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前有劉漢之轍,朱元璋仍舊要搞藩封?

建議50字兒以上。

============
寧可自家人殺自家人 總比江山易姓要好
============
2016.05.29 感謝大家的回答 補充下 藩封的好處不少 不過這個問題 請看題目 主要側重於它的弊端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一點

漢朝之後的隋唐,是一個新的大一統王朝。這兩個國家的特點就是繼承了南北朝,而南北朝戰亂並不太多,所以南朝、北朝的地方政府得到了有效的保留,國家可以很快的恢復秩序,可讓中央發號施令。

北宋初立,也有後周多年的苦心經營,而對南方各國的戰爭,也未有大規模的拉鋸戰,所以南方各地政府也統統被北宋接收,迅速實現統一。

但元末遺留下的社會並不同。

我做了一張圖,圖中是朱元璋分封的兒子們的封地

從圖中可以看出,這些王爺們分布如下
東北地區:2位
山西地區:3位
華北、中原地區:6位
西北地區:5位
西南地區:1位
華中地區:4位

然後我疊加了一些其他神秘的東西

黃色地區為漢人傳統聚居地區
藍色為蒙古人活動範圍

可以看出,韓王、遼王、燕王、谷王、晉王、代王、秦王、安王、慶王、肅王、岷王這一系列封地都集中在長城防線上,後來明長城也是以這個範圍重新修築。
江浙滬根本沒有什麼封王,很重要的一點是,經過元末亂戰,中國能住人,能有人,還有錢的地方,只有江南地區了,作為太祖的老巢,當然要杜絕內戰問題。


然後我又加了一點奇怪的東西進去

綠色為,從1127北宋滅亡年開始,直到1368年明朝建立,一直被金人、蒙古人統治的地區

整個北方漢人聚居區,長達240年,240年!!兩百十四年間,漢人朝代沒有對北方中國進行過一丁點有效的統治!
也就是說,南宋亡了一百年,而北方亡了二百四十年!更有甚者,從938年開始,臭名昭著的幽雲十六州,脫離漢人統治長達四百三十年!

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240年,已經是一個大一統王朝的壽命了。

這就不難解釋,為何朱元璋要把兒子的75%分封在綠色的土地上,那是因為這片土地經歷兩百多年的戰火、外敵摧殘,人口銳減、文化凋零,社會早就瓦解了,甚至可以說,跟南方漢人政權治下的漢人已經差的太遠,一個王爺,意味著來自中央的整套管理體系直接到達地方,不僅可以加強地方與中央的聯繫,更是確立了漢人政權對本地的直接統治權。

所以,《洪武正韻》出現了,全國性的大規模人口遷移出現了,這都是在為縮小南北差距所做的努力,不然,要不了多久,南北的隔閡將把漢人分成南北兩個民族。

我們應該慶幸,中國有朱元璋這位雄主,把一個已經分離了240年的民族重新統一,大家可想想兩岸分裂70年,已經開始麻木不仁,更何況消息閉塞的古代?

後果也有,原本直接被漢人殖民的北朝鮮飛了,河西走廊也回化了,因為兩宋以來漢人勢力的收縮,這些領土再也不會被漢人殖民化了。


補充 @朱道榛的回答
這位先生的圖可能有些差池,咱家做了一些微小的工作,修補了一下bug。

2016年5月30日酉時三刻更新:
看你們這麼熱情,我一句話不說也不好,那麼就簡單發表一下私見吧。

事實上沒有人記吃不記打

明朝之前,歷史上有過幾次分封諸王的行動,而影響比較大的,首先就是漢初的郡國並行,最後導致了七國之亂,其次就是西晉的分封,最終導致了八王之亂,然後就是元朝的諸王出鎮制,這個也出現過一些不和諧的聲音,比如安西王阿難答,比如陽翟王阿魯輝帖木兒。

朱元璋搞的這個分封諸子,很明顯,和漢朝的不一樣。漢朝那是獨立一國,黨政軍財一把抓,說翻臉就翻臉。和晉朝的也不太一樣,晉朝是世家大族為基礎的國家,而自身得國不正,導致晉武帝對世家大族並不是完全的放心,而且他認為曹魏被自己幹掉就是因為沒有宗室藩屏,所以在泰始元年「革魏余弊,遵周舊典,並建宗室,以為藩翰」,無非就是覺得自己當年欺負人家曹魏的時候連個幫襯的本家人都沒有,所以想通過分封諸王來羽翼自己的皇室。但是跟漢朝的那次相比,晉朝給與諸王的權力明顯少了一點——能夠收稅擁兵但是沒有行政權,這就呵呵了,須知槍杆子里出政權,有錢有槍的還怕沒權?所以西晉的封王雖然本意上對西漢的那種郡國並行來個改革,但是很明顯沒什麼卵用。

但元朝的不一樣了。元朝的宗室制度叫宗王出鎮制度,包括鎮守和林的北平王,鎮守吐蕃的西平王、鎮西武靖王,鎮守雲南的梁王,揚州的鎮南王,寧夏的秦王,肅州的豳王,以及東道諸王、西道諸王,無不是手握重權一方諸侯,其中鎮守北邊的權力最大,內地的比較小,而且與漢、晉不同的就是這些宗王沒有自己的「封邑」,所謂「就藩」,也不是把這一個路的黨政軍財都給他,真正屬於他的地盤不過一個王府。雖然元朝也出現了安西王阿難答、陽翟王阿魯輝帖木兒等幾次叛亂。,但是基本上算是普普通通,甚至沒有地方起義來的猛烈。

如此而言,朱元璋搞的分封,與元朝的宗王出鎮制度不無關係。首先來說,世鎮雲南的西平侯沐英是他乾兒子,這與元朝的梁王、雲南王世鎮雲南沒什麼不同,無非是一個為王,一個為侯;其次,分封諸子為王也是如元制,掌兵不掌民,如果沒有「宗室」這層外衣,其實和明朝後來的總鎮總兵沒什麼區別,「封地」不過王府;再次,明初分封諸王多是邊境線,少數在內地也都是青州、開封這樣的雄城重鎮,這和元朝宗王出鎮揚州、武昌什麼的也差不多;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明初分封的塞王,幾乎就是遼金元宗室領兵的翻版。女真可以用宗望、宗弼領兵滅北宋,蒙古可以用忽必烈滅大理,可以用口溫不花、忽必烈滅南宋,為什麼漢人就不能用宗室來打別人呢?明太祖年間八次北征大漠,洪武二十三年的第七次、二十九年的第八次,二十四年齊王出鎮開平衛,三十年湘王、楚王伐古州蠻,都是宗室領兵,和金元沒什麼區別,尤其是第七次北征,「敕王弼率山西兵聽晉王節制,其餘均聽燕王朱棣節制」,此次齊王也帶兵參與。而此時傅友德、曹興、王弼都在,不是沒有能打的人,但還是以宗室出兵,其中很有可能的一個原因就是效仿金元的宗室領兵。

而「宗王出鎮」制度在明朝也得到了體現,尤以北邊明顯。以上圖為例,朱元璋二十六個兒子,除了太子在京,趙王、皇子朱楠夭折,剩下的二十三個兒子,分封在南宋領土之外的宗王有十八個,散布在後來長城九邊一線的則有韓、遼、沈、燕、谷、代、安、慶、肅九王,寧王更是封在塞外,若是加上陝西的秦王、山西的晉王,就是十二個,也就是說,光一個九邊沿線就佔去了朱元璋一半的兒子。

若是只算朱元璋時代出鎮的宗王,則有洪武十一年的秦王(鎮西安府)、晉王(鎮太原府)、燕王(鎮北平府),十四年的周王(封開封府)、楚王(封武昌府),十五年的齊王(封青州府),十八年的潭王(封長沙府)、魯王(封兗州府)、湘王(封荊州府),二十三年的蜀王(封成都府),二十五年的代王(鎮大同府)、肅王(鎮平涼二十八年改肅州)、遼王(封廣寧州),二十六年的慶王(本封寧夏,暫鎮韋州)、寧王(鎮大寧衛),二十八年的岷王(二十四年封岷州,是年鎮雲南府)、谷王(鎮宣府)十七個,而其中封在與北元的邊境線上的九個(算上岷王則是十個),此外,洪武二十四年將韓王封國開原,沈王封國瀋陽,但是因為年幼而未就藩,若是加上這倆,則是十九個王里十二個封在邊境——意圖很明顯,平安城哦不,與元朝一樣,自家人守自家的大門。

綜上,竊以為明初的前有劉漢之轍,而朱元璋仍舊要搞藩封,就是因為老朱學習了元朝,自認為找到了一條既可以使藩王藩屏中央,又不至於出現漢、晉之亂的「好辦法」——宗王出鎮制度。

PS:咱家找到了一段朱元璋對自己兒子說的話:「自東勝以西至寧夏、河西、察罕腦兒,東勝以東至大同、宣府、開平,又東南至大寧,又東至遼東,抵鴨綠江,北至大漠,又自雁門關外,西抵黃河,渡河至察罕腦兒,又東至紫荊關,又東至居庸關及古北口,又東至山海衛,凡軍民屯種地,毋縱畜牧。其荒曠地及山場,聽諸王駙馬牧放樵採,東西往來營駐,因以時練兵防寇。違者論之。」大約這便是朱元璋把兒子扔在邊境線上的原因吧。


非常抱歉,我來提一點微小的建議。
@朱道榛 的答案中藩王的封地位置是有一些問題的。

最明顯的問題是寧王。寧王最早的封地是大寧,今內蒙古赤峰市。永樂年間遷到江西南昌的。
韓王洪武年間封,但是永樂年間就藩,分封地也不在東北,在陝西平涼府(今甘肅東部)。

實際上明朝早期削藩之前,藩王的就藩也有一些微小的變動,在此不一一列舉。


我來質疑一下 @朱道榛 答案的準確性。
明朝的封國其實在本質上與前漢的封國的大不相同的。西漢初期劉邦分封的王其實更像是西周時期封國,是真正意義上的封邦建國,在名義上要服從於天子,然而其屬地是完全跟中央政府沒有一點關係的,從現代意義上講,西漢早期的形式更像是邦聯國家,各個邦國時有自己的軍隊和官僚體系的(請懂國際法的諸位解釋一下是不是可以認為中央政府在封國時沒有主權的?),所以當年吳王劉濞帶著楚國一幫弟兄起兵的時候景帝簡直是嚇得要了命,太尉周亞夫也是費了好大勁才解決掉諸侯國的叛軍的。

回頭看明朝,這個問題就不一樣的,朱元璋不可能明擺著西漢的前鑒視而不見的,實際上對此確實有過不少的考慮,首先是明朝的封國緊緊相當於地方的一個機構而已,在地方明朝建立了完整的府衛官僚體系不受封王的制約。明朝的各封國時沒有軍隊的,各個封國只是保留了基本的警衛力量而已。關於上面 @朱道榛 說的依靠封王傳達中央的命令是沒有根據的。但是朱元璋之所以封王還是有守邊的考慮的,將領靠不住,中央軍令又太遙遠,所以老朱考慮「在地方政府擋不住的情況下,藩王可以考慮領導地方軍事力量」。朱元璋對藩王的權利是有不少限制,包括「不裂土,不臨民」,對封王的軍事力量都有嚴格數目限制 (9000~15000不等),還有不能年幼的時候之國(這個記不清了,待查)。當年朱棣起兵第一步就是先包餃子,把北平府的主要黨政軍領導請到自己家裡幹掉,所以北平守備力量瞬間瓦解,朱棣才得以起事。

另外,從來沒有哪個皇帝把自己最肥的土地封給別人的吧,看下西漢的封國,沒有在關中地區的吧:

至於@變形鋼筋 提到封國的弊端,我說說我個人的意見:
說西漢的封國,地方封國擁有幾乎完全國家主權,地方勢力過於強大勢必對中央政府造成嚴重威脅。某不攻自破的聯盟就是靠著地方分離主義勢力膨脹垮掉的。即便是封國沒有對中央造成威脅,地方勢力對財權事權的壟斷也對中央政府的發展構成阻礙,因此結局恐怕是兩者必將一戰。

再說明朝的封國,儘管朱元璋對封國有許可權有不少限制,然而皇權勢必要高於地方政府的 (朱元璋對於地方大員與親王的關係有明確的規定,比如,地方官員不論級別一律需要對親王行叩拜禮等等)。事實上,在地方形成了不平等的二元行政結構,即便有所規定長期勢必不能避免親王對地方政治的染指,何況親王還有一定軍事力量以及「有事可領兵」這種root許可權,長期看將造成地方行政混亂,危及政權的穩定,後患不可謂不小。

所以各朝封王問題不外乎三種解決方案,一是削藩,一勞永逸解決問題,但是捅簍子也是妥妥的。二是供起來,財事軍權都沒有,花錢朝廷出,清朝就這樣,短期問題不大,長期財政負擔太重。最後一種政權崩潰,西晉是典型。


感覺問主這個問得挺好的,個人覺得有兩點吧。

宗族的安全感問題。中國的宗法式社會,我覺得即便是在今天也沒有改變,越是長大就越有這種感覺。一個人的能量是有限的,即便你富有了,也需要惠及更多的實現自己的價值感,也需要更多的人來守衛你的財富,而具有血緣關係的宗親,是第一選擇。

朱重八和劉邦都是出身比較底層的皇帝,打天下靠的就是一幫宗親和玩泥巴長大的兄弟,而且需要注意提這個宗親很弱,不是很強。朱後來拚命生兒子,搞了二十多個兒子,還有很多乾兒子,就是在壯大自己宗族的力量。這些人是利益共同體,皇權將來要靠他們來拱衛。

而如果是本身就是豪門大族出身的帝王,自己的家庭本身就很大,同姓門族很旺,本身就是強大的集團勢力,可以穩固自己的地位。比如漢光武,唐太宗,本族勢力強大的時候,外姓的威脅就相對低了,不需要特別防範,而本族比較弱的時候,外姓的勢力就需要嚴格限制,否則就有被上位的危險。封藩雖然可能有外並內的危險,但是不管誰並誰,天下非劉者不王,天下始終是掌握在自己家族手裡的,不會江山易姓。

回到現在,我們看到很多家庭企業,重用的無非還是宗親,難道是沒有能幹的外人,不是,是不能信任。國企可以被高管吞併,家族企業的成果同樣可能被人偷空,這就是中國人的才幹。

封藩的必要性。明朝最大的敵人是北元,無論是王保保還是後北元,雖然蒙古被趕出長城以北,但是要知道當時南至印度,北過西伯利亞,西到歐洲大陸都是蒙古人的天下,蒙古的殘餘勢力依然非常強大。後來的瓦剌和韃靼屢次入侵也證明蒙古的強大。這和北宋的環境比較相像,宋太祖為了保持自己天下不被軍人取代,採取分兵制和調兵制,皇權是有保障了,但是邊衛很弱,導致對外族的無能和最後被金元狂虐。因此,為避免宋朝的命運,大明必須在北邊(明朝著名的九邊防禦)保持強有力的軍事力量,有人長期駐守。是選擇交給有能力的將領,還是選擇交給自家人,當然後者更有安全感。進攻對將領的能力要求比較高,防守只要會死扛就行了。

朱重八最後放棄遷都北京是個比較大的失誤,南京離北邊太遠不方便掌控,如果在晚年能遷都北京就比較好,重邊的這些軍事都離皇權很快近,便於直接監控,部分力量還可以直接劃歸中央管理,藩王位想作戰就不那麼容易了。


劉漢七國之亂,在於藩王權利過大,吳王尤甚,鹽鐵皆在手,兵強馬壯,而朱元璋分封藩王,限定了權力,限定了兵馬,只有三衛兵馬,任何藩王妄圖以一地之力戰一國,都不可能成功。除了朱允炆這種對藩王趕盡殺絕的,逼得大家一起high他,否則他也不會敗,再說,朱棣要不是直取南京,再打下去勝負還未可知。
前文高贊答案說過,藩王大多戍邊,這是很必要的,古代通信不便,如果前線發生戰事,藩王可節制前線,直接指揮,有利於戰事。為此,明初藩王軍事方面均受過正規教育,尤其是燕,寧二王,尤為善戰。


不要脫離歷史局限性看問題
自古以來,無論採取何種方式,中國各家王朝都在絞盡腦汁的構築一種可以長期維繫家天下穩固的體系。但翻來覆去,無非都是在皇室分封制和地方行政化兩種方式之間來回切換。
秦懲先周分封之弊推行天下郡縣,漢又吸取秦的教訓分封諸王,後來分封制的弊端初顯才有了郡國並行。西晉襲曹魏宗室之弱得天下,所以天下分封。南北朝建立,西晉喪亂未遠,從此絕了分封的念頭。北宋充分吸取唐藩鎮割據的教訓,充分發揮了行政官員尤其是文官的能量。而至於明,朱元璋在綜合前朝教訓的基礎上,很容易會想到宗室羸弱的因素,於是有了以分封強化軍事力量,以宗室護衛家天下的做法。但另一方面,明朝各省三司並行的行政制度很完備,保證了朝廷對地方的控制力。所以,也許,在當時的明太祖看來,既維持了軍事控制力,又保證了行政控制力,這種制度設計應該是完美了~即便換作是我們,想一想也覺得這樣不無道理。
但是~朱棣藩王上位之後,徹底絕了宗室分封實權的根子~


朱元璋農民出身,從小就目睹元朝官吏欺壓百姓的行為,所以打心底就不相信那些當官的,所能相信的也只有自己的兒子,而且他設計的原本思路里藩王的部隊是無法威脅皇權的。結果萬萬沒想到自己的兒子在打蒙古人時獲得了足夠的兵力,而自己的孫子辦事又太差勁。但好在朱棣算是個好皇帝。


說前漢多沒意思,咱們聊聊分封建制玩的最溜的西晉弄出的八王吧。

晉武帝為什麼要分封諸王?深入的原因不去細究,單從淺層的表象來說,原因無非是以下幾點。一,宗室為造晉立國大功,所以要酬謝,這是權宜之計,所以後來武帝重新分封的時候加強了大宗的力量,削弱了小宗;二,武帝需要通過這樣一個分封秩序明定正朔,確立自己這一系的地位,順帶把齊王這個地位很尷尬的人趕到藩國去,絕了他的念想,這是分封在確立正統方面的作用;三,太子力弱,難以駕馭群臣,天下方定各地又多有潛伏的暗流,所以分封建藩讓諸侯王鎮守地方既可以拱衛中樞,又可以預防不測。

不具有普遍適應性的酬功咱們不去說他,一般來說後來皇帝選擇分封基本上就是看中它確立正統、拱衛中樞這方面的優勢了。而明太祖面臨的形勢跟晉武帝還略有相似之處。

朱元璋原定的繼承人是懿文太子朱標,原本是個不錯的人選,無論是從繼承順序還是人望能力方面都足堪大任,所以太祖早期分封的藩王大抵是從確立正統、安撫地方、防備邊事的角度考慮的,諸侯王的地位並不高,對諸侯王的防範也很嚴密。

而太子去世,皇太孫成為第一順位繼承人之後,明太祖要考慮的問題就多了。和晉武帝一樣,他很清楚維繫「正統」的安排很可能在身後造成一定的政治動蕩。所以雖然他在之前就已經削弱勛臣的力量,但是仍對勛舊勢力加以清洗,以宗室勢力主外、可靠人選主內執掌軍事,這些措施基本都是為了保證身後政局能平穩過渡做的。

從情理上說,諸侯王在外執掌軍事,內部以可靠輔政大臣處理政事這種傳承模式應該是在情形比較惡劣情況下的不錯選擇,畢竟這樣一來可以內外相制,保證不起大的變亂,從而幫助政權平穩過渡。更何況朱元璋在設計制度時還有意識的限制了諸侯王的許可權,包括不能理政、不得離藩、接受中央監視、限制軍隊規模、保證中央對軍隊的最終控制權等等,可以說是是費盡了苦心,他也自以為這樣就能取其利而避其害,可惜皇太孫做事太過急躁,結果……

所以這事兒告訴我們,在王朝初期政治運作還跟不成熟、皇權傳承的合法性還不夠深入人心的時代里,選繼承人還是老老實實選個能力強的就好。你以為自己能設計出內外相制、庸主也能保守不失的完美製度,實際上王朝初期的這些政治角色沒一個省油的燈,沒有一個合格的繼承者,任你怎樣好的制度也是水中月、鏡中花,操心太多其實並沒有什麼卵用……

當然天下最終還是他們老朱家的,我想也就只剩這點能讓朱重八同志稍微平衡一下了……


朱元璋之所以堅持分封,並非沒有汲取歷史教訓,實在是帝王的無奈選擇。做皇帝圖的是什麼?就是保住一姓江山。朱元璋辛辛苦苦了一輩子,打下的江山讓別人坐了,非氣得在皇陵里打滾不行。而歷史上篡位者無非兩類人:權臣和藩王。如果權臣篡位,那朱姓王朝就得改姓,但藩王篡位不同,不管哪個藩王篡位,將來皇帝位子還是姓朱的人坐——這是最壞的結局,但對於朱元璋來說並非不可接受。

但這種「帝王心思」實在上不了檯面,沒法公開給大臣們解釋,所以朱元璋只能高喊「骨肉至親」這種大義凜然的話自我安慰。


一代明君之高瞻遠矚,恢宏手筆,實在令人嘆為觀止。


套用余英時先生的一句話吧:學習歷史的好處不是光看歷史教訓,歷史教訓也是很少人接受,前面犯了多少錯誤,到後面還是繼續,因為人性就是利益在手或者大權在握,但難以捨棄,權力和利益的關口,有人過得去,有人過不去,所以我認為讀歷史最大好處就是讀懂人性。
再套用一位西方哲人的話:我們通過學習歷史發現前人從來不向歷史學習。


曹操用實際行動告訴他們,藩封三百年,不藩封四十年


關於明朝分封制度已有眾多的各類觀點、認知和研究成果。有些人認為明初時期,統治階級的內部矛盾主要集中在宗室內部爭權奪利,而分封制是其產生上述矛盾的基礎;有些人認為明朝的分封制完全是政治制度上的一種歷史倒退。還有諸多的觀點,在此不再贅述。(觀點節選自《明代宗室分封制述論》)


答者認為明朝分封制度是伴隨著明朝國力的興衰而不斷演變的,明朝分封制在各時期的具體政策也不盡相同。明初朱元璋初創分封制,一般認為是朱元璋想通過宗室子弟對全國進行有效的統治,建立朱氏家天下。結合當時的客觀環境尤其是通訊手段來說,這種分封制答者認為是有效的防範了些意外事情的發生。、


明朝建立不久,朱元璋便在洪武三年夏四月乙丑「冊封諸皇子為王,又封其侄孫朱守謙為靖江王」(節選自《明太祖實錄》),此時朱元璋實行分封制已漸有雛形,尚需完善。後來朱元璋又以《皇明祖訓》的形式確立了宗室爵位制度。共分為親王、郡王、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鎮國中尉、輔國中尉、奉國中尉8等,每一等又有嚴格的世襲規定和較為豐富的食祿規定。這種比較嚴格的按照血緣關係進行封授爵位結合明朝宗室高增長率的人口增長特點逐漸造成明朝中後期財政負擔日益沉重。


洪武五年「置親王護衛指揮使司。每王府設三護衛。護衛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萬九千人」(節選自《明會要》) 此處看來各親王擁有自己直接指揮的護衛隊伍,各郡王也有一定的數量的護衛。除此之外,「凡王國有守鎮兵,護衛兵。其守鎮兵有常選指揮掌之,其護衛兵從王調遣。」「如本國是險要之地,凡遇有警,不分緩急,本國與常選兵馬,並從王調遣。」(節選自《皇明祖訓》) 這些皆為臨時舉措,並非定製,只有護衛兵才是諸王法定的軍隊。明初時期,各地逐漸穩定後,朱元璋還通過培養宗室勢力,逐漸將軍權從開國功臣手中轉移到宗室手裡,此舉措雖逐漸減弱開國功臣的威脅,但卻將宗室勢力培植的形成尾大不掉之勢。


答者認為切莫小看各統兵宗室的護衛軍隊,和這些臨時舉措。正是緣於兵權,所以明初各藩王可以通過此優勢逐漸擴大其在封地乃至中央朝廷的政治影響力和話語權,然後慢慢觸及到經濟層面上。以「靖難之役」比較公認的過程和結果來看,各地藩王如果沒有強大的封國經濟支持,答者認為朱棣很可能兵敗。另外自洪宣之後,宗禁日嚴,也可看作是明朝廷對宗室統兵的弊端所作出的應變之策。


以上僅是答者淺見,以後碰有新的觀點還會補充。


兒子們再動亂,他也是你的兒子啊


我以前經常念叨的一句話是:
如果北宋和西晉換一下政策,北宋大封諸侯王讓他們把遼國和西夏推了,西晉杯酒釋兵權解除八王的兵權,那兩個國家都會比現實中好過
而明初的狀態和北宋有點像,元朝是蒙古諸汗國中第一個被非蒙古人消滅的,明朝的北方、西方還有許多蒙古汗國,革命尚未成功,因此需要學西晉那樣封王保持戰鬥力


除了他兒子,歷史上就沒有一個藩王造反成功過。
可重八也不知道兒子朱棣給他臉上一個大大的耳光。


說的誅滅諸呂不是靠宗室似的


普天之下,只能信自己的兒子了。


一是懲宋元孤立,朱元璋總結宋元以來未行實行分封的教訓,認為皇室羸弱的原因是關鍵時刻無人翊衛王室,因此想依靠宗親力量,達到拱衛中央的目的。
二是加強邊防 ,又可使諸王有所作為,並且更重視親親之誼。


推薦閱讀:

清代火器相對明朝出現倒退這個謠言是何時出現的?
如何評價明武宗時期的宦官張永?
為什麼時間是12進位,是不是因為定製時間的這個人是六指?
為什麼人類對發現遙不可及的新地球興奮不已?
為什麼李自成張獻忠能與明軍長期周旋,卻在清軍入關後迅速被殺?

TAG:明朝 | 歷史 | 歷史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