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鄭和時期寶船體積龐大,後期明朝軍艦再無如此規模的戰船?

為什麼鄭和時期寶船體積龐大,規模有如航母。
明末羅懋登所著《西洋記》中詳細地記載了鄭和船隊中各種船型的尺度,其中,寶船「長四十四丈,闊一十八丈。」

而後期明朝戰艦在體積小明顯縮水?清朝也沒恢復???


結論:所謂的"寶船"其實從未失傳,也並不是戰船。明清兩朝中國人一直使用「寶船」級別的大型帆船作為禮船或商船,晚明至清初曾一度使用過這種尺度的大型戰船,至康熙年間迫於修造成本裁汰,之後巨舶被作為遠洋商船一直使用到近代。

  • 圖1-1. 一艘可能約等於小號寶船的清代大型商船——耆英號(Keying)。

第一個故事——「寶船」

《明史 鄭和傳》中的超巨型寶船是否真的存在過還是個謎,學界主流認為鄭和乘「六十三艘長四十四丈寬十八丈寶船」這個說法出現較晚,最早見於萬曆二十六年羅懋登的神魔小說《三寶太監西洋記 》。之後又原封不動出現在 《客座贅語》、 天啟刊本《瀛涯勝覽》等諸多筆記、資料上。又為清代官修《明史》所採錄,為《鄭和傳》數據來源。這個數字很有可能是對船舶尺度毫無概念的文人杜撰的,同時代明文人也記載過歐洲夾板船長「三四十丈」甚至「五十丈」、「大者六十丈」。實際上直至19世紀中後期藉助近代工業水平與鐵質龍骨世界上最大的木船的長度才開始突破百米,有史以來最大的木質船懷俄明號( Wyoming )誕生於1909年,長140米,使用鋼鐵龍骨,尺寸僅略大於傳說中寶船的尺度44丈(約合136.8米),卻也不及明人筆下「五十丈」、「六十丈」的西洋夾板船。

  • 圖1-2. 1909年下水時的懷俄明號。

鄭和等人真正使用過的大船是這些,據1936年鄭鶴聲教授在南京靜海寺拓印的《靜海寺碑記》殘文可知永樂三年出使西洋使用了「二千料海船」,永樂七年出使西洋使用了「一千五百料」海船。

......建弘仁天妃之宮於都城外龍江之上……復建靜海禪寺用顯法門試千古之佳勝偶然之……一、永樂三年將領官軍乘駕二千料海船並八櫓船……海道永樂四年大船駐於舊港口即古之三佛齊……首陳祖義金志名等於永樂五年七月內回亦由是……永樂七年將領官軍乘駕一千五百料海船並八櫓船……國王阿烈苦奈兒謀劫錢糧船隻……阿烈古奈兒並家……」

2010年,鄭和的副手,副使太監洪保之墓在南京被發現,由洪保墓出土的《大明都知監太監洪公壽銘藏》銘文又可知出使西洋船隊中存在「五千料巨舶」。

.......永樂紀元,授內承運庫副使,蒙賜前名。充副使,統領軍士,乘大福等號五千料巨舶,賁捧詔敕使西洋各番國,撫諭遠人......

  • 圖1-3.《大明都知監太監洪公壽銘藏》銘文銘蓋。[1]

根據銘文內容,1500料、2000料、5000料海船很有可能就是鄭和歷次出使西洋船隻中的最大者,即記載中的「寶船」。根據多方研究,中國傳統海船的「料」指的是船隻的凈噸位容積,即可載空間總體積為多少石。宋代資料中就已經出現了這等體量的巨艦,《宣和奉使高麗圖經》記載宋室出使高麗所雇客舟「長十餘丈、深三丈、闊二丈五尺,可載二千斛粟(以料折算為一千料,宋一石為二斛)。」又新造兩艘更為巨大的「神舟」。南宋《夢梁錄》又云:「海商之艦,大小不等,大者五千料,可載五六百人;中等二千料一千料,亦可載二三百人...... 「。宋「料」略小於明「料」,因為宋一石約只有明一石的約三分之二,如此推算宋5000料約為明3350料、2000料約為明1340料、1000料約為明670料。

  • 圖1-4. 真實的下西洋海船形象:明《天妃經》卷首插圖(摹)。

歷次下西洋中使用的寶船 「一千五百料海船」、「二千料海船」、「五千料巨舶」究竟有多大,尚無定論。然而可以確定的是即使是「五千料巨舶」的尺寸都遠遠不能達到《明史 鄭和傳》中的「長四十四丈,寬十八丈」。20世紀初,學者鄭明(海軍裝備部原部長)、辛元歐、唐志拔曾對「二千料海船」做過較為細緻的復原研究,在複製船隻尺寸時使用了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楊槱教授(今年10月17日是楊槱院士的百歲生日,祝楊老健康咸平。)給出的方法[2]:「料」是一種體積單位,假設二者船型接近,將鄭和海船的料數與已知尺寸船隻的料數之比開立方,分別乘已知尺寸船隻的各項尺寸就能得到鄭和海船的大概尺寸。鄭明等以《龍江船廠志》與嘉靖《寧波府志》中記錄的三艘400料-500料戰座船為計算參考,樓主本人在其計算基礎上補充了計算表格(取兩位有效數字):

  • 表1-1. 三種下西洋船隻尺寸估算。

不同參照的推算結果存在一定差值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寧波府志》與《龍江船廠志》中的船料數字並非其精確凈噸位容積,我國古代並不以實際凈噸位容積判定船隻料數,而是根據船隻尺寸「三乘四因演算法,合成石數」(明、清《 淮關統志 》),再取整得到整數料數。如此同料數船隻的實際尺寸與凈噸位可能有不小的差距,例如《龍江船廠志》四百料戰船長8.9丈,寬1.65丈,深0.6丈,而《寧波府志》四百料戰船長9.4丈,闊1.95丈,深0.92丈,在每一項尺寸上都大於前者。故我們對表格數據取平均值,得:

1500料海船:身長15.34丈(47.71米),寬3.30丈(10.26米),深1.34丈(4.17米)。

2000料海船:身長16.92丈(52.62米),寬3.64丈(11.32米),深1.48丈(4.60米)。

5000料巨舶:身長22.75丈(70.75米),寬4.90丈(15.24米),深1.98丈(6.16米)。

  • 圖1-6. 讓·傅華薩(Jean Froissart)《編年史》插圖,描繪了1340年的斯魯伊斯海戰(Battle of Sluys),此戰標誌著英法百年戰爭拉開序幕,百年戰爭中部分西方大型船隻尺寸已可與小號「寶船」匹敵。

據鄭明等估算,二千料海船的排水量在千噸左右,而五千料巨舶的排水量則高於2000噸[3]。在她們所處十五世紀初,如此龐大的體量足以笑傲全球。五千料海船幾乎與150年後世界上最大的帆船漢薩同盟「呂貝克之鷹」一樣大!放眼當時世界,即使是如英格蘭於1420年建成的戰艦「主之恩典」號(「Grace Dieu」)等少數巨艦亦難望其項背,據對1930年發現的 「Grace Dieu」殘骸之研究,其排水量僅約1400噸(傳說 2750 噸),同時地中海國家存在部分1000餘噸的大型商船,與二千料海船略相當。然而,與亨利五世的艦隊中的戰艦 「Grace Dieu」等不同,明之寶船並非為了作戰,而是為彰顯天朝上國之威儀。宣德後下西洋罷止,冊封唯一的海外屬國琉球成為這種巨舶唯一的用武之地,她們的代號也由「寶船」變為了「封舟」。

第二個故事——「封舟」

  • 圖2-1《琉球志略》中明封舟圖。

象徵著中朝天子威儀的封舟是永樂海上天朝體系中的唯一孑遺。茅瑞徵在《皇明象胥錄》中稱冊封琉球封舟「從福建往,治五桅巨艦,長可十七丈,桅用杉,舵用鐵梨木。」據學者統計,有五艘明代封舟的具體尺寸得以流傳至今:

  • 表2-1 五艘明代封舟的尺寸數據[4]。

可見大多數封舟的尺寸與鄭和船隊中的一千五百料海船接近,最大的一艘要數崇禎六年杜三策所用之舟,出使前正史杜三策曾上書思宗:

「欲航海必先造船,此船規制長十七丈闊三丈有奇,曰穩、曰舵、曰桅采自関中,非數百年之木不用,非數萬人之力不能運,聞往時船完或二年或三年,木植工價與臣等種種供應費皆不貲。」(《明實錄 崇禎長編》卷二十三)

而落成後的大船據出使隨員胡靖言:「舟與尋常歸造回別,廣六丈,長二十丈,入水約五丈。」(《杜三策冊封琉球真跡奇觀》)尺寸甚至超過了二千料海船,接近傳說中五千料巨舶的尺度。目前並沒有明朝官方長期保留封舟的證據,所有的封舟幾乎都是在冊封琉球之前臨時建造。

  • 圖2-2. 同時代的英格蘭克拉克巨艦——「瑪麗羅斯」號(Mary Rose),1511年建成,水線長約32米,寬約12米,排水量500-700噸,裝備大小火炮92門(1545年),其中24門用於摧毀對方艦體的重炮。

封舟龐大體量導致操作過於困難也時常為出使人員詬病,明朝水師則偏好使用更小而相對靈便的戰艦,大船長度往往在十丈左右(最大約12.5),《龍江船廠志》中在案的最大船隻即是僅長八丈九尺的「四百料戰座船」,並言:

我聖祖嘗謂陳友諒乘尾大不掉之舟,以自取敗。而彭蠡之戰,六舟飄搖,勢若游龍,卒以克敵。戰艦之不貴大亦明矣。而乃有肆百料者何與?夫主將貴持重,非持重則敵得而窺其際;偏裨貴敏疾,不敏疾則不能赴功。故所乘之舟,亦各有宜也。不然,則斯船也獨非國初之遺制耶!

可見在時人認為水師中八丈九尺的四百料船隻就已屬「大船」,明中後期水師的頭等主力「大福船」長僅九丈(據何汝賓《兵錄》,另據《 全浙兵制 》一號福舩九丈,二號福舩八丈),卻已被稱為「高大如樓,可容百人......矢石火炮皆俯而發,敵舟之小者相遇即犁沉之,而敵又難於仰攻,誠海戰之利器也。」(鄭若曾《籌海圖編》)

  • 圖2-3.《籌海圖編》插圖「大福船」,明中後期海上力量的中堅。

第三個故事——「巨艦」

中國海上力量短暫的「重型化」開始於16世紀的後半葉,長期海禁的壓制使越來越多民人鋌而走險投入武裝走私與擄掠團伙,曾一本、林道乾、林鳳等海盜團伙各擁水手數千甚至上萬,戰艦數百,儼然一支支海上大軍,為朝廷大患。剛剛成功鎮壓「嘉靖大倭寇」後的明政府驚訝地發現官軍手中的戰艦在面對海盜戰船「大烏尾船」時居然毫無優勢,甚至十七世紀之後海盜手中的「烏尾船」 依舊是官軍勁敵,「《靖海紀略》言:

(香)賊所恃止烏尾船。細查之,委是難攻。其船有外護四層。一破網,一生牛皮,一濕絮被,一周回懸掛水瓮。銃不能入,火不能燒。且比芝龍船高丈余。自上擊下,更易為力。此皆粵中資以利器,真有無如之何者。」

  • 圖3-1 《籌海圖編》東莞縣廣船圖,曾一本團伙的「烏尾船」即出自東莞縣廣船。

朝廷手中還有一道撒手鐧。隆慶初年,為剿滅勢力龐大的海盜團伙,福建「照李總兵建議,造冊封琉球過洋極大巨艦皆可以一當十者二十四隻」做為戰艦。在文獻中,這類大船常常被稱作「巨艦」。福建巡撫涂澤民的軍事奏議集《 塗中丞軍務集錄》中有這些大型戰船的建造的詳細資料[5],她們普遍配備高達十七八丈的桅杆,外包鐵葉加固,額設水兵二百二十多名(約為戚繼光《績效新書》中「一號船」的兩倍)。這些龐然大物的尺寸在名將俞大猷所著《洗海近事》中得到了印證,正氣堂言:

十一月初十、十七、廿四共三日,閩兵與賊交戰,勝負之形此間聞得極詳......閩中今大振奮,前發去策應火藥九萬餘斤,今又在省製造火器無算,造四丈面船二十四隻,一面摧趕.....

明清傳統中式帆船的船長略等於或略長於桅高,長寬比為5左右,如此俞大猷提及的船寬四丈正好與桅高十七八丈(52.87-55.98米)對應。可知這批巨艦的實際尺寸已經超過嘉靖時的封舟,甚至可能略微超過鄭和的「二千料海船」。在世界範圍,即使是依西方標準她們的尺度也屬於大型戰船,與同時期全世界最大的帆船——漢薩同盟於1567(隆慶元年)年投入使用的巨型商船「呂貝克之鷹」號(Adler von Lübeck)亦相差不遠。「呂貝克之鷹」船體長64米,寬14.5米,排水量2000-3000噸。

  • 圖3-2. 漢薩同盟「呂貝克之鷹」號(Adler von Lübeck)

儘管尺存差距並不太大,此時中國戰船的火力卻早已遠遠落後同時代歐洲的戰艦與商船。與偏好中型船隻與輕型武器的中國水師不同,15世紀始西方國家就已經走向了「重炮巨艦」之路,16世紀初歐洲就已出現搭載大小銃炮上百門的大艦,如英王亨利八世的旗艦「天佑亨利」(Henry Grace à Dieu)等。16世紀中後期的西洋巨艦更勝前者,以「呂貝克之鷹」為例,作為遠洋大型商船「呂貝克之鷹」的火力堪稱恐怖,裝備有8門48磅銅炮,6門24磅銅炮,26門10磅銅炮,10門6磅鐵炮,4門5磅銅炮,8門3磅銅炮,另有40門1.5磅小鐵炮與30門更小的炮。

  • 圖3-3. 1545年沉沒的英格蘭克拉克戰船瑪麗羅斯號上巨大的青銅長炮。

而16世紀後期火力最重之中國戰船是《紀效新書》等書中的「一號船」,《十四卷本紀效新書》言其裝備槍炮為:「無敵神飛炮二位」、「大狼機八位」、「百子銃六位」、「鳥銃二十門」、「噴桶三十個」、「神機箭五百支」。《登壇必究》一號船用神飛炮4門、大狼機5門。更早的《十八卷本紀效新書》中福船應備器械為:「大發貢一門大佛郎機六座,碗口銃三個,噴筒六十個,鳥嘴銃十把。」無論是艦炮數量還是炮重,華船都遠遠不及西船。

  • 圖3-4. 無敵神飛炮,蓬萊登州衛城存。

「無敵神飛炮」是當時明水師用炮之最重者,是在西傳佛郎機炮基礎上深度開發的重型化型號,最大者一號神飛炮據《十四卷本紀效新書》載重一千零五十斤,用火藥「每出六斤」,戚繼光時中國火器的彈重與裝葯重約等,可知「無敵神飛炮」發射的球形炮彈亦重六斤左右,約合西制8磅(取整,實不到8磅),另可發散彈群子「每出二百丸,每丸一兩」,姑且認為戰船用「無敵神飛炮」相當於歐洲8磅炮。「大發貢」(發熕)即為西方之隼炮,發貢是falcon之音譯,據《籌海圖編》此時的銅發貢「重約五百斤」,「鉛子重四斤」,彈重約合西制5磅炮。「大佛郎機」用火藥「每出半斤」,為1磅以下的小炮。結果整理如下:

《登壇必究》一號船炮備:8磅後裝炮4門、1磅以下小炮5門。

《十四卷本紀效新書》一號船炮備:8磅後裝炮2門、1磅以下小炮8門、小散彈炮6門。

《十八卷本紀效新書》福船炮備:5磅前裝炮1門、1磅以下小炮6門、碗口銃3門。

如此的火力不要說與裝備8門48磅巨炮,6門24磅炮、26門10磅炮等132門大小銃炮的巨艦「呂貝克之鷹」相提並論,就連火力普遍遠弱於大西洋卡拉克(carrack)、蓋倫(galleon)大型帆船的地中海加列(Galley)槳帆戰船都不可比,加列戰船往往在船頭裝有一門48磅炮、2門12磅炮、2門6磅炮與其他小型火炮,不納入統計的迴旋炮都可能與「大佛郎機」體量相當。

  • 圖3-4 一艘西班牙的地中海加列槳帆戰艦的船頭,1571年。[6]

「巨艦」的尺度大大超過戚繼光所記的福船與乘員104人的「一號船」,其火力理應有所提升,然而提升不會太大。因為此被稱為「紅夷大炮」的數千斤前裝重炮尚未傳入中國,明軍所用僅有發射數磅炮彈、體重千斤的「無敵大將軍」(神飛炮)、隼炮「發熕」以及更原始的薄壁粗腹「大將軍炮」等。「巨艦」可能會比戚子書中戰船搭載更多火炮,然而落後的固定炮架與「筏」式滑動炮架又限制了火炮的作戰效能。

雖然明水師的火力在世界範圍內很不夠看,在東亞範圍內卻是BUG一樣的存在,因為朝鮮水師最重之火器不過是將戚繼光等人嗤之以鼻的「大將軍炮」本土化後的天字銃,而日本水軍火炮更是絕少。在壬辰抗倭援朝戰爭中很可能出現了「巨艦」的身影,露梁海戰中明軍主力是六七丈的「蒼船」與「唬船」(《萬曆三大征考》「陳將軍璘等率蒼唬船追擊。」),然老將鄧子龍以三隻巨艦獨為全軍先鋒:

「十六年,朝鮮用師。詔以故官領水軍,(鄧子龍)從陳璘東征。倭將渡海遁,璘遣子龍偕朝鮮統制使李舜臣督水軍千人,駕三巨艦為前鋒,邀之釜山南海。」(《明史 鄧子龍傳》)

《懲毖錄》言:「月掛西山,山影倒海,半邊微明,我船無數,從陰影中來。」可以想像倭軍在目睹四五十米巨艦的龐大身影自黑暗中漸漸逼近時會是怎樣一種驚恐。「將近賊船,前鋒放火炮,吶喊直駛向賊,諸船皆應之。賊知我來,一時鳥銃齊發,聲震海中,飛丸落於水中者如雨。」《李忠武公行述》又言:「 兩軍突發,左右掩擊,炮鼓齊鳴、矢石交下,柴火亂投,殺喊之聲,山海同撼。許多倭船,大半延燃,賊兵殊死血戰,勢不能支,乃進入觀音浦,日已明矣。」

  • 圖3-5. 朝鮮人繪露梁海戰中一艘明軍小型師船。

16世紀之後中西衝突已不可避免。很明顯,即使引進了佛郎機與隼炮明人手中的火炮在面對西人時也顯得極其尷尬——在外洋為輕器者,在內地已是巨擘!當然,明人絲毫不掩飾對泰西「巨艦巨炮」的艷羨,乃至在記載中大大誇張其尺寸與威力[7],稱夾板船「長二十丈」、「三十丈」甚至「五十丈」,西洋大炮長「二丈余」,「彈重數十斤」,「能擊十里」。又稱官軍完全不能與夷人敵,「彼不折一鏃,而官軍死者已無算」,「我舟當之無不糜碎」,「合閩舟師不足以攖其鋒」.,「我之舟與器皆不及夷」,福建巡撫黃承玄在《閩海贈言序》中甚至直言以土抗洋為「以卵擊石」[8]。

第四個故事——「重炮巨艦」

有巨艦而無重炮的尷尬並未持續太長時間。17世紀20年代的大明王朝已進入多事之秋,遼事驟起揭開了王朝終章的序幕,國防壓力驟增迫使明政府引進並仿製了艷羨已久的重器——西洋大炮。中國海上力量也進入了「重炮巨艦」時代,鳥船船型的崛起是這一時代的又一顯著特徵。

  • 圖4-1. 明末西方人筆下一艘停泊在福州的巨艦——「大鳥船」。

《武備志》記載,鳥船發源於明中期的「開浪船」,《籌海圖編》載:「戚繼光云:開浪船,以其頭尖故名。」。16世紀後期至17世紀初鳥船(開浪船)的尺寸並不大,初版於萬曆三十四的《兵錄》記鳥船身長七丈五尺,這一數字應是初版原內容,因為待《兵錄》於天啟、崇禎年再版時鳥船業已成為十餘丈的龐然大物與頭等主力艦。

  • 圖4-2. 何汝賓《兵錄》鳥船圖。

《兵錄》中的一處矛盾亦能反映萬曆-崇禎間中國海上力量的火力革命,書中有明顯複製《十八卷本紀效新書》中的「福船裝1大發貢6佛郎機」,又有崇禎年再版時添加的這段內容:

焚寇之舩莫如火,碎寇之舩莫如炮,大抵舩宜極新堅為佳,大固好,亦不必太大,隨海上雙桅皆可用也。將此舩下層左右約開銃孔,或三十處,或二十處,安置紅夷大炮,每門重二千三四百觔者,用一車輪架乘之,便於進退裝葯。此等大炮,每舩一隻或六門,或八門,左右排列;余孔亦列千觔與五百觔之銃,必要五百觔為率者,方沉重不跳且送彈端直。至上層戰坪如用百子狼機等炮。大約一舩要兵百餘名,大小銃共五六十門,多多益善。

可以看出在16世紀中國戰船上享有主炮地位的500斤「發熕」此時已經已淪為次炮,《兵錄》中這型戰船裝備雙層火炮甲板與火炮滑車,總炮備為:6-8門2300或2400斤紅夷炮(約12-18磅)、12-24門500-1000斤的發熕炮(約3-6磅)、18-42具更小的火器。大大優於數十年前。

  • 圖4-3 英國旅行家彼德·芒迪繪製的兩層火炮甲板中國戰船,廣東內河,1637年。

「重炮巨艦」不僅只出現在兵書上與官軍中, 當時海賊手中的大艦亦十分了得。鄒維璉 《督剿劉香老報捷疏》:

至二十六日黎明,賊連而出。我舟佔上風,胡美、陳豹首沖入陣,鄭芝虎、陳鵬等殺破重圍。卑職又與陳豹從內擊殺,賊眾死者無數,其船系大鳥,白旗,寫「五官」二字,登即連船燒毀。又再打大鳥船一隻,紅旗寫「十三舍」三字,跳船砍飄棄。即原陳有用被奪者,陳順亦奮勇攻擊香賊胞弟,一大鳥船紅旗寫「二舍」二字,火箭、火磚連打,其船焚毀,鄭然、許澤二船火桶、火罐齊出,焚燒大烏尾一隻,白旗寫「副帥」二字,火勢焰烈。二船首尾牽扯與之俱燼。周朝京配在鄭然船中,自辰至申攻打八十餘合,查烏尾每船有四百餘賊大鳥船每船有三百餘。賊被我船沖犁、擒斬與斃於銃不取功給者不計。

  • 圖4-4. 17世紀前期世界上真正的重炮巨艦,英國「海上君王」號戰列艦(HMS Sovereign of the Seas),1500噸,1637年建成時裝備20門60磅重炮(以中國標準重約七八千斤)在內的102門火炮。

雖然此時中國的「重炮巨艦」在世界範圍內性能、火力、尺寸皆不突出,不能匹敵歐洲專業軍艦甚至商船,然已足以與早期西方殖民者在亞洲的勢力抗衡,一來西方勢力在亞洲並無頭等巨艦,二來中方主場作戰往往能聚集起絕對的數量優勢。與荷蘭的衝突幾乎貫穿整個晚明海防史,1633年,料羅灣海戰前荷蘭艦隊突襲廈門,燒毀大量明方「巨艦」,荷方資料《巴達維亞城日記》如是記載:

尊貴的先生率領艦隊於7月11日到達漳州灣,駐紮在鼓浪嶼與廈門城之間,在廈門城下發現一支由25至30條威武壯觀的戰船組成的勢力相當的艦隊,此外還有15至20條小型戰船,所有船隻裝備有大炮,配備充足的人員和武器彈藥,長官先生余同月12日率領快船Tessel、Weesp、Couckebacker、Catwijck和Kemphaen對她們發起攻擊,結果沒有遇到敵方的絲毫抵抗,將她們全部焚毀、轟炸殆盡。據中國人自己稱,中國從未整訓過規模如此強大的艦隊。

《熱蘭遮城日記》記載:

遭燒毀約有二十五到三十艘大的戰船,都配備完善,架有十六、二十到三十六門大炮,以及二十到二十五艘其他小的戰船......

  • 圖4-5 排水量1200噸的巴達維亞號( Batavia ),是荷蘭在亞洲少有的大艦(圖片為1995年復原船)。

三個多月後,荷蘭-劉香聯合艦隊與明水師主力遭遇,著名的料羅灣大戰爆發,《熱蘭遮城日記》如是記載:

(10月22日)天亮以前的十五分鐘……中國艦隊出現了,分成兩隊,其兵力約有140-150艘戎克船,其中約有50艘特別大的戰船……他們看起來,配備有相當的大炮與士兵,士氣旺盛,躍躍欲試,使我們確信他們通通是作戰用的戎克船……

這時他們分別向我們靠過來,有三艘同時鉤住快艇Brouckerhaven號,其中一艘對他們自己人毫無考慮地立刻點火燃燒起來,像那些丟棄自己生命的人那樣瘋狂,激烈,荒誕,暴怒,對大炮,步槍與火欿都毫不畏懼地,立刻把該快艇的船尾燃燒起來……

快艇Slooterdijck號被四艘他們最大的戎克船鉤住,被他們跳進船來,有兩次把那些中國人打出船外,但最後還是被接著跳進來的人數眾多的中國人所擊破,而被他們奪去了……我們率領Bredam號,Bleyswijck號,Zeeburch號,Wieringen號與 Salm號費儘力氣擺脫非常多的火船,向外逃去……這場戰敗後,我們的力量已經衰弱到本季在中國沿海不能再有任何作為了

荷蘭-劉香聯合艦隊在此役中被徹底擊敗,參戰的9艘荷蘭戰船(非大船,每船配備70-90名水手與士兵)只逃出五艘,劉香則幾乎全軍覆沒。明軍「 各船之目兵陣亡者八十六名,重傷者計一百三十二名 。 」「 生擒夷酋一偽王、夷黨數頭目,燒沉夷眾數千,計生擒夷眾一百一十八名,馘斬夷級二十顆 。「( 鄒維璉《奉剿紅夷報捷疏》)

  • 圖4-6 荷蘭東印度公司(VOC)在台灣的要塞——熱蘭遮城(Zeelanda)。

然而,海上的巨艦並不能阻止明朝從內部崩潰,也無法阻止滿洲自東北迅速入關繼承明朝的遺產。誠然鄭氏的艦隊曾經給南下清軍帶來很大麻煩,然而陸地基地的不斷喪失使殘明的反攻變得越來越不可能, 金陵之役後清軍奪回南京、鎮江等地,鄭軍根據地只剩沿海的台州、溫州、金廈等隅。地勢孤危,不足安頓軍民,其另尋根據之地已迫在眉睫。 1661年1月,鄭成功決定攻打台灣,鄭氏攻台之役是早期中西衝突中的典型模式:中方對殖民者具有絕對的力量優勢,鄭軍兩批登島總兵力達25000人,僅第一批13鎮11150人就擁有大小船隻400餘只。而荷方在台灣僅有1500人,且嚴重缺乏資深軍官。船只有7艘商船與12艘舢舨, 後10艘戰、貨船與725名士兵從巴達維亞增援而來。鄭軍以一年苦戰與慘重傷亡換來了對手獻土投降,此時荷方能夠作戰者亦只剩600人。

  • 圖4-7 《被貽誤的福爾摩沙》插圖,開進的鄭軍。

鄭軍的主力戰艦「大炮船「或稱呼「熕船」與《兵錄》二層甲板戰船不同,來源頗為傳奇,《從徵實錄》永曆戊戍年(1658)八月十四日條記:

此靈熕重萬斤,紅銅所鑄,系外國夷字。戊子年杪,定國府入揭陽港,夜半發芒光,定國見而疑之,至次夜又見,定國隨令善沒者入撈之,出云:「一條光物,約丈余,有兩耳,其大難量』。」定國再令善沒者詳視,出回云:「系熕銃,兩耳二龍」。隨傳令船中用索絞起,頃刻即進船上。定國即造熕船,載運教放。容彈子二十四斤,擊至四、五里遠。頑寨並門辟虜炮城俱被擊碎,遠近聞風,俱雲神物,後送歸藩,多助效靈。

可知「熕船」是鄭軍專門搭載更重火炮的戰船,其火炮布置方式可能是在首尾各安置一門至少三四千斤能發射24斤炮彈的重炮(或共一門),考慮到船隻承載力,兩側只搭載數十門1000斤以下的隼炮(發熕)。

  • 圖4-8 《被貽誤的福爾摩沙》("Verwaerloosde Formosa","Neglected Formosa" in English.)插圖,鄭、荷台江大戰。

這種戰艦的存在可由之後的數份第三方資料中的內容印證,例如東印度公司末代台灣最高長官揆一(Frederick Coyett)在事後撰寫的《被貽誤的福爾摩沙》中所云:

「中國大型帆船約六十艘,各裝有兩門大炮,駛離艦隊前來迎戰。我方船隻首先開炮,炮聲如雷。於是,海戰開始了。最大和最重的赫克托號駛在前面,作戰頗為順利。它一駛過去就用大炮擊穿了許多逼近的敵船,有一二艘敵船很快地沉下去......」

施琅在《飛報大捷疏》中羅列澎湖大戰勝利後清軍的繳獲時亦提到:

其投誠偽鎮營徼到偽關防、牌劄,與夫得獲船隻、大炮、甲器、旗幟等項。查所獲紅衣大銅炮十二位,每位重有四、五千斤,炮子大者二十二、三斤,中者十七、八斤,次者十四、五斤。鉎鐵大炮二位,每位重七千餘斤,用炮子三十餘斤。尚焚毀炮船所配之炮,俱已沉落在海,現在尋撈。

  • 圖4-9 清《皇朝禮器圖式》中的「台灣炮」,為康熙平台後繳獲的大小鄭軍火炮。

第五個故事——殘陽

天數已變,神器易更。清繼承了明朝在華夏朝貢體系中的上國地位。順治十一年四月二十日世祖下旨冊封琉球,然殘明猶在,海陸未靖,行李不行。至康熙二年(1663)二月清使才得以出海。據正使張學禮的《 使琉球記 》,康熙二年所用的封舟是兩艘長達56米的二層火炮甲板大型帆船,各載紅夷炮24門:

(康熙)二年四月,抵閩;督、撫設席於南台,閱視船隻。其船形如梭子,上下三層,闊二丈二尺、長十八丈、高二丈三尺。桅艙左、右二門,中官廳,次房艙;後立天妃堂,船尾設戰台。桅杆,眾木湊合,高十八丈,俱用鐵裹;桿頭有斗,可容數人觀風瞭望。船內有水井二口,設官司啟閉,不妄用涓滴。船底用石鋪壓,上層列中炮十六位、中層列大炮八位

這兩艘大船幾乎不亞於明代的任何一艘封舟,尺寸在「二千料海船」與「五千料巨舶」之間。本艦水兵水手達334人,又搭載使團成員與武官近200名。時荷蘭人遣使請求與清方聯合進攻鄭軍據守之金廈,有船在港,張學禮高度評價了荷方船隻,又評清方封舟,稱:

「其船底用鐵包,縫以鉛灌。桅杆三節:如風大,用一節;風小,用二節;再微,用三節。每節有盤,無斗;盤容數人。其船堅而且穩,左右前後俱有大炮,過海最善。所造二舟雖堅固不及,而寬、廣過之。」

為保障封使的安全,「鎮將李遣游擊鄭洪以鳥船百餘、兵三千」護送封舟出海。張學禮為艦隊出洋的壯觀場景感染,又偶然遭遇一艘鄭軍戰船,護航清艦集中炮火將其摧毀,學禮十分激動,感嘆不已,:

出海口,中流風作,護舟游徼左右炮流旌掣,閃電虹飛。炮聲轟動,空海如沸。坐戰台,顧而喜曰:「馬之罄控在人,舟之旋折亦復如是。有軍如此,何煩朝廷南顧憂為!」
是日,至白洋,大風息,雲霧散;忽見賊船一隻,隨令游擊領兵發炮,擊碎賊船,殺賊百餘。道開,舉帆長往;鄭之舟師亦辭歸矣。

  • 圖5-1 金門之戰中與清軍協同作戰的荷軍

然而此時的清方艦隊雖裝備精良,看似威武,實則草包。康熙二年七月,400餘艘戰艦組成的清荷聯合艦隊大舉討伐金夏。鄭經率艦隊奮戰,與敵軍互相炮轟「 自辰至酉」,討取清方總大將馬得功,然最終不敵被迫撤往台灣,參戰的荷方指揮官Balthasar Bort高度評價了鄭方的勇敢精神,並給並肩作戰的清方艦隊打了一個極低的分數:

「這下我們即可看見韃靼人多麼懦弱,他們以這麼一大支艦隊面對敵軍的七、八艘戎克船,卻連交火都不敢,只想躲在我們的大炮下報名,對自己的同伴也見死不救。實際上,他們拋下了自己的艦隊司令馬得功以及另一名高級指揮官,結果兩人都因此遇害。我們一旦遇到緊急時刻,能夠獲得他們提供多少協助,由此就可知了。」

  • 圖5-2 清荷聯軍荷方指揮官Balthasar Bort。

康熙十三年(1673),三藩之亂大起,耿精忠遣使渡海請明鄭以為援。數年間,劉國軒鄭軍在東南沿海一度克複大批疆土,奪回金夏,但最終不支,於康熙十九年退回台灣。清方在與劉國軒的反覆拉鋸中亦逐步強化了水師力量與作戰經驗。康熙二十(1681)年,已平定三藩之亂的清廷將徹底消滅台灣的明鄭政權提上了日程,復曾上《邊患宜靖疏》,堅決主張武力平台的侍衛大臣施琅為福建水師提督, 整船練兵。

此時的清軍艦隊由主力艦「大鳥船」與次等戰艦「趕繒船」、「雙帆艍船」組成,根據現有資料清方的鳥船至少有十二丈二三尺(38.25米)的長度,大型鳥船則有封舟巨艦的水平,長十五丈以上(47米),寬三丈多,兩層火炮甲板。趕繒船最長可能有九丈六尺(約30米,數據來源為《欽定皇朝通典》福建大號趕繒船),只有一層火炮甲板。艍船比趕繒船略小,頭號長八丈九尺(27.68米《欽定皇朝通典》)。

  • 圖5-3. 清陳良弼《水師輯要》中所繪的趕繒船與艍船。

康熙二十二年,施琅「將各大小戰船風蓬上大書將弁姓名,以便觀者備知進退先後」,率領84隻大鳥船,152隻趕繒船、雙帆艍船組成的龐大艦隊自銅山出陣,直取澎湖。六月二十二日,清與明鄭政權的決戰——澎湖海戰爆發。施琅在《飛報大捷疏》(收錄於《靖海紀事》)中如是奏報:

......遣臣標隨征都督陳蟒、魏明、副將鄭元堂領趕繒、雙帆艍船共五十隻為一股,從東畔嵵內直入雞籠嶼、四角山為奇兵夾攻。又遣臣標隨征總兵董義、康玉、外委守備洪天錫領趕繒、雙帆船共五十隻為一股,從西畔內直入牛心灣,作疑兵牽制。將大鳥船五十六隻居中,分為八股,每股七隻,各作三疊......尚有船八十餘只(包括28隻大鳥船)留為後援

台灣方面集中二百餘只戰船迎戰:

(賊)知臣乘南風決計進剿,就台灣賊伙選撥精壯敢死者,及抽調草地佃丁民兵,將洋船改為戰船。凡各偽文武等官所有私船,盡行修整,吊集來澎湖。大小炮船、鳥船、趕繒船、洋船、雙帆艍船,合計二百餘號,賊伙二萬餘眾

鄭軍以其招牌——搭載重炮的「炮船」衛主力與清軍鏖戰:

臣督率嚴陣,指揮直向娘媽宮撲剿賊各處炮城,及迎敵炮船、鳥船、趕繒、大小各船,四面齊出迎敵。每賊炮船安紅衣大銅炮一位,重三四千斤,在船頭兩邊安發熕二十餘門不等,鹿銃一二百門不等。炮火矢石交攻,有如雨點。煙焰蔽天,咫尺莫辨。

澎湖海戰以清軍大獲全勝告終,清方乘威迫使明鄭無條件投降,台灣就此平定。十六日的前哨戰與二十二日的澎湖大戰清軍總計傷亡為「水陸官兵攻殺賊眾死亡者計三百二十九員名,帶傷者計一千八百餘員名。」鄭軍則幾乎全軍覆沒:

賊被我師用火桶、火礶焚毀大炮船十八隻,擊沉大炮船八隻,焚毀大鳥船三十六隻,趕繒船六十七隻,洋船改戰船五隻。又被我師火船乘風燒毀鳥船一隻、趕繒船二隻。逆賊并力死闘,勢窮難支,用火藥藏於船艙,發衝心炮,自焚炮船九隻、鳥船一十三隻。賊驚危勢急跳水,得獲鳥船二隻、趕繒船八隻、雙帆艍船二十五隻......焚殺、自焚、跳水溺死賊伙約計一萬二千有奇,屍浮滿海......賊止剩有小炮船三隻、小鳥船二隻、趕繒船十一隻、雙帆艍船十五隻脫出,北向吼門遁走。訊知劉國軒乘小快船,亦從吼門而逃。時值黃昏,難以迫殺......總司黃貴等共一百六十五員,帶賊眾四千八百五十三名倒戈投降。

第六個故事——餘波

鄭氏降清的那天也是中國「重炮巨艦」的末日。中國南方的造船木材經過明中後期的砍伐早已捉襟見肘,高昂的建造成本使在和平時期保持大噸位的戰艦顯得極為奢侈。

  • 表6-1 清代造船費用表(表摘自陳希育:《清代中國的遠洋帆船業》[9])

陳侃《使琉球錄》中記錄嘉靖前期一艘長十五丈的封舟造價僅為2500餘兩:

造船之制,訪於耆民得之,大小、廣狹惟其制;價計二千五百兩有奇。予等初欲各具一艘,見其費之廣也,而遂不敢無益於國,而侈其費財之蠹也。惟舊制以鐵梨木為舵桿,取其堅固厚重;今以輕價索之而艱於得,易以他木。予等必欲倍價以購,後果得之;財固當惜,舵乃一船司命,其輕重有不難辨者。

然而,清初與封舟大小相仿的水師主力艦大鳥船,造價已經高達「萬金」,比嘉靖年間瘋漲四倍。施琅在平台之後,奏請將艦隊中的主力艦鳥船悉數裁撤改為次等戰艦趕繒:

凡各處港道,有各處船隻不同…大者亦如趕繒之式,小者亦如艍船之式…至若鳥船之式甚大,梁頭至於三丈余,可載數千石,則如今之商洋船也,然莫如戰船上乾凈明亮,雙戰棚,兩重炮位,器其重大;配水兵將百名,連戰兵共有三百人。如先年平台之時,福建總督姚啟聖令各縣備造一隻,費動萬金。即平台之後,將軍施琅見海宇昇平,空縻糧餉,奏請改拆趕繒,今無此式。只見商船尚有似之,而裝載貨物,少以六、七千計,大則萬餘石矣。( 陳良弼 《水師輯要》)

  • 圖6-1. 一艘18世紀末的趕繒船,瑪噶爾尼使團隨團畫家威廉·亞歷山大(
    William Alexander,1767-1816)繪。

此後直至近代早期,只有一層火炮甲板的趕繒船一直是清代戰船中的最大者。然而即使是不甚龐大的趕繒船造價也並不便宜,根據乾隆《欽定福建省外海戰船例則》,福建省為奉天金州水師營建造的大趕繒船長僅七丈四尺(23米),寬僅一丈八尺(5.5米),裸船卻也需銀1438兩餘。清中後期部分淘汰了趕繒船,從民船中選擇了更優秀的米艇與同安梭船船型作為戰船。尺寸與趕繒船相仿,據《道光廈門志》與《欽定大清會典事例》,頭號同安梭船需要銀6000兩,大米艇連帶炮械亦需4000兩[11]。已經遠遠超過明代一艘巨艦的成本。

  • 圖6-2 康熙二十二年冊封琉球的正使清初明士汪楫,也是最後一位乘「巨艦」出海的中國封使。

不止水師中的大型戰艦被裁撤殆盡,高昂的建造成本使「巨艦」在中國官船體系中徹底消失,自康熙二十二年開始,中國再也不為冊封琉球專門建造「封舟」,而是僱傭戰船、商船為之(為了省錢,甚至所雇並非最大的戰船、商船)。康熙五十八年的中國封使徐葆光在《中山傳信錄 》中紀錄了這一事件:

從前冊封,以造舟為重事。歷考前冊,采木各路騷動夫役,開廠監造縻費官帑,奸吏假手,為弊無窮;經時累歲,其事始舉。自前明以至本朝冊封之始,其煩費遲久,前後一轍也。康熙二十一年,使臣汪楫、林麟焻即取現有二戰艦充之,前弊始絕。至今三十餘年,區宇昇平,海濱利涉,沿海縣、鎮巨舶多有;冊封命下,臣等未到閩前,督臣滿保移檄各鎮選大船充用,豫為修葺,諸具咸備。二船取自浙江寧波府屬,皆民間商舶;較往時封舟,大小相埒而費輕辦速,前此未有也......

......康熙二十二年汪楫記:選二鳥船充用船長一十五丈有奇、寬二丈六尺。(按《海防冊》云:烽火營鳥船一隻,長一十二丈三尺、寬二丈五尺;閩安中營鳥船一隻,長一十二丈二尺、寬二丈六尺五寸。)前後四艙,水艙四、水櫃四、水桶十二,共受水七百石。柁長二丈五尺五寸,寬七尺九寸。西洋造法名夾板柁,不用勒肚。

而《中山傳信錄》的作者徐葆光於康熙五十八年所用者,只是「長十丈、寬二丈八尺、深一丈五尺」與「長十一丈八尺、寬二丈五尺、深一丈二尺」的兩艘商船。

  • 圖6-3. 日本《唐船圖》,描繪了一艘清代旅日大型商船,長25間,合45.5米。

巨艦被逐出官船體系後,繁榮發展的清代大型商船成為了中國巨艦的最後餘波。如《水師輯要》言鳥船被裁撤後「今無此式。只見商船尚有似之,而裝載貨物,少以六、七千計,大則萬餘石矣。」直言商船中仍然有大如大鳥船的巨艦存在,並提供了其載重噸位。一萬石的載重量等於708噸,貨船的載重噸位大致等於總噸位的40%-60%。可知此時的清朝商船之大者至少是總噸位1100噸以上的大船,甚至有達到2000噸。

與傳統看法清代以規定最大「梁頭」(約等於船寬)限制遠洋船隻尺寸導致「清代無大船」相悖,清代的「梁頭」限制可能並未嚴格執行,理論上康熙四十八年後所有的外海商船梁頭都不得超過一丈八尺,也出現過執法力量「押拆」違規商船的情況。實際上海商卻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甚至直接把大船安排到海外建造,如暹羅等地。一來躲避中國官方的審查,免去行賄費用與關係成本。二來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在木材產地東南亞建造船隻成本大大低於在木材枯竭的祖國建造!

  • 表6-2. 1822年2月在東南亞的四艘中式帆船造價表[9]

更有甚者,據東印度公司的一份報告,中國人曾經只花了銀元4250就建造了一艘載重580噸的帆船,每噸僅7銀元![9] 如此看來,清代紀錄與日本、南洋、西洋等國紀錄中屢屢出現「萬餘石」的中國大型商船也就不奇怪了。

這些巨型商船都有被改裝為戰艦的潛力(中國亦未曾出現專門設計的戰艦),然改裝者並非官軍水師,而是清中後期異常興盛的華南海盜。嘉慶年間著名海盜張保的旗艦「鵬發」號就是一艘被俘獲的大型「洋船」(「洋船」並非西式船舶,只是明清國人對遠洋船隻的稱呼。)清道光袁永綸《靖海氛記》云:

洋舶鵬發,商船之大而善戰者也,自安南東京載貨還。張保知不可以力取,乃先奪渡船二隻,藏賊其中。偽作客渡被賊追狀,呼鵬發求救。發眾恃累勝,且不知其詐,令客渡棹近己舟。賊乃攀緣而上,及登艙,皆為敵人矣。賊舟復大至。於是刀箭不及施,火炮不及發,殲水手數十人,奪其舟,以為賊首座船。

據被海盜俘虜的西人理查德·格拉斯普爾回憶,張保擄獲「鵬發」號後大大加強了其火力(其原有不弱的自衛火力),使其「單是一面甲板上便安裝了38門大炮,其中兩門能發射24磅炮彈,至少8門能發射18磅炮彈。」[12] 諷刺的是,全中國最強大的戰艦竟然是一艘海盜船!

  • 圖6-4. 西方人筆下的女海盜首領鄭一嫂,原為張保前任首領鄭一之妻,後改嫁張保。

民間造船業的高度發達與官方造船業的守舊與凋敝形成了鮮明對比。最終,官方也接受了民間的反哺,老舊遲鈍的趕繒船型被淘汰,民船中的優秀船型同安梭船與米艇被水師大量採購。米艇也是嘉慶朝中外聯合剿滅華南海盜行動的中方主力。大海盜張保最終也接受招安,加入朝廷水師並屢立戰功,以守備為起點官至福建閩安副將,卒於任上,其妻石氏(鄭一嫂)封誥命夫人。

  • 圖6-5. 1841年1月8日,清廣東水師的同安梭船、米艇、趕繒船與英國明輪蒸汽戰艦「復仇女神」號(HMS Nesesis)交戰。一艘趕繒船在轟擊下劇烈爆炸。鴉片戰爭前請水師火力最強的傳統戰艦為嘉慶時的集字型大小大同安梭船,裝備大小火炮25門(2400斤-140斤)。

19世紀的中國已是山雨欲來風滿樓。秉承天朝體系傳統世界認知模式的清政府,只會越來越難以適應這個日新月異弱肉強食的世界。鴉片戰爭中的清朝經歷了一場「明朝式」的臨時抱佛腳,顯示出了前所未有的效率,早在1839年林則徐就購買了1060噸的34門炮商船「甘米力治號」(Cambridge 即劍橋)並通過葡萄牙購買大量海防重炮。1842年道光帝甚至發上諭:「其該省洋商之內,如有深悉造夷戰船之法,及力能購買夷船者,並著文豐留心訪察,加以激勸」(《籌辦夷務始末》道光朝)。在極短的時間內,清方建造了為數不少火力超過中國歷史上任何戰艦的新式戰船。據魏源《海國圖志》,其中數據較為突出的有禮部候補郎中行商潘仕成與水師提督吳建勛建造的兩型戰艦。

  • 圖6-6. 西人筆下的清水師新造戰艦,與《廣東海防形勢圖》中的潘仕成造戰艦形制極為類似。

潘仕成所制40門炮戰船「仿照夷船做法」,據奕山《製造出洋戰船疏》奏,新船長13.36丈,寬2.94丈,底與側船殼板分別厚達6寸與7寸,「船艙分三層,下層壓石約三尺余......中層兩旁安放大炮二十位,船尾安炮兩位,自二千斤至三四千斤不等。櫃頂棚面兩旁安炮十八位,自千斤至數百斤不等。仍可分列子母炮數十桿,船頭炮位,隨意安放,此船可容三百餘人,共用工料銀一萬九千兩,尚有未造成戰船二隻,亦照此式製造,約九月可以完竣。」吳建勛所造為49門炮戰艦,仿製美國軍艦,長13丈,寬2.9丈,深1.8丈,用二千至三千斤紅夷炮49門。

  • 圖6-7. 西方人筆下巨大的中國「現代化」頭等戰艦,1857年。( 《倫敦新聞畫報》插圖,"THE ILLUSTRATED LONDON NEWS",21March 1857,P268.)

另據英方資料《復仇女神號輪船航行作戰記》("Narrative of the voyages and Service of the Nemesis",W.D.Bernard,1844,london.),復仇女神號在作戰途中遭遇過36門炮的中國戰船,其火炮中有9-12門是英國利物浦公司製造的鋼炮。攻陷廈門時英軍繳獲了部分清方戰艦與未完成戰艦,港內有一艘「從未見過」的32個炮眼的沙船,英軍又發現了清方的造船廠:

「佔領廈門鼓浪嶼之後,我們發現一座船塢,裡面堆放著大量的好木料,還有一支相當大的快速帆船,大約有300噸,正在建造中。這隻船放在一座正規的歐式干船塢內,顯然他們的造船技術已經前進了一大步,確實,戰爭時間越久,中國人就會由於需要的推動越來越走上圖謀大變革的道路,不但是他們的船隻,而且是他們的戰爭武器及防禦技術諸多方面,都已經改進了。」

  • 圖6-8. 西方人筆下的中國「現代化」戰艦。(來源同上圖)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只是中國「重炮巨艦」的迴光返照。雖然他們之中的很多,已很難稱得上是傳統的「戎克船」。鴉片戰爭失敗後,南洋的中國傳統海運行業在西方船隻的擠壓下漸漸式微,東南亞寬廣的大洋之上越來越難見到這些航行了600年的巨艦的身影。

第七個故事——最後的遠航

1846年,一艘英國人購買的廣式大帆船以她轟動世界的環球航行演奏了她們的絕唱,她的船名來自駐廣州欽差大臣愛新覺羅·耆英。「耆英號」(Keying)為柚木建造,長49米,寬約10米,深5米,估計排水量700噸,分十五個水密隔艙;設三桅,主桅高27米,頭尾桅分別高23米和15米;主帆面積1000平方米,重9噸,升降操作要兩個小時,舵重8噸。

「耆英」號的遠航在香港引起了巨大的轟動,港口此時已人山人海,站在岸邊想一睹這艘即將跨越半個地球前往英國的大船風采者數不勝數。出發之前,港督德庇時爵士( Sir John Francis Davis)、海軍艦隊司令托馬斯·科克倫伯爵( Admiral Thomas Cochrane, 10th Earl of Dundonald,1775-1860)及其艦隊的所有軍官們、駐港英軍總司令等大部分香港名流都登上了「耆英號」的甲板參觀。1846年12月6日,在禮炮聲中,註定了沒有歸途的「耆英號」緩緩地駛出了港口。船上有30名中國人和12名英國人,由英國船長查爾斯·阿爾佛雷德·奧克蘭·凱勒特指揮。

  • 圖7-1 .描繪耆英號停泊在紐約港的畫作《The Bay and Harbor of New York》(By Samuel Waugh ,watercolor on canvas, c. 1853–1855, Museum of the City of New York).

1847年3月14日,「耆英號」繞過好望角時遇上了一場猛烈的颶風。在颶風中, 「耆英號」證明自己是一艘性能優異的海船:面對風雨她的表現絲毫不亞於英國的同行們。4月17日,「耆英號」到達聖赫勒拿島,離島之後原計劃直航倫敦,卻由於逆風和海流偏離了航線,朝美洲方向駛去。船員們在長途航行中因食品和飲水的供應短缺而牢騷滿腹,幾成嘩變,船長決定將船駛往紐約暫求補給。在紐約停泊時,每日參觀人數達七八千人之多,而後,耆英號又訪問了波士頓。

  • 圖7-2. 《倫敦新聞畫報》對耆英號到達倫敦的報道。("THE ILLUSTRATED LONDON NEWS",1 April 1848)

1847年2月17日「耆英號」從波士頓出發前往倫敦,於3月15日抵達了大洋對岸澤西島的聖奧賓海灣,只用了21天的時間就跨越了大西洋——這個時間甚至比美國定期郵輪跨越大西洋的時間都更短。「耆英」號在倫敦再一次引起轟動,又自行楊帆開往利物浦等城市輪展。隨後她被拆解,她的船材建成了兩艘渡輪與其他紀念品。

  • 圖7-3. 為紀念耆英號到達英國發行的紀念章。

......................全文完

謹以此文獻給這些東方巨人,以及她們智慧、不屈、堅韌不拔的偉大建造者們。

部分參考資料與論文

[1]. 祁海寧:《 論洪保壽藏銘的出土與大號寶船研究的幾個基本問題》,《航海——文明之跡》,P164-182。

[2]. 鄭明,趙志剛:《 再議明代寶船尺度——洪保墓壽藏銘記五千料巨舶的思考》,《鄭和研究》,2011年第2期。

[3]. 鄭明,辛元歐,唐志拔:《二千料六桅鄭和二千料寶船的初步考證與復原研究 第五稿》,北京鄭和下西洋理事會理事長會議,2005年5月。

[4]. 趙建群,陳鏗:《明代使琉球「封舟」考述》,《福建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7年第二期,P85-P107。

[5]. 《皇明經世文編》卷之三百五十三 《 塗中丞軍務集錄》

《與京中諸公書》
廣寇曾一本、以二百餘艘、橫行廣海五六年矣先是其船有增無減......今曾一本止遺大烏尾十三艘。中烏尾六艘。其餘三十餘艘。則皆小白艚陽江船矣、眾目共睹、歷歷可數眾口一詞、非有隱也。今閩中巳照李總兵建議。造冊封琉球過洋極大巨艦。皆可以一當十者二十四隻。並集有大福船共八十隻及龍艚快船五十隻矣。廣東又遣總兵俞大猷、同知林秌、亦在福省城外洪塘地方、造有大船八十隻。計在一月之內。可以同時完工舉事矣......

《行各道並各州縣》
提督軍門都御史塗,為軍務事據監軍道呈奉軍門令牌,准總兵官李議造巨艦擊賊、備行本道、會同布按都三司、議得海寇警急、事出不時、總鎮所議巨艦體式殊常若拘常調在省起造。非惟板料大桅。一時難辦。抑且匠作官役。一處難齊。相應查照嘉靖三十七年、井浙直見行事例、分派各州縣丁糧多者。責造一隻......

《行監軍廵海等道》
提督軍門都御史塗為軍務事、十二月十一日、准總兵李手本,開稱原議巨艦底板定厚官尺三寸、今龍溪縣所造。止厚二寸。無以敵賊之堅、欲令拆改......

《行福州兵備等道 》
提督軍門都御史塗為軍務事、案准總兵官李手本、議行各州縣掌印官、督造巨艦一隻、聽調擊賊......即將閩等十縣共造巨艦七隻、並上杭縣巨艦一隻、照議每隻捕盜一名、柁工三名、兵夫人等二百二十名、八船共該一千七百六十名、分守建寧道、即將福寧州並福安寧德二縣共造巨艦三隻、照議每隻捕盜一名、柁工三名、兵夫人等二百二十名、三船共該六百六十名、興泉道即將晉江等七縣共造巨艦五隻、照議每隻捕盜一名、柁工三名、兵夫人等二百二十名、五船共該一千一百名、分守福寧道、即將莆仙二縣共造巨艦二隻、照議每隻捕盜一名、柁工三名、兵夫人等二百二十名、二船共該四百四十名、廵視海道、即將龍溪等縣共造巨艦四隻、照議每隻捕盜一名、柁工三名、兵夫人等二百二十名、四船共該八百八十名、督行所屬沿海各縣掌印官、用心查訪。

《行監軍各道》
.......據南平縣知縣陳嘉謨、揭稱督造巨艦船身杠具俱完、擇於本月十五日出港聽驗、及查訪往年出使琉球大船,打造鐵葉,長短計一十三度,共鐵條四十餘只從舟通至兩舟敢包訖。費既不多,船更堅固......

《行廵海等道》
......照得各州縣製造巨艦、陸續告完、惟合用大桅。間有申請欲行幫接。本院因未經見、難以主裁、節會各鎮道多方採訪、有稱往年封夷大船。用桅長至十七八丈者。大抵亦用幫接。今巨艦大桅。必須與船相稱

[6]. Angus Konstam,Tony Bryan:《Osprey - New Vanguard 062 - Renaissance War Galley 1470-1590》.

[7]. 明人對西洋巨艦巨炮之艷羨之詞,誇張之載見:

《萬曆野獲編》
當此夷初至內地,海上官軍,素不習見,且狀貌服飾,非向來諸島所有,亦未曉其技能,軋以平日所持火器遙攻之。彼姑以舟中所貯相酬答,第見青煙一縷,此即應手糜爛,無聲跡可尋,徐徐揚帆去,不折一鏃,而官軍死者已無算,海上驚怖。以其鬚髮通赤,遂呼為紅毛夷雲。次年復漂洋出粵東,迫近省會,粵人謀之香山奧諸貢夷,皆云:「彼火器即精工,萬無加於我曹,願首挫其鋒。」.......自來中國惟重佛郎機大炮,蓋正統以後始有之,為御夷第一神器,自此夷通市,遂得彼所用諸炮,因仿其式並方製造,即未能盡傳其精奧,巳足憑為長城矣

南居益《謹陳閩事始末疏》
見大海澎湃中,萬難接濟戰。夷舟堅銃大,能毒人於十里外我舟當之無不糜碎。即有水犀十萬,技無所施 。

茅瑞徵《皇明象胥錄 和蘭》
荷蘭大銃長二丈余,中虛如四尺車輪雲,發此可洞石城,震數十里。」

沈國元《兩朝從信錄》
「紅夷大炮一發十里,當之無不立碎, 我雖有利刃,勿可與敵,雖有銳兵,勿可與戰。」

陳學伊《諭西夷記》
其舟長二十餘丈,高數許丈,板厚二尺有咫,內施錫片。舟旁列大銃三十餘,銃中鐵彈四五具,重三十斤,舟遇之立粉......

張燮 《東西洋考》
或謂和蘭長技, 惟舟與銃耳。舟長三十丈, 橫廣五六丈, 板厚二尺余, 鱗次相銜, 樹五桅。舶上以鐵為網, 外漆打馬油, 光瑩可鑒。舟設三層, 傍作小窗, 各置銅銃其中。桅下有巨鐵炮,長二丈余,發之可洞裂石城,震數十里;今所稱紅夷炮,即其制也。

(福建總兵朱文達言):「紅夷勇鷙絕倫,戰器事事精利,.合閩舟師不足以攖其鋒。」

池浴德《懷音記》
(夷船)十倍戎艘,內格三層,外附鐵板,銅銃金刀,精利甲於被邊......我之舟與器皆不及夷,殺之是往遺之禽業。

[8]. 龐乃明:《船堅炮利:一個明代已有的歐洲印象》,《史學月刊》,2016年第2期,P51-P65。

[9]. 陳希育:《清代中國的遠洋帆船業》,廈門大學博士學位論文,1989年.

[10]. 陳希育:《中國帆船與海外貿易》,廈門大學出版社,1991年.

[11]. 林聯華:《清代前中期福建造船業研究》,福州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年.

[12]. 穆戴安( Dian Murray )著,劉平譯:《華南海盜 1790-1810》("Pirates of the South China Coast 1790-1810",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

[13]. 劉波:《清代前期廣東造船業的發展》,暨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999年.


四十四丈算什麼,我還納悶明朝記載的荷蘭五十丈萬噸木頭船怎麼就失傳了

其人深目長鼻,赤須朱發,其性賊虐,尚仇殺,諸夷畏之。其舟長五十丈,橫廣六七丈,名曰夾板,內有三層,皆置大銃外向,可以穿裂石城,震數十里,人船當之粉碎,是其流毒海上之長技有如此者


主要是沒這個需求。

第一,四十四丈的寶船是不存在的!
四十四丈的寶船是不存在的!
四十四丈的寶船是不存在的!
以目前的研究來看,鄭和艦隊的主力帆船都是兩千料帆船,艦長不過50多米。而且由於不需要進行遠洋貿易與海外殖民,因此中國古代的遠洋帆船的發展基本上是停滯的,各種船型基本上都是近海船型。我們從鄭和下西洋的推測路線圖裡也能看出來,即便是走出去這麼遠,也基本上都是沿著海岸線走。

最直接的後果就是風帆的形制難以適應遠洋航行。雖然到了後期在船型上可以適應遠洋航行,但是風帆還是中國帆。

第二,中國古代周邊國家海軍力量過於弱小,導致外部壓力不大,不需要發展重炮巨艦。水師的主要任務是打擊海盜與打擊走私,而不是與外國交戰。即使是西方殖民勢力東來之後,其艦隊仍然是以商船與探險用的中型船隻為主,雖然火力上較中國帆船有一定優勢,但是數量太少,只能在局部取得戰術優勢。等到第一次鴉片戰爭西方海軍主力戰艦來了之後,歐洲國家的海軍才形成了對中國水師的全面優勢。

作為一個陸權農業國,中國沒有在古代和近代搞出來重炮巨艦非常正常,因為沒有那個需求。雖然明朝晚期出現過裝備6-8門18磅炮的水師重艦,但是同時期歐洲殖民者的500噸左右的蓋倫帆船至少有兩層火炮甲板,可以裝備20-30門18磅炮,並且擁有更強的機動性和操控性。從明末幾次與西方殖民者的海戰來看,雖然明軍水師擁有數量上的絕對優勢,但是西方殖民者利用其艦船的火力與機動性優勢,不斷衝擊明軍陣型,並在取得一定戰果後從容撤退。料羅灣海戰雖然最後以明軍的獲勝而結束,但是我們也要看到,明軍是在集中了絕對優勢兵力的情況下取勝的,當時荷蘭海軍只有9艘船,海盜劉香雖然大小帆船50餘艘,但是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無法和明軍的重型艦船相比。

料羅灣海戰的勝利其實仍然暴露出了中西方在造船業上的巨大差距。到了清朝,海防壓力越來越小,又不搞海外貿易與殖民,艦艇自然不需要造的太大,對於巨艦重炮的需求自然是更加的小了。


網路上常比較中西帆船性能的優劣,往往各持一詞淪為各說各話。且文獻上的資料往往充滿騷人墨客的誇大之詞,這種描述性的文字沒有精確的數據,我認為缺乏準確與真實。鄙人用中西方學者進行復原古船性能研究的資料,來進行粗淺的比對,試圖還原出一個比較正確的面貌。

哥德堡號背景 哥德堡一號是一艘瑞典東印度公司的商船,建於1738年。它曾在1744年航行到廣州載運中國貨物回航。回航時在新埃爾夫斯堡附近擱淺,最後沉沒。 哥德堡三號是一艘復原船,其尺寸與工法都複製於當年的哥德堡一號。它於1995年開始建造,並於2003年下水。它為一典型的三桅帆船。

福船背景 福船—中國東南沿海常見的典型海船,特徵為尖底、有龍骨、吃水深、艏艉兩端高翹,依其建造地點不同而有不同名稱,如福建所建造者,最為有名,稱為福船。像鳥船、草撇船、冬船、開浪船、海滄船基本上都屬於福船類型的高性能航海用船,本文的數據是使用曾樹銘先生所復原之明朝海運船。

Imgur: The most awesome images on the Internet

抗沉性 所謂抗沉性,就是船舶在局部破損浸水後,仍可以保持一定的浮性和穩性而不致沉沒的能力。在海洋環境中航行的船舶,局部損壞進水是難以完全避免的,如何在這種情況下避免沉沒,是抗沉性所要討論的問題。在滿載水線以上的船體還保留有一定的水密體積,這個水密體積所具有的浮力稱為儲備浮力。增加乾舷、減少吃水或水線下船體適度削瘦都是增加儲備浮力的方法。而水密艙也能起避免沉沒增加抗沉性的功效。

以儲備浮力來看,哥德堡號有極高的乾舷,所以它儲備浮力應該優於福船。但中式帆船以橫隔板充當衡肋,起了水密艙的作用,在船體破洞時,其抗沉程度是優於哥德堡號。

耐波性 所謂耐波性就是船舶在波浪中抵抗搖擺的能力。如果耐波性差,船體強烈的搖晃會影響船員工作,劇烈的橫搖使船身橫傾過大,可能導致傾覆,且波浪產生的彎矩和運動產生的附加應力可能導致船體折斷或局部損壞。

Imgur: The most awesome images on the Internet

船型的設計、在船底部裝上減搖龍骨、增加減搖水櫃都是增加耐波性的方法。

Imgur: The most awesome images on the Internet

Imgur: The most awesome images on the Internet

而大角度傾斜時則要看扶正力臂的大小。從以下兩圖可以看出福船在傾斜角度小時扶正力臂上升比哥德堡號快,表示福船在小角度傾斜時快速扶正的能力較佳,但傾斜如果超過123度則會翻覆。而哥德堡號的傾斜角度範圍與傾斜最大角度都大,意為它能容許更大的傾斜在惡劣的氣候中航行更不易翻覆。不過從此圖可以看出哥德堡號的扶正力臂上升速度較慢,表示它搖擺週期比福船搖擺週期(2.84秒)長,要更久的時間才能扶正。

哥德堡號與福船都裝有減搖龍骨,但福船在艏尖艙的水線下有開孔,當風浪時船頭陷入水中,艙內水面升高,並將艙內空氣由象鼻排出。反之,則艙內水向外流出;返覆之間艙內水之重量與滯留性及艏部關頭板陷水時之浮揚力交替作用,使船艏起伏之頻率與振幅減小。發揮了類似減搖水櫃之作用。這也是為何船頭設計成平寬的關頭板的原因,有助於航行之安定性。

在實船測試時,在浪高7.5m、風速26.5m/s、平均示性波週期=10.7 sec的海況七下,哥德堡號仍可航行,表示他的耐波性能不差。而福船的模型在水槽試驗中顯示,在浪高1.69m、風速13m/s、平均示性波週期=6.12 sec的海況下(台灣海峽平均海況)也能順利航行。

「方頭方艄」是中國傳統船隻的傳統造型,其水面以上頭尾部分都是方型,具有寬敞的甲板與吃水浮力。船首水面以上的關頭板突出船體數寸尺,上寬下窄,呈弧狀彎曲,具兜水功能。當浪濤使船頭下陷水中時,方寬的艏部就產生額外的浮力,避免船身深埋水中。 反之,當船頭上升,關頭板的兜水作用可以減少並遲緩船身上揚的速度。

關頭板又與艏尖減搖艙連成一體。艏尖減搖艙為活水艙,也稱浮力艙。此艙設有通氣管及艙側過水眼,以通空氣和流水。減搖艙位於水線上下,當艙部下陷水中時,空氣排出,海水則緩流入艙;相反的,當艙部上升,空氣灌入,艙內的水緩緩流出。水的流進流出,就產生緩衝減搖的作用。尾部為艉封滅搖艙,結合突出的艉封板,與左、右草斜底,構成兩個三角形的開口式小艙,它的功能就像關頭板與艏尖減搖艙的結合。此種設計能增加縱向穩度;也略有左右減搖之作用。

Imgur: The most awesome images on the Internet

船型與阻力 船型與浮力、耐波性有關以外,也跟船速有很大的關係。如果船型適當,船遇到的水阻越小,就能獲得更高的船速。 船舶阻力分為空氣阻力與水阻,水線以上為空氣阻力,水線以下是為水阻。空氣密度為水的1/800,且空氣阻力只佔總阻力的2~3%,故可忽略排除。

水阻分為黏性水阻與興波阻力,而黏性水阻又再分為磨擦水阻與形狀水阻。當船在航行時因為水的黏性與水的摩擦力造成的磨擦水阻佔總水阻的50%~80%。當水流過船體造成分離現象,此分離現象會在船周圍形成漩渦而造成吸力此乃形狀水阻。而興波阻力則是船在航行時產生船行波時所引起的阻力,船速越大,則興波阻力就越強。低速船則主要考慮如何降低黏性水阻,而高速船主要考慮消除興波阻力。

如上面所言,船的型狀與黏性水阻大小有連帶關係,船速與浸水表面積越大,則黏性水阻也越大;降低船殼的粗糙度使之光滑或減少浸水表面積,皆可降低水的磨擦,這也是為何18世界以後英國海軍用銅包覆船底,就是為了降低海中生物的覆著。在降低形狀水阻方面,其長寬比(L/B)加長,可獲得較低的形狀水阻,現代船舶在船首增加球鼻首,可有效降低興波阻力。

以下是福船與哥德堡號模型在水槽中進行傳體阻力測試的結果︰

Imgur: The most awesome images on the Internet

Imgur: The most awesome images on the Internet

哥德堡號福勞得數與總阻力關係圖

Imgur: The most awesome images on the Internet

在學術上常以福勞德系數來表示船的快慢,福勞德系數 = 船速/開根號(重力*船體長度L)。由上面兩圖看來當福船船速增加到福勞德系數0.25時,總阻力系數快速增加,加速到4節時,所需要的馬力也快速的增加。而哥德堡號在福勞德系數0.25時,總阻力系數還不到0.004,且船速在4節時總阻力系數也低於0.004,直到4節多總阻力系數才增加到0.004。其意謂哥德堡號的船型其總水阻比福船更低,更適合於高速行駛。

有學者認為西式船體狀如「鱈頭鯖尾」最寬處在中間偏前,雖有利取得較大的船頭浮力,但船型不如中式船體。因中式船體型如水禽,水平切面為前窄後寬,最寬處在中間偏後,是最有利於減少水阻與空氣阻力的形狀,因為水禽本來就身子半沉半浮。但我認為是似是而非的講那。因如上文所講,空氣阻力遠小於水中粘性水阻,根本可以忽略不計。且水阻公式算的是浸水表面積,也無關於水線上船體的型狀。最後,數字會說話。此等因民族主義充腦的積非成是,是無助於學術上的客觀。

風帆效率 帆船航行的最基本原理就是利用「帆」的裝置將風力轉化為航行力,當風向改變時,帆的角度也要改變將風向改變的風力變成航行力以維持前進的方向。理論上這個角度是介於0 ~180 度之間,在這個角度差異下,帆船駕駛操作方式基本上可分為迎風航行、側風航行及順風航行等三種。

Imgur: The most awesome images on the Internet

航向、風向與帆船操作方式示意圖

Imgur: The most awesome images on the Internet

帆如果缺乏了壓力差,帆船就無法借力使力,也就無法前進。當船與真風夾角為0度時,船帆的兩面無法形成正負壓力區,帆面也無法張起,只會如旗布般飄動。 只有當航向與風向形成超過45度角時,帆面才會應壓力差鼓起,船才可以前進。

帆船在行駛上有分為順風行駛、側風行駛、與迎風行駛,正順行駛就是順者風向與風夾角180度而航行。一般人以為正順行駛是最有效率的,其實不然。以下圖來說視風(scheinbarer Wind,帶動船隻前進的力量) =真風(wahrer Wind,即自然風) -運動風(Fahrtwind,與真風相反的風)。正順行駛時產生運動風的現象更為明顯,視風力量被抵消更大。如果船隻為多桅杆,正順行駛也會因為後桅擋到前桅或主桅,變成只有風力作用到後桅的情況,都會影響風帆的效率。

帆船正順行駛中的風力向量關係

側風航行是指風從帆船航行路線的側面來驅動船體前進,夾角為45度角時,屬於近風行駛;夾角為60度角時,屬於近側行駛;夾角為90度角時,屬於正側行駛;夾角為135度角時,屬於後側行駛。 而逆風行駛(夾角0~45度角)是最沒效率的;一般來說,要靠船隻行左右近風行駛交替,以之字形的路線前進。綜合以上所說,行駛效率是後側行駛、正側行駛&>順風行駛&>近側行駛&>近風行駛&>逆風行駛(0~45度角)。所以以多桅帆船來說,側風航行的能力最為重要,而最佳的側風角度則因帆裝不同而有所變化。

風帆獲得風力的公式為1/2 * 空氣密度 * 風速^2 * 風帆面積 * 帆升力係數。如果帆吃風的效率好帆升力係數高,或風帆面積面積大則可以獲得更大的推力,船速提升將更容易。

以下為哥德堡號模型進行風洞測試所得到的風帆綜合升/阻力係數關係圖,Y軸為升力係數,X軸為阻力係數:

Imgur: The most awesome images on the Internet

Imgur: The most awesome images on the Internet

下列是哥德堡號風帆獲得最大帆升力系數與風向、風帆夾角關係表

Imgur: The most awesome images on the Internet

而福船部份,日本增山豐教授曾做實驗對明朝封舟進行性能分析,以下是封舟的風帆綜合升力/阻力系數:

Imgur: The most awesome images on the Internet

由以上的圖可知,中式帆的綜合升力系數可以接近1.5,而哥德堡號的風帆其綜合升力系數最高為0.82,且中式帆其迎風時的風帆綜合升阻比(升力系數/阻力系數)最高為4.2,也優於哥德堡號的1.75,符合其大家的認知-中式風帆綜合效率優於西式風帆。但 &<&<丁永良 &>&>&<&<風帆空氣動力學特性研究試驗&>&>則指出同一形狀下其軟帆的效率好於硬帆,且橫木條越多效率越差。所以我認為中式風帆綜合效率優於西式風帆不是在於材質,而是在於更優良的風帆型狀。

中式風帆雖然綜合效率較優,但無法做大,因為以帆布製成的哥德堡號風帆,平均為每平方公尺一公斤重,其總重約為1.9噸。如果中式風帆要做成面積一樣大,有者橫木條與的大帆吃風面積遠小於哥德堡號的1900平方公尺,使用在大船上,可能會有推力不足的問題。所以我認為中式風帆適合使用在小船上,大船使用西式軟帆。

中英日資料引用:

Castro, T. A. S. N. F. F. (2007). "Naval Architecture Applied to the Reconstruction of an Early XVII Century Portuguese Nau." in Marine Technology 44.4.

G?theborg (2006). "哥德堡號航海日記." from http://soic.drift.senselogic.se/ ... 5c6d680006330.html.

Olsson, M. (2005). Performance Predictions for the East Indiaman Gotheborg, CHALM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Master.

Palmer, C. (2009). "Windward Sailing Capabilities of Ancient Vessel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utical Archaeology.

丁永良 (2010). "風帆空氣動力學特性研究試驗." 現代漁業訊息 25.

王淳真、王國彬、李敏榕、彭冠勳、葉怡岑、林靖雯 (2010). "中山大學物理系-風帆的物理實驗." from http://www2.nsysu.edu.tw/physdemo-kh/A6/A6.htm.

武漢理工大學 (2012). "船舶基礎知識." from http://jxpt.whut.edu.cn/eol/homepage/common/opencourse/.

徐玉樹、林建和、曾樹銘、王世婷、陳政宏 (2009). "17世紀「臺灣船」性能研究與初步復原規劃設計." 中國造船暨輪機工程學刊 128.

許智超、陳政宏 (2002). "四種典型中國式古帆船性能之比較." 成大學報.

野本謙作、增山豐、櫻井晃 (2000). 浪華丸的帆走性能.

麥克勞德, H. G. 哈. J. K. (2008). 實用中式帆裝設計與使用, 海洋出版社.

曾樹銘 (2009). 華舶的奧秘.

曾樹銘、陳政宏 (2006). "肆佰料戰座船之創復模型及其性能分析." 中國造船暨輪機工程學刊 25.


明史記載荷蘭:

其本國在西洋者,去中華絕遠,華人未嘗至。其所恃惟巨舟大礮。舟長三十丈,廣六丈,厚二尺余,樹五桅,後為三層樓。旁設小囪置銅礮。桅下置二丈巨鐵礮,發之可洞裂石城,震數十里,世所稱紅夷礮,即其制也。然以舟大難轉,或遇淺沙,即不能動。

中國大陸沿岸有比較寬廣的大陸架,水比較淺,大船行動不便


寶船不是戰船····寶船是貨船。得益於政府的貨運貿易行為,一次性裝載大量政府物資的載貨船不大不行,而且作為欽差旗艦,還承擔著宣揚國威的任務,當然是越大越好。而鄭和艦隊戰船其實也不大,畢竟戰船需要更多地機動力。


因為西方的船更大

該臣維璉會同巡按福建監察御史路振飛看得,紅毛一番遠去中國四萬里,晨昏晝夜皆相反,後乃侵據咬吧,營窟台灣。其人深目長鼻,赤須朱發,其性賊虐尚讎殺,諸夷畏之。其舟長五十丈,橫廣六、七丈,名曰夾版,內有三層,皆置大銃外向,可以穿裂石城,震數十里,人船當之粉碎,是其流毒海上之長技有如此者。

造小點不容易被西方的船打中

.................


因為不管是戰船還是商船,都不意味著是越大越好,特別是風帆航行的年代,依靠風力驅動的船隻,體積越大,巡航速度不一定越快,相反可能會越慢,在遠洋上,巨大體積的船隻極可能被體積稍小,火力稍弱,但是更快的船隻採取風箏消耗戰術。
製造船隻的時候不僅要考慮到穩定性,航速,火力,更要考慮到成本,特別是成本問題,有時一首巨型風帆的成本都抵得上很多槳帆船,而在無風或者弱風時槳帆船是可以完爆風帆的。
一切成功的軍隊都是面對特定時代特定目標的成本最優解。


因為寶船是吹牛,根本沒量過,明朝沒有高強度的木材拼接技術,也不可能找到那麼多那麼長的樹,更不可能建造那麼大的船而不翻。

明朝自己記載的紅衣大炮動輒糜爛數十里,荷蘭大船動輒長數十丈,都信?怕不是大清讓泰西洋人技術也落後了?第一次工業革命是退步革命?大明時代亞洲領先世界兩個時代?


可能為了減少維護費用,以及永樂宣德年間的下西洋已經為明朝做了很好的宣傳,那些外國人自主來到中國貿易,不需要中國派遣船隻去吆喝,這樣大大節省了成本。而且中國的大患歷來都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南方除了倭寇猖獗過一段時間,其餘都是小打小鬧,技術沒有失傳但是沒有必要,船小也有船小的好處,而且明朝戰艦也沒那麼小。


長44丈的木質船舶是不科學的。。以明朝相關文獻記錄的度量衡,44丈接近150米,咱們不說同時期的西方木帆船尺寸能不能達到,人類歷史上就沒有這個尺寸的玩意兒。因為木材無法解決如此長度的船舶的應力問題,一個小浪頭就會把龍骨壓變形甚至壓斷,這是客觀規律,明朝可以有特別牛逼的技術,但是地球上不可以有這麼牛逼的樹。


因為造假高昂和大清閉關鎖國用不上被淘汰了。

就和鏡像問題「中國冷兵器冶煉技術大幅度退步」一個道理。


簡單而言,戰船和商船建造不同,就像現在有幾十萬噸的貨輪,但最大的戰船也就10萬噸


海軍是要長久砸銀子的


一沒錢,二沒需求,都不準下海了還要那麼大船幹什麼


海禁


需要傾國之力建造和維護。無用


寶船巨大是因為沿岸走風浪小 去已知地方 是黃水海軍 西方船小 是到遠洋尋找新大陸 風浪大 是藍水海軍


說造大船無用的,倒是答對了。

當年有那麼一大批正直、為國為民的大臣,極力反對鄭和的大航海計劃。在鄭和下西洋返回後,極力在皇帝面前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認為下西洋行動勞民傷財,對農業為主的中國毫無建樹,應該永遠禁止。

這些人確實也是一心為了大明朝,然而眼界和心胸,受限於時代和文化背景,對正發生在全球範圍內的大航海運動一無所知,對剛剛發現的新大陸也聞所未聞,對掌握海洋就掌握世界的真理也毫無了解...於是一群人,好心幹了大壞事,禁止了鄭和的航海活動。

直到鄭和已年過花甲,才再一次踏上遠航的大船,至此,工業革命三要素(橡膠、蔗糖和土豆)已經在歐洲廣泛推廣,加上新大陸的玉米等等新可食用且可引種全世界的作物的發現,使得歐洲順利解決了饑荒問題(當時全球正直小冰期,原生作物單一且產量驟減,對農業為主的大明朝影響尤為嚴重),從而開始著力發展科技、軍工、航海、經濟等等等等。

而此時的大明朝,這一群剛正不阿的忠臣,為了皇帝不再萌生任何航海念頭,竟一把火燒毀了所有鄭和船隊的遊記、圖紙、地圖等資料,直接讓大明朝與世界失聯。外加此時猖獗的海盜(倭寇),大明朝不得不禁海,間接導致土豆、玉米等作物過晚傳到中國,明朝後期民不聊生,起義不斷。同時這批保守的文人政黨中,貪贓枉法的越來越多,一個個官員中飽私囊富可敵國......一系列蝴蝶效應惡性循環導致大明朝泱泱大國萬萬人口,竟抵不過數千旗人,丟了江山。

看看歷史長河,真的是個:順勢者昌,逆勢者亡。


推薦閱讀:

明朝灭亡的时候崇祯内帑还有很多银子这是事实吗?
萬曆年間的礦稅是如何徵收的,為什麼導致朝野的反對?
假如明朝每個皇帝都有像康熙、雍正那樣的鐵腕手段,明朝能否解決黨爭問題?
明朝有錦衣衛東廠,清朝卻沒有特務機構,但清朝皇帝在駕馭百官,控制輿論方面反而比明朝更為出色,這怎解釋?
如何評價名臣孫承宗?

TAG:明朝 | 中國歷史 | 歷史 | 海軍 | 明朝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