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生在高速移動的孤獨恆星的行星上,是否無法出現天文學?還有沒有其他影響?
原題目舉了巴納德星為例子,後經答主糾正,該例子引用不妥,因此從原題目撤下,但在此說明~
下面答案提到巴納德星的,都是因為原題干用此作為例子~
巴納德星一度有人聲稱發現了行星,但是後來被證明觀測並不可靠,目前還沒有證據發現有地外行星存在於巴納德星周圍。但假設巴納德星有適合人類生存的行星,並且確實有智慧生命生存。那麼理論上發展出天文學不是問題。
巴納德星是相對太陽角速度最大的恆星。它每年相對夜空中的恆星背景運動10角秒左右。但它的高速度原因是它里太陽特別近,是距離太陽第四近的恆星,只有大約6光年遠。它的絕對速度並不是特別快, 相對太陽運動速度140公里每秒左右,尚不足以逃離銀河系。相比之下,超高速星的運動速度在1000公里每秒的量級。所以巴納德星仍然是銀河系大家庭的普通一員,遠談不上是孤獨的恆星。
從恆星光譜型上看巴納德星是M4V,比太陽暗,表面溫度也低。但是類似的恆星周圍很多都發現了行星,甚至是多顆行星。因此,生活在巴納德星行星上的牛頓和開普勒們,仍然有可能通過觀察其他行星在天空中的運動發展行星運動學和天體力學。Kepler衛星發現的太陽系外宜居帶行星,大多數都是在被太陽系更暗的K型和M型恆星周圍發現的。
在銀河系中,巴納德星的位置實際上和太陽差不多,所以恆星形成理論,銀河繫結構理論,河外星系理論,和宇宙學理論需要的觀測都不難獲得。
巴納德主星的光譜比太陽偏紅,所以也許巴納德星的智慧生命能夠看到近紅外的光譜。那麼它們的近紅外天文學會比地球人發展的好一些。
總的來說,沒有什麼阻止巴納德星人研究天文學。
分割線=====================================================
重新修訂了一下,我意識到即使在銀河系外很遠的地方,銀河系在夜空中也還是很明亮,而且很大的。
如果,某個恆星真的孤獨流浪在星系之間的空白區,事情就會有趣多了。假設流浪的孤獨恆星
已經距離銀河系300000光年(銀河系自己的尺度80000光年),以下是腦洞:
孤獨星人夜晚看星空的時候只能看到幾顆亮行星(如果它們的恆星系統有多顆行星的話)。在比較遠的地方還可以默默糊糊看到幾塊小雲朵一樣的亮斑。最大的一個被稱作「牛奶漬雲」(伸直了手臂,手掌剛剛可以蓋住)
但是孤獨星上還是可能會發展出望遠鏡,畢竟這個東西在地面上用處也是大大的。
孤獨星15XX年,哥白尼.孤獨打破了過去的地心說,建立了以孤獨星為宇宙中心的孤心說
孤獨星15XX年,布魯諾.孤獨聲稱宇宙中有很多像孤獨星一樣的世界,只是太遠了,看不見。然後,他被燒了。
孤獨星16XX年, 伽利略.孤獨第一次將望遠鏡指向亮行星,發現了幾個小衛星。經過更多的觀測,伽利略還發現了兩顆暗淡的星,他們看起來好像小光點,但是運動很慢。第谷.孤獨測定,這些小光點運動,每10年只有幾個角秒。伽利略驚奇的發現,牛奶漬雲原來也是由恆星構成的。於是,他給牛奶漬雲起名為星雲。神學家們認為,那裡就是神居住的地方,伊甸園。而孤獨星是被神放逐的。
孤獨星16XX年 開普勒.孤獨和牛頓.孤獨發展出了天體運行的物理學知識完美的解釋了孤獨星系的行星運動。牛頓孤獨的理論還很好的解釋了孤獨星長期以來的困惑:彗星的運動。但有人提出質疑,因為牛奶漬大星雲幾乎完全不動。
牛頓.孤獨重新發現了布魯諾.孤獨的學說,提出伽利略發現的遙遠的光點實際上是其他被神放逐的世界,假設它們的亮度和太陽一樣,那麼它們距離太陽系非常遠,相對太陽的運動速度也非常快,並不是被太陽束縛的系統。
孤獨星17XX年,用望遠鏡搜索彗星的梅西耶.孤獨先生髮現天上有很多妨礙他的天體,這些天體看上去有點像彗星,但是完全不動。梅西耶.孤獨先生把他們做成了一個表,然後就不管了。
孤獨星17XX年底,著名的畫家威廉.赫歇爾.孤獨和他的妹子轉行搞天文。赫歇爾兄妹建造了孤獨星有史以來最大的望遠鏡。他們驚奇的發現,梅西耶先生的星雲表中,有些很大的星雲外圍似乎有可分辨單顆亮星。威廉.赫歇爾.孤獨指出,這些星雲,其實和牛奶漬星雲一樣,是巨大的恆星世界。神學界開始爭論,上帝究竟住在哪一個世界中。
孤獨星18XX年,埃斯特朗.孤獨和他的學生改進了光譜儀,將其應用到天文觀測中。他們測量了銀河系的光譜,發現銀河系相對孤獨星有巨大的紅移。這間接證明了放逐恆星理論。
孤獨星19XX年,沙普利.孤獨詳細研究了距離孤獨星最近的大星雲,牛奶漬大星雲外圍可分辨的恆星。他假設這些恆星的亮度和孤獨星附近最亮的恆星一樣,計算出了牛奶漬大星雲的距離和尺度,他發現,牛奶漬大星雲離孤獨星不太遠,只有100000光年左右,尺度很大,大概有10000光年的尺度。
孤獨星19XX年,聾啞女天文學家勒梅特.孤獨在距離孤獨星最近的一顆星雲上發現了一些脈動變星。因為這些變星都在牛奶漬大星雲上,距離幾乎相同。從這一條推理,她發現了造父變星的周期光度關係。天文學家很快發現,造父變星周光關係可以用來探測宇宙星系的距離。但因為孤獨星附近沒有造父變星,所以造父變星法只能測量宇宙中星系的相對距離,無法測定他們的絕對距離。
孤獨星19XX年,埃德溫.哈勃.孤獨,假設造父變星的平均亮度和孤獨星的亮度相同,利用周光關係測定了周圍29個星系的距離,發現了宇宙膨脹。而且膨脹速率非常快。觀測符合愛因斯坦.孤獨的廣義相對論預言。宇宙學開始蓬勃發展。
孤獨星2000年,在斯皮策孤獨,強.巴考.孤獨等人的推動下,Gaia望遠鏡升入太空。Gaia的目標是尋找孤獨星附近的流浪的造父變星,溫蒂.弗里曼.孤獨希望利用三角視差發為這些造父變星定出絕對距離。終於,經過6年的觀測,Gaia找到了4顆可以用於定標的造父變星。宇宙學膨脹參數哈勃常數被精確測定,宇宙學家們終於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小節:
重新想了一遍,第一是發現即使我們在從銀河系飛出的流浪恆星上,銀河系可能相對我們還是非常亮的。人們可能更早悟出銀河是一個恆星世界,而宇宙是星系構成的世界的道理。
第二是絕對天文測距會有些問題。在銀河系裡,河外星系測距依賴於三角視差法和變星周光關係互校。而在孤獨星附近的恆星太少了,可能無法找到可以用三角視差法定標的造父變星
第一稿中,我讓沙普利.孤獨在孤獨星平行宇宙里再次扮演了不幸的角色,在測量銀河系尺度時,他誤把球狀星團當成了恆星。他測錯的原因是地面望遠鏡解析度受到大氣影響。但我很快意識到,即使在孤獨星上,地面望遠鏡也足以分辨球狀星團。因此在新的歷史中,沙普利成了和哈勃一樣的偉大人物,祝賀他!
以上。謝邀。在巴納徳星上看星空,一般恆星的位移速度也不會超過每年10角秒(因為從距離巴納徳星僅6光年的地球上看其自行速度也只有10.31角秒/年),即位移一度的時間一般需360年以上,大多數亮星可能要上千年。這樣子長期來看只是在整個文明歷史上恆星坐標系統需要經常修改而已。但作為一顆紅矮星,巴納徳星給其行星營造的環境會很不一樣。宜居帶更近,黑體輻射峰值波長更長(難以依靠短波輻射引起基因突變),恆星壽命更長。但只要有適宜的環境,相信生命還是會想方設法給自己找到出路的,智慧的發展也是有可能的。
除非是被包裹在重重迷霧中。
至於後果嘛推薦閱讀:
※科學史上有哪些巧妙的實驗?
※用肉眼看去金星和木星,能看出金星要比木星大8到10倍嗎?
※古人是如何看待天上的日月星辰的?
※牛頓家境不好,為什麼他卻選擇去鑽研科學,而不是去賺錢?
※歷史上有哪些「點錯技能樹」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