴爾扎尼家族,如庫爾德勢力在本次ISIS建國事件中扮演什麼角色? - 赤坂凌太郎的回答 - 知乎所言,背靠土耳其,長期謀劃從伊拉克獨立出去,根本不想看到伊斯蘭國被剿滅導致伊拉克中央軍乃至什葉派民團進入北伊拉克,所以2016年11月之後他控制的部隊就不再積極作戰了。與此同時,伊拉克庫爾德自治區內部又因為經濟危機(至2016年底,自治區政府外債已經高達220億美元,略高於蘇丹、略低於約旦)和庫工黨等問題爆發了激烈的政治危機,因此反對巴爾扎尼的庫爾德敢戰士也顧不上摩蘇爾了。一言以蔽之,40000名庫爾德敢戰士從11月以來就一直在看戲。
其次,什葉派政府與親土勢力勾心鬥角。親伊朗的什葉派政府一直對土耳其干涉北伊拉克事務保持警惕,因此當土耳其組織數千遜尼派民團前來「自我解放」時,中央政府立即表現出空前警惕,甚至不惜給國內的庫工黨武裝(主要活動在東北部的甘迪勒山、西北部的辛賈爾山和基爾庫克市附近等幾個地區,總兵力大約5000人)發放軍資金以求借庫御土。這樣一來,遜尼派民團、庫工黨系武裝和伊拉克部分中央軍陷入了互相牽制的局面。前面提到的那些不能入場的什葉派民團,也被派到泰勒阿法爾地區跟親土勢力扯皮去了。如此一來,聯軍又有2萬餘人在自相對峙,顧不上進攻摩蘇爾。
最後,什葉派政府內部也是矛盾重重。如上所述,阿巴迪總理和其他派系的什葉派民團有著矛盾;而在阿巴迪總理麾下,伊拉克中央軍與反恐處的矛盾又是尖銳無比。伊拉克反恐處下轄伊拉克特戰司令部,包括三個特戰旅萬餘人;其中,伊拉克第一特戰旅號稱黃金旅,是美軍的親訓旅,軍官大多接受過美國陸軍遊騎兵學校的培訓;因此,反恐處被認為很有戰鬥力。可是,美軍撤退後,反恐處就變得姥姥不疼、爺爺不愛,最後被總理收編,成為直屬於總理的私兵;而為總理干臟活的結果是讓它獲得了更大的臭名,人送外號「骯髒師」,從此更遭其他部隊和民團的嫉恨。於是可想而知,就是剩下還在幹活的不到4萬人(因為此前進展太快,所以還必須從中扣除新領土治安部隊)中真正在第一線奮戰的兵力就更少了。
面對這重重矛盾,阿巴迪總理都無力回天,何況是具體指揮戰役的納傑姆.阿伯杜拉.艾爾.朱布里少將(Najim Abdullah al-Jubouri)呢?此公原為復興黨軍官,軍隊解散後回鄉。2005—2008年當選泰勒阿法爾市長,曾協助美軍在尼尼微省「剿匪」,被授少將軍銜。後移民美國,到2015年才返回伊拉克接手尼尼微省的戰局。顯然,此公既無人望也無人脈更無嫡系部隊,根本指揮不了手下的一大堆中將,就更別說那些軍閥了。他之所以身居高位,估計也不過是當地美軍覺得此人當年在當地帶路熟練,可以使用罷了。可惜時移世易,如今美軍早已退出伊拉克多年,在地面上推進的又不是美軍,朱少將再會帶路又有何用呢?

2016年11月中旬,當上述不到四萬(估計在一線只有1—2萬人,也就伊斯蘭國殘存總兵力的2倍,殘存精銳骨幹的3倍)伊拉克軍警深入摩蘇爾城區(主要是底格里斯河以東的東城區)之後,伊斯蘭國軍隊便以逸待勞,投入自爆卡車、路邊炸彈、狙擊手等得意的三板斧猛地向伊拉克軍警頭上招呼了上去,在兩個月內就一舉投入了600輛此前苦心積攢的自爆卡車;而且突出重點,集中力量打擊特戰部隊,只用了一個月就把黃金旅打得陣亡三分之一基本喪失戰鬥力,打得三個特戰旅不得不請求伊拉克聯邦警察的支援。與此同時,伊拉克陸軍的其他幾個師也都陷入苦戰:從東南部進入城市的第9裝甲師在薩勒姆醫院陷入苦戰,從西南部進入城市的第15師無所作為,從北方進入城市的第16師則乾脆還沒摸到城市的邊;在冒進的特戰部隊傷筋動骨後,這些部隊就更是無所作為了。
在這個過程中,伊拉克軍警損失慘重。2016年12月初,聯合國認為伊拉克軍警已陣亡過千,到了12月19日伊斯蘭國更得意洋洋地宣布已打死對方5000人。儘管伊斯蘭國的吹牛不可盡信,但經過11、12月的慘烈消耗,伊拉克軍警損失(傷亡)數千應該是不爭的事實,而這已經達到了其一線總兵力的三分之一左右。
到12月26日,伊拉克政府不得不宣布向摩蘇爾增兵,調動聯邦警察(特別是其中的快反部隊)前去第一線增援。然而警察的戰鬥力怎麼可能與正規軍相比呢?不知道阿巴迪總理是病急亂投醫,還是《浪客劍心》看多了以為警視廳拔刀隊真的牛逼無比。
進入2017年1月,伊拉克政府幹脆以「城內難民甚多,攻城造成額外傷亡」為由把攻勢停了下來,只投入聯邦警察快反部隊從城市西南部打開一條通道解救難民上上新聞,好緩解一下傷亡慘重、被迫休戰的尷尬。那麼何時才能結束疏散,開始第二階段攻勢呢?恐怕只有伊拉克當局自己清楚了。

小小捏他一下戰局。
穆罕默德.毛利勝永:這戰能贏!敵人半數都沒上過戰場,排成那個大陣也不知花了多少時間。我們就這樣衝過去,一定把他們打垮,到時候阿巴迪的首級可要讓給我啊。
易伯拉欣.真田信繁:你先上,我稍後就來。
旁白:默罕默德.毛利勝永隊連續突破了旗本眾組成的反恐處以及第9師、第15師、第16師等譜代諸隊,直撲第1師、聯邦警察。
馬蘇德.伊達政宗:大家看清楚了,那人便是黃金旅的賈里里.神保相茂!
阿巴迪.德川家康:難道什葉派的天下便要亡於今日嘛?放倒馬印,重整旗鼓。
摩蘇爾方諸將:怎麼,哈里發的黑色御旗回城了?


ISIS的後台就是沙特,沙特就是世界上很多的伊斯蘭教的資助人,包括中國從西北到東南很多的伊斯蘭教的清真寺的資助人。我不相信ISIS會滅菌,因為這個組織沒有首領的,就好像蚯蚓一樣,切斷了一個,會長出兩個,這些生活在摩蘇爾或者其他被佔領的敘利亞和伊拉克城市的居民很多都是和ISIS同一個教派的,以為生活在他們的懷抱里,就會比生活在什葉派的政府手中好。
現在ISIS在菲律賓,在巴基斯坦,阿富汗,中亞,俄羅斯,北非都有其影響力。滅不完的。


黑旗遮蔽下的三年 當地華人:死亡離我們那麼近

奮戰一周後,伊拉克政府軍終於徹底從ISIS手中解放了摩蘇爾。這座底格里斯河畔的古城,三年來第一次褪下代表恐怖和死亡的黑色旗幟,雖然已是滿目瘡痍。

10日,親赴摩蘇爾的伊拉克總理阿巴迪宣布為期9個月的摩蘇爾戰役獲得勝利。這場被稱為「人類與ISIS決戰」的戰役中,政府軍動用了超過30萬人,而即使收復,英國《金融時報》援引老城區市民的話說,這裡已是世界末日般的景象。

阿巴迪在摩蘇爾 來源:法新社

然而,廢墟掩蓋不了喜悅。在路透社的一段視頻中,身穿類似美國海軍陸戰隊服的伊拉克士兵們在街頭跳起了舞,向布滿硝煙的天空放槍慶祝;早一天前,迫不及待的首都巴格達民眾就已舉起巨大的伊拉克國旗上街了。

「向政府軍致敬,為他們驕傲。」人們高呼。

為這一消息振奮的不只是伊拉克人。曾經在伊工作的中國人小謝(化名)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時間與朋友們分享了這一喜訊。「能趕走ISIS,大家當然很開心!」他對搜狐號「知世」這樣說道。

而這狂喜的背後,是1000多個噩夢般日夜。

黑潮崛起:橫掃摩蘇爾、跟ISIS擦身而過

小謝永遠不會忘記起始於三年前的「黑潮」和隨之席捲而來的死亡的恐怖。

「那是2014年8月,ISIS一路打到了距巴格達僅20公里的郊外,城裡到處在爆炸。」 小謝告訴搜狐號「知世」:其中有一次爆炸距自己的駐地僅百米。

「當時,我們樓的窗戶玻璃直接震碎了。我們20多人匆忙擠在樓下的安全屋裡很長時間——那種感覺太嚇人了。過了很久,我的心情才慢慢平復下來。」

「其實,伊拉克從03年起一直有爭端。2014年才開始有真正比較大的惡性事件。」小謝所描述的,與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IS崛起的時間相吻合。

三年前,正是在這座伊拉克第二大城市、擁有北方最大油田和煉油設施的重鎮、3000年古城摩蘇爾,ISIS令人膽寒地突然崛起。

2014年6月通過突襲奪取這座城市後,ISIS領導人巴格達迪在城內歷史悠久的努里清真寺宣告「伊斯蘭國」成立。

資料圖:支持ISIS的狂熱分子在摩蘇爾街頭

此後,他們瘋狂地攻城掠地,而疏於訓練的伊拉克政府軍或一觸即潰,或望風而逃,ISIS狂潮般橫掃了伊拉克北部和敘利亞東部,他們手段殘暴,為達到目的不惜殺害大量平民,還將吸煙的男子或不戴頭巾的婦人直接斬首。黑旗所到之處,猶如地獄。

2013年底剛到伊拉克工作的小謝,就險些落入ISIS的手中。

「那是2014年夏天,我們因工作需要前往伊拉克中部的貝伊吉考察交流。」而彼時,「伊斯蘭國」正在中部省份薩哈拉丁高歌猛進:貝伊吉作為石油重鎮,自然也是其覬覦的寶地。

回到駐地不久,小謝就接到了貝伊吉工作人員的電話:他們前腳離開貝伊吉,極端分子後腳就控制了當地道路,還佔領了煉油廠。跟ISIS幾乎擦身而過,「想起來還是挺後怕的。」小謝說道。

而幾乎同時,就在300公里外,1000多名中國工人被圍困在薩哈拉丁省的薩邁拉電站和薩邁拉藝術館中。

自2014年5月1日起,ISIS與政府軍在薩邁拉激烈交戰。中國工人們如驚弓之鳥、寢食難安:炮彈多次落到生活的營地內,他們每天只能安睡兩三個小時,稍有大點的聲響就抱頭往外跑。然而,接連不停的戰火將工人們圍繞,他們被ISIS武裝分子和政府軍層層包圍,無法逃到安全地帶。

後來,直到中國外交部出面交涉,6月26-27日,這些工人才借著政府軍反攻薩哈拉丁首府提克里特的契機撤出薩邁拉,並在伊拉克軍警的護送下前往巴格達。

人性永慟:父親去機場接回兒子和侄子遺體

資料圖:失去親人的悲慘劇目每天都在伊拉克上演

與在伊拉克的外國人不同,面對戰爭和威脅,已經歷了十幾年戰火的伊拉克本國民眾無法逃避,只能再次拿起武器走上戰場。僅在去年11月,就有2000名伊拉克軍警在圍攻摩蘇爾時戰死。

小謝認識一名伊拉克內政部官員,後者兩次前往巴格達機場接回遺體:白髮人送黑髮人,第一次是兒子,第二次是侄子。

他們都是在與ISIS作戰中犧牲的。

「我跟他是好朋友,每次聊到戰事,他都會想起這些,就會很傷心。」小謝告訴搜狐號「知世」。

而在此前的提克里特之戰中,儘管救出了被困在薩邁拉的中國人,但10多萬伊政府軍和庫爾德武裝面對3萬ISIS極端分子遭遇慘敗,政府軍損失6000多人。

與在前線廝殺的政府軍士兵相比,生活在ISIS佔領區的摩蘇爾平民也並沒有感到些許安全:居住的街區在ISIS狙擊手射程範圍內,他們不得不整天整夜都躲在屋子裡,而有些住房早已被ISIS武裝分子的槍炮炸成殘垣斷壁……

摩蘇爾城郊如今也是一片廢墟 攝影:老張

被極端分子圍困多時,資源短缺的平民們過著一種類似於共產主義的生活:街坊鄰居們「你出麵粉我烙餅」,相互扶持著度過每一天。

然而,逆來順受也不能保證免遭殺身之禍。ISIS在佔領摩蘇爾期間大開殺戒:對於不願合作的摩蘇爾人,他們從不手軟;一旦抓住想要逃出摩蘇爾的平民,極端分子也是格殺勿論;聯軍逼進摩蘇爾南部時,ISIS甚至利用當地居民作為抵擋攻擊的「人肉盾牌」……

據伊拉克政府和ISIS的聲明,早在2015年8月,剛佔領摩蘇爾一年的伊斯蘭國極端組織在當地及周邊地區就殺戮超過了2000人,遇害者來自各行各業:包括警察、前軍官、當地官員、律師、記者、醫生和維權人士等,不少女性也在名單中。

在2014年至2016年,「伊斯蘭國」在各處興風作浪:他們搞爆炸、搞突襲,汽車炸彈、人肉炸彈此起彼伏,甚至有謠言說ISIS已經大量滲入各系統,政府軍隨時可能全面崩潰。

首都巴格達岌岌可危。

小謝和同事們不得不早早做好了應急預案:買好保險,選好航班,隨時準備撤離。「雖然戰場離我們很遠,但這樣的事情還是提醒著我們:戰爭和死亡其實離我們挺近的。」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整整三年。

血色黎明:難民營苦不堪言 回家之路成黃泉路

歷經三年黑暗歲月,反攻的號角終於吹響:大炮轟鳴,飛機盤旋,背面印有彩色伊拉克國旗的傳單如雪片般落下。「我們向摩蘇爾老城區居民發放傳單,呼籲他們與安全部隊配合,給部隊引路,並指導他們如何在戰鬥中求生。」 伊軍飛行員在接受採訪時說。

奔走逃難的摩蘇爾人 來源:法新社

當然最為欣喜的,無疑是那些流亡在外的摩蘇爾人:縱然家鄉已成廢墟,也是自己安生立命的地方。

然而,這些思鄉人沒想到的是,ISIS已下決心與他們共赴黃泉。

在摩蘇爾城外的一處村莊,就當一家七口走進家門的瞬間,極端分子埋下的地雷被引爆。伴隨著巨大的爆炸聲,站在家門口的兩人登時斃命,剩下的五人也身受重傷——從當地僱員那裡聽到這家人後來的遭遇,中國人老張(化名)唏噓不已。

老張對搜狐號「知世」說,他在探訪摩蘇爾城外的難民營時認識了這家人。去年底,政府軍與「伊斯蘭國」在此激戰,這家人因此逃出了摩蘇爾。

幾個月前,政府軍初獲勝果,收復了城郊的幾個村莊。得到此消息,住在難民營里的這家人歡呼雀躍,不顧政府的再三警告迅速走上了回家之路。

營地中,兒童們在空地上嬉戲 攝影:老張

事實上,他們的村莊早已被摧毀,老張說,人們也並非想要回家安居樂業,只是出逃時什麼都沒帶——因為在難民營,完全是另一種悲慘景象。

老張描述說,人們住在帳篷中,每日除了供應生存必需的水和米面,並無其它。冬天,營地晝夜溫差很大,白天尚且需要穿大衣,夜間帳篷內的溫度最低可達零下。在每間帳篷里,人們只有一盞煤油燈用來照明和取暖——煤氣爐每天只能開1-2個小時。

在難民營中,摩蘇爾人艱難度日 攝影:老張

對於這樣的生活條件,難民們想要改善幾乎是不可能。他們被安排在難民營中度日,沒有工作、也沒有收入。想要添置些東西,就意味著要典當隨身帶來的金銀細軟——然而,他們當初都是倉惶出逃,根本沒有帶什麼財物。

正因為如此,流離失所的摩蘇爾人才格外希望回到家鄉。「有些人甚至在難民營待了一段時間後,又回到ISIS佔領區生活。」老張說道。

據報道,ISIS在摩蘇爾及外圍挖掘了大量地道並放置爆炸物。此起彼伏的爆炸聲為即將到來的勝利塗抹上了刺眼的血腥色。

古迹之殤:人類再也不能回去的過去

「誰攜帶武器經過清真寺,就當收起利刃,以免傷人。」

「……圖謀拆毀清真寺者,大不義!」

——《古蘭經》

在「努里清真寺」宣告伊斯蘭國成立三年後,和平的曙光終於來臨,但努里清真寺標誌性的細長宣禮塔已躺在廢墟中。

宣稱信奉哈里發的「伊斯蘭國」分子親手將他們的清真寺炸毀。

努里清真寺宣禮塔最終消失在戰火中 來源:《國家地理》

「知世」了解到,這座有著845年歷史的遜尼派清真寺,原有高45米的宣禮塔,是摩蘇爾的著名地標型建築。此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量度發現斜塔偏離垂直軸心達2.5米,原計劃於2014年展開鞏固及保護計劃,但是ISIS的崛起打亂了一切。

巴格達迪宣布建國後,ISIS武裝分子以大清真寺與伊斯蘭教原教旨解讀相悖為由,打算炸毀清真寺,附近居民衝到斜塔下,席地而坐,手挽手形成人鏈拚死保護斜塔。「如果想炸塔,就必須先殺死我們!」他們大喊道。ISIS忌憚於寺廟對於當地人的重要性,暫時罷手。

但在2017年6月,隨著ISIS在摩蘇爾節節敗退,他們已經瘋狂。

深入戰區的新華社記者這樣寫道:裝甲車穿過崎嶇狹窄的街道,來到了幾天前剛剛被政府軍收復的摩蘇爾努里清真寺。努里清真寺內一片狼藉,主建築僅剩斷壁殘垣,綠色的穹頂搖搖欲墜,原來高達45米的宣禮塔現在只剩底座。

伊拉克總理阿巴迪在推特上發文說:「『伊斯蘭國』炸掉努里清真寺及宣禮塔是在正式承認戰敗」。

滿目瘡痍的努里清真寺 來源:法新社

然而,這一切本應與政治沒有關係。努里清真寺的命運只是一個縮影:

摩蘇爾中央圖書館、摩蘇爾博物館相繼被毀;

摩蘇爾外,有4000多年歷史的尼尼微古城,抹平;

3000年歷史的尼姆魯德古城、哈特拉古城、巴爾米拉古城等「亞述文明」遺址,毀滅……

「它們在全世界目睹之下被夷為平地。」美聯社記者在報道中這樣說。

最後一戰?黑潮褪去後誰來填補空處

歡慶的政府軍士兵 來源:法新社

當地時間7月10日晚,巴格達和其它地方的慶祝活動尚未結束。一位老婦人在面對中央電視台的鏡頭時說:「現在我們要祝賀每一個,為這個國家戰鬥的母親。」

據了解,從2014至今,已有超過20萬名年輕人在戰爭中死去或者致殘,而平民傷亡和難民人數尚無法統計。他們的身後,是無數個破碎的家庭和悲傷的母親。

收復摩蘇爾是打擊「伊斯蘭國」極端組織的階段性勝利,但並不意味著伊拉克從此將一片太平。

2016年摩蘇爾周邊勢力圖,如今,黑色褪去,當地又會是怎樣的景象呢? 來源:半島電視台

中國中東學會副秘書長、著名中東問題專家李紹先告訴搜狐號「知世」,摩蘇爾所在的伊拉克北部原本就矛盾重重:什葉派政府與當地遜尼派民眾存在極大分歧,北部庫爾德人也借戰爭將控制範圍擴了50%,土耳其、伊朗等國支持的伊拉克各教派民兵也迅速發展壯大……他們此前因ISIS而擱置爭議、一致對外。但收復摩蘇爾後,伊拉克國內三大勢力是否能維持現在的和解聯合政府,庫爾德人若持續佔據超出原法定庫爾德自治區的土地會不會發生衝突,目前都還是未知數。

另一方面,ISIS極端組織恐怕也不會就此偃旗息鼓。李紹先認為,ISIS武裝分子極有可能化整為零、隱身伊拉克打游擊:在摩蘇爾以西靠近敘利亞的沙漠地區,IS武裝分子的生存空間還很大,他們可以在那裡積蓄殘餘力量再戰。此外,摩蘇爾的殘餘武裝分子還可能逃往敘利亞,與那裡的ISIS武裝分子聯合。

失去重要城市作為據點,ISIS的帝國夢可能將很快破滅,但作為恐怖組織,他們對人類文明和人道主義的破壞還將繼續。7月3日,就在臨近摩蘇爾的安巴爾省,一個收留流離失所者的難民營中發生自殺性爆炸襲擊,造成至少14人死亡、19人受傷。

除去安全隱患,戰後重建也將是伊政府的難題。「目前,當地居民的生活正在慢慢恢復中,一切還是向好的。但戰爭帶來的經濟問題短期內是看不出來的,生活還是會過得很艱苦。」小謝認為,面對滿目瘡痍的家園,伊拉克人民的重建之路才剛剛開始。

對於摩蘇爾的居民來說,趕走ISIS武裝分子、贏回自己的家園,終究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情。但是,收復摩蘇爾之後將迎來怎樣的生活,恐怕他們自己也不得而知。


文|童彤 編輯|陸飛

黃宇婷對本文亦有貢獻。

註:以上來源於搜狐號「知世」,轉載請說明


來源 @英國那些事兒
侵刪


如果ISIS失去了摩蘇爾,那麼中東的格局就將會迎來又一次轉變。這個戰局有很強烈的政治意義,也有很強烈的現實經濟意義。假如俄羅斯領導的同盟在敘利亞戰場上的優勢是明顯的,那麼在摩蘇爾的這個戰鬥也許就無法避免,因為ISIS迫切需要人力,收縮自己的戰線。而伊拉克政府藉此機會拓展在摩蘇爾方向的勢力,對於穩固自己是很有好處的。

不管怎麼看,恐怕關鍵就在於那9000名IS成員了吧?


古人曰:一人一口酥。
饃酥兒,大家一起吃。
政府軍要重塑形象,庫爾德要裂土封侯,美國要為大選提供燃料,土耳其想趁火打劫。
吃不上酥的就亂叫:俄羅斯害怕禍水西引,歐萌害怕極端溢出到歐洲。
聯合國、難民署:別傷著難民了!
這不是提醒恐怖分子可以用難民做盾牌嗎?


一、31日,進攻泰勒阿費爾
他們本打算禍水東引至敘利亞,所以三面圍攻摩蘇爾,放開西部將lS趕往敘利亞。不料,lS不僅沒向敘利亞逃跑,反而有自殺小分隊自拉卡大本營奔赴摩蘇爾。
盤算落空,只好出兵泰勒阿費爾,堵住了這個中間站。同時,也意味著,摩蘇爾已經四面被圍,一場血戰勢必無法避免。戰事即將進入焦灼狀態。


不提戰術層面,看看戰略。

1.IS脫胎於在美國扶植下發展起來的「敘利亞反對派」之一
2.IS目前控制區域橫跨敘利亞與伊拉克,組織全名「伊拉克與敘利亞伊斯蘭國」,是中東重要產油地區之一
3.目前正面戰場的自由軍已經被俄羅斯人包了餃子,時日無多。若軍事上任由毛熊繼續發揮,一波平推進入伊拉克部分的IS控制區(產油區),你覺得熊還會吐出來不?
4.早不打晚不打,美國本土歐洲大陸三天兩頭挨炸不打,偏偏選在俄敘勝利在望之時,一面高呼「立刻停火」,一面在媒體大肆報道「俄國空襲又炸到醫院了」,24小時滾動播出「廢墟中的小男孩」之類,另一面忙不迭地派出地面部隊從ISIS背面出手搶地盤,你猜是為什麼?
當然是為了正義自由民主啦科科~

5.我看不太懂的是為何拉著庫爾德人上船,可能是為了安插下新的地區不安定因素,擔心局勢平息自己不方便日後插手?這裡不確定(土耳其人最近和俄國稍微近了點,但不需要這麼大動干戈吧)

一家之言,歡迎討論。

更新:法國總統今天表示,「有證據表明」IS正在從摩蘇爾向敘利亞境內的拉卡方向撤離,下一步盟軍需要朝敘境內進發。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真實的內幕是ISIS通過中間人(可能是沙烏地阿拉伯)與美國人達成交易,美國人放生並且給予某種形式補償,ISIS獲得阿薩德反動派的資格全部進入敘利亞,抗擊俄羅斯及敘利亞政府軍----阿富汗本拉登的後續版,俄羅斯可能重蹈蘇聯覆轍。



菜雞互啄,有來有回


各位,今天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提出土耳其軍隊應和伊拉克庫爾德軍隊及國民陣線和民主陣線(前伊拉克摩蘇爾地區警察殘部和摩蘇爾地方遜尼派部落武裝,isis 來了以後退去庫爾德地區接受土耳其訓練)
聯繫此前土耳其和以色列改善關係埃蘇丹又要幹什麼嗎?


的確是幫不上什麼忙,因為記不住地名


菜雞互啄 你來我往 風生水起


劣者忍不住淺談一些自己的拙見,隨著摩蘇爾的解放,聯合軍將is趕出敘利亞,一時間讓很多人看到了和平和希望的曙光。
但劣者以為,這或許並不是黎明前的黑暗,而是是暴風雨前的短暫平靜。伊斯蘭國經營多年,經過此番大敗肯定是元氣大傷,但是必定無法將斬草除根,is猶如在黑暗中舔舐傷口的猛獸,說不定什麼時候又會捲土重來,造成更大的破壞。
美國意欲扶持庫爾德人建國,飽經苦難的庫爾德人渴望翻身做主人,建立屬於自己的國家,這勢必會引起周邊勢力的群起攻之,庫爾德人和阿拉伯人之間的仇恨難以消弭,說不定又會引發數次中東戰爭。
敘利亞人民雖然擺脫了is的魔爪,但苦難還未結束,內戰的炮火短時間內不會停歇,以伊朗為首的什葉派勢必不會放棄敘利亞政府,隨著黎巴嫩真主党進入敘利亞,局勢會越發複雜,這場有大國在後面博弈的代理人戰爭何時才能結束?
劣者猜測,不久之後或許會出現新的極端組織開疆闢土,建立原教旨主義國家,誰在後面搞事,這個不言而喻。土耳其謀求奧斯曼帝國復興,勢必會有不小的動作,很可能會對庫爾德人下手。什葉和遜尼的鬩牆戰爭究竟會走向何處,一切都是未知數。夢裡依稀慈母淚,牆頭變換大王旗。
劣者一番胡言亂語,還望諸位大佬莫笑,有何錯誤,還請指正。


如果仔細看一下世界地圖。
歐亞非三大洲的交匯處只有一個三岔路口,就是美索不達米亞地區。
這個地區目前在名義上有兩個主要國家,伊拉克和敘利亞。
這個地區因為處於世界上最中心地位的戰略要衝,
所以註定是眾矢之的。
消停不了。
多方勢力爭奪的焦點,
其興也速,
其衰也忽。

這個走廊上的中心點就是摩蘇爾。古稱尼尼微,古代亞述帝國的首都。
誰佔據摩蘇爾,誰就能壓制這個地區,
誰佔據這個地區,誰就能壓制這個三岔路口,
誰支配這個三岔路口,誰就能撬動亞歐非三大洲,
那跟支配世界沒有區別。
所以,哪家代理商背後的大國支配了摩蘇爾,就暗示著那個大國在世界上正在走向得勢。


美國佬太沒底線


我聽說isis和美軍可能會協議撤出摩蘇爾,主力進入阿勒頗和俄毛玩去!


川主席說,你們這麼敲鑼打鼓、浩浩湯湯的去幹啥?是告訴恐怖分子趕緊提前換夜場繼續喝么?


接下來土耳其人會更激進,呵呵,這下有得看了。


摩蘇爾勢在必得 也是大勢所趨 關鍵是接下來怎麼辦


軍事問題相對還好解決,is應該會負隅頑抗一陣,但是頂不住。麻煩的是is撤退以後留下的權利空間,政府軍、聯軍、各種地區勢力、庫爾德武裝甚至土耳其,就是一團亂麻


你們想多了,什麼人類解放公里戰勝。本質是美國人想把isis擠到敘利亞去坑老毛子。
歡迎關注訂閱號(黑色基石),保守主義革命陣地等著你


推薦閱讀:

為什麼 ISIS 在西歐國家中頻繁對法國發動恐怖襲擊?
如果ISIS綁架了中國人,我國政府應不應該支付贖金?
如何減少恐怖主義的獨狼行動?只能像法國總理說的當作生活常態嗎?
南方公園這麼黑 ISIS,兩位主創有沒有危險?
法國會對 ISIS 進行戰術核打擊嗎?

TAG:軍事 | 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 | 伊拉克 | ISIS伊斯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