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天氣預報為什麼感覺報的偏低?

這幾天上海開始熱了,上周五我中午出門,短衣短褲,結果感覺還是汗流浹背,本人本身不是那種特別怕熱的人,屬於別人開空調我開電扇,別人開電扇我開窗戶就行。感覺那天中午起碼35度左右,一看天氣預報,中午11點,26度。
其實之前一直懷疑天氣預報故意報低,雖然專家說什麼體感溫度不代表播報溫度,還說天氣預報的溫度計測試環境在大草坪的百葉箱里,但是夏至過秋的時候你報26度我穿長褲長袖感覺舒爽,現在這天我短褲短袖你也報26度,我這體感差的也忒多了。
還有聽我爹媽說,他們小時候天氣沒有這麼熱,最高就34.35了,而且那時候的34,35也沒有現在的34,35這麼熱,還有我有次去澳洲,那裡天氣41度,感覺就是上海32度。
感覺政府為了維穩和不牽涉高溫費之類一直在瞞報,或者有篡改測試數據之嫌,就跟PMI指數一樣,換個演算法我們就當空氣不污染了,反正天氣預報溫度報的低我們就當涼快了。
不知道大家怎麼看這個事情。


關於題主的第一段我的看法是:

首先,想看實況溫度不能看電視,只能去這個網址:上海天氣預報-今日。

電視台的時效性差在:

一是電視台從氣象局獲取資料需要時間(這還是樂觀的情況,如果電視台自作聰明從某些其他渠道而不是氣象局官方獲取資料的話,可能資料根本就是錯的);

二是電視台內部從錄製到剪輯到審核到播出各個環節都需要時間。


其次,想看最及時準確的預報也最好不要看電視(寫到這我有匿名的衝動……)。

電視台播放預報產品的缺點有:

一還是時效性,因為預報員可能隨時對預報結果進行訂正,比如下午4點送給電視台的預報已經發走了,電視台晚上8點播出,可能7點的時候預報員對結果進行了一次訂正。這次訂正會反映在1.國家氣象局的資料庫里,因為隨時可以發報、更改。2. 96121電話服務里,因為就是跟專業台打個招呼的事。但是這種訂正不會反映在3.電視台視頻里,因為5點(打個比方)就已經被播音員錄製好了,8點就要播出了,7點的訂正是來不及重做的。4.付費氣象簡訊里,除非嚴重天氣,運營商不會隨便為了一兩度的氣溫更改重發幾十萬條簡訊。

二是精細性,除了大平原地區以外,沿海、山區、盆地、丘陵等等稍微複雜的地貌條件下,可能每隔幾公里氣溫都有好幾度的差異。這種差異除了真實氣溫的差異外,還有氣象站選址導致的差異。因為預報員預報的不是真實的某個城市的平均氣溫,而僅僅就是氣象觀測站百葉箱所在的那幾平米的氣溫。請考慮三種情況:1.滿是樓房和硬化路面的城市街道,沒準還有玻璃幕牆反射的太陽光燒烤;2.城市邊緣逐漸被各種新建建築吞噬的舊觀測場,保有百來平米的泥土、草坪和周圍一小片被法律保護不準建樓的空地;3.因為城市的發展,終於被迫擠到遠郊區與大片農田作伴的新建觀測站。當預報員做預報的時候,考慮的是上面哪個地點的溫度?肯定不是1,根據城市的發展速度,會在2和3之間不斷變化。上面說的是原來的境況,現在情況有了新的變化,預報員被要求作出「精細化」的預報,即每個城市和鄉村不止作出單一的結果,而是每個區甚至街道(在城市),每個鄉鎮(在農村)都作出具體的預報結果,一個地級市氣象局的預報員可能需要做多達幾百個地點的預報結果。這麼多結果是不可能在電視上逐一播報的(屬於點對面的廣播),佔用電視台太多的寶貴時間,只可能在網路和96121上進行點對點的服務。這樣一來在不久的將來只要人們會準確地找到自己精確所在地的預報,題主的這種誤會就可以在相當的程度上解決了。所以題主沒有說看的具體是上海哪個區哪個街道的實況氣溫,沿海和內陸的區或街道差上10度也不稀奇。

關於題主的第二三段體感為什麼在同一溫度下不同季節差那麼多,請參看我的另一個回答:為什麼春季的20度和夏季的20度體感差異很大?

關於題主第四段,我的看法是:這些年來起碼我從來沒有被任何人施加壓力,迫使我朝著某個特定的方向預報溫度,反而一直被要求提高預報準確率。觀測員們據我的所見所聞也沒有被要求修改實況,而且他們也沒有修改的能力,因為自動氣象站的普及,現在氣溫的觀測和資料上傳已經不經過觀測員的手,而是全自動化運行。每分鐘的氣溫數據實時傳輸到國家氣象局的情況下,如果某個地方官員想要控制一個地區所有自動氣象站的最高氣溫,可以想像一下需要多大的複雜度。而且氣象部門雖說是共管單位,但在業務運行上不會與地方有交集。題主的想法其實在我看來有些陰謀論的味道,這不是貶義,因為人人都喜歡陰謀論,這是喜聞樂見的大眾談資。不過如何理性的看待陰謀論,可以看看這個人有趣的說法:羅輯思維 2013。

(媽蛋這回答要火了我是不是應該找羅胖子要營銷費去……)

(算了想想這麼偏門的分類也不可能火吧……)


感謝 @王頡 的回答~ 作為一名預報員,已經把很多東西講得很清楚了~ 我也還來補充一點吧~

我的北方朋友來到南京後,都抱怨南京的天太熱了。甚至是我作為一名南方人,也覺得南京有時候6月的天簡直太難受了。這種天的溫度並不高,但是極其熱,因為濕度比較大,就算你坐著,也覺得汗直冒。是的,影響感覺的,不止有溫度,還有濕度。有時候就算溫度不是很高,濕度大的話,也會覺得極其熱。這正解釋了你第二段的感受區別,秋天的時候濕度比較小,所以晴天的時候,我們會有種秋高氣爽非常舒服的感覺~ 但是現在這個時節,只要雲多一點,濕度大一點,我的天吶……沒有空調簡直不讓人活……我依然記得4年前的夏天,我和同學在食堂看世界盃,開著電扇都熱得要命……(扯遠了)。所以,就算是同樣的溫度,人的感受也未必是一樣的。就算是同樣的溫度,同樣的濕度,因為有風無風,人的感受也未必一樣。就算同樣的溫度,同樣的濕度,同樣的風速,不同的人,感受也未必一樣。所以感覺,真的只能是個感覺,需要由客觀的測量,來告訴我們,溫度到底是多少。

氣象觀測是世界統一的。全世界所有國家的氣象站,全世界所有國家的氣象員,都是按照世界氣象組織的統一觀測標準,在世界氣象組織要求的時間上傳和共享數據信息,所以這個地方並沒有什麼陰謀論。這些信息是全球共享的,世界上各個國家之間每天都有大量的觀測和預報交流,天上還有那麼多氣象衛星在那盯著,你想一下啊,如果連這個我們都要造假,你覺得米國人霓虹人還有歐洲中心那一大波人會放過我們國家?

這張圖是今天上海的實況氣溫,你可以看到,11點的時候,觀測出來的氣溫它就是29℃。過去的24小時里,最低氣溫就是21℃,最高就是31℃。而且現在我們國家已經在朝自動化過渡了,很多氣象站使用全自動儀器替代了,這樣數據更加客觀。正是因為有全球統一的嚴格的標準,更說明氣象信息的可信性。

至於天氣預報的話,就是另一部分了,相信題主看過我在那個題目里的回答,應該對天氣預報流程有些認識了,在此不贅述了。

其實題主如果有機會,真的建議你去氣象台參觀一下。每年世界氣象日,全國的氣象台都是對外開放的。眼見為實,我想,去參觀一次,去親眼見見,親耳聽聽,也許比在網上看我們解答10次,20次的收穫要多得多,也更讓人信服。


我不是氣象從業人員,我不扯專業知識做籠統的回答。我只做為一個P民做一點不負責任的吐槽。多話不說,上圖。
先上兩個國內天氣APP,信息都來自中國氣象台,
墨跡天氣

天氣通

國際的來兩個,信息發布機構沒刻意去查,但這兩個平台應該是從權威機構獲取數據的吧

蘋果手機自帶

雅虎天氣

我就呵呵了,稍微有點常識的人應該都明白原因。我只是感到諷刺,因為我不指望什麼降暑補貼或者高溫停工,只是想知道一個真實的天氣,讓自己有面對高溫的心理和生理準備,可是連這也不能實事求是?難道就不怕很多人看了國內天氣預報心裡想著才37度然後繼續高強度作業導致猝死?

看了前幾個"專業人士"的回答心裡很憤怒,也許你會搬出很多專業理論來噴得我體無完膚,但我依然相信我的身體感知。是不是謊報天氣,我的身體會給出答案,因為我經歷過37度,我知道現在的氣溫肯定遠遠高於37度,而你們做為專業人員,從職業屬性上,你們有義務如實通告,從良心上,你們也應當給大家一個真實的參考依據。別說什麼都是自動測算的,要在自動數據前加一個基數或者編寫一套"降溫公式",誰不會?虛報數據讓人憤慨,拿大家當傻瓜讓人寒心。我隨便拿個溫度計看一看,都知道誰的數據更可信,我就不信還能把溫度計的出廠基數也給改了!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
首先,http://nmc.gov.cn(中央氣象台)和http://weather.com.cn都有實測氣溫記錄,其中http://nmc.gov.cn還提供每天最高、最低氣溫。以下的統計都依據中央氣象台每天晚上發布的24小時預報和http://nmc.gov.cn給出的實測記錄。

我曾經關注過重慶、長沙、杭州、上海夏季預報氣溫與實測氣溫的差別,然後發現了一個有趣的規律,就是杭州和上海24小時預報相對準確,最低和最高氣溫與實測差距平均在1度以內。長沙24小時預報的最低和最高氣溫平均比實測氣溫高1-2度,重慶24小時預報氣溫平均比實測氣溫低1-2度。(最初發現這個問題其實是從武漢開始,早在2003年夏季,中央氣象台曾經連續7天預報武漢最高氣溫為40度,可是我查到資料卻顯示1951年至今(2014年)武漢的極端最高氣溫為39.6度,參見武漢市,於是從此我開始關注天氣預報與實測氣溫的區別。其實我沒有做過完全的統計,但是我相信如果做嚴格的統計,結果應該也大致如此。)

我猜測這可能歸因於天氣預報演算法的缺陷和中西部地區監測設施的缺乏。也希望國家在重視交通基礎設施時能兼顧此類服務設施的建設。

好吧,其實我歪樓了。我相信樓主要問的其實只是體感溫度的問題。因為體感溫度不僅和氣溫有關,還依賴於相對濕度和風力。比如攝氏35度相對濕度60%無風情況下體感溫度大約是48度。如果氣溫44度相對濕度10%風力3級體感溫度只有大約42度。所以樓主感覺上海的35度比沙漠地區的41度熱是非常正常的。

最後吐個槽,PMI是purchasing manager index是個經濟先行指標,空氣污染指數貌似是AQI


題主說的是真的,親測為實,今年夏天報35左右吧 車載溫度計都42了 當你感到最熱的天與實際預報不符的時候把溫度計放室外試試,我放過 大概五十多度吧 我家在中國東部淮河一帶


推薦閱讀:

我們的平常的認知中有哪些是偽科學?
南極科考站在極夜靠什麼發電?
100 和 1000 年後的世界地理布局將各會是什麼樣?
從科學上怎麼解釋,有些人覺得榴槤很香,有些人覺得很臭?
筆記本電腦自己發出深呼吸和嘆氣的男聲是怎麼回事?成精了?還是個男精?!?

TAG:天氣 | 天氣預報 | 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