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王阳明所说的「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此心不动还好理解。无非就是慎独、保持正念,做到正心。关键是在各种状态下如何做到随机而动的? 莫非能从人的动作、所做的事情看到别人微小的妄念? 常感觉王阳明用兵太神了,看似没有章法。但又像李小龙说的“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又似乎跟辩证法有点关系。。


我们脑中所呈现的往往不是“真相”,而只是”观念“。而观念往往催生各种情绪,譬如恐惧、愤怒、害羞、骄傲、嫉妒、斤斤计较、患得患失等。这样的观念和情绪使我们无法认清事实,做出合理的判断。

譬如你的一个朋友在以往的约会中老是迟到,你对此颇为不满。今天你和他约好6点见面,他又一次迟到,6点10分才到,这次你终于爆发了,因为他数次迟到使你的不满已经到达一个临界点。而如果这只是你和他的第一次约会,你不至于如此生气。你这个朋友以往的所作所为使”他今天迟到“这个事实在你脑中形成了”他是一个不守时的人“这样的观念。这时候你的心就动了。此时大脑(或者儒家所说的心)并不像一面镜子一样如实照出(此刻的)事实。

由于我们以往的种种经历和习气,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如实地见什么就是什么。而宋明学者讨论的理想状态,便是心如明镜一般,如实反映出事实。这就是所谓的”此心不动“。只有此心不动,我们才不会溺于恐惧、愤怒、害羞、骄傲、嫉妒等情绪中,我们才能做出最符合事实的判断与决定。也只有这样,才能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中真正看清事实,把握时机,做出正确的决定。也就是所谓的”随机而动“。

用一个字说,此心不动,也就是《大学》所说的”诚“。要真正做到”诚“(对自己),不欺骗迷惑自己,其实很难。


这个问题不错而有趣,如果能重新翻下资料或许你会发现其中的问题所在及王想表达的意思。



首先我们要明确这句话是在什么背景说出来的。刚查了下,好像是王在平定宁王的时候说的一句话,就是凭借这样的心理,王将大将都束手无策的问题给解决了。

接着要了解下王的思想及其主张。王的主要思想就是致良知。心学范畴。在题主问的这句话里面涉及到一个重要的词——心。心学,最早是由陆九渊开创的,陆是个很有才的人,很小的时候就在思考宇宙穷尽的问题,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他曾说过 “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心既理。在他的学说里面心是核心的因素。在这样的背景下,王在后来把陆的心学发扬光大。但是他又不满足于陆对心的解释,提出应该从内心去寻找理,不应事事都格物致知。在王的推动下,心学达到了巅峰。
最后是关于宋明理学跟心学。它们最早的源头也是源于儒家。

好了,该回答题主的问题。对于此句话我的个人见解是:在当时的背景下,王说出这句话,就是解释了他如何取得平定宁王的成功。王曾在《传习录中》解释:“心的其宜之谓义,能致良知则心得其宜矣。”此处的心得其宜跟题主的这句话中的此心不动,原意是一样的。说的就是,我们要把握当然之责,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不为外界所影响,保持内心巍然不动。 其二,王对所以顺利平定宁王也做了一番解释:“宁藩不轨之谋积之十数年矣,持满应机而发,不旬而败,此非人力所及也……固上天之为之也。” (《辞封爵普恩赏以彰国典疏》) 这个就是题主这句话中后半段,“随机而动”的含义,意为:顺应天命,冥冥中自有定数。
回答完毕。不过还要说说我为什么说这个问题不错而有趣,因为王是心学的代表人物,跟陆一样看重个人的内心,及自我的价值,陆说出宇宙既吾心,吾心既宇宙的话,可知个体的价值被他放大到如此程度。王是秉承其思想,可是在平定宁王的解释却归于天命,随机而动。不觉得奇怪吗?可能有其谦虚成分所在,但是这其中也透露出某种价值观,既人力跟天命的选择,王还是归为天命。这也是我最后说它们属于儒家范畴的意义。儒家传承至今的一重大辨析的命题就是天人之辩。看来当时陆王也是深受其制约,透过其我想传达的是学无止境,大家的心中都有自己的看法,及价值追求,何时做到能像陆九渊说出那壮阔的话语,可谓知天命矣,这也是吾生所求,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注:本次回答,比较匆忙,翻阅的资料不多,可能出现挺多学术上的问题,大家权当看小说一样,看看即可,却不可较真。大多资料来自百度与杨国荣教授著《善的历程》。另手机打字不好编辑,见谅。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我觉得随机而动,就好像流水。
遇到山就绕过去,遇到水就汇合。可以奔腾悬河,可以涓涓溪流。
永远可以达到最合适的状态。


阳明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此句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此心不动,就是指本心不动,没有善恶,没有意念。随机而动,指应环境及条件,意念随之而起,而后善恶立辨。本心之说,去儒近佛。


看了《明朝那些事儿》,对王阳明的各种了解仅来自于此,形成的见解可能不全面,但也想说一说。
所谓心不动,跟你说的差不多吧。而随机而动,表明,事物不以你的意志转移。你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所以你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要保证你的心是正的,就不会分析判断错。而对这个社会也要有一些根本性的认识,以此才能了解事物的本质,抓住重点,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我的理解是:
【此心不动】指内心平静,始终保持一颗临危不惧的心,不能被外界的困难险阻所影响。不能紧张,不能急躁,不能愤怒,保持理智。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随机而动】,兵家有一句话;【敌不动,我不动】,两者很相像,什么是【机】呢?就是说以静制动,对方思绪混乱,精疲力尽就是你的可乘之【机】,这时候,抓住破绽,一击致命。


对于这句话,我的理解是,我的心是空的,我此时此刻没有欲念,而你的心一动,我会知道,我会理解,而同时我会洞察到其中的一切虚妄,于是我可以对此作出行动。
更多有关王阳明的文章:http://www.jsgsjs.cn


此心不动:了悟大道,内心笃定,对发生在周遭一切事物的真相有如明镜般的洞察

随机而动:大道内化于心,对每个瞬间产生的新变化自然而然做出合适的举动

所以一切建立在悟道的基础上,不亲身实证而高谈阔论,基本无法理解,而所谓他用兵之神,也只是自然而然的产物,但注意,不是必然产物。


我的理解大概是这样:
此心不动是不管外界纷扰,了解自我、保持自我。
随机而动是指顺势而行。
以上浅薄愚见,还望见谅。


这句话描述的是一种境界、或者说状态,不是一种方法。此心不动,指的是心之本体不受外物丝毫影响,这是相当高的境界。就好比一面镜子摆在那里,外物不断变换,它不受影响,只是客观、明确地反映出外物的影像而已。随机而动,指的是自然而然,该怎么做怎么做。该吃饭了,你就去吃饭,这就是动。不是为了吃饭而吃饭,而是该吃饭了,这时就动。没到吃饭时,你不产生这个念头,也就不动。王阳明还有一句话,可以作参考,大意是:别人以考试不登第为耻,我以不登第而动心为耻。在常人中,该做什么,就自然、坦然地去做,但不要对这件事抱有执著,应致力于修到不执著、不动心的境界。


1.此心不动不是慎独,是我心不随外物所动,或者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无善无恶(第五个阶段:无善无恶-有善有恶-知善知恶-为善去恶-无善无恶)。随机而动主要是什么是机,每个人对时机的理解和把握不同,所以阳明认为真正的时机是利益最大化的时候才行动。也只有到了无善无恶的这个阶段,你才能看清真正的时机。
2.李小龙,也是我很崇拜的一个人,他不只是一个武术家,而且是一个武术哲学家,一个知行合一的真正实践者,他和阳明的唯一区别是,李小龙只是专注武术,而阳明是在军事、政治、哲学等很多领域。


读书不看上下文,单摘出来一句来提问的问题最让人蛋疼。比如我问你”如何理解松岛枫在其电影中经常说的‘雅蠛蝶’“。
楼上葛大大已经回答了,这四句话放在一起,意思就出来了。至于其他解读,那是解读人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对这句话的看法,见仁见智,与王阳明的本意怕是未必一致,只能互相参验了。


简单地说,就是“不自恋”。即孔子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我的理解:我们不应根据事物以前的属性而主观臆断其未来的属性,更应该的是结合现在的形势。

在某种意义上和不要犯经验主义的道理一样。

我是这样理解的,但还存在疑惑,经验主义会在节骨眼使我们摔跤,但在小事方面却对我们有指导性作用,该如何取舍??


这句话涉及认识论和实践论两个方面
一、认识论
在王阳明的哲学体系中,心外无物。心是高于物质的存在的存在。世界是由其属性组成,而属性的认知则与道德本体有关系。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心作为一切认知的参照物,本身就是静止的,是作为高于一切的准绳而存在的。所以脱离参照物的认知都是不正确的。只有主体(意志,心)跟客体同时出现才会体现出完整的认知。
具体例子参照王老师关于花和心的那一段。

二、实践论
没记错的话这句话来自于王老师平宁王乱之后。王老师的战术向来就是反着跟你打的战术,你越想不到我要干什么我就要干什么的打法。在实践中,是有规律指导的方法论的。而这个方法论就是按照规律办事,心就是那个不动的原则:一切尊重规律。结合知行合一的实践论(当然知行合一更多是道德伦理上的)原则,方法只有跟具体条件结合才是符合规律的方法。随机而动,就是告诉你要结合条件,一旦条件符合就立刻出击。


恰如钓鱼。未有鱼时,内在为心不动,表象为杆不能动之分毫。待有鱼试钩之时,肓动则鱼必摇尾全身而去,故此时心亦不动,谓之“机”未至。直待鱼业已吞钩,自吐不得而躁动之时,方可由轻而重引钩而得鱼。是之谓“利益最大化”之“机”。然而,以例解理易,由例“悟”理,乃如苹果落地、龙场悟道,至难。


这句话似乎不是王阳明说的,后人杜撰出来的吧?


我的理解是此心不动,应该是致良知;随机而动,应该是知行合一,里的“行”,怎么行就是随机而动


看看百家讲坛吧,可能会更好理解


这句话原句是岳飞对宗泽说的,出自岳飞传。阳明先生当是引用


推薦閱讀:

TAG:明朝 | 王阳明王守仁 | 辩证法 | 心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