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特別不開朗怎麼開導?

初一的男孩子,性格特別內向,我也說不清是不是內向的性格。反正大家都覺得他完全就沒有小孩子的性格,說話做事都像大人(就是突然說的一句話就特別像大人之類的)。

我以為男孩子在這個年齡還會看一些打打殺殺之類的電視劇的,但是我們一起看電視,如果把遙控器給他,叫他自己選自己喜歡的電視,他都會直接看紀錄片頻道。
吃飯的時候,別人問他一句他答一句,有時候就直接不回答,從來沒有多的一句話。

前段時間一家人陪他去遊樂場玩,我們都叫他開心一點,多笑一笑。小孩子玩那些不是都挺開心的么?但是他還是不笑,合照也不笑。我跟他相處近十天沒見過他笑過,跟我和跟長輩說話的感覺就是不帶任何感情,一字一句機械地從嘴裡蹦出來。

長輩覺得這孩子就好像對世界上的所有事物不感興趣,對生活失望了的樣子。長輩們也很早就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一直就跟孩子講道理,說見人就要打招呼,別悶著不說話之類的。但是從來沒見過他有所改變,長輩們特別擔心,外婆和我媽都為此哭了好多次,其實不僅僅是他性格不開朗,更多的是小孩子總說一些寒心的話讓養育他這麼多年的奶奶(就是我外婆)傷心,完全感受不到他一絲一點的感恩之心。

這孩子是留守兒童,父母都不在身邊,從小就由爺爺奶奶帶在身邊,又因為小時候身體不好,所以更是被溺愛到不行。

大致情況就是以上這些,我就是想讓他多跟人說說話,多笑一笑。


謝邀。手機簡答。已經有很多好答案了,尤其是關於小孩本身的。我就補充強調一條,與其想著怎麼「開導」小孩,不如多想想家長們能怎樣改變自己。與其在小孩身上找原因,不如在家長身上找原因。改變小孩,你開導他幾句話,讓他一周一小時心理諮詢,那每周其他的167小時怎麼辦呢?生活環境中導致小孩不開朗、性情冰冷的原因還是存在,這樣的改變的效果能有多少、又能多持久呢?

有些家長會有這種態度:我小孩有這個問題,你去治(fix),過一個小時我來領小孩。換句話說,問題都在於小孩,他們自己什麼都不用改變。題目中的小孩是不是真的有問題,這個不通過assessment沒法知道。但小孩即使真的有問題,也很難通過只「開導」小孩來解決。

我個人在和兒童、青少年的工作中,只要條件允許,都會花相當的時間assess小孩的家庭和學校環境,通過心理教育(psycho-education),育兒教育(parenting)等方法改變家長的態度和行為,從而改變小孩的生活環境。與此同時,再針對小孩本身做工作。如果能得到學校老師的理解和支持,那麼效果更加理想。


如果孩子沒有什麼嚴重的心理疾病,請停止施加這種無形的壓力吧。

如果把你每天關在屋子裡,只給你書和紀錄片,讓你呆上三天怎麼樣?相信我,大多數人(不是指知乎上的大多數人)連半天都受不了。而你要安靜孩子多說話的要求,每提一次,形成的壓力是差不多的——被強迫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而在他眼裡安靜地呆著是一件簡單又歡喜的事情。)

很難想像吧。

父母小時候那個年代,沒有電視節目,沒有網路,最關鍵的是,意識形態完全不同:大多數人生活拮据,生活的目標是溫飽,活蹦亂跳就證明著你還健康,這是老人們唯一的希望。如果你很有出息,那是祖上積了八輩子的德。

時代不一樣了。孩子們早早有了自己的世界,實際上從 80 後這一代就開始,尤其在城市,不再過度擔心溫飽,有更多的機會去閱讀,去學習,去開墾。孩子們的性格也更鮮明和多樣化了。

請不要把孩子硬塞進長輩心中的模板。在孩子還不記事兒的時候,性格就悄悄形成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有時候鮮明地猶如天意,請引導他,而不是糾正他。

請允許他們有自己的性格。你的包容能成就他的未來。


我就是這樣的小孩。
你不能用自己的偏見要求別人。孩子該看動作片而不是紀錄片,去遊樂場就該開心地笑,沉默不語就是沒有感恩的心。
樓主看過《李爾王》嗎?
才注意到,初一啊,不小了。說說我初一都幹了什麼吧。那時候特別愛看書,媽媽也是,她看過什麼書就扔給我,比如《挪威的森林》,那時候覺得尺度就很大了,不過看完後緩慢傷悲的情緒還是縈繞了我好久。
初一的時候老師讓看品三國,那時候自己讀完了《三國志》。讀過《活著》之後,久久不能入睡。開始迷戀安妮寶貝,看她的故事直到胸口疼痛。初一的時候,男生開始看大量的二戰紀錄片,已經有腐女在YY東方神起的各種CP了。這都是初一可以經歷的人生體驗,去遊樂場什麼的,真的有些幼稚了。
這不是早熟了。
我從小也跟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也常被指責沒有感恩之心。到現在我也不知道那是什麼。
我知道他們對我好,我很感動,我很喜歡他們,不希望他們老去離開我。但要我整天說出口,「爺爺奶奶,你們這麼累,辛苦了」「爺爺奶奶,我以後掙錢了給你們花。」……這不可能。
我不喜歡說沒用的話,不喜歡做沒保證的承諾。
更何況要迎著笑臉。
而且我有一個特別的癥狀,聽到別人提起自己會很不舒服,很不舒服。尤其是「誇獎」。讓我說說那些話勉強可以,但他們再加上一句「孩子,你長大了啊,懂事了。」這種話總是讓我渾身不自在。
總之……我也好好地活到了現在。
並且我是個好人。跌倒的老人我會扶起來。在街上看到一個人騎摩托摔得血肉模糊,別人在圍觀,我去要了他家人的電話打過去(鼓起巨大勇氣)。特意去買排骨飯喂流浪狗。
求你給孩子點空間吧。我小時候會一個人看很多書。這不是壞事,他不是壞孩子。
反倒是你,在不斷否定他,不斷給他壓力。內向沒有錯,一個人必須要有時間和自己獨處。請把孩子當做一個獨立的人來看待,他有自己的思想和世界觀,無謂對錯,只是需要你尊重。。
當然,出於主觀選擇偏差,你大概只會在答覆里尋找支持自己想法的觀點。人都是這樣。
呵呵。


我小時候也特別的不開朗。對不起,可能因為這個原因,我回答的立場未必中正。
我大概看了一下已有的回答,從各種角度提辦法的都有,很全面了。讓我說,我也說不出更好的來。不過,以我小時候的經驗,代入這個孩子的視角,對很多答案都會感覺不舒服。

首先我旗幟鮮明地,不贊成給這個孩子下診斷。不覺得站在「大人」的立場上,評判這個孩子的問題該如何「開導」,這種姿態本身就有些傲慢嗎?這姑且不論,先說問題本身吧。一個不愛笑,沉悶,不從眾,有自己獨特趣味的孩子,平時不跟家人交流,從這些信息我們一定只能得出負面的聯想嗎?我的第一反應,卻是電影《一一》里那個洋洋。感覺不是很像嗎?而且你們不覺得,那孩子其實聰明到不行嗎?(是的我也在為自己臉上貼金……)為什麼大人們首先就會往自閉症上面聯想(事實上這和自閉症是風馬牛不相及的,這方面不做科普了,只是顧名思義可以猜到大人在擔心什麼)?從什麼時候開始,猜不透的悶葫蘆,悶騷又滿腹心事的小孩就被定義成一種病態,非開導不可?他會給別人帶來什麼麻煩?

我也能理解家長的擔心。兩年前,有一對家長帶他的孩子找我做諮詢,也是個悶葫蘆。我們聊了五六次,每次家長都有倒不完的苦水,他們的情況和題主不同,但擔心總是差不多的。自始至終,孩子都沒怎麼說話。每次我都會留點時間給他,但總是尷尬的沉默。後來家長沒了耐性,結束了這段毫無用處的諮詢。
但是半年以後,他們又來了。這次孩子主動問我能不能讓家長離開。他單獨坐在諮詢室里,坐了半個小時以後開始哭,後來越哭越厲害。我也不知道怎麼辦。他連著諮詢了幾次,每次都是哭,斷斷續續地和我說幾句話,我也是以聽為主。但是這個諮詢沒做幾次就結束了,不知道是孩子還是家長的意思。
(按慣例,以上案例信息進行了虛構處理)
這當然不是個成功的諮詢,也不是說那孩子哭了幾次就和父母的關係有所變化。重點是,他在諮詢室里會對我展示他的內心世界,很豐富,絕不像家長擔心的那麼「自閉」。他試探了我很久,他不說話,他在我房間里亂逛,他翻我的筆記,他向我提無厘頭的問題,他讓我在他父母面前出醜,這說明他並不很喜歡我,但他還是決定給我一些考驗。好在我雖然資質駑鈍,卻很有耐心,這些考驗我都過關了,最後他可能就想,這個叔叔也沒那麼討厭,那麼跟他說說也無妨吧。這說明一個人無論多麼習慣沉浸在自我的思緒中,他總是有表達的需要的。問題在於作為那個聽的人,你是否留給他了足夠多的空間。

這麼說,多少還是有點功利主義的意思。所以我決定換一種說法。
如果可能,我希望題主可以把這段話呈現給孩子的父母,我使用第二人稱,來表明這段話真的很誠懇。

在你們的孩子身上,其實有一些非常,非常奇妙的東西。希望你們能珍惜
他是留守兒童,缺乏父母的陪伴,身體又不好,他可以有很多理由索取更多的愛,但他反而用自己的方式減少給父母的麻煩。你看,他愛觀察,愛思考,否則不會小小年紀說話做事都像大人。他理智,冷靜,成熟。當別的孩子用歇斯底里和惹是生非的方式去表達對父母的憤怒時,你們的孩子只選擇了平淡的沉默和不合作。他不想笑,不想跟人打招呼,而你們硬要他假裝開朗,他選擇的仍然只是最低限度的反抗,他陪你們去遊樂園,沒有掉頭就走,他跟你們吃飯,依然有問必答。你們認為他對生活沒有興趣,但是他看紀錄片你們卻不認可。他生活在你們的否定中,卻只在用安靜的觀察,思考和剋制來對抗。
他未必不需要一個可以喘口氣的空間,一個可以傾訴的人,但他只好與自己的影子為伴。在他身後,父母一邊暗暗搖頭,籌劃「開導」的策略,一邊又面帶笑容,裝作理解。在父母心裡,孩子怎麼會有理由不信任你們呢?但是孩子那麼聰明,又那麼擅於觀察,怎麼會感覺不到來自你們的否定?
如果還是不知道怎麼做,去看電影《一一》,學習一下吳念真飾演的老爸是怎麼和洋洋互動的。洋洋對老爸說,我們都只能看見一半的世界。老爸則送給了洋洋一台相機。洋洋同樣是一個奇妙的孩子,但也要有那樣的老爸懂得欣賞。你聽他在外婆靈前的表達,像一朵被珍惜了十年的小花綻放。

說得很亂,不知道說清楚了沒有。總結一下,孩子能不能「開朗」,家長是沒辦法的,那取決於孩子自己的人生際遇;但要想和孩子多溝通,家長確實可以付出努力,去營造一個溝通的空間。給出空間的方式很簡單:不著急,不強勢,不先入為主,從心底欣賞和尊重孩子,用他的眼睛看世界,體會他內心的一切。每個安靜的孩子心裡都有寶藏。大人雖然也許永遠沒法理解,但至少可以欣賞,愛,和陪護,給他需要的陽光雨露和空氣。那樣有一天他開放了,你自然會看見他對你的笑臉。
謝謝邀請。


老師們分析得那麼全面,我也學習了。但是補充一個容易操作卻很有效的心得技巧,對大人孩子都適用,對孩子尤其適用:

那些細節和小事,你不滿意的時候要忍住,不要做聲。
但是偶爾有一點點改善的時候,就予以狠狠的表揚。

幾次下來,很多事都會改善,而且是積極的,不是充滿壓力的。
因為這樣他會了解到你是在關心他而不是在挑剔他。

現在想起來我小時候也很不開朗,要上聯歡會表演節目,全校都等著我唱歌,我死都不唱,活活在台上站了好幾分鐘。老師喊我下台去我也不走,就在那站著,台下還有領導。
這是一個多麼奇怪令人無可奈何的小孩啊。後來老師沒辦法,只好衝上去把我抱下台,我終於下決心趕在被端走之前,舔了一下那個立式話筒。
因為當時我滿腦子就想知道話筒什麼味道,別的全忘了(甜,黏)。這事兒我不說誰能知道。
所以說不要去猜一個內向的小孩在想什麼,反正想不到的。你得等他自己說。

謝謝邀請。


用一個故事開頭好了,美劇 Friends 里有一段是 Ross 為了討好 Rachel 的上司,又正好了解到那上司的孩子和自己一樣喜歡恐龍,於是就邀請他去博物館,然後那上司說了一堆諸如我的孩子話很少啊,總是一個人玩啊,看恐龍的書啊,「我真的很擔心啊。」然後 Ross 憤怒地說「他很好!」
因為 Ross 小時候也是這樣的啊。

其實看了提問者的描述之後,我很想說「他很好!」
因為我覺得你孩子身上有我的影子。
我也不像小孩子的,我也看紀錄片,我覺得遊樂園很煩所以才不會笑呢。
你覺得他不懂?對什麼都不感興趣?
對什麼都不感興趣看記錄片幹啥啊?!
他只是對你們覺得孩子該感興趣的東西不感興趣。
還有他也不是不懂禮貌,他懂,但是他不願意這麼做。
而且每次你們顯露出「哎呀你怎麼這個都不感興趣啊,你怎麼這個都不懂啊?」都加深了他的一個印象:這些大人一點都不懂我,還是把我當小孩子看(雖然的確還是個小孩子),我有這麼幼稚么?
然後就會反抗,當然他的反抗還算比較溫和的,遇到外向而且逆反的孩子你更要頭疼了。

孩子已經這樣了,與其硬塞給他「你們覺得小孩子感興趣的東西」不如去了解下他到底喜歡什麼,好不好?


「感恩的心」?監護人養育他、照料他,這真的是義務。


如果你沒把養育兒童當成是「義務」,反倒用一顆「感恩的心」去要求兒童,你站的立場就錯了。


愛的互動,正常情況下,是愛和愛的分享。


如果你把這個本來就當成了「施恩」和「感恩」的關係,我真的很理解這個小朋友會覺得無法溝通。


還有"笑不笑"的問題,如果一個小孩連笑不笑都是需要大人去教導,你真的覺得他的生存環境不壓抑么?

如果,我和題主你去看了一個我喜歡的展覽,聽了一個我喜歡的音樂會,可是你沒有欣喜若狂,你沒有覺得天籟之音。我就問你:「你為什麼不喜歡啊!為什麼不欣賞這麼好的展品/旋律?這個展覽/音樂會這麼貴,你怎麼一點感激之情都沒有?為什麼別人都喜歡,想買票都買不到,結果你睡著了!」

這種對人的心理狀態的強迫,是一種迫害。他去遊樂園,開心不開心,他又不是智障,他能不知道么?笑和不笑,難道需要你去定標準指導么?這樣過度管制,讓兒童不壓抑么?


為什麼男孩子就要按照你的假設去看「打打殺殺的連續劇」呢?。。。不好意思,我也從來沒愛看過打打殺殺的連續劇,我從兒童時代起就一直覺得《探索》《人與自然》類似的科普節目比韓劇、武打劇、動畫片、言情劇等有意思1萬倍。這個孩子愛看記錄片,顯然證明他的智商/求知慾水準比樓主你強多了。他看什麼電視都自己不能決定,他怎麼可能不壓抑呢?更何況,這只是因為你在中國,所以兒童可以看打打殺殺的電視片,那是因為整個國家都缺乏對兒童的保護(算了,不說了,不肉體虐待兒童,你們已經不錯了)。在正常國家,打打殺殺都是不可以給兒童看的,因為有一個電視/電影/遊戲分級系統,比如打打殺殺的就會要14/16歲以上才能看。


你所描述的「被家人溺愛到不行」,兒童不是你家的寵物,不是你買了高級食物高級衣飾就會讓他滿足。如果給予過分充裕的物質條件,而對於精神上,完全是不在一個頻段或者精神迫害的程度(強迫笑,強迫「感恩的心」,強迫看「打打殺殺」),兒童是無法快樂的。


這個對於成年人也一樣,如果你的工資收入很高(可能就是老闆認為的「溺愛」/你應該有「感恩的心」),可是如果老闆讓你做這做那,你絲毫不可以自己決定自己的生活(看什麼電視,笑還是不笑),這種整個被否定的感覺會壓到你對物質財富的需求,有尊嚴的成年人也會感到壓抑,並且選擇合適機會離開這樣的公司的。


家庭中,充滿了強迫、不了解兒童、不尊重兒童和愚蠢但是自以為是的假設,才會讓兒童這麼不開心。


最好的親子關係,是由父母和子女共同互動,去一起構建的,這是一個一起成長的故事,有愛,有牽掛,有自由,有規則,有尊重。

我見到的最溫暖的場景是爸爸媽媽給孩子讀書、削蘋果,然後孩子在入睡前在爸爸媽媽腮上輕輕一吻,說:「我愛你」,或者畫一幅歪歪扭扭的肖像,寫著爸爸或者媽媽的名字。愛,不是投資產品,不看投資回報率。這個一句稚嫩的「我愛你」,一個歪歪扭扭的肖像畫,孩子幸福的微笑,充滿安全感的生活就是對父母/家人的愛的最好的回報。如果你需要孩子「感恩」,只能說明你不愛孩子(或者不夠愛孩子)。


估計你年紀還小也沒孩子,可是戀愛總談過吧?要是沒談過戀愛也無妨,電影兒總看過吧?妻子/女友做了一頓豐盛的飯菜,最好的「感恩」就是丈夫/男友大喊「真好吃」然後風捲殘雲的吃光。我實在不能想像,如果你真的愛一個人,你需要的「感恩」是啥樣的?


最惡劣的親子關係,就是家長把自己當成是兒童的恩人,動輒就是「我白養你這麼大/我養了個白眼狼/娶了媳婦忘了娘」。。。這屬於家長的心理問題,對方是一個需要你尊重的有獨立人格和思想能力的人,而不是一個寵物。


不要假設人家的愛好,不要強迫對方,不要判斷孩子。

讓孩子過的清凈點兒吧,給他一點「笑和不笑」,「看什麼電視劇」,「感恩不感恩」的自由。


管的越多,越讓你的家對於孩子來說像一個有吃有喝有住處的牢房,雖然沒有牢籠,但是你的評論、判斷、你奶奶你媽和你的眼淚(對兒童來說意味著你們的"失望")就已經像千斤重擔一樣壓在他心上了。我非常理解孩子的不開心,別說孩子了,我一個心理健全的成年人也會有坐牢的壓抑感覺。


孩子的奶奶,你媽媽和你,有空兒了,你們三可以一起去看看心理醫生。不用謝。


謝邀。心晴答得夠好了。我說兩點。一,喜好紀錄片的人不可能對世界不感興趣。二,沒必要開導。因為時機未到。重要的不是「道理」,而是包容理解的對待他。他就算一直內向,只要自己認為沒痛苦,也不傷害別人,他沒有義務接受開導。


看了題主的描述和部分回答,在下百感交集,心裡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覺得得說點什麼。

其實我最大的回答動力在於,我小時候(甚至現在,大四)和這個孩子很像,當然,嚴謹的說是和題主描述中的孩子很像。不過,我們之間生活環境和人生際遇肯定大有不同(比如我不是留守兒童),所以我只能說表面上看我們很像,至於內在成因是否一致我不能確定。

正因為如此,所以接下來我只是想說一說我為什麼會有和那個孩子相似的行為舉動和表現。在下行文比較啰嗦,先打好招呼。

一、性格
我確定我是個性格內向的人,而且我覺得那個孩子也是性格內向。然後我就必須為內向性格正名了,簡單一句話:內向和外向都是正常的性格,且很大一部分是由生理結構(主要是大腦結構)所決定的。你可以簡單理解成性格是天生的。研究認為,內向者的大腦對外界刺激更為敏感,所以更容易被過度刺激,所以內向者傾向於安靜、穩定、安全的環境;外向者相反,他們對外界刺激的敏感度較低,所以他們需要更多的外界刺激來滿足精神需要。

一般來說,外向人不適合深入思考和複雜腦力活動,因為那對他們來說刺激太少,太無聊乏味,因而難以集中精神,但他們很喜歡與人接觸,執行力很強;而內向者往往能夠沉下心進行非常深入和複雜的思考和腦力活動,但應付複雜的人際交往就會感到刺激過度而力不從心、身心俱疲。

所以說,內向外向各有其優勢劣勢,不能說誰好誰壞,因為對於世界來說,這兩類人缺一不可。只不過當今社會是一個外嚮導向性社會,外向的人天生更容易吸引人們注意,相比之下就會感覺外向更受人歡迎,似乎也就成了更好的性格,其實實在是性格偏見和歧視。最後請記住:內向不是病,也不等同與自閉症、孤獨症,內向就像外向一樣正常而合理。

我在本段中的觀點參考了《內向者優勢》和《安靜》兩本書。

二、愛看紀錄片
我很愛看紀錄片,而且我對紀錄片很挑剔,如果我看到優秀的紀錄片我會覺得非常舒服,反過來我會覺得浪費了時間而很不滿。當然,我所謂的優秀肯定有我的主觀影響,很難說出一個統一的標準。或許簡單地說,好的片子必定要讓我有所收穫,即得到了我以前沒有的東西。

我也不喜歡看純粹打打殺殺、劇情弱智的東西,我是覺得導演給我看那種東西簡直就是在侮辱我的知商。大部分綜藝節目也不怎麼看,只有極個別的讓我覺得能從中有所收穫的會偶爾看一看。

其實對於看電視以及看書也好,我的一個很主要的標準就是獲取有價值的東西,獲取知識、思想、見解、答案等等。我從小時候第一次仰望星空,從《十萬個為什麼》里認識了宇宙開始,就深深感受到我們生活的世界充滿了未知、神秘以及說不出來的東西(就是那種很偉大、很宏偉、很震撼總之超級棒啦),我無時無刻不想儘可能多的認識這個世界以及世間萬物。所以我總是很饑渴,不想耽誤一點時間。當然,凡人總有累的時候,也會有看無厘頭電影啦、快樂大本營啦、弱智劇的時候,但那只是為了必要的休息,內心裡對那些是沒什麼興趣的。

三、說話像大人
就我現在的感覺來說,所謂小孩說話像大人,更多的還是說那種語氣、神態和動作像大人,而不是說內容像大人那樣有內涵、有思想。當然,我小的時候因為喜歡觀察、思考,所以很早就知道哭哭鬧鬧、耍無賴之類的是很沒意義的行為,對於解決問題幾乎沒有實際幫助,最多也是治標不治本。我從小跟夥伴兒玩遊戲就有一個原則:必須遵守遊戲規則,對所有人都是。因為我知道那樣才是最合理、最有助於大家把遊戲玩好玩開心的。但你們也知道,小孩子玩起遊戲來,一著急總會破壞規則,耍賴。而這種時候我總是據理力爭,但犯規的人也總是要狡辯、吵鬧的,結局往往是不歡而散或者我退出(或被趕出)遊戲。另外再說一個,我小時候從來不和人主動打架,任何矛盾我都是尋求通過講理的辦法解決,但你們也一定想到了,小孩子鬧脾氣的時候誰講理啊?吵著吵著就成對罵了。但我總是講理,對方吵鬧的時候還是說理,對方惹急了罵罵咧咧的時候我還是講理。結果是可想而知的,他們最後要麼急得動手、要麼一拍屁股走人,我呢就很委屈的流淚,心想道理分明在我這裡,為什麼他們不講理呢。現在想來,我當年確實比同齡人更早的認識到真正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和方法,但是卻把這種方式用到了根本不合適的人群身上(小孩子)。

但是我和年紀比我大的人之間就處的很好,或者更準確的說,跟那些不把我看做小孩子、小屁孩的大人之間就處的很好。在長大一些後,也是和那些比較成熟的同齡人處的很好,互相交流一些對社會問題的想法、對人生的思考啥的。

小結一下:小孩像大人這是一種思想趨於成熟的表現,之所以說趨於,是因為這時候的小孩畢竟人生經歷還小,思想深度雖然比同齡人深,但還是比較淺的,對問題的認識還有局限性。所以有時候說出來的話看起來很成熟,卻欠推敲。不過這也是正常的,也是必經之路。對待這種孩子,你就不能把他當小屁孩看,就算他說出一些不成熟的話(比如我小時候曾激憤的認為應該讓所有壞人消失,因為他們不守規則),你也要意識到他們已經走向成熟。他們也希望自己能更快成長,能更好的認識和理解這個世界、社會。

四、不愛說話
就我來說,我不愛說話最主要的原因絕不是不喜歡、不想說話,而是找不到合適的說話對象。

我很小的時候就對科學啦、宇宙啦很感興趣,你看宇宙那麼浩瀚、那麼美麗,同時有那麼神奇。你想這一切竟然都是從一個無窮小的點爆炸開來的!所以那時候特喜歡看科普書籍和電視節目,然後也會給小夥伴兒們講,我的小夥伴兒們都驚呆了,聽不懂呀。以後就沒人愛聽了,還是玩遊戲比較開心。。。所以我也就不再跟他們說這些聊這些了。長大以後的情況也差不多,我對籃球NBA啥的不感興趣也一竅不通,所以初中高中男生們談籃球打籃球我永遠不摻和。我也不喜歡跟別人聊那些娛樂圈八卦、小道消息、低俗笑話之類的,說到底還是因為覺得說這些沒收穫。這就和我愛看紀錄片一個道理,我總希望我和別人聊天能有收貨,而且是我想要的收穫。雖然談NBA能讓我了解籃球,但是那又不是我想要的。我想要的是思想、見解、問題、答案和其他我感興趣的東西。但是很不幸的,我想要的這些碰巧是大多數人所沒有的。所以,你讓我怎麼去和別人說話?那種無聊的扯淡,只要一想到寶貴的時間花在毫無價值的談話上,就會覺得心疼和難以忍受。當然,凡人都有累的時候,我也有跟人扯淡的時候,不過那純粹是休息放鬆罷了,但凡還有精力,就不想浪費到扯淡上。

再強調一下,我絕不是不愛說話,你知道我也是碰到過有共同語言的人的,我也是有過滔滔不絕、把酒言歡的時候的。真碰上合適的人,我那話匣子是關都關不上的。所以,如果有人覺得我沉默寡言,請不要一心只想著是我有問題(什麼悶騷宅男啥的),也請反思一下自己的趣味。

所以我對題主有個建議可以試試,你不是想讓那孩子多和大人說話嗎,請試一試以後主動和他探討一些歷史、哲學、人生問題或他正在關注的東西,並且在態度上一定要端正(不要想著是在耍一個小孩子,而是要真的想和他討論),我想日子久了以後,他會願意主動和你們說話的。

五、不愛笑,冷漠
就我來說,兩個原因:1、過於理性 2、思考太多

一個人太理性了呢,那麼感性的一面多少會受影響、被抑制。我就是偏理性的,從我上面說的小時候就喜歡講理能看得出來。我一度很崇尚理性,覺得感性是不可靠的,唯有理性才能保證一個人做事做人符合真理(或者說天道)。這一兩年已經不這麼極端,認識到了感性自有其價值,理性感性缺一不可,只有協調好了,才能發揮最好。

偏理性的人有意無意的就會壓制自己的情緒反應,因為他會覺得被情緒控制是種失敗,嚴重的可以說是恥辱。當然,一般沒那麼嚴重,但多少還是會抑制一些情感。時間長了呢就看起來沒什麼情緒、沒什麼感情、有些冷漠了。為什麼強調說是「看起來」呢?因為那種冷漠只是表面上的,其實並不是真的沒有了情感。情感只是被抑制不表現出來,但在那張臉下面,情感和其他人沒有區別。拿我來說,每年暑假放學,從外地回到家鄉,在出站口看到父母的時候,心裏面是很開心的,但落到外面就只是一個淡淡的微笑而已。我承認這算是個毛病,這幾年也在有意的調整。但我要強調的是,對於這種孩子,你要清楚,他的冷漠只是表面的,內心還是火熱的。只是他覺得自己不應該太情緒化,應該給人一種沉穩淡定的感覺;也或者他已經認識到這是不對的,但需要時間去改變習慣罷了。

另外為什麼說思考多呢?思考多了,懂的就多,對很多事情就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就拿去遊樂場來說吧,有的孩子會開心的一塌糊塗,這裡要笑、那裡也要笑;我呢就會覺得,哪有那麼多好笑的?坐過山車會興奮不就是因為腎上腺素的緣故嗎?給你注射一針效果也是差不多的。當然,這只是舉個例子,我還沒那麼無趣。。。簡單說就是,當你對很多東西都看透了以後(至少你自己覺得看透了),那些東西就沒什麼吸引力和趣味了,對待的態度也就不冷不熱了。

再有呢就是我很喜歡想東西,走在路上也會想,吃飯也會想,上廁所還是會想,總之經常「思考一下人生」,所以有時候就會心不在焉了。這也是一個導致對人對物看起來冷漠的原因,心根本就不在那兒嘛。這時候你跟他說話,他只能是有一搭沒一搭、一個字一個字蹦了,想想你自己心不在焉的時候是什麼樣子吧。你可能會說哪有這麼多要想的東西,想那些有什麼意思?但就是有人喜歡想,陳景潤走路的時候都在想數學問題,撞到電線杆了還給電線杆子說對不起呢~

六、對世界不感興趣
就我來說,我對這一點只想說倆字:呵呵

好吧,多說幾句。這是赤裸裸的誹謗啊!污衊啊!造謠啊!我們這樣的人才是真真正正對這個世界非常非常有興趣的人呀!

平靜一下。我們正是對這個世界太感興趣了,所以我們早早就開始通過各種方式認識、理解這個世界,所以基本上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事物我們都已經搞明白了(至少自以為搞明白了)。你們可能看見我們對身邊的人、事、物沒有興趣,那其實是因為我們覺得我們已經很熟悉這些了,已經很了解了。此時此刻,我們的心已經飛出了太陽系、追上了探索者,我們馳騁在哥德爾不完備性定理的草原上,我們遨遊在我思故我在的海洋中。簡單地說,現在我們感興趣的東西已經升級了,只是你們沒看到罷了。

再說了,你懂得越多,不懂得就更多,就會更想花時間去了解,也更覺得自己渺小和無知。其實對於某個事物看起來沒興趣,有兩個層次。第一層是因為覺得自己弄懂了,所以不再感興趣;第二層是經過積累以後重新認識到那個原本覺得懂了的東西其實遠遠沒有弄懂,其實非常非常深刻和複雜,於是心中只有敬畏,不敢再隨便有什麼反應了。這兩層的外在表現看起來都像是不感興趣。

七、說讓人傷心地話
就我來說,我覺得這是一個誤會,一個美麗的誤會,雖然結果不太好。

我想最初的起因還是在於我偏理性。舉個例子吧(真的只是例子),有個朋友很想進入歌唱界,成為一個優秀的歌手,幾乎就是夢想。但是我很清楚他那五音不全的破鑼嗓子,我也看到他真的想投身於此,不是開玩笑。那根據我自己的判斷,我就會覺得唱歌真不是他的菜,最好不要把大好年華花在這個註定無望的事情上。有一次他為了參加一個選秀,付出了許多許多(就是非常多啦非常苦啦),結果還是第一輪就刷下來了。他心情很差,跑到我那裡。一般人吧這時候可能會安慰他、鼓勵他,再接再厲啥的。但是我是二班的人啊,我很理性啊,所以我就對他說了,唱歌你是真不行,這回你也試了,就死了這條心吧,去干別的事兒吧。從理性上來說,我相信我這麼說是真的對他有好處的。但是從他或者旁人的角度來看,是不是就會覺得我這個人說話很傷人心呢?這就是我要舉的例子了。

題主說那小孩「總說一些寒心的話」讓他的奶奶很傷心,當然,我並不知道究竟說了什麼話,是怎麼回事兒。所以我只能結合我自己的經歷來談這個問題,也就是我上面舉得那個例子。有時候我們這樣的人說出來的話,是出於理性的、是經過理性思考的,但現實生活中,人們其實是不願意聽到「真話」的。再舉一個例子吧,可能不太恰當:一個貧困家庭,孩子考上了一個普通大學,孩子自己清楚自己不是學習的料,但父母還是偷偷砸鍋賣腎湊了學費,最後這個孩子卻說:我真的不適合上學,上大學只是白費我的時間和你們的金錢,我喜歡做木匠,讓我去當木匠吧。我們假設孩子真的認真考慮過之後才這樣說的,但是對於父母或旁人看來,是不是就覺得這孩子的話讓人寒心呢?但孩子這麼說,也是希望父母不要再做無謂的付出,不再受無謂的苦,其實孩子也是為了父母好,對自己的判斷也是正確的。但就是這樣一句話,卻讓人覺得寒心。關鍵是聽這話的人有沒有真正了解說話人的想法、能不能公正理性的看待這句話。這孩子大可以順著父母意願去上大學,甚至學的也很努力,這樣似乎就不寒心了,但畢竟不是這塊料,最終依然沒學好,畢業後依然能力有限找不到工作,到這時候這種結果才是真寒心。

所以我推測,題主所謂那孩子說的寒心話,也許只是那孩子出於理性而說的話罷了。比如奶奶說:年紀大了,都走不動了呢。那孩子說:你這個年紀確實挺大了,骨質應該都老化了,照這個樣子看,也許明年就不能走路了吧。(這話說的確實很欠揍,但事實也就是如此啊,當然這只是個例子,有時候理性的人會無意中就說出一些純理性的話,事後才發覺這麼說好像不恰當。他們並不是真的很無情。)

結語:
我在開頭就說了,我並不清楚那個孩子的具體表現、生活環境和人生經歷,所以在這個回答中我都是拿我自己來說的,因此很有可能那個孩子和我不是一回事兒。不過從表面上看,我小時候和那個孩子挺像的,如果我是題主家的孩子的話,題主肯定也會擔心我是不是有問題,然後來知乎發問。但」遺憾的「是,我其實一點問題都沒有,所有我的那些表現其實都有很合理的緣由。人和人是不一樣的,不一定非要和你一樣的人才是正常人。我們和你不一樣,但我們也很正常。

對題主我最後想說的就是:十有八九那個孩子其實非常正常,你們最好不要去刻意」引導「他,刻意製造不正常氣氛,否則弄巧成拙就悲劇了(自我實現的預言)。

PS:這是我在知乎寫過的最長的回答了。


反對以上全部回答,你們就不能從孩子的角度來想一想嗎?
(以下「我」代指不開朗的孩子們)
為什麼你一定要「開導」我,改變我呢?
我就是我,你不喜歡這樣的我就等於不喜歡我,那你就不喜歡好了,沒強迫你喜歡我
我有我自已和這個世界相處的一套方式,你為什麼要干涉我?
我不犯罪,道德上沒有缺陷,只不過不願意和你們說話而已,又怎麼了?
你們憑什麼要求我就要喜歡和你們說話了?你們也沒法要求
沒錯,如果你們做一些事情的話,我或許可以話更多一些,但這也不代表我喜歡和你們說話
禮貌我會做到,你們問話我也會回答,這就是我和你們的相處方式
如果我沒有禮貌,這也是一種相處方式
等有一天我為我的不禮貌付出代價的時候,我自然會改變。
我也不認為我有什麼想不開的需要你們來開導我

所以,不妨尊重孩子們的個性,如果你真的愛他的話,不要讓他們表面上改變只是為了成為你喜歡的人。


光憑這些描述還無法做出準確的診斷。先建議不要太輕易地給小孩子貼上心理疾病的標籤。 問題是不是被誇大了呢?初一年看紀錄片這不是一件好事嗎?
我個人經驗,我在學校心理諮詢的過程當中,害羞內向的學生問題大部分比較嚴重的,缺乏人際支持。
特別是害羞的性格,容易讓人誤解為態度冷漠,例如有個學生因為害羞,擔心自己表現不自然,害怕自己說話不恰當,而迴避別人目光接觸,迴避人群,不難理解這樣的學生可能被別人誤解為高傲冷漠。我下個學期打算在學校里開辦一個「害羞研修班」,因為我覺得不少學生深受其害。
而害羞的性格大部分可能是天生的高敏感者,美國做過調查(具體忘了什麼文獻)大概有3分之1的人是天生的高敏感者,我覺得在中國這個比例可能會再高一點點。所以這個孩子也很有可能是天生的高敏感者,我希望他周圍的人,特別是家人首先應接受他的性格,反覆地通過語言和行為來明示暗示他的害羞或者內向的狀態,只會讓他更確認自己是這樣的人,並通過無效的努力來印證自己的「無可救藥「。例如,你讓他和別人打招呼,他不做的話,你可能會批評他這樣是不禮貌的,你就通過語言和行為給他貼上了」不禮貌「的標籤,也許他只是很害羞?
我們教師自己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常常發現,不管和學生講了多少大道理,下次他還是很可能犯同樣的錯誤。而學生自己也表示,道理我都懂,但是就是做不到。改變一個人的態度,重要的不是影響他的認知,而是他的情感,學過心理學就會明白,態度包括認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為傾向。而影響態度的核心成分是情感而非認知,所以大道理(認知)並不是改變態度的關鍵,我們和孩子的情感關係才是我們最應該關注的。我從文中似乎發現,大人們對待這個孩子總是試圖著講道理。很多事例都可以說明建立和諧的情感聯繫才能幫助到孩子,中國一句古話」親其師,而信其道「。心理諮詢最重要的基礎」咨訪關係「。都是情感先行,再來認知(道理)。舉個例子,我阿姨的一個小孩,小時候溺愛,親子關係不好,不聽父母的話,但是對我的話言聽計從,因為我和他關係好,而我對他講的內容和他媽媽講的都差不多,可見不是大道理在影響他的轉變,而是情感成分在影響他態度的轉變。

既然不能只講大道理怎樣的措施才是有效果的呢?記住一句話」有效果總比有道理重要「首先,需要耐心,我雖然是心理老師,但剛畢業的時候也當過幾年班主任,但是班裡也有一個很」壞「的學生,課堂經常違反紀律,很多老師也是各種談話各種教育(大道理),我接受班主任之後,他依舊我行我素。有一次他課堂上公然頂撞老師,我課後和他談心,但他並不做出承諾下次不再做這樣的行為,我後來就帶著他跟在我身邊到每個班級上課,每個課間我也不強迫他做出承諾,就是和他聊平時的生活,上了半天的課,他就自己主動承諾不再這麼做,他臉上帶著笑容,他仍然覺得頂撞老師沒什麼大不了的,但是他樂意為我不再這麼做。
耐心不僅僅止於此,而應該貫穿於始終。
陪伴也很重要,我不知道我是不是第一個陪學生逃課的老師,但是至少我沒見別的老師這麼做過。還是這個學生,有一次逃課,在學校操場亂逛的時候正巧被我碰見,我並沒有馬上責怪他或者講大道理,我說」你怎麼不去上課呢?「他」上課很無聊,我什麼都聽不懂,他們(科任老師)又不讓我趴著睡覺。我說「走,我帶你去做一件有聊的事情,早上有一場湖人的比賽。」後來我帶著他去我家看電視去了,期間我們完全沒有談學習的事情,臨走的時候我跟他說」我知道上課對你而言很無聊,但逃課不是辦法"。後來我給他提了一些上課的建議和他商量了課堂上他可以做的事情,他表示願意試試。所以陪伴才能建立信任關係,才能有良好的情感關係,這樣我之後講的道理才會真正起作用。
第三,你是不是真的關心這個孩子,你了解孩子的需求嗎?你所採取的措施只是在盡你的義務嗎?還是只是想儘快擺脫這個麻煩,這個孩子的父母只是想儘快解決這個麻煩,以免影響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別急著回答這個問題,思考5分鐘在回答。
還是前面我講的那個學生,有一次上美術課,他死活不買上課用的筆紙,美術老師和美術課代表也是和他溝通了很久仍然不奏效,我知道他很叛逆,但是同時也了解到他家裡確實比較困難,父母親平時也很疏於管教,我什麼也沒和他談,買好美術用品,放在他的抽屜里。我從來沒有和他再提及這個事情,不過後來他一直表現良好。我這樣做能夠奏效的原因還是因為之前我和他建立的良好的情感關係,要是其他老師送他,可能會讓他更暴怒,更逆反,而我送他卻是不一樣的效果,所以不管是道理也好,措施也好,情感才是影響孩子態度轉變的關鍵。

當然這個孩子是個留守兒童,這樣的情感冷漠表現也很有可能是心理防禦機制的表現。具體參考http://www.fx120.net/xlzs/xlhhz/xlzsz/200405081505028726.htm

教育,特別是心理諮詢是一門極為複雜的人際交往的藝術,還有太多的話想說,無法一一盡言,先到這裡吧。

--------------------------------------------------------補充於2013年7月30日晚---------------------------------------------------

關於我這句話的爭議,我另開了一個主題,感興趣的分享一下。怎麼看待「內向是心理疾病滋生的溫床」這句話?
---------------------------------------------------修改於2013年7月31日晚--------------------------------------------------------
我已刪除「內向是心理疾病滋生的溫床」這句頗受爭議的話,有見解的朋友可以到另外一個帖子發表看法。內向的人更容易滋生心理問題嗎?


別逼孩子改變自己的性格!!!


作為非心理專業方面的人士, 我本該只在哪篇答案里評論的, 但由於題主說的孩子確實跟我小時候太像: 愛看記錄片, 不笑不說話不叫人; 在懂事前父母忙於拼搏, 把我交給了奶奶帶, 而奶奶年輕時有過很糟糕的經歷, 視同村人為敵人, 不讓我接觸其他孩子. 我不得不站出來發兩聲, 也許這位孩子遇到了跟我類似的困惑.

我小時候就是個"悶葫蘆", 爸媽不肯帶我逛街, 因為我不不願試衣服鞋子; 不願帶我串親友, 因為我不喊叔叔阿姨爺爺奶奶(老家的稱謂比普通話的多得多)... ...

當自己也為人父了我開始仔細思考, 為什麼?

小時候家裡窮(那個年代大家也都富不到哪去), 但父母都很好強, 掙扎在那個小鎮到我懂事時也算有些名望了. 我媽(直到現在)常說: 你看電視上這孩子膽子多大, 要是你敢嗎? 你看人家那麼窮沒幾頓飽飯吃, 還長的那麼壯? 你看人家父母都是農民成績還那麼好, 我們這麼教你還不好(父母都是老師, 而且父親作為校長確實能調動一些教育資源, 比如英語補習)? 而且經常打罵哥哥: 你個敗家子, 你一年敗多少彩電冰箱? 你不好好考試, 你還敢頂嘴.

而我的想法是: 父母不清楚我的處境, 我膽小是因為我沒在電視的那個處境, 而現實中我性格暴躁常跟同學打架; 我不吃肉是因為我不喜歡油膩(為此小時候我爸老拉我檢查肝功), 而且因為父母工作忙, 肉類都是用高壓鍋煮, 而我真的已經喝膩了這些急匆匆的湯; 正因為父親是校長, 別人會嘲諷我刺激我, 我才會動粗; 哥哥比我聰明太多, 他開朗調皮, 到處蹦的孩子自然少不了惹事, 但他的"遭遇"更深深刺激了我, 一旦進入父母親戚的圈子, 我就自動調整為"自閉"模式.

現在我女兒快兩歲了, 看得出來性格是我和她媽媽的結合, 因為我倆都脾氣犟, 所以女兒的脾氣犟到沒邊了(也還好, 不像我內向的性格). 這些年我在不斷的修正自己的性格, 讓自己慢下來, 試著去跟別人溝通. 以前是因為有這麼個犟女友, 我再犟這日子就沒法過了; 現在是因為有這麼個更犟的女兒, 我還犟那這個家就徹底玩完了. 所以, 我女兒在地上耍賴時, 我媽會說別管她, 都走. 我明白我小時候的失落, 所以我會陪著她, 看她在地上打滾, 我只是微笑, 保護她不被過往的自行車電動車傷到, 在她鬧夠了起來時給她一個擁抱; 我不會強迫女兒叫叔叔阿姨, 而是用介紹的方式告訴他這是叔叔, 這是阿姨, 介紹他們與我的關係, 即使她現在不喊也無所謂, 先做到大方接觸而不是躲得遠遠的; 在她搶別的小孩食物或玩具時, 我會要求她立即道歉, 即使耍賴打滾也不行...

我只想告訴我的孩子, 我永遠在她可能看不到地方陪伴和保護她. 作為一名軟工, 我明白人類沒辦法像計算機一樣拷貝軟體, 更不可能重裝系統, 我所經歷的種種挫折她還會去經歷, 說什麼"我吃過的鹽比你走過的路還多"是沒用的, 因為處境不一樣, Context(上下文)在改變. 我唯一能做到的就是: 在儘力保護你身心安全的前提下, 讓你自己去嘗試.


他會覺得你很吵以及你特別需要開導!


想起我小學還是初中看過的一篇小故事,其中一句話讓我很深刻,現在還記得:「當眾人都哭時,應該允許有的人不哭.」

新年的時候,我回故鄉去看父親。父親告訴我,我的一個小學同學跳到冰冷的河裡救一頭小豬,自己卻被淹死了。這個同學的死讓我感到十分難過,因為我曾傷害過他。


那是1964年春天,學校組織我們去公社駐地參觀階級教育展覽館。一進展覽館,一個同學就帶頭號哭,隨後,所有的同學都跟著大放悲聲。有的同學跺著腳哭,有的同學拍著胸膛哭。我哭出了眼淚,捨不得擦掉,希望老師能夠看到。在這個過程中,我偶一回頭,看到我的那位同學瞪著大眼睛,不哭,而是用一種冷冷的目光在觀察著我們。當時,我感到十分憤怒:大家都淚流滿面,哭聲震天,他為什麼不流淚也不出聲呢?

參觀回來後,我把這個同學的表現向老師做了彙報。老師召開班會,對這個同學展開批評:「你為什麼不哭?你的階級感情到哪裡去了?你如果出身於地主或富農家庭,不哭還可以理解,但你出身於貧農家庭啊!」任我們怎麼質問,這位同學始終一言不發。過了不久,這位同學就退學了。

後來我一直為自己的這次告密行為感到愧疚,並向老師表達了這種愧疚。老師說,來反映這件事的,起碼有二十個同學,因此這種行為不能算告密,而是一種覺悟。老師還說,其實,有好多同學也哭不出來,他們偷偷地將唾沫抹在臉上冒充眼淚。

我想說,這個不哭的人就是作家要尋找的人物原型。就像我在小說《生死疲勞》里所描寫的那個單幹戶藍臉一樣,當所有的人都加入了人民公社時,只有他堅持單幹,任何威逼、利誘、肉體摧殘、精神折磨都不能改變他。這兩個人物——不哭的人和單幹的人,都處在政治的包圍之中,但他們戰勝了政治包圍,也戰勝了那些罵他們、打他們、往他們臉上吐唾沫的人。

文學可以告訴人們的很多,我想通過我的作品告訴讀者:當眾人都哭時,應該允許有人不哭。

現在查了一下才發現這是莫言的作品,作文新素材GET√

其實我小時候和題主描述的很像,現在想來要感謝我的父母沒有對我進行太多干預,才沒讓我真的成了一個所謂的「自閉症」。


時代一直在變,何必用過去的標準評價和要求別人?


親身體會,是因為這些大人們太過討厭!!

什麼寒心,感恩。。。。大人們平時說話做事孩子都看在眼裡,別以為自以為是的呵護就能輕易打動人。

拜託讓孩子清靜點,算你們積德了


僅從你的描述來說,我覺得他唯一有可能有問題的是:

其實不僅僅是他性格不開朗,更多的是小孩子總說一些寒心的話讓養育他這麼多年的奶奶(就是我外婆)傷心,完全感受不到他一絲一點的感恩之心」

我們中國傳統的教育講究感恩,這的確很重要。但我們做的很差:逼著孩子表達我很感恩!這孩子真的是不懂感恩,還是沒有像你們希望的那樣表達感恩呢?坦白說,我很懷疑你的判斷,如果可能,最好能補充一些細節。

你提到了「溺愛」,溺愛中的孩子通常只會對溺愛他的人(奶奶)不感恩,遇到其他人,這個問題可能就不存在了。何況,感恩對我們感情世界的幫助遠遠大於理性世界,換句話說,只要知道「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道理,不知道感恩在現在這社會也能活的好。

你的整個表達中,很大的一個問題是:貼標籤。不開朗啊,內向啊,留守啊等等。前面的回答者還有提到了自閉啊孤獨啊什麼的。如果孩子真的有自閉症和孤獨症的問題,你首先要做的是就醫,不要期望通過諮詢再來改變他。不可能!後面的這些你也就不用看了。

關於如何做:
1,我個人一向認為,教育的目的應該是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路。如果你認同我這個觀點,那麼最重要的是要讓他按照自己的想法活著。

你想讓他笑,你得讓他開心。

他喜歡看紀錄片,你就讓他看。帶他出去玩,不要按照你們的想法,不要帶他去你們覺得他會喜歡的地方,要帶他去他喜歡的地方(如果他沒有喜歡的,就帶他多經歷,讓他慢慢了解自己。)

你一定要他說話,不如讓他說說他喜歡的,比如紀錄片(逗一個不愛說的人說話是需要技巧的,如果你想嘗試,建議做好準備工作,不能展開了)。

2,初一的孩子應該已經進入青春期的逆反了。其實不管什麼時候,對孩子的教育都應該少說道理,對於有閱讀能力的孩子,不如推薦書或紀錄片讓他看。

3,初一的孩子再來談行為矯正我自認為已經晚了。如果你一定要做,建議你:一次只解決一個問題。我在你的提問中看到「內向」「開朗」「感恩」「打招呼」「做回孩子」,那麼到底哪一個才是你最關心的?

(我的第1條建議僅僅是針對開朗的。)


比小孩說話做事顯得像大人更令人遺憾的是,每個大人最後都忘記了自己曾是個小孩。

大人不是過分低估小孩兒的理解力就是過分高估小孩兒對人生的理解程度,對小孩子的看法也太簡單粗暴了—內向或外向,高興或不高興。而且內向是不好的,覺得不快樂是不能理解的,開朗才是應該的,快樂應該是常態:「小孩子家家有什麼可煩的?!」但凡一個有智慧的生物都不止這兩種情緒,何況人是多線程的。

其實只要回憶一下自己初一十幾歲的時候,和現在做個對比,就能更好理解這個小朋友了。我自己是從小被人說開朗,但是從十歲開始,就能體會到明顯的複雜而負面的情緒,好比嫉妒、不滿、討厭、焦慮、甚至無能為力和絕望,有認識自己的慾望,有對異性情感的需求,有不輕鬆的同輩壓力,對這個世界的印象絕不止是打打殺殺過家家,已經開始想生死的問題了。但反過來,對人生啊世界啊他人啊的理解程度並沒有那麼深刻。在年少時,尊老愛幼孝順父母是家長、學校、媒體一直宣揚的「絕對真理」,而非自己的領悟。我很愛父母,感動於父母對我的付出,也深知其辛苦,但真正能抱有「感恩之心」也才是近幾年的事,尤其是過了二十歲,才慢慢作為一個獨立的人而理解和體諒了父母作為另外兩個獨立個體的人生價值,時常因為自己對他們的細微領悟而感動到不能自已,也時常後悔年少時與他們相處的一些黑歷史。這幾天我特別想念已經去世兩年的奶奶,那些細節都是童年時候的,到現在還記得,即使不能再增加了這些記憶也足夠稱之為長輩的禮物……親情也是一門功課,不是每個大人生下來就擁有父母長輩的身份就一定能承擔好這份育人的職責,也不是每個小孩一開始就能領悟這些一直在的大人他們的意義究竟是什麼。要求一個人「本能」地理解愛,其實也是對「愛」這件事本身的看輕。
尤其是在十幾歲忙著認識自己是誰的時刻,我們在自我遭受挫折,心中感到不滿又無法消解的時刻,通常都會將「為什麼我是我」的失落髮泄在「為什麼你是我的誰」這個關係上。這有時是一種求救信號,告訴他這是正常的,每個小朋友在長大的過程中都會遇見這些問題,而不是試圖證明他是錯的、是不正常的。

對自己和世界的疑惑和失望並不與年紀特別相關,對世界的認識也肯定不是一條直線。不要做一個「標準」的大人,做一個十幾歲的你最需要的大人。最好的「為他好」是想想什麼才是他想要的。守護他想守護的世界,比給他一個自己覺得好的世界更為重要。


我是不是太雞湯啦???


-

這麼棒的小孩這麼給你揀著啦!

不如讓給我吧!

樓主你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呢,還是把小孩子當成寵物、和舊時代的專橫大人一樣覺得小孩子逗一逗才好玩呢?

-


我只是覺得他和我有點像...樓主看看能不能借鑒
首先不知道樓主覺得初一孩子喜歡打打殺殺、去遊樂園這種判斷是從哪裡來的...題中孩子喜歡看紀錄片我覺得挺正常的呀。還有人喜歡編程、數學呢~只能說明他愛思考,比較早熟。當年周圍的同學喜歡看青春少女小說,我喜歡看文學名著,和別人不一樣沒什麼不好的。
然後,關於打招呼~我父母就是喜歡在人前給我貼「內向」、「不會說話」的標籤,然後我就很煩產生逆反心理,只要他們在我就不主動「打招呼」,在我自己和別人相處的時候就會很大方的打招呼。
另外,當年我媽媽也說過「我和她說話像敵人,說話句句帶刺」、「冷血」,其實那個年齡的孩子都比較以自我為中心的、任性的、很少考慮別人的感受的(不只是我自己,這是我對周圍同學觀察得出的結論),那個年齡也是代溝出現的時候(和父母尚且有代溝,和奶奶就更不用說了!),當家長對他干涉太多或者讓他不滿意時,他就會很反感說出一些話(更何況他還是在溺愛下長大的,出現這種情況不難理解~)(偷偷告訴你,當年我自己意識到說的話難聽後是很後悔的,只是要面子不會表現出來)

我覺得早熟沒什麼不好的,這是他成長的結果,不要試圖把他改造成你想要的樣子


推薦閱讀:

如何對地震災民做心理疏導?
心理學只能研究實證可解的問題么?
這張圖片上的鞋子是什麼顏色?原理是什麼?為什麼有人說粉白,有人說綠灰?
人類的大腦有哪些天生的設計缺陷?
人為什麼會相信沒有證實的事?

TAG:心理學 | 教育 | 兒童教育 | 兒童心理 | 教育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