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取得一顆小行星的命名權?


順便說下恆星、系外行星等等的命名

恆星的命名,一般分為傳統名稱(比如織女星、天狼星等等)、拜耳命名法(星座加亮度,比如織女星叫做天琴座阿爾法)、巡天編號等幾種方式,肉眼可見的星往往是前兩種,而全天星表,基本上都是通過各種巡天去編號。有些編號是順序的,比如HD星表、伊巴谷,有些是根據天球坐標編號的(比如2MASS)。一般情況下,沒有啥特別需要時,是不給這些恆星額外起名字的。(起了也沒有用。。。。)

對於雙星或者多星系統,能區分開的,一般就是在編號(名字)後面加ABCD等等區分(大寫字母)。

對於系外行星,命名規則更加簡單粗暴:主星名字+bcde等等小寫字母,注意沒有用a,因為a是主星。
最近據說IAU開始準備給系外行星起名字了,具體我沒去查相關通知。。。。。

其他天體呢,比如星座,目前天文學家用的是IAU劃分的88星座,這個劃分是融合了世界各種古文明傳統加上現代習慣等等,反正是個大雜燴。不過星座也只是坐標的代名詞而已,沒有任何物理意義。
然後星團和星群等,有些是傳統命名,更多現代發現的,根據他們所在的位置命名,比較雜。

最後說下梅西耶編號和NGC/IC編號。這幾個都是大雜燴,從物理上來說,這兩個基本上就是看到啥東西湊在一起,就給起個名字,完全不管是不相干的星,還是疏散星團、球狀星團、星雲、河外星系。。。。

還有很多專門的名字,歸類非常亂,比如馬頭星雲,比如昴星團,等等,不過這些基本上都是歷史上著名的天區,所以有特別的名字。現代巡天發現的東西,一般就是歸類,然後編號了事。

天體實在太多了,哪裡去弄那麼多名字嘛。。。。就好像美國的街道,用的最多的,就是1st 2nd 3rd 4th 。。。。。。命名編不下去了,就用編號。上回在高速上看到個265th St,汗死……

-----昏哥線----

只要你是發現者,就可以。但是有這麼幾個要求:
第一,你必須是發現的主導者,或者是出資者。不能說你只是被僱傭的觀測員。可以參考國內專利法關於職務專利歸屬的問題,差不多。
其次,發現必須是得到IAU認可的。通常要求就是計算出軌道,並且能夠得到確認你的軌道是正確的。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必須是前人沒發現過的(廢話)

只要滿足各種條件,拿到正式編號,原則上你就有命名權了,然後你就可以隨便起名字了。一般要求不能和現有的重複,並且沒有惡意,不侵犯他人權益,不引起公憤啥的,比如不能起名叫希特勒星。。。。。

然後,最後的問題就是,現在小行星都已經發現了很多了,理論上還有很多,但是容易的早就被人搶走了,呵呵呵,祝你好運


1.在國際小行星中心成為有權參加小行星命名的一員。命名的同時還要徵詢發現者的意願。

2.發現一顆小行星,發現者會擁有命名權。這比較容易。你可以什麼天文設備都不用,只需要一台電腦連上網路,參加公眾天文台巡天項目,就有機會發現小行星,然後取得命名權。

國內在公眾天文台這一塊也有成果頗豐運行良好的,比如星明天文台,非常出色。

對,給高Sir做廣告了/(≧▽≦)/


當然要靠個人的運氣,也要考慮天體運行的軌跡,還得寫一封信給IAU,並獲得幾百位天文學家的一致通過,最後按照天體命名的基本章程去科學地命名。當然,你個人的意向決定也很重要。


以命名權為要求,給pmo或者naoc捐幾個億


只要發現一顆小行星,可以向提交你發現的行星軌道資料給Committee forSmall Body Nomenclature,就能獲得小行星得臨時名稱,在不同的夜晚被觀測到並確認是新的,它會得到國際統一格式的暫定編號。這顆小行星在至少4次回歸中被觀測到,並且運行軌道被精確確定後,它會得到一個永久編號。小行星的命名,遵照誰發現誰擁有提名權的規則,發現者可以任意取好名字,不限於人。但有幾個注意事項。1 避免經濟利益掛鉤。2 授予有突出貢獻的個人或者團體但也可以授予發現者願意取名的對象。政治家、軍事家或者政治、軍事事件必須在逝世後或發生100年以後才能命名,因為政治關係比較複雜,不好作定式的評價。3地名和和動植物紀念活動事件等也可申請命名。Committee forSmall Body Nomenclature審議通過後在《國際小行星通報》上公布,並通知各國天文台,其命名列入每年出版的《小行星星曆表》。


@雲天明


這得問王俊凱的粉絲。


你們不知道李曉華嗎?


只知道一種 幾年前在天天向上 上面看的
中學生參加一個世界型比賽 好像是什麼創新大賽 得獎就能以自己的名字命名 記不清比賽的名字了


推薦閱讀:

小行星的破壞力來自哪裡?
開腦洞了,如果人類具有開採小行星的能力,會怎麼樣。?
有什麼如今可實現的人為措施可以防止小行星撞地球?
一整塊小行星破壞力大,還是它被炸成10多塊碎片破壞力大?
如何看待第 41981 號小行星被命名為「姚貝娜」?

TAG:天文學 | 小行星 | 行星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