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做藩王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九月十九日晚第一次更新~)
咱沒做過藩王(廢話!),談不了什麼當藩王的體驗,不過我可以介紹介紹,明代藩王的生活大概是什麼樣的。
這是個很大的題目啊,感覺要寫好多好多東西,不管了,咱慢慢更新吧。
首先,讓我們來認識一個非常牛逼,也是和藩王們打交道最多的部門:宗人府。
宗人府牛逼到什麼程度呢,在《大明會典》這本明朝官方典籍里,宗人府在官職表中高居首位,就連號稱「天官」的吏部都不得不屈居宗人府之後,可見其地位之超然。而管理宗人府的宗人令、左右宗正等官(都是正一品啊),最開始是由各路親王擔任,後來又加入了各家世襲勛貴(各種X國公,比如英國公成國公什麼的,也就是那些開國功臣、靖難功臣的襲爵後裔們),地位非常尊崇。那麼宗人府管什麼?這麼說吧,從你出生按照家譜取名字開始,再到讀書、冠禮,再到婚喪嫁娶,再到你後代的婚喪嫁娶……反正這些事宗人府都要摻和一腳。
就連藩王犯罪也歸宗人府處理,若是輕罪,那麼爵位降等,親王降為郡王,郡王降為鎮國將軍;重罪,直接廢為庶人;再重,那就要發配到「鳳陽高牆」去了。
所謂鳳陽高牆,其實就是皇室專用的監獄,皇室成員但凡犯重罪獲譴,都會被關進這個監獄裡。雖然是皇室,監獄裡的日子可也不好過,比如南明的隆武帝朱聿鍵,當年被囚禁在高牆時日子就過的很慘;此外還有朱允炆的兒子朱文圭,也就是後世俗稱的「建庶人」,因為靖難的緣故,從小就關在高牆裡,直到明英宗天順年間才放出來,據說由於他和外界接觸太少,出來的時候連牛馬都不認識,完全成了廢人。
所以,如果你當了藩王,千萬要小心謹慎,別以為親王就天上地下除了皇上唯我獨尊了,能管你的人還有的是!
直接介紹那些抽象的典章制度比較無聊,咱們就來模擬一下某位親王的一生吧,為了方便起見,身世就設定成朱棣這一支的旁系後代。
作為長子,剛出生的親王這時還不是親王,甚至連親王世子都不是,按規定,長子一直要到十歲才能被冊立為王世子,在此之前是什麼封號都沒有的。
出生後第一件重要的事就是起名字,老朱已經給你規定好了字輩,往下排就是了,朱棣這一支的字輩是「高瞻祁見佑,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簡靖迪先猷」,對應的五行則是火土金水木,艱難的挑了一個生僻字起好名字,再寫上出生年月日、生母姓名等必要信息,然後就要把這些上報給宗人府了。一直到宗人府把這些內容錄入皇家的宗支簿籍(玉牒)之後,這位長子才算正式成為王室的一員。
轉眼間到了讀書的年紀,好了,現在長子要去念書啦。
在洪武年間的時候,親王以及親王的兒子們都會送到京城皇宮裡的「大本堂」里,和太子一起念書,由各地聘請的有名宿儒負責教學。這幫老學究比較厲害,直接把大本堂當成了私塾,該打就打,絕不手軟(比如李希顏老先生)。後來太子挪到文華殿念書,大本堂就成為專供親王念書的地方。但如果是旁系子孫,封國又遠離京城,那就只能在當地為皇室宗親專門設立的「宗學」念書,由王府的紀善、伴讀、教授等官來教學。
初入書堂,其日早,王至右順門之北書堂,面東,中坐。提督講讀並講讀官行四拜禮。內官捧書展於案上,就案左坐。講讀官進立於案右。伴讀十遍,叩頭退。每日講讀,清晨,王至書堂,講讀官行叩頭禮,伴讀十遍,出。飯後,復詣堂伴看寫字。講書畢,仍叩頭退。
學習的程序大致就如上文所述,而學習的內容則包含各種經史典籍。四書五經是肯定有的,還有《資治通鑒》、《貞觀政要》、《大學衍義》、《性理大全》等。此外還有比較有明代特色的學習內容,那就是《明太祖寶訓》、《昭鑒錄》、《皇明祖訓》、《孝順事實》之類的以德育為主要內容書籍。
等親王到了十歲,就可以冊立為親王世子了。
親王世子冠服:聖節、千秋節並正旦、冬至、進賀表箋及父王生日諸節慶賀,皆服袞冕。洪武二十六年定,袞冕七章,冕三采玉珠,七旒。圭長九寸。青衣三章,織華蟲、火、宗彝。纁裳四章,織藻、粉米、黼、黻。素紗中單,青領襈。革帶,佩白玉,玄組綬。綬紫質,用三采紫、黃、赤織成,間織三白玉環。白襪,赤舄。永樂三年更定,冕冠前後各八旒,每旒五采繅八就,貫三采玉珠八,赤、白、青色相次。玉圭長九寸。青衣三章,火在肩,華蟲、宗彝在兩袖,皆織成。本色領褾襪裾。其纁裳、玉佩、帶、綬之制,俱與親王同,第領織黻文減二。
嘛,這些衣服具體長什麼樣我也不了解,我對服飾基本沒研究,大家感興趣的話自己看看擷芳主人的《Q版大明衣冠圖志》,大概感受一下吧。
然後是冠禮,這也相當於親王的成人禮,一般在十二歲或者十五歲時舉行。儀式非常複雜,複雜的我都懶得翻譯成現代白話文了……
前期三日、各執事官於禮部習儀。至日傳制、遣官持節行禮。前期、儀衛司先設王邸在東序。張帷幄設裀褥於序中。又張帷於序外。儀禮司設掌贊宣敕戒等官序立位於王邸東、稍西向。具九旒冕、翼善冠、絳紗袍等服、併網巾金簪二物、各以箱盛。候持節者至。禮部儀禮司等官啟王出迎門外。贊禮導王行。節入王邸置中庭。樂作。贊王詣香案前、四拜、畢。禮部等官啟就。冠席西南內侍二人夾侍。樂止。引禮引賓贊、以次詣罍洗。樂作。搢笏、盥手。樂止。通贊典儀二人露臺東西向。冠席在東序南、西向。醴席在西、南向。行禮之時。諸執事官陞自東階、稍西向。掌冠者執網巾陞。賓降一等受之、進王席前、稍北面立。祝曰、惟茲吉日。冠以成人。克敦孝友。福祿來臻。畢。供奉官束髮。掌冠跪進網巾。樂作。贊冠者跪正之、興立掌冠後。內侍跪進服訖。樂止。掌冠啟王復坐。執翼善冠陞。賓降二等受之、右手執冠後、左手執冠前、進如前儀。祝曰、冠禮斯舉。寔由成德。敬慎威儀。惟民之則。畢。跪進冠興。樂作。掌冠啟復坐。贊冠進、跪脫翼善冠、興。內使跪脫袍服。執袞冕者陞。賓降三等受之、進如前儀。祝曰、冠至三加。命服用章。敬神事上。永固藩邦。跪進服興。樂作。贊冠跪簪結紘、興、立掌冠後。王興。內侍跪進袞服訖。樂止。禮部官引王降自東階。樂作。由西階陞醴席、南向坐。樂止。引禮引掌冠詣罍洗。樂作。搢笏盥手訖。陞西階。樂止。贊冠者取爵詣司尊所、酌醴授賓、賓跪進席前、北面祝曰、旨酒嘉薦。載芬載芳。受茲景福。百世其昌。畢。王搢圭。受爵。樂奏喜千春之曲。飲訖、奠爵。進饌。饌訖。出圭。樂止。引禮啟王降自西階、詣東序易服訖。請王詣拜位。樂作。引禮引宣敕戒官、至中庭西向立。稱有制。王跪。樂止。宣敕戒曰、孝於君親。友於兄弟。親賢愛民。率由禮義。毋溢毋驕。永保富貴。樂作。俯伏、興、四拜、興。樂止。禮部官啟禮畢。樂作。引王還。樂止。
咱們這位親王世子是十五歲行的冠禮,也不知該說他的運氣是好還是不好,冠禮之後沒多久,他的父親就去世了。親王世子順理成章的成為了下一任親王,從此可以過上(在封國內)有錢任性的生活,但同時這也意味著,原本已經提上日程的婚禮不得不推遲到三年之後了。
那麼,在等待結婚的時間裡,讓我們熟悉熟悉親王府的內部管理部門——王府長史司吧。
王府長史司是正五品衙門,設左右長史各一名,都是正五品。下轄王府典簿廳、典義所、審理所(管理刑獄,監察並糾正王府內部人員過失的)、典膳所(做飯的)、奉祠所(管祭祀的)、典寶所(掌管親王大印和符牌的)、紀善所(管學習的)、良醫所(治病的)、典儀所(管各種儀式的)、工正所(搞工程監理的)、孳牲所(養動物的)等部門。
王府長史司的左右兩位長史,簡直可以算作王府的全能管家,王府內部的行政管理都由他們負責,親王有什麼事要去宗人府備案或是稟報朝廷,都是他們代為上報,親王們如果犯了錯,也都是他們盯著。這些長史們一般都比較嚴格認真,因為一旦親王犯罪獲譴,長史也要負連帶責任。想當初成祖朱棣起兵靖難之際,就是先殺了阻撓他的長史葛誠,然後才衝出燕王府的。
等啊等啊,被長史盯了幾年,現在終於可以結婚了。
雖說是王室,親王的婚禮流程和民間通行的也差不多,也有媒人,甚至女方的回門都一樣,只是規格更高,而且多了一個到宗人府報備的程序。
第一步,納徵。簡單點說就是親王給准王妃娘家下聘禮。
第二步,發冊命使。禮部頒發冊封王妃的節冊。
第三步,冊至妃家。使者把節冊送到准王妃的娘家,娘家人跪接。
第四步,鋪房。准王妃娘家的女眷們,在「親迎」儀式開始之前把各種床上用品,比如床帳被褥什麼的送到王府,和王府人員一起布置好新房的陳設,這叫做鋪房。
第五步,醮戒,親王同志在自己府里醮戒。
第六步,妃家醮戒,准王妃家全家醮戒。
第七步,親迎。親王迎接王妃去啦~~迎到王妃之後,有時候還要到紫禁城裡的奉先殿祭拜祖宗,不過封國太遠的親王可以省略這一步。
第八步,合巹。終於開始鬧洞房(大霧)了!!這一步完成,夫妻關係就算正式確定了。
其日、內官先於王宮設王座於東、西向。設妃座於西、東向。各設拜位於座之南。設酒案於正中稍南。置兩爵兩巹於案上。執事者啟請王具皮弁服訖。贊引導王與妃至宮門。贊引二人導王前陞。二人導妃後陞。贊請就拜位。王與妃各就拜位。贊兩拜。王與妃皆兩拜訖。贊請陞座。王與妃皆陞座。執事者二人舉饌案進於王及妃之前。女官司尊者取金爵酌酒以進。王與妃各受爵飲訖。女官進饌。王與妃皆舉饌訖。女官再以金爵進酒。王與妃皆飲訖。女官進饌。王與妃皆舉饌訖。女官再以巹盞酌酒合和以進。王與妃皆飲訖。又進饌。王與妃皆舉饌。凡三舉酒饌畢。執事者徹饌案。贊王與妃興、就拜位、相向。贊兩拜、禮畢。王從者餕妃之饌。妃從者餕王之饌。
第九步,盥饋。婚禮第三天,洞房之後的休整工作。
第十步,回門。嗯,王妃婚後回娘家啦。回門所帶的禮物大致抄錄如下:
花銀三百兩
雜色紵絲三十二疋
紅綠羅銷金束子九十六箇
北羊四隻
紅綠絹銷金蓋袱四條、紅麻索四條
酒四十瓶
紅綠羅銷金蓋袱四十條
果四合
好啦,當了王,結了婚,這就已經是太平年月宗室成員所能達到的頂點了。未來的日子還長的很,皇上對王室的限制又多,不做點無聊之事,何以遣這有涯之生?
所以,咱們生幾個娃試試?
說到生娃就不得不提慶成王朱奇湞了,這位郡王一生足足生了七十個兒子(另一說為一百人),由於生的太多,兒子之間竟有互不相識的,實在難以想像他們家家宴的場景。
當然,親王同志也不是只有這種無聊的娛樂活動,他也完全可以做一點有意義的工作嘛,在這方面,幾位前輩藩王已經做出了榜樣。
如果你對植物學感興趣,那麼你可以模仿周王朱橚,他寫出了一本《救荒本草》,你就來一本《續救荒本草》,為我國的農業發展作點貢獻。
如果你對數學感興趣,那你就模仿朱載堉,他編訂了十二平均律,把根號二的數值計算到了小數點後好多位,你……人家都研究過了,那你就研究研究別的吧,比如算算根號三?
如果你沒有這種專業知識,那還可以學學寧王朱權啊,他寫了劇本《卓文君私奔相如》,你就寫一個《西施私奔范蠡》,反正都是私奔嘛,也差不了多少。
等到親王的兒女們成人,那還有一番話說,咱們明天繼續吧。
有本書叫《回到明朝當王爺》…題主可拜讀一番,我這有txt,歡迎私信
謝謝題主邀請,其實在明朝當個藩王很簡單,只要別讓上頭覺得有想造反的言行舉止,賣官鬻爵拉幫結派欺男霸女扒灰聚麀的行動也別太出格,也別讓那些言官大臣管家傭人洗衣老媽子們抓得住把柄,基本上能幹任何在當時想得到的事情。每年讓上貢的時候好好按質按量繳納貢品,要求朝見的時候趕快過來,讓述職的時候好好挑著重點說就行了,當然前提是要做好自己在領地的本職工作,否則遲早會出事情,自己來不了就讓兒子來,順便有事情就趕快寫好奏摺表章讓人快馬送來……
在邊疆的藩王比較辛苦,例如朱棣那種,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之外,還要去打一打鬧事的亂民,對抗來襲擾的蒙古人。
另外,爹讓趕快離京就趕快離,別天天盯著我這裡,這個重擔我一個人替你們扛就好,你們不如在各自地盤好好鍛煉身體,然後該吃吃該喝喝該玩玩,我能救你們的次數和能力有限,惹了麻煩能保條命但是貶為庶人出去穿布吃糠很慘的。
明初做藩王,那就是眼饞的金飯碗,但是要是明中明末的藩王,如果你那支分的有點遠,可能就要餓死了。藩王每年的俸祿也是有限的,自己除了生活開銷,還有家裡養著各種丫鬟僕人衛隊,最重要的是:藩王是永遠不能出門的!沒錯,這規矩是朱元璋防止藩王造反定的規矩,此外藩王還禁止擁有私人武裝。這麼一來,有的藩王窮得都要餓死了,都不能出門找塊地去種糧食,因為一出門就代表造反。這也不能怪朱元璋,人家出發點是很好的,讓自己子孫世世代代有飯吃,但是沒考慮到幾十年後老朱家會有多少子孫後代,最後只能餓死在家裡。
立志搞學問、探音律、明藝術的專業技術人員作藩王是非常合適的了。比如周王朱橚、鄭王朱載堉,因為可以脫離生產而專心干自己喜歡乾的事,而且因為自己掌握的資源與眾不同,多半能夠干出點名堂。
如果在政治上有野心的人作藩王,則危險大大的。搞得好的像燕王朱棣那樣,搞不好像漢王朱高煦、寧王朱宸濠那樣,或者很多連想法都來不及付諸實施,就被那些當郡王的弟弟、叔叔們告發然後去鳳陽當庶人。
如果什麼興趣愛好都沒有,只喜歡欺男霸女喝酒打炮,則要看運氣了。運氣好的一輩子無法無天高齡而終,運氣不好的縱慾過度早死或者被人黑掉,比如遼王朱憲櫛,要麼容易被自己府內的郡王們告發廢去王爵。
最重要的一點,明末藩王的結局都很慘。神宗的5個成年兒子,太子朱常洛縱慾過度死了,福王朱常洵被李自成殺了,瑞王朱常浩被張獻忠殺了,惠王朱常潤被清廷殺了,桂王朱常瀛死在路上,神宗的那些孫子們,除了早年病死的,全部都被不同的人殺掉了。
明末的規律是,離皇室血脈越近,藩王下場越慘。。。
別的不清楚,只是知道不能在家升國旗。
。。。。。。。。。。。。。。。。。。。。。。。。。。一直以來,張居正都沒有忘記三十年前,祖父被人整死的那一幕,君子報仇,三十年也不晚。
當時還只是隆慶二年(1568),張居正在內閣里只排第三,不過要對付遼王,那是綽綽有餘。
很快,湖廣巡按御史突然一擁而上,共同彈劾遼王,王爺同志玩了這麼多年,罪狀自然是不難找的,一堆黑材料就這麼報到了皇帝那裡。
皇帝大人雖對藩王一向也不待見,但怎麼說也是自己的兄弟,聽說這人不地道,便派了司法部副部長(刑部侍郎)洪朝選去調查此事。其實說到底,皇帝也不會把遼王怎麼樣,畢竟大家都姓朱,張居正對此也沒有太大指望,教訓他一下,出口惡氣,也就到頭了。
然而他們都高估了一點--遼王的智商。
人還沒到,也沒怎麼著,遼王就急了,在房裡轉了幾百個圈,感覺世界末日就要到了,於是靈機一動,在自己家裡樹了一面旗幟,上書四個大字"訟冤之纛",壯志飄揚,十分拉風。
這四個字的大致意思,是指自己受了冤枉,非常鬱悶,可實際效果卻大不相同,因為遼王同志估計是書讀得太少,他並不清楚,這種行為可以用一個成語描述--揭竿而起,而它只適用於某種目的或場合。
於是他很快迎來了新的客人--五百名全副武裝的士兵,而原先擬定的警告處分,也一下子變成了開除--廢除王位。
以上截自《明朝那些事》
除了自由,什麼都有
就跟金胖子差不多吧。
真的比當皇帝好太多 而且明朝的皇帝除了那個夏洛不明的對自己的親戚都挺好 所以在明朝當藩王在不謀反的前提下 你可以為所欲為 搶個民女 砸個店這些都不是事兒。
所以 偏隅天下一方當一個無憂無慮的王爺 應該會很爽吧。
爽哦
幾個娃都想做世子……世子想做了你……
那幾個土王,從來不給你面子,你經常得求著他們管好自己的子民,別來搗亂……
自己和自己的下屬不能出封地……
北京送過來的那套文武班子,總是盯著你,皇帝經常看你不放心,總想宰了你。
不要碰兵權,碰的幾乎都沒好死
你最好低調些,最好能欺個男霸個女什麼的,搞點不大不小的屎棚子摳自己腦袋上,名聲太高了不好,皇帝老兒一直想宰你呢
兼并些土地,做點生意,多賺錢就好了
好吃的,好穿的,最重要的漂亮的妞不需要戴tt。不用擔心皇帝猜忌挨殺頭,安心選擇一個志趣,好好研究發展,關鍵是沒人敢欺負我。
哪像現在過得就是一個屌絲「皇帝是個什麼官兒,這個官兒我可做得否?」
「我做幾年時,當與汝做」
……
……
……
「來,吾弟當為堯舜」
「堯舜尼瑪幣!!」
認真研究下,除了造反,當文藝青年,打老婆,當惡霸,祈禱皇帝沒兒子自己接班也沒啥事干。
不要趕上明末,李自成張獻忠啥的一刀一個也是蠻酸爽的……
另一個秦城?
我等都沒有資格回答此問題。如果真有人回答,也只是舉例說明朱棣等人是多麼悲催,但這麼回答又答非所問。
高級囚徒的體驗
一座好一點,大一點的監獄。
推薦閱讀:
※為什麼庫圖佐夫可以勸說沙皇放棄莫斯科進而最終擊敗拿破崙,而袁崇煥卻因為把後金軍引到京城而被處死?
※大明王朝1566裡面,嚴黨明知道江山遲早是裕王的卻還跟裕王一黨勢同水火,難道就不知道給自己留條後路嗎?
※張士誠到底是怎麼死的?
※如何看待宋朝「濮議」和明朝「大禮議」,作為相似事件卻有不同結果?
※明史上有些話特別霸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