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民族是中華民族?

每每我們自稱自己是中華民族的時候,我都在看身份證,為什麼我的身份證上沒有這個民族呢?
——————————————————————
中國國境內的『俄羅斯族』『朝鮮族』『傣族』等在境外也大量分布的民族屬於『中華民族』嗎?如果『俄羅斯族』也屬於中華民族,那麼俄羅斯豈非我『中華民族』的固有疆域?


我可以給虛構的政治概念「中華民族」下一個精確的定義:
全部PRC境內合法公民、ROC公民及其僑民、歸化人及其後代、所有自認為中國人的海外人士(包括華人華僑、民族主體或祖籍位於中國境內的海外少民,以及至少擁有以上兩種血統之一的外國公民)


理解橫空出世的「中華民族」的形成,就不得不理解中國從「帝國」到「民族國家」的轉變

1,什麼是帝國
帝國就是領土遼闊的、具有自己強大的軍事、政治、文化、經濟水平的國家
帝國由一個民族建立、但因為帝國幅員遼闊,這就不得不使得它統治許多非建立民族的民族。
所以,既然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帝國,那就不可避免地統治非主體民族的民族。除非你不當帝國
許多皇漢叫囂要復興中華(再現中華帝國霸權),又想著建立類似歐洲的單一民族國家,這本來就是自相矛盾的
被帝國統治的其他民族有兩種情況:第一者形成了自己的社會與文化,形成穩定的少數派;第二者丟失了自己的文化,被融合進多數派中

結論一:一個帝國的文化必然強勢,表現為強同化力與強包容力的辯證統一;它既能夠教化四夷,又能夠從外部吸收文化活力。一個帝國的主體民族其實並不一定是人口的多數,但一定是社會主流

歷史上大概有不到10個民族擁有建立帝國的條件
東亞的漢族(華夏族)
南亞的印度雅利安人
北亞的蒙古人
西亞的波斯人
南歐的羅馬人
以中華帝國為例,漢族統治著許多西戎南蠻北狄,因此他們要麼形成安定的少數派,要麼融合進漢族。這才是「華夷」概念真正想表達的東西,並不是簡單的把華與夷推上非此即彼的對立面
類似的,其他帝國也可以將這些概念對號入座。

2.什麼是民族國家
羅馬遭到蠻族入侵,歐洲大大小小的歷史、地域、語言有差異,以及文化習俗有著大大小小這樣那樣差異的民族紛紛建立了自己的國家,
當然,這個過程也並非一蹴而就,而是在現代完成的。中世紀也有一些「帝國」統治著許多王國,以及有許多民族曾經沒有自己的國家,民族國家的興起經過了幾百年的艱苦鬥爭。中世紀封建王國是古代帝國到近代民族國家的一個重要的過渡階段
民族國家(national country)是,以某一單民族為主體建立的具有單一文化社會政治經濟特徵的國家,該民族就稱為該國家的「國家民族」(nation)

而中國以前是帝國,且沒有像羅馬、蒙古一樣完全解體(解體了一小部分),因此,它步入近代社會之後,處於從帝國到民族國家過渡的特殊階段

說過渡階段也不準確,因為除非中國不藥丸,他也不會最終解體為眾多單一民族國家,只能說是古老帝國對民族國家這一新潮概念做出的一步妥協。
結論二:「中華民族」就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下誕生的概念,將中華帝國內的所有民族統稱為「中華民族」,作為這個國家的「國族」(或者說,「偽國族」)


類似的事情在波斯帝國和婆羅多帝國也發生了,波斯帝國改名伊朗,表示我們雖然不一定都是波斯人但都是廣義伊朗人
婆羅多帝國改名印度,表示我們雖然不一定都是印度雅利安人但一定都是廣義印度人。

至於每天被拿出來輪130遍的俄羅斯族和蒙古族,我表示開心就好,
只要清楚中華民族是中華帝國對現代民族國家妥協而創造的政治正確的概念,對某些民族在新的時代是否屬於新的概念,完全是人為定義的東西,你高興怎麼定義就怎麼定義
目前將他們視為中華民族的一分子,是政治正確。所以也就不要質疑,免得水表爆炸
這些東西,本來就沒有個什麼絕對界限。認同中華的,自然會為中國做出貢獻,並將自己視為中華一分子;不認同中國的,那強求也沒有用,隨它去矣

許多人所義憤填膺的無非是某些少民被劃分成中華民族,損害了主體民族的部分文化上、政治上的利益;但我所關注的是,中國永遠都是帝國,他如果認同中華,那我們就是同胞,他如果從頭到尾就是一個不認同中華的蠻夷,那也就不會對我們造成什麼威脅。

對比西方民族國家,我們還是能夠發現中國將所有少數民族劃入國族的做法太極端。即使是西方民族國家,也有非國族的成分,比如烏克蘭的俄羅斯人,保加利亞的土耳其人,法國的德意志人等
但是鑒於這些非國族的存在往往是國家動亂的重要根源
所以,中華民族概念的另一個出發點其實是團結,其本身並沒有任何損害主體民族利益的想法。(雖然他可能的確造成了這樣的後果)
你也可以將那些擁有自己獨立民族國家的民族(俄,蒙等)排除在中華民族之外,但也必須清楚、此時製造分裂與不團結隱患的,不是他們,而正是你們


中華民族概念的提出與民國、孫中山都沒啥關係,最早是梁啟超提出來的。1902年梁啟超在《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一文中,正式使用了「中華民族」的觀念。他闡述:「上古時代,我『中華民族』之有海權思想者,厥惟齊。故於其間產出兩種觀念焉,一曰國家觀;二曰世界觀。」 這個所謂的「民族」與其他「民族」相比更加是個想像的共同體。鑒於19世紀末在全球範圍內興起的民族主義思潮,所有多民族帝國,例如奧匈帝國、俄國、奧斯曼帝國都遇到了境內民族的挑戰,頻頻遇到邊疆危機的晚清也是如此,而且此時的蒙古、維吾爾、藏族都是以滿清皇室為紐帶才與內地十八省保持政治聯繫的,用西方的概念更接近於「共主邦聯」,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西方史學家所繪地圖上的中國只有內地十八省而沒有西北邊疆。再這樣的背景下「中華民族」概念的提出有其強烈的現實政治意義。原本喊著「驅除韃虜」的革命黨人也意識到民族問題背後其實是巨大的國家利益,所以才突然轉變為「五族共和」,不然真正按照「驅除韃虜」應該將滿清趕回滿洲而漢族單單保留內地十八省,西北邊疆仍應效忠滿清。有了「中華民族」這種意識形態上的工具,滿清滅亡後的中國才沒有徹底解體,反觀其他多民族帝國,奧匈帝國、俄國、奧斯曼帝國在一戰後均土崩瓦解。其他方面在已有答案中都已提到不再贅述。


【1】
在回答「什麼民族是中華民族」這個問題之前,我覺得有必要先討論「什麼是民族」。
什麼是民族?
有兩類基本的民族觀:一是原生派民族觀,二是建構主義民族觀。
原生派民族觀認為,民族是基於血緣、體質、語言、文化等原生要素而【天然存在】的共同體。
建構主義民族觀認為,民族是近代以來為了某些現實中的、政治上的需要而【人為建構】的共同體。
普通人日常所接受的教育是「我們是炎黃子孫」「我們是龍的傳人」「黑眼睛黑頭髮黃皮膚」「好聰明的中國人,好優美的中國話」——耳濡目染,潛意識裡面也就默認接受了原生派的觀點:我們有共同的祖先、共同的體質外貌特徵、共同的語言文化,所以我們是一個民族。
樓主在俄羅斯族等問題上的困惑,正來自於原生派民族觀的內在矛盾——它無法解釋「一些原生要素是一族,一些原生要素是另一族」的現象;或者說,原生派民族觀是一種靜止的民族觀,無法解釋變化——民族融合和民族分裂——的問題,比如,持原生派民族觀的人就很難解釋「明明就是大陸移民的後代,也都是黑眼睛黑頭黃皮膚,都講中國話寫中國字,都過春節端午,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也就罷了,為啥台灣還有人連自己是中國人都不承認捏?」。
於是,建構主義民族觀針對原生派民族觀的問題,提出了這樣的觀點:民族(nation)是在沒有民族意識(或有舊的民族意識)的人的基礎之上,通過各種手段把民族意識灌輸到人的頭腦中、形成新的民族認同之後而誕生的「『想像的』共同體」。也就是說,民族不是自古以來、天然而然的,而是人造的,可分、可合、可塑、可變。
注意:建構主義民族觀所說的「『想像的』共同體」,並不是說這一共同體不存在,而是說維繫這一共同體存在的基石是人們對廣大陌生人的想像——柏林的漢斯,可能一輩子都不會認識漢堡的路人甲、慕尼黑的路人乙、法蘭克福的路人丙、科隆的路人丁,但憑藉對共同體的想像,漢斯會認為漢堡、慕尼黑、法蘭克福、科隆等地存在著他的德意志民族同胞。
普通大眾的民族觀基本上還停留在原生派的階段,但學術界早已是建構主義民族觀的天下了。事實上,現代意義上民族學就是建立在建構主義民族觀基礎上的。
————————————————————————————————————
【2】
那麼,是誰在建構民族呢?
在建構主義民族觀看來,民族是個政治概念,塑造民族的是國家(state)等政治組織。
考察人類歷史,我們可以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在進入近代之前,國家在法理上是君主的國家,於是在中國有「劉漢」「李唐」「趙宋」「朱明」之類的說法,在西方有「朕即國家」這樣的說法,至於人民,只是被統治者。而進入近代以後,國家出現了新的組織形式——民族國家(nation-state)。民族國家可以有君主,也可以沒有君主,但無一例外地都在法理上承認國家是全體人民、整個民族的國家,而君主只是民族的象徵——即使他手中握有實權,也得謙虛地把自己比作民族大家庭的家長或管家,而不是臣民的主人。
為什麼要把民族意識灌輸到人的頭腦中去呢?這是為了增強國家的組織動員能力。「給主子賣命」和「為民族犧牲」,顯然後者聽起來更加高大上。較之於封建的、宗族的或者宗教的組織動員渠道,民族主義的組織動員渠道顯然能夠更有效地為國家動員更多人力物力材力。
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來看,這更強大的組織動員能力便是民族和民族主義出現的內在根源:它更能滿足資本主義對外擴張的需求,也更能有效地對抗外來資本主義的擴張、保護本地資本主義的成長。
——————————————————————————————————————
【3】
那麼,如何才能把民族意識灌輸到人的頭腦中去呢?或者說,怎樣才能建構一個民族
一個君主,如果平時一直拿國民當奴隸對待,等外人打進來了才想起來「我們是一個民族」,要求國民「保衛民族」「保衛祖國」,多半是不會有人理他的。要讓國民具有民族意識、認為「我們是一個民族」,那是得要平時下功夫的。
英美法等國走的是憲政民族主義(又稱公民民族主義)道路,其要義在於給予國民以公民待遇(主要就是各種政治上的權利),即使不真的讓老百姓當家做主,也得要讓他們有當家做主的錯覺。於是才有了「美利堅民族」這種在原生派民族觀看來完全無法解釋的存在。
歷史上的德日等國走的是族裔民族主義道路,其要義在於通過學校教育統一語言文字,尋找(往往就是編造)歷史上的偉大祖先,讓國民潛意識裡就認為「八百年前是一家,現在也是一家」。
像歷史啦、血緣啦、文化啦、宗教啦、語言啦之類的因素, 都可以拿來作為建構民族的素材——既然是建構民族的素材,那也就意味著取捨,意味著摘取甚至編造有利於增強民族凝聚力的部分、捨棄並遺忘不利於增強民族凝聚力的部分。換句話說,塑造民族的過程,就是舊社會解體的過程、新社會建立的過程。
當然還有各種奇葩的民族主義,這裡就不贅述了。各國也不會單純地只用一種手段來塑造民族意識。現在的法語在歷史上只是巴黎周邊一小片地方的方言,大革命之後才推行全國、統一拼寫;普魯士德國當局在宣揚「德意志民族」的概念時,也得要搞解放農奴的施泰因改革。
————————————————————————————————————-
【4】
回到「中華民族」這個概念上來。這實際上是近代的民族觀傳入中國之後的產物。
傳統中國有「華夷之辨」,辯的是「誰有資格作天子」,是一幫士大夫在辯「能不能接受契丹人作皇帝」「能不能接受女真人作皇帝」「能不能接受蒙古人作皇帝」「能不能接受滿洲人作皇帝」,至於誰來作納稅之羊、納稅之羊在國家政治權利架構中應該享有什麼地位,那是沒有人關心的。
直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的知識分子終於意識到得要動員民眾才能對抗列強、拯救時局。如何動員民眾呢?
當時的知識分子拿不出共產主義和布爾什維克黨,宗族的組織動員渠道曾國藩等人已經玩過了,宗教的組織動員渠道太平天國也已經試過了,剩下的也就只有民族主義可以拿來一用了。
章太炎這一路認為「都是滿清的錯」,於是祭出了「漢民族主義」的大旗,強調「漢族就是中華民族」,要「驅逐韃虜,光復中華」;與之相對應的,梁啟超那一路認為「得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於是祭出「五族共和」的法寶,要「合合漢、滿、蒙、回、藏諸族為一大中華民族」,甚至還要「亞洲民族主義」,合亞洲(包括11區)之力對抗西方列強。
當時的歷史條件決定了「中華民族」必然是後者,孫中山也不得不承認「五族共和」的「中華民族」。
至於「中華民族」這個概念在辛亥革命之後的演變流轉,這裡就不贅述了。總之,「中華民族」實際上是一個十分年輕的民族,是一個由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塑造的共同體,(之前的)歷史上和文化中並不存在那樣一個統一的「中華民族」
————————————————————————————————————————
【5】
那麼,身份證上為什麼沒有「中華民族」、而是「漢族」「蒙古族」「朝鮮族」呢?類似的問題還包括「世界上有2000個民族,卻只有200個國家,為什麼沒有完全按照『
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民族自決原則建國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為啥既要喊中華民族的口號、又要學前蘇聯承認各少數民族搞民族區域自治呢?」
原因很簡單:民族主義,說到底只是一種動員手段、一種組織渠道、一種統治術而已,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當它趁手時,會被人拿出來利用;當它不利於統治時,自然就被束之高閣、被打壓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要改造社會、要把邊疆真正納入統治秩序,就必然觸動到舊的邊疆地區上層統治集團的利益。為了獲得底層民眾的支持,當然是要給點甜頭的;為了安撫舊的上層,也不能不考慮他們的感受。為了這樣的政治需要,也就有了50年代的政策:民族識別、民族區域自治。
爾後,隨著舊上層勢力被削弱、中央政府對邊疆基層的控制力逐步增強(典型事例如買買提大叔給毛主席送瓜),中央政府對邊疆舊上層就沒那麼客氣了。於是,寺廟被拆什麼的也就不稀奇了。
80年代之後,當局要集中力量對付內地尤其是城市中的不穩定因素,基層、農村、邊疆地區的統治力量收縮,形成的權力真空被新成長起來的上層勢力所佔據,下層相對貧困化、成為新的不穩定因素,於是,當局拉攏上層以圖麻痹下層(與50年代正好相反):恢復寺廟、兩少一寬……
可惜治標不治本:邊疆新興資產階級尾大不掉,其中一些人(如熱比婭之流)野心膨脹,民族主義加上宗教掩護,就是他們手裡現成的絕佳旗幟、趁手的動員手段、方便的組織渠道;下層則淪為前者的炮灰。
邊疆的亂局又一次證明了,如果無產階級沒有自己的、有覺悟的、堅強的先鋒隊組織,話語權就會被右翼的民族主義乃至法西斯奪去——就如今日的烏克蘭亂局一般。
最後加一句:脫離了階級分析去談民族、文化、宗教問題,必然充滿了謊言和仇恨。


「中華民族」的形成是伴隨著「中華」這一概念的形成演化而形成演化的。「中華」是古時對華夏族、漢族的稱謂, 意即「中心而文化優越的民族」。古代華夏族多建都與黃河南北,以其在四方之中, 因稱之為「中華」。後各朝疆土漸廣, 凡所統轄, 皆稱中華, 亦稱中國。在這個擴張過程中, 以精耕細作農業為主的中原文明, 逐漸征服以游牧生活方式為主的西北諸民族。從字面來講,「中華」的含義可拆分為「中國」和「華夏」,「中國」之意為「天下的中心」,指中原地區,內中國而外狄夷,這是一個疆土的概念;「華夏」便是華夏族,是漢民族的前身。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中國」與「中原」是同義語,「中華」與「漢族」是同義語。即使到了近代的孫中山時期,「中華」還曾 被 等同於漢族。孫中山在《同盟會宣言》中提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在民國建立、清帝退位以後,孫中山曾告祭明太祖朱元璋。可見,中華民族的歷史淵源和本來意義就是漢族。

而「中華民族」的概念是近代才產生的,是由梁啟超提出的。「吾中國言民族者,當於小民族主義之外,更提倡大民族主義。小民族主義者何?漢族對於國內他族是也。大民族主義者何?合國內本部屬部之諸族以對於國外之諸族是也。……合漢、合滿、合蒙、合回、合苗、合藏,組成一大民族。」。所以,基於梁啟超對中華民族的界定,直到 20 世紀初葉「中華民族」漸漸演為組成全體中國人的諸族之總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確認中華民族包括漢族等五十六個民族。這樣,中華民族就成為由漢族等眾多民族共同締造和構成的大家庭,中華民族變成以漢為主體的國家名稱,只能說中華的外延擴大了,但是它的本質、它的根基始終是漢,漢族不僅僅是中華民族的組成部分,更是中華民族的主體、核心。這樣講,絲毫不是宣揚和推行大漢族主義,而是承認和肯定一個基本而重要的事實。唐太宗也曾說過「中國之百姓,實乃天下之根本,四夷猶同枝葉」,這話放在如今來看,也仍舊不過時,漢人是中華民族的實質,是中堅力量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老外有一句話說的很有道理,中國是一個偽裝成民族國家的文明(似乎出自TED)。
老外似乎比中國人懂中國哦。

民族國家(Nation)是一個西方近代概念,民族也是一個西方近代概念,被西方打敗的近代中國為了向這個概念靠攏,把中國包裝成一個近代民族國家(Nation),自然要有一個統一的民族,這也就是中華民族。
但是中國不是一個國家(Nation),而是一個文明(Civilization),所以中華民族,也就應該是一個「文明民族」。也就是所有以漢文明為核心輻射到周邊形成的中華文明圈內的各民族,都可以統合成廣義的中華民族。


上周和人聊天,說在當下的一般語境中,「中華民族」指代的那個文化共同體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我想了想,應該是1983年

之前,先有抗日戰爭進行文化動員,讓中東部受教育階層認可自己屬於一個主體性的中華民族;然後60-70年代中小學教育爆髮式增長,把抗日戰爭形成的這個概念進一步外推,並在城市形成一個基於新型世俗生活的文化模式。最後到了1983年,硬體上農村開始普及黑白電視機,城市開始普及彩色電視機(咸陽、上海2個生產基地);軟體方面中央電視台創辦了春節聯歡晚會,史上第一次做到了跨越地域、城鄉、階層,讓全國大多數人民共看一台戲,這才終於用「統一文化」和「(統)一道德」(王安石語)的方式創造了中華民族。

為什麼「全國人民共看一台戲」如此重要?因為春節晚會和《渴望》等電視劇都非常生活化,裡面包含大量倫理褒貶,一方面要注意不要悖逆主流群體的道德取向,避免社會爭議,另一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教化作用,讓人坐在家裡就能潛移默化地接受社會主流文化和道德。過去不同地域、階級的人不僅生活方式不一樣,享受的文化產品也截然不同,現在春節晚會和黑白電視機橫空出世,在生活方式依然割裂的前提下,統一了文化產品,推廣了普通話(以及東北話和粵語),用小品相聲探討了新的生活倫理,終於形成了兩個前所未有的效果:

  • 1 大多數中國普通人在文化身份上彼此認同。(所謂文化就是超出基本生存的生活方式)
  • 2 絕大多數中國普通人開始承認「中國人」這個身份。

這意味著中華民族的誕生。

至於此前的情況,我在另一個答案提到過:

為什麼近代自北洋軍閥到民國,出這麼多大師,最後卻是共產黨得天下?

第一個故事來自我的母親。她今天也在這裡聽我講歷史。40年前,也就是離重慶談判30年左右的時候,她是一名北方山區的鄉村教師。在我家鄉那個窮縣裡,她工作的地方也是最窮、最閉塞的幾個鄉鎮。在我的記憶里,直到80年代,她還經常用一個問題來測試小孩子的家庭教育水平如何。


大家猜猜是什麼問題?非常簡單,就是問小孩子:你是哪國人?

你們不要小看這個問題,七八十年代的時候,在落後的山村,在那些父母文化水平一般的城市工人家庭里,這個問題能難住很多學齡前的孩子。甚至許多一二年級的農村小學生都會被這個問題難住。這些孩子既不會說我是中國人,也不會做出錯誤的回答,而是一片茫然。因為這個問題完全超越了許多孩子的知識水平,他們所在的教學點往往只有民辦老師教簡單的算術和寫字,根本不會介紹外面這個大世界。

此外,必須承認王安石說的對,統一考試標準是讓受教育階層接受同一套倫理觀最好的辦法:

宋史志卷一百零八

王安石對曰:

"今人材乏少,且其學術不一,異論紛然,不能一道德故也。一道德則修學校,欲修學校,則貢舉法不可不變。若謂此科嘗多得人,自緣仕進別無他路,其間不容無賢;若謂科法已善,則未也。今以少壯時,正當講求天下正理,乃閉門學作詩賦,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習,此科法敗壞人材,致不如古……」

……乃詔曰:"化民成俗,必自庠序;進賢興能,抑由貢舉。而四方執經藝者專於誦數,趨鄉舉者狃於文辭……」

和宋朝一樣,70年代末到現在連續不斷的高考風潮也意味著打造統一道德倫理。但80年代的高考還是少數人的遊戲,21世紀才做到了高中教育覆蓋大多數年輕人。所以,高考大大加強了80年代形成的「中華民族文化共同體」概念,但並不是決定性因素。從目前中國人日常口語來看,恐怕春節晚會和80年代電視劇創造的常用詞和固定句式比高考多的多。

當然,互聯網正在奮力追趕80年代電視節目的地位,從每年新創造的文化積累來說,網路已經壓倒了電視——春節晚會如果不向網路抄襲段子,根本製造不了任何笑點;但從文化積累的「存量」來說,網路對整個國民文化的塑造還比不上之前的電視,畢竟網民成為人口主體也不過是這兩年的事情。所以我說在當下的一般語境中,「中華民族」指代的那個文化共同體是80年代出現的。

可能有人對這個結論很不爽,認為中華民族不該如此年輕。但客觀上(作為文化共同體的)民族就是工業化的產物,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也不過是一二百年的歷史,還有很多國家根本沒有形成文化上的普遍認同,至今未能誕生當前語境下的國家民族(比如印度)。和大多數國家相比,無論是從抗戰結束、朝鮮戰爭、還是春節晚會算起,中華民族的誕生都不算太晚。

補充:我看到問題中提到了俄羅斯族:

去年我到呼倫貝爾旅遊,和當地俄羅斯族(中國人)老闆聊天。他說冷戰期間這裡是中蘇對抗前線,其他地方的人很難進來,必須邊防機關特批才行,他們了解內地,融入內地就是從80年代看電視開始的。

相關回答:

對於正在消亡的某些少數民族文化,應該進行保護還是順其自然? - 馬前卒的回答

生活方式已經完全漢化的少數民族怎麼找尋自己的民族認同感? - 馬前卒的回答

除性別平等外,還有哪些我們習以為常的共識,是工業社會的產物? - 馬前卒的回答

為什麼上海男人普遍給人的感覺是「小氣」、「小男人」、「怕老婆」? - 馬前卒的回答

如何評價李毅吧 2016 年 1 月 20 日「出征」Facebook? - 馬前卒的回答


中華民族是滿清末期發明的,可惜滿洲太君砍死漢人依然不犯法

就像「滿漢一家」喊了兩百多年,但是連通婚都是犯法,就更別說是一家了,無論滿漢誰信誰找死


中華民族在近現代之前是為漢民族(華夏民族)的另一種稱呼。「是故華雲、夏雲、漢雲,隨舉一名,互攝三義。建漢名以為族,而邦國之義斯在。建華名以為國,而種族之義亦在」(章太炎:《中華民國解》),因此,從傳統意義上說,「漢」「華夏」「中華」其含義相同而各有側重。
現代中國成形之後,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華民族在政治上成為中國國族之名稱,逐漸演變為中國境內以漢民族為主體包括各少數民族在內的民族混合體。


什麼是中華民族?在史學大家呂思勉先生的教科書中寫的很清楚:

「是以漢族為中心。或以政治的力量,統治他族;或以文化的力量,感化他族。即或有時,漢族的政治勢力不競,暫為他族所征服,而以其文化程度之高,異族亦必遵從其治法。經過若干時間,即仍與漢族相同化。現在滿、蒙、回、藏和西南諸族,雖未能和漢族完全同化,而亦不相衝突。雖然各族都有其語文,而在政治上、社交上通用最廣的,自然是漢語和漢文。宗教則佛教盛行於蒙、藏,回教盛行於回族。滿族和西南諸族,亦各有其固有的信仰。漢族則最尊崇孔子。孔子之教,注重於人倫日用之間,以至於治國平天下的方略,不具迷信的色彩。所以數千年來,各種宗教在中國雜然並行,而從沒有爭教之禍。我國民族的能團結,確不是偶然的。」


中華民族不是一個民族,「中華民族是生活在中華大地上所有民族及海外華人的統稱。 」這個是正解。不是什麼虛構的民族,因為它本身不是」民族「(race or ethnicity)的概念;也不是拿來騙人的,這是中國獨特的nation building中的標誌,是nation buiding的過程中產生出的非常重要的國族概念;更不是現在政府提出的,別一副好像又被迫害了、國家又欺騙了你一樣,自己否定自己。

要說「中華民族」是什麼就要先說「中華」是怎麼來的。「中華」是「中國」和「華夏」兩個詞各取頭字組合成的詞,這裡的「中國」是上古的」中國「不是現在意義的」中國「,主要指的是山西、陝西和河南這一帶,是四方之中故稱中國(不是後來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或者中華民國的簡稱)。」華夏「最早出現被認為是《左傳。定公十年》中「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章服之美,謂之華「,所以被叫做華夏。「中華」的出現是在魏晉時期的哲人把「中國」「華夏」各去一字組合而成,「中」是自然天下之中代表「天」,「華」是華夏民族代表「人」,所以「中華"是根據」天人合一「的思想創造的,後來各朝各代就開始沿用」中華「這個詞了。到了後來的近代,梁啟超在1902年在《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裡面提出的,包括中華大地上的所有民族及海外華人的統稱,但實際上還包括一些沒有算在56個民族裡的一些未確定的族人,如夏爾巴人,土生葡人還有中國猶太人。可以說只要一個人覺得他是中國人(這裡的中國可以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這種national identity的都是中華民族。即使是一個中國朝鮮族的人,後來出國了又加入了韓國或者朝鮮國籍,但只要他自我認同的national identity還是中國,那就還可以說我是屬於中華民族的。

nation的定義要比國籍、民族這種概念更廣,而且認同感往往更強,所以我也不認同說中華民族這個詞的沒有生命力的,「中華民族」這個詞的生命力遠比想像的要強的多,因為中國人的national identity實在是太強了。即使把一個從小在中國長大但不愛黨也不愛國、從裡到外都覺得中國什麼都不好的人,放到國外給他一個外國的國籍他也很難消除自己的原來屬於中國的national identity,然後建立新的national identity。但是第二代或者第三代華人,卻很難培養起屬於「中華民族」的這種national identity,這點上就很難和猶太人相比了。可是相比之下,也有nation概念很弱的國家,比較典型的是新加坡,非常矛盾,雖然文明程度和經濟發展都很好,但是nation building進展一直很慢,李光耀就曾指出,新加坡還沒有成為真正的nation。對於這些國家,楞給他們加一個「XX民族」的話就是真的非常沒有生命力了。

關於題主說的,」如果俄羅斯族算中國民族了,俄羅斯就是中國的「這是不對的,nation和country、state等等都是不一樣的,領土不是必須條件,對領土劃分沒有影響。俄羅斯族的人算中華民族,但只要俄羅斯人不都覺得自己的national identity是中國,那俄羅斯就不是中國的,所以這個不矛盾。

======================================================================
還有,nation是一個非常學術的詞,是近代由西方學者所首先提出的。你可以說nation或者national identity這些定義是政治學或者社會學的辭彙,但他們不是作為政權的工具的。如果一個國家能夠成為nation,所有國民能夠有national identity這對於統治階層自然是好的,增加了國家的凝聚力,不容易出現內部問題(如新加坡還有美國所非常擔心的種族問題);但是沒有的話也不是一個政權說弄出來就弄出來的,nation building一直是一個學術問題,涉及歷史,文化,種族,語言甚至戰爭多方面因素,可以說是一個社會自我形成的。各個政府是想人為干預,所以才有大量學者在進行學術的討論和研究,怎樣才能快速的形成nation,但是現在也只能做到非常小心的盡量別去破壞他的形成。它不是由政治而起的也不會因政治變化而變化,更多的是有整個社會文明所引導驅動的。在我看來,以現在社會文明的前進速度(不知道到底在沒在前進)來看,nation或者說「中華民族」在短時間內是不會消失的,依然有著很強的生命力。


中華民族是TG自作聰明搞出來的「國族」概念,本來想把五十六個民族整合起來。結果少數民族政策卻在強調差異、賦予特權、拒絕同化。

這樣,少數民族只知道自己是少數民族;而漢族中一部分人不知道什麼是漢族只知道自己是中華民族;另一部分漢族人對中華民族沒什麼認同。

所以相當於設立了一個新民族概念,沒有起到應有效果。


中華民族是基於漢族上成立的,而與漢族關係友好的民族,或者可以被稱為兄弟民族的民族都是中華民族的一員。
中國的漢族是中華民族
海外的華人是中華民族
新加坡是以華人為主的國家
認同中華文化的蒙古族是中華民族
蒙古國人不是中華民族
認同中華文化的朝鮮族是中華民族
韓國人不是中華民族

是不是中華民族,得由民族認同感來衡量


後話
說到中華民族,我想起來我外公曾經唱過一首歌,我記得歌詞的最後一段是「我是中華民族,我愛中華民國」。
不知道誰知道這首歌的歌名?
另外我外公也會唱一首歌「長長的黃河,高聳的喜馬拉雅山」之類的,順便求出處。


什麼民族是中華民族?

這個得追溯到到大明太祖高皇帝。北伐檄文中有「歸我者永安於中華,背我者自竄於塞外。」「雖非華夏族類,然同生天地之間,有能知禮義,願為臣民者,與中夏之人撫養無異。」等句。

這裡就明確了中華民族的定義:

1.生活在中國境內;

2.服從中國的政治秩序;

3.尊崇中國的意識形態。

所以,生活在中國的朝鮮族屬於中華民族,但生活在韓國的朝鮮族不屬於中華民族;服從中國統治的屬於中華民族,但叛逃分裂後的不屬於中華民族。最核心的,還是尊崇中國的意識形態。

所以,中華民族從來不是指朝鮮族或哈薩克族那樣的普通、以民俗之類劃分自然人群,而是更高一等的,以意識形態和國家認同而聚合政治集團

只不過,這個過程中,必然也會出現語言和生活習慣的融合,表現出類似一般民族的特徵罷了。


「中華民族」是中華文明政權構建出來的「超民族認同」的最新版本。

1.0版本:諸夏
周王朝建立以後,為了和夏,商時代遺留下來的血緣貴族以及他們的諸侯和諧共存。

以周公為代表的一代儒,通過「制禮作樂」的方式,為各個民族提供統一的法律,道德標準。

春秋時期,四方蠻族對中原王朝的虎視眈眈,和四方衛星國的軍事化(北邊的燕,西邊的秦,以及自動脫離諸夏文化認同的楚,吳)。

中原王朝在地緣政治上被擠壓成了命運共同體。

平王東遷以後,周王室的地位僅相當於今天的聯合國。

春秋時代的霸主們,正是利用「諸夏」這個超民族認同,來維護「尊王攘夷」這個大國際法原則的。

2.0版本:漢
漢朝建立以後,不僅曾經的諸夏王朝,連蠻戎夷狄都被納入了同一個政治實體,諸夏這個概念已經不能滿足當時的政治需要。

以司馬遷為代表的三代儒,利用孔子學說的理論遺產,通過修史書的方式,將各個民族的祖先統一為炎帝,黃帝。

超民族認同升級,曾經的「敵人」成為了同胞。

2.x版本:沒有特定稱呼的孔孟傳人
漢這個概念,雖然在種族概念上基本沒有變化,即「炎黃子孫」,但在文化意義上享有豐富的彈性,可以將周邊的異民族不斷的吸收進來。

重點就是「孔孟傳人」,相當於今天說的「普世價值」。當時作為異民族契丹也好,蒙古也好,滿也好,在入主中原以後,仍然奉儒家為正統,目的是維護這個超民族認同,這是統治中國的基礎。

順帶一提,元朝的正名是「大元」,出自《易經》,取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之意,翻譯成白話就是「新中國」。

一直到日本入侵中國前夕,口號依然是「驅逐韃虜,恢復中華」,本質上是因為舊有的政治倫理沒有瓦解,日本作為認同孔孟之道的異民族,仍然有領導華夏的合法性。

3.0beta版1:支那
西方文化入侵,給中國送來了種族的概念:

「俺漢人,百敵一,都還有剩;
為什麼,寡勝眾,反易天常?
只緣我,不曉得,種族主義;
為他人,殺同胞,喪盡天良!
他們來,全不要,自己費力;
只要我,中國人,自相殘傷!
這滿洲,滅我國,就是此策;
吳三桂,孔有德,為虎作倀!
那清初,所殺的,何止千萬?
哪一個,不是我,自倒門牆?」
《猛回頭》

章太炎作「支那亡國紀念」,可以看作是種族主義進入中國人思想後,超民族認同的一次瓦解,好在司馬遷在《史記》中,確認了血統,「漢」這個概念的基本面還是保住了。

支那,作為一個應激式的反應並不成功,對滿清的認識也並不準確,早期民國地圖只有中原漢地,正是這一思想的反應。而蔣公對美國贈與琉球的抵死不從,也是這一思想的遺害。

3.0beta版2:各族人民
共產主義這個足以撕裂一切想像共同體的意識形態,使得「支那」這個概念變得毫無用處,中國人很快拋棄了這個用法,日本人則繼續使用,造成一種「是日本人創造出來侮辱中國人的辭彙」的錯覺。

在這塊紅色大旗下,革命與不革命,是首要區分人的標準,此族與彼族則不是。因此,在當時,建立民族區域自治,並不是一個很壞的選項。

3.0「正式」版:中華民族
不管你我怎麼看,官方是認同了「中華民族」這個概念,而且不僅要囊括現有的所有民族,包括未開新增的民族也要收入,比如加入我國國籍的黑人。

但顯然,由於TG刻意淡化意識形態的構造,「中華民族」的概念比較虛,在面對種族和宗教認同的時候完全沒有正面交鋒的力量。

在使用的時候,也基本取「以漢族為主體的各族人民」為意,否則很難解釋「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什麼意思,漢族復興到漢唐好理解,難道藏族要復興到吐蕃么?

因此,沒有必要糾結血統問題,如果非要檢驗,就這樣:

你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嗎?

堅持。

可以,這很中華民族。


想像的同共體


中華民族從來不是一個原有的民族,而是一個人虛構出來的政治概念。
我很不喜歡這個概念。
以上。


所謂民族,就是一群人。他們有著一個假想的共同祖先,和一個真實的共同敵人。

所以當我們提起中華民族的時候,重要的不是我們假象的共同祖先是誰,而是我們真實的共同敵人是誰。當然,在找到共同敵人後,我們就需要為了宣傳和審美選擇一個靠譜的共同祖先。

敵人選的越好,就可以團結越多的人。敵人選的越糟,就會使自己陷入四面樹敵的境地。

當然,對於極端民族主義者來說,四面樹敵反而是一種榮譽,所以對您而言關鍵是您自己如何看待這兩個選項,以及指定身份證格式的人如何看待這兩個選項。


就和曾經的蘇聯民族一樣。

血緣形成的民族,有生有滅,譬如匈奴和蒙古。

理念形成的民族,持久長青,比如猶太、漢族。

政治製造的民族,最後都和政治一起消亡了。


一個梁啟超發明,天朝舊瓶裝新酒的國族概念,然而早已破產,被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


推薦閱讀:

TAG:文化 | 民族主義 | 民族 | 中華文化 | 中華民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