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崇禎年間明廷的稅收潛力究竟能到多少?


這個問題,應該換一個問法,就是明朝在崇禎年間,如果做的好,最多能收到多少稅?

意思是一樣的,這樣轉換一下,方便於回答。

首先,我們先得知道明朝在崇禎年前的稅收是什麼情況。

最早的時候,明朝的稅收系統是朱元璋定的(這個地球人都知道)。朱元璋核定天下稅畝【1】是8.576億畝,徵收的總數是3200多萬石,這個數字一直改,下調,調了幾次,差不多2950萬石。老頭子很滿足,下旨「永不起科」,國家能徵收到這樣,就覺得已經很夠吃了。

另外還有一個跟稅收有關的大數,那就是軍屯,有4.2億畝,軍隊有120萬,但是軍屯戶有170-200萬。就是把土地分給軍隊去種,一大部分兵(在內地佔七成,在邊境附近的是八成,大致如此)去種地,徵收種粒,養活另一小部分(佔二、三成)的城守兵。所以朱元璋很得意,說:「吾養兵百萬,不費民間一錢。」整個明朝,不論是官方的,還是私人的野史筆記,經常可以看到這句話,幫朱元璋吹牛,一直吹吹吹,吹到了崇禎年間都還有。

但是,到了崇禎以前,稅收是什麼樣呢?

天啟六年,【2】報天下戶口稅收等項,情況如下:

【3】

這表看起來還是有點眼暈,不要緊,只要看頭幾行就可以了,主要說明的問題是,這時候還能徵收麥430萬石,糧2149萬石。另外還徵收了很多雜七雜八的東西。這就是明代正稅徵收的特點。很多人問,怎麼有半個人?那是長在肚子里的,沒生出來,算半個。是不是真的每年人口普查?怎麼可能,那抄上一年的,杜撰一點出入的數據。這就是明代的統計,編的象真的一樣。假的,都是比真的真。

明代徵稅,是以收糧食為標準的。分兩次,所以稱為「兩稅法」,夏天麥子收成的時候收一次,收麥子。秋天再收一次,收大米。那有的人不種地咋辦,就收其它實物,你織布的,就收布匹當稅收;你開礦的,就收礦砂。所以亂七八糟的東西收了很多,這些看了眼暈的實物徵收,包括糧食、麥子,就叫本色。這裡面,並不是所有的東西都原模原樣的收上來的,其中有一部分是改了,改成了貨幣徵收,明代的貨幣很亂,就是按應徵的糧食,折成貨幣收上來,這就叫折色。折色不一定就是銀子,雖然明末主要的貨幣是銀子,但是也有折鈔(鈔票),折錢(銅錢),凡是折成貨幣的,都算。最大的一筆折色徵收,就是「金花銀」,從英宗朝就開始了,把江南五省應徵的四百多萬石糧食,折成100萬兩零一丟丟銀子,從運河送到北京皇宮,這是皇帝的私房錢,不入太倉的,每年都是。萬曆的時候,皇帝的錢不夠花,還從太倉里摳了二十萬,張居正當國那會兒給的,摳了好幾年才不摳了。其它的時候,折色其實是很少的,明代主要徵收的,還是糧食。

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為什麼越來越少了。原來不是2950萬嗎?現在加一起也就2600多。原因主要是兩個,一個是,一直以來,土地報增只是做樣子,並沒有實際徵收,明代有黃冊制度,就是報告土地的冊子,但實際上地方官抄報的可能是一百年前,甚至更久以前的黃冊存檔。對,你沒看錯,一年抄一年,就有這麼久,甚至更久。實際土地變成什麼樣,那是另一回事。所以報增的少,而報減的多。第二個原因,是親王封地,這個封一點,那個封一點,萬曆以後,都是幾萬頃幾萬頃的封出去,所以用以徵收的土地就少了很多。上報的數字跟實際的情況嚴重不相符,這也是導致明代土地兼并不斷惡化的重要原因。

第二個問題,稅收來源是哪裡?明朝建國初期,領土廣大,但是很多地方都是不徵稅的,長城外圍有奴爾干都司,西南還有烏思藏都司,這是大片領土的都司,都司的意思就是只駐紮軍隊,但是不派官,當然也不徵稅。所以能收的地方,只有兩京十三省,這裡又有區別。最早貴州是沒有開發的,後來開發出來了,也一直沒增加到稅畝去,所以到最後也沒收貴州省的稅。雲南那地方一直亂,本來就少,也沒怎麼徵稅。廣西也很少,因為少數民族多,雖然也跟別的省份一樣,但數額大大的減少。所以能徵收的,其實一直以來都是兩京十省。征的多的,南直、浙江、湖廣、河南、山東、四川;相對少一些的、江西、山西、廣東、北直、陝西,更少的,福建,最少的廣西。長城以外,只有遼東有徵收,有時候收,有時候也不收,收的也極少,幾乎沒有。

這是總體的情況,明代的稅收很高嗎?其實不高,標準(注意只是規定的標準)是很低的。算一算就知道了,一畝平均徵收0.0344石,差不多三十畝才徵收一石。官方有明確的規定數字,也基本相當。官田收0.053石,民田0.0335石,其它根據土地性質的不同,有所偏差。【4】

明代的農業,在宋應星的《天工開物》有記載,哪怕最貧瘠的土地,一畝最少都有一石多的收成,三石算是高產,甚至有接近五石的。到明末農業進步了,三石是常有的事。所以怎麼算,撐死了,都只有不到3%的稅率。那老百姓不是很輕鬆嗎?洒洒水嘛。別急,還有。

徵收這些大米你得挑到縣太爺的衙門口吧,挑不來怎麼辦呢?里甲派人徵收,派人要額外的費用。加增。

縣太爺還得往州里送,州里還得往府里送,府里送省里……這一層層送上去,要運費,要人力吧。加增。

明代是賦役,除了賦,就是稅收,還有役。縣太爺的衙門壞了,得修,派幾個老百姓去;縣太爺出行,得有有抬轎子,派老百姓去;城牆壞了,得有人修,老百姓去……官府有權力在老百姓中,按土地的大小派工派活。這個叫役。地里忙不開,不去怎麼辦?加增。

國家的稅收還不是重頭的,大頭是地主徵收的田租。如果遇到荒年,收成不好,或者地主加收的租糧太重,老百姓就收不上來這麼多的糧食,就有逃亡的。明代是里甲制度,每十戶編成一甲,每十甲編成一里。一甲里如果有兩戶不見了,那麼剩下的八戶要承擔這兩戶的稅收。如果一甲只剩下一戶兩戶,哇,有這麼慘嗎?那就不要活了嘛,還真有,而且,越來越多。

各種加增攤派以後,老百姓的負擔就重了。

加增的辦法有很多種,用大斛徵收,小斛發放那是作姦犯科,不是加增。舉兩個例子,徵收的時候,斛斗本來是平的,用尺子一拉,多出來的你收回去,現在不行了,得繼續往斛里倒糧食,倒到上面尖尖的,撒到斛外面的,那才是你不應該徵收的糧食。這個辦法,叫「淋尖」,把徵收的斛上面淋的尖尖的,很形象吧。還有一種辦法,就是在你往斛里倒完了糧食,地上也掃乾淨,旁邊來一公務員,往斛上踢一腳,撒出來的部分,就是加增的,剩下的,你繼續倒滿,算是正式徵收的。這個辦法,叫「踢斛」。把斛踢倒了是不算了,得重新來,所以一般的官府裡面,都養了一批踢斛的高手,踢的時候,角度力度都要掌握的剛剛好,不能太猛,太猛就倒了;也不能太輕,太輕撒出來的糧食就少了。這樣的高手如果穿越到現代,中國的國足有望矣。

那這糧食徵收上來,怎麼花呢?

這個問題先放一放,還有一個情況,那就是軍屯。

軍屯就是軍隊也種地,分難你土地,種了地收種粒,養活另一指軍人;老百姓也種地,收稅。各不相干。後來一看發現不對,怎麼呢?這稅法操蛋就操蛋在,老百姓的稅收的標準很低,軍屯田的徵收卻不低,一樣是種地的,軍隊的丘八給的地是下等的,或者自己去開荒開出來的,收的稅卻要比老百姓多五六倍。更操蛋的是,這種日子還不是只過一輩子,朱元璋定的是世軍制,兒子孫子,子孫代代都是。那怎麼辦,跑吧,到哪兒過日子不是過,到哪兒種地不是種。因此,軍屯出現了大量的逃兵。於是,軍屯田就沒人種了,軍屯種粒就收不上來了,軍隊的供給就不夠用了,尤其是邊關的軍隊。解決的辦法是,開中法。讓商人買米,供應邊關軍需。買完了不給你錢,給鹽引。鹽,本來是官府經營的東西,不允許私人賣,幾朝幾代下來一直都是。有了這個鹽引,明代的商人就可以去官府指定的鹽場買鹽,然後出售,合法經營。開中法沒玩多久,也玩不下去了,為什麼呢?因為鹽引這東西,不過是一張紙,印上東西再蓋個章,也就是兵部相關的部門出具的證明。有勢力的官員,特別是皇親國戚勛臣,都充任五軍府的職務,掌握這種權力。他們都想少送糧,多要鹽引,甚至不送糧,直接開鹽引。從中間挖取好處,這個叫「占窩」。占窩越來越多,軍隊又沒供給了。怎麼辦?中央拔給,這就是「京運」,或稱「年例」,就是年年運送。京運送的是銀子,糧食徵收的時候就是收成的時候,糧價本來就便宜,折成銀子也少。運到了京師,再運到九邊,又要買成糧食。這一來一去,就損失巨大,沒辦法,古代不象我們現在這樣,運輸成本很高的,比我們想像的要高得多。京運的銀子從嘉靖的時候開始,隆萬時期開始增加,到了崇禎年間,一年就得近四百萬兩銀子。

【5】

當然,也有其它地方花掉了稅收,比如公費開支增加,京軍糧餉增加,地方截留,有明三百年發展下來【6】,軍隊成了朝廷最主要的花錢地方,而且越來越多。所以明朝一直以來就是缺錢,缺錢,還是缺錢。

那要打仗了怎麼辦?

張居正死後,太倉還存了四百多萬兩銀子,糧食可供京城十年之用。所以那時候萬曆三大征打得贏,打仗打的就是錢糧,那不是萬曆打的,那是張居正打的,靠吃老本打贏的,雖然那時候張居正已經死了十幾年了。這事情到後來就不行了,薩爾滸一仗,把明朝打出毛病來了。努爾哈赤這一搞,遼東的事情就沒完沒了,要錢哪。正稅你不要想了,早就都花完了,根本抽不出錢來,九邊能不供應?官員能不發俸祿?京營能不支糧餉?那就只能另外加增,這就是——遼餉。

遼餉開始的時候,還征的不多,一畝地征三厘半,一兩銀子是十錢,一錢是十分,一分是十厘,也就是一畝徵收0.0035兩銀子。糧食的價格,在萬曆年間日子過的好的時候,北京才0.25兩一石,一兩買四石,南直隸高產地區,銀子因為海外流入,是通脹狀態,有時候會值二兩多一石,但是折成金花銀,也一直是0.25兩/石,其它如廣東佛山等地,豐年的時候也有過這個價。貴一點的地方,山東、河南一帶,都是0.8兩一石。到後來崇禎朝饑荒年間就不要算了,0.8兩一斗都有。全國平均一下吧,估測個數字,0.5兩一石差不多。實際上,崇禎年間北京也都是0.5兩/石,貴的時候達到一兩一石。一石94.4公斤,差不多兩百斤,銀子很值錢的哦。如果按糧價算,別的商品也差不多,崇禎年間的銀子,一兩大概相當於現在(2017年)1200-1500元人民幣。我知道以前也有人拿這個折算過,但是早幾年的物價,跟現在的物價又不一樣啦。崇禎年間官方規定的銅錢是一兩銀子650文,但是民間流通的,在北京,民間的兌換是1400-1500文,對比現在的一塊錢硬幣一文的話,似乎也差不多。這當然不存在太大的可比性,但是,有個概念,理解一下銀子的價值吧。

繼續。三厘半銀遼餉徵收沒多久,就不行了,全國才165萬兩,這哪夠?很快就增加到了七厘,又很快增加到了九厘。所以天啟元年開始,就變成九厘了,戶部還專門增加了一個專門處理遼餉的機構,叫新餉司。所以遼餉也叫新餉,正稅就叫舊餉。那如果換算成糧食,也就是一畝多征0.018石(一斗八合)而已,加一起,全國核定徵收520萬兩。

多嗎?

不多嗎?

…………

謝謝。(請自行腦補朱茵在進水簾洞前問周星馳的劇情)

天啟元年,不僅遼東出事了,西南還發生奢安之亂,這很多人忽略了。西南那個地方,打從一開始就鬧騰,朱元璋的時候鬧,朱棣的時候鬧,收拾了越南又退回來,朱高熾、朱瞻基的時候繼續鬧,而且不停,孝宗朱祐樘他媽,就是從西南抓回來的宮女,到隆慶萬曆年間,有個治水很有名的叫潘季馴的,之前就是平定西南的。很奇怪,明朝一直就沒認真思考過對西南的民族政策有什麼不對,天朝上國嘛。也沒考慮過對外的朝貢制度有什麼不對,除了隆萬年間的封貢開關,天朝上國嘛。西南這一鬧,比以往的都厲害,這又要花錢哪。本來那地方的正稅就收的少,遼餉也征的不多,這一鬧騰,四川、廣西、雲南、湖廣,四省地方的遼餉就全部截留,貴州本來就沒有,現在更沒有了。山東,開始有民變,截留。接著徵到了五六十萬遼餉就基本上都給了東江毛文龍,又截留。(另外毛文龍在漕運四百萬石里,還截漕十萬石糧,現在很多人在《熹宗實錄》加《東江疏揭塘報節抄》上找的數據,說毛文龍拿的糧餉少,沒有靡餉,這是扯淡,他們沒把這糧餉算進去)所以定額520萬的遼餉,只剩下三百萬出頭。這還不算地方扣留抵充的,還有買糧的各種費用,實際到京的遼餉,其實就一百多萬兩。

遼餉又不夠花了。繼續想辦法。想想想,想出各種零星的搜刮。這些搜刮項目全部加一起,統稱雜項。所以遼餉這個項下,一直有兩個大名目,一個是加派,就是一畝九厘銀。另一個就是雜項,把原來搜刮的各種項目加進去,並且不斷增加項目。這雜項包括什麼呢,很多。比如:榷關關稅、典鋪稅契、覲費雜支、民佃屯田、生員優免、督撫軍餉、撫按公費、鑄息、捐助、鹽引、蘆課、役扣、平糶銀、馬夫銀等等等等。解釋幾個吧;

榷關關稅:明代設的關卡其實不多,運輸可能比我們想像的要差很多,最快速的運輸,就是運河。兩京之間,幾天就能到達,北京能吃到南京活著的鱸魚。所以很多大宗商品的買賣,都運到運河附近,然後從運河發散各地。那麼通往運河的官道上,就有各種徵收過路費的關卡,各省幾乎都有。朱元璋的時候就規定,三十抽一,就是抽稅三十分之一。這種關卡也叫鈔關,比較有名的有:崇文門、河西務、臨清、九江、淮安、揚州、北新、滸墅等,各個鈔關年收入也多少不等。一個鈔關少的象河西務,額定五千兩,多的象滸墅關,崇禎初有額定四萬兩,額定,並不等於真能徵收這麼多,你懂的。說到這就想起某清宮戲,一個很正義的男主人公大喊,「全國有多少個滸墅關,一個滸墅關就貪污一百多兩銀子。」雖然是清朝銀子多,也不帶這麼欺騙觀眾的,編劇沒有歷史常識。滸墅關這樣的全國就一個,徵收關稅最多的那一個。

典鋪稅契: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商稅,有點象我們現在的印花稅(不懂的童鞋請百度),很好理解,就是典當鋪(那時候是最賺錢的商業買賣了)里徵收的稅。是不是每個典當鋪都收,是不是按營業額收?這些我哪知道,你問我,我問誰去?如果有童鞋剛從那邊穿越回來,麻煩幫我問問。

覲費雜支:地方官每三年就要進京述職,皇帝登基的時候,縣以上幹部還得到京全體覲見一次,這時候有可能見到英明而偉大的皇帝,所以也稱覲見,這種覲見,也象當年紅衛兵串聯一樣,不僅沿途白吃白喝白住(驛遞系統),還可以各種雜支報銷。現在這些雜支都省一部分出來,充入雜項。

民佃屯田:這個也很容易理解,屯田的兵哥跑路了,地荒了,沒人種,就佃給普通的老百姓種,收的佃租稅賦,繳一部分上來。

生員優免:這個就複雜了。生員,就是讀書人,這裡專指秀才,當然別的也有。讀書人考中了秀才以後,官府就有供養。役是免了,前面說的那些抬轎子啦,修縣衙啦,就輪不到他了。另外還免了一定的田稅,按各地的不同,免稅的畝數也不同。如果,當地有學田,學田的收入還供養這些讀書人,每月領一些祿米,或者秀才們排隊到學府去吃飯。所以考中了秀才,就說自己有功名,這個功名,就是指生活由政府供養,過得好不好不一定,這得看地方的情況。但肯定是餓不死,但是地方上不僅有秀才,還有選拔出來的,叫貢生,還有捐錢入學的,叫監生。生員就不止秀才了,生員越來越多,僧多粥少,供養的也就薄了,所以其實秀才大多數都是很窮的。如果考中了舉人,那就又一番優免,又一番天地了,不在我們說的這個範圍了。地方上的教諭,就是干這個的,縣太爺的助手縣丞才從八品,或者九品,教諭是八品,牛逼的很咧。這屬於禮部的官,費用也是禮部的,不要覺得戶部就是國家財政部,這個理解有偏差,六部各有自己的財政,是分開的。戶部只能說是民政部、稅務局、至於統計局和財政部能不能算進去,不好說。繞了半天就是一句話,就是把生員吃的這些優免省一部分下來,上繳,這就是雜項的一個項目。誰說明代沒有士紳一體納糧?穿越到明朝的那些人,都把清朝雍正的那一套直接搬過來,人家明朝有明朝的規矩,這些歷史沒及格的穿越者們,麻煩先寫完檢討書再去穿越。

督撫軍餉:巡撫這個東西,明朝一開始是沒有的。這不是三司嘛,布政使司管民政,下屬府、道、州、縣,一層一層下去;都指揮使司管軍務,衛所軍屯都是他們的事;按察使司管監察。三司並立,互相牽制也互相監督。可是這三司有意見不統一的時候,甚至掐起來了,怎麼辦呢,就派個欽差大臣去協調,這個就叫巡撫。明朝的第一個巡撫是朱元璋派的太子朱標,後來當然各種官都有,品級不一定比三司大,當然也不能太小。但是權力呢,開始也不大,後來慢慢變大了,甚至變成了三司兼管,而且還一直是欽差的身份(這跟清朝不一樣,清朝是常設官,地方上最大的官),直到明朝滅亡了還是。巡撫後來還帶兵,而且到最後,只能巡撫帶兵,別的武官帶兵可以,不能出省。有的並不是巡撫地方,也有管事的巡撫,比如九邊管軍務的巡撫,巡河的,巡鹽的。巡撫兩個地方,或者兩件事以上,叫總督。總督和巡撫,合稱督撫,督撫帶的兵,兵餉省一部分出來,一般是十分之一。湊成雜頂的一項。

撫按公費:按,就是巡按御史。地方上已經有監察使司,還需要巡按御史嗎?有的時候是要的,很需要。御史在朝里的品級才七品,在朝里就常常參掉二三品的大員,出京來混,就更不一樣啦。電影上演的,兩排人扛著牌子走在路在,中間一轎子,鑼子duang的一聲,聲音傳到好遠去,老百姓就知道,巡按御史大人到!!!明代的御史差不多就是這個樣子。跟巡撫的權力還不一樣哦,巡按御史可以殺人的。巡撫要弄死個人,得題參,得上報。巡按御史是可以「小事立斷,大事糾彈」的。【7】什麼意思呢?地方豪強欺壓百姓,村委書記,縣丞大人等,貪污受賄,違法亂紀,巡撫御史可以直接砍他丫的。都不帶上報的,完事了回京再說,哪象現在這麼麻煩。只有碰到縣令或者以上的官員犯法,那事情有些大條了,得上奏解決。巡撫和巡按,都不是常設官,雖然各地都有,但都是欽差的身份,加一塊,合稱撫按,他們出行的廩餼花紅銀,也就是外出辦公費用,省一點下來,充入雜項。

鑄息:鑄就是鑄幣,就是鑄銅錢。鑄銅錢換成銀子,扣除買銅錫的成本,工錢以後,多出來的利潤,就叫鑄息,這一部分,全部作為遼餉收入。很奇怪,明朝的政府,鑄銅錢一直都不是首先為了流通,而是為了賺錢。明代這個錢法,也一直就沒搞好。開始的時候,朱元璋是印鈔票作為主要市場流通的,不是銀鈔,是表示銅錢的鈔票,一張紙,上面寫著一文錢,就表示一個銅板了。當然印的比我們家五歲的閨女辦家家的時候寫的要正規的多啦,印章也是正規的,這都沒問題。問題是你這東西沒有嚴格的規定,它必需要這個價,也沒有真正的銅錢儲備做保證,誰會真拿一張紙當回事,傻啊。所以慢慢就貶值的厲害。永樂初,鈔一貫約合錢百文,至成化,「鈔一貫不能值錢一文」,「甚至積之市肆,過者不顧。「【8】鈔票不好用,接下來就是用銅錢,銅錢作為主要貨幣大概在成化以後,隆萬以前。銅錢也亂,民間私鑄的很多,政府規定的與銀子兌換的是一個價,民間有的是這個定價的七八倍都有。更扯淡的是,政府鑄造出來的,因為貪污嚴重,不僅不賺錢,有的質量還不如民間的。所以隆萬時間,政府的態度就慢慢寬鬆了,行錢「但隨民便」,老百姓愛怎麼搞就怎麼搞吧,私鑄也好,質量差也罷,價格也隨便吧。這個對銅錢的放任,明清都有,一直到雍正時期還是這樣,清朝的貨幣也沒比明朝強到哪兒去。不要以為明清時代的鑄造技術有多高明,真不是。嘉靖以後,美洲發現了銀礦,大量的白銀內流中國,開始佔據明朝主要的貨幣市場,所以張居正的改革,折銀徵收。這其實跟一條鞭法是兩個東西,很多人搞混了。一條鞭是把所有的正稅,役使,攤派,全算一塊,這就哪一條鞭了,折不折銀不一定。也有的一條鞭是編完了以後不折銀的,照樣還是收糧食。糧食,也可以理解為一直都是明朝的另一種貨幣單位。白銀的用法也是一直沒搞好,因為白銀重,也不方便,所以流入多的東南沿海地區,白銀是通脹的狀態。而北方,白銀少,是通縮的狀態,一直是這樣,直到明朝滅亡還是。啊,貨幣問題寫了這麼多,是不是偏題了。

捐助:就是捐資助餉銀。保衛領土完整,號召全民捐錢抗奴。鄉紳士民,急公好義,樂善好施。不白捐,捐了多少會給你優免一定的稅收,這不知道誰訂的混蛋政策,後來很多拿這個鑽稅收的空子。

下面不解釋了,有的看字面的就理解大概是什麼意思了。反正雜項就是這些東西,什麼時候想一主意,能收錢,就往裡面放。收不了錢了,這個項目也就沒了。

說了這麼多,特別要澄清一個問題。就是網路一直傳說的,什麼東林黨不納稅,魏忠賢卻收了很多商稅。講這些話的,我知道是從某位專家的論文裡面摳出一張遼餉歷年徵收的表格來,看了這些數據,也不管具體情況,就拍腦袋各種腦補歷史劇情了。

首先,魏忠賢時間,天啟五、六、七年期間,收的根本不是商稅,而是雜項。雜項裡面,能算上商稅的,就只有典鋪銀一丟丟。在雜項裡面都不算比例,在遼餉更是九牛一毛了。其次,商人是明代的弱勢群體,能被收商稅的都是小本經營,就好象現在的小攤小販一樣的,小買賣。現代只有垃圾的城管們才跟他們這樣的人較勁。魏忠賢要是收這些人的稅,那有什麼好吹噓的。雜項,就是因為遼餉不夠,才一項一項的弄出來加上去的,到了天啟五、六、七年間,項目多了起來,徵收的銀子當然也多了起來,那其實是戶部收的,跟魏忠賢有個屁關係。

另外呢,就是關銳的徵收,這個正確的來說,不能算商稅,這叫過路費。這比起其它的雜項來,是有點多,但是如果你今天開車自駕游,跑個高速收費,那也叫商稅嗎?關稅是不管是誰,只要過去都得收錢,視人數貨物的多少大小來定的。大卡車跟小汽車收的錢也不一樣啊,能叫商稅嗎?而且,而且,重點是,魏忠賢不是收過程費的人那個人,他是免除過路費的。《度支奏議》新餉司卷一《題覆御史姜兆張條議疏》:「至潼關一路為秦晉要途,龍車一寨當秦楚要害,商賈輻輳貨物鱗集孔道,便於營息榷稅,易於取盈稅課大使,額設已久曆數十年,民不稱厲。天啟七年,偶緣崔魏擅權,市恩商賈致令潼關、咸陽、大慶、慶陽、鳳翔、漢中、臨洮、西安、三原之間一切報罷,而商賈熙攘之餘,不用以佐國家之匱乏,亦大失筭矣。」這就是他們以為的商稅,本來收的好好的,魏忠賢全給罷了。

再有一個,東林黨是不是不納稅?是,東林黨是不納稅。但是你不要忘了,其它黨也不納啊。東林黨有一個判定的方式,就是你得是進士才有資格被承認是東林黨,極少有不是,至少也得有功名。有功名本來就不用納稅啊。秀才都優免,舉人更優免啦。要是進士,那優免更多了,可以涉及家人,不是自己一個人,最多的一品官可以優免二十四人。賦和役是都免的,那這些家人,即不用納稅,也不用被官府役使,就都到家裡來幫工,這就是古代的家人,是一家人的意思。不是外面召來的地痞流氓,來家裡當奴才的,首先照顧的,是有親戚關係的這些人。只是地位低,在家裡看起來象奴僕,實際也就是奴僕。那這個優免的政策東林黨有,其它黨也有,魏忠賢一黨也有。不是看他屬於哪個黨,而是看他是什麼功名,什麼職務,什麼品秩。拿這事情說東林黨不納稅,扯淡。

咦,主題跑哪裡去了,哦,崇禎年間徵收。

注意注意,敲黑板,重點來了。

崇禎元年,正稅的兩千多萬石太複雜,這是個大話題,沒法攤開來說。具體怎麼徵收的,說實話這個功課也沒做出來。我們還是以遼餉徵收為例,上表格:

【9】

我們一般主流的說法,都是崇禎皇帝朱由檢接到一個多麼多麼爛的攤子,稅收收不上來,大臣們不聽話,不辦事,辦事也辦不好,如何如何,但是這張表卻顯示,事實是一開始並不是這樣的。

有必要解釋一下這張表,這是出自《度支奏議》的,崇禎朝的戶部尚書畢自嚴寫的書,只有他才能將財務彙報的這麼精確。這裡面一共只有九個省,十三省,扣掉四川、貴州、廣西、雲南、湖廣,這幾個省的遼餉,此時是全部割給西南,成了黔餉。剩下的應天府和鳳陽府,兩個加一起,就是南直隸的。北直的為什麼那麼少呢,因為北直的都是蠲免的,只收兩個州。第二列加派銀,就是各省應該徵收的數字,也就是任務指標。第三列,本年解部,就是本年內也就是元年已經解運到戶部的,就是實際已經收的吧。第四列,開銷米價。什麼意思呢,就是買米的銀子,遼餉銀子徵收了以後,再責令徵收的各省給遼東買米,然後從運河運到天津,這部分大米運輸是跟著漕運一起運的,稱為「帶運」。到天津以後,再由海運(或者陸運)運往遼東前線。帶運起初是三十萬石一年,後來增到每年四十五萬石。這個算是已經徵收到的遼餉,所以應記入徵收的項下。接下來的未完銀,那當然就是欠著還沒徵收上來的部分,如果沒有未完銀,就說明徵收任務已經100%完成了。再來,之前欠補,這裡主要是天啟六、七兩年的遼餉欠征的,崇禎元年被征上來。再來,就是崇禎二年的,這時候已經是元年年末,所以地方上省份有把次年需要徵收的已經預征上來了,這個不是元年的內容。最後兩項是計算完成和未完成的。

總徵收的成績達到九成,看起來還不錯,是吧。

最麻煩的是浙江,欠了20萬左右,但是也報稱已經在解運的路上了。並且,已經有八萬兩確定解運日期。但是,根據後來的奏報,其實這八萬隻解到四萬,後面的沒有了,也就是說,浙江其實耍了一個花招,崇禎元年的遼餉欠征了近16萬兩。就算如此,把這四萬加進去,崇禎元年徵收的完成率也達到了九成以上了。而且之前天啟年間欠的都慢慢補征回來了。但是,這個是有代價的。朱由檢上台的時候,把前面欠征的,從天啟元年開始,到天啟五年的所有欠的遼餉都免掉了。新皇登基嘛,總會減免一些稅收,每個皇帝都這樣,以示恩澤天下。就象欠錢的,老追不回來,又實在沒錢,只好減免一部分,能要回來多少算多少。明朝也老搞這個事情,地方上的地主也很適應這個套路,小老百姓是不敢欠的,會欠的是大地主。給地方官一點好處,稅收先繳一部分,剩下的當然各種理由,收成不好,徵收困難等等等等,並答應收成好了被繳,等第二年,又照樣給好處,第二年也仍然繳納當年的一部分,之前欠的呢,當然還是先欠著唄。這樣幾年欠下來,就成了定例,或者遇上了全國普免,就都省啦。反正呢,新皇登基,皇帝大婚,皇帝生兒子,都有可能普免,等著吧,用不了幾年。浙江為什麼欠的多呢,因為浙江讀書人多,土地兼并嚴重,大地主也多,實際小老百姓的田很少,大概只佔十五分之一。所以江浙的稅就不好收,而且,花花點子多,總是徵收到了官府,先給個文書報稱已收,然後在到手的銀子里弄點貓膩,有的甚至報解了好幾個月還沒運到。

到崇禎二年的時候,遼餉徵收開始有點困難了。於是戶部就出了一個大招,把京卿派下去催糧。那時候魏忠賢剛倒不久,魏黨罷了一大片,但是接下來的另一個場面,是之前跟魏忠賢過不去的,哪怕以前瞪過魏忠賢一眼的,就都是好人,就都復官。復著復著,發現官比原來還多,還冗餘,京師出現很多沒事幹的,六部九卿【10】的主官當然不能隨便支使的,戶部沒那麼大權力 。但是少卿是副職,一般沒事幹的,戶部就拎幾個幫忙幹活,題請這些人下去,一個人一個省,催征遼餉。效果還真不錯,催了很多上來。但是這些京卿的任務因為是預征,所以只催一半,但是幾乎所有的京卿都過半完成任務。崇禎二年還沒徵收完,就發生了一件大事——已巳之變。

又打仗了。

遼餉的費用,開始會少一些。萬曆四十六年到天啟二年,這四年間用了1900多萬兩,之後每年都在六百多萬兩。到崇禎元年的時候,袁崇煥出任薊遼督師。很多袁粉說袁崇煥一年只用了480萬兩,這是不對的,至少這種說法不精確。袁崇煥到任的時候是崇禎元年七月多,整個元年在任時間才五個多月,但是他還真的省錢了,把前面幾個月的兵理一理,後來在任期間又整一整,最後,年終統計,遼餉崇禎元年的費用是513萬兩。省了八十幾萬,並且,他在元年年底的時候,承諾,以後每年只要用480萬兩就夠了(這就是一年480萬的由來,年省120萬)。

打仗之前,袁崇煥曾上過至少兩份奏疏,要朝廷注意防範,薊鎮地區可能會有敵人進攻。沒人搭理他,怎麼會呢,外圍不是還有蒙古嗎?其實蒙古那時候已經西遷了,這事情朝廷也知道,就是朝中的官員搞的嘛。林丹汗其實挺希望給明朝當看門狗的,崇禎元年五月,派他自己的親信,也就是他的妹夫,泰松公主的老公貴英恰入關與明朝談撫賞事宜,結果貴英恰死在邊關,談判無疾而終。明朝就以夷制夷,讓原來俺答汗的後裔,土默特三部族跟林丹汗死掐。結果林丹汗慘勝,勉強完成西遷,整個薊鎮外圍洞開了。袁崇煥甚至還派了一個叫謝尚政(這個傢伙後來為了謀身福建總兵,出賣了袁崇煥)的參將率兵去遵化協防薊鎮,也被踢了回來。不久,皇太極就從喜峰口那地方殺進來了。

然後,就打仗了。

然後,仗打一半,袁崇煥被抓起來了。

然後,孫承宗費老大勁,好幾個月時間把皇太極趕出關外。

接著,就開始格外注意薊鎮的防禦問題了。

早幹嘛去了。

請注意這個人,當時的兵部尚書——奸臣梁廷棟。已巳之變以後,他第一時間上疏,要在薊鎮徵兵五萬。袁崇煥不是一年省了一百二十萬銀子嘛,就拿這銀子來徵兵。好嘛,好不容易省下來的銀子,一口氣全花了。第一批征的兵,只有幾千人,還都是從秦、晉地區征來的,當地的兵怎麼不能征呢,不管,遠的地方征好拿錢。天知道這些新兵是不是真從陝西山西來的,反正當時的新兵定價是,每個月1.5兩兵餉。在遼東的百戰雄師,每兵一個月才1.4兩,東江皮島海外孤軍,每兵每月才0.7兩。這是新兵,新兵。

這兵征的才兩三萬人,就發現錢不夠了。怎麼辦?靠援軍。援軍當時都是來勤王的,現在不僅沒撤,反而繼續從全國各地繼續徵召進京,甚至連雲南的兵也召,為的就是防守薊鎮。雲南的奢安之亂不是剛剛平定,這兵不是比北京更需要嗎?而且大老遠的調來,調來又調了一部分回去。剩下的一部分到底怎麼算糧餉,一直沒扯清。

還有,全國的援軍進京,需要安家銀,浙江最先反應過來,要說讀書人就是腦子聰明。向朝廷報稱一萬多兩捐助銀,然後再題留這些銀子,給援軍當安家銀。捐助銀是有優免的,原來的稅免了;這銀子又沒實際到朝廷的口袋裡。原來征不上來的遼餉繼續征不來。這種免稅的套路多好啊,而且會傳染的,很快就傳染給了隔壁的南直隸,也欠稅,也安家銀。然後全國的兵都有樣學樣,因為全國都有援兵,援兵要安家銀,要衣裝銀,要棉衣。工部要給兵器,要給建窩鋪,兵部給犒賞,太僕寺給馬價,戶部給軍糧,給軍餉,給鹽菜銀。勤王的援軍一共來了八萬多,就象八萬多到京旅遊的觀光客,不僅軍餉高,而且待遇好。高額的兵餉之外,安家、衣裝、軍器、犒賞,最高的軍餉達到1.8兩,米是每兵都要一斛(0.5石)的,有的按天算,每天0.015石,每月0.45石。除了這個還有,鹽菜銀一天三分,一個月另外再加九錢(0.9兩),那一個兵最高的時候費用妥妥的超過三兩。八萬援軍加上新征的兵,加上原來的薊遼的兵,總費用達到一年870多萬兩。【11】

一方面是越花越多,另一方面是越收越少,到崇禎三年底的時候,突然發現,各省欠征的遼餉只徵收不到三分一。實在不夠用的情況下,崇禎三年年底,戶部上疏,題定在原來每畝九厘銀的基礎上,再加三厘,也就是達到每畝一分二厘(0.012兩/畝)。關於加餉,梁廷棟是這麼說的,「臣考九邊額設兵餉,兵不過五十餘萬,餉不過千五百三十餘萬,何憂不足!故今日民窮之故,唯在官貪。使貪風一息,即再加派,民亦歡然。」【12】說九邊不過五十幾萬的兵,餉也不過1530萬,(平均每兵30兩/年),只要官員不貪,全國人民喜迎加餉。這是他XX的什麼混蛋理論,官員不貪感情就這麼輕鬆啊。一句官員不貪污,你兵部就可以隨便花錢哪。遼餉徵收,本來會繳的小民早已經都繳給你了,不會繳的肯定繼續不會給,你加征多少都沒用。遼餉本來就欠征,現在反正都是欠,只是欠多欠少的問題,更堵不住了,欠得更加厲害。雜項也開始各種不認賬了,有的實在推不了,定額五千,只認兩千,繳納的時候,給個幾百兩意思意思。有的乾脆就不理睬中央的徵收,拖著不辦。雜項的一些項目直接就是沒有,連認定的額數的奏疏也不寫。管你聖旨怎麼催,責罰好了,不就是罰俸嘛,那能有幾個錢?罷官好了,反正到時候我也撈夠了。

於是,到了崇禎三年、四年,突然發現,不加征之前收的還好,加征之後,反倒收的不如原來多了。

這是崇禎四年上半年徵收到的遼餉,時間是崇禎四年五月。說明一下,五月是沒有到半年時間,但是按戶部的時間是一年定了四個期間,分別是一月預征,四月一半,額定徵收215萬餘兩,只徵收到了57萬多兩,雜項更少,加一起,不到六十萬。七月征七分,十月全完。所以這個表可以表示崇禎四年上半年的徵收情況。其中第四列的完成百分比,是原疏中整理出來的,基數是按預征額算的。

這就開啟了明朝最壞時期,之後的日子,明朝就在各種風雨飄搖中過日子,徵收越來越少,直到最後滅亡。

以下,是蘇新紅博士的《明代太倉庫研究》曾經提及的,蘇博士得出的崇禎十六年,實際徵收率只有9.3%的結論,我個人表示疑問。因此另按原文做了一表格,得出33%的結論。蘇博士這個數字的出處是《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倪文貞集》,摘抄如左:

計開 一、各處錢糧逋欠數目,臣察:「十六年分正賦兵餉,除蠲免銀四百二十九萬一千三百(4,291,300)兩零,又撥勦餉銀二百三十九萬二千四百(2,392,400)兩零,又題留瑞藩兵餉並撥買米、豆、銅改徴兌銷等銀九十四萬二千四百(942,400)零。只完解部銀一百一十七萬四千八百(1,174,800)兩零,共未完銀七百八十七萬五千二百(7,875,200)兩零。闗稅鹽課倉助共完過六十八萬九千四百(689,400)兩零,未完二百六十五萬四千四百(2,654,400)兩零。其中地無兵荒歲稱稍有者,臣已於去冬摘參南直、江南、福建、山西、江西、山東、長蘆等處撫按已下等官矣。仍行文十日一催,責成司官趙龍等及各闗倉附近等差,分頭督催,不敢泄玩。各州縣完欠細數,另造清冊偹察。

蘇博士可能更加悲觀一點,但是不管怎麼樣,9.3%也好,33%也好,都不是一個國家正常的徵收率。

我們現在,可以歸納一下,來回答題主的問題了。

如果不考慮歷史可以假設,那麼顯然,崇禎年間,明朝收稅的最大潛力,是在崇禎元年和崇禎二年這兩年。承接天啟皇帝留下的爛攤子,一年從2600萬石糧,520萬兩遼餉的標準開始。一年估測下來,可以收到九成吧。2340石糧食,450萬銀子,了不起也這樣了。

歷史是沒有假設的,但是我們又偏偏喜歡假設。

那就假設一下吧。

假設什麼地方可以做的好一些,增收一些錢和糧。

軍屯肯定要清的吧,能清到多少,不知道。這不白說么,既然假設,為什麼不知道呢?因為軍屯是從朱八八那會兒就傳下來的毛病,一直都沒辦法解決,有去解決過,喊兩嗓子就沒了,張居正有清理,後來又回去了。還是舉個例子吧。孫傳庭,後來清理過,而且效果很好,極好。「總計三衛占種逃亡嘗追免補各地已清出者,共該起課三千三百二十七頃零,征銀三萬五千餘兩。」【13】後來就玩不下去了,軍屯是什麼人侵佔的,跟這些人過不去,沒一個有好下場的。

鹽引的占窩,這個可以動動手術吧,動出多少來,也不好說,到崇禎的時候,僅駙馬就有四十家,明代打從一開始的公主,駙馬就在五軍府任職,這四十家怎麼弄?不僅是占窩,包括煤礦,崇禎皇帝的八妹鞏永固還跟冉興讓掐起來,後來鞏有讓出十九處礦窯了事。這出處在哪裡我這會兒也忘記了,就不注釋了。

年例銀,九邊的軍隊要整頓吧。還有京營,二三十萬的京營軍,都是五軍府的這些勛戚分攤了,實際兵員才小几萬。這怎麼弄,更不知道了。別說京營能打仗,崇禎年間,已巳之變沒出現,一直到後來清兵五次入關,到李自成攻陷北京之前,都沒有京營軍的影子。偶爾出現的昌平軍之類的京營,也是極少。

我也很希望能給出一個具體的數字,努力一下,能徵收多少出來。但是,實在沒有,只知道,存在這些問題,而且都是大問題。

當然,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比如增加雜項,或者讓雜項更加合理化,官員貪污的清理出來,內宮太監貪污的,等等等等。

再說一遍,歷史沒有如果。如果有如果的話,治理國家是一個巨大的課題,這不應該是我等鍵盤俠拍拍腦袋能解決的問題。

以上,是讀明末史財政問題上所得到的歷史心得。

注釋

【1】《大明會典》卷之〇十七[田土]:洪武二十六年、十二布政司、並直隸府州田土、總計八百五十萬七千六百二十三頃六十八畝零

《明史》◎食貨一·戶口·田制(屯田莊田):「(洪武)二十六年核天下土田,總八百五十萬七千六百二十三頃,蓋駸駸無棄土矣。」

《春明夢余錄》孫承澤撰,卷三十五·田土戶口:「……洪武年間田土官民共八百五十萬七千六百二十三頃六十八畝零。」

《明通鑒》洪武二十六年十二月:「是歲,核天下土田,凡八百五十萬七千六百二十三頃,及夏稅,秋糧之實數。」

【2】天啟七年八月廿四朱由檢就登基做皇帝了,所以以天啟六年做為他接手的攤子來說明情況。

【3】《明實錄·熹宗實錄》卷七十九。

【4】《大明會典》卷之〇十七[田土]:洪武初、令官田起科、每畝五升三合五勺。民田、每畝三升三合五勺。重租田、每畝八升五合五勺。蘆地、每畝五合三勺四抄。草塌地、每畝三合一勺。沒官田、每畝一斗二升。

【5】《山書》明·孫承清,卷二,崇禎二年五月。

【6】明代的演算法,都是按虛數算,比如丁憂三年,實際只有兩年零一個季度,即27個月。比如三十歲,即虛歲,出生就算一歲,實際只有28周歲多。所以明朝只有兩百多年,到了晚明,一般的說法都是有明三百年來,別不服氣,史料就這麼寫的。

【7】《明會要》卷三十四職官六◎巡按:洪武十年七月己巳,遣監察御史巡按州縣,俾詢民間疾苦,廉察風俗,申明教化。所按藩服大臣,府州縣官,諸考察舉劾尤專,人事奏裁,小事立斷。按臨所至,必先審錄重囚,吊刷文卷,有故出入者理辨之。

《明史》志第四十九職官二「而巡按則代天子巡狩,所按籓服大臣、府州縣官諸考察,舉劾尤專,大事奏裁,小事立斷。」

《皇明典故紀聞》明-余繼登,卷十四,《大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之二十六:「其後新鈔一貫時估不值十錢,舊鈔才值一二錢,甚至積之市肆,過者不顧。以十貫折俸一石,是斗米一錢也。小吏俸薄,無以養廉,莫甚於此。

【9】《度支奏議》新餉司卷五第一疏:《覆錢餉院元年新餉完欠勸懲疏》

【10】吏、戶、禮、兵、刑、工稱為六部,六部的尚書,加上太僕寺卿,光祿寺卿,大理寺卿合稱九卿。另一個說法,是六部尚書加上通政使司正使,合稱七卿。

【11】《度支奏議》新餉司卷十八,《題主客兵馬並出入大數乞從長酌議疏》:閏月之餉銀、塩菜,與薊永漕糧之運價,約該五六十萬不與焉。合之則八百七十餘萬矣,此今日兵餉出數之大約也。

【12】《明通鑒》紀八十二,《明史》列傳第一百四十五,梁廷棟傳。

【13】《山書》明·孫承清,卷十,崇禎十年閏四月,孫傳庭奏疏《清理軍屯》。


明亡於即得利益者太多。


舉個例子,現在美國有人拿著袁世凱政府發的國債向中國政府要債,中國人都認為這是個笑話,但是如果今天的中國政權是袁世凱傳下來的,還是笑話嗎?


宗室、勛貴、士人,那都是明朝200多年傳下來的,是你皇帝說取消就取消的了嗎?


清末的八旗,和明末的蛀蟲有什麼區別?


稅收潛力很大,關鍵是看你願不願意分權,英國資產階級不是不願意出錢,是不願意,出了錢還被當冤大頭,權力和義務總得統一的吧,資產階級議會一上台不僅出錢還發行國債,財政實力上了新台階,崇禎是背黑鍋你來,名聲我來的貨,還好意思說群臣負我


可以參考那伙髡賊


明朝最有錢的兩撥人一是佔有土地的士紳階層,二就是因為貿易發展起來的商人階層。但只可惜明末偏偏收不到這兩撥人的稅,士紳不納稅是傳統,雍正因為向士紳收稅被罵了幾百年,最後還被乾隆廢了。商人這塊,大明自朱元璋之後就沒改過制度,朱元璋那會就沒想過商人這麼發達,按以前的制度,根本收不到商人的。兩撥最有錢的人沒法收,只能把錢攤到農民身上,農民能有什麼錢?自然財政收入就低。


佔個位置,回去詳細研究下。


我覺得吧,最好的辦法是召見鄭芝龍:你把東林黨都砍了,錢咱倆對半分,然後我招安你。過兩年你再去砍一遍,分錢以後我再招安你。


嗯~ o(* ̄▽ ̄*)o,能做到像清朝一樣的水平,什麼闖王和大清都得吃屎


明末社會結構已經基本瓦解,去哪收稅?
地主階層,隱匿人口佔有大量田地,收不了
流民階層,這些人就是被稅,災逼反的
皇親,更別想

沒有辦法收稅,只有砸爛這些即得利益者,財富再分配,那這個大萌還是大萌嗎


很有意思的是,大家普遍認為,明亡於三餉加派,清人入關之初也是標榜要廢除加派,收攬人心。但是實際上三餉最終是合在地丁銀里,並未廢除。為什麼明朝收三餉,收的國破家亡,清人事實上在明的基礎上還加稅了,結果沒多大問題。


這個,得專業大拿來回答吧,不過私以為廢了商稅的話,就真收不上來什麼了吧。


後期收不到稅收,和崇禎收回駐地方的鎮守太監,和錦衣衛有關吧,對地方情況完全是睜眼瞎了,全憑地方文官奏報了。天啟年間,北方還未大亂,只有零星的小叛亂。和南方的奢安之亂。崇禎上台幾年後,北方大亂只能全靠江南賦稅了。專業數據還得大佬來回答吧。


稅、稅、稅,一天到晚稅,稅有個毛用啊!給你一座金山,沒糧食你吃毛啊。就大明晚期那種長達十幾年的天災再多錢,沒糧食再多錢也要餓死人,活不下去的饑民一定會造反,這基本無解。

本來左光斗這農業專家興水利、南稻北種總算提高了一點北方糧食產量。結果被魏忠賢給陷害死了,他不死,也許會提前廣種紅薯、玉米,也不會讓後來的康麻子白佔了便宜。


推薦閱讀:

用一句話或者詩詞等來形容一個朝代?

TAG:明朝 | 歷史 | 稅收 | 財政制度 | 世界古代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