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李自成張獻忠能與明軍長期周旋,卻在清軍入關後迅速被殺?
李自成、張獻忠都是與明軍長期周旋,屢敗屢戰,經過10多年的戰鬥而成大事。但是在與清軍的交鋒中迅速失敗,毫無還手之力。一度入主燕京的李自成僅僅在懷慶擊敗過清軍金玉和部,其餘交鋒均是一敗塗地,最後稀里糊塗地死在團練土寇手下。張獻忠更是在與清軍初次交鋒中即被殺死。誠然,入關之初的清軍戰鬥力遠強於明末明軍是不爭的事實,但是李、張二人同明軍和清軍戰績反差之大也令人驚訝。
Ps:這裡是問李、張二人在清軍入關之後為什麼會被迅速殺死,不是問李、張二人所代表的勢力。很多答案都偏題了。PS:一個人在歷史中的作用怎麼能脫離勢力階層?特別是這種政權更替國祚變革的時代,不考慮二人的勢力只看其個人,歷史英雄主義?
補充一下 @趙佳鑫
首先民軍後期主要組成部分的後繼者順軍的戰鬥力已經超過明軍了
尤其是野戰的士氣,敢打敢拼,包括起初在北京處於劣勢兵力時主動迎擊清軍和吳軍,敗退回西安以後重新部署發動反擊奪回懷慶,你可能覺得次數寥寥無幾不值一提,但這是由順軍此時的一些根本劣勢導致的,不止牽扯到軍隊的戰鬥力,下面主要對丟失山西後順軍退守陝西直到潼關之戰結束這段時期來分析
不著急看圖,看完文字部分下面還要返回來看的
李自成攻滅明北京朝廷圖示
大順政權最大領土圖示
主要作戰區域地標圖示
首先是清軍在1644年第四季度預備實施的軍事計劃
「十月,清軍分東西兩路進攻大順軍:西路由英親王阿濟格、吳三桂、尚可喜率領經大同、榆林、延安南下,東路由豫親王多鐸、孔有德率領經河南進攻潼關。同時,肅親王豪格率領的一部清軍業已佔領河南、山東一些地方
。十月十九日,清廷以英親王阿濟格為靖遠大將軍,同平西王吳三桂、智順王尚可喜等部,共3萬餘騎,由大同經蒙古迂迴入陝,進攻大順軍。二十五日,又以豫親王多鐸為定國大將軍,同恭順王孔有德、懷順王耿仲明等部,共2萬餘騎,南下進攻南明弘光政權。」
以上引用清滅大順之戰_百度百科
此時順軍相比於清軍的劣勢一個是缺乏國土縱深和有利地勢,再就是兵力不足,
先前作為嫡系的左營和中營於一片石人員裝備損失很大,尤其缺乏馬匹,這對於以騎兵為精銳的順軍而言尤其致命,我希望不要有人拿明史里動不動「列馬三萬」之類的反駁我
可見懷疑山海關之戰李自成根本就是以步兵為主
而清軍則把原本投降順軍的精銳宣大明軍部隊(姜鑲等所屬)收入麾下,實力大大超過順軍,能夠圍困延綏和榆林的同時威脅西安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此,同時清軍兩路出兵都後顧無憂,而順軍在河南與湖北的兵力因提防南明尤其左良玉部威脅而無法充分機動,等於是順軍在用一半的地盤和軍隊抵抗本來就比自己強大的清軍的全力一擊,處於被以多打少的不利境地
這種情況在一片石之戰前也發生過,湖北白旺部因為左良玉襲擾襄京向東征中的劉芳亮求援,劉芳亮部分兵三萬支援,導致一片石之戰時李自成可調動精銳部隊減少一萬人左右,被迫用明降軍湊數在一片石將其分布兩翼卻被清軍率先擊潰,結果中軍暴露李自成不得不撤退之後又被追擊後軍打成擊潰戰,可以說順軍面對清軍最大的劣勢就是無法集中兵力而讓清軍一次次獲得局部兵力優勢
然而這一次,李自成有一個翻盤的機會
因為清廷除了留下少數兵馬駐防京師及其附近地區外,主要的兵力同時投向西面、南面兩個方向,兩路大軍勢必越走越遠,呼應不靈。阿濟格西征時已經把宣府、大同兩鎮降兵盡調隨征,「搜括無遺」,總兵力也只達到八萬人。①而大順軍在山海關戰役中是在同吳三桂部激戰了兩天之後才被清軍主力擊敗的,兵力收縮到陝西一帶迎戰阿濟格一路兵馬,勝負還是個未知數。跡象表明,當時李自成已經得到了清軍將進犯陝北的情報,在陝北地區鎮守延安的有大順政權所封毫侯李過(改名李錦),鎮守榆林的是高一功,他們都是李自成的親信,兵力相當可觀。李自成計劃在陝北打一個大勝仗,狠煞清軍威風。因此,親自率領大批精兵猛將由西安源源北上。《洛川縣誌》記載:「自成遣其部偽侯劉、賀、辜、高等來援。已而,自成親至,率偽汝侯劉宗敏踞洛浹旬。」②《白水縣誌》也記載:「清順治元年冬十二月,賊闖自同州逾白(水),北趨延安逆戰。未幾,復自延安逾白(水)趨同(州)。」③這兩條材料證明,在甲申之冬,李自成統領西安地區的大順軍主力取道同州(今陝西大荔縣)、白水,一直進到洛川,離延安已經不遠了。如果清方戰略計劃沒有發生變化,那麼,李自成、劉宗敏指揮大順軍主力和李過、高一功部陝北駐軍同阿濟格部清軍決戰,勝負尚在未定之天。阿濟格部一旦戰敗,大順軍勢必乘勝追擊,華北局勢就將改觀。
(引用自顧城《南明史》)
本來如此,然而出現了偏差
然而,就在這個關鍵時刻清廷改變了多鐸部的進軍方向,原因是駐守山西平陽(今臨汾)和河南西部的大順軍向河南懷慶地區發動了反攻,並且取得了勝利。大順軍的懷慶戰役是在清廷命將出師以前部署的。十月初四日,山西垣曲大順軍馬、步二萬餘人已經向東推進;同日在河南蘭陽(今蘭考縣)又出現一支大順軍隊伍帶有「許多旗幟、馬匹欲渡未渡」,有渡河進攻銅瓦廂(由於黃河改道,現銅瓦廂在黃河南岸東面)的跡象。十月初六日,清河南巡撫羅綉錦向朝廷發出了緊急求派援兵的奏疏,其中說:「該臣看得西賊盤踞垣曲,漸至濟源、狐嶺,各路分賊狡詐多端。懷屬地方正沖兩路,而潞安(今山西長治市)一股直抵彰屬(指彰德府,府治在今河南安陽市),均可慮也。臣已分調守衛(指衛輝府,府治在今河南汲縣)之卒以接應,又報南岸賊兵沿河窺渡。伏乞敕部將臣前請大兵速催馬兵兼程前來協力掃蕩,而戰守俱有賴矣。」①同月十五日羅綉錦又向清廷發出「為緊急塘報事」啟本,說:「馬賊一萬有餘,步賊二萬有餘,後未到者還有五六萬,要克取懷(慶)、衛(輝)等府,見今離懷三十里外紮營。……賊之狡謀,其意不止在懷屬,而意欲佔據河口。況大河以南,尚有賊氛,萬一通聯,勢所難圖。……伏乞亟敕兵部,速催大兵星夜兼程前來,以濟救援。」①
懷慶戰役從十月十二日開始,大順軍連續攻克濟源、孟縣,清懷慶總兵金玉和領兵出戰,在柏香鎮幾乎全軍覆沒,金玉和與副將常鼎、參將陳國才等均被擊斃②。大順軍乘勝進攻懷慶府治沁陽縣,清衛輝總兵祖可法連夜帶領軍隊進入沁陽固守待援。消息傳到北京,多爾袞大為震驚。他認識到如果讓多鐸按原定計劃統軍下江南,畿輔、山西、河南的防守兵力嚴重不足,後果不堪設想。因此,他立即下令多鐸改變進軍方向,由南下轉為西進,先解沁陽之圍,然後進攻潼關,打開入陝門戶,同阿濟格部清軍南北合擊大順軍。上引《洛川縣誌》記載李自成、劉宗敏統領大軍北上,走到洛川時忽然停留了整整十天,惟一可以解釋的原因就是已經得到多鐸部清軍向潼關推進的消息。在北面和東面都出現強敵壓境的情況下,大順軍領導集團立刻陷於左右為難的被動地位。李自成只好頓兵不進,等待進一步的消息,何方吃緊即率主力馳向何方。這說明,大順軍發動的懷慶戰役雖然取得了局部的勝利,卻改變了整個戰略態勢,把兩路清軍主力都吸引到自己方面來了。
(引用自顧城《南明史》)
懷慶之戰引起清軍警惕把原本準備進攻南明的東路軍西調與從陝北南下的西路軍合擊關中,結果導致準備北上與西路清軍會戰的主力順軍被迫掉頭南下守衛潼關
這跟順軍本身面對清、明以及後來的西多方威脅有關,所謂樹大招風南明甚至一度試圖「聯虜平寇」,在順軍本身鞏固根據地被地形分割為西北(甘陝)、東南(鄂豫)兩部分還要分別應對明、清兩軍後尤其如此,再有後來順、西爭奪漢中,簡直三面環敵,而很多人忽略了這個地勢因素,要知道一片石之後順軍最重要的集結地西京長安的北面可都與清軍勢力範圍交界
阿濟格率領的西路清軍本來預定要攻擊陝西,期間來自西北方的蒙古人還擔當了助攻,我估計可能是土默特部蒙古人
卷十三「大清兵分道西伐,更糾西人攻臨洮、甘肅以牽之。自成勒邊兵以戰,殺傷甚當。西人數萬騎並進。賊兵潰,遂棄甘肅。吳三桂分兵出居庸關,入宣府。自成屢戰不勝,扼險自保」(彭孫貽《流寇志》)
可見【水經驗】謎團,大順軍在西北戰場對清兵的戰術勝利
結果陝西的防禦形勢遭遇了第一個不利,在陝西完全陷落之前甘肅就丟失了
同時西路軍統帥阿濟格在附屬的蒙古人鄂爾多斯部(回前頭看圖了解在什麼地方)獲得馬匹補充之後慢慢悠悠南下攻擊榆林、延安,這時東路軍的多鐸部先於他已經攻到了西安的門戶潼關面前
清朝豫親王多鐸、智順王孔有德、懷順王耿仲明統領的軍隊在懷慶地區擊敗當地大順軍後,於孟津縣渡過黃河,十二月十五日進至陝州(今河南省陝縣)。大順軍張有曾部駐於靈寶縣城外,因兵力有限,被清軍擊敗。多鐸部在二十二日(十二月)推進到距離潼關二十里的地方立營。
(引用自顧城《南明史》)
我沒有查到阿濟格部西路軍具體什麼時候開始攻擊榆林和延安,以及具體什麼時候到達西安,不過就按《南明史》所述1645年(順治二年,弘光元年,永昌二年)1月11日李自成由潼關會同劉宗敏、劉芳亮等率領來援主力奔回西安,1月18日多鐸部佔領西安,2月多鐸和阿濟格均駐於西安來看
阿濟格部應該於12月中旬開始進逼陝北邊牆,先圍攻榆林在12月30日命姜鑲負責圍困,接著自己率軍攻擊延安,12月29日潼關戰役開始,多鐸部與李自成主力順軍接戰,此時阿濟格部應該尚未到達延安,但就李自成察覺阿濟格部威脅後被迫於1月11日退回西安並預備南下撤離來看,大約1月5~7日之間阿濟格部已經開始圍攻延安,消息用快馬花了4~5日到達李自成那裡,阿濟格部花了20餘日攻克延安後南下進軍西安,我們可以從地圖上看出,從延安到西安的距離比從榆林到延安的距離略長,假如我們把多的時間設定為2天,那麼從十二月末從榆林到延安大約花費6天,攻克延安花了20多天算25天,從延安到西安是2+6=9日,再從榆林到延安到攻克延安進軍西安是6+25+9=40日,從12月末算,阿濟格部到達現已經是2月中旬了。
而多鐸部1月18日就佔領西安了,在那等了足足大半月了
於是得到戰役結果的多爾袞怒了:
他喵的你阿濟格干毛吃的,十月份就讓你打陝西到十二月才動彈結果讓人家東邊的多鐸跑到西邊替你打了西安還讓人家原地等你好幾個星期才來會合是真把遇么(yume,山東方言)當沉著啊!?
以上是我模擬瞎扯的不是本人原話沒有記載
不過按後來看多爾袞確實很對阿濟格很不滿,之後責令其率部追擊退卻的東路大順軍,之後在同年李自成死後,其返回北京之後又提起誤期這事並予以處罰:
複議方出師時,脅宣府巡撫李鑒釋逮問赤城道朱壽及擅取鄂爾多斯、土默特馬,降郡王。
(引用自《明史》)
啊,忘了後面還有個「尋復之」,也就是沒過多久又恢復爵位了,看來多爾袞知道這位兄弟的莽夫脾氣也就沒再多在意他,當然多爾袞死後阿濟格種種作死就是另一回事了。
我們再回頭看看陝北戰役
當李自成親自率領駐守西安地區的大順軍主力移往潼關與多鐸部清軍決戰時清阿濟格統領的軍隊也已經進入陝北。其部下有固山額真譚泰等滿軍,平西王吳三桂、智順王尚可喜以及從宣府、大同、山西抽調的漢族降附軍,兵力相當雄厚。
大順軍方面的部署是毫侯李過(改名李錦)守延安,高一功守榆林。
阿濟格軍入邊牆後,命姜瓖統領明朝投降兵將圍攻榆林,自己帶領滿、漢主力經米脂攻延安。
李過部為保衛延安同清軍展開了激烈的戰鬥。雙方曾七次交鋒,其中大順軍兩次乘夜間出城反擊,都因兵力不夠未能奏效。①據尚可喜的敘述:「賊李錦據延安與膚施縣城相犄角,王分兵圍之二十餘日,未下。王敕諸將佯攻膚施,而陰勒精兵薄延安城,猝用大炮擊之,賊不支,遂宵遁。王與固山(指譚泰)分追,馘斬甚眾,鹵獲其甲馬器械不可勝計。」「冬十二月,克延安。」②延安失守後,李過部向西轉移;阿濟格即率清軍主力南下西安。榆林戰役的經過據清方將領報告:「惟榆林守將高一功乃闖賊舊黨,堅拒相抗。英王因西安事大,統兵南征。所遺各鎮官兵攻圍榆林,恐兵馬眾多,無人總統,看得大同鎮臣姜瓖威望素著,於十二月三十日委以總督重權統攝諸軍,職(清委榆林總兵王大業自稱)同寧武總兵高勛、宣府領兵副將今加總兵職銜康鎮邦俱聽指揮,料區區一城自難久守,可計日而下也。」③又唐通報告:「本年正月初五月,臣自綏德赴雙山與賊寫戰書一紙,將一切利害與賊高一功說明,要戰即約定日期即來交戰,如不戰領兵困城。正月十二日差炭窯上百姓投書;十四日未時賊走,榆林有存倉米八百石、豆八十石,民間精壯百姓搶去;止有老弱千餘。」同日夜間,唐通與阿濟格委任的榆林巡撫趙兆麟(原為大順政權官員)、姜瓖等派遣的「撥兒馬」二百名進入榆林;十六日姜瓖、康鎮邦、王大業也進駐榆林。①這說明高一功據守榆林半月之後,主動放棄該地,實力沒有多大損失。②《懷遠縣誌》記載,1645年正月中旬,「高一功拒戰於常樂,敗奔響水,十六日清兵入城(指懷遠縣城)安撫。姜瓖追至波羅,又大破之,高賊遁去」③。
(引用自顧城南明史)
陝北的高一功和李過部打得很頑強,看得出戰鬥力並不弱,然而,面對清軍大軍壓境還有多餘兵力進逼西安,他們的抵抗最終沒能起到作用,西安最終淪陷,高一功、李過部失去戰略上保衛的目標只得突圍撤退,成為了大順軍總退卻時期的西路軍,成為日後與南明合作抵抗到最後的夔東十三家的主要組成部分。
陝西戰役結束後形勢圖
目前還缺潼關之戰的部分,花了一晚上時間寫成這樣就先放這吧,在下知識淺薄,如有史實錯誤請禮貌指出,在下會繼續改進回答,就是這樣。
待續命題嚴重不成立,事實上以張李兩家為代表的起義軍再明亡之後戰鬥足足有二十餘年,最後的夔東之役已經是發生在康熙三年了,到這不是就要舉報問題不成立刪問題呢?我覺得題主很明顯代表了一大部分人對明末農民大起義的誤解,先上課,晚上回來寫完。波瀾壯闊的大起義和抗清鬥爭遠遠沒有教科書上交代的那麼簡單漢族武裝的最後榮光也比普通人想像中要波瀾壯闊的多。
關鍵詞,李過,高一功,夔東十三家,袁宗弟,李來亨,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每一個名字背後,都是那個乾坤倒置的亂世里的偉大傳奇。
———————————————————————————————————————————
明末農民大起義最早可以追溯到萬曆末年,熟悉的薩爾滸之戰,杜松等四路用兵的故事大家都比較熟悉了,事實上後來的明軍除了一部分被俘之外,很大一批向西而逃進去了陝西落草,這也就是為什麼在北方全面爆發大饑荒的時候,陝西率先起義的原因,以上我列舉的抗清將領都是陝西人,事實上,很大一部分明末農民起義首領都是陝西人,甚至來自同一個縣,稍微熟悉一點明史的同學對這個縣都不會陌生,榆林米脂縣,高迎祥,李自成,李定國,這都是老熟人了,另一個起義大縣也在陝西,延安縣(起義成了傳統),這也就客觀上給後來在持續南方的抗清戰鬥造成了不小的困難。起義全面的大爆發是發生在崇禎元年也就是天啟七年,具體是誰打響的第一槍已不可考,但是著名的起義頭子就有王嘉胤,這個人就是那個手下帶著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的明末起義第一代大boss之一,從這裡可以看出,李自成和張獻忠很早就有過共事,到後來兩人因為革命理念不同,走上了兩種不一樣的發展道路,也就奠定兩支隊伍不一樣的結局。(基因說?)
因為似乎部分知友不太理解說李自成,張獻忠為何扯了一大堆其他人,這裡簡單註明一下上文提到的李過,高一功,夔東十三家,袁宗弟,李來亨是來自於李自成的大順軍
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來自於張獻忠的大西軍,至於為何他們這樣的亂世奇才們現在都還不甚著名呢?原因後面會談到,這裡只要隨便列一列清軍派出的交戰對手大家就知道他們有多牛了,阿濟格,洪承疇,吳三桂,李定國,更是在桂林,衡陽兩役中,兩蹶名王,天下震動,萬曆以來全盛之天下所不能有。這樣的英雄人物們實在很值得去探討尤其是在整個民族淪陷的大背景下。
明天繼續寫,睡覺了只能說歷史是由無數偶然構成的。
李自成死時身邊還有二十幾萬大軍,但是卻莫名其妙的帶著二十多人出去勘察地形時在九宮山被人打死了。過去說是被地主武裝殺的。其實也就是亂世當中,村裡的農民們修了個寨子聚族自保而已。站在寨牆上看見外邊來了一幫陌生人,賊眉鼠眼的不像好人,懷疑是土匪,而且人還不多,於是便大著膽子衝出去打土匪。本來李闖能跑的,結果正好馬蹄陷在了泥坑裡沒跑了,被農民們拖下馬來,一頓鋤頭扁擔給砸成肉泥了。等到打死了,脫下外衣,發現裡邊穿著龍袍,而且還是個獨眼龍,這才知道闖了大禍,殺了李闖王。其實他們要是原本知道來的是李自成,十有八九是不敢殺的。後來闖軍果然進行報復,把方圓百里之內的老百姓殺了個雞犬不留。
而且李自成還比較倒霉,他死時他的繼承人侄兒李過和大舅子高一功都不在身邊,因為被清軍堵截在陝北,他們沒來得及跟李自成一起南走藍田,出武關至襄陽,而是取道漢中,繞道由蜀入鄂與李自成匯合。結果走到半道李自成就已喪命,等到他們和闖軍余部匯合時,他們已然投降了南明,大勢已去,也只能接受既成事實。
而李自成身邊軍隊雖多,但卻群龍無首。闖軍主力在山海關之戰和潼關之戰中損耗甚多,當時李自成身邊老闖營的弟兄已然不多,諸營多是新近歸附的各路反賊。當時闖軍諸將中袁宗第地位最高,但其下屬卻僅有七千人,而新附諸將中卻有好幾人擁兵數萬。闖軍本是各路人馬臨時拼湊成的一支軍隊,不少將領都是原本有自己地盤人馬的山大王。李闖活著時他們畏懼其勢大,尊奉其為盟主,等他一死,他們自然不會將小小的袁宗第放在眼裡,而袁宗第等老闖營的弟兄們,自然也不會服從這些新入伙的傢伙的領導。結果兩不相服,只好一起歸順了南明。結果又被人家分化瓦解,全都封了一般大的官職,平起平坐,互不統屬,到最後只能形成夔東十三家偏安一隅,再也翻不起什麼大浪。
而張獻忠的死法跟他的老對頭李自成同樣奇葩。他本來率領十幾萬大軍北上抗清,但卻只帶了十幾個人去偵查清軍的營寨,其中還有兩個不能打的太監。結果突然遭遇一支巡邏的清軍小分隊,被人家一箭射落馬下,偷偷躲藏在旁邊一個柴草堆里。等到清軍都去追擊他潰散的隨從時才偷偷爬出來準備逃命,結果正好被追擊歸來的清軍遇上,一刀結果了性命。從屍體上搜出金印,才發現打死了張獻忠。他率領的十幾萬大軍,也因為群龍無首而一片混亂,被人家一頓大殺大砍打的落花流水。幸好他事先指定了孫可望為接班人,統領全軍,所以大西軍才總算在西南打出了一片天下,沒有像大順軍那樣落得迅速瓦解的下場。
所以只能說,清軍的運氣實在是太好了。
@式微式微胡不歸 兄問偵查敵營和勘察地形這種事怎麼老大自己上?
這隻能說人家草莽出身的英雄,藝高人膽大喜歡自個親自出馬啊。當初郭嘉評價孫策「策輕而無備,雖有百萬之眾,無異於獨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敵耳。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所以很多事看似偶然,實則偶然中卻有必然啊。孫策馬超之流的勇將人家有資本才喜歡親自上陣觀察啊,要說諸葛亮個文弱書生自個跑到前敵去刺探軍情,那恐怕打死都沒人信了吧。農民軍能與明朝政府軍長期周旋的原因:
a) 明朝政府內憂外患兩面受敵,面對後金的襲擾,不能全心全意剿滅國內流寇。
b) 明朝政府綏靖政策,打不過的時候可以假投降、接受詔安。
c) 明朝政府軍精銳有生力量盡喪於關外戰爭,明朝政府軍精銳被滿清收編或是消滅。
農民軍被八旗軍迅速消滅的原因:
a) 軍事實力相差懸殊:從將領的指揮能力,作戰時的戰鬥力,部隊的補給能力、裝備等三個方面來說,論軍事實力:八旗軍&>明軍&>農民軍是確定無疑的。更明確點說就是八旗軍的實力遠超農民軍。後面附有軍事實力分析。
b) 弘光政權「聯虜平寇」的政策。這一政策得到了史可法、馬士英的支持。
c) 八旗軍雖然像明朝政府軍一樣的詔安綏靖政策,但是卻非常注意情報工作。對投降部隊的再次起事進行血腥屠殺,達到了消滅有生力量以儆效尤的雙重目的。比如:李自成兵敗潼關,退出關中後,留守潼關的巫山伯馬世耀向清軍偽降,潼關失守。這天晚上,馬世耀派人秘密送信給李自成,請他回師潼關,自己從中響應,內外夾擊,擊破多鐸部清軍。不料密使被清軍截獲,第二天,多鐸以打獵為名,在潼關西南十里的金盆口設下埋伏,然後謊稱舉行宴會,把馬世耀部下的馬匹器械全部解除,一聲號令,埋伏的清軍突然衝出,把馬世耀和他部下七千餘名大順軍將士全部屠殺。
d)八旗軍不像明朝政府一樣有後顧之憂。可以專心致志的進攻農民軍。有人說南明弘光政權,其實此時的南明軍閥都是各懷鬼胎。比如四鎮總兵不聽兵部尚書史可法的調動。比如武昌的左良玉因不願受文臣節制,與文臣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因而對朝廷的 不滿傾向日增,開始積極擴充自己的軍隊,消極作戰,不聽指揮,不僅擺脫了文臣的控制, 甚至使朝廷也無可奈何,最終形成了專制一方,不聽節制的軍事集團,而其它武將也紛紛效仿,弘光政權早已失去了對武將的有效控制權!。
———————————————————
—分割線—
—————————————————
下面客觀分析一下當時各方的軍事實力。這裡需要首先明確:在冷兵器時代,戰爭的勝負主要考慮的不是人數,更不是善惡。主要是包括以下幾點:1.將領的指揮能力,2.實戰時的戰鬥力,3.部隊的補給能力、裝備。
1.指揮能力
1.1八旗軍:的幾個旗主有莽古爾泰、濟爾哈朗、多爾袞、阿濟格、多鐸、豪格這些人,再加上努爾哈赤和皇太極,所以八旗軍是不缺將才的,後期不斷收服明朝降將,孔有德,耿精忠,尚可喜,祖大壽,洪承疇,吳三桂等名將
1.2明軍:遼東三傑(孫承宗,熊廷弼,袁崇煥)孫承宗年事已高,熊廷弼,袁崇煥先後獲罪被殺。宣大總督盧象升因為被掣肘死於亂軍。松錦大戰前,洪承疇為薊遼總督時,手下有王朴、楊國柱、唐通、白廣恩、曹變蛟、馬科、王廷臣、吳三桂八總兵。但只有吳三桂領兵有方。
1.3農民軍:基本就是一群沒有根據地的流寇和沒飯吃的饑民,與官軍無法正面對抗。1636年時的情況是,明將孫傳庭和洪承疇聯軍擊敗農民軍主力,闖王高迎祥被斬了,李自成逃了,張獻忠降了,海內幾乎平定。
2. 實戰時的戰鬥力
2.1八旗軍的戰鬥力為什麼強,這要分三方面說起。
2.1.1單兵作戰能力
八旗軍的單兵作戰能力非常強悍。八旗是馬背上的民族,八旗兵丁天生就是戰士,擁有健壯的體魄,明末,氣候進入小冰河期,東北地區,特別是其北部地區,經濟出現衰退,迫使黑龍江、松花江流域的女真人向南遷徙,尋找適宜生活的地區。也就是說,是氣候將其適宜生存的空間向南推移了200~600km。自然條件的日趨惡劣成了促使女真族身體素質較好,加上女真特有的精於騎射的傳統,全部由獵戶組成的發達的畜牧漁獵活動,如果沒有超強的身體素質,沒有與獅子老虎博技的本領,那他們早就死了。八旗士兵弓馬嫻熟,其鐵騎無論是弓箭使用、衝擊力還是護甲都較好。每個士兵不僅有嚴格的軍事編製,而且面對險惡的生活條件時,有強大的生存能力。
2.1.2組織
八旗軍制度類似現代軍隊的軍團作戰組織,其中的牛錄大致相當於今天的團級作戰單位,(儘管人數上少),而甲喇相當於師,旗就相當於今天的軍了,八旗就是八個軍,構成一個大型的諸兵種合成的大型野戰集團軍。滿洲八旗、蒙古八旗、漢奸八旗三八二十四旗是三個大型野戰集團軍共同構成一個迅速,卓有成效的,行動統一,諸兵種合成的大型野戰集團軍群,從而使精於騎射的八旗兵丁被有效組織起來。而且半奴隸制度下的八旗領導具備絕對的生殺予奪的大權,所以,只要八旗領導一聲令下,八旗兵丁就是捨命而戰,這是由八旗在征戰中形成的嚴密的軍事組織和兵農合一的八旗制度下所形成的八旗戰士對八旗嚴密的依附關係所決定的。士兵能夠很好的執行主將的命令。
努爾哈赤時代為八旗奠定了基礎 使八旗逐步強盛 真正的強盛時代是在皇太極時代,皇太極對八旗軍事驚進行了重大改革,皇太極即位後,滿清的勢力不斷壯大,擊敗蒙古林丹汗,完全征服蒙古,抽調部分蒙古人編成蒙古八旗。並任用投降的漢人官兵組建漢軍八旗同時對兵種就行了改革,出現了步兵、炮兵、工程兵等。
2.2明朝政府軍:單兵能力不用講,實話實說中原從小種地的軍人怎麼也沒有關外從小騎馬的軍人的身體素質強。在袁崇煥督師遼東時期,認為遼東經過多年戰爭,民風比較剽悍,所以堅持以遼守遼,以遼東子弟編練一支部隊,就是後來的「關寧鐵騎」,這支軍隊取得了寧遠大捷、寧錦大捷和京城保衛戰的勝利,挽回了大明帝國軍隊屢戰屢敗的頹勢。但是我們知道野戰最能體現一支部隊的戰鬥力,而明軍這些勝利不是固城堅守,就是背城而戰,因為袁崇煥在盡量避免與八旗軍野戰,他知道在野戰中關寧軍不是八旗軍的對手,袁崇煥手下大將趙率教的4000關寧鐵騎入京勤王時在野外就與阿濟格的八旗軍相遇,結果全軍覆沒,這證明袁崇煥的判斷是非常正確的。
明軍在袁崇煥整治軍紀前,可以用組織渙散來形容,松錦大戰時,「洪承疇欲傾全軍孤注一戰,八總兵各持異議。」大軍的命令的執行力很低。這是直接導致大軍潰敗重要原因。
2.3農民軍的戰鬥力幾何?有很多種說法,但大部分學者認為農民軍的戰鬥力是明顯低於明朝政府軍的。松錦大戰前,孫傳庭諫阻秦兵(孫傳庭培育的一直勁旅)北上冀遼,就是為了防止農民軍死灰復燃,松錦大戰時,明軍的13萬人馬不僅包括遼東的精銳「關寧鐵騎」,而且是明朝九鎮抽出來的,參與鎮壓農民軍的精銳之師,結果松錦之戰明軍幾乎全軍覆沒,主帥洪承疇被俘,《清太宗實錄》記載「是役也,計斬殺敵眾五萬三千七百八十三,獲馬七千四百四十匹,甲胄九千三百四十六件。明兵自杏山,南至塔山,赴海死者甚眾,所棄馬匹、甲胄以數萬計。海中浮屍漂蕩,多如雁鶩。」以前的戰役包括薩爾滸,明朝都輸的起,因為泱泱大國,有的是國力打,但是松錦之戰不同,明朝的此時已經很虛弱,而且把帝國的精銳都投入進去,根本輸不起。明朝遺民、明末清初的史學家談遷就評價「松錦之戰」說「九塞之精銳,中國之糧芻,盡付一擲,竟莫能續御,而廟社以墟矣!」。此戰一輸,中原的農民軍又趁機死灰復燃,而明朝卻無力鎮壓了,最終導致滅亡。很多人說,滿清入關是借了農民軍的光,但是想一想農民軍是不是也借了滿清的光呢,不然九鎮精銳若在,李自成根本進不去北京。
所以綜合來講,那時八旗的總體戰鬥力應該很強的,最起碼強於同期明軍和農民軍,有人根據八旗後期的沒落和無能,就說他們以前就衰是沒有根據的,在畢竟和平環境里從來沒有一支長盛不衰的軍隊。
3.裝備補給
3.1.1鎧甲:滿文老檔里說: 努爾哈赤時代,盛京城外鐵匠鋪綿延十數里,煙火晝夜不休。所以滿洲騎兵鎧甲精良,重甲騎兵全身上下無不披甲,有個別裝備面甲的,近乎歐洲鐵罐頭。 滿族人丁較少,戰鬥時最前衝鋒者身披重甲,步兵攻城時披兩重甲,將領多為兩重或三重甲。 所謂三重甲,外面是棉鐵甲,裡層是鎧甲,最裡層是鎖子甲背心。據說棉鐵甲是防一般性傷害和火繩槍。,鎧甲是防重打擊的,重打擊不一定致命,貫穿性創傷才是 致命的。鎖子甲背心就是最後是防貫穿性創傷的(防箭),是救命用的。棉鐵甲二十斤,鎧甲三十斤,鎖子甲背心十幾斤,合五六十斤,騎在馬上沒問題。騎兵一般 是披兩重甲的,一人騎兩馬,主要考慮馬的負載能力和衝擊速度,能夠保持不斷的衝擊敵陣。 棉鐵甲是把鐵片綴在棉布夾層里,是為了防止露水使鐵甲片生鏽。另,據說蒙古人貼身還穿絲綢內衣包裹全身,為了防止箭頭貫穿傷,因為絲綢的柔韌性和包裹性較好,槍頭箭頭扎入身體後可以被絲綢包裹住,一是可以防毒防鏽防破傷風,二是可以防倒刺。 努爾哈赤起兵統一女真各部的壯年之時,一直身先士卒衝殺在前的,某次作戰負重傷頸部中箭,虧得頸部有鎖子圍領擋住。利箭勢猛,鎖子甲為鑌鐵打造質量優良,箭頭穿過鎖眼後已經卷邊如鉤。保住了一條老命。
3.1.2火器:從崇禎十年開始,八旗每次入關都捲走大量人口和財富。而這些人口裡面就包括很多明朝各地的軍械匠師,這些人的到來使得八旗軍的裝備水平日漸高漲。尤其是努爾哈赤被紅衣大炮炸死在寧遠城下之後,滿清也開始重視發展火器。各種漢奸(比如孔有德)和擄來的明朝匠師的幫助使得滿清的火器水平不斷提高。不誇張的說「明清戰爭」到了中後期,明軍有的東西,八旗軍也都基本不缺了。天聰5年滿清聘請漢人炮師仿造了第一批紅夷大炮,用滿洲人為軍官,漢人為士兵。性能一般大凌河作戰阻擊明軍援軍就被明軍火器的火器齊發,聲震天地,鉛字如雹,失下如雨的火力壓制,10月初9日攻擊於子章台,大小60門火炮轟擊3天才打壞了台垛和57個士兵。天聰7年1633年,孔有德等明軍登州新軍度海投降滿清,這個是歷史的轉折點,他們帶來了超過200門火炮,還有葡萄牙教官訓練的技師,工匠,炮手。1637年這些新軍就用16門紅夷大炮支援滿清拿下如刺在背的皮島,還繳獲10門紅夷大炮。1642年滿清編有24500名漢軍組成的獨立炮軍, 1642年3月滿清圍城的錦州糧盡投降,滿清利用城裡設施和漢人工匠製造首批神威大將軍銅炮,3800斤,火藥5斤,鐵子10斤,用4輪車載,橫樑承炮耳,轅長1丈5寸,輪各有10輻。轅間加直木2,外出端,加橫木,鐵環9以挽之。[實物長264厘米,口徑13厘米,底徑48厘米。1644年4月滿清入關,滿蒙軍縱馬衝鋒,漢軍用西洋大炮轟擊。攻城略地,無所阻擋。1645年揚州炮戰,明軍用巨型大炮抵擋,滿清漢軍也用大炮轟城。最終破城,江陰簡直是中國古代最大炮戰,從7月11日攻城開始,滿清大小几百門火炮,每日消耗15000斤火藥。明軍也有100門火炮,上千隻鳥銃,滿清直到8月21日才攻破城市。永曆元年順治4年滿清乘大雨桂林城牆跨塌,進攻桂林,明軍西洋大炮猛烈轟擊殺傷清軍數千清軍在同明軍的不斷征戰中,知曉了火器的重要性,對於導致明軍屢屢喪師失地的車戰戰術自然是不屑一顧,而是根據自己優勢的騎兵隊伍,創造了全新的火器戰法。 清軍的火器戰術稱為「九進十連環」。
3.1.2清軍補給
八旗軍每次入侵明朝(包括入關)一般是以戰養戰,殺光老弱,掠走金銀細軟,糧食女人與青少年。從而捲走大量人口、糧食和財富。這個可以參考揚州十日,嘉定三屠,蘇州大屠殺等等。當然還有八旗軍入侵朝鮮。(最終兵器:弓)
3.2明軍
實際上明軍有非常精良的火器。大明九邊的駐軍配備的槍用發射火藥能使彈丸射程達到250步,這是可怕的數字,這是鴉片戰爭時期英國人槍用發射葯的水平!截止1626年,先後從葡萄牙人手中購買紅衣大炮26門。但是大明早已腐朽了,各地的軍頭儼然是一個個軍閥,他們只關注手下有多少人,人多了他們就能向朝廷要更多的軍餉,而實際上可能報4000人軍餉,手裡實際只有1000人,那3000人的軍餉就被軍閥自己吃掉。這種冒領虛餉的作法在晚明極為普遍,可想而知明軍的戰鬥力了,哪怕有再好的武器,在這些毫無鬥志紀律渙散的散兵游勇手上也發揮不了任何作用。經濟來源:加派「三餉」。
3.3農民軍
3.3.1經濟來源:李自成把當時的土豪、財主殺了,分他們的家產,也就有了錢、糧草、武器。「闖王來了不納糧」這樣的口號不是假的。 比如李自成破洛陽,抵抗最激烈的就是當地鄉紳地主集團與福王。當然這有利於爭取民心。但因此軍隊缺乏紀律性,也為北京之敗埋下了隱患。
3.3.2戰術:李自成部隊跟孫傳庭會戰時,外層饑民,接著步兵,然後騎兵,精銳騎兵,裡面是老營看著家屬。結果外三層都垮了,精銳騎兵和孫部纏鬥不休的時候,明軍內部雜牌逃跑還把戰車推倒攔了友軍去路。然後明軍崩了。拿海量的難民當炮灰和障礙,干擾你的正常作戰,讓你無可適從,然後普通戰兵夾雜其中,對你形成突襲,或者跟進在難民後面,形成掩殺~若你還未被擊敗,就以雜兵和普通士兵與你作戰,消耗或者牽制你的力量,最後以老營精銳決定勝負~其老營兵都是以前的雜兵,百戰之後倖存下來的~另外,李自成也深知以正合,以奇勝~他另有麾下精銳輕騎,用來當奇兵,玩突擊、包抄什麼的~和李自成不同的是,也有農民義軍則配有數量較大的鐵甲騎兵,只不過他們的鐵甲騎兵都是戰技拙劣的披甲農民,根本不可能八旗騎兵的對手。
裝備:少量騎兵,大多步兵,刀劍斧頭,長矛甚至農具。
4.潼關之戰(清軍與農民軍的比拼)
清軍與農民軍的交手很多,但最值得研究的也是最大的一場戰役肯定是:潼關之戰。
在一片石擊敗李自成後,清朝豫親王多鐸、智順王孔有德、懷順王耿仲明統領的軍隊在懷慶地區又擊敗當地大順軍,旋即於孟津縣渡過黃河,十二月十五日進至陝州(今河南省陝縣)。大順軍張有曾部駐於靈寶縣城外,因兵力有限,被清軍擊敗。多鐸部在二十二日推進到距離潼關二十里的地方立營。李自成得到這個準確情報,知道駐防潼關的巫山伯馬世耀部下只有七千餘兵馬,難以抵禦多鐸統率的大批清軍。一旦潼關失守,西安在所難保,因此他親自同劉宗敏、劉芳亮等大將帶領原擬赴陝北的大順軍主力趕往潼關。
清廷對奪取潼關的戰略意義高度重視,作了充分的準備。十二月內增派固山額真阿山、馬喇希等統兵經山西蒲州渡河協征,並且急調紅衣大炮供攻關之用。十二月二十九日,潼關戰役開始。大順軍主將劉宗敏先戰,失利。次年(順治二年,1645)正月初四日,劉芳亮領兵出戰,又被清軍擊敗;李自成親自率領馬、步兵迎戰,多鐸命令八旗兵全力反擊,大順軍再次失利,步兵損失很多。初五、初六兩天,大順軍連續利用夜間襲擊清軍營壘,都沒有取得效果。初九日,清方紅衣炮軍到達;十一日,清軍進逼潼關口。大順軍「鑿重壕,立堅壁」加強防守。清軍先用紅衣大炮轟擊,隨即大舉進攻。在不利的情況下,大順軍仍然頑強拼搏,力圖扭轉戰局,先派騎兵反擊,又調遣部分兵馬迂迴到清軍陣後突擊,都被清軍擊敗。
正在這個關鍵時刻,清英親王阿濟格部大批軍隊已經進入陝北,儘管李過、高一功在延安、榆林英勇抗戰,阿濟格為了奪取西安,只留下大同總兵姜瓖率領一批明朝降將繼續攻城,牽制陝北大順軍,自己卻統領大軍南下,向西安推進。李自成深知原駐西安主力已經調到潼關,如果繼續在潼關同多鐸部硬拼,西安必將被阿濟格部攻佔,大順政權的文武官員、將士家屬以及重要物資都很難保住。在兩路清朝大軍的合擊下,李自成被迫決定主動放棄陝西,另尋出路。十一日潼關戰役明顯不利,他同劉宗敏、劉芳亮等率領來援主力奔回西安,十三日到達,當天就帶領兵馬、部分文職官員、家屬和財物由西安經藍田、商洛向河南撤退。十二日,留守潼關的巫山伯馬世耀向清軍偽降,潼關失守。這天晚上,馬世耀派人秘密送信給李自成,請他回師潼關,自己從中響應,內外夾擊,擊破多鐸部清軍。不料密使被清軍截獲,第二天,多鐸以打獵為名,在潼關西南十里的金盆口設下埋伏,然後謊稱舉行宴會,把馬世耀部下的馬匹器械全部解除,一聲號令,埋伏的清軍突然衝出,把馬世耀和他部下七千餘名大順軍將士全部屠殺。
潼關之戰持續了十三天,這是決定大順政權能不能保住西北地區的關鍵一戰。大順軍失敗了,正月十八日多鐸部佔領西安。不久,阿濟格部也到達西安。清攝政王多爾袞命多鐸部按原定計劃往攻南京,阿濟格部負責追剿大順軍,潼關之戰結束。
心態不一樣。
先舉個例子,我們知道毛澤東有個著名的戰略觀點叫做「存人失地,人地皆得,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所以共軍在戰爭中經常大踏步進退,不拘泥於一城一地,戰況不利就轉移,雖然戰況也不算不激烈,但大將領們存活率就比較高。
但是國軍卻常常不是這樣,不管是抗戰中還是國共內戰中,南京被圍、北平被圍,很多都沒有撤,最終守軍全軍覆沒(或起義改編),為什麼?因為國軍當時是政府軍,隨意放棄國土會遭到極嚴重的政治壓力與國民信任(如果國軍可以放棄東北,那是不是將來也可能放棄華北、放棄黃河、放棄長江?),所以不少大將領是最後來不及撤退,被共軍俘虜送去戰犯改造。
這就是心態的不同。
在滿清入關之前,天下的正統在明朝,哪怕是李自成、張獻忠也是這樣認為,他們是圖謀反抗明朝正統地位的起義叛亂,而非敵國入侵。所以他們在戰場上更加靈活,情形不對就撤退,未戰先考慮戰敗的後果是否能夠接受,不能接受的時候寧可轉移而不硬碰硬,所謂游寇是也。
但是崇禎自殺之後,明朝的正統暫時性已失,形成了李自成自認自己為正統,張獻忠也自認自己為正統,他們彼此互不承認對方是正統,也不承認南明或滿清是正統。這種情況下導致他們心態變得不一樣,撤退不如以前迅速、一旦戰敗怎麼辦的準備不如以前充足、承認對方強於自己必須迴避的決心不如以前堅定、斷尾保自己命的「無恥」程度也步入以前那麼毫無道德壓力。簡單說,他們的身份從「賊」變成了「官軍」,這必然導致他們在戰場上的自如程度遠遠比不上以前(而不是什麼勝利沖昏了頭腦,事實上以李自成為例,他並沒有小視吳三桂關寧集團,也沒有小視滿清八旗)。
所以他們都在對明的戰場上經歷一堆敗戰而依然存活,卻在對清的戰場上輕易就「意外」身亡。因為闖軍的戰鬥力實在和清軍差得太遠
山海關大戰前其實還有一仗,那就是李自成令部將率領一部人馬,繞道從山海關北部的一片石關越到關外(《明史》)。該部4月21日晚與清軍遭遇,結果清軍「斬百餘人,賊兵遂遁」(《清世祖實錄》)。這支部隊兵力有很多網文說2萬騎兵(估計是來自《清史稿》),這可能有水分,也有說萬餘,幾千乃至幾百的。但說是闖軍較能打的一支應該還是說得通,否則李自成也不會輕易將其分兵出來深入吳三桂後方,結果碰到長途奔襲的清軍後一個晚上就被擊潰了,並且之前還被吳三桂大敗。裹挾著大量流民、饑民的大順軍主體部隊的相對於清軍有多大戰力,可想而知。
「蓋獻,人之所畏;闖,人之所附」,獻軍可能平均戰鬥力要強於闖軍,但不得人心,還不如闖軍能成氣候,況且清軍打到四川時基本大勢已成,張獻忠的覆滅也就情理之中了。
明末農民軍終究多的是人只是乞活饑民,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這支人馬能打贏正規官軍本就是奇蹟了,從崇禎剿匪剿到了北京城下開始,這應該就是一個可以預見的結果了。就算吳三桂不開關,他那點人在兩軍夾擊下能堅持得了幾天?
軍事上講,可以參考這個問題:為什麼遼軍被金軍打的滿地找牙,卻能把宋朝軍隊揍得丟盔棄甲?
政治上講:農民起義軍中,除了高級將領外,大多數人都有樸素的三觀:1,誰讓我活不下去,我就弄死誰。2,餓死也是死,干一票萬一成了呢?3,刀尖舔血,為的就是黃金萬兩。
所以起義軍剛開始政治是絕對明確的:誰讓我們活不下去?明朝!我們要是輸了會怎樣?死!我們要是贏了會怎樣?牛逼!要不要死心塌地?要!要不要玩命?要!
但是進了北京,金銀分了,女人睡了。大多數人覺得船到碼頭車到站了。這時候你讓這些廣大的中低階士兵軍官起來打清軍?怎麼動員?
我們要殺清軍!——無怨無仇殺人家幹啥?我們要有民族大義!——那是啥?
清軍要來搶走我們的金銀女人!——那還了得?趕緊跑啊!
崇禎面對的是兩個對手,內憂、外患。
清朝只有內憂。
崇禎年間,真的是天災不斷啊,大臣又不好使,賑災糧餉被貪得七葷八素的(本都被上幾代敗光了),百姓生靈塗炭、怨聲載道、衣不裹體食不果腹,不鬧事才怪。而且帶頭鬧事的首領幾十個,李自成張獻忠只能算二把手,基本被打得屁滾尿流(張獻忠投降投得手都舉麻木了),不過每次都滅的不徹底,沒辦法呀,將領有私心加上一個不省心的皇太極啊。
在那個年代,隨便哪個有點腦子的出來登高一呼,立馬就能召集好幾千起義民兵,在沿途吆喝兩聲,幾萬的大隊伍就出來了(雖然很容易被打得生活不能自理),而就這樣的隊伍,雖然戰鬥力不行,但你不能放任不管,你這一管,皇太極又來北京城搞遊行了,怎麼辦?馬上又把兵將調去陪皇太極啊。就這樣拆東牆補西牆,補來補去,崇禎在強悍,也得折騰死啊。
提主所說的周旋,我想是不是打不贏就跑的意思?如果是,那麼這兩貨確實挺能周旋的,隨時整個十萬大軍來騷擾你,結果一干,立馬崩潰,然後開始跑,不追,他繼續來,追,他就跑,狠追,那麼估計死的就是你咯, 楊嗣昌就是個例子。養寇自重
因為他們後來在名義上也變成了明軍,永曆成了他們名義上的共主。
為了永曆這個連國都不敢回的狗皇帝,李定國和孫可望、劉文秀還發生了三王內訌,導致李定國在兩厥名王時奠定的好局勢全都付諸東流,還不如孫可望登基算了,反正都不是什麼好東西。
南明真是一個奇葩的歷史時段。南明史的書不少。遠點的比如計六奇的《明季南略》,談遷的《國榷》,近點的有顧誠的《南明史》,李潔飛的《黑洞》。原因複雜,樓上說的都有些偏。
因為清朝被玉皇大帝硬點了。玉皇大帝跟福臨談話:天庭已經決定了,你清朝來入主中原。不是玩笑,原因如下。
李自成當年十幾萬大軍被孫傳庭打得只剩下十八個人,都沒死,愣是在和清軍開戰後出去勘查地形被村民誤殺了。
張獻忠聽說清兵來了,帶了幾個親信沿著河邊去勘查(親自勘察害死人),結果被清軍發暗箭射死了。
吳三桂起兵反清,橫掃當時戰鬥力已經衰退的清軍,結果半路病死了。
明朝幾次三番的調集無數名將精兵圍剿,這幾個頭頭都蹦噠的這麼歡,幾十萬大軍打沒了又聚,連高迎祥都是自己作死兵出子午谷被堵才被抓的,換到清軍這次次都是莫名其妙的斬首行動,說莫名其妙是因為斬首行動的執行者往往都不是清軍。
我一直都在說,清軍的戰鬥力入關後一直不怎麼能看,雅克薩之戰,清朝和俄國兵力比例10:1 都打不下來,自康熙起整個清朝的對外戰爭總是必須調集重兵以絕對優勢兵力才能獲勝,這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
撈過魚嗎?你覺得大魚好撈還是小魚好撈?而且你撈魚的時候旁邊還蹲了只惡犬
迅速談不上,還是堅持了很久的。明末農民軍失敗的主要原因有三。
第一,動機不純。很多農民軍剛剛起義就迅速腐化墮落為匪寇,不為反抗地主壓迫而戰,反而成了到處劫掠的匪徒。這必然使得其沒有立足之地。
第二,由於第一條原因和農民軍自身的智商問題,始終沒有加強內政和地方基層組織的建設。李自成佔領北京後也不知道怎麼成立中央政府,對財政系統一竅不通。
第三,對滿清威脅估計不足。
樓主問的是李自成張獻忠被消滅,準確來說是他們倆人戰死,但其餘部眾沒有被完全消滅,大順軍和大西軍余部被改編後可是南明後期抗清主力(我晉王李定國~(≧▽≦)/~ )。。。他們為什麼死得這麼快呢,因為運氣不好。。。李自成被打敗打崩,清軍追著他跑,然後李自成和大部隊脫離了,結果在湖北九宮山遇到一群團練民兵(一群人準備組隊打怪練級結果發現刷出了個boss兄弟們抄傢伙上啊!),不幸掛掉。。。張獻忠是被戰場上的流矢射死的(龐統笑看)。。。都帶有很偶然的成分。。。而之前和明軍戰鬥時,他們也是打不過就跑,跑不掉就假投降,安全之後繼續造反,如是而已。加上明朝將領有的養寇自重,不願意消滅流賊,清軍入寇導致剿匪軍被調離等原因,李自成張獻忠總是絕處逢生,跑遍中原關中,並且部隊越打越多(參考某戰略大轉移→_→)所。。。至於李自成為什麼打不過清軍(山海關,潼關兩場決定性戰役),一方面是實力問題,清軍騎兵那時戰鬥力太強,並且集中優勢兵力,山海關之戰李自成軍主力其實還在陝西等地;一方面是戰術問題,山海關之戰李自成和吳三桂正面作戰,被清軍側翼突進,直接崩盤。。。為什麼李自成兵敗如山倒,一方面敗了兩次大仗覺得清軍好厲害打不過快跑吧,一方面是之前明朝投降李自成的官員軍隊見這種情況直接投降清朝了反打流賊。。。詳細的過程可以參考顧誠先生的《明末農民戰爭》和《南明史》。。。
李張二人的死 可以說是明末漢人氣數衰頹的表現之一
明末種種奇葩的事,只能用「氣數」來解釋了
你在這裡是找不到答案的,就算有大神給你列舉了一長串原因並分析,然對你用處並不大。
推薦看看顧誠的《南明史》,著重看看裡面關於農民軍的指揮、策略。
李自成之所以在清軍入關後迅速失敗,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一是發展太過於迅速。一個政權發展太過於迅速不好,說明其統治根基較為薄弱,官僚體系不完善,不能對其統治區域進行有效的統治,甚至不能對軍隊進行有效控制,大順軍在北京城內燒殺搶掠時,李自成想阻攔而不得,可見李自成對手下軍隊都做不到百分百的控制。李自成逃出北京後,大順朝在河南、山東官員馬上被當地的地主士紳誅殺可見在很多地方李自成的威望還比不上明朝。其實李自成向北京進軍之時,其能有效控制的地方無非山陝二地而已,李自成要是先把自己控制的地盤經營好再東進,其結果肯定會好的多,這一點也可看出李自成不如朱元璋。
二是手下的名臣能吏太少,古往今來哪個能成大事的君王手下沒幾個忠臣良相?但李自成手下基本沒有諸如劉基、徐達、常遇春式的人物,這一方面說明李自成手下沒什麼能人,另一方面也說明李自成不善於培養手底下的人,這與張獻忠形成了反差。
三是李自成本身並沒有統一天下的雄心,即便是打到北京城下,李自成還跟崇禎談退兵的條件,也可看出李自成個人志向無非是個西北王罷了。
四是對手不同,明朝官軍除了幾支可戰之兵外,大部分早已沒有戰鬥力可言,跟李自成手下的農民軍在裝備相同的情況下只能說是半斤對八兩,且明朝內部派系鬥爭激烈,各將領都想保存實力,無疑給了農民軍很多空子可鑽。而清軍內部雖說也有矛盾,但至少內部能做到令行禁止,各將領還比較顧全大局,所以面對清軍,農民軍就沒什麼空子可鑽了。
五是軍事戰略失誤,多爾袞佔據北京後,兵分兩路,一路南下取江南,一路西進攻西北。李自成本想集結重兵在陝北與清軍進行決戰,並且根據分析,李自成的贏面還比較大。但這時河南、山西的大順軍大敗了西進的清軍(這也說明農民軍的戰鬥力沒有一些人說的這麼差),多爾袞將南下的部隊西調,面對兩路清軍的進攻,大順軍無疑是吃不消的,可以說大順軍的戰術勝利導致了其戰略失敗。
六是當時的大順政權處於一個眾矢之的的狀態,滿清要亡它,南明也要亡它,哪怕是同樣是起義軍的張獻忠也對其領土有所窺視。
七是不重視根據地發展,李自成腦中始終有個流寇思維,所以不怎麼會經營自己的根據地,古往今來不會經營根據地的集團都難逃失敗的命運(黃巢就是最著名的例子)。
至於張獻忠,就沒什麼好說的,原因大體與李自成相同(但不是完全相同),就從張獻忠統治四川的種種舉措來看,這種人不亡都有違天理,要不是他培養出了四個能幹的義子,怕是歷史對其的評價會更低。
農民軍並非是一敗塗地,南明收編的李自成張獻忠舊部在南方也是有大勝清軍的戰績的,當然他們的勝利也是同八旗軍騎兵優勢在南方無法發揮,大量吸收明軍舊部,推進過快根基不穩,民眾的反抗有關。
至於李自成張獻忠同清軍勝少敗多,個人覺得除了明軍的戰鬥力差之外(多數比較差)一是北方平原地形有利於八旗騎兵(針對李自成)二是一些戰鬥力較強的明軍倒向清軍,如吳三桂,三李志自進北京後農民軍將領的腐化,四,李同樣推進過快,根基不穩,而張之所以被擊敗是因為其殺了太多人,不得民心。。。
崇禎看來,民匪其實來自亂民,無論是匪是民,都是自己的,捨不得
滿清看來,區分很麻煩,全殺光就好
都不用說一半了,崇仁要是有捨得全國三分之一人口的決心,他也能鎮壓民變
他沒有,所以他一直處於外滿清和內民變的反覆燒烤中,正面來一遍、反面來一遍
崇禎挺慘的,這件事吧,想法也沒法說是錯的,只能說,時運不濟
推薦閱讀:
※怎樣評價太平天國運動?
※歷史上穆斯林毀滅了哪些文化或者王朝?
※同樣是中原王朝南遷,為什麼南宋能延續一個半世紀之久,而南明卻只堅持了十幾年?
※明朝文官集團是怎麼制衡甚至威脅皇帝的?
※如何評價溫體仁?