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人更懼怕嚴寒,而不是酷暑?

在很多成語和詩文中,可以看到,寒冷往往和貧困連在一起,文學描寫也著重於強調寒冬對於人類生存的威脅,中西方都是如此,中國有 寒士 寒舍 貧寒 等詞語 而西方則有賣火柴的小女孩兒等童話故事,總之,一提到寒冬,不管東西方,都是用一個詞:熬過去。

但從現代人的感受去看,其實酷暑和嚴寒一樣難熬,甚至遠甚於嚴寒,在冬天如果沒有暖氣,穿厚點蓋厚點也就過去了,但是在夏天如果沒有空調,則簡直讓人抓狂,總不可能脫光衣服把?並且看古代,感覺夏天會更難熬,因為第一古人穿衣服不可能像如此這麼清涼(尤其是大家閨秀的美眉們不可能再穿裙子絲襪弔帶衫了),其次古代帶來的蚊蠅,或許比冬天更為致命。綜合來看,感覺暑期才更容易引起人的反感和恐懼吧,但為什麼,古人反而那麼害怕嚴寒呢?

能否從氣候演變?人口遷徙?等多個維度揭示一下為何古人比怕熱更怕冷的原因?另外,古代是否比現代更涼爽?


因為「穿厚點」對古人是非常難做到的事啊
現在我們保溫的衣物,棉花要等到元明才普及開來,而且不是一般百姓穿得起的
鵝絨什麼的……中國古代是沒有穿這個的習慣的
古時保暖效果最好的就是皮裘這類皮毛製品,而穿得起這些的人是什麼身份?

不止是衣物,古人冬季室內取暖都非常困難,火塘里一直有火需要很多木材,還要人照看,古代的房屋保暖性能也差

同時古人每天攝入的能量也少,寒冷的冬季也比炎熱的夏天能量消耗大,冬季窮家每天的開銷比夏季多不少,寒門子弟自然更畏懼冬天


因為嚴寒需要額外的食物提供熱量,還需要額外的房屋、衣物和火來取暖,對於古人而言,這種生活成本的代價比較高,倘若這個成本支付不及,就會危及生存;而炎熱則相對容易應付。

從氣溫上講,古代確實比現在冷得多。
《儒林外史》是明朝人寫的,其中有一句:入冬的第一場雪現在還沒有融化……,這句說的是南京的冬天,梅花都要開了的時候,按公曆算,去年十一月份下的第一場雪,到今年一月份還沒化呢。
《揚州慢》是宋朝人寫的,在姜夔的詞里詞外(姜夔喜歡在詞前面寫一段編者按),揚州這地方冬天經常有雪,什麼夜雪初霽啊什麼清角吹寒啊什麼冷月無聲啊。有一次他們幾個文藝青年相約去踏雪寫詩,有個文藝老年也要跟著去(銛朴翁),沒有冬衣,裹著被子大半夜的出去踏雪……這精神,現在的文藝青年哪兒有啊。——跑題了,揚州的雪就這麼大,天就這麼冷。

說到熱呢,蒼蠅蚊子對現在抵抗力嬌氣的人是嚴重的威脅,而在古人那兒,它就是生活常態,根本構不成生存障礙,別說古人了,往前數三十年,農村裡對蒼蠅蚊子都不採取任何處置措施,至多就是為了安睡,點一把艾草熏一下。並且,冬天冷到凍死人的地方,夏天也熱不到哪兒去,夏天熱死人的地方,冬天不至於凍死,極寒極熱很少能出現在同一個地方。


冷本身就會死人,熱並不會。(這裡的冷熱指地球常規狀態下)古人沒那麼矯情,還舒服不舒服,能活著就好,容易死就害怕,這是生物本能————————你說的蚊蟲也是有道理的,但是這並不是熱本身造成的。—————————————————一個古代人在零下10度的環境下真的會死掉的,零下10度就會,連續不斷生火的成本太高了,有人的話也會特別少。但是30度下不是蚊蟲蛇獸的話人們照樣沒事,就是難受罷了。薊州的冬天就會到零下十度,所以漢文化圈到了河北北部基本封頂。大連暖和,所以遼東半島也很早就進入漢文化圈了。更別說吉林黑龍江了。可是熱呢?你就是到了赤道,也沒啥,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亞馬遜熱帶雨林的哥們兒們呼嘯山林,玩得歡著呢。


熱可以脫,零成本。冷就不一定有衣服穿了。。


大膽猜測題主出生於1985年之後,也就是年齡不到30歲。
85年是一個神奇的年份,85後絕大多數無法真正理解飢餓和匱乏是什麼。這不是批評他們『何不食肉糜』,而是赤裸裸的嫉妒,沒有那種體驗是人類文明史上少有的福氣。
我國自漢代人口達到約五六千萬之後,直至明代人口始終波動於一千萬至六千萬之間,社會秩序崩潰與人口增長後口糧不足直接相關,可以認為六千萬就是玉米、土豆傳入之前中華文明所能承受的人口極限。在這種長期口糧不足的情況下,食用油和肉類都是奢侈的事,所以匱乏是全方位的,不僅是碳水化合物攝入不足,還缺少高能量物質脂肪、肌肉構成成分蛋白質和代謝調節物質肉鹼,於是機體代謝燃料不足、代謝率低,產熱就會減少。戒葷的僧人普遍飯量很大,易於發胖,能夠很好地說明油和肉對機體代謝的影響。
在小農經濟中勞動者通常是自己勞動或者是小規模協作,而不是工業時代的社會大協作,工作時間與工業時代相比有彈性得多,所以古人可以利用夏休的方式應對酷暑,直到九十年代廣東很多地方農民還習慣於夏季晨昏耕作而白天休息(此後農活減少了),而北方乾熱相對南方容易承受,或者說氣溫相近時體感溫度更低。


題主問的是:

可以看到,寒冷往往和貧困連在一起,文學描寫也著重於強調寒冬對於人類生存的威脅,中西方都是如此,中國有 寒士 寒舍 貧寒 等詞語 而西方則有賣火柴的小女孩兒等童話故事

因為科技水平問題,古代南方炎熱、蚊蟲、疾疫近乎無差別傷害,跟貧富無關。郭嘉好歹也是青史留名的高級幹部,一樣「常言『吾往南方,則不生還』」。劉禹錫感嘆「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然而他在巴山楚水做的是刺史,韓愈感嘆「好收吾骨瘴江邊」,也是去做刺史。刺史在當地,妥妥的特權階級,跟窮顯然沒什麼關係。

而就像題主說的那樣,

在冬天如果沒有暖氣,穿厚點蓋厚點也就過去了

顯然,只要有錢有權,不管是火爐還是厚衣服都不是什麼大問題。

這樣看來,寒冷,是窮人才有的煩惱,而炎熱,是所有人的煩惱,所以才有「寒冷往往和貧困連在一起」。


樓上說的多,其實最根本的都沒說到。
因為農業需求啊,再炎熱的天氣農作物(食物)都不會有大面積的減產,一旦寒冷,就沒吃的了。


真心的,千萬不要覺得能穿暖是個理所當然的事情


當時首先想到這個,另外提點我的看法,拋磚引玉。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

第一,你有多久沒見過大雪深數尺了?我記得小學的時候有次下大雪下了三天,家裡沒東西吃要出去買速食麵,所有的一樓都被埋了一半。我媽說她小時候經常見這樣的雪。但我就見過一次。
第二,實用的陸地棉什麼時候傳入中原我大致引用一下百度的結果。
9世紀著名的阿拉伯旅行家蘇萊曼在其《蘇萊曼遊記》中記述,在今北京地區所見到的棉花,還是在花園裡被作為"花"來觀賞的。《梁書·高昌傳》記載:其地有"草,實如繭,繭中絲如細纊,名為白疊子。"由此可見,現今紡織工業的重要原料棉花,最初是被人當作花、草一類的東西看待的。
而 歷史文獻和出土文物證明,中國邊疆地區各族人民對棉花的種植和利用遠比中原早,直到漢代,中原地區的棉紡織品還比較稀奇珍貴。唐宋時期,棉花開始向中原移植。目前中原地區所見到的最早的棉紡織品遺物,是在一座南宋古墓中發現的一條棉線毯。也就是從這時期起,棉布逐漸替代絲綢,成為我國人民主要的服飾材料。
第三,就是你杜甫那麼忙,還是要住茅屋。茅屋和你現在的隔熱磚,混凝土保暖性質會是一樣么?
第四,屋子不保暖就要生火,在沒有暖氣和空調的漫長歲月里,人們死於失火和煤氣中毒的有多少我都不想提。
美里姐說:空調是人類智慧的最高結晶。所言不虛。
第五,寒冬臘月,出門要被凍死,但是如果家裡沒有糧食就要被餓死。倘若家裡沒有餘糧,或是災年……人間地獄……我記得在我小學甚至初中的時候,還要屯大白菜,齊腰深的白菜堆,就是為了過冬。有時候到了快開春的時候白菜爛了,但是也沒有別的吃,只好扣掉爛的,吃剩下的。
隨口說一句,倒不是針對題主,現在人們真的是生活小康了,但是人真的是太健忘了啊…都不用一百年,五十年前你的爺爺奶奶,就是過得這樣的冬天。……雖然他們有棉襖……當然也更可能沒有。
暫時就想到這麼多。


怕熱,你身上可以一絲不掛。
怕冷,你想加個棉背心,奈何家窮,買不起。


你一定在逗我,天冷就需要消耗更多的熱量維持體溫,但同時,食物來源縮減了。你說難過不難過。


古代沒有現代這麼熱。因為現代都是水泥路面,而且城市中有熱島效應。


冷,就要多吃東西,但是古代食物不多,秋天收的糧食,還沒開春就吃完了。百姓基本就在溫飽或溫飽以下。於是有了一個成語叫饑寒交迫。
大冬天吃不飽又沒錢買棉衣,真的會凍死人的啊!真的會凍死人的啊!真的會凍死人的啊!但是很少有人被熱死。
古人要求不高,能活著就成,所以他們不怕熱,因為熱不死人。


為什麼我想到了駱駝祥子……

答:因為我們在溫帶,中國古代發展的重心在北方。
另:古人不怕熱,更怕旱啊-


凍死的多了 當然就怕嚴寒了


我小時候不怕熱,就怕冷。

有一種冷,是你媽說多冷就多冷。然後我鼻涕莎莎的裹得跟個粽子一般,表哥的姐姐的穿剩的衣服都在身上


那時候沒有這麼做工精細的羽絨服,大棉襖,北極絨,天鵝絨,水鳥被,雕絨,,,但是天熱脫了就完事了,怕毛啊


多讀書,多了解民情。不要沒事就想著整些高大上的言論。你說的就是主要原因。有人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多爽。有人,布衾似鐵冷難眠。我來武漢第一年,學校沒暖氣,我也沒花30塊錢買電扇。我好好的活下來了,我要是冬天不花幾百塊置辦被子,現在大家就看不到我了。你看這個對比夠明顯么? 題主的問題給了我一個很好的警示。相應時代生活的常識,應該是我們談論歷史的時候首先要掌握的。


【寒】門子弟


技術限制,古代沒有輕便的保溫材料以及暖氣。
到了清朝格格阿哥還常常死於煙毒也就是一氧化碳中毒


熱了可以光腚到處跑~
然後被人一棒子放倒帶回家成親了 = =


凍死和熱死都可以歸結到體溫的異常變化上
要想體溫上升,理想狀態下至少環境溫度要高過體溫,那麼一年只有短短一個月多時間滿足要求,而且同時人體還在不斷散熱
凍死的話,理論上只要體溫降低10-15°,所以古人不僅有長達半年以上的機會窗口,而且減少食物攝入,再加上人體本身散熱,凍死幾率明顯要大得多


別說古代了,現在人們也更怕冷啊!冬季很多工地都會停工,穿厚點兒根本不好使。


推薦閱讀:

如何理解朱元璋殺小夥伴?
如果知乎放到中國古代會被問什麼問題?
古代有哪些詞特別污但是很文藝?
如果古代人也見面就玩手機,那歷史會如何發展?
在《二桃殺三士》這個典故中,晏嬰為什麼要用二個桃子?一個不行嗎??

TAG:歷史 | 生活 | 氣候 | 古人 | 古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