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界有關袁崇煥的評價究竟是何種狀態?民間挺袁和倒袁的嚴重對立是否反映了學術界意見的不統一?
不站隊,就是想了解一下相關情況。
這個問題更多是想了解學術界的研究現狀,不是為了爭論出誰對誰錯,請各位答主不要帶錯了節奏~
前天, @鄭峚陽 童鞋邀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我覺得,回答關於督師的問題很吃虧,即不能獲多贊,又不能吸多少粉,且袁黑們烏央烏央的來糾纏不清,實在是費力不討好。回答過知乎用戶:岳飛和袁崇煥都是為漢族抵抗外族,且都是錯殺,為什麼一個流芳千古,一個卻飽受爭議?以後刪了很多反對的意思,歪著樓來反對,曲解你的意思來反對。這些黑,我惹不起,總躲得起吧。既然不能以德服人,以躲服人總可以吧。於是我私信他說,就不回答這個問題了。
然而,事關督師的問題,尤如妹子一樣,你撩了她,就得負責到底。
————分割線————
學術界,對袁崇煥的問題是沒有爭議的。有爭議的問題,最多只是近幾年,有關於他個人的細節問題。
學術界,應該從什麼時候開始算呢?
我們估且從民國時期開始吧。
梁啟超先生寫了一篇《袁崇煥傳》,盛讚督師之英偉。
吳晗先生編了一本《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中華書局.1980,他在《明史四講》里,也極為肯定督師對明朝的貢獻,雖然篇幅不多。
孟森寫了一篇《〈三朝遼事實錄〉評》,批判現在袁黑們引為經典的,王在晉抨擊孫承宗的《三朝遼事實錄》,揭露其中諸多不盡不實之處,自然也是袁粉無疑。
李光濤先生就更不用說了,有兩篇《論崇禎二年己巳之變》和《毛文龍釀亂東江本末》。
袁崇煥的問題,在改革開放以前,甚至2000年以前,都是已經定性了,斬袁崇煥一案,是歷史的冤案。
2000年以後,中央電視台的《百家講壇》欄目里,滿學會會長閻崇年教授以袁崇煥為主線,講述了《明亡清興六十年》的節目,深受好評。
但是,這個節目卻遭到了網路明史愛好者的嚴重質疑。
應該說,歷史的問題,也是學術的問題,是不怕被質疑的,道理是越辯越明的。有不同的聲音存在,這是一件好事。
但是,這一次卻是一個不同尋常的質疑。因為網路的日趨成熟,有的網站為了發展,甚至不惜提供一個平台,讓網友借「以草根挑戰專家」的題目為炒作。這使得這一歷史問題,成了一顆重量級的驚雷,數年來,一直在網路上爭論不休。甚至因此問題,引發了各種不同的立場其它爭端,比如皇漢與滿遺之爭,崇禎聖君與昏君之爭,明朝滅亡原因之爭等等。
回應知友 @徐有貞 的評論,個人認為有必要專門說說樊樹志的觀點。樊老是學術界里,是唯一的一個,對袁崇煥頗有微詞的學者。他雖然總體上是正面評價袁崇煥的,但同時在細節上,對袁崇煥有些不太認可。他認為袁崇煥斬毛文龍,是過於「果於法」,是為池淵驅魚(樊樹志)。
至此之後,網路的爭議,還真的「撼動」了學術界的觀點。當然,也僅僅是撼動。
2008年以後,專家們在論述袁崇煥的問題之時,雖然對袁崇煥的評價仍然堅持正面的,肯定的。卻也不得不少少加一點袁崇煥的「黑點」。比如,袁崇煥這個有太過耿直(酈波副教授的講座)。
另外,還有後起之秀王榮湟博士,他的碩士論文是專門關於袁毛問題的。我有幸閱讀了他的幾章《袁崇煥全傳》,並與之私下商榷了幾個問題。包括已巳之變之初,袁崇煥是否毫無準備及對形勢誤判。這本書至今尚未出版,已經有很多袁粉期待我跟他掐一架了。到時候,恐怕又得「以躲服人」了,苦笑。
一句話,這些學術界的專家們,在評論袁崇煥的時候,觀點已經不敢再那麼旗幟鮮明了。
老實說,我不太佩服這樣的學術精神。
學術界,就應該去影響他人,而不是受他人影響。雖然袁黑有很多人,雖然有各種各樣的言論,但是學術就是學術,有什麼就說什麼。學術不是表演,不需要迎合大眾的需求,他需要的,是實事求是。這才是一心向學的求道派,這才是玄門正宗,方可不愧稱為學術界。
————分割線————
另外,有的袁黑不服氣我關於明末史料的解讀,又開始曲解我的意思,然後再加以反駁,特此再加以說明。
學史之難,在於史料。
史料之難,在於辨析。
我的本意,最早的黑袁崇煥,是因為史料的缺失,或者誤寫,才導致歷史事件失實。遺民們寫的史料,是具休政治傾向的,在缺失史料的情況下,難免杜撰一些歷史情節。
舉個例子:自稱草莽孤臣的王世德,為了稱讚崇禎皇帝朱由檢,在他的《崇禎遺錄》一書,寫了一件事:
「年十六有疾,召良醫韋盡性診視,乃曰,服藥千劑,不如獨宿。其天性過人如此。」
十六歲的時候生了病,讓名醫韋盡性給看,說,吃再多的葯也沒用,還不如一個人睡。什麼意思呢,就是不跟別的女人一起睡,自我節制,不縱慾。朱由檢是年末生人,生日剛剛好是民間過小年那一天,十二月廿四日。也就是說,這裡的十六歲,是虛歲,實際只有十四周歲多。十四周歲就知道愛惜身體,不能縱慾,那他這經驗是從哪裡來的?他這個病又是不從哪裡來的?我不知道這是贊他呢,還是黑他?但是後面加的評語卻是「其天性過人如此。」
所以,我們知道,尤其是明末清初,誰都可以自認為是史家,誰都寫史的時代,很多史料,是更需要認真辨析的。這並不等於否認了整本《崇禎遺錄》,實際上,這本書提供的一些資料,還是有很珍貴的文獻價值的。
回到袁崇煥的問題,其中一項,就是他是否議和。因為他的罪名裡面,有「謀款則斬帥」。包括編修了一百多年的《明史》在內,也統一口徑,袁崇煥是有議和的。並且,為了要跟皇太極議和,以斬毛文龍為籌碼。
這個邏輯本身就不通。
如果毛文龍能成為談判的條件,換我是袁崇煥,就更不能殺他了。沒有理由啊,誰會在還沒有開始討價還價的時候,就把自己的籌碼扔出去。袁崇煥好歹是封疆大吏,他總不至於比我笨吧。
明末清初的遺民著作里,很多史料這樣說。如果,僅僅是這樣的史料,那我們有什麼說什麼,這才是真正治史的態度。畢竟,人分百類,各種都有,袁崇煥也是有可能犯錯的。
問題是,現在有了更進一步,而且更可靠的史料出現了,可以對此加以否定。那我們為什麼不採用呢?
這個史料證據,就在民國時期被挖出來的《滿文老檔》,裡面記載了袁崇煥與皇太極通書十二封信原文。
那,既然有通書,豈不證明袁崇煥是有談,有「謀款」的舉動?
是有談,也必需談,早在崇禎元年七月,平台召見的時候,袁崇煥就提出「款為旁著」,款,也就是談判,作為「旁著",一種戰爭輔助手段使用。
而且,通書之後,袁崇煥也上疏彙報:
『臣亦不諱言款;即惠徼宗社之靈,還侵地、歸叛人,而我存朝鮮,何憚不為?』
這句話同時出現在《明懷宗實錄》和《國榷》,也可互為印證。
那麼,怎麼證明袁崇煥與皇太極的通信,是戰爭手段而不是戰爭目的呢?
看內容。
這十幾封書信大概的內容,是袁崇煥否定後金起兵的七大恨,並提出談判條件,」歸遼土,返遼民,去尊號「答應這個條件才有的談,」方為代請「。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兩代人,打了半天就是為了這個,都答應了還談個屁。所以這個條件,是皇太極不可能答應的條件。
皇太極提出的條件也是高的離譜:
《滿文老檔》第一函太宗皇帝天聰元年正月至十二月·第一冊 天聰元年正月至二月
」欲修兩國之好,當以黃金十萬兩,白銀百萬兩,緞疋百萬、毛青細藍布千萬疋餽送,以為和好之禮。禮成之後,以兩國彼此餽贈之禮,以東珠十、貂皮千張、人蔘千斤送爾,爾則以黃金一萬兩、白銀十萬兩、緞十萬疋、毛青細藍布三十萬疋送我。「
雙方的條件都是高得離譜,都沒有談判的基礎,也都沒有想達成和談的期望。
既然不期望談判成功,那雙方所談的過程,自然就是一種戰爭手段而已。
所以,袁崇煥所謂的」謀款「罪名不成立。因為謀款則斬帥的罪名就更不成立。
他是冤枉的。
學界的東西我不太懂,不過我倒是對於一些答案有些微詞——
看起來是該反駁一下了——結果??
果然大佬就是大佬——
連續四個問題,連半句正確都沒有,知乎有一句話叫做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這位說的顯然不是本位面歷史,居然還能騙到14個圍觀群眾,也是滿可笑的。
孟森《明史講義》:
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
錢穆《國史大綱》:
《劍橋中國明代史》:
1952年,葉恭綽、柳亞子、李濟深、章士釗聯名上書:「……明末滿洲久為邊患,能捍禦者以袁崇煥為最。滿酋後施反間,崇煥竟以冤死,天下痛之。今日新史學家亦僉稱為民族英雄……」
閻崇年《努爾哈赤傳》:
另外大陸還出了《袁崇煥研究論文集》、《袁崇煥學術論文集》等相關書籍。對袁崇煥所做的具體的一些具體的決策好不好,比如殺毛文龍,是有爭議,但總體上是肯定袁崇煥的。網路上有些所謂的爭議,不影響專業學者對袁崇煥的評價。
《袁崇煥研究論文集》
《袁崇煥學術論文集》
王曾瑜《岳飛、文天祥不該稱為民族英雄嗎?》
岳飛、文天祥不該稱為民族英雄嗎?--理論--人民網
【中華民族在世界上人口最多,但如果沒有岳飛、文天祥、于謙、袁崇煥、林則徐、孫中山等許多民族英雄傳承和發揚的愛國正氣,我們的民族豈不成為一個斷了脊梁骨的民族?】
人家是研究宋史的專家,出過《岳飛新傳》的,都不認為把岳飛、袁崇煥作為民族英雄放在一起有何不妥。有人可能會抬杠說他不了解明史,人家就算不是專門研究明史的,也是學術圈內的人,明史專家對袁崇煥的評價還能不知道。
關於網上某些「袁崇煥是清朝捧出來的」神論,具體可以看我的文章:
袁崇煥的地位是清朝捧出來的嗎?
某鍵盤上將聲稱:「這種水平我也有……國家要是現在讓我當……上將,我可以保證在未來5年內在天安門保衛戰中擊退美軍蘇軍。」
倒是真上將說了:
【護國愛民、英名永輝】
【咱們中華民族是個偉大的民族,自古以來可以說是英雄豪傑輩出,袁崇煥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個偉大英雄,我們岳飛、袁崇煥都是在中華民族歷史上有褒有貶,經歷坎坷,但是最終一條,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歷史是公正的。】
(不知道是誰的自行度娘)
看來真上將和鍵盤上將就是不一樣啊。
有些高呼「不管怎麼樣袁崇煥就是不冤」的,我覺得你是三觀有問題,看穿越小說看多了。現實中做點實事哪有那麼容易?「看人挑擔不吃力,自己挑擔壓斷脊」。就當時明末那個糜爛的形勢,用袁崇煥自己的話說是「罪不大則功不成」。要干點實事,難免會搞到出格。
明末別的將領對上後金主力,都是喪師失地,甚至全軍覆沒。袁崇煥好歹還能打幾場勝戰,廣渠門之戰甚至在城外硬生生把後金軍隊打敗打跑,在明末邊臣中算是很不錯的了。那麼多專業歷史學者都肯定他的功績,一幫子鍵盤歷史民科哪來的自信?如果你們對了倒還罷了,如果你們錯了呢?隨意詆毀一位民族英雄,有點責任感沒有?
戰爭,是極其殘酷的具有高度不確定性的事情。曹操是有名的大軍事家,也有失算打敗仗的時候。二戰時期盟軍到了在戰略上已經佔據優勢的時期了,美、英那麼多名將高參設計出來的市場花園計劃,尚且遭遇失敗。何況是在明末那個腐爛的政府里做個邊臣,獨卧孤城以當虜?
袁崇煥就算不是什麼完人,不管怎麼說也是領著近萬大軍和後金軍隊硬拼的猛人,就算敗了也值得尊重,何況他還打贏了。按你們的那種標準,林則徐禁煙引來英國軍艦,禁煙禁到皇帝被嚇到小心肝,早該死了。曾國藩把同僚得罪光,操兵引起士兵嘩變,幾次三番被太平軍當經驗包刷,早該死幾回啦。甚至彭老總那樣頂天立地的偉人,也有錯殺王佐和袁文才丟失井岡山根據地,攻關家堖傷亡慘重,朝鮮戰爭第五次戰役的時候計劃殲滅敵軍幾個整師,結果卻是一八零師遇到慘痛失敗的遺憾。
嗯,估計這幾個人也入不了你們的法眼吧,再過一百年,可能就有些和你們三觀一樣的東東,拿著那十年留下的一些材料批彭老總,還不是照樣振振有辭:「看啊!當時的人就是這樣評價彭嘟嘟的!擅殺王佐啊!丟失井岡山啊!百團大戰其實是百團大劫啊!殲滅敵軍幾個整師大忽悠啊!彭嘟嘟裡通外國有動機!有前科!有完美的證據鏈!證據確鑿!不容抵賴!……」
【戰士戰死了的時候,蒼蠅們所首先發見的是他的缺點和傷痕,嘬著,營營地叫著,以為得意,以為比死了的戰士更英雄。但是戰士已經戰死了,不再來揮去他們。於是乎蒼蠅們即更其營營地叫,自以為倒是不朽的聲音,因為它們的完全,遠在戰士之上。
的確的,誰也沒有發見過蒼蠅們的缺點和創傷。
然而,有缺點的戰士終竟是戰士,完美的蒼蠅也終竟不過是蒼蠅。】
——魯迅《戰士和蒼蠅》
民間史學界?你是說那個把朱熹扒灰信以為真到處宣揚的史學界呢還是連薊遼總督和薊遼督師管轄範圍都不知道的史學界還是一提到明史就是穢史的史學界還是只看了明朝那些事兒就認為自己搞懂了明朝的史學界?
學術界對袁的態度一直沒變啊!
民間的風氣是從《竊明》開始的,畢竟看小說研究歷史的民科多了!
學術界有關袁崇煥的評價wxz已經說的比較清楚了。
民間挺袁和倒袁的嚴重對立,主要是因為愛好者太多,而水平太低。歷史專業人士和低水平愛好者的區別很多,其中一個就是對史料的甄別。低水平愛好者信小說不說,一般很多人找到一段史料,只要支持自己觀點往往不加辨別的運用。
判斷史料如同審案,證人證言互相矛盾是常見現象。
學術界的沒有特別大的爭議在於 構建圓嘟嘟形象的是以 明史 為核心 加上督師紀略 邊事小記 等私人筆記 先入為主構建的 這些構建時期 學術界壟斷了所有的史料 而且傳抄較廣的史料 通常就是明史
所以 沒有大的爭議
而現在這個互聯網時代 史料滿天飛 自然而然的...就出現了民間倒圓嘟嘟的群體
關於倒圓嘟嘟的群體
通常包括但不限於 誤國派、賣國派
也就是說 對圓嘟嘟的態度是有分歧的 但總體而言是負面評價
這些負面評價通常是基於圓嘟嘟乾的那些破事 即崇禎聖旨中指出的
《崇禎長編》卷三十七,崇禎三年八月癸亥諭以袁崇煥付託不效,專恃欺隱,以市米則資盜,以謀款則斬帥,縱敵長驅,頓兵不戰,援兵四集,盡行遣散,及兵薄城下,又潛攜喇嘛,堅請入城,種種罪惡。命刑部會官磔示,依律家屬十六以上處斬,十五歲以下給功臣家為奴。今止流其妻妾,子女及同產兄弟於二千里外,余俱釋不問
以及現代人對欺騙上級、擅殺友軍(尤其是導致嚴重後果的---擅殺毛文龍事件)、嚴重失職瀆職(造成嚴重後果的---縱敵長驅從未積極攔截 文秉:不敢一矢相加)、試圖讓上級同意城下之盟(文秉:崇煥出言無狀,對百官訟言:『達子此來要做皇帝,已卜某日登極矣』。戶部尚書畢自嚴至撟舌不能下,舉朝皆疑之)等等的態度和看法得出的
挺圓嘟嘟的群體 通常跟隨學術界的看法 但為圓嘟嘟辯解的理由么...只能說主要是從情上進行辯解
而且辯解的充分程度 難以說服理智的研究者 甚至為了辯解而辯解 提出了 包括但不限於
鉛球中毒說 (努爾哈赤被鉛球擊中 中毒而死)
努爾哈赤寧遠中炮的可行性研究之---鉛中毒篇【袁崇煥吧】_百度貼吧
努爾哈赤鉛中毒可行性之二--球形彈丸熱碎裂【袁崇煥吧】_百度貼吧
一夜間從薊鎮山路繞道說 等等
軍事原創--己巳之變全軍潰敗責任及袁崇煥死因分析_袁崇煥吧_百度貼吧
更多熊文在明清戰爭吧-百度貼吧
袁崇煥吧-百度貼吧--一群痴心人 數條潑膽漢--維護民族英雄袁崇煥的名譽,宣傳袁督師的精神,堅決與詆毀民族英雄的言行進行鬥爭。鼓勵發表和督師相關的歷史資料、文學作品。
(不能說圓嘟嘟壞話的貼吧 不然封刪全家桶) 2333333
挺派最大的問題就是 先入為主 感情上不願意相信圓嘟嘟就是這麼的辣雞 這麼的...而且更加有意思的是 挺派中有不少是袁氏宗親會資助的(五毛) 所以 才會有 圓嘟嘟的百度百科封鎖事件 等等事件
順便吐個槽 現在的倒圓嘟嘟派中 不少可是當初的挺圓嘟嘟派啊 (畢竟碧血賤等書的影響力巨大)
他們可是看了不少的史料 才徹底轉變立場的 233333
------
私貨時間:
圓嘟嘟擅殺毛文龍事件中 有人說 圓嘟嘟的尚方劍有許可權殺毛文龍 但 柏樺 列明史料考證了有關的東西
歷代便宜權的授予
明代賜尚方劍制度
看完了 如果不是先入為主的話 還會相信有許可權么
還有個比較有意思的東西
督師尚書袁崇煥疏言毛文龍不過一匹夫耳何遂悖逆至此則茫茫海外固易為亂之地而以能為亂之人處之安得不亂倘更填一帥因仍其局文龍之後寧無文龍樹敵釀憂為禍滋大
請問 @衛督駱思恭 毛文龍 到底是樹什麼敵釀什麼憂為的什麼禍啊 233333
學術界對袁崇煥的評價是民族英雄這是無疑,至於民間我就不多說了。
某人引用
朱舜水說:又賊臣楊鎬,袁崇煥前後賣國,繼喪遼陽,廣寧,滋漫難圖。———話說廣寧失陷得時候,袁崇煥還在做他的知縣呢!
還有人說,袁崇煥殺毛文龍是為了和皇太極議和。恕我直言,都是一群遺民互相抄襲腦補。
事實上,袁崇煥和皇太極的書信根本沒有殺毛文龍這事兒。
@路過成都 袁粉,無論是民科還是官科,都要關閉評論。這樣才能操縱輿論,編造撒謊。表演歷史學界,謊言被揭穿了,立馬禁言別人。
袁粉不撒謊不禁言,根本粉不了袁崇煥。對於學術界意見不統一的問題,其實就是所謂袁崇煥粉絲的雙重標準而已。明末史料非常多,袁崇煥作為明末的爭議人物,有利於袁崇煥的史料,和不利於袁崇煥的史料是全部都有的。但是袁崇煥粉絲,對不利於袁崇煥的史料,其否定的理由,是非常無知和搞笑的:
- 凡是不利於袁崇煥的史料,都是明朝遺民懷念故國的破爛東西;瞎編的;是小說不可信;黑袁崇煥的都是沒有水平的民科。
大內義興:《三國志?關張馬黃趙傳》裴松之注引《雲別傳》的可信度如何?能在多大程度上採信用於歷史話題討論?
就像我前些天回答,關於記載三國趙雲趙子龍的《雲別傳》的可信度的問題,提出一般史料是有互補性的,但是袁崇煥粉絲壓根就不懂史料的互補性。史料有吹噓水分,甚至有玄幻的東西,這都很正常,但是別輕易說史料瞎編不可信。
- 史料A美化或者抹黑≠史料A是瞎編的破爛東西不可信。
僅從袁崇煥粉絲,對不利於袁崇煥史料的否定方式,就知道他們完全不懂史料。
明末遺臣朱舜水(1600年-1682年),就把袁崇煥,和導致薩爾滸慘敗的楊鎬,並列為賣國賊臣。
而狂吹袁崇煥的《明史袁崇煥傳》也有袁崇煥和後金議和之類,不利於袁崇煥的史料(注1)。可即使《袁崇煥傳》狂吹袁崇煥,狂黑毛文龍,認為毛文龍才能平庸【無大略】,老打敗仗,耗費【糜餉】,但還是承認毛文龍的東江軍【足牽制】後金,到【文龍既死】的3個多月後,大清就【兵數十萬分道入龍井關、大安口】入關了。這麼個能牽制後金的毛文龍,就被袁崇煥【妄殺】了(注2)。
(注1)明史袁崇煥傳:我太宗文皇帝遣使報之,崇煥欲議和,以書附使者還報......崇煥初議和,中朝不知。
(注2)明史袁崇煥傳:顧文龍所居東江,形勢雖足牽制,其人本無大略,往輒敗衄,而歲糜餉無算......崇煥始受事,即欲誅毛文龍......文龍既死,甫逾三月,我大清兵數十萬分道入龍井關、大安口......初,崇煥妄殺文龍,至是帝誤殺崇煥。自崇煥死,邊事益無人,明亡征決矣。
而明朝的編年體史書《國榷》的作者-談遷(1594年—1658年),對袁崇煥的評價還算客觀,吹了袁崇煥,什麼有能力,功勞大,很受崇禎的知遇之恩,但也提到袁崇煥【失在愎諫怯戰,避難規利】(注3)等等。談遷還記載,後金擔心毛文龍在背後,所以暗地裡和袁崇煥議和,求殺毛文龍,結果袁崇煥上當了,把毛文龍殺了。談遷認為袁崇煥中計而沒有發覺,可惜了(注4)。
所以談遷認為,袁崇煥雖然功勞大,但袁崇煥的行為全天下都知道,中了後金的議和計謀,而殺了毛文龍,導致己巳之變,並導致自己的死(注5)。因此袁崇煥死是該死,但被活剮是蠻冤的。
(注3)談遷曰:藤縣之於東陲,亦勛勞多矣!初經略高第議棄寧前錦右,果如其說,則遼西將非國之有也,賴藤縣力持,成寧遠之功,士氣少奮。仗鉞以來,極受知遇,兵勢不加於往日,強敵尤迫於目前,思以俾闔縱橫出表餌之愚計,其失在愎諫怯戰,避難規利也!范仲淹答元昊書,岳武穆陰間劉豫,古人未始無之,特所用喇嘛,非種世衡之清澗僧王嵩耳。今俱謂其通建虜,一時難民忿禍,眾喛漂山,而爰書三尺,真同反叛,安能折其心使不斷斷地下哉?嗚呼,戍之辟之可也,寸磔之,果法之平乎?
(注4)國榷卷九十一:建虜以扼其背,甚忌之。陰通款崇煥,求殺文龍。而崇煥中其計不覺也,惜哉。
(注5)國榷卷九十:袁氏便宜從事,天下聞之,詫為奇舉,居亡何而郊原暴骨者如莽。袁氏身膺不道之罰,則殺島帥適所以自殺也。才非周公,使驕且吝,又中建虜之誘,殺其所忌,能毋敗乎!
談遷作為史官記載史料,是查閱過官方檔案,接觸過原始資料,不太可能胡編亂造,如果質疑談遷接觸過原始資料,還是胡編亂造的,那麼《明史》也能被質疑是胡編亂造。
如果僅是談遷記載袁崇煥和後金議和殺毛文龍,那還算是孤證還可以用孤證不立來反駁。
但是有更多的史料都記載,袁崇煥為和後金議和,而殺毛文龍。什麼《崇禎實錄》《明季北略》《石匱書後集》等等等,全部都有,難道這些史料都和袁崇煥有仇,都是明朝遺民懷念故國,瞎編的破爛東西,都不可信?
袁崇煥為議和殺毛文龍的直接證據:
- 建虜以扼其背,甚忌之。陰通款崇煥,求殺文龍。而崇煥中其計不覺也,惜哉。(《國榷卷九十一》)
袁崇煥為議和殺毛文龍的間接證據:
- 大清主從之。崇煥答書密允,復以告病回籍,乃寢。至是,再任,思殺文龍,則遼可得。(《明季北略卷五》)
- 至是再出,無以塞五年平遼之命,乃復為講款計。建州曰:『果爾,其以文龍頭來。』崇煥信之,且恐文龍泄其款計,遂身入島誘文龍至......以尚方劍斬之。(《明史紀事本末補遺》)
- 崇煥以女直主殂,差喇嘛僧往彼議和,殺毛文龍以為信物。(《石匱書後集毛文龍列傳》)
- 許上五年復遼;既而懼上責效,欲復修款議。惡文龍擾之,乃決計斬文龍。(《崇禎實錄》)
- 蓋自崇煥自寧遠奏捷之後,即令番僧往吊東夷以講和,以罷歸未就。再出無以塞平東夷之命,遂以平東夷自詭。慮島帥毛文龍泄其計,遂身入島,誘文龍斬之。 (夏允彝《倖存錄》)
- 袁崇煥遣喇嘛僧吊老酋,因以款議未成,而崇煥去位。迨先帝初立,意在滅奴,召崇煥授兵柄。崇煥陽主戰而陰實主款也,甚至殺東江毛文龍以示信。 (徐石麒《反對與清議和奏疏》)
對袁崇煥的判決:
- 諭以袁崇煥付託不效,專恃欺隱,以市米則資盜,以謀款則斬帥。(《崇禎長編》)
- 至是聖諭:袁崇煥謀叛欺君,結奸蠹國。斬帥以踐虜約,市米以資盜糧。既用東酋,陽導入犯,復散援師,明擬長驅。及戎馬在郊,頓兵觀望,暗藏夷使,堅請入城,意欲何為?(《國榷》載崇禎聖諭)
袁崇煥議和以及殺毛文龍的動機:
- 恢復之計,不外臣昔年以遼人守遼土,以遼土養遼人,守為正著,戰為奇著,和為旁著之說。(《明史袁崇煥傳》袁崇煥語)
- 崇煥始受事,即欲誅毛文龍。(《明史袁崇煥傳》)
袁崇煥和後金議和的前科:
- 我太宗文皇帝遣使報之,崇煥欲議和,以書附使者還報......崇煥初議和,中朝不知。(《明史袁崇煥傳》)
袁崇煥為和後金議和,而殺害毛文龍,有動機,有前科,有直接證據,有好幾條間接證據,全部齊全,形成了完美的證據鏈。可以說袁崇煥被判決,是證據確鑿,不容抵賴的。當然,袁崇煥被活剮是冤了點。
所以題主的答案很簡單,學術界意見不統一的問題,只是袁崇煥粉絲,單方面否認,許許多多不利於袁崇煥的史料真實性。或者學術界的某些人故意無視不利於袁崇煥的史料而已。
過去20年前,30年前,甚至100年前,普通人查閱史料是非常不方便的,學術界也受到清朝崇袁思想的影響,不僅思想保守,而且壟斷著學術話語權,袁崇煥自然沒受到什麼波瀾。
可隨著最近的15年,網路越來越發達,很多歷史愛好者,能夠開始接觸到原始史料,在家裡就可以下載各種史料,甚至稀有史料的PDF版本,學術界的屏障終於被打破了,袁崇煥的做過的荒唐事迹,自然被扒出來了。
===================================================================
以下都是認為不利於袁崇煥的史料,都是明朝遺民懷念故國的破爛東西;瞎編的,所謂袁崇煥粉絲的典型。
這位一看就是不懂史料,張口就來一句美化崇禎就是瞎編的。
- 因為明朝遺民懷念故國,是瞎編的,所以我大清醜化明朝的史料,就是真實的?
還有這位,動不動《明季北略》《石匱書後集》,是明朝遺民寫的破爛東西。這完全屬於史盲的邏輯。
我認為,是因為其一,人物本身就是多面性,袁不是神,不能一下子就收復遼東,所以也會犯錯誤。其二,明末黨爭嚴重,黑的能給說成白的,導致眾說紛紜。其三,清朝毀書導致史料部分缺失。其四,各種人物,各種立場,歷史細節被篡改,或添油加醋,以小見大,現在我們所認識的歷史可能就與真實的歷史差別很大。
具體資料什麼的沒必要再到處貼了,畢竟很多話題下都有了,僅僅就事論事回答題主的問題。
民間的對立態度是不是代表了學界的不統一。
我的看法是學界對於任何歷史學術問題就根本沒有統一的時候,而且丁仲禮老前輩和柴靜訪談時曾經說過一句話我深表同意,科學界沒有主流非主流之分。
當然,學界和民科的定義劃分掌握在知乎此類話題下的一些答主手裡,他們說誰是民科誰就是民科。當然,我也承認自己是民科。
他們當然不會說他們自己也是民科,但他們又矢口否認自己是官科,但是經常暗示自己就代表學界,或者說是有學界背景的歷史愛好者。
我們這些被扣了一頭帽子的人,對於這些掌握定義權的人,實在很費解啊。
下圖是一位網友的圖,借來一用。其實圖中還應該標明覺華島和皮島。
我就是看到了前面有幾個熟悉的圓嘟嘟粉絲來湊個熱鬧的,總共就那麼幾個人,這幾天一直在我的時間線上的歷史相關問題下洗來洗去。
說圓嘟嘟不該被活剮,這可以理解,但肯定逃不過死,無論任何時代,無論任何制度,軍事主帥在決定國家是否能延續的戰爭中失敗,在那國的人看來大鍋不是他的是誰的?他的確是有成績的,但他做的一些事是十分幼稚並且引發嚴重後果的,是對明朝的滅亡有推動作用的。當然非要說崇禎才是主帥或責任承擔者,開心就好。
我沒讀過什麼滿文老檔,而且我一個非歷史專業的人,歷史水平和素養連所謂民科都不如,所以我肯定是一個被民科著作和地攤文洗腦的廢物,我說的話全部都是腦殘的夢囈、鍵盤俠的高潮。
那好啊,一個水平如此之低劣的人,發現有幾個地方和你們說的偉光正的民族英雄圓嘟嘟不大一樣啊,懇請你們這些非民科的真·客觀公正的歷史學者研究一下?
你家圓嘟嘟憑什麼擅自殺友軍高級將領?
你家圓嘟嘟是不是在蒙古不是明朝的狗、崇禎也不同意的情況下賣軍糧給蒙古?
你家圓嘟嘟有沒有放任後金吞掉朝鮮和蒙古、最後看著後金繞道喜峰口卻沒有有效回應?
你家圓嘟嘟保證的「五年平遼」結果是?
我先來幫你們洗一下
毛文龍不聽話還軍閥割據還浪費本來就不多的軍餉(1000萬和15萬),當時又打不過,抵抗到底只會造成更大的損失,殺了他又能在後金面前顯得議和是有誠意的,所以圓嘟嘟可以宰他。
賣了,又能怎麼樣?圓嘟嘟怎麼知道蒙古會把這些東西轉手賣給後金?你憑什麼用後人的上帝視角去鄙視當時人的決策?
沒辦法,只有1000萬兩和當時的人力、防守策略決定了幹不了這些事。
是沒打過啊,但這能怪圓嘟嘟嗎?關寧錦防線固若金湯,但在此之前明朝對外送掉的人命和錢太多,對內天災人禍不斷,加上崇禎這個皇帝不行,和文官貌合神離,這個政權已經積重難返。所以呢,雖然他拿著當時從百姓身上榨出的最後一點錢打不過強大的後金,但他仍然是民族英雄,憑什麼殺他?
總結一下,不是他掉鏈子,是敵人太強,而隊友太蠢,天氣太冷,不然他一定可以力挽狂瀾,也因此他是和岳飛一樣的民族英雄,不該殺。
是不是有點像部分人評價千古完人 空一格?
最近幾天連續出現了幾個圓嘟嘟相關問題,每一個下面都有那幾個id,是巧合么
學術界沒有兩種評價,只有一種評價
有兩種評價的是各大論壇和知乎
仔細看過那段歷史就能明白
但我想補充最重要的一點,並不是崇煥可不可以殺,而是能不能殺
我自己的看法非常明確
表面上看,袁崇煥和魏忠賢一黑一白,一文一武,一忠一奸,一好一壞,一被誇幾百年一被罵幾百年
但這兩個人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你不能殺
雖然他們身上黑點確實多
你非要去摳法律條文、道德規範,這兩個也確實應該死
但問題是,我說幾個人,韓信白起、岳飛衛青,這幾個人,你要是嚴格的摳法律條文、摳軍令,這幾個也都有該死的地方
但他們都沒死,因為他們的皇帝都明白,什麼時候該殺,什麼時候該留著
你可以殺魏忠賢、可以殺袁崇煥,甚至有沒有理由、理由是什麼都無所謂
但你必須找到能替換他們位置的人,或者說,你自己能掌控全局,殺他們一兩個無關大局
可惜,崇禎一條也做不到
非要我說,誰該死
該死的是崇禎
換個懂事的皇帝,不需要文韜武略,僅僅是懂事的就行
大明也許能續命幾十年,把小冰河和滿清拖過去,至於之後怎麼樣,天命所歸,就不是我們凡夫俗子能考慮到的了
無知帶來愚蠢,現在黑袁全是袁黑編出來的根本上不來檯面,不要說專業史學家就是一般的歷史愛好者
還能不知道袁黑老愛說的;一炮糜爛數十里,原文是一炮糜爛數里,紅衣大炮能打數里 有什麼問題。
還能不知道奴兒哈赤死就袁最老實報 老汗發癰而死,其它全是別人瞎說的:
1、經略高第塘報:奴賊攻寧遠,炮斃一大頭目,用紅布包裹,眾賊抬去,放聲大哭。
------明實錄
2、上問曰:者風聞奴賊逆天犯闕,大敗而走,此言誠然乎?小邦聞來,不勝喜幸。使齊應曰:然。奴賊果敗於寧遠,軍士死者數萬
余,其孫稱王者亦死矣。
-----李朝實錄
3、翌朝,見賊擁聚於大野一邊,狀若一葉。崇煥即送一使,備物謝曰:『老將橫行天下久矣,日見敗於小子,豈其數耶!』奴兒哈
赤先已重傷,及是具禮物及名馬回謝,請借再戰之期,因懣恚而斃雲。
------春坡堂日月錄(朝鮮人李星齡所著日記)
4、天啟六年四月十五日,准平遼總兵官毛文龍揭回鄉張有庫等口稱:新年老汗於二十四日在寧遠等處攻城,不料著傷。
---明實錄
還能不知道毛粉最愛說的,寧錦大捷毛文龍功勞第一的奏章
/////其次「寧錦大捷」,照樣殺敵數百自損數萬。因東江軍打到遼陽,迫使後金退軍回援就連袁崇煥本人都承認「孰知毛文龍徑襲遼陽,旋兵相應,使非毛帥搗虛,錦寧又受敵矣!毛帥雖被創兵折,然數年牽制之功,此為最烈!」////
是毛粉偽造史料乾坤大挪移,把袁崇煥天啟6年8月的上書時間說成寧錦戰後的天啟7年8月的上書,把袁崇煥對毛文龍諷刺說成誇獎,明明和寧錦之戰無關非說成毛文龍寧錦之戰功勞最大.毛的出擊根本和寧遠,寧錦二戰無關.
遼撫袁崇煥上言:切照。奴釁以來,合中外文武,邊、腹之全力以為防。然捐棄兩河,未有勝著,此未易以言悉也。惟舊督王象乾、經臣王在晉,撫存西虜,奴窮於無所入。舊樞輔孫承宗與原撫今督閻鳴泰,決出關用遼人之議。奴窮於無所導,故靜伏三年。自去秋河上,遂觀我之虛實,故傾巢入犯,視蕞爾之寧遠如機上肉。至兵過錦右一帶,彼不知臣先行撤入,而謂我畏而先逃,故一往無復顧忌,直抵寧遠城下。臣又偃旗息鼓,待之城中,若無人。彼愈而并力以攻。孰知臣之厚備而奮擊也,出其意外。故措手不及而敗走。賊已悉我之伎倆矣,遂棄其無用之攻具,歸而造其能為我害者,如版厚二寸之戰車,革以裹之。難於渡,故為舟。舟不得法,不可渡,故取十方寺上流之淺以濟。師至必系之路,則炒花五大營駐牧之處,故據囊素台吉。而驅卷各營,且請家丁於瀋陽攜之以入犯,為一進不退計。孰知毛文龍徑襲遼陽,故旋兵相應,使非毛帥搗虛,錦寧又受敵矣!毛帥雖被創兵折,然數年牽制之功,此為最烈。此賊數十年未經一創,況損於我二償於西虜與毛帥。奴氣又復振能一刻忘臣哉。 出關用遼人之議,決於孫承宗、閻鳴泰。倡其說者,孫元化也。遼人如可用,則王化貞、孫元化不駢首與東市矣。毛文龍徑襲遼陽,故旋兵相應。寧錦之圍解,文龍與有力焉。此出於崇煥之自陳,劇稱其牽制之功,則文龍何可殺耶?文龍殺而虜直犯京城,明知而故悖之,崇煥之禍,其真自取矣。 摘抄全文可以看出,這段話是對寧遠之戰前後的論述。奴即無所入,且無所導,因此靜伏三年後全面入侵關寧錦防線,此時僅有袁崇煥守衛寧遠,並且取得了勝利。戰後,女真人造攻城器具從十方寺一帶運至瀋陽準備入犯。這時候發生了毛文龍「徑襲遼陽」一事。 《明史》對於該段的描寫是「五年六月,遣兵襲耀州之官屯寨,敗歸。六年五月,遣兵襲鞍山驛,喪其卒千餘。越數日又遣兵襲撤爾河,攻城南,為大清守將所卻。」寧遠戰後,毛文龍為平息朝中對他是否具有牽製作用的議論,發兵對瀋陽一帶進行了襲擾戰役,在離瀋陽附近的鞍山驛及城南撤爾河敗歸。這跟袁崇煥所說的被創兵折是相符的。不過可惜,從前文可以看出,這幾個戰役的牽製作用都是幫了炒花五大營(蒙古蘇布地部落,明朝人稱之為束不的,也就是後來在高台堡袁崇煥堅持賣糧的那個部落。) 這裡有幾個問題需要解釋。 1、寧遠之戰發生於天啟六年正月,所以不論是天啟五年六月,還是六年五月,都構不成毛文龍對寧遠之戰的牽製作用。而且,天啟五年六月,明軍在前線沒有針對女真人的軍事行動;六年五月,寧遠戰後,女真新敗,更沒有雙方重大的軍事衝突。 2、從字面的意思,袁崇煥所說的「錦寧」,應該指錦州前線的錦右(明軍前線主要囤糧之所),廣寧(明朝與蒙古林丹汗的市賞交易之所)。因為從地圖上看,這兩地都處於女真人要搶渡的大凌河上游十方寺附近,因為毛文龍的軍事行動,避免了這兩地受敵攻擊的可能。而一般的說法,「寧錦」則是指「關寧錦防線」的寧遠和錦州。《三朝遼事實錄》成書與崇禎九年,時任南京兵部尚書,之前在崇禎元年任北京兵部尚書的王在晉所寫。出書時袁崇煥已經被崇禎皇帝所殺,為維護皇帝殺袁,王在晉在這裡玩起了文字遊戲,把「錦寧」變成「寧錦」。所謂「錦寧又受敵」和後面提到的「寧錦之圍解」顯然不是一回事,但一字之差,不僅給人非一般的誤解,而且王在晉強加附會,造成毛文龍牽制寧遠之戰,為寧錦解圍的結論。這一點,從他後面的解釋都可以看得出來。 3、在這個題本中,袁崇煥雖然提及毛文龍的牽製作用,但說話的口氣,顯然只是比較客氣,卻根本沒有表揚的意思。對比一下「毛帥雖被創兵折,然數年牽制之功,此為最烈。」如果老師對學生說:「學生雖考試一塌糊塗,然數年努力之功,這次成績最好。」估計那個學生受到這樣的表揚,應該去撞牆了。因為此為最烈的牽制之功,竟然是被創兵折。 4、遼東的問題之複雜,袁崇煥打勝了寧遠之戰後,被提升為遼東巡撫。在題本中不能不說,也不能過分說自己的功績,所以必需提起前後中外文武,以及毛文龍和蒙古的作用。所謂功勞大家分,以求中外文武齊心協心,共赴遼事。但毛文龍的牽制實在乏善可陳,就只能寫成「二償於西虜與毛帥。」
還能不知道滿清後金皇太極率軍第一次入關侵明前袁崇煥舊多次提醒崇禎
袁崇煥曾正式向崇禎皇帝上疏,說:「若順天等處,則聽督撫為政,臣不敢越俎而議者也。」(崇禎二年五月十六日到吏部事兵部
呈於兵科抄出之《欽命出鎮行邊督師薊遼等處兵部尚書臣袁崇煥謹題為乞汰冗官以紓國用等事》)說得很清楚,薊門比較薄弱,應
當設重兵把守。
不僅如此,袁崇煥又上了一道奏疏,
說:「惟薊門陵京肩背,而兵力不加。萬一夷為嚮導,通奴入犯,禍有不可知者。」(因為寧錦防線堅固,皇太極打不破,就會以
蒙古為嚮導,突破長城,來威脅北京。)
「九月己丑,袁崇煥以清兵欲西,先請駐寧遠增戍關門,至是遣參將謝尚政等往備。順天巡撫都御史王元雅曰:此虗警耳。遣其眾
歸,師果不出。」(《崇禎實錄》卷二)
「崇煥隨奏:『臣守寧遠,寇被臣創,決不敢侵犯臣界。只有遵化一路守戍單弱,宜於彼處設一團練總兵』。遂以王威為請。
兵部以王威新奉部劾,不肯即予,留難移時。」(石匱書後集)
蓋崇煥自任復遼,殫精拮据;甫及期年,錦寧一帶,壁壘改觀。正擬器械馬匹,稍有頭緒,決計渡河,惟慮薊門單弱,請宿重
兵。已特疏言之,再疏催之。(白冤疏)
還能不知道北京城下之戰滿桂在得勝門,袁崇煥在廣渠們,兩邊同時開打,袁崇煥勝追出30里,滿桂敗,兩邊相距2,3十里,根本不可能射傷滿桂。
二十日虜薄城下。與袁師殺傷相當。至德勝門滿桂總兵戰敗。城上放炮不能及虜。殺滿殘兵殆盡。
崇禎二年「己巳之變」日記——文震孟
還能不知道逼死滿桂的是崇禎哪個人問題太大,袁12月1日被拿下後,12月15日崇禎逼著滿桂出戰,滿桂說不能出戰還是被崇禎逼著出戰,結果被逼死
十二月十五日
建虜回師燕京,崇禎帝遣中使促經略滿桂速出戰,桂曰:「敵勁援寡,未可輕戰。」帝不聽,遣中使趣之急,滿桂不得已,揮涕而
出,督山海總兵黑雲龍、薊鎮總兵麻登雲、招練總兵孫祖壽等諸大將,結營永定門外二里許,列柵以待。副將申甫以車營七千屯於
柳林為前驅。
十二月十六日
建虜至柳林,擊申甫軍,敗之,轉戰大井,又敗之,甫復結車營盧溝橋大戰。奴兵繞出其後,御車者惶懼不能轉,遂大敗,殲戮殆
盡,甫亦陣亡。其死也,屍身右耳削去,左眉刀傷一處,左臂砍傷二處,骨斷右胯上刀傷一處,頭顱上刀砍一處,身上更有箭傷數
孔,慘不忍睹。
十二月十七日
經略滿桂、總兵孫祖壽、黑雲龍、麻登雲以兵四萬柵永定門之南。黎明,建虜以精騎四面蹙之,毀柵而入,桂等不能支,遂大敗,
全軍覆沒,建虜盡斬桂、祖壽及副將以下三十餘人,生擒黑雲龍、麻登雲,獲馬六千,分賜將士。
皇太極評論:「明主視將士之命如草芥,置之死地。」
知道了這些還怎麼黑袁
誒 這種事 袁崇煥不像是岳飛那樣沒爭議的名族英雄 所以呢就會吵的比較厲害 別說現代學術界了 比如呢 比較平民化的我們可以很清晰的看出諸如閻崇年先生比較挺袁崇煥 當年明月就差一些(他對袁的評價遠遜於孫承宗孫傳庭這種,估計可能還不如陳奇榆)較久遠一些呢 我們可以看到比如說明史的評價 乾隆的平反 明季北略 包括國榷對袁的評價都是相對平靜一些的 總之呢 有爭議的人其實都差不多這個樣子 不只有袁崇煥
袁崇煥的評價嘛,自從一句頂一萬句定論以後大家就不太討論。
明史有袁崇煥傳,看看自己思量得了。
第二個問題是什麼意思?民科和學術界從來都是根本對立的。
客觀存在即是真理!!
曹操有爭議嗎? 有!
袁有爭議嗎?有!!
有爭議就是有爭議!
袁死的冤枉嗎? 不冤枉,他的過失夠他死幾回的了!
袁該死嗎?不該死,抗清他的確起了很大作用!
毛爺爺尚且能功過37開,袁為啥不能?
爭來爭去有意思?沒有十全十美的好人!
更沒十全十美的壞人!!
推薦閱讀:
※博客經濟筆記的作者郭凱,這個人學術能力如何?
※如何看待土耳其官方禁止所有學者出國?
※怎樣評價一篇文獻綜述?
※如何看待北大博士實名舉報黃亮教授在ACL上抄襲論文?
※你給哪些牛人發過郵件?有哪些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