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對於普通人來說,有什麼可操作性強的觀宇宙方式?

普通人的意思就是,沒有太多天文類觀星類知識,沒有專業的觀測設備,僅僅是對浩瀚宇宙有著一腔無盡的熱愛。
在知乎上看到很多觀星類問題,曾經嘗試過坐夜晚航班看宇宙,也想去澳洲大草原上躺在越野車車蓋上看星空。想知道對於普通人來說,還有什麼可操作性強的觀宇宙方式?

-----

本題已收錄至知乎圓桌 ?宇宙那麼大,更多討論歡迎關注。


看到問題後,我就一直在思考何為「可操作性強」,按照百度的結果以及我個人的理解,將這個高大上的辭彙翻譯成大白話,大概就是:

「我是用這些個方式觀宇宙的,你看完我的回答,也能這麼干,說不定用得比我還6。」

所以王力樂老師的回答挺好了,然後我是來補充的。


雖說觀宇宙最好還是走出家門,近距離與星空接觸,但考慮到我國國情(大城市的光污染,空氣污染),要享受壯麗星空最好還是驅車前往郊外(大白話:鳥不拉屎的地方),而且還要考慮裝備(這裡指車,沒有車可操作性下降好多個level),時間(建議至少留出2~3天的假期),以及天氣(保佑墨菲定律不要應驗)。


(聽你這麼說,難不成可操作性最強的觀宇宙方式是宅在家裡?)


如果不希望受制於老天爺,或者平日工作繁忙,沒辦法騰出足夠的空餘時間,那麼在家中觀宇宙不失為一種好的方式。


論家中觀宇宙的正確打開方式

首先我們要有一台能夠聯網的電腦,配置自然是越高越好,具體可以參考每個軟體的推薦配置。另外好的視覺體驗離不開大屏幕,能夠連接到高清電視是再好不過了,投影什麼的也是牆裂推薦。

然後我們需要一些軟體的輔助(這裡僅作推薦,具體用法可進入官網參閱教程或者百度):

1.Stellarium(官網:Stellarium

(軟體截圖 來源:Stellarium 官網)

一句話介紹就是居家旅行必備神器。不難上手,而且用法也是多種多樣,比如拍星星之前可以拿來作模擬(如何拍攝天文圖像? - One Two 的回答),搭配航線查詢網站使用還能估算是否能在飛機上看銀河(深夜在民航客運飛機飛至平流層時是否可以拍攝出清晰的銀河? - One Two 的回答,請問如果乘坐4.24凌晨出發自東向西由北京飛往迪拜的航班,能否看見銀河?應該坐機艙左邊還是右邊? - One Two 的回答)。

2.WorldWide Telescope(官網:WorldWide Telescope)
WorldWide Telescope 推出也有挺長一段時間了,但我是最近幾個月才開始接觸,這個軟體的一大亮點是有個嚮導式漫遊,你可以通過觀看別人利用這款軟體錄製的短片學習天文知識。

3.Celestia(官網:Celestia: Home)
電腦上有安裝但是沒怎麼用過,我比較專一一般都去用Stellarium了。看網上的評價還是不錯的,有空的知友可以折騰一下。

4.NASA『s Eyes(官網:http://eyes.nasa.gov/)
2013年剛推出的時候用過一段時間,用這個回顧了好奇號登陸火星的全過程,相當酷炫,可是最近打開就用不了了,估計是被牆了。
視頻封面視頻:TED 在家中環遊太陽系(1)視頻 (TED上的介紹視頻)

5.Space Engine(官網:Space Engine)
顧名思義,這是一個模擬星際漫遊的軟體(space engine是一個怎樣的軟體?裡邊的數據哪些是真實的? - 林顛趴的回答),可以去宇宙中尋找有環的星球(站在有環的星球上看環是什麼景觀? - 陳子鵬的回答),等等。

---------------免費軟體與收費軟體的分割線---------------

6.Universe Sandbox(官網:Universe Sandbox 2)
簡單來說這是一個很適合開腦洞的軟體(如果在太陽系中把地球和太陽的位置交換一下,其他不變,那麼會發生什麼? - 汪有的回答,假設八大行星中,除了地球外,忽然有個行星消失了,會對地球產生什麼影響? - 張凱的回答),在知乎上搜索就可以找到不少使用反饋。

7.Starry Night(官網:Starry Night)
曾經在少不更事的年代使用過一會兒Starry Night的破解版,印象中他的功能相當於Stellarium+Celestia,既可以模擬在地球表面看星空,也能夠在不同天體間跳躍。當然了,強大功能的背後是極其感人的價格......

---------------軟體與網頁的分割線---------------

如果嫌軟體麻煩,我這裡還有兩個網頁貢獻給各位:

1.If the Moon Were Only 1 Pixel
「假如月球只有一像素」,聽著就很帶感。此網頁的真實程度吊打所有教科書上的太陽系模擬圖。

(打發時間必備神器)

如果的確閑得蛋疼,我的建議是——準備好爆米花,然後打開這個網站,點擊「模擬光速」按鈕,享受一場時長約五個半小時的太陽系旅行。

2.100,000 Stars
網頁介紹如下:

100,000 Stars is an interactive visualization of the stellar neighborhood created for the Google Chrome web browser. It shows the location of 119,617 nearby stars derived from multiple sources, including the 1989 Hipparcos mission. Zooming in reveals 87 individually identified stars and our solar system. The galaxy view is an artist"s rendition based on NGC 1232, a spiral galaxy like the Milky Way.

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太陽鄰居們的可視化模型。

然後他們的FBI WARNING也是逗:

Scientific accuracy is not guaranteed. Please do not use this visualization for interstellar navigation.

「請別拿我們的地圖用於星際導航」


只要有一台 550D(現在 550D 其實早就停產了,那就 650D 好了)、一個 70-300 Macro、一個魚眼,你就能玩兒天文攝影了。機身算三千大洋,適馬的 70-300 大概一千到一千五大洋(我在美帝趁打折買的,$150),標準的 8 mm 魚眼一千出頭。二手的會更便宜。

對了,別忘了買個靠譜的三腳架和帶簡單編程功能的快門線(如果你會用佳能的魔燈插件,快門線也許也能省下),這倆加起來頂多三四百。

來獻個丑…… 圖中的色斑實在是因為我開拍的時間太早了(大概是夏令時晚上十點半開始的,這時候的天空其實是亮的),疊合時色彩出了問題…… 最近有些研究上的麻煩,做不好有滾蛋之虞,原諒我實在沒時間做後期了……

器材是 550D + 8 mm 魚眼;總曝光時間 1.5 小時,120 張疊合。拍攝地點是研究生宿舍(Princeton Graduate College)南邊的高爾夫球場上。不在星軌上的亮線是飛機。

照例是 550D + 8mm 魚眼,f=3.5,ISO 1600,曝光三十秒,有少許後期。拍攝地點是學校的 Butler 公寓區門口。

不說拍照說科研,也有下面的玩法。

小鏡子、小儀器,照樣能做大事情。

如果想尋彗, 10 cm 口徑的折射鏡子,原則上就夠了(但是這種尋彗尋彗方式無比枯燥,而且幾乎不可能真的找到什麼,今日的近地小天體監測系統早已無比完善)。甚至,肉眼看流星雨,也能寫出報告,發給 IAU 下頭的流星部分。

本系一位教授及其嘍啰們剛剛發了一篇 ApJ,鏈接在:http://arxiv.org/pdf/1506.03097v1.pdf , 就是用佳能 60D 加發燒友級別的鏡頭和赤道儀玩兒的好東西(順帶一說,他們為了弄這個儀器,把本系原來放乒乓球桌的一個屋子給佔了,導致系裡的乒乓球聯賽停擺三四年了,否則我肯定要去打個獎盃回來的,俺的技術用來虐虐老美還是沒有壓力的)。這套裝備,全辦下來,差不多要花掉一台舊得快扔了的豐田卡羅拉的錢,也不算特別離譜。當然,你要讓這套裝備發揮作用,則你得真有台車。

我再來說個不用鏡子的辦法:學會使用斯隆數字化巡天(SDSS)和暗能量巡天(DES)的數據。

SDSS DR12 網站:Data Release 12

DES 網站:The Dark Energy Survey

不開玩笑。普通人拿這個可以做不少東西。前提是,你得會用 Python,願意學習 Pyfits 的使用方法,明白如何通過在線搜索文檔快速獲取新知識,對天文極其感興趣且懂得如何通過查 arxiv 上的資料和去足夠好的圖書館(至少是北清南復交科中之類高校圖書館或者國圖級別)查閱書籍來獲得所需的知識,以及有一個願意搞科普的專業人員來指點、提問。

不過,這種事兒的門檻,根本不在儀器上,甚至不在數據及其處理方式上,卻在這個非常非常困難而可以說困擾了學界絕大部分人一輩子的事兒上:

我具體該做哪一項研究?


學界內的人都要為這個掉層皮,遑論業餘人士了——稍有不慎,你就變成民科了。

所以,這兒再給個不存在以上門檻的解決方案:Zooniverse - Real Science Online 。在這個網站上頭,事兒全都被降解和解說成大眾能夠理解、能夠操作的方式了。只是,這樣的東西,多少缺了點兒刀鋒上跳舞的激情。


看星星就看星星,何必用個看似高大上的詞來為難自己呢?


謝邀
觀測星體容易,觀測宇宙尺度難點


給自己頭上來一棒子。


先用軟體Stellarium了解一下星空吧:

如果題主說的「普通人」是指非發燒友,只是想了解一下星空的話,Stellarium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它可以顯示任意時間的星空,可以顯示天體的名稱、星座的連線,甚至可以看到一些天體的表面:


在app store下一個sky guide。
拿著它對著天空的任何一個方向,你就可以開始觀星了。
下面放一些截圖。

一、金星木星,兩星從我們的觀測位置看,在一天天接近。NASA日曆可以看到它倆在今年6月30號會重合。我每天拿sky guide對著天快速找到它倆,的確一天比一天更近。天氣好的時候金星很亮,有次看到它倆在月亮旁邊的樣子,美!沒用單反,手機拍了照片,放大能看到木星是一個球體,真心興奮!

二、銀河。app里能看到銀河,各種星座。你用習慣以後就會對星星們的位置漸漸熟悉,對於我這個天文小白來說真是一個深入淺出的學習過程。希望有一天也可以像一些知友一樣肉眼看到銀河並且合影!

三、星團。找到了最喜歡的星團昴宿星團。星等1.6,我在等冬天就可以直接看到它!

四、星系。好喜歡仙女座星系。可惜我只能在app里看看,然後想像這個距我們2.5百萬光年的美麗星系裡面會發生多少故事。

五、月亮在sky guide裡面也很美啊啊我要早點買天文望遠鏡自己用眼睛看這些坑!T T
希望可以安利到你們!


其實,像我們這些整天都泡在學院、周末還要加班的學生搬磚黨,能有機會在晴朗的夜晚驅車遠行,去一個燈光稀少的公園裡仰望夜空,就幸福得要哭了。更多的時候,我都是在傍晚和深夜的路上仰頭觀賞夜空的。

手機上有一款軟體:Star Chart on the App Store on iTunes,簡直就是像我這種又窮又宅、肚裡空空的天文愛好入門漢的福音!

每當我發現有顆比較亮的星星,卻不知道它是什麼星座的時候,我就掏出手機、打開app、對著它一照——
「呔!何方神聖,還不快快顯型?」

比如現在:天邊有兩顆特別亮的星星,它們是什麼呢?北極星?火星?
拿出我的「照妖鏡」一瞧:

嗷!原來是木星和金星哪!失敬失敬!
旁邊幾顆比較亮的星星,居然是獅子座,好棒啊嗷嗷!如果這時候再接著戳一戳感興趣的星星,會彈出新的界面,進行頗為學術的詳細介紹,以達到令我等漲姿勢的目的。
有星星的夜晚,一次性可以認識好幾個星座,那時候就特別開心:)


你只需要一個沒有灰塵的天空。


樓上回答的都挺好,然而在北京,並沒有什麼卵用。。。


抬頭?


每天盯著下圖看一會兒就好:

來源:http://www.esa.int/Our_Activities/Space_Science/Planck/Planck_and_the_cosmic_microwave_background


我最近也對這個挺感興趣。但其實看的理論多了你都不知道該相信哪個。操作性強?那就推薦你用模擬軟體看吧,總不能讓你自己跑到月球去證明月球上能看到星星吧……
Celestia是NASA跟一個大學合作開發的,操作隨便一搜爛大街
Space Engine,也挺牛,但是用起來有點卡,對電腦配置要求挺高。先這些,有時間再更~


上網看吧。。宇宙層面的。。


下個星圖花點錢升級一下


虛擬天文館,不錯的!


只要有一台 550D(現在 550D 其實早就停產了,那就 650D 好了)、一個 70-300 Macro、一個魚眼,你就能玩兒天文攝影了。機身算三千大洋,適馬的 70-300 大概一千到一千五大洋(我在美帝趁打折買的,$150),標準的 8 mm 魚眼一千出頭。二手的會更便宜。

對了,別忘了買個靠譜的三腳架和帶簡單編程功能的快門線(如果你會用佳能的魔燈插件,快門線也許也能省下),這倆加起來頂多三四百。

來獻個丑…… 圖中的色斑實在是因為我開拍的時間太早了(大概是夏令時晚上十點半開始的,這時候的天空其實是亮的),疊合時色彩出了問題…… 最近有些研究上的麻煩,做不好有滾蛋之虞,原諒我實在沒時間做後期了……

器材是 550D + 8 mm 魚眼;總曝光時間 1.5 小時,120 張疊合。拍攝地點是研究生宿舍(Princeton Graduate College)南邊的高爾夫球場上。不在星軌上的亮線是飛機。

照例是 550D + 8mm 魚眼,f=3.5,ISO 1600,曝光三十秒,有少許後期。拍攝地點是學校的 Butler 公寓區門口。

不說拍照說科研,也有下面的玩法。

小鏡子、小儀器,照樣能做大事情。

如果想尋彗, 10 cm 口徑的折射鏡子,原則上就夠了(但是這種尋彗尋彗方式無比枯燥,而且幾乎不可能真的找到什麼,今日的近地小天體監測系統早已無比完善)。甚至,肉眼看流星雨,也能寫出報告,發給 IAU 下頭的流星部分。

本系一位教授及其嘍啰們剛剛發了一篇 ApJ,鏈接在:http://arxiv.org/pdf/1506.03097v1.pdf , 就是用佳能 60D 加發燒友級別的鏡頭和赤道儀玩兒的好東西(順帶一說,他們為了弄這個儀器,把本系原來放乒乓球桌的一個屋子給佔了,導致系裡的乒乓球聯賽停擺三四年了,否則我肯定要去打個獎盃回來的,俺的技術用來虐虐老美還是沒有壓力的)。這套裝備,全辦下來,差不多要花掉一台舊得快扔了的豐田卡羅拉的錢,也不算特別離譜。當然,你要讓這套裝備發揮作用,則你得真有台車。

我再來說個不用鏡子的辦法:學會使用斯隆數字化巡天(SDSS)和暗能量巡天(DES)的數據。

SDSS DR12 網站:Data Release 12

DES 網站:The Dark Energy Survey

不開玩笑。普通人拿這個可以做不少東西。前提是,你得會用 Python,願意學習 Pyfits 的使用方法,明白如何通過在線搜索文檔快速獲取新知識,對天文極其感興趣且懂得如何通過查 arxiv 上的資料和去足夠好的圖書館(至少是北清南復交科中之類高校圖書館或者國圖級別)查閱書籍來獲得所需的知識,以及有一個願意搞科普的專業人員來指點、提問。

不過,這種事兒的門檻,根本不在儀器上,甚至不在數據及其處理方式上,卻在這個非常非常困難而可以說困擾了學界絕大部分人一輩子的事兒上:

我具體該做哪一項研究?


學界內的人都要為這個掉層皮,遑論業餘人士了——稍有不慎,你就變成民科了。

所以,這兒再給個不存在以上門檻的解決方案:Zooniverse - Real Science Online 。在這個網站上頭,事兒全都被降解和解說成大眾能夠理解、能夠操作的方式了。只是,這樣的東西,多少缺了點兒刀鋒上跳舞的激情。
2015-06-23


推薦閱讀:

中國歷史上,出現過中秋節發生的月食嗎?有無記載?
當你看星星的時候為什麼總覺得星星在跟著你跑?
在地球上可見的恆星有沒有現有年齡大過地球的?
星星為什麼是一閃一閃的?
如何理解這句話「如果每個人都是一顆小星球……」?

TAG:天文學 | 宇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