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萬曆侵朝戰爭的發動者是織田信長,整個戰爭過程可能會產生哪些變化?

具體不限,戰略上的變化、戰術上的變化、外交上的變化甚至是戰爭結果的變化都可以說,只要圍繞「萬曆侵朝戰爭是織田信長統一日本後發動並指揮的」這個主題即可。


題目問: 如果萬曆侵朝戰爭的發動者是織田信長,整個戰爭過程可能會產生哪些變化?

看到這個問題下的回答, 我不得不說知乎上兩個著名的歷史答主@琅邪楊文理 和@關毛 的回答全部都是錯誤的。他們犯下的錯誤全都一樣,都是在對日本戰國史、壬辰戰爭史毫無深入了解的情況下,妄自對歷史人物的心理活動做出揣測,而他們所揣測的當事人心理活動,正好與歷史書上明文記載的事實相反。這也正說明了他們對於這一塊歷史的直覺感,也是相當之差勁的。

先看關毛的回答,他說如果由織田信長主導發動侵朝戰爭的話,明智光秀會很高興。

這一說法是否正確呢?我們得先回到題目本身上來,也就是題主問的,如果萬曆侵朝戰爭的發動者是織田信長,這一前提條件是否能夠成立。答案是,這一前提條件是能夠成立的。和信長有過深入接觸的耶穌會傳教士弗洛伊斯,在他彙報的《1582年日本年報增補》和其著作《弗洛伊斯日本史》中,都留下了這樣的記錄,說信長計劃在平定毛利、成為日本六十六國的絕對君主後,編成一支大艦隊,以武力征服中國,再將諸國分封給兒子們。

而同樣和耶穌會傳教士有過深入接觸的徐光啟,也從他們那裡聽說了織田信長曾欲以武力伸張於中國,在《徐文定公集》當中留下了相同的證詞。裡面記錄道:「 秀吉承信長之後,其欲逞志於我,無異信長 」,也就是說豐臣秀吉的海外侵略政策,其實無非是沿襲了信長的老路子。

歷史不容假設,但耶穌會傳教士的證詞,確實有力的說明了,織田信長確實有過在征服日本以後、以武力遠征中國的想法,而豐臣秀吉只是他這一海外侵略政策的延續者。設使天正十年的明智光秀之亂並未發生,幾乎可以肯定主導侵朝戰爭的就是織田信長。而破碎了信長這一野望的,導致這一計劃無法付諸實施的,也正是明智光秀。回到這個話題上來,也就是關毛這位知乎答主所說的,如果由織田信長主導發動侵朝戰爭,明智光秀會很高興,這一說法是否能夠成立?

答案是,關毛所說的明智光秀會很高興,這一說法完全與事實相反。在知道了信長有入唐這個打算的明智光秀,心情非常抑鬱,低落到了極點。實際上書上說的很明確,聽到這個消息的光秀,感到一陣晴天霹靂,他擔憂在大海另一邊的異國作戰,那就或許不是自己而是下一代的事情了,一族或許會在接下來的世代接連被派到國外,在異國他鄉迎來滅亡。這就是明智光秀對於信長入唐的真實想法,是恐懼、抑鬱,而不是如關毛所說的,明智光秀會很高興。

在關毛為數不多的幾個日本戰國史、壬辰戰亂史回答上,我看了一下,回答都是錯誤,沒有一句話是說對的。之前我在另一個題目上,看到他拿昭和十七年(1943年)的日本報紙,用昭和前半期的事情,來類比日本戰國時代,我就感到啞然失笑,指出過他的錯誤,可以參看這個回答:

為什麼日本戰國名將這麼多? - 知乎

再接著就是琅邪楊文理的說法,他在這個答題下也沒有正面答題,也只是做了關公戰秦瓊式的假想推測,認為織田信長主導侵朝的話,會杠上戚繼光或者張居正,肯定high翻了;而如果是由織田信長直面戚繼光的話,會吃到很大苦頭,日本人會覺得李如松的友善度還是可以的。言下之意,就是日本人認為戚繼光系統的戚家軍遠遠比李如松系統的遼東軍更加難打,日本人心裡覺得前者更強、後者偏弱。琅邪楊文理雖然表面上沒有明說這個意思,但實際表達的就是這層意思。

琅邪楊文理根本一點都不了解戚繼光的戰史,連做假想都不嚴謹,張嘴全都是錯誤的。首先,戚繼光固然是抗倭名將,但無論是他本人還是戚家軍,跟倭寇干仗時都是吃過敗仗的。一看見戚繼光、戚家軍這塊金字招牌,就認為他逢倭必勝,這種想法是非常輕敵麻痹的思想,也非常幼稚。《山中聞見錄·戚繼光傳》記載的很清楚,戚繼光剛到浙江的時候,在龍山之戰敗給了倭寇。

《宣廟中興志》也記錄的很清楚,吳惟忠、駱尚志率領的戚家軍,在萬曆二十一年八月,和日本戰國侵朝軍隊在朝鮮慶州府發生戰鬥,結果戚家軍輸得一塌糊塗,死了很多人。

無論戚繼光也好,戚家軍也罷,他們固然是抗倭名將、抗倭精兵,但對付倭寇也不是每戰不敗的,也是存在敗仗的。光看到這些金字招牌,就認定他們從始至終完虐倭寇,這是一種非常膚淺、非常低級幼稚的想法。歷史上因為輕敵思想,有多少人輸過本不該輸的戰役?小到一場微不足道的戰鬥,大到一個國家,這種輕敵麻痹的心態都是很忌諱的,最後傾覆的往往是你自己。

正因為這種輕敵思想,在萬曆二十一年九月的第一次朝鮮安康之戰中,吳惟忠率領的戚家軍再次輕敵出動,結果又敗給了日本戰國侵朝軍隊,死了不少人。

我說過,不必看到戚繼光、戚家軍這些金字招牌,就認為他們是逢倭必勝,他們也栽過跟頭。你單純只憑藉這些人、這些軍隊的名聲,外加一點天生自帶的反日心態,就關公戰秦瓊似的做出沒有事實根據的揣測,認為大明戚家軍肯定碾壓、吊打小鬼子織田,這種想法是非常低幼的。

琅邪楊文理想表達的一個觀點是,日本人碰上戚繼光系統的戚家軍,會吃到很大苦頭,認為他們比李如松系統的遼東軍更加難打,他們會覺得李如松的友善度還是可以的。這個說法其實完全本末倒置,事實上遼東軍對日本人形成的心理震懾是大於戚家軍的。碧蹄館之戰和安康之戰(第三次安康之戰),遼東軍、戚家軍,和日本人打都打了敗仗,但日本人在事後,對於雙方的評價是截然不同的。在《宣祖昭敬大王實錄》中說得清清楚楚,即便是碧蹄館之戰打敗了李如松,但日本人還是對遼東軍給予非常高的評價,他們說:「誰說天兵無勇?天兵這不很能打嗎!雖然他們最後敗了,但其實甚勇難當」。聽聽這口氣,日本人這是覺得李如松系統的遼東軍很有友善度嗎?

而在碧蹄館之戰後發生的第三次安康之戰(戚繼軍與日本人在慶州、安康打了多次),戚家軍又輸給了日本人。但是日本人在他們戰敗之後,給予的評價,則遠遠比遼東軍要低了。原本日本人對天兵還有些畏懼,但是等到了戚家軍又一次在安康吃了敗仗以後,日本人就對天兵感到非常輕蔑了,史書上明明白白的用這幾個字形容:自是意甚輕之。

同樣打仗吃了敗仗,李如松系統的遼東軍,日本人給出的評價,遠遠高過戚繼光系統的戚家軍。前者即便吃了敗仗,但日本人還是給予敵方相當高評價,認為遼東軍非常能打;而後者一吃敗仗,日本人就變得意甚輕之了。這一點當事人的直接心態反應,足夠駁斥琅邪楊文理的無稽之談,說日本人覺得李如松的友善度還可以、不及戚家軍之說,完全不是事實。

我在這裡主要表達兩個意思:

一、戚繼光、戚家軍固然是抗倭的金字招牌,但他們跟日本人干仗時都吃過敗仗。戚家軍在朝鮮和日本人對干時,有幾次就是因為輕敵思想盲目出戰才敗的。這些輕敵麻痹的思想,當事人干仗時要不得,後人做一些毫無事實根據的假設時也千萬要不得,平常更是隨處都要不得。琅邪楊文理絲毫不了解戚繼光、戚家軍戰史,光憑藉這些響噹噹的名號,就幻想戚家軍肯定從始至終吊打小日本,這種想法非常單純、非常低幼。

二、李如松系統的遼東軍,對親歷過朝鮮戰場(而不是後世一些文人)的日本人來說,心理震懾遠大於戚繼光系統的戚家軍。琅邪楊文理幻想的日本人覺得李如松友善度還可以,因為他們會被戚家軍更加狂虐,這一毫無事實基礎的臆想也全部都是錯誤的。

之前我在另一個題目下,也看到琅邪楊文理說過「日本無正史」這種非常基礎的錯誤言論,當即指出了他的錯誤,可以參看這個回答:武田信玄的軍事才能和謀略智慧比得過諸葛亮嗎? - 知乎

從兩位知乎著名歷史答主在這個涉及日本戰國史、壬辰戰亂史的回答情況看,我感覺是比較擔憂的。這些歷史話題不能從正面回答,千兜百轉回答一些夠不著邊的內容,而且全部都是錯誤的。

最後回到這個題目本身上來,也就是題主問的:

如果萬曆侵朝戰爭的發動者是織田信長,整個戰爭過程可能會產生哪些變化?

其實,這個問題的假想空間很大,而隨著信長的物故,我們後人都無法在絲毫沒有事實基礎的情況之下,妄加對於歷史做出猜測、妄想。任何形式上的猜想,隔著電腦、手機屏幕,指點江山,說織田信長會怎麼怎麼打,都是毫無意義的。題主問的戰略上的變化、戰術上的變化、外交上的變化甚至是戰爭結果的變化,這些其實都無法索求答案。唯一留下相關想法的還是徐光啟的《徐文定公集》,他從深入接觸過織田信長的耶穌會傳教士中知道不少信長的事情,有一定程度上的了解,他留下了這樣的記錄:

假令信長數年而不死,秀吉而經營數年,邦國大定,其為我患,豈以絕市而止?

甚至更加直接了當的指出:

信長為人雄傑多智略……此人智計否測,十倍秀吉。假之數年,必為我大患。

說白了,織田信長已經死去,他如何部署打侵朝戰爭,後人根本一概不得而知。但這個人如果還活著,由他親自主導發動,對於中國的憂患,將遠遠大於作為他後繼者的豐臣秀吉。


信長打朝鮮,以信忠為總大將,羽柴秀吉、柴田權六、瀧川一益、丹羽長秀四路大軍渡海進攻,自己則坐安土指揮。
初期戰況順利,秀吉與勝家展開競速行軍,迅速攻破漢城和平壤。信長大喜,立即向朝廷進諫,要求天皇遷都至大陸,但天皇拒絕。為給朝廷施壓,信長準備親自上洛。
此時前方的秀吉遇上明軍,陷入苦戰,遂向信長求援,信長只好派留守國內的明智光秀渡海救援,但沒收光秀丹波的土地,要求其打下朝鮮全羅道作為新領土。命令完以後,信長就帶著為數不多的後護衛出發,入住本能寺。
光秀極為不滿,但不敢反對,只好恨然回到本城阪本,此時對信長不滿的朝廷派出代表近衛前久到訪,二人進行了友好的會談……
隨後光秀出兵,但以祈願為名在愛宕神社停駐,寫下了時は五月的名句。隨後忽然在行軍路上折返,發出了敵在本能寺的命令……
九州的信忠第一個得知信長遇害,盛怒之下不顧主力都在朝鮮,親自帶兵走水路討伐光秀,剛在攝津登陸就被明智軍打得大敗,信忠自盡。
朝鮮的織田軍得知這一消息,為是否回國展開爭論,此時秀吉獨自行動,派小西行長和明使沈惟敬談判,在兩位外交手段高超的使節周旋下,和議達成,羽柴軍還獲贈明軍軍旗跟大將軍炮。
其後羽柴軍展開了後世稱為朝鮮大回返的史詩級軍事行動,在最短時間內從朝鮮回到日本近畿,在山崎一舉擊敗明智軍……
權六等人經過一番爭議以後還是決定撤軍,然而因為沒有和談,中途遭到中朝兩國軍隊截殺,回到日本以後疲憊不堪且損失慘重,再加上秀吉為信長報了仇,隨後的清州會議上再沒有發言權。後來的故事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


日本如若由信長來統一的話,根本不會入侵朝鮮。

按照信長「天下布武」的戰略,織田家不會像秀吉那樣只是名義上統一日本。信長在意的不是名義,織田家的家督都交出去了,又拒絕了征夷大將軍的名位,你說他想幹什麼?信長是容不下太多尾大不掉的大名的,因此也完全沒有必要靠征服朝鮮和大明來獲得更多的土地來分封親藩。


無異議,必敗。 日軍是在戰國時期才剛剛具有大兵團作戰的水平。
而且因島國限制,無騎兵,少重步兵,弓兵不好用被鐵炮部隊取代,更無可能有炮兵。 所以兵種不齊,也因此戰術有限顯得死板。國力亦有限,兵糧軍備易不足。
但在朝鮮打,他還是佔便宜,一則朝鮮多山多稻田利步不利騎,明軍展開不利。
二則朝鮮對於中日後勤都不利,日本跨海,明朝跨國(因為朝鮮國內無人無路,明軍糧草多積於遼東,轉運不上前線),壬辰戰爭後期中日最終僵持於漢江一線,但最終在丁酉再亂時,日本後繼無力,明軍加力總攻,日本被趕回家。
可見打消耗戰,日本必先崩潰,大明傷筋不動骨。因為古代戰爭中。人與錢糧是最基礎的,中日僅人口即差數倍,錢糧更不必提,日本如何耗的起。
那好,排除僵持於朝鮮的選項,假設日本攻取朝鮮全境,兵指遼東,亦或不攻朝鮮直取山東。
結論,日軍會敗的更難看。
首先,進入明朝境內,中日後勤由平衡轉為明朝優勢。明朝境內開戰,雖然國內部分地方會打爛,但以大明遠勝朝鮮的動員力,加之國內遭襲,必全力以待,軍隊數量高於朝鮮時,且不愁糧草,儘力攻擊。而日軍戰線拉長,若有朝鮮,後方更可能不穩,糧草轉運難上加難。即使就地搶糧,能解決多少,況且日本大老遠來為佔地,不是搶一把跑好嗎,在實力不佔優形勢下這麼暴力,還怎麼繼續玩。
而且,遼東山東盡皆平原,且無稻田之累。明軍炮騎戰術自當大展身手。以日軍主力來看,足輕為輕步兵,正面戰場守,不耐明軍炮火,攻,不破明軍陣線。遠程鐵炮隊,怎麼跟大炮對轟。無建制騎兵,陣線一有破綻必為明軍所攻且無應對之法,部隊無機動力,勝小勝敗大敗。你給我一個贏的理由。
結連蒙古或女真更是搞笑,蒙古被東李西麻吊打多年,還有個什麼實力,宣大線上都老實做生意(互市),薊遼線上沒一個敢喘氣的。女真在李成梁活著時,就是一條狗,壬辰倭亂時努爾哈赤爭先恐後的要求入朝盡忠,和日本聯合?不削你不錯了。


所以,無論日本老大換了誰,即使信長公一統日本,一樣輸。此非戰之罪,人力扭轉不了歷史。
——————————————————————
再歪個樓,信長公的目標是想破封建搞集權,不僅要打平日本,各藩還要全部削掉,天皇也要白白,這麼折騰下來。。。他這一輩子估計就耗進去了。
打中朝,情況再好,也要信忠了。。。
前提是他還要有動力。。。


織田信長?

掐表,多半撞上戚繼光,早點來,說不定還能會會張居正。

嗯,鐵定HIGH翻了b( ̄▽ ̄)d


終於出現這題。。先把坑給戰了。。。
織田和豐臣的區別。。或者是織田和當時同時代大名的區別。。
不在於能力和,野心,譜代和家臣團。這四樣他樣樣不如偉大的孫子兵法實踐者,武田德容軒入道信玄公。。
織田最大的不同在於眼界和創造力。。。
所以織田打朝鮮。。肯定天天在家裡大建。。。
大建出貨了,攢其荷蘭船和葡萄牙跑才會出擊的。。。
所以李舜臣將軍估計就準備下海餵魚去吧。。。


謝邀,我覺得明智光秀會很高興。


題主腦洞太大

1.信長公即便想發動也沒精力發動。
2.秀吉統一策略是與舊勢力苟合,統治根基薄弱。而信長則是採取連根拔起的策略,戰爭耗時更長。
3.秀吉中央集權有限(舊勢力在中央的話語權很大~),而信長在其後期來看,他會驅逐重臣、擴大一門領、將近畿死死地咬在嘴裡,把功臣分散到邊疆。
4.沒錯,信長理想的中央集權被家康實現了!親藩——普代——外樣的統治模式,而在這期間既要弄死舊勢力,也要狠整不服從自己的重臣們
5.總結,這些過程可能長達二三十年,信長1582年的時候已經49歲鳥~~~


讓你們唐人看看吾發明的三段連射!
啊~嗚 報~!大人 敵軍也會使用三段連射!
還有聽說那個叫弗朗機大炮是怎麼回事!!! 犯規啊喂


拋磚引玉吧。我認為中間的過程肯定會有不同,但是結果差別不大。為什麼?
其實很簡單,戰爭說白了就是經濟政治的延伸。打仗就是拼的國力。而當時的日本不論在政治體量、經濟實力和戰爭動員能力上都不是一個數量級的,而這個巨大的差距不是說可以靠某個領導人改變能彌補的。 日本的輸,從戰爭一開始就已經註定。
首先兩國政治體制的不同,戰國史我其實不算了解,但是可以確定當時日本當時是處於一種類似於歐洲的封建制度,而反觀中國則是中央集權制。兩種制度上無疑,中央集權在軍事動員和後勤供給上有著巨大優勢。戰場上,中央集權制度下的軍隊要比這種封建領主式的軍隊調度上更加統一和有效率。所以只要織田信長不改變日本的政治制度,就算他統一全日本結果也是和豐臣秀吉一樣。
再者從經濟上講,日本作為島國資源匱乏人人都知道,人口肯定也比不過中國,而且萬曆朝正是明朝最富有的時期,從經濟和後勤上講,明朝負擔這麼一個戰事的壓力並不大。
軍事上來說,從入朝不過萬餘到後面的七八萬,明朝始終沒有盡全力,對於日本的軍隊我們也是有些輕敵,戰場上的失誤也很多。儘管如此,在我們人數不佔優和失誤多發的情況下,日軍依舊是在無法更近一步,直到被打敗。所以就算織田信長統一發動更多的人,戰鬥更加激烈,無非只是讓中國更加重視,估計輸的可能更快。更何況他不可能把刀架在每個大名身上來發動所有大名的武力。
壬辰之戰中日之間的對抗就像兩個重量級不同的選手打拳擊,明朝個大體壯,日本身小靈活。大個子不注意總會挨幾下打,但是只是一些皮外傷,而只要大個打在小個子身上便是內傷。除非小個子拿刀捅,大個子是穩贏的。當然啦後來我們真的被捅了……
所以題主,不用想那麼多了,這種事換誰結果都一樣。


如果信長公未死於本能寺,那麼也許根本不會發生中日戰爭,原因當然不是他不想。
信長和秀吉的理想是不同的,這決定了他們統一日本的方式是不一樣的,所以信長要削平諸大名不可能如秀吉般的服從,更多的是消滅,這必然要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然後還有打壓重臣,能在死前安定好日本國內已經不錯了。
繼任者信忠呢,也許還不如秀忠呢,更談不上侵朝了。


那場戰爭不是換一個人就可以的,在那個年代,龐大的大明王朝雖然已經如年老的獅子,但雖老餘威在,日本還是太年輕了。


應該並沒有什麼卵用。就算把豐臣秀吉換成織田信長,也只是指揮層的改變,並不能改變日軍整體的作戰能力和戰鬥力。信長雖然是日本戰國風雲兒,但是那時候日本軍隊的戰鬥力跟大明是不在一個層面上的。日本騎兵很少,而且相比於明朝,騎兵非常少而且戰鬥力弱。日本多山地,沒有好馬,而且生產力低下,訓練不出真正的精銳騎兵。赤備只是在日本其他騎兵的襯托下才顯得牛叉一點,放到中國歷史上,基本沒啥用。步兵,日本有大量的足輕,裝備差,訓練水平參差不齊,跟中國發展了幾千年的軍隊比,簡直跟過家家一樣。日本的武士確實厲害,武士刀真心不錯,武士的單兵作戰能力很強,可惜數量太少,不能起到扭轉戰局的作用。明軍的火器大炮什麼的更不要說了,起碼裝備上就完勝大量日軍。注意,我說的是大量日軍,不是全部。因為我覺得日本的武士刀在冷兵器中屬於極好極其順手的兵器,比當時明軍大量列裝的單手刀,長槍要好用的多。但是,綜合起來,明軍的戰鬥力還是遠遠高於日軍。因為,明朝有騎兵,有很多騎兵,有很多精銳騎兵,明軍有大炮,有火銃。題主可以看一下碧蹄館之戰,就明白了。三千明軍騎兵在戰術失誤的情況下,被數萬日軍輪番進攻。這三千騎兵先衝鋒,發現地形泥濘,於是下馬,變成步兵,打退日軍,然後上馬,換地方接著打。就這樣,幾萬日本人愣是打不過這三千騎兵。明軍最大的劣勢在於政治,日軍如果把統帥換成信長,也改變不了軍事上劣勢。朝鮮嘛,軍事政治都是劣勢,而且極其劣勢!就李舜臣的水軍能掙點面子,還被自己人給整得那麼慘。


不是每個人,更不是每個大名都有豐臣那種吞併大明的夢想的(?? . ??)
如果按照你的假設,真的是織田信長入侵朝鮮,他不會有豐臣秀吉那麼貪婪,預期也不會那麼高,因此更為謹慎,總體勝敗是不可逆轉,但具體到每場戰役不會損失很大,也許會有勝況。


信長不會攻打大明


萬一碰上李成梁咋整


這要分兩種情況討論:

1 織田信長在本能寺之變之前,最強盛的時候發動朝鮮戰爭

2 織田信長沒有死於本能寺,或者本能寺之變壓根沒發生,然後在歷史上朝鮮戰爭的時間發動朝鮮戰爭


日軍不是敗給了大明,也不是豐臣秀吉能力不夠,就算拿破崙也沒轍,只要李舜臣在,這場仗贏不了,因為海上補給線斷了,補給線都斷了還打什麼仗。如果信長沒死,那應該早十幾年侵明,那結局就完全不一樣了,李舜臣還沒當道,朝鮮就不用說了,基本沒有戰鬥力,織田信長親自指揮,使用高壓屠殺政策,迅速侵入遼東,萬曆以李成梁為遼東總督,手下戚繼光,俞大猷,認徐渭為參謀,胡宗憲為監軍,織田信長聯合蒙古人,以25萬日本武士,勢如破竹,5萬蒙古騎兵為先鋒,日本武士四處燒殺掠奪,(參照兩萬日本浪人在東南乾的事),德川家康派伊賀忍者,於京城散布謠言,稱李成梁擁重兵而不抗敵,萬曆信以為真,打發李成梁回家,派一佞臣為總督,結果大敗,戚繼光冷眼旁觀,注視著萬曆罷免棟樑,對國家失望,但無力回天,只得收拾殘軍,拒關把守,日軍和蒙古人分贓不均,開始大打出手,因為織田軍有專門對付騎兵的經驗(武田騎兵),戰勝蒙古騎兵,但因其為游牧民族,來去自如,一時日軍也難以消滅,三足在遼東形成鼎力之勢,然因日軍高壓政策,遼東叛亂四起,時過境遷,織田信長亡故,其子,繼任征夷大將軍.織田信忠實行懷柔政策,命國內大名殖民遼東,一面試圖入關,一面與蒙古人糾纏,就在遼東戰亂之時,東北有一人,迅速崛起,征服四方部落,名為努爾哈赤,形成一大勢力,日軍開始專心與努爾哈赤爭鬥,因努爾哈赤羽翼未滿,大敗,日軍在遼東勢力徹底根深蒂固,日本人也在遼東安家落戶,再一次時過境遷,孫承宗成為遼東總督,兢兢業業,在遼東與日軍周旋,然國內魏忠賢當道,開始禍國亂民,後來大家都知道了,孫承宗退休,崇禎滅魏忠賢,殺袁崇煥,西北饑荒四起,李自成起義,攻入北京,吳三桂引日兵入關,日軍在中國構建三百年織田幕府,宣傳秦時徐福東渡,稱大和民族和漢族本是一家,推崇和漢和親,但治國仍是日本那一套,非漢人的官僚機制,後工業革命來臨,日本經歷了鴉片,列國侵略後,展開轟轟烈烈的倒幕運動,王政復辟,明治天皇展開明治維新,成立大日本帝國,四處擴張,大敗沙俄,成為遠東最強勢力,並在二戰與希特勒聯手消滅蘇聯,又由東西兩方侵入美國本土,美國崩潰,世界剛剛興起的民主,自由瞬間崩塌,回到了專政時代。後日德兩國鬧翻,形成東西兩大陣營,誰也打不敗誰。民眾今日高呼:天皇(元首)萬歲!獨裁萬歲!打到日(德)帝國主義!
YY這麼多可能有人會罵我了,我個人覺得,在當時任何一個成文明的勢力侵入遼東大明都難以抵抗,因為中國老是搞內鬥,前線總督肯定是要被後方污衊,而清兵還是日兵入關都沒太大區別,反正漢人亡國,如果不是日軍入關,那這個問題本身也就沒什麼意義,所以YY日軍入關了。
純屬無聊意淫,不要太認真~愛國主義者就不要瞎噴了


織田信長的問題在於,才幹是沒有疑問的,統一天下是沒有疑問的,侵略朝鮮的野心動機也是有的。

他的問題在於後期魔王化,與統治的粗暴化。

他後期做了很多耐人尋味的事,每個軍團里都塞個兒子。甚至就是兒子當軍團長。

動機很好理解,培養么。
深層次的想法也好理解。兒子刷功勛得土地,自然統治穩固。

至於部下怎麼想。信長是不怎麼考慮的。他流放了多年的老臣佐久間,使其活活餓死,取締了實力最雄厚的對抗本能寺的軍團,實際上事情做絕了。

即使本能寺不死,那幾個軍團長,能否活下來,得到功勛知行地,都是問題。

而佔據廣大領土的兒子會不會去送死,也是問題。

秀吉之所以要發動侵略朝鮮戰爭,是因為他削奪了大量臣服外樣的領地,又封了一批。

所以被削的外樣很窮,新興的大名也想侵略海外去撈更多的土地。

而信長性格,則是武力征服,不會留下殘餘。

所以信長的部隊,是兒子的部隊。其他部下肯定因為在平定日本的過程中死傷過重,而沒有得到犒賞而離心。也因為信長兔死狗烹其他部下,而疑慮重重。

嫡子信忠最有才能,但是有勇無謀。

另外幾個兒子,信孝強多了,孫十萬的水平。大約就是被齋藤利三以敗卒三百打得狂奔的水平。

信雄被認為腦子有問題。

其餘的更是根基淺薄。

所以能打成什麼樣,值得懷疑。

好處是,信長跟信忠分開,部下謀反,不會一鍋端。

壞處是,估計幾個兒子的戰績與表現,會叫明國大將笑出腹肌。

李如松吃癟那次。

謀主是小早川隆景,黑田如水,名將有立花宗茂,加藤清正小西行長等。十數萬大軍以逸待勞挖了個坑,打別人三千兵,李如松殺傷過半後,還用疑兵嚇退了敵人,並且奇襲火燒其萬石存糧。全身而退。

信長那幾個孩子繼承了他老爹暴虐強橫,刻薄寡恩,內鬥狠絕的性格,互相之間也是敵對的。比如信雄就殺害了信孝。

配合度真跟互相坑的加藤小西有一拼。而且才能不及這幾位的一半。

信孝討伐明智光秀被三百殘兵打退。

信雄呢,此人暗弱。打個伊賀都灰頭土臉。

所以我預料信長不出馬敗得更慘。

信長出馬,畢竟水軍打不過李舜臣,日軍補給不足,大明攻堅不行,大家就耗著吧。

國內不堪重負,一揆紛起。畢竟魔王殺氣重。


李如松表示,還怎麼打還是怎麼打。


推薦閱讀:

抓五萬頭豬需要多少時間?
甲申年(1644)年如果吳三桂不棄關當漢奸放清軍入關,中國歷史會是怎樣的一個發展?
导弹和火箭发射时喷射出的火焰会损害发射设施吗?有何应对措施?
同事老認為中國現在仍然打不過日本,如何從乾貨和邏輯兩個方面反駁他們?
如果space X公司向北京發射了一枚運載火箭(洲際導彈),中國應如何應對?

TAG:明朝 | 軍事 | 日本戰國 | 明朝歷史 | 織田信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