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買個雙筒望遠鏡看星空,以後資金允許再上天文望遠鏡,有什麼性價比比較高的嗎?
價格不要太高的~~
前段時間偶然買了一本《夜觀星空》,開始對天文有點興趣。
最近,也計劃買一個雙筒,預算是 700以內。
發現口碑好的牌子和系列不少,可能最後挑來挑去最重要的是挑怎樣的參數的望遠鏡。
於是,我查了一些資料,在這裡分享一下吧:
下面的圖片大都來自 nikon的網站, nikon 的網站做得很棒,介紹如何挑選雙筒望遠鏡,他們的圖被很多商家引用:Nikon | Sport Optics
我打算說兩個我之前不是非常了解的參數,其他的如放大倍數其實很直觀。
其中出瞳距離是我這次個人選擇時,最重要的一個參數。
1. 出瞳直徑 (exit pupil)
將望遠鏡拿得遠一點,會在目鏡上看到一個亮的小圓形。
它的尺寸就是 exit pupil
pupil 這個詞是瞳孔的意思,而這個參數真的和人的瞳孔息息相關。
exit pupil 並非越大越好。 這會因人的年紀(準確地說,因人)而異。
想想你的真的用望遠鏡的時候,眼睛是貼到目鏡上的,而光線要通過你的瞳孔進入你的眼球。
現在有三種情況:exit pupil 比你的瞳孔大, exit pupil 比你的瞳孔小,exit pupil 和你的瞳孔一樣大。
Nikon 的網站上只有兩種圖:
(1)假如當前你的瞳孔的直徑是 7mm,而你的望遠鏡的exit pupil 為 2.5mm,進入眼睛的光很少,你可能會覺得圖像比較暗:
(2)假如當前你的瞳孔的直徑是7mm,而你的望遠鏡的 exit pupil 為 7mm,進入眼鏡的光會比較多,你可能會覺得圖像比較亮:
於是,挑選望遠鏡的時候,我們需要知道的是:我們的瞳孔的直徑到底為多少?
瞳孔的直徑是在變的,隨著光線的強弱而變:
Nikon給的圖是 20 ~ 30 歲的人的瞳孔直徑,在較亮的時候為 2 mm 左右,在較暗環境下,瞳孔會張大,約為 7mm。
我在其他的網站上看到,對於兒童來說,有的時候瞳孔可能張大到 8mm,而對於年齡40+的人來說,瞳孔張大可能最多到 6mm。
exit pupil的計算方法很簡單,有效的物鏡直徑 / 放大倍數。
比如 7 x 50 (放大倍數 X 有效物鏡直徑) 是經典的型號, 則它的exit pupil 為 50 / 7 約為 7.1mm
這就是為什麼這樣型號的望遠鏡被很多天文愛好者所推崇。
在黑夜的情況下,你的瞳孔擴張到了 7mm,而此刻,你的望遠鏡的 exit pupil 也是 7mm 左右,望遠鏡的目鏡提供的光都差不多被你的眼睛捕捉到了。
當然,如果你的瞳孔擴張不到 7mm,這個時候很多光輝被擋在眼睛外面,你的眼睛也並沒有有效地收集到望遠鏡提供的所有的光。
不過,也有人提到,這是比較理想的情況:外界的環境比較黑,光污染比較弱。否則,你用望遠鏡看到的,天空也很亮,反而看不清星星了。因此,有人提出,在光污染比較嚴重的地方,應該儘可能用放大倍數再大一點的望遠鏡,如10倍。 (我個人最後折中地選擇了8倍的望遠鏡,主要原因在於我瘦弱的上肢,額,為了學習看星星,打算順便去健身。)
2. 出瞳距離 ( eye relief )
在這次挑選望遠鏡的經歷中,這是我發現的最有用的一個參數。
它幫我無情地排除了一款備選的望遠鏡。
先回到最上面的第一幅圖。
當你望遠鏡離你的眼睛很遠的時候,你從目鏡中看到的是 中間一個 亮的小圓圈(Exit pupil)。
現在如果你的眼睛離目鏡越來越近(慢慢地往目鏡上貼),這個小圓圈在你視野中的範圍越來越大,當然也不僅僅是一個亮斑了,你能看到鏡頭外的景象。
也許,到某個時候你看到的會是這樣的(這兩張圖來自 birdWaching):
如果你的眼睛還能再貼近一點,在某個時候時刻你看到的是這個:
在這個時候,畫面就填滿了整個視野。這個時候,你的眼睛(瞳孔)到目鏡鏡片(外側)的距離就是 eye relief。
來看 Nikon的圖:
畫面填滿整個視野時的那個點,被稱為 eye point.
但是,這個參數對於選擇望遠鏡有什麼影響呢?
理論上來說,不管 eye relief 的距離是多少,你只要把眼睛儘可能地朝著目鏡靠就行了,總有個時刻視野能夠填滿。
但是,問題是,如果你想戴著眼鏡看,或者必須戴著眼鏡看呢?
我是後者,因為我有高度散光。
如果只是近視,我可以摘掉眼睛,通過調節對焦來讓圖像清晰。
但是,我有散光,我看到的物體會變型。
因此,當我戴著眼睛的時候, eye relief 如果小於了 眼鏡片到我的瞳孔的距離,我將無法填滿我的視野:
因此,我需要挑選 eye relief 較大的 望遠鏡:
多大? 一般 的建議是 15mm 以上。
我最後挑的是 18mm 的一款望遠鏡。
祝大家觀星愉快。
天文用的雙筒望遠鏡口徑要盡量大一些,40mm以上為佳。因為觀察的目標比較暗弱,袖珍型的集光力不夠。倍率要儘可能小,雙筒望遠鏡本來就是取其便利性,不太適合使用三角架(雖然正規望遠鏡都可以通過一個附件很方便地接到三腳架上但看高仰角的目標比較吃力),手持的時候倍率如果超過10倍手的抖動被放大以後大大影響觀察效果。
一直以來7X50被認為是比較適合天文的雙筒望遠鏡規格。7X代表放大7倍,50代表口徑是50毫米。其他規格比如8X45等等依次類推。
不要聽信什麼高倍,什麼微光夜視,雙筒望遠鏡沒有這些功能。
除了少數高端品牌以外,大部分國外品牌也是國內工廠做的貼牌,沒必要花冤枉錢。
博冠和朗峰是國內品牌里比較靠譜的。價格在幾百元左右的有不少,在淘寶上比比同型號的最低價格就差不多了。
雙筒望遠鏡是入門的好器材,價格便宜,能看到不少比較明顯的星雲星團等目標(前提是你觀星的地點夜空不過分明亮)。一台質量合格的鏡子如果保養得當可以用很多年(主要是防潮,可以防止鏡片發霉),在你有了真正的天文望遠鏡以後也是個有用的輔助設備。上牧夫天文論壇學習一些簡單知識
真喜歡了再慢慢入手
我是偽喜歡,自我發現以後,就出坑了
我也覺得畫王845hg的不錯,新手可以買二手的,原價六百多,二手的便宜一百,性價比很高
我用的一台朗鋒8*45HG感覺不錯,周邊天文愛好者用過也都說好,參考價¥630。
性價比雙筒,感覺往下不要低於300(再低那是玩具),往上不要超過1500(超過這個價位不如直接上防抖的)。
我用裕眾的覺得也很不錯!徒步系列就很不錯了
1. 你想看什麼?
2. 你使用習慣和觀測計劃?
3. 你搬運望遠鏡的體能?
參考下這寫的:
怎麼挑選天文望遠鏡?
同LS推薦博冠獵手 不過當時我買雙筒的時候還是個半白 看了沒幾本書 由於比較裝逼買了星特朗 揣著它看了不少東西 是生活給我這個卑微探索者的恩賜吧
其實雙筒同一個價格區間的質量都相差不大 我覺得對於新手來說最重要的一點是學會找星 我是花了大概一年半的時間目視基本認清所有亮星和大部分星座後再購入雙筒的 祝你好運
買一個你的預算範圍內最貴的不會錯的。望遠鏡這東西,一分價錢一分貨。如果追求實用性的話,個人推薦佳能紅圈穩像望遠鏡,開啟穩像後看到的星空與普通望遠鏡相比給你帶來的震撼是難以用言語描述的,普通望遠鏡看星星,由於手的抖動,星點像蝌蚪一樣晃個不停,而穩像望遠鏡,套用別人的話,開啟穩像的瞬間,「整個世界一下子安靜了」,絕非虛言。如果預算有限,而又希望望遠鏡性能出色的話,推薦尼康7*50SP,這個被譽為收藏家的望遠鏡,是一個非常精美的保羅鏡,無論做工還是光學素質堪稱一流。不差錢的話,可以試試蔡司的勝利女神系列,HT8*54,HT8*42都不錯,透光率是無與倫比的,所以用於觀星有著光學上的優勢,如果題主有鐵手功,上十倍的HT10*54、HT10*42也不錯,個人傾向於HT8*54。建議題主去牧夫論壇還有北旅論壇看看,還有《夜觀星空》、《天文迷的星空導遊圖(第二版)》這兩本書對於望遠鏡的選擇會很有幫助,可以看看去,看了以後不會買錯鏡子。不好意思才看到價格不要太高,好吧,可以無視我的回答了。真心覺得,好的望遠鏡可以得到不一樣的天文體驗的~
前陣子在論壇和貼吧里呆了好長時間 多方比較後 我覺得對於吾等學生黨來說 國產品牌森林人性比價是非常高的
基礎入門的話 保羅式的雙筒就很好 嗯對於女孩子來說有些重
預算再多一些的話 屋脊式的雙筒是更好的選擇 重量較輕體積較小而且防水
雖然鏡子接觸的不多 但我覺得對於學生黨這兩款鏡子性比價真心高 ( ′?`) 雙筒觀星效果並不比天望差 想入天望我覺得預算至少也要2000+
所以還是雙筒體貼裕眾刀鋒。。。
獵手7x50,畫王各型號
悅目 8*42 /10*42ed 690
森林人小哨所不錯
手持式望遠鏡,放大倍數不要超過10倍,雙手舉重物是一件很累的事情。
有條件就去參加些愛好者組織的活動,能更快的了解知識與入坑~
推薦閱讀:
※為什麼我們看到的宇宙不是一片光亮?
※通過哈勃望遠鏡所看到的宇宙為什麼會是很久以前的?
※在夜晚如何區分人造衛星與自然星體?橘黃色光與白色光有什麼分別?閃的是星星還是不閃的是星星?
※為什麼在我們的觀念里外星人的科技一定會強過人類?
※在現實中,人造戴森環是否有可能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