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二十四節氣到現在還準確嗎?過了幾千年會不會有偏差?


如果計算方式一成不變,當然會有偏差,並且肯定非常大。

需要注意的是,我們涉及了兩個概念:節氣的定義,節氣的具體推算方法

既然問有沒有偏差,當然是指理論計算值和實際觀測值是不是有偏差,所以說的必然是具體的推算方法而不是一個概述的定義。這點不明確,回答這個問題就難中肯綮。

稍微看一點古書就會發現,很有一些書寫的是某某節氣在冬至後15、30、45、60……天。這種方法不止在當代是錯的,在古代大部分時候也是有問題的。
從漢代以來,節氣的具體推算方法改變了近百次節氣的定義大體改變了一兩次而已

@ZX Huo給出的當然是當代的定義,絕對不是當代的推算方法。同時又沒有談及古代的推算方法,這是無法得出是否有偏差的結論的。不過當代的定義已經不拘泥於推算方法,所以想來以後相當長一段時間是沒有任何更改的必要了。

中國古代的節氣推算,是曆法的一個重要職能。古代曆法換了有近百次,所以推算節氣的具體方法也隨之更換了有近百次。其中某幾部不同曆法的節氣推算理論值也是理所當然的不同的。和今天推算方法推算出來的結果有不小的差異更加是毫不奇怪的。

比如元至元十七年庚辰冬至,
實際測量值:

十一月己未日6刻冬至。

理論計算值:

唐《大衍曆》推己未日87刻;
唐《宣明歷》推庚申日5刻;
宋《紀元歷》推己未日25刻;
宋《統天曆》推己未日4刻;
金《大明曆》推己未日24刻;
元《授時歷》推己未日6刻。

再比如前幾天(2016.10.23)霜降,如果使用《授時歷》的推算方法,大概就是辛巳日,也就是今天(2016.10.26)上午九點多霜降節氣。與依照當代天文推算的結果已經差了3天。如果使用唐宋,甚至更早的漢代的曆法推算,差異當然更加大。

如果節氣出現大的偏差被古人發現,古人很有可能就會變更曆法以修補偏差。這個動作在古代進行了近百次。如果一直不改,肯定早就錯的不成樣子了。

此外,節氣定義的轉變發生在明末,是平氣法到定氣法的轉變。可以認為崇禎曆書以前的節氣都是平氣法推算,之後則為定氣法推算,定氣法的節氣定義,也就是樓上所說的那個定義了。
這個定義轉變也會造成節氣推算值的偏差:平氣法計算的春分節氣比定氣法的要晚、秋分節氣比定氣法的要早。差異大可至3天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


地球自轉軸垂直於赤道平面。
地球繞太陽轉,公轉軌跡在黃道面上。
黃道和赤道平面相交,交點分別為春分點、秋分點。定義北半球太陽高度從低到高時的交點是春分點(也就是冬天到夏天之間定義為春天)。另一個交點就是秋分點。這樣,就有了二十四節氣中的兩個。

要說二十四節氣,先要說黃道坐標。
而要說黃道坐標,先要說天球赤道坐標。

天球赤道坐標系以地球赤道所在平面為基本面,地球質心為坐標系原點,基本方向從地心指向春分點。仿照地球的地理坐標的經緯度,天球赤道坐標系也有經緯度。緯度叫做赤緯,經度叫做赤經。定義春分點所在的經度是0度。

黃道坐標系與赤道坐標系類似,只不過基本面不是赤道面,而是黃道面。地球繞太陽公轉,因此,在地球觀察者看來,太陽一年之內沿著黃道運行。春分時刻,太陽正好處在黃道與赤道的交點(春分點)上。秋分時刻,太陽在另一個交點上。一年後,太陽轉了360度,會到春分點。因此,二十四節氣就是將360度等分為24段15度的圓弧。

立冬:-135度
小雪:-120度
大雪:-105度
冬至:-90度
小寒:-75度
大寒:-60度
立春:-45度
雨水:-30度
驚蟄:-15度
春分:0度
清明:15度
穀雨:30度
立夏:45度
小滿:60度
芒種:75度
夏至:90度
小暑:105度
大暑:120度
立秋:135度
處暑:150度
白露:165度
秋分:180度
寒露:-165度
霜降:-150度

我讀書少,但仍然能從「春分」、「秋分」、「冬至」、「夏至」這樣的命名中,體會到老祖宗一開始的考慮。「分」,晝夜平分,「至」,晝最長或夜最長。到了「至」,也就是到了極值。我估摸著,老祖宗一開始可能是通過觀察正午太陽高度來確定的。有了鉛垂線方向,就有水平方向;太陽視向與水平方向夾角,就是太陽高度;一天之中,太陽高度最高的時刻定義為正午;相鄰兩個正午之間的時間,就是一天的長度;連續追蹤正午太陽高度變化,就有了周年循環。

所以,24節氣不是指定具體日期,而是依據太陽的位置(地球的位置)。因此,天文觀測手段越先進、觀測越準確,24節氣定的就越准,而不是傳到現在不準了。


黃帝內經 六節藏象論篇第六

二十四節氣是根據陽曆劃定的,即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把一年劃分為二十四個彼此相等的段落。也就是把黃道分成二十四個等份,每等份各占黃經15°。只要太陽系不出現什麼奇怪的歷史進程,它就不會有偏差。也不需要負責任。

識得唔識得啊?


二十四節氣只是一種定義,一種規定,找到符合規定的時間點,它就是節氣。這裡不存在偏差的問題。(人為計算不準確,那是誤差,不是節氣本身發生了改變。)實際上,古代的定義略含糊,我們有了現代天文學知識之後,可以給出符合古人原意,又更準確的定義和計算。

這就像一年的長度在發生改變,但我們把寒暑這個周期叫做年,因此不存在「年」是否有偏差的問題。與古代技術相比,我們測量和計算的精度越來越準確了。


改朝換代都會修改曆法,如果天象與曆法出現明顯的不一致也要修改曆法。現行農曆是1929年制定的紫金歷,所以不存在「過了幾千年造成的偏差」。

鏈接:現行的農曆是哪個機構計算並出版的? - 天文學


當然會有偏差。
比如說有的時候明明預報有雨,事實上卻天氣晴朗。


節氣本身不是曆法,只是曆法元素,曆法是要協調年月日的,也就是要有歷年曆月曆日,歷月的日數是曆日的整數倍,歷年的月數是歷月的整數倍。二十四節氣本身只是農曆中的曆法元素,它本身不是曆法,而且二十四節氣自產生以來就是補充陰曆成分而使用的,也就是農曆需要節氣,而太陽曆不需要節氣。節氣是農曆用來標度太陽視運動的,本來就是和農曆的陰曆曆日相互對照的,而太陽曆的制訂依據的就是太陽視運動周期,所以無需節氣。凡是曆法要有歷年,歷月曆日,而且不能出現曆日的二義性,就是一個日曆年裡有兩個相同的日期編號。所以說,節氣是陰陽合曆中用來標度太陽視運動的,屬於陰陽合曆中的陽曆成份,它是和陰陽合曆中的陰曆成份對照使用的,純太陽曆不需要節氣。陰陽合曆就是陰陽合曆,不要試圖強行拆分。
還有一點,二十四節氣的誤差是古代科學技術水平造成的,所以會經常出現誤差。所謂改歷就是修改這個誤差。而現代先進的天文技術已經可以避免這個問題了。


如果你在西安生活幾年,就會發現節氣相當精準,立冬當天或前後必降溫,清明必降雨。

總的來說一到
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這些節氣的時間段,天氣必然與節氣相對應。


24節氣是準的,24節氣是觀察太陽總結出來的,比如夏至的那一刻一定是影子最短的,冬至影子最長,24節氣的轉換有一個準確的時間點。24節氣可以看成是金標準,至於為啥氣候跟24節氣的名稱有出入,是因為節氣名稱是一個代號,取的是具有代表性的氣候或者物像作為名字,24節氣更重要的是時間節點,中醫用24節氣劃分六氣,4個節氣為一氣,用來研究相應的氣到了還是沒有到。24節氣相對的就是太陰曆,就是常說的農曆初一十五,是觀察月亮的圓缺周期。太陽候高溫及物體生長,月候風雨及生物本能


古代曆法是以天象為基礎的,然後配以干支,中國比較早的曆法可以推到商周時期,甚至可以到夏小正,那時的天象與現在是不一樣的,因此對於年份和年份節點的節氣,與現在是不一樣的,另外,計算方法和觀測方法,古代也不一樣,有一個發展的過程,比如開始的時候,是在大量粗糙的觀測數據的基礎上,用簡單的插入法計算中間數值,但是後來就精密一些,而且觀測手段也精密一些,所以古代就有不同的歷家與改歷傳統。


理論上是有偏差,,可是好幾次,我遇到的節氣感覺非常准啊,比如今年的小雪節氣,真的是合肥的第一場雪,當時很感嘆老祖宗的智慧。


大膜無形中


節氣可是每年天文台觀測之後定的,你說準不準。


還是準的,

如昆明的霜降

真的是降了


我記得今年立秋那天躺在床上剛醒,看外邊的天就突然覺得不一樣,很高很闊。一開窗戶,秋風瑟瑟,當時就覺得老祖宗真他媽神了


南方有些地方覺得應該不準吧。。我在南方某地待過幾年。。。小雪的時候。。氣溫二十度。。。


簡單來說, 用陽曆看節氣更準確, 每年的同一個節氣在陽曆上日期都是一樣的。
太陽在正午的角度是 影響氣候的決定性因素。


推薦閱讀:

三元九運的說法最早出自哪裡?(請仔細讀題)?
關於天文學,你有什麼值得一讀的書可以推薦?
為什麼在晴朗的夜空總會看到月亮和旁邊唯一一顆星星,而且很明亮,離月亮很近?
有沒有可能存在行星級植物?
怎麼背M天體比較有效率?

TAG:天文學 | 曆法 | 太陽系 | 節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