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有哪些制度(除了比較知名的行省等以外)是繼承自元朝?

關於明朝和清朝的討(si)論(bi)大家看的可能比較多了,元和明之間的關係(和撕逼)可能比較小眾,不過我想正正經經的討論下問題。之前看過澎湃新聞對北大歷史系張帆的訪談,對元朝和明朝的繼承,元朝對明朝的影響有很大的興趣,求指教?


從軍制上來說明軍完全是一支蒙古軍隊。十進位的編製體系、正軍加軍余的軍戶制度都是明朝從元代直接繼承的部分。但是在統兵機構一級,明代為加強對軍隊的控制對前朝機構進行了深度拆分與改組。

明初保留了元代千戶、百戶、總、小旗的編製。廢除了萬戶一級,改萬戶府為五千餘人的「衛」,行省(布政使司)一級設獨立的都指揮使司,與布政、監察並稱三司,各自直接對中央上級負責,改變了元代行省平章直接統兵軍政權具歸行省的局面,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在中央,明朝同樣堅持分權改革,吳時代保留了元代的樞密院,後削減樞密院權力改建大都督府(樞密院部分職能轉移到兵部),不久又分大都督府為五部(前、後、中、左、右五軍都督府)分管全國各都司。

明朝的軍戶制度也與元代類同,明代軍余制度是元蒙古軍「奧魯」(老小營)制度的延續,雖然明代正軍軍余比遠小於元代,供養壓力相對低,但同樣也重蹈了元代軍戶大量破產、軍戶制度迅速崩潰的覆轍。元代軍戶的生活比明代軍戶更加悲慘,早在大德年間,蒙古軍戶為湊齊出征所需財力賣兒鬻女就已並非罕見。仁宗英宗時代,朝廷已經需要官方出面贖回被賣往海外蒙古子女以抑制蒙古人口的流失了。

  • 明寶寧寺水陸畫《往古雇典婢奴棄離妻子孤魂眾》,描繪了一名正在典賣子女給漢人的蒙古軍戶。

從很多制度之外的方面來看,我大元也並沒有丸。大元活在明清禮儀的方方面面里,元明兩朝的天子袞冕與禁衛軍禮儀裝極度相似,明代對元袞冕的服色、章數、紋飾進行了繼承。類似的繼承也發生在常服上,眾所周知明人最喜愛的常服與戎服曳撒繼承自元代的質孫服,元人亦稱其為一色衣,明人則訛稱其為「曳撒」,元代來自草原服飾的大帽、瓦楞帽也都為明人所廣泛使用,據說「六合一統帽」(明清人喜聞樂見的瓜皮帽)就是朱元璋在瓦楞帽的基礎上發明的。

  • 穿質孫服,戴寶珠鈸笠冠的元成宗

  • 明《仁宗出獵圖》,戴笠帽穿對襟馬甲行獵的明仁宗。

  • 憲宗戲禽圖,憲宗戴寶珠氈帽,身著曳撒。

明清聖旨使用的「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欽此」也直接來自於元代,前身為元代開創的「上天眷命皇帝聖旨」。當然,它的白話版本就是著名的「長生天氣力里、大福蔭護助里皇帝聖旨」。以「欽此」為聖旨的結尾則是元朝的一大創造,從未發現元朝之前存在該用法。同時,明代的奏對制度也來自於元代的御前奏對。

  • 元代八思巴文聖旨金牌,幾乎所有元代八思巴文聖旨牌的文字都是統一的,直譯為:「依靠永恆天的力量。願皇帝的名字是神聖的。不尊敬的人將有罪並死。(郝蘇民《八思巴字蒙古語碑銘譯補》),以元代標準漢譯行文則是:「長生天氣力里,皇帝聖旨,違者,論罪處死」(黨寶海《蒙古帝國的牌符—以實物為中心》)

元人對這句話的理解是(徐元瑞《吏學指南》發端):

欽惟聖朝,受天明命,肇造區夏,故曰上天眷命。詔敕之首,表而出之。
欽惟聖朝,荷天地之洪禧,奄有萬邦,薄海內外,悉皆臣屬,故曰長生天氣力里。
欽惟聖朝,承列聖之丕祚,混一區宇,歷古所無,福庇黎元,咸遂生樂,故曰大福蔭護助里。

上天眷命皇帝長生天氣力里、大福蔭護助里皇帝的意思其實是「上天眷命的皇帝」。朱元璋則認為「上天眷命」「未盡謙卑奉順之意」:

(洪武元年春正月)丙子,詔告天下曰:朕惟中國之君,自宋運既終,天命真人起於沙漠入中國為天下主,傳及子孫百有餘年,今運亦終。海內土疆,豪傑分爭。朕本淮右庶民,荷上天眷顧,祖宗之靈,遂乘逐鹿之秋,致英賢於左右。凡兩淮、兩浙、江東、江西、湖湘、漢沔、閩廣、山東及西南諸部蠻夷,各處寇攘,屢命大將軍與諸將校奮揚威武,已皆戡定,民安田裡。今文武大臣、百司眾庶合辭勸進,尊朕為皇帝,以主黔黎。勉徇輿情於吳二年正月四日告祭天地於鐘山之陽,即皇帝位於南郊,定有天下之號曰大明。以是年為洪武元年,追尊四代考妣為皇帝皇后,建大社大稷於京師,立妃馬氏為皇后,長子標為皇太子。布告天下,咸使聞知 。

上以元時詔書首語必曰:「上天眷命」。其意謂天之眷佑人君,故能若此,未盡謙卑奉順之意。命易為:「奉天承運」。庶見人主奉若天命,言動皆奉天而行,非敢自專也。(《明太祖實錄》卷二十九)

繼承元代的口語,明初的白話聖旨與元代的蒙漢雜糅公文體白話也幾乎沒有任何區別,「里」、「么道」、「上頭」、「是.....有」表示判斷之類典型的蒙語語法成分比比皆是。唯一的不同僅僅是把「上天眷命」改成了「奉天承運」而已。與元代一樣,「奉天承運皇帝」意思也是「奉天承運的皇帝」,所以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的斷句其實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例如明初的這篇:

《諭西番罕東畢里等詔》

奉天承運的皇帝教說與西番地面里應有的土官每知道者:俺將一切強歹的人都拿了,俺大位子里坐地有。為這般上頭,諸處里人都來我行拜見了,俺與了賞賜名分,教他依舊本地裡面快活去了。似這般呵,已自十年了。止有西番罕東、畢里、巴一撒,他每這火人為甚麼不將差發來?又不與俺馬匹牛羊。今便差人將俺的言語去開與西番每知道,若將合納的差發認了送將來時,便不征他;若不差人將差發來呵,俺著人馬往那裡行也者,教西番每知道。俺聽得說,你每釋伽佛根前、和尚每根前好生多與布施么道。那的是十分好勾當,你每做了者,那的便是修那再生的福有。俺如今掌管著眼前的禍福俚,你西番每怕也那不怕?你若怕時節呵,將俺每禮拜著!將差發敬將來者!俺便教你每快活者,不著軍馬往你地面里來,你眾西番每知道者!(洪武十年六月二十四日)

大家先別笑,後邊還有,元代的「欽此」,還有一個更接地氣的白話寫法。公文寫作正式些時,一般用「欽此」:

尚書省咨,至元二十七年五月二十四日奏過事內一件:「江西行省官人每與將文書來,『吉、贛等處地面,湖南、廣東、福建這地面相連著有。每年草賊生髮呵,出備軍器,聚集弓手人每收捕來。年時江南地面漢兒南人休把弓手禁斷時分,這裡的弓手拘收了來。如今依著漢兒城子里與了的體例里與的』說將來有。俺商量的,在先中書省官人奏,『每一個路里十副弓箭,散府里、州里七副弓箭,縣裡五副弓箭,教把呵,怎生?』么道奏呵,『是也,那般者』,么道聖旨了來。如今依著那體例,路里十副,散府、州里七副,縣裡五副教執把,城子里達魯花赤達達畏吾兒回回人每教管者。若收捕賊的勾當有呵,巡軍根底教執把弓箭。無勾當時,拘收庫里放著呵,怎生?」么道奏呵,「那般者。好人根底委付者。」么道聖旨了也。欽此。(《元典章》卷三五《兵部二·軍器·拘收·弓箭庫里頓放》)

隨意通俗些的,人家直接使用「聖旨俺的」....

長生天氣力里、大福蔭護助里皇帝聖旨,軍官每根底、軍人每根底、城子里達魯花赤 、官人每根底、往來使臣每根底宣諭的聖旨:

成吉思皇帝、月闕台皇帝、薛禪皇帝、完者篤皇帝、曲律皇帝聖旨里:「和尚、也里 可溫、先生,不揀甚麼差發休著,告天祝壽者」么道有來。如今依著在先聖旨體例里,不 揀甚麼差發休著,告天祝壽者么道。河南府路里有的嵩山祖庭大少林禪寺、空相禪寺、寶 應禪寺、天慶禪寺、維摩禪寺,這寺院里住持長老、提點、監寺為頭目和尚每根底,執把 行的聖旨與了也。這的每寺院里、房舍里,使臣休安下者。鋪馬、祗應休拿者。商稅、地 稅休與者。但屬寺家的田地、水土、園林、竹葦、碾磨、店、鋪席、浴堂、解典庫,不揀甚麼他的,不以是誰,休倚氣力奪要者。 更這和尚每道有聖旨么道,沒體例的勾當休做者。做呵,他每不怕那甚麼! 聖旨俺的。鼠兒年三月十三日,大都有時分寫來。 (《皇慶元年年河南登封少林寺聖旨碑》)

大家笑完了么,笑完了我一會再說說三跪九叩這件事吧......


瀉藥

土司制度。

我國封建王朝對西南部少數民族的治理,主要施行過兩種政策,一為秦至宋的羈縻制,一為元明清土司制。土司制度最初由元朝創立,其脫胎於此前的羈縻制度,但其在羈縻制度之上又有所發展。到明朝再度有了迅速的發展, 並且達到了鼎盛,到清朝逐漸衰落並進行了大規模的改土歸流,最終被國朝的少數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正式取代,成為歷史名詞,前後延續了數百年。

元代確立土官土司制度後,朝廷任命土官土司需要正式賜予誥敕、印章、虎符等信物,

並對以下幾個方面都有著較為嚴格的規定,以加強對土司控制。

1. 土司授職務和承襲

2. 土司的升遷

3. 土司的懲罰與寬貸

4. 土司的朝貢納賦

而明代專門設置了區別於流官的土司職銜,並完善了土司承襲、貢賦、徵調、獎罰等各項制度。

比如說關於土司承襲問題上,明代規定土司「襲替必奉朝命, 雖在萬里外, 皆赴闕受職」。而且承襲者需年滿十五歲,年齡不滿者與流官共同管事。準備承襲者,不但要地方流官勘明,還要有同族保結,待有關衙門核實後,再由布政司代為奏請。弘治年間,加了一條「不入學者,不準承襲」。

另外,地方土司還要受地方文武長官約束,隸屬驗封司的,布政司領之,隸屬武選司的,都司領之。土司下所屬土兵還經常要接受朝廷調遣,四處征戰。明代中後期,土兵已經成為明廷所倚仗的重要軍事力量,嘉靖平東南倭寇、萬曆三大征、天啟崇禎遼東戰事都有土兵作戰的身影。

土司衙門內部也有流官存在,流官多擔任佐貳官,即副職官員。雖然等級不高,但仍是鉗制土司的重要力量。


謝 @朱武鎬 、 @少保都督同知 、 @神楽坂臨溪 、 @佑陵 邀……

1、元朝宗王出鎮制與明初塞王守邊制

這點毋庸贅言,已經有很多專家學者有這方面的論述,洒家人微言輕的也就不獻醜了。在此推薦趙現海老師《明代九邊長城軍鎮史——中國邊疆假說視野下的長城制度史研究》一書。

作者在此書第三章,「明初「襲元」暗流與北疆九王守邊制度」一章中著重表述了這兩個制度之間的異同點以及沿襲關係。此章一共四節內容,分別是:

第一節 蒙元「家產制」政治傳統與元代宗王出鎮制度對明初分封的影響

第二節 地方軍事權——明初諸王與元代宗王的核心權力

第三節 明初諸王統兵制度與北疆二元軍事體制確立

第四節 在華夏脈絡中尋求分封合法性——明初分封的標榜周制、附會漢制

不妨去讀一下。

2、元朝站赤制度與明代驛站制度

《史集》記載,元朝的驛路分為三種:帖里幹道,蒙古語意為車道;木憐道,蒙語意為馬道;納憐道,蒙語意為小道。元朝的站赤(jamuci)是一種國家制度,驛站有專門的站戶負責,元朝的驛站東北達征東元帥府(奴兒干城),西南到烏斯藏納里速古魯孫宣慰司都元帥府,遍及中書省及各處行省。而且,元代有急遞鋪,鋪有鋪兵,專門負責跑步接力以遞送緊急軍情。這些,都被明朝所繼承。

元代站赤,推薦沈乾芳《元代站赤研究》,明代驛站,推薦楊正泰《明代驛站考》。另外,元代在藏區設立驛站制度的事,可查洛桑群覺、陳慶英《元朝在藏族地區設置的驛站》(載《西北史地》1984年第1期)一文,明朝沿襲元朝,在藏區推行驛站制度,證明了西藏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中國政府對藏區自古以來便有行使主權的史實。急遞鋪制度,可以看一下賈衛娜 《明代急遞鋪的研究》以及林金樹《關於明代急遞鋪的幾個問題》(載《北方論叢》 , 1995年第六期),此制度鮮為人知,卻是元明兩朝政府運行的一個強有力保證,不妨一看。


一是明初的政治體制,包括中書省、御史台等在內的官僚機構幾乎全部照搬元朝。

二是明朝的分戶政策,繼承於大元的諸色戶計。


首先,明朝開國之初就廢除了行省制。以承宣布政使司為國家一級行政區,是承宣布政使的轄區,簡稱布政使司、布政司、藩司,負責一級行政區的民事事務。與布政司平行的還有主管軍事的都指揮使司,主管司法的提刑按察使司。所以明朝地方是三權分立體制,與蒙古殖民統治為了強化對地方控制,而設立的中央派出包攬軍事、民事和司法大權的行省完全不是一個東西。


沒人說曆法嗎?

《授時歷》由元朝郭守敬,太史令王恂,許衡等人制定。被譽為「中國古代曆法的頂峰」是中國古代創製的最精密的曆法。因為明朝的《大統歷》的數據和推算方法,直接照搬《授時歷》,所以用了364年,一直用到明朝滅亡,直到清朝順治二年改用「崇禎曆書」為止。

《授時歷》在宋代《統天曆》的基礎上,於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七年編成,賜名《授時歷》。據記載,郭守敬在編訂新曆時曾經要求政府設置監侯官(專職測驗人員)14人,分往全國27個測驗所,進行實測。實測範圍「東至高麗,西極滇池,南逾朱涯,北盡鐵勒」。(《元史》)

《授時歷》以365.2425天為一年,和地球繞太陽一周的回歸年的實際周期只差26秒。比格里哥萊歷早了200多年。《授時歷》還推算出黃赤夾角為古度23.9030度,約摺合今度23°33』34』』,理論推算誤差值只有1』36』』


官員家臣化,不乖打屁屁


廷杖。直接就把大臣按到在地,打板子。撕去了讀書人最後一層斯文和矜持。有甚至活活打死,這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
以下來自百度
廷杖,即是在朝廷上行杖打人,是對朝中的官吏實行的一種懲罰,最早始於東漢明帝,又一說是北周宣帝,在金朝與元朝普遍實施,明代則實施得最著名。明代往往由廠衛行之。成化以前,凡廷杖者王去衣,用厚綿底衣,重毰迭帊,示辱而已,然猶卧床數月,而後得愈。正德初年,逆瑾(劉瑾)用事,惡廷臣,始去衣,遂有杖死。


就沒人說招募回回吃軍糧,用回回軍戶【後來成了回族】盯防百姓?

有贊的再繼續更新。


怎麼沒有人說人殉!

中國自從秦朝以後,極少人殉,蒙古人恢復了這一野蠻的制度,明初傳承,直到英宗時代,才廢黜了人殉這一惡政。


路人甲湊熱鬧:
1.我感覺明朝的軍人的帽子,看電視蒙古人是鐵帽子,還有衣服也有點蒙古袍的感覺。
2.什麼千戶,百戶。


《大明律》作六律總目的編排繼承《元典章》而來


元朝末年,貪官吏污,因為蒙古,色目人渾渾噩噩,根本不懂「廉恥」是什麼意思。這一階級向人討錢都有名目,到任下屬參見要「拜見錢」,無事白要叫「撤花錢」,逢節有「追節錢」,做生日要「生日錢」,管事而要叫「常例錢」,送往迎來有「人情錢」,差役提人要「齎發錢」,上衙門打官司要「公事錢」。做官的賺的錢多叫「得手」,鑽叫「好地」,補得要缺叫「好窠」。至於忠於國家,忠於人民,則一概「勿曉得」!

劉繼庄說:「這情形,明朝初年我不知道是怎樣的情形,至於明末,我所耳聞目見的,又有哪一個官不如此!」

—— 摘自劉獻廷:《廣陽雜記卷三》


廷杖,凌遲


謝邀。
明制繼承元制,潛移默化。比方說在題主說的行省制度里,明代其實一開始就把中書省給廢了的。但這個職位又需要人,所以就在全國設了13個「承宣布政司」,於是布政使成為了地方行政的最高首長。這一個細節,等於是把中書機構改了個名字,再繼續繼承下來。

其次是兵制,相似度也很高。元之前的兵種主要是騎兵(包括色目人種),每個部隊都設有千戶萬戶的府所,戰時出征,戰後收權,屯集要衝地區,軍丁相繼。(淮河北是部落兵,淮河南是漢兵)雖然說太祖又創了個「衛所制度」,極具特色,但也仍然有很多元制的影子。元制里有專門的軍管來協同管民官整兵,而「衛所制」里以5600人為一衛,1128人為一所,112人為百戶所,同樣設置了內統於五軍都督府的「總兵官」。也差不多是打完仗交兵權,但不同的是明制更先進,與唐制府兵一樣,衛所軍給田自養,國家不收其賦稅。

可惜的是這種兵制有個弱點,即缺乏實戰性和整體性。天下太平久了,養兵又如此之多,兵工廠也斷產,兵卒一輩子沒打過幾次仗,接下來的難免就會懈怠。要是中央一垮,地方也就崩解了。況且為了保證公平性,要調兵還得全國均分,各地語言不通,還麻煩至極。明抗擊清的時候,總兵官杜松就因為帽子生鏽被敵人一箭射死了。。(T_T心疼)我的看法是,元明都養了很多兵,宋養的更多,但由於各自的經濟基礎不同,戶部的經濟地位不同,所以直接導致了其國力差距的完全不同。(來自唯物主義者的深深惡意…)直到正統十四年的「土木之變」崩解了,換成了戚將軍等群體的募兵,算是解脫,也算是另外一種圍困。

手機碼字,有些偏題。
上識薄陋,歡迎指正。


四等公民


推薦閱讀:

為什麼中國歷史年表中有元朝的存在,而不認為該時期中國滅國?
為什麼其他朝代南方很少分裂,但是五代十國卻是南方分裂?為何元朝之後中國再也沒有長達百年的分裂了?
為什麼元代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很少被提及的朝代?

TAG:明朝 | 游牧民族 | 政治制度 | 元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