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國是村戰】這個概念,到底指的是戰爭人數規模少,還是國土疆域面積小?

好像這個定義本身就是不清楚的,都得不到統一。誰能說說清楚啊


能弄清楚的就是這貼即將又成為引戰釣魚貼,嘎嘎


別說中國近現代土客那種大規模械鬥了。90年代初張家口壩上地區和接壤的內蒙因為土地組織的械鬥雙方各有上千的馬隊參加。


我們這一代大學生中間流傳過這樣的段子:大學新生相處頭一個月,所有人都覺得對方不愛乾淨,更精確的說,不洗澡。為什麼呢?因為南方人看來,秋老虎的季節里,北方同學居然兩三天都不沖一下,簡直不可理喻;北方人看來,南方人自己沖一衝就算洗澡,從來不去澡堂子搓泥,簡直不可理喻。

這個段子講述了一個淺顯而深刻的道理,當你把自己的經驗套在另一個生活背景成長起來的人身上時,你很容易覺得他的生活是荒謬可笑的。

中國人覺得「日本戰國是村長打架」,實際上就是因為以中國歷史的模版來看,日本戰國歷史確實更接近於村戰。和題主說的兩個原因沒什麼關係,真正讓日本戰國得名「村長械鬥」的,是這幾個因素:

第一,中國人理解的戰爭,是終極政治手段,終極!在戰爭之前,是貿易戰,是使臣的嘴炮,是諸侯會盟。戰車一旦開動,就是血流漂杵伏屍百萬。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這才是戰爭。

與中國相比,日本戰國時期相當多的戰鬥沒有這麼殘酷的目的,武士階層的戰鬥很多情況下只是政治手段「之一」而非「最後方案」,幾十個武士帶著上百個看熱鬧的農民咋咋呼呼打一架,倒了一兩個剩下的坐下來喝茶,喝完茶該幹嘛幹嘛。在中國人看來,這就叫如同兒戲,這就叫村民械鬥,最多也不過是幫派鬥毆,上不得檯面。在南方某些地方,就算是為了划龍舟打起來都比這種小規模場面動靜大。

第二,在日本絕大部分地區,兵農分離的概念,直到戰國末期的信長時代才逐漸完善,而中國在春秋戰國時期就開始向職業兵制度發展。即使在人力嚴重不足的戰亂年代,也是讓士兵空閑時去種田的屯田制,依然非常強調對士兵組織能力。就算中國要攤派壯丁,也要統一管理初步訓練了才拉上戰場。

反觀日本,大名要出兵,召集手下一幫小領主,小領主每人再拉來幾十個沒怎麼訓練的農民,還沒有統一訓練,沒有統一陣形,在中國人看來這根本不能叫軍隊。後來,這種規模的部隊有個近代化的稱呼,團練武裝,或曰「練勇」,也就是地方上訓練的民兵。

第三,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中國的戰爭理論很早就發展到了相當成熟的高度。戰爭是國家機器的比拼,後勤則是比拼的重點。沒有後勤的軍隊,中國史書上一律稱之為「寇」「賊」,很少視為堂堂正正的軍隊。

日本因為國土面積狹小,臨近大名的戰鬥經常是自帶乾糧,或者是由徵召的小領主自己組織糧餉,這又是一個和中國的村民械鬥更加相似的特點,大家自帶口糧出去打一架,打贏了全村人吃頓好的,沒佔到便宜回家各吃各的,連「當兵吃糧」的概念都不完善,中國人當然不覺得這群人是兵。

我知道很多對日本戰國歷史花過時間的人會苦口婆心的一次又一次科普,日本戰國真的不是村戰,正如鯨魚不是魚,鬣狗不是狗,高曉松不是學者,Scootaloo不會飛一樣,是無可爭議的科學事實,但是這對普通人來說有什麼意義呢?我們這種普通人感興趣的是尋找「共性」。從中國人熟悉的角度看過去,日本戰國,同中國歷史上的村戰相似點更多,這就夠了。以中國業餘文史討論者的視角看來,國戰----------諸侯爭霸---日本戰國(絕大部分)-團練斗土匪--村長聚眾鬥毆,這就是「中國人眼中的日本戰國」坐標圖。

至於為什麼中國人會這麼想……嗯……日本人自己做的文化輸出,問他們咯。


釣魚現場


這句話,本身是一個不了解日本史業餘歷史愛好者在一本明史作品中的調侃之言。

我是不太清楚,這種小說家言究竟有怎樣的歷史價值和嚴謹性,居然還有人要求大家給出一個統一標準來。

不出所料,下面回復里,完全不懂的佔大多數,半懂不懂和不懂裝懂的得贊最高。

建議大家明白該問題的魚塘性質後就離開這個問題,不然遲早被高贊里的臆測和過期乾貨毒害到。


村不村的得先有個標準。還有比較的對象。
例如比人數?那就別比了,清代村民械鬥都幾十萬了……
至少搞清楚裝備水準,是正規兵還是農民上陣,軍制,戰役烈度,持續時間等等。
假如只是少數核心士兵帶一票地主領主手下的農民,打了半天還能趕回家吃晚飯的那種規模的戰役,即使人數上萬…我覺得還真是挺村的。


個人認為日本戰國之所以被稱為村站主要是以下3個原因:

1.戰國前中期的權利分散導致的合戰人數過少。戰國前期各種小大名,各種獨立勢力林立,導致了人口的和兵力的分散,所以經常日本前期2個大名之間的戰鬥涉及兵力甚至無法超過1000人;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在人口和土地的逐漸兼并後,大名之間的戰鬥涉及兵力已經過萬乃至數萬(長蓧之戰5.3W人),而最後的關原之戰人數總和也達到了20W以上,以日本當時的土地面積(大約3個浙江省)來說,人數已經不算少了。

2.戰國中前期的兵員素質過低。在戰國早期乃至中後期都有大量的農兵出現,這種農兵自帶裝備,毫無訓練,毫無士氣,毫無秩序除了一擁而上還是一擁而上,導致了日本戰國在15-17世紀依然保持著斗將的傳統作戰方式,畢竟在大家都是農兵的情況下,英勇的武將帶來的士氣加值和突擊加值都是無與倫比的。那時候日本部隊的主要構成就是武士(小隊長)+農兵,一般都是XXX隊,XXX備,XXX幡。統帥直領武士,武士直管農兵隊,統帥和武士之間靠傳令兵(就是背靠旗子的那種小兵)來溝通。直到猴子提出了農兵分離之後,信長靠著職業士兵的優勢打的農兵屁滾尿流,職業士兵的概念才擴散開來。再說說裝備問題,日本早期的農兵是沒有任何防具的,一般都是布衣出陣,到後期大名互相兼并之後才出現了陣笠,草鞋等裝備,西國蝙蝠也被逼出了一領足具這種制度,只有魔王這種佔據了富足和繁榮地區的大名才能具甲具兵。因此在大多數人看來這種單兵和軍隊素質連2000年前的三國都比不上,所以他們覺得是小打小鬧也不足為奇。

3.戰國特有的戰爭現象。日本戰國有個很特殊的現象,那就擊潰戰大於殲滅戰,這是由於日本戰國特有的社會情況導致的。農兵為主的戰鬥一旦士氣低落就會發生崩潰或者大撤退,他們並沒有類似於中國古代的軍法,逃跑了也不會有人專門去懲罰他們,畢竟不管哪個大名老爺贏了都需要他們去種地,逃不掉就投降,反正了不起被賣掉,也不會被處死。這就導致了日本戰國經常會出現雙方几萬人混戰,戰死幾十人的鬧劇,這也是很多人覺得日本戰國是村站的原因之一。


其實我覺得當年明月說日本大名是縣長之間的械鬥肯定是帶著自己主觀的民族主義情緒的

只提一個簡單問題,倭寇的來源是日本武士吧,為啥抗擊倭寇這麼難?為啥在抗擊倭寇的過程中能湧現出戚繼光這樣的名將?你覺得要是戚繼光就是帶正規軍收拾收拾村民能成長為一代名將?

還有,古代戰場其實很難有超過十多萬人的戰鬥(當然我猜這個觀點是有爭議的,可以看這裡白起真的坑殺了四十萬趙卒嗎? - 知乎),但是如果翻看戰爭史,會發現其實百萬幾十萬這樣在比較早的朝代經常出現,到了明清這種規模的軍事動員反而沒有了,一種情況上是中國的動員能力越來越差,另一種情況么…… 另外幾十萬大軍的後勤保障也是巨大的挑戰,即使到了解放戰爭時期,以我共超強的組織能力,也還要組織幾十萬支前大軍,放在古代組織如此數量的人力進行後勤應該是不可能的。

另外還有人提到日本戰國多是潰敗戰多餘殲滅戰,然而不光日本,世界上包括中國很多的戰事都是這樣的。這主要是軍隊組織程度決定的。要是玩過歐陸風雲的同學都知道,部隊最重要的就是士氣和組織度,遊戲里很少出現一次就全軍覆沒的戰事,大多是士氣降到0崩盤。而且組織規模越大越容易崩盤,因為傳遞信息不暢很容易出現混亂。

再回來看日本戰國時期戰鬥的規模,幾次大的戰役動員的兵力如果屬實,並不比同時期天朝差太多,而且在直接跟明軍的戰鬥中雖然處於下風,但是也沒有被碾殺


桶間峽之戰,今川義元攻打織田信長。
多大規模?
今川的遠江軍二萬五
織田的尾張軍三千
這叫村長打架?一萬人以上都漫山遍野了好么!
更不用說文祿慶長之役日軍都是十來萬的規模了。。。。。


我就奇了怪了,本來就是一句玩笑話,這樣的時候會心一笑也就過去了。難道還能當真不成,難道別人說一句腦殘你就去做腦科檢查不成?
關原之戰參戰超人員過十萬,你能給我找到一個村戰規模十萬么?
典型的看熱鬧不嫌事大。


說日本戰國是村戰的可不是中國人,當年明月說日本戰國是縣斗已經是中國人里最刻薄的了。真正說日本戰國是村戰的是西方傳教士,他們充分發揮了西方男性尖酸刻薄的嘴皮子功夫,說日本戰國是「一個一米五的武士帶著一群一米四的農民械鬥」。


什麼是戰爭什麼是村戰,亦或是所謂械鬥,這幾個詞語怎麼套都能區分出來日戰史哪些戰役是械鬥哪些戰役是戰爭,但最關鍵的一點是很多人認為「和中國比起來就好像械鬥/村戰一樣」,雖然我是不知道他們怎麼比的。


指的是組織結構。

同時期的中國,有多少部隊,都是皇帝老兒自家的,理論上來講,除了某些時候、某些藩王會有衛隊以外,所有軍隊都只服從中央的命令。

而日本並非如此,豐臣秀吉打朝鮮的十四萬人,天知道是多少個大大小小的大名湊出來的,說是村長爭霸有點過了,但平均下來,每個大名也最多就是個縣長級的人物,姑且算是「縣戰」吧。


  • 這個概念就是鄙視鏈概念,意思是他皇是村級別的鄙視鏈下游

  • 對漢民族主義者,這理所當然;對shuoism高層次人士,村德性高於帝國,趙四劉能打群架是shuo帝家鄉高檔武德,一切理所當然

  • 只有散沙偽士大夫喜歡就這事做學術農民工掉書袋滿嘴戰國史,精神裡面接受了帝國高於村的潛在前提,其德性匹配洪水

資源太少了!
打戰是什麼?打戰就是燒錢,燒資源,大量勞動力不事生產,大量人口死亡,貿易破壞經濟崩潰……如果沒有一定的體量來做戰爭的緩衝戰爭根本沒可能持續。而日本是出了名的沒資源,在各種資源匱乏的情況下,根本沒有能力撐起一場大規模的長期戰爭。實際上即使以古中國的體量,三千年的歷史上也要休養生息幾百年才能發動一場像樣的戰爭,何況是日本呢?
你看到的只是十幾萬人的衝殺,卻忽略了背後幾百上千萬人的犧牲,所以說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沒有戰爭才是最好的,戰爭不是用來攀比的工具。


和印度的戰爭比,中國古代的戰爭連村戰都不夠格啊,充其量家庭暴力,滿打滿算就是個鄰里矛盾。人家一場戰鬥出兵好幾億億,死傷都是千萬上億的,分分鐘秒你華夏全國人口好不好


「村站」指的是國土面積小,戰爭烈度低。

日本依舊是貴族封建制,大名把領土人口封賞給臣下,臣下跟隨打仗。

參戰人數看起來貌似不少,但是考慮到後勤,基本都是在縣和村門口打仗,大點就是出市打仗,出省就非常稀罕了。

戰爭烈度低,傷亡率低,死的基本是武士上層,農民一鬨而散,所以日本戰國打了幾百年,各大貴族武士保存實力發展,人口反而增加一半多,到1200萬。

戰國末期奠定德川幕府的關原合戰,參戰總兵力16萬,鏖戰三個月,傷亡三千,大約大部分人在打醬油。

-------------------------------------------------------

對比同時期明清拉鋸戰爭。東北人口銳減,遼東數百萬漢民死傷逃亡,清軍兩次入關劫掠到山東,北方人口大量損失。

【薩爾滸之戰】

明軍,從全國各地調兵。

宣府、大同、山西三鎮發精騎約三萬;

延綏鎮、寧夏鎮、甘肅鎮、固原鎮四處,發兵共約兩萬五千人;

四川、廣東、山東、陝西、北直隸、南直隸,發兵共約兩萬人;

浙軍步兵四千;

永順、保靖、石州各處土司兵,河東西土兵,數量各二三千不等,共約七千人;

明軍總數約八萬六千人。

海西女真葉赫部一萬人,朝鮮軍一萬三千人,

總計十一萬多。

跨越是數千里調兵,這路上人吃馬嚼的後勤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如果僅僅在家門口打仗,明軍一百二十多萬衛所軍差不多都能露個臉。

---------------------------------------------------

換到萬曆朝鮮戰爭,日本集合20萬侵朝,難得出省打仗了。

第一戰爭,李如松帶明軍出兵最多不過4萬人,好處是不用分兵鎮守後方,但糧食也得自帶,朝鮮拿不出這麼多糧食供養。

戰國是李如松推平壤,鏖戰碧蹄館,計毀糧倉,收漢城,日本縮到南方沿海修城堅守,從此再也摸不到漢城,和明軍在朝鮮南方沿海扯皮拉鋸。

中間和談休戰三年多,明軍僅留三千人。

第二戰爭,明軍出兵總數才增加到高峰時期7萬多人。

朝鮮軍除了李舜臣的水軍外,其他只能打個醬油,義軍都比朝軍戰鬥力強。

明軍是在以少打多,日本始終在野戰中無法佔優,多是依靠城堡來堅守消耗。

最終不得不戰敗撤軍。

總而言之,日軍士兵勇敢士氣不錯,但日本戰爭藝術在島上還不錯,放到大陸戰爭就不行了,

大炮沒有,火繩槍還不錯,但衝擊騎兵不行,步兵陣型也無法對抗騎兵,明軍騎兵敢直接沖陣

「明軍仗其四蹄踐踏我陣」。碧蹄館,2萬日軍V5千明軍,還讓李如松斬首數百跑了。

總得戰損比,日軍是明軍2.5倍以上。

----------------------------------------------------

至於說萬曆朝鮮戰爭靡費數百萬,造成明朝衰亡就誇大了。

明清拉鋸戰爭,從薩爾滸10萬明軍被滅,松錦之戰13萬明軍主力被滅,到吳三桂帶十萬明軍開關投降。先後持續20多年。耗費6000萬兩,平均一年二三百萬兩,戰爭涉及數省之地,牽扯人口數千萬,加上內部李自成張獻忠,遍及中原,湖北四川,人口近億。

萬曆朝鮮戰爭前後七年,中間停戰三年,就實在不算什麼了,仗都是在朝鮮打得,對本國生產基本沒有影響,死的也是募兵,花得是銀子。


專業訓練不足的人往往喜歡拿自己理解範圍內的事物來解釋一個陌生的新的概念,然後得意洋洋地得出結論:不過如此嘛!


上月城主赤松政范是有思慮具有名將風範的城主、在自然幽靜的環境中養育出的性格,希望在戰國的暴風雨、驚濤駭浪中尋求成功。但是、無法抵抗的命運之輪已向他碾壓過來,昨天看起來還遠在天邊的信長的魔爪已經伸到了他的面前。政范接受了秀吉發來的最後通牒、一族郎從七千人的命運全部賭在了倒向兩大強勢力中的哪一方的問題上。 秀吉軍在高倉山攻撃的同時,於十一月二十七日夜,由黒田孝高的先頭部隊--山中鹿之介?立原久綱部,向赤松政范的本陣所在上月城發動攻擊。 秀吉軍趁夜越過太平山麓的湍急的熊見川--佐用川,在山下放火,發動對上月城各支城--幕山平尾的福岡城、本郷的廣岡城、皆田的榎城的攻略,二十八日完成對上月城本城的包圍、並且成功佔領了水源。 在這種急迫的情勢下,政范向備前岡山城的宇喜多直家請求救援。直家以弟弟--政范的妹婿掃部介廣維為總大將,家老長船久右衛門、岡剛介領兵三千前去救援。宇喜多方面的援軍分三路趕到上月城,三十日的正午在下秋裡布陣。秀吉的部隊一部分在上月城警戒,主力向宇喜多勢發起攻撃,黒田孝高作為第一陣在正面,堀尾吉晴、宮田喜八郎作為第二陣從側面攻擊,宇喜多勢也兵分兩路分頭奮戰,結果喜八郎討死,吉晴陷入敵陣苦戰。 之後,秀吉的旗本出動,發動猛烈的攻撃,両軍激戰八次,戰事直到日落才漸漸終止、宇喜多廣維趁夜間進入上月城,當時宇喜多方的西國名將明石三郎右衛門、弟弟甚左衛門等討死,秀吉方獲得首級六百一十九枚。 秀吉方擊退宇喜多援軍之後、展開對本城的攻略,被佔領水源的城中,仍然堅持作戰。在降伏的要求被拒絕之後,秀吉軍的総攻撃開始了。 城兵在各個戰場以必死的決心進行防守戰,名將陸續討死。然而秀吉方付出的代價也遠在城兵之上。毛利?宇喜多的援軍無法到達,落城的時刻步步逼近。十二月二日夜,赤松方殘餘的總兵力以"玉碎"的方式向秀吉的山脅本陣發動夜襲,山脅的山河都染滿了城兵的血,最終全滅。三日早上,敗戰的消息傳來,城主政范冷靜地接受了事實,與剩下的一族宗徒在大廣間聚集,進行了最後的宴席,之後將妻子刺死,與一族家臣一起切腹自刃。 與政范一起殉死的將士有:高島右馬介正澄、早瀬帯刀正義、宇喜多掃部介廣維、國府寺入道、中村伊勢入道等。城落,千千萬萬的生命崩潰了。 秀吉軍突入城內,爭相割取殘兵的首級。城中的婦女、嬰兒都被抓。播磨、備前、美作三國的國境內,婦孺幾乎無一倖免。至此,佐用氏滅亡。

乍看,上月城主赤松政范有七千兵?或者至少七千壯丁?城中貌似有萬人?

上月城攻陷後,秀吉命令山中鹿之介以五百兵守備。鹿之介親自上京迎接在京都居住的主君尼子勝久。此時留守中的宇喜多直家命令家臣真壁彥九郎奪回上月城。鹿介與勝久急忙回到上月城,與彥九郎交戰,彥九郎戰敗逃走。

所以其實上月城赤松政范就不超過一千兵,因為另一段記載:

這時被毛利打敗的尼子勝久投靠了織田信長,並歸入秀吉軍。勝久向秀吉借得2000人攻落上月城,並負責駐守上月城。逃回備前岡山城的彥九郎之弟真壁次郎四郎向直家請命,率3000人攻打上月城。次郎四郎在出發前已有必死的決心,與妻子訣別。天正6年(1578年)正月,次郎四郎隊從岡山城出發。次日,於上月城の手前布陣,準備天亮後攻城。不料遭尼子家臣山中鹿之介夜襲,戰死。

攻城超過守城四倍就可以攻陷,進攻部隊一次800+2000、一次3000,可以看出上月城就不是一個駐軍千人以上的城堡,不然一個巨大城堡只駐軍預設量的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的話,其實是更不利於駐守的

直家再次親率大軍出陣,勝久捨棄了上月城逃往攝津。直家留下上月十郎守城。秀吉親自領兵20000人再次攻落上月城,上月十郎切腹。尼子勝久為雪前恥向秀吉請命,再次入上月城負責防守。

以及:

之後,直家再次率領大軍攻擊上月城,鹿介與尼子勢從城中逃出。 直家方命令上月十郎景貞死守。 秀吉方再度高倉山城進入,天正六年三月上旬,第二次上月城合戰開始。城再次陷落,景貞討死。秀吉本來準備將上月城放棄,但鹿之介強烈要求保留。秀吉考慮到上月城是重要的戰略要地,對毛利方也同樣重要,不能讓對方得到,不如廢城。 但是、執著地保持著尼子氏再興的念頭的鹿之介終於還是說服秀吉保留上月城,但是尼子守備軍只有本部800人。 上月城是播磨,備前,美作三國國境上的戰略要地,要征服中國地區,上月城是必爭之地。所以,第二年,毛利家的毛利輝元親自率領35000人出兵,會合小早川隆景和吉川元春,加上毛利家麾下的宇喜多忠家和村上水軍,總數達6萬餘人,從海路兩方面直撲上月城。毛利家只有一個信念,徹底消滅尼子。羽柴秀吉一開始也引兵援救上月城,不過因為兵力不足,還要分出兵力來對付反叛的三木城主別所長治,所以他一直在考慮對決之策。毛利軍到達上月城以後,就著手深挖壕溝,加以柵欄,斷水斷糧,每日以法螺聲和太鼓聲威嚇城中,尼子家的守備軍隊很快士氣低落,成為「砧板上的魚肉」。此時織田信長為防備上杉謙信的南下,同時圍攻石山本願寺,決定撤回在播磨的軍隊。信長是個實用主義者,他對尼子家的復興沒有任何興趣。但是羽柴秀吉在撤退過程中被毛利軍發覺,遭到追擊,損失慘重。織田家的撤出使上月城成為一座孤城,,自刃身亡。尼子主從在長達70日的籠城後投降,尼子勝久、尼子氏久、尼子通久、和勝久的嫡男尼子豐若丸等人自刃,家臣神西元通戰死,秋上久家投降,山中幸盛(鹿介)被俘,在備中國遭到殺害,立原久綱逃脫毛利囚禁後去了京都,尼子氏再興也就此夢碎。

一個赤松家主城也不過近千人,支城則更少,一家的總兵力也不過三千,像赤松家這樣的大勢力,日本也不過百餘個,而這已經是戰國中晚期了 當然,如果把赤松算成是宇喜多直家的屬下,整個戰爭的規模也就上去了


這東西也能激烈地爭論起來 。。。
看來努力的人真沒那麼多 我努力努力 還是有機會


推薦閱讀:

朝鮮壬辰戰爭是否改變了明,朝鮮,滿洲,日本等三國國運的大戰?碧蹄館之戰對後來滿洲崛起有沒有重大因素?

TAG:明朝那些事兒書籍 | 日本歷史 | 日本戰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