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類對發現遙不可及的新地球興奮不已?

距離地球1400光年,人類到達需要5億年。人類在未來,難道有 可在人的有生之年到達的 可能性嗎?


公元前585年,古希臘哲學家塞利斯寫下「摩擦過的琥珀能吸引碎草「時,一個電燈泡也超出了他可能有的最狂野想像。

1938年,德國科學家奧多·哈恩和莉澤·邁特納發現了核裂變現象,1945年7月15日,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在美國阿拉莫戈多沙漠爆炸。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發現了DNA的雙螺旋結構,今天我們已經可以對基因進行各種操作。

五十年前的人,可能會覺得二十一世紀的很多東西都是「遙不可及」的,比如能讓你瞬間和全世界鏈接的網際網路和手機。

不要小看了科技發展的加速度。


沒想到獲得了這麼多知友的贊同,私是非常感謝。

在下理科男一枚,語文學的真不太好,有錯別字望請各位指正!(順便告訴我哪個是錯別字。。)
============================
法拉第曾經在一類似於博物會的展出上展示了自己的圓盤電磁感應發電機。一個女貴族問他,但這有什麼用?法拉第反問她,那初生的嬰兒又有什麼用呢?或許那個女貴族不知道,如果沒有電,就沒有現代社會。

黎曼發現了黎曼幾何並詳細地論述了它,但人們大多對他冷嘲熱諷,覺得他神志不清。但也許他們不知道,一百多年後,一個叫艾爾伯特·愛因斯坦的人提出了一個震驚世界的理論: 廣義相對論。

也許當麥克斯韋提出電磁波理論時,人們不以為意,覺得也就是這樣。但如今,你在通過你的電子設備連著互聯網讀著知乎,你不能知道麥克斯韋的理論在這背後做了多大貢獻。

人類很渺小,而大多數人又很自大。
瞧不起做高深研究的學者。
瞧不起論述著抽象的大家。

覺得他們做的沒用,和目前仍然有距離,沒法被人們很快地應用,沒法進入人們的生活。

但其實,真正的科學沒有有用沒用一說。

地基總需要誰來打。
鴻溝也總需要誰來跨越。

沒有我們永遠邁不過的鴻溝。
也沒有能難住人類的難題。


============================
順便說一句,有人說距離咱們1400光年,那即使以光速飛豈不也得1400年才能到,根本沒人能活那麼久。

其實不是。

狹義相對論告訴我們,速度增大距離會變短,實際上只要速度足夠接近光速,1400光年可以變成幾米(相對於飛船上的人),沒一會就到了。

但如果你沒能成功登上那個宇宙飛船,那好了,你就等著吧,至少也得等1400年。


確實,對於星際移民什麼的,這顆行星基本沒有什麼卵用。
但是題主你知道嗎?開普勒望遠鏡用的是一種類似於觀測「金星凌日」的方法尋找遙遠的類地行星的。利用兩次凌日時間間隔計算出其公轉周期。
我們最近一次能看到金星凌日是在2012年,而下一次要等到什麼時候呢?2117年。也就是說,如果正好在2012年之後出生的人類在地球上用這種方法尋找金星,他們可能一輩子都找不到。
浩瀚星空中有無數行星,由於公轉軌道的角度和周期問題,用盡開普勒望遠鏡的一生也根本就不可能發現。但是,就是用這樣一種連眼巴前的金星都可能找不到的方法,開普勒望遠鏡只是很隨意地朝天空很小很小一塊區域隨便那麼一瞥(09年才發射),就發現了好幾個有可能適合生命生存的類地行星。
於是從統計概率上你就可以推算,宇宙中出現適合居住的行星可能性有多大,存在地外生命的可能性有多大,存在地外文明的可能又有多大。
這些意義不光關乎我們當下的生存,還關乎我們的世界觀。我們是誰,我們從哪裡來,我們到哪裡去?這些難道不是最重要的問題嗎?


別扯那麼多了,就是互聯網時代+娛樂時代,看膩了明星偶像出軌吸毒嫖娼劈腿,換個口味來個宇宙新發現,熱點話題永遠都是這麼追新逐異的。
「在現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力之間的矛盾.這個主要矛盾,貫穿於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整個過程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所以,該幹嘛幹嘛,真有興趣找點書看看,別整天跟著瞎亂鬨哄


人活在現實里,但是是對未來的憧憬支持著人們活下去。你努力工作是為了未來更高權利更多收入的憧憬;做你自己喜歡的事也並不是享受當下做這種事的感覺,而是享受一種知道自己在未來一段時間裡會做一種「讓自己高興的事」的感覺。

發現了一個和地球幾乎一摸一樣的星球,類似於知道了我們並不孤獨,還可以有另一個家;或者充滿了對那個星球的各種遐想,因為那裡很可能是一個對我們很友好的環境。

這種感覺有點像你跟你女神聊天的時候發現女神也可能喜歡你。你享受的並不是當下,因為當下你既不在你女神旁邊也不是她男友;你享受的是對你跟她在一起的幻想和對未來更親密發展的憧憬。

不過說實話,1400光年真的是很近很近。即使沒有任何縮短這個距離的黑科技出現,未來一兩百年甚至幾十年內就能造出接近光速的飛行器。屆時兩個星球之間通信雖然很不現實,但是想過去的話還是有可能很快到達的。想一個月內到達的話大概需要比光速慢0.5m/s以內,技術上是有可能做到的。


並沒有


人類如果能有那樣的宇航技術的話,冷凍技術加上相對論(時間變慢)會保證人類到那個星球的。


有了目標,才能向著一個地方飛啊!就像你用的電腦,有了更快,更堅固,更便捷的要求,我們才會向著3D投影式(特種部隊-眼鏡蛇的崛起)、智能化(她)、多功能化(速度與激情7)一步步沖。五十年前,IBM的5MB內存,是一個冰櫃的大小,現在128G的,貌似比手指頭大不了多少吧?科技在進步,我們總有辦法的,也許是幾十年,也許是明天,運輸的質的飛躍也許很近。


一個令人激動的夢


說不定那個地球上也有一幫閑漢在他們的知乎網上唧唧歪歪,對我們品頭論足呢,根據我個人jl經歷,人們在陌生地方忽然遇到跟自己太相似的人,其實沒有什麼可興奮的,而是提防和警惕


更多的時候,我遠遠望著你,就不感到孤獨。


因為孤獨


哎呦,自轉傾角也不確定,一半火海一半冰窖也不一定啊
光變曲線很生硬,還不確定有沒有大氣啊
還有一大堆亂七八糟的事情,比如沒發現其他系內行星等等,軌道偏心率也沒測出來,這個星可能會被彗星轟炸,也可能忽冷忽熱
這些大眾都不知道。
對於他們來說,這些事情只是新鮮而已,加上媒體的大肆宣傳誤導,還真以為自己看到什麼很厲害的事情了。比如kepler-22b, kepler-11 還有OGLE的一個啥也是都很類似的在宜居帶裡面的星球,應該也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同樣的,對於所謂的「超級月亮」「金星合月奇觀」「日偏食」等等,不明就裡的群眾們還真的以為他們遇到了百年千年一遇的奇觀,而極度興奮呢。
我家人經常拿各種亂七八糟的天文事件告訴我,有一次還讓我去看食分0.03的半影月食,我勒個呵呵啊。到真正百年一遇的金星凌日之類的,反倒不讓看,這什麼邏輯。
所以,這巨大的歡喜只是因為群眾的無知,與媒體的胡亂宣傳而產生的。


因為她並非遙不可及


科技是加速發展的,我們這一代甚至未來二十代不可能到達或者和他進行交流。
但我相信,只要人類沒有滅絕並且人類想到達那裡,會有一天可以實現的!


說的是那些說並沒有什麼卵用的人也是夠了!本人一普通大學生,資質一般,如有錯誤請指正! ~~~~~~~~~~~~~分割線 從幾個方面來說這件事吧! 1.這件事背後隱藏的:這並不是一個所謂的花邊新聞!生活中很多的事情看似和我們沒有關係!其實用本題答案贊最多的人的一句話,科學的加速度可能已經出乎你意料了!


黑暗森林與技術爆炸


為什麼←_←我這個人類沒有興奮不已。。

前面很多對它本身的意義進行了解釋,那我說一下心理上的:對一個熱愛的事物積極的研究,並有了發現,這本身就讓人興奮。如果你對此關注度夠高,如今才有新的發現那你必然也會興奮不已。其實科學研究,很大程度上短期並不能給人類帶來直接的利益或者改變,甚至科學家自己也看不到,但是人們需要這種探索未知的精神,最本質的也是在認知這個世界,當我們對宇宙真的有新的認知,那精神上的喜悅才是給那些科學家最好的鼓勵。很多研究也好比藝術創作,帶來更多精神上的滿足喜悅。何況一切都是有可能的呢?


不是來源於對星際移民曙光的憧憬,而是對發現與地球生命相似的外星生命的美好願望


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我們全宇宙最高貴的生命終於看到個像樣的對手的可能了!讓我們去征服他們!人生三大錯覺啊!我想知道我們是不是應該把侯景那顆工藝品腦袋送過去讓他真的當一回宇宙大將軍


推薦閱讀:

為什麼李自成張獻忠能與明軍長期周旋,卻在清軍入關後迅速被殺?
怎樣評價太平天國運動?
歷史上穆斯林毀滅了哪些文化或者王朝?
同樣是中原王朝南遷,為什麼南宋能延續一個半世紀之久,而南明卻只堅持了十幾年?
明朝文官集團是怎麼制衡甚至威脅皇帝的?

TAG:歷史 | 物理學 | 地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